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的自然觀

中國歷史的自然觀

發布時間:2021-03-08 18:37:44

A. 請教高人中國古代自然觀和西方古代自然觀的異同

思想之間的真正交流要成為可能,首先得找到共同的平台。對這三種進路的比較,也以確立共同的起點和基本的共識為前提。就現代性而言,三位哲人有如下共識:

1. 現代性是一場危機:與科學樂觀主義、啟蒙理性主義等樂觀態度不同,他們視現代性為一場西方文明的危機。在尼采和施特勞斯那裡,是整個西方文明的危機;在海德格爾處,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存在致命問題,而現代性的技術框架下,整個人類生存也處於無根狀態。

2. 現代性危機本質是虛無主義:時代的危機——虛無主義:不存在永恆不變的真理、存在或上帝。「沒有什麼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許的。」這是尼採的虛無主義,他洞察到了「萬物流轉,無物常駐」的存在「真理」,這使他回歸到了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哲學。「無物持存」、「真理的本質是非真理」,這是海德格爾的虛無主義。他發現了對虛無的遺忘。「僅僅對存在的遺忘仍免不了恢復存在的中心而同一的本體地位,只有遺忘了虛無才無法記取。」(張志揚語)。「終極的善惡尺規不復存在」,「不可能好壞、是非的標准」,「沒有任何永恆之事,一切都轉瞬即逝,一切都在當下消解。」這是施特勞斯的虛無主義。

3. 虛無主義的根源:現代自然科學的必然結果。科學理性主義——西方現代性的普適性根源。三者都認同。

3.1尼採的科學論

3.2海德格爾的科學論

3.3施特勞斯的科學論

4. .虛無主義的危機中蘊藏著克服危機的因子。

4.1對尼采而言,創造始於推毀。對危機的克服之道在於復興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哲學和悲劇,但簡單回歸古代(前蘇格拉底的希臘文明),在諸神已被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完全殺死,而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的上帝又被現代科學的「理智良心」(現代科學理性主義)徹底否定的今天,已不可能。因此,他拿起價值重估的重錘——權力意志,砸碎一切柏拉圖主義所營造的偶像,以圖徹底否定自柏拉圖以來的兩千多年的西方文明歷史(那是一部錯誤的歷史),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克服現代虛無主義危機。精神必須經歷三種變形(對傳統的徹底否定),才有說「我是」的孩子——價值的創造者,才能在廢墟上重建西方文明。

4.2對海德格爾而言,「哪裡有危險,拯救之力就在哪裡生長」。在形而上學上意味著「無物持存」的虛無主義,盡管遮蔽了存在的真理,但是也蘊涵著無蔽。盡管現代技術的本質是框架,但框架也是給予意義上的持存,在給予中自居,人成為真理之本質的守護者。拯救之力紮根並繁榮於技術的本質之中,技術作為一種「去蔽之術」的屬性並未取消。但要實現此種拯救,要把握存在的真理,就必須克服自柏拉圖以降兩千多年的「存在觀」(它構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克服邏各斯中心主義、理性主義,回歸到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哲學,按照巴門尼德和赫拉克力特等哲人把握存在的方式(非邏輯的、直觀的方式)去領悟存在。而且這樣還不夠,海氏通過艱辛的思想道路,發現完全在西方的思想道路上,無法通達存在的本真狀態,而東方的老子之道論,給其很大震動和啟發。東方走在完全不同於西方的存在領悟之路上。海氏因此一方面克服西方的邏輯化思維方式,從追問存在轉向傾聽存在(道說和切近的同一),一方面克服東方的神秘化思維方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始終不離語言而思存在。此種思之道路,為的是徹底否定西方兩千多年的形而上學傳統。因為只有徹底否定這一傳統,真正終結傳統哲學,才可能有對虛無主義的克服。但從以上分析可知,拯救的因子內藏於危機之中。

4.3對施特勞斯而言,「古典傳統的真正復興只有在對傳統的徹底推毀走到盡頭以後才真正可能,只有首先經歷尼采式最徹底的批判以後才可能置之死地而後生」。虛無主義作為拒斥古典自然正當論的結果,只有回歸柏拉圖式的政治哲學,才可能被克服。但他認為,自己的政治哲學只有在所有的傳統都已打碎時才成為可能。因此西方現代性的危機越是深刻,反倒恰恰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契機使人們有可能以全新的視野來審視從未被真正理解的傳統。一言以辟之,虛無主義使得重新理解、真正認識傳統成為可能,進而克服之道也就出現了。因為虛無主義正是拒斥傳統政治哲學的結果。

三、研究進路之二:比較其異

最明顯的區別在於他們面對虛無主義這一時代的精神本質和現代性危機,採取了有著根本區別的救治方案,而這又導源於他們對虛無主義的根源認識之不同。

1、 三種不同的進路:

1、 1尼採的生命哲學

1、 2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

1、3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

尼採的生命哲學、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和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都將現代性危機歸結為虛無主義[1]。但是在病源上卻根本不同。

2、 虛無主義的病源之不同:

