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
中國茶是對地球人健康的巨大貢獻。中國茶茶祖是神農,神農也是世界茶的茶祖。中國茶傳播到世界各地,增進健康,增進快樂,增進身心和諧,為健康理念和禪茶文化增添了無限魅力。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
《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
《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人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①。尚未見飲茶。 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 《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雲:「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飲茶蓋起於漢人,尤其是南方漢人,北人飲之,殆在其後,外蕃有此物,尤為晚焉。前引《封氏聞見記》謂「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可為南北嗜好先後不同之證,因而外蕃飲茶,必在北人之後。同書又謂:「(飲茶)……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往年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可知以茶與外蕃易馬,不始於宋,實始於唐,亦可見中國茶葉輸人外蕃,開始於唐。外蕃嗜好中國之茶蓋亦有故。 《宋史·職官志》雲:「(宋哲宗)元符末,程元邵言,戎俗食肉飲酪,故茶而病於難得,專以蜀易上乘。」 《明史·食貨志》謂:「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法,用制羌、戎。」與此正同。而陸游《南唐書》提及:契丹雖通商南唐,徒持虛辭,利南方茶葉珠貝而已。確系實情。北蕃好食肉,必飲茶,因茶可清肉之濃味。今蒙古人好飲茶,可為例證,不飲茶,多困於病,無怪其常以名馬與漢人易茶也。唐宋者名之團茶,蕃人尤嗜之,常以重價買之,宋張舜民《畫漫錄》雲:「熙寧中蘇子容使遼姚鱗為副,曰:『蓋載些小團茶乎。』子容曰:『此乃上供之物。』儔敢與北人,未幾有貴公子使遼,廣貯團茶,自爾北人非團茶不納也,非小團不貴也,彼以二團易蕃羅一匹。」 似此唐代之回鵲,宋代之契丹,以至夏金國之藏古,食肉飲酪之民,亦莫不好茶。故至明代,對於挑河西寧一帶之西蕃,皆以茶馬為羈摩。 明代對於茶之貿易,雖不行專制,但禁止私茶出境,犯者斬,並立茶馬司,以便與西蕃交茶易馬。同時,又於產茶之地,十株取一,無主茶樹,十分取八,其對於茶之需要,可為盡心而為之,而要不外為「制服西戎之術」。由此可知,中國茶葉傳於外蕃,一方面因由於外蕃生活上之要求,他方面亦由於中國無力平蕃,或需要外蕃馬,不得不投其所好,用茶與之交易或為之羈摩。故茶自唐課稅之後,對內既為國庫所關,對外復為安危所系。
茶為中國特產,或即原產地,後始傳播於東西洋,先述東洋日本飲茶風俗之起源。中國茶未入日本之前,傳說日本之高千穗椎葉七山,肥前,玖磨八代山鹿,築波之生葉上妻,豐前之上毛由川,豐後之大野直人諸郡,皆有野生之茶。唯日本人取為飲料與否及種植之與否?寂然無聞。日本之有茶種系自中國傳人,當平安朝初期,桓武平城嵯峨諸帝之間,傳教弘道之請益僧留學僧不斷來唐,乃傳人茶種。前引當時來唐之最澄上人,歸國時,台州司馬口口曾煮茶為之餞別,即攜茶種至日,栽於江州阪本。或謂在奈良朝之聖武天皇治下,僧行某曾攜茶於參州葯王府內,顧其種得自中國與否,則不敢斷定。當茶種輸人之始,日人種之固少,飲之尤少。當時,營公作詩雖有「東方明未睡,悶飲一杯茶」之句,但自平安朝至倉時代約百八十年間,飲茶風氣乃未開,它僅為貴族僧侶中之消費品。及仁安文治間,前後兩次入宋,榮西禪師回國,茶樹之栽植與飲茶之風氣,始遍及全國。禪師入宋,第一次在仁安夏季,當其上浙江台州之天台山,深感茶之靈液,及秋歸國。攜茶以隨,種於肥前之福岡佐賀縣境雷振山坊前庭,稱為岩上茶,同縣三井郡山本材豐田之千光寺,亦有茶園種植。第二次在文治建久之時,歸國之船,先到長崎之平戶葦浦,民部大輔清貫迎之建小庵,開道場,禪師即於庵之附近種茶, 今日日本之九州嬉野,茶乃產於長崎縣之彼桿與佐賀縣之東西嬉野。飲水思源,皆系榮西禪師之賜。禪師曾著《吃茶養生記》,並以茶醫好當時詩人將軍宮朝宿醉,有名於世。其後明惠上人,亦栽茶於山城大和,人工種植既多,飲茶之風乃盛,上人曾說:「茶道之幽玄,復授北條泰時以治道儉素之要義。」間接上予日本政治,莫大影響。自此而後,至德川八代吉宗將軍時代,日本飲茶之風更盛,茶店林立,時人作詩曰:「隨處開茶店,一鍾是一錢,生涯唯簡里,飢飽委天然。」足見當時風氣矣。 次述西洋飲茶之始。歐人知道茶葉,始於十六世紀葡萄牙東來,而傳人歐洲,約在十七世紀初期,歐洲之東洋貿易,著先鞭者,為葡萄牙人,根據地在廣東澳門。澳門人,為歐人最初見到之飲茶之人。唯廣東非產茶之地,其於茶之傳播,殆無若何影響。後荷蘭人繼之東渡,達到中國南方之福州,親見中國產茶之地,時為西歷一六00年之事。歐人最初用茶,當作葯品,斯時荷蘭東印度公司,輸極少之茶葉入歐洲,為西洋有茶葉之始,歐洲醫學,深信茶之功能,一如中國人最初之飲茶。法國貴族,對中國之茶視作一寶,極珍貴之,且當時茶價昂貴,有以磚茶納入黃金之箱,以作贈品之傳說。英國之輸入茶葉,約在西歷一六六0年,喝茶店建於倫敦,大約亦於此時,一六六二年英王查理十三世迎娶葡萄牙皇女為內親王皇後時,皇後之禮物中,即有茶葉。此為英國皇室與茶發生首次因緣。及後,飲茶之風次第及於民眾。時有英人彼皮,受人贈予茶葉,且作日記雲:「為中國人所飲之飲料,余未嘗見之,此恐系葯物學家巴苓帖嘗謂有治感冒或腦充血症功效之葯用飲料乎?」茶初作葯用,中國日本四洋,前後如出一轍。其後,一六六四年,東印度公司進獻茶於英王。當時茶價,一磅值六十先令,極為昂貴。咖啡之輸人歐洲約在西歷一五八0年,比茶早二十年,初由阿拉伯商人輸入。雖是先人為主,但在英國,後進之茶實有凌駕之勢。至一七00年,輸人之茶每年平均兩千磅,自後十年,平均約在十四萬磅。至一七八0年全歐輸入五百五十萬磅,而英一國突進至一千二百二十萬磅,咖啡之輸入瞠乎其後。繼而英領印度,相競植茶,與中國頡頏,以輸入稅之關系,印度紅茶種植迅猛發展,一八八八年輸出到英國的數量遂超中國茶之上。英人有朝茶、午後茶。家居外出,默思會談,皆不離茶。每人每年平均消費茶九磅,可謂「嗜茶之國民」也。 在俄羅斯,在喬治亞,茶葉名字就叫「中國茶」或「劉茶」。連發音也和中文「茶」字相同。這是因為1893年漢家劉氏茶坊29代傳人劉峻周,將中國茶成功種植到喬治亞黑海沿岸。
