①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歷史
選料,是中國廚師的首要技藝,是做好一品中國菜餚美食的基礎,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運用的技巧。每種菜餚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等,都有很多講究和一定之規。概而言之,則是「精」、「細」二字,所謂孔子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所謂「精」,指所選取的原料,要考慮其品種、產地、季節、生長期等特點,以新鮮肥嫩、質料優良為佳。漢唐時代,習慣於將美味佳餚稱作「八珍」。大約從宋代開始,八珍具體指稱八種珍貴的烹飪原料。到了清代,各種系列的「八珍」不勝枚舉,主要指的是八種珍稀原料組合的宴席。如「滿漢全席」的「四八珍」,即指四組八珍組合的宴席。四八珍即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各指32種珍貴的原料,具體是:
山八珍:駝峰、熊掌、猴腦、猩唇、象攏、豹胎、犀尾、鹿筋。
海八珍:燕窩、魚翅、大烏參、魚肚、魚骨、鮑魚、海豹、狗魚(大鯢)。
禽八珍:紅燕、飛龍、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火候,是形成菜餚美食的風味特色的關鍵之一。但火候瞬息萬變,沒有多年操作實踐經驗很難做到恰到好處。因而,掌握適當火候是中國廚師的一門絕技。中國廚師能精確鑒別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種原料的耐熱程度,熟練控制用火時間,善於掌握傳熱物體(油、水、氣)的性能,還能根據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態大小、整碎厚薄等,確定下鍋的次序,加以靈活運用,使烹制出來的菜餚,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爛就爛。早在古代,中國廚師就對火候有過專門研究,並闡明火候變化規律及掌握要點:「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必以其勝,無失其理。」(《呂氏春秋》)北宋大詩人蘇軾不僅是位美食家,而且還是一位烹調家,創造出著名的「東坡肉」菜餚,這和他善於運用火候有密切關系,他還把這些經驗寫入燉肉詩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到時自然美。」後人運用他的經驗,採用密封微火燜熟法,燒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潤鮮紅,爛而不碎,糯而不膩,酥軟猶如豆腐,適口而風味突出。
火候是烹調中最重要的事,同時也是最難把握和說明的事,真可謂是「道可道,非常道」,而一位烹飪者能否成為名廚,火候乃其關鍵,所以中國飲食中的廚者在操作時,積一生之經驗、悟己身之靈性,充分發揮自己細微的觀察體驗能和和豐富的想像能力,進行飲食藝術的創造。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是「得失寸心知」了。 調味,也是烹調的一種重要技藝,所謂「五味調和百味香」。關於調味的作用,據烹飪界學者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
矯除原料異味;無味者賦味;確定餚饌口味;
增加食品香味;賦予菜餚色澤;可以殺菌消毒。
調味的方法也變化多樣,主要有基本調味、定型調味和輔助調味三種,以定型調味方法運用最多。所謂定型調味,指原料加熱過程中的調味,是為了確定菜餚的口味。基本調味在加熱前進行,屬預加工處理的調味。輔助調味則在加熱後進行,或在進食時調味。
這么說來,所謂「五味調和」中的五味,是一種概略的指稱。我們所享用的菜餚,一般都是具備兩種以上滋味的復合味型,而且是多變的味型。《黃帝內經》雲:「五味之美,不可勝極」;《文子》則說:「五味之美,不可勝嘗也」,說的都是五味調和可以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總之,調味得恰到好處與否,除了調料品種齊全、質地優良等物質條件以外,關鍵在於廚師調配得是否恰到好處。對調料的使用比例、下料次序、調料時間(烹前調、烹中調、烹後調),都有嚴格的要求。只要做到一絲不苟,才能使菜餚美食達到預定要求的風味。 中國飲食文化情調優雅,氛圍藝術化,主要表現在美器、誇名、佳境三個方面。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引用過一句「古人雲」的古語,雲「美食不如美器」,是說食美器也美,美食要配美器,求美上加美的效果。
中國飲食器具之美,美在質,美在形,美在裝飾、美在與饌品的諧合。中國古代食具之美,主要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金銀器、玉器、漆器、玻璃器幾個大的類別。彩陶的粗獷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銅器的莊重之美,漆器的透逸之美,金銀器的輝煌之美,玻璃器的亮麗之美,都曾給使用它的人以美好的享受,而且是美食之外的又一種美的享受。
