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太多了
時間
發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戰國)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經》
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東漢
(張衡
)
水運渾象儀
´
(
地動儀)(測定地震方向)
´
地球是圓的
比歐洲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黃道游儀
世界上首次用它發現了(
恆星)位置的變動
實測子午
線的長度
´
製成以水流為動力的水運渾象儀
´
元
(
郭守敬)
簡儀
比歐洲同類發明早
(
300)
多年
測定(黃道
)和(赤道
)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學界的推崇
《授時歷》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
㈡ 中國的古代科學技術有哪些
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天文學:
時間
發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戰國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經》
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東漢
張衡
水運渾象儀
×
地動儀(測定地震方向)
×
地球是圓的
比歐洲早1 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黃道游儀
首次用它發現了(恆星)位置的變動
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
製成以水流為動力的水運渾象儀
×
元
郭守敬
簡儀
比歐洲同類發明早300多年
測定黃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學界的推崇
《授時歷》
我國古代最精密的一部歷法
數學:(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
春秋
戰國
×
九九乘法口訣、度量衡、籌算計演算法
×
東漢
×
《九章算術》
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
南朝
祖沖之
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面七位
比世界領先1 000 多年
農學:(強調應用)
南北朝
賈思勰
《齊民要術》
我國現存的最早的一部農書
元朝
王禎
《農書》
詳細包含了農業各方面的知識
明朝
徐光啟
《農政全書》
達到了傳統農業科學的頂峰(博採古今,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醫學:(以為君除疾、為民除厄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從而保證農業有充足的勞動力)
西漢
《黃帝內經》
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東漢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四診療法成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經典
華佗
麻沸散、五禽戲
是最早的麻醉葯劑;是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
明代
李時珍
《本草綱目》
全面系統地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分類法,創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
四大發明:
西漢
蔡倫(東漢)
造紙術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
唐朝
雕版印刷術
《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
北宋
畢升
活字印刷
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
唐宋
火葯
在14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在西方社會產生巨大的震動
北宋
指南針
北宋時運用於航海;13世紀傳入歐洲,在地理大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
2.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1)中國古代科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服務於生產和鞏固統治的需要。
(2)中國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對生產經驗的直接記載或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描述,具有較強的經驗性。
(3)古代科學理論的技術化傾向嚴重,而這些技術又不具有開放性,沒有轉化為普遍的生產力。
㈢ 中國古代的科技
可以說是的。
中國古代信息技術在世界科技發展史上有其重要歷史地位。它的發展從遠古時代原始積累,春秋戰國奠定基礎,兩漢、宋元兩次高潮,中經魏晉南北朝的充實提高和隨唐五代的持續發展,至明萬曆以後雖比諸同時期的西方已經大為落後,但仍有緩慢進展,也出現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傳統科學思想從高峰走向總結。綜觀整個發展歷程,16世紀以前的中國科學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傳統科學思想和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國古代的科技先驅辛勤耕耘、善於觀察、長於思索、勇於探究,注重整合、聯系實際的產物,閃耀著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輝,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馬克思就曾經指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杠桿。」(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頁第427頁。)而今天眾多著名科學家對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珍貴價值的重新肯定,必將使之在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中顯示出東方智慧的新的轉移與新的實現,這種情況在一些學科已初見端倪。深信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必將在新世紀里對人類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從漫長歷史長河中吸取經驗教訓,以服務於今天的現實需要,總是值得人們去探究的事情。本文下面將以史實為依據對中國古代信息技術發展歷史的特徵,作些探討與論述。
(一)我國古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思想的發展,既有連續性,又顯示出階段性高潮的特點