㈡ 中國茶的歷史
在古代史料中,人們把茶稱為(蔎)(茗)(荈)等,陸羽在(茶經)一書中,把對茶的眾多稱呼統一為「茶」
㈢ 中國古代茶文化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他發源於神農,聞名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馮敏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
大約在人類進入到文明時代,就有了對茶的認識。最初,我們祖先僅僅是吧茶葉當做葯物,《神農本草》中說:「神農嘗百草,如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原名)而解之。
秦漢時期,人們開始對茶葉進行簡單加工,創造了「半茶半飲」」得制茶和用茶方法,不在直接燒煮鮮葉了。
最早開始飲茶、種茶是在巴蜀地區,飲茶習俗向各地傳播是在秦統一巴蜀之後。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宮廷飲茶也更為經常。
茶藝文化的面貌出現,是在是在西晉南北朝時期。在這一時期,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茶葉已成為商品在全國流通,並作為食料、葯料、飲品、貢品、祭品等被廣泛使用。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飲品。
中國茶文化發展歷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葯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系。在政治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辟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㈣ 中國古代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據《華陽國志?巴志》:「園有方翡,香茗」記載,我國人工栽培利用茶樹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在這悠入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茶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人們首先把其當成飲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一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求的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以茶培養、修煉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茶本身存在著一種從形式到內容,從物質到精神,從人與物的直接關繫到成為人際關系的媒介,逐漸形成傳統東方文化一朵奇葩——中國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佔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中國古代,文人用茶以激發文思;道家用以修心養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禪等,物質與精神相結合,人們在精神層次上感受到了一種美的熏陶。在品茶過程中,人們與自然山水結為一體,接受大地的雨露;調和人間的紛解;求得明心見性回歸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對環境的要求十分嚴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宮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襯托不同的主題思想,庄嚴華貴的宮廷完好;修身養性的禪師茶;淡雅風採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環境。對於再現生活品茶藝表演,不同類型的茶藝要求有不同風格的背景。主題和表現形式的致,通過背景襯托,增強感染力,再現生活品茶藝術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種形式的環境適合茶藝表演尚有必要探討。背景中景物的形狀,色彩的基調,書法、繪畫和音樂的形式及內容,都是茶藝背景風格形成的影響因子。
㈤ 中國古代的茶。
古代名茶
產地 名稱 別稱 盛傳時期 特色 備注
浙江 顧渚紫筍 湖州紫筍急程茶流霞山仙酒 唐代(餅茶、龍團茶)明代(條形散茶) 龍井茶 香林茶+寶雲茶+白雲茶(前身) 宋代 奶花香太和之氣 「龍井茶虎跑水」
徑山茶 唐代 味鮮芳 徑山茶宴日本茶道
江蘇 碧螺春 嚇殺人香 明末清初 形美、色艷、香濃、味醇 茶、果間作區
虎丘茶 白雲茶 唐代 葉微帶黑、色白如玉、豌豆香
安徽 黃山毛峰 雲霧茶(前身) 宋代(始)明代 形如雀舌、色如象牙、葉片金黃
松蘿茶 新安(徽州、琅源)松蘿 明代 治高血壓、頑瘡消食通便
江西 盧山雲霧茶 雲腴 (雙井茶送子瞻) 漢代(始)明代(定名) 色如月下白味如豆花香
雙井茶 宋代 茶芽肥壯形如鳳爪柔嫩多毫 發展成「雙井綠」
湖南 君山銀針(黃茶) 白鶴茶(前身)、白毛尖、老君眉茶(紅樓夢) 唐代(始) 芽尖肥壯滿披茸毛乾色金黃香氣高味甜爽 「三起三落」
福建 武夷茶 品種名: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 唐代(始)宋、元、明 活、甘、清、香 正岩茶 >半岩茶 >洲茶
四川 蒙頂茶 雷鳴茶 唐代 厚而圓、色紫赤味略苦 祛宿疾
雲南 普洱茶(黑茶) 普茶 唐代(始) 醇厚甘苦、陳香味 消食化痰清胃生津
茶杯沒那麼講究的其實,告訴你個最常用最通用也是對泡茶最影響最好的就是用硃砂茶壺
㈥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被用作貢品致敬。 在原始公社的後期,茶成了貨物交換的項目。 在戰國,茶具有一定的規模。