美器之美還不僅限於器物本身的質、形、飾,而且表現在它的組合之美,它與菜餚的匹配之美。
周代的列鼎,漢代的套杯,孔府的滿漢全席銀餐具,都體現一種組合美。孔府專為舉行高級筵宴的滿漢全席銀餐具,一套總數為404件,可上菜196道。這套餐具部分為仿古器皿,部分為仿食料形狀的器皿。器皿的裝飾也極考究,嵌鑲有玉石、翡翠、瑪瑙、珊瑚等,刻有各種花卉圖案,有的還鐫有詩詞和吉言文字,更顯高雅不凡。
孔府的滿漢全席餐具,按照四四制格局設置,分小餐具、水餐具、火餐具、點心盒幾個部分。美器與美食的諧合,是飲食美學的最高境界。杜甫《麗人行》中「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的詩句,同時吟詠了美食美器,烘托出食美器美的高雅境界。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沒有無名的菜餚。一個美妙的菜餚命名,既是菜品生動的廣告詞,也是菜餚自身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菜名給人也有美的享受,它通過聽覺或視覺的感知傳達給大腦,會產生一連串的心理效應,發揮出菜餚的色、形、味所發揮不出的作用。
② 中國的飲食文化發展歷史
10分並不高哦!
http://bbs.qianlong.com/viewthread.php?tid=1031165
http://www.gz-travel.net/canyin/shiwenhuayanjiuhui/200704/3854.html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HLMZ199903019&dbname=CJFD1999
http://www.jiutai.net.cn/view.php?id=1898
③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故事
1、每逢新春佳節,尤其在北方,餃子是年夜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專。
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屬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因為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子」為「子時」,「餃」與「交」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喜慶團圓」之意。
2、春節吃湯圓,意味著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
四川地區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湯圓叫「元寶」,吃湯圓叫「得元寶」。揚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
3、年糕
年糕最早只是作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用的,後來才逐漸成為春節傳統美食。春節吃年糕多出現於南方,多以紅、黃、白三色出現,寄寓了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
4、春卷
南方的某些地區,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名曰「春盤」。每年立春日,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
5、八寶飯
八寶飯是上海人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食物,象徵團團圓圓、吉祥平安。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都一定要吃太平燕,也稱扁肉燕,所謂「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
④ 中國飲食文化起源、發展的歷史階段及其特徵概述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大地萬物的生靈全部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維持生命。再看這部《閑話中國人》,開頭第一炮便是在大談「飲食」。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算得上是傳統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所佔地位之重。