我國古代社會從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綿延不斷,既不曾發生過像羅馬帝國那樣中斷無繼的歷史悲劇,也不曾經歷西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這就使我國古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得以世代相傳、連續積累,並在這個基礎上走向自己的巔峰。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曾把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為縱線,世紀年代作為橫線,製作了一幅科技發展的示意圖,它清楚地表明:無論是以前4000年,還是近50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事實上一點沒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穩緩地前進」。他在《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文中還指出:「我常喜歡用一種相對來說緩緩上升的曲線來說明中國的演變,顯然這曲線比歐洲同一時期,譬如說公元二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演變過程的曲線上升得高,有時高得多。」(註:《中國與西方的科學與社會》第65-85頁,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國四川大學周仲壁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周孟璞兩位先生在《中國近代科技落後原因初探》(註:《自然雜志》13卷11期第333頁。)一文中也以中國的自然科學大事、西歐的自然科學大事和著名科學家的人數作為縱坐標,世紀年代為橫坐標,製作了三條增長曲線,從中國的那條曲線看,同樣顯示出我國古代信息技術的增長是緩慢而連續的。然而,在4000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兩漢(尤其是東漢)與宋元(尤其是北宋)時期,中國古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內外因素又都顯示出階段性的高潮。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信息技術的全面奠基時期,也是第一次大發展時代,由於新興封建制度優勝於奴隸制度,其成就不僅趕上而且超過了早期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古希臘。
春秋末期出現了塊煉鐵滲碳鋼,戰國時期又出現了白口鐵處理技術,這些冶鐵技術的發明,是一個突出的標志,正是它大大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農業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細作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傳統農業,戰國末年寫成的《呂氏春秋》,其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稱得上是這種農業科技的論文開端。以都江堰、鄭國渠兩個大型灌溉工程的興建為標志,展現出為農服務水利工程設施的空前發展。《考工記》中生產工具、樂器、建築、交通運輸、皮革製造、染色、樂器、玉器等36項專門實用工藝技術的記述,顯示了這一時期手工業內部的細密化及其技術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它記載了大量實用力學知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工程技術知識的總匯。《墨經》中包含有關於力學、光學、聲學、幾何學、邏輯學以及對物質結構的猜測等科學成就,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幾何光學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領先的,比歐幾里德幾何光學要早百餘年。同時,它也是古代力學與光學論說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線傳播思想的揭示,使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麗的光彩。可以這樣說,《考工記》與《墨經》一起作為我國古代經驗科學出現的標志,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生產、生活實踐中取得的豐富經驗進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數學、天文學與歷法方面都有了廣泛的發展與進步。十進位值制和籌算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為後世具有中國特色的計算數學體系的形成確定了基礎。有關天象觀測的記載詳盡准確,即使在今天仍不失為天文研究的寶貴歷史資料。在地學方面,《山海經》、《禹貢》、《管子、地員》等著作的出現,標志著人們的地理知識已從地理資料的積累,上升到進行某種形式的綜合論述與區域對比,以服務於當時的政治、經濟需要。醫學方面,以《黃帝內經》等著作為代表,以人體器官整體觀、陰陽五行論與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以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診斷等的研究與實踐為重點,兼及針灸、經絡、衛生保健等諸多方面,構成了我國特有的醫學體系的最初基礎,並在臨床上顯示出傑出的貢獻。
我國人民尋求對自然界物質本源的認識,繼五行、陰陽說之後,元氣說與原子論是兩大發展線索,它們的確立都分別肇始於這個時代的荀況與墨翟。
。
《九章算術》以及《周髀算經》的成書顯示出以算盤為計算工具的獨特數學體系的形成,形數結合,數學算術化是其特徵。今天,由於計算機的出現,算術化傾向於現代數學中的作用已日漸顯著,中國古代算術的思想與方法和現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正相融合,為此它將重新煥發青春,以嶄新的面貌重現,在數學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預期的。
歷法已確立了我國後代歷法體系、規范和基本內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張衡為代表對天文儀器的研製和對天象的觀察與記錄以及論天三家為代表的宇宙論則形成了中國古代天文的固有傳統。《漢書、地理志》的出現,開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領域。《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秦漢以來葯物知識的總結,它為後世本草學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不僅確立了辯證論治的醫療原則,而且大為充實了中醫葯體系的內容,更加切合醫療的實際應用。《汜勝之書》可以說是對農業知識的總結。《論衡》、《淮南子》、《淮南萬華術》、《周易參同契》、《爾雅》等書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知識。