2、 1尼采認為是「上帝之死」(柏拉圖主義的破產)。柏拉圖主義導致了對生命的遺忘,

人生的意義在此世被懸置,傳統的善惡觀導致人性的墮落和頹廢。尼採的關注始終是人生的維度,「德性」高於「真理」;

2、2海德格爾認為是「存在的遺忘」。自柏拉圖哲學開始,西方走上了「以存在者的存在代替存在本身」,通過存在者來認識存在的形而上學傳統。如此,思維的自明性成了問題。真理的本質是非真理,整個西方文明都缺乏堅實的根基。對存在的遺忘也是對人的遺忘。作為「此在」的人之缺席,最終導致了虛無主義的技術化時代來臨。在海德格爾這里,「真理」的地位高於「美德」、「存在」高於「倫理」,或者說他認為沒有「存在論」基礎的善惡尺規終究是不穩靠的);

2、3施特勞斯認為是「自然正當被拒斥」。關於根本的好壞對錯,我們一無所知;「相對主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絕對的善好,一切都是允許的,因而也就是相對的。如果對海德格爾來說,必須返回人的「原初狀態」來認識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那麼施特勞斯則顯然認為這一原初存在並非「此在」而是作為「道德和政治的存在」。

三種診治都涉及到對西方文明傳統的理解,都返回到了文明的源頭,開端之思。

3、 核心是如何理解柏拉圖哲學:

3、 1尼采將西方哲學傳統視為由柏拉圖開啟的柏拉圖主義:真實世界與假象世界的對

立、彼岸世界與此岸世界的對立。

3、2海德格爾將柏拉圖哲學理解為「從存在者來理解存在」的存在論,由此開啟了形而上學傳統。

3、3施特勞斯則將柏拉圖哲學理解為「政治哲學」(追求關於美好生活和健全社會的知識),而非傳統的「相論」哲學。在他看來,尼采和海德格爾對柏拉圖哲學,對西方傳統源頭之理解,代表了在西方思想界盛行了數百年的認識,而這是個「錯誤的認識」。由此導致了對現代性危機的拯救路向和方案也完全不同。大致而言,尼采是在「上帝死了」之後,回歸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哲學和悲劇,重新賦予塵世以意義,宣揚希臘英雄主義的人生觀:熱愛命運,感激生活,連同它的苦難與厄運。海德格爾是為「存在被遮蔽」的西方尋找存在的堅實根基,以確立思維的自明性,從而重新奠定文明之根。施特勞斯是為古典「自然正當」被拒斥的西方重新回歸「柏拉圖式的政治哲學」開啟思想的道路。

B. 古代自然觀的產生

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總的認識,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認識的基礎。中國古代,人們把自然界看作是一個普遍聯系、不斷運動的整體,由此形成樸素的自然觀,如「陰陽說」、「五行說」、 「元氣說」等。古代自然觀是一種有機論自然觀,強調整體和聯系,注重事物的變化發展,注重解釋事物與現象的關系,注重的是辨證統一。第二,古代的自然觀具有濃郁的思辨性質,不注重實驗方法和邏輯推理。第三,它是一種經驗性、實用性的自然觀,講究直觀的經驗的積累和服務於農業生產實際。

首先,在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土地、自然條件與民生息息相關,科技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農業生產。由於自然界影響農業生產的方式是以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的形式綜合作用於農業產生,由於當時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甚微,認識水平有限,科技發展的目的是掌握並遵循自然界規律,其手段特點是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對自然界這種普遍聯系的有機系統的規律進行宏觀、整體上的把握,得出實用的經驗性結論,並直接與運用於農業生產。由於古代自然觀的整體性、實用性和直觀經驗性,能指導人們在認識水平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掌握直觀經驗更快地服務生產,這是在科技發展的初級階段的最有效率的方法,極大的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一直世界領先。

到近代,工業化進程加快,由於工業受自然界整體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直接受自然界某一局部影響較大,而隨著工業分工精細化,對自然界的了解就越來越需要局部化,從整體中分解出一些局部的問題進行相對獨立靜止研究,然後總結他們的關系,體現在科技的發展上就是認識層次的逐漸分化,以分析或分解的研究方法,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採用嚴格的邏輯推理,以探尋直觀經驗背後的科學原理。由於中國古代自然觀缺乏個別性,反對過多的干預自然,僅滿足於對自然界普遍性的感性認識和直覺把握,缺乏對自然界事物的透徹分析和了解,不能形成對自然界各個領域的科學的理性認識。而此時,已經發展成熟、佔主導地位的中國古代自然觀,阻礙著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進入現代,人類正進入一個全面協調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時代,需要克服西方近代自然觀引導下的無限制地征服和佔有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自然界則以更深更廣的角度深刻影響著社會生產,人類需要全面了解自然。中國古代自然觀包含普遍性,即對自然界有機性、價值性的認同,這對現代生態意識具有啟示意義。因此,中國傳統的自然觀經過豐富與拓展與西方自然觀有效整合上升為辯證唯物的科學的發展觀,這種科學自然觀將理性知識和對自然環境的普遍性的直覺結合起來,從宏觀和微觀來了解自然界的影響,適應了當代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日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C. 各個時代(古代、近代、現代)自然觀的主要思想和特點