外國人重於情趣,中國人則重於飲食。中國人既然能以食為天,則「悠悠萬事,唯此為大」,世界上還有比天大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國人甚至認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認為不管任何事都能用「吃」來解決。這就是現代中國人對千百萬年前的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的認識,這也是書中所說的「泛食主義」。
說到這「泛食主義」,它也包含在飲食文化內,只不過是口語上通過文字來表達的。就像是說人就叫「人口」;謀生就叫「糊口」;職業和工作就叫「飯碗」。干什麼工作就吃什麼飯,就像書中所說的:「修鞋補鍋是吃手藝飯;說書賣唱是吃開口飯;當教書匠是吃粉筆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兒。」總而言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都與「吃」扯得上邊。
飲食,說白了也就是吃飯。但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終於深刻的了解了中國人的「吃飯」文化。
何為「吃飯」文化,我想這也只能在中國才尋找得出答案。在中國人看來,食物乃生命之源。因此給人食物,請人吃飯,是一種很重的禮儀;而接受他人的食物,則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須加以回報。這,便是中國文化中「吃飯」文化的基本准則。但在這一來一往,你一席我一頓的過程中,這「吃飯」文化漸漸的變了味兒。中國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日漸豐滿的腰包也閑不住了,開始流行起「請客吃飯」,而「吃飯」文化的基本准則也漸漸成為中國人請客吃飯的正當理由。大家也習慣起這新一代的「吃飯」文化。像這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老人做壽誕,小孩過生日,誰家不請,哪個不吃?如果升了職位,漲了工資,搬了新居,走出國門,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會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請客吃飯。有人來了要「接風」,送人走了要「餞行」,有事要「撮一撮」,沒事也要「聚一聚」。用書上的話總結:中國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愛請客吃飯的民族。
這飲食飲食,說完了「食」,接著得說「飲」了。
既然說到「飲」,那麼「茶」,便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
中國人愛喝茶,西方人愛喝酒。「西人飲酒而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氣」,這是書上的原話。西方人喝酒是為了身體,中國人品茶則是為了意境。
自古以來,茶就是文人雅士所熱衷的「至清至雅之物」,它也往往用於陪襯一些山水美景,文雅之趣。所以,這喝茶不叫「喝茶」,得叫「品茶」,從這品茶中還能品出人生哲理,事物的啟迪,從而自古產生那麼多的偉大詩人來「頌」茶。就連這品茶中,還品出了茶術之道。
不單「食」能請,這「茶」也能請。比如這「吃早茶」,則是如今商場上用來談生意的辦法之一。吃早茶不過於排場,但也不過於寒酸,幾疊小食,一杯清茶,既能解決早餐問題,也可以享受其中的一點「意境」。它也確實比請客吃飯少了一點銅臭味,少了一點利益和關系。
柴米油鹽醬醋茶,廚房中的繁雜瑣事,生活中的切切察察;
悠悠上下五千年,時代中的巨大變遷,歷史中的中國文化。
這本書可謂籠萬物於形內,把生活中最繁雜卻又最簡單的事與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人讀完此書,必定能領悟到中國文化中飲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深遠影響。
⑤ 中國美食文化起源
一、宮廷、貴族飲食 任何社會,統治階級的思想就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作為統治階級,封建帝王不僅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加於其統治下的臣民,以示自己的至高無上,而且同時還要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方式標新立異,以示自己的絕對權威。這樣作為飲食行為,也就無不滲透著統治者的思想和意識,表現出其修養和愛好,這樣,就形成了具有獨特特點的宮廷飲食。 首先,宮廷飲食的特點是選料嚴格,用料嚴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帝王權力的無限擴大,使其薈萃了天下技藝高超的廚師,也擁有了人間所有的珍稀原料。如早在周代,帝王宮廷就已有職責分得細密而又繁瑣的專人負責皇帝的飲食,《周禮註疏·天官冢宰》中主有「膳夫、庖人、外饔、亨人、甸師、獸人、漁人、臘人、食醫、疾醫、瘍醫、酒正、酒人、凌人、籩人、醯人、鹽人」等條目,目下分述職掌范圍。