在生產技術方面,成為我國古代傳統特色的主要技術,像冶鐵、紡織機械、農具製造、造紙工藝、漆器工藝、船舶製造等都已出現,並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像趙過的鐵腳耬車、杜詩的水排、梯級船閘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木結構建築風格、豎爐冶煉法、實測基礎上繪制的地圖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紙術更是漢代一項最重大的發明,也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牛耕的推廣與代田法、區田法耕作制度的創新,則在當時條件下起到解放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
以王充為代表的元氣論與董仲舒為代表的「天人感應」說的對立與斗爭,是我國科學思想史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後者從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華。
作為世界古代文明標志的指南針、火葯和印刷術三大發明的出現或大規模使用均始於北宋,以沈括、蘇頌、郭守敬、李冶、秦九韻、楊輝、朱世傑、趙友欽、畢升、陳@①、王禎、李杲、李誡、曾公亮等為代表的科技名家輩出,碩果累累,以《夢溪筆談》、《營造法式》、《四元玉鑒》、《武經總要》、《王禎農書》、陳@①農書》、《革象新書》等為代表的科技著作紛紛面世,正是諸多尊敬的科技前輩先後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斷將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傑數學四大家為代表,使宋元數學在中國古代以籌算為主要計算工具的傳統數學的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階段。大規模的恆星觀測,各種天文觀測儀器的研製成功把我國古代天文學推向它的發展高峰。沈括在磁學方面的成就在當時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金元時期的四大醫學學派和相應的醫學流派使中國醫葯學得到全面發展。以陳@①《農書》與王禎《農書》為代表,先後總結了宋元時期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後者所附錄的「農器圖譜」展示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為後世記述農具圖書的範本,反映了當時農學的高度發展。宋代動植物志、譜錄的大量出現並形成出書高潮,和宋景《歐希范五臟圖》、楊介《存真圖》所顯示的解剖學上的發展,應該說這時的生物學也是成就不小的。在這一時期,地學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不僅總結了唐宋以來的地理學成就,還根據實地調查,在制圖方面取得成績,其精確度已達至較高水平,成為明清時期我國輿圖的範本。杜綰著《雲林石譜》的出現,反映了礦物學在宋代已較前有了很大進展。在這些學科發展的同時,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機械製造、建築、紡織、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㈣ 中國科技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科技事業新的起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政府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裡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1955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1957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里,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1956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於1962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政府在1958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並,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說;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設備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平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到1965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
㈤ 中國歷史科技名人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石申 天文學 戰國時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 天文學 隋代 《皇極歷》 劉焯--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學 唐代 《大衍歷》 一行--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 文學家 南宋時期 《統天歷》 楊忠輔--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 天文學 漢代 赤道式儀器 洛下閎--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 天文學 宋代 天象儀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 10 世紀 孔明燈,走馬燈 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 裴秀——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 機械設計 三國時代 龍骨水車(又叫翻車) 馬鈞——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 科學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倫 62~121 紙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畢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術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國時期 淬火技術 浦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 三國時期 孫子算經 孫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 數學 1202~1247 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 數學 測園海鏡 李治——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並將其懸掛起來。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㈥ 中國歷史上的科技成就
先給你一些關於古代的科技成就的吧!