先秦時期的「詩經」收藏有茶的記載。 與漢代一樣,茶已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 在魏晉南北朝,有一股喝茶的風。 隋朝,大眾喝茶已成普遍現象。
在唐代,茶業蓬勃發展,茶葉成了「沒有人可以沒有一天生活」。 茶館,茶會,茶會出現,邀請客人喝茶。 宋代,流行的鬥茶,貢茶。
中國飲茶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
(6)茶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㈦ 茶葉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茶葉(a tea leaf)
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樹最早出現於我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西雙版納地區。但是有部分學者認為茶樹的原產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樹,而中國沒有。但他們不知中國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而且還有「茶樹王」。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葯學專著,自戰國時代寫起,成書於西漢年間。這部書以傳說的形式,搜集自遠古以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葯物知識,其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據考證: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說,遠在上古時代,傳說中的炎帝,親口嘗過百草,以便從中發現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內多次中毒。但由於服用茶葉而得救。這雖然是傳說,帶有明顯的誇張成份,但也可從中得知,人類利用茶葉,可能是從葯用開始的。
據考察,「茶」字最早出現在《百聲大師碑》和《懷暉碑》中,時間大約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後,在此之前,「茶」是用多義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義是「苦菜」,上古時期人們對茶還缺乏認識,僅僅根據它的味道,把它歸於苦菜一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人們認識到它與一般苦菜的區別及其特殊功能時,單獨表示它的新字也就產生了。
茶與糧食,佔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於氣候等原因,當地並不產茶,官府為了增強控制少數民族的力量,對茶葉的供給採取限量,直接分配的辦法,以求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與此同時,官府不僅控制茶葉的供應,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換多數的戰馬,給兄弟民族帶來沉重的負擔,這就是歷史上的「茶馬互市」。
茶葉作為一種飲料,從唐朝開始,流傳到我國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如我國史籍所載,在未知飲茶前,「古人夏則飲水,冬則飲湯」,恆以溫湯生水解渴。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於茶在歐美一帶,被認為「無疑是東方賜予西方的最好禮物」, 「歐洲若無茶與咖啡之傳入,飲酒必定更加無度」, 「茶給人類的好處無法估計」,「我確信茶是人類的救主之一」,「是偉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國飲茶及茶的生產和貿易,除朝鮮、日本以及中亞、西亞一帶是唐朝前後就從中國傳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紀以後,特別是近200年以來才傳入發展起來的。
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葯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於中國。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干凈。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爭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㈧ 中國茶葉的歷史由來
茶樹,比人類的歷史要長。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
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
三皇五帝時代的神農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傳,黃帝則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字。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起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
1、神農說。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2、西周說。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
3、秦漢說。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僮約》:「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