這么多的專職人員,可以想見當時飲食選材備料的嚴格。不僅選料嚴格,而且用料精細。早在周代,統治者就食用「八珍」,而越到後來,統治者的飲食越精細、珍貴。如信修明在《宮廷瑣記》中記錄的慈禧太後的一個食單,其中僅燕窩的菜餚就有六味:燕窩雞皮★魚丸子、燕窩萬字全銀鴨子、燕窩壽字五柳雞絲、燕窩無字白鴨絲、燕窩疆字口蘑鴨湯、燕窩炒爐雞絲。 其次,烹飪精細。一統天下的政治勢力,為統治者提供了享用各種珍美飲食的可能性,也要求宮廷飲食在烹飪上要盡量精細;而單調無聊的宮廷生活,又使歷代帝王多數都比較體弱,這就又要求其在飲食的加工製作上更加精細。如清宮中的「清湯虎丹」一個菜,原料要求選用小興安嶺雄虎的睾丸,其狀有小碗口大小,製作時先在微開不沸的雞湯中煮三個小時,然後小心地剝皮去膜,將其放入調有佐料的汁水中腌漬透徹,再用專門特製的鋼刀、銀刀平片成紙一樣的薄片,在盤中擺成牡丹花的形狀,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由此可見烹飪的精細。 再次,花色品種繁雜多樣。慈禧的「女官」德齡所著的《御香飄渺錄》中說,慈禧僅在從北京至奉天的火車上,臨時的「御膳房」就佔四節車箱,上有「爐灶五十座」,「廚子下手五十人」,每餐總「共備正菜一百種」,同時還要供「糕點、水果、糧食、乾果等亦一百種」,因為「太後或皇後每一次正餐必須齊齊整整的端上一百碗不同的菜來」。除了正餐,「還有兩次小吃」,「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常總在四五十碗左右」,而所有這些菜餚,都是不能重復的,由此可以想像宮廷飲食花色品種的繁多。 宮廷飲食規模的龐大、種類的繁雜、選料的珍貴及廚役的眾多,必然帶來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極大的鋪張浪費。 官府貴族飲食,雖沒有宮廷飲食的鋪張、刻板和奢侈,但也是競相鬥富,多有講究「芳飪標奇」,「庖膳窮水陸之珍」的特點。 貴族飲食以孔府菜和譚家菜最為著名。孔府歷代都設有專門的內廚和外廚。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其形成了飲食精美、注重營養、風味獨特的飲食菜餚。這無異是孔老夫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祖訓的影響。 孔府宴的另一個特點,是無論菜名,還是食器,都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如「玉帶蝦仁」表明了孔府地位的尊榮。在食器上,除了特意製作了一些富於藝術造型的食具外,還鐫刻了與器形相應的古詩句,如在琵琶形碗上鐫有「碧紗待月春調珍,紅袖添香夜讀書」。所有這些,都傳達了天下第一食府飲食的文化品位。 另一久負盛名、保存完整的貴族飲食,當屬譚家菜。譚家祖籍廣東,又久居北京,故其餚饌集南北烹飪之大成,既屬廣東系列,又有濃郁的北京風味,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享有很高聲譽。譚家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材用料范圍廣泛,製作技藝奇異巧妙,而尤以烹飪各種海味為著。譚家菜的主要製作要領是調味講究原料的原汁原味,以甜提鮮,以咸引香;講究下料狠,火候足,故菜餚烹時易於軟爛,入口口感好,易於消化;選料加工比較精細,烹飪方法上常用燒、火靠、燴、燜、蒸、扒、煎、烤諸法。貴族飲食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極具個性化的製作方法。 二、市井、百姓飲食 市井飲食是隨城市貿易的發展而發展的,所以其首先是在大、中、小城市、州府、商埠以及各水陸交通要道發展起來的,這些地方發達的經濟、便利的交通、雲集的商賈、眾多的市民,以及南來北往的食物原料、四通八達的信息交流,都為市井飲食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如唐代的洛陽和長安、兩宋的汴京、臨安、清代的北京,都匯集了當時的飲食精品。 市井飲食技法各樣、品種繁多的特點。如《夢粱錄》中記有南宋臨安當時的各種熟食839種。而烹飪方法上,僅《夢粱錄》所錄就有蒸、煮、熬、釀、煎、炸、焙、炒、燠、炙、鮓、脯、臘、燒、凍、醬、焐、火鳥十九類,而每一類下又有若干種。當時飲食不僅滿足不同階層人士的飲食需要,還考慮到不同時間的飲食需要。因為市井飲食的對象主要是當時的坐賈行商、販夫走卒,而這些人來去匆匆,行止不定,所以隨來隨吃、攜帶方便的各種大眾化小吃便極受歡迎。 中國老百姓日常家居所烹飪的餚饌,即民間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淵源,多少豪宴盛饌,如追本溯源,當初皆源於民間菜餚。民間飲食首先是取材方便隨意。或入山林采鮮菇嫩葉、捕飛禽走獸,或就河湖網魚鱉蟹蝦、撈蓮子菱藕,或居家烹宰牛羊豬狗雞鵝鴨,或下地擇禾黍麥粱野菜地瓜,隨見隨取、隨食隨用。選材的方便隨意,必然帶來製作方法的簡單易行,一般是因材施烹,煎炒蒸煮、燒燴拌泡、脯臘漬燉,皆因時因地。如北方常見的玉米,成熟後可以磨成麵粉、烙成餅、蒸成饃、壓成面、熬成粥、糝成飯、也可以用整顆粒的炒了吃,也可以連棒煮食、烤食。