一、天文學
1、中國古代的天象記錄
2、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
3、渾儀和簡儀——中國古代測天儀器的成就
4、中國古代的歷法成就
5、中國古代的宇宙理論
二、數學
1、十進位值制、籌算和珠算
2、出入相補原理
3、割圓術和圓周率
4、劉徽割圓術
5、中國剩餘定理
6、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和天元術
7、內插法和垛積術
8、中國古代的無窮小分割思想
三、物理學
1、中國古代的力學知識
2、中國古代的聲學知識
3、指南針和中國古代的磁學知識
4、中國古代光學成就
5、四化學和化工
6、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
7、火葯和火葯武器
8、馳名世界的中國瓷器
9、中國古代的油漆技術和漆器
10、古代煉丹術中的化學成就
五、地理學
1、中國古代對天氣現象的觀測和理論
2、中國古代的物候歷和物候知識
3、中國古代的旅行考察事業
4、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識
5、馬王堆出土的地圖和裴秀制圖六體
6、中國古代的礦物學和采礦技術
7、中國古代對海陸變遷的認識
8、中國古代的地震測報和防震抗震
六、生物學
1、中國現存的幾部古代動植物志
2、中國古代的動植物分類
3、中國古代關於遺傳育種的研究
4、中國古代認識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七、農學
1、中國古代幾部重要農書
2、精耕細作是中國農業技術的優良傳統
3、歷史悠久的中國園藝技術
4、茶
5、中國古代養蠶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傳播
6、中國古代畜牧獸醫方面的成就
八、醫葯學
1、從兩部古典的中醫名著看中國醫學的早期成就
2、中葯學的突出成就
3、中國醫學獨特的針灸療法
4、中國古代醫學的突出成就之一——脈診
5、中國古代的外科學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驅
7、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
九、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和外傳
十、紡織
1、中國古代的紡車和織機
2、中國古代的絲綢和絲織技術
3、中國古代的葛、麻紡織
4、中國古代的染色技術
十一、冶金鑄造
1、中國古代冶金技術的成就
2、煉鋼技術
3、濕法冶金的起源——膽銅法
4、中國古代三大鑄造技術
十二、機械
1、中國古代的農業機械
2、中國古代原動力的利用——人力的進一步發揮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3、中國古代各種車輛、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4、水運儀象台
十三、建築
1、雄偉的萬里長城
2、中國古橋成就
3、世界歷史名城——唐代的長安城
4、輝煌燦爛的故宮建築
5、頤和園——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的珍貴遺產
6、中國古代高層磚石建築——嵩岳寺塔和其他
7、世界上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山西應縣木塔
十四、造船和航海
1、中國古代造船工程技術成就
2、中國古代航海技術上的成就
十五、軍事技術
1、中國古代的兵器成就
2、中國古代戰車、戰船和城防技術成就
、
十六、少數民族的科技成就
1、蒙古族在我國古代科學上的貢獻
2、藏族醫學的成就
3、新疆古代少數民族在農業科學技術上的貢獻
4、美麗精緻的壯布和壯錦
5、彝族的火器——「葫蘆飛雷」
㈦ 中國近代科技發展史
60-70年代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原定於1960年5月9日首次進行平洞試驗,但為了更快取得實用導彈彈頭,並集中力量研製氫彈,這次試驗改為測量彈頭威力和性能的大氣層試驗,直到1969年9月23日00∶15時才首次進行平洞核試驗。1978年12月17日的第二次平洞核試驗取得大量重要數據,對後來的地下核試驗貢獻良多。1976年10月17日的第三次平洞核試首度在花崗岩內進行。1984年12月19日的第五次平洞核試是中子彈的首次原理實驗。這顆驗證彈圓滿成功並為全面突破中子彈技術瓶頸和首次中子彈核試驗打下了基礎,並在時程上反駁了美國對中國「竊取」中子彈機密的指控。
中國在1967年4月選定羅布泊西北的辛格耳為豎井核試驗場,這種方式是地下核試驗的主要類型。1975年4月鑽成深300公尺,直徑2.5公尺的第一口花崗岩豎井,但直到1978年10月14日09∶00時才首次豎井核試驗成功。1980年10月16日的大氣層核試驗後,後來的中國核試全面轉入地下;包括中子彈和近年的核試,也都採用豎井方式。在60年代至70年代,由於對科學規律認識不充分,中國有3次核試全部或局部失敗,但比例並不高。
從1964年11月2日起,外國開始記錄羅布泊地震數據,從全球標准化地震研究網和地震聯合研究機構等地震記錄,可獲得特定的波形,有部分地震站定期向美國國家地震資訊中心和美國國際地震中心報告。90年代中期,美國利用電腦程序一天三次自動訪問國家地震資訊中心的資料庫,監控中國的核試驗情況。西方自1972年10月3日開始利用商業衛星偵察羅布泊核試驗場,採用多光譜掃描、反射束光導攝像管、地形測繪儀、高解析度照相機、紅外偵察儀器、太空梭的合成孔徑雷達等,宇航員也進行人工攝影。羅布泊在北部以西約2300公里,曾選擇甘肅敦煌以西,新疆羅布泊以北4個地點,中俄兩國專家都認為敦煌以西160公里的地區最好。核試驗場分3個區。馬蘭科學城位於試驗場西北,在兩條干線公路交匯點附近是主要指揮所和技術人員居住區。馬蘭西北幾十公里有一個保密研究所,即核試驗中心,三面環山,有一條對外公路。核試驗在試驗場東南方距馬蘭不遠的沙漠中進行。中央分區在馬蘭分區和東南分區之間,是地下核試驗場,但早年也進行過幾次低當量地面核試驗。中央分區又分為3個地下核試驗區;南部試驗區在大山中;1969年9月22日和1975年10月27日的頭2次地下核試驗就在此進行。這兩次核試驗檢驗了地下核爆炸的封閉技術。這兩次試驗後,平洞核試驗轉移到西部試驗區,這個試驗區的核試驗都是低當量的,在試驗的同時也檢驗了地震武器的試驗數據和核試場的安全性、合理性。中子彈的原理性試驗和首次試爆都是在此進行的。東部試驗區是西山之間的一塊低斜坡地,進行深豎井地下核試驗。近年的核試驗有很多在此進行,包括東風-41的彈頭試驗。