民間菜的日常食用性和各地口味的差異性,決定了民間菜的味道以適口實惠、朴實無華為特點,任何菜餚,只要首先能夠滿足人生理的需要,就成為了「美味佳餚」。清代鄭板橋在其家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日常飲食的感悟: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暇日咽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呼!吾其長為農夫以沒世乎! 如此寒酸清苦的飲食,竟如此美妙,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的基本需求。 三、民族、宗教飲食 民族飲食指的是除漢族之外各少數民族的菜餚。由於各少數民族所處的不同的社會歷史發展階級,所處地域、環境、物產、宗教信仰等的不同,所以幾乎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飲食習俗和愛好,並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生活於東北地區白山黑水之間、三江平原一帶的少數民族,主要有滿族、赫哲族、鄂倫春族、鄂溫克等族。滿族以定居耕作農業為主,以狩獵為副。滿族人最喜歡食用的是「福肉」(清水煮白肉),過年時主要吃餃子和「年餑餑」,冬季的美味是白肉酸菜火鍋。赫哲族以狩獵為主,由於氣候寒冷,故以魚、獸為主要飲食,而最突出的則是將生魚拌以佐料而食的「殺生魚」。而生活於大小興安嶺的鄂倫春和鄂溫克族,以狩獵為獲取食物來源的主要內容,尤喜生食狗肝和半生不熟的各類獸肉。 北方的蒙古族,由於地處沙漠和草原,他們的飲食以羊肉和各種奶製品為主,一般羊肉不加調味品,以原汁煮熟,手扒為主,宴客或喜慶的宴會,則以全羊席為最貴。而生活於西北地區的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其飲食原料上與蒙古族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他們的麵食要稍為豐富,並多以油炸為主。 西北的少數民族主要有維吾爾、回、藏等族。維吾爾族日常飲食主要以牛乳、羊肉、奶皮、酥油、饢、水果、紅茶為多。藏族居住於青藏高原,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其飲食以牛、羊、馬、駱駝、氂牛的肉和乳為主,並大量食用青稞、小麥,以及少量的玉米、豌豆。平常飲食稱之為糌粑、青稞酒。 西南少數民族多居位於深山密林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飲食。即肉食以豬和魚為主,加有各種昆蟲和蛆蟲;主食以米為主;喜歡臘干或腌薰的肉;喜歡各種腌制的菜;有各種植物或糧食作物為原料釀制的酒可供飲用。 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每一種宗教在其傳播的初始階段,除了宣傳其既定的教理之外,還要通過一定的建築、服飾、儀式及飲食將人們從日常狀態下標識出來。單就飲食看,通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宗教飲食風格。在中國文化中,宗教飲食主要指的是道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飲食。 道教起源於原始巫術和道家學說,所以道教飲食深受道家學說的影響。道家認為人是稟天地之氣而生,所以應「先除欲以養精、後禁食以存命」,在日常飲食中禁食魚羊葷腥及辛辣刺激之食物,以素食為主,並盡量地少食糧食等,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氣變得混濁污穢,而應多食水果,因為「日啖百果能成仙」。道家飲食烹飪上的特點就是盡量保持食物原料的本色本性,如被稱之為「道家四絕」之一的青城山的「白果燉雞」,不僅清淡新鮮,且很少放佐料,保持了其原色原味。 佛教在印度本土並不食素,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民情風俗、飲食傳統相結合,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其特點首先是提倡素食,這是與佛教提倡慈善、反對殺生的教義相一致的。其次,茶在佛教飲食中佔有重要地位。由於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這些地方一般適於種茶、飲茶,而茶本性又清淡醇雅,具有鎮靜清心、醒腦寧神的功效,於是,種茶不僅成為僧人們體力勞動、調節日常單調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成為了培育其對自然、生命熱愛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飲茶,也就成為了歷代僧侶漫漫青燈下面壁參禪、悟心見性的重要方式。再次,佛教飲食的特點是就地取材,佛寺的菜餚,善於運用各種蔬菜、瓜果、筍了、菌菇及豆製品為原料。 伊斯蘭教教義中強調「清靜無染」、「真乃獨一」,所以其飲食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格局,稱之為「清真菜」。穆斯林嚴格禁食豬肉、自死物、血,以及十七類鳥獸及馬、騾、驢等平蹄類動物。所以清真菜以對牛、羊肉豐富多彩的烹飪而著名,如光是羊肉,就有燒羊肉、烤羊肉、涮羊肉、燜羊肉、臘羊肉、手抓羊肉、爆炒羊肉、烤羊肉串、湯爆肚仁、炸羊尾、烤全羊、滑溜裡脊等,清真系列中還有一些小吃也頗具特色,如北京的鍋貼、羊肉水餃,西安的羊肉泡饃、蘭州的牛肉麵、釀皮、新疆的烤饢、烤包子,也別具風味。
⑥ 中國的飲食文化共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有巢氏時期,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文化是茹毛飲血。
2、燧人氏時期,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
3、伏羲氏時期,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
6、周秦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
7、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西域食材,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過分講究。
9、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
(6)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的飲食文化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普遍承認的有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中國八大菜系。
1、魯菜:雍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咸鮮純正,突出本味。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 咸鮮為主火候精湛 精於制湯 善烹海味 注重禮儀。
2、川菜: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諸味
3、粵菜: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4、蘇菜: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注重火候,擅長燭、煙、熄、糯,追求本味,清鮮本和,咸甜醇正。
5、閩菜:由福州、閩南和閩西三路不同風味的地方菜組合而成。其特點是清爽、鮮嫩、淡雅、偏於酸甜。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
6、浙菜:製作精細,變化多,以爆、炒、燴、炸為主,寧波菜鮮咸合一,以蒸、烤、燉為見長,講究鮮嫩軟滑,注重保持原味;菜式小巧玲瓏,清俊逸秀,脆軟清爽擅長烹制河鮮,入口香酥綿糯,湯鮮味濃,富有鄉土氣息。
7、湘菜:以品種豐富,味感鮮明而富地方特色,自成一系而聞名於世。細如銀發,形似梳齒,片同薄紙,刀法奇異形態逼真,巧奪天工。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香辣、香鮮、軟嫩。
8、徽菜:向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擅長燉、燒,講究火功。芡大油重,樸素實惠。善於保持原汁原味,色澤上油重色濃,香辣、香鮮、軟嫩。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飲食文化
⑦ 中國的飲食文化與歷史發展的關系是什麼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2.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白草,開創古醫葯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佔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裡揉來脫粒。
7.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⑧ 說說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
到清朝時的"滿漢全席"使中國的飲食文化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
⑨ 中國美食文化的中國飲食發展歷史
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回很大變化,主食:菰米答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