㈧ 簡介《中國科技發展史》
夏商周時期:
夏商周時期奠定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雛形。這時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青銅器的鑄造冶煉技術非常高超。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系基本上是在這個時期奠定的。這時中國廣泛使用鐵器,同時還出現了煉鋼技術和鑄鐵柔化技術。
秦漢時期:
到了秦漢時期,隨著封建制的鞏固,中國古代的各個科學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九章算術》確定了中國古代的數學體系。造紙術已被發明並且得到了重大改進。長城的建造體現了中國當時建築技術的發達。張衡發明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
農業上,輪作制已經確立。《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兩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出現了著名的科學家。劉徽、祖沖之、張子信對數學和天文學做出了很大貢獻。裴秀提出的制圖六體,創造了中國古代地圖學的基礎理論。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標志著農學的成熟。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集注》豐富了中醫學體系。葛洪在煉丹上的研究,對原始的化學做出了貢獻,馬鈞在機械製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國古代機械製造的水平。
兩宋時期:
兩宋使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這時中國的四大發明相繼問世,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元朝:
元朝的科學技術達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學、數學,甚至醫學居於當時世界先進地位。當時領先於世界的阿拉伯與波斯科學技術傳入中國。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徵招「回回為星學者」。
他們翻譯及帶來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優努斯(也譯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譯作《哈基姆歷數書》)等天文學著作。1260年,元廷承金人舊制,設立司天台。
明朝:
明朝科技成就燦若繁星,在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現了許多名家巨作。
清朝
清的科技有些傲人的發展,乾隆時官修的《醫宗金鑒》九十卷,徵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經驗良方,並對《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作了許多考訂,是一部介紹中醫臨床經驗的重要著作。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學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醫林改錯》一書。
他強調解剖學知識對醫病的重要性,並對古籍中有關臟腑的記載提出了疑問。他通過對屍體內臟的解剖研究,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二十五種,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為祖國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近代科技: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科學大量傳入中國,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國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學成果。
民國初年中國科學社等民間學術社團創立以後,中國科學技術開始和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更為系統地融合到了一起。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產生、1949年中國科學院的成立,使得中國科技研究的發展獲得了政府的財力支持。
(8)中國歷史科技擴展閱讀: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
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
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規劃。
高新科技類:
遙感技術:這是本世紀60年代蓬勃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探測技術,它從遙遠的地方去感覺運動著的物質的映象,藉助專門的光學、電子學和電子光學探測儀器,把遙遠的物體所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接受記錄下來,再經過加工處理,變成人眼可以直接識別的圖像,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和變化規律。
超導技術:利用超導電材料的獨特性質進行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的技術,稱為超導技術。
微電子技術:運用電子學基本規律,研究各種電子元件、器件設備和系統,廣泛地應用於國民經濟、國防及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的應用技術,就是電子技術。而微電子技術則是電子技術的微型化發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