縱觀中國傳統文化,就會發現古人對和諧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是一種大和諧:「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和」是人與人的和諧;「吾養吾浩然之氣」是人自身的德性之和諧,「萬邦協和」是國與國之間的和諧。

1、人與自然和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是儒家自然觀的基本思想。既然人與自然具有統一性,人類理應善待自然,就更應尊重自然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主張「天人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而不能破壞自然,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對片面地利用自然與征服自然。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什麼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規律運行,自然界的各種生物便生息不至。儒家認為「天」即自然界有著獨立不倚的運行規律。荀子在《荀子·天論》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忘。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荀子·天論》) 。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說:「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龜魚鱉魷鱔孕別之時,網罟毒葯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吁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是要人們尊重自然規律,不能「趕盡殺絕」,不能無度索取,這樣人類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的一種最基本的態度。《禮記·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人遵循天地自然規律以助天地之變化,則可以與天地和諧並立。道教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則就是「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這就清楚地說明,人和萬物是平等的、人並不比其他萬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是道教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准則,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諧原則。「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提了出來,認為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了宇宙包括人本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破壞或違抗大自然的意志就會受到懲罰。「道法自然」說就是主張天、地、人三者之間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則的天人和諧。「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規律。道」又通過「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間這些包羅萬象的事物的屬性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莊子則提出了「與天為一」觀點,他認為,「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 《莊子·達生》,就是要求人拋卻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一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齊物論》)。《黃帝陰符經》稱:「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可見,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則,自然則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不僅是人類社會今天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而且應該是未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永恆的精神和理念。「天人合一」的命題實質上就是主張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如「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和「網開三面」、「里革斷罟」等典故都提出了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至今價值不減。宋明理學也很看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把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達了出來,認為這是全部人生和諧的現實基礎,是人生修養的終極目標與境界。他們以物我和諧為目標,以人我和諧為手段,以自我和諧為基礎,十分重視並強調物我一體、人我一體,追求個人與宇宙萬物、人類社會的交融合一、協調發展。宋代大儒張載在其著作中首闡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公平善待每一個人和天地萬物的思想。宋明理學將先秦儒、釋、道各學派的和諧理論,整合為一個體用結合、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從而完成了對和諧思想理論體系的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思想還落實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張,「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與自然和諧是生存發展與社會安危的基礎,即所謂「王道之始」。 除了儒道之外,中國古代其他思想流派也有各具特色的「天人協調」思想,如《呂氏春秋》主張善用資源,反對「竭澤而漁」,《齊民要術》提出「順天時,量地理,則少用力而減功多」。

D. 試論西方古代自然觀和中國古代自然觀的異同

網上的原文,供參考
1 引言

「自然觀」指人們對自然界的根本的看法,這種看法決定著人類某一理論與思想體系的性質、特點和發展方向。不同文化體系間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具體學科間的種種差異,常常打上該學科所隸屬的文化母體中自然觀等方面的深刻烙印

[1]。自然觀也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對自然的本質和人的關系的認識,這種認識對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形成重要影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自然觀,總體而言,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們往往用天人合一來概括中國文化中人與自然互為依存的關系,而西方文化由於主客二分,各走一端,形成了人類中心主義這種觀點相對來說更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2]。由此可見,中西方的古代自然觀存在一定的異同點。下文將介紹關於西方古代自然觀、中國古代自然觀的一些研究以及兩者的異同點。 2 西方古代自然觀

西方自然觀長期是以原子論形態出現的自然觀發軔於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德漠克利特,後來伊壁鴻魯和盧萊克修又作了補充[3]。其中,古代希臘唯物主義者以天才的直覺方式提出一種素樸辯證法的自然觀。其基本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設想萬物的始基是某種東西。第二、用物質本原固有的內部矛盾,諸如氣的稀散和凝聚、對立面的斗爭以及原子的集結和疏散等,說明自然事物不斷產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第三,認為自然界的運動是從本原產生出萬物、萬物又復歸於本原的合乎規律的過程,它既有從簡到繁的進化,也有從繁到簡的退化。同時,也存在認為世界周而復始地變化著的循環論和認為原子只有作直線下降運動的必然性的宿命論等。古希臘唯心主義者提出了另一種自然觀。畢達哥拉主張,

萬物由數產生,按照特定的比例構成和諧的秩序。認為,變動不居的具體事物是虛妄不實的,不變不動的抽象才是真實的。另外的研究則認為西方的古代自然觀是一種機械自然觀。機械自然觀在整體上表現為「人對自然」的特徵,即人對於自然的分立性、對立性和超越性。西方哲學從開始就極力使物質和精神分離,確立了從個體維度理解和認識整體的哲學思維方式,這種從個體理解整體的原則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就是從人出發理解自然,盡力使人成為超自然的存在,在人不能實現超自然的早期階段則以人格化的神秘力量即上帝主宰自然界[4]。綜上所述,西方古代自然觀有其統一性,同時也具多樣性。其被人認為是「實體自然觀」或「機械自然觀」

3 中國古代自然觀

中華名族的思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更是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對於自然觀的研究也不例外,其留下了許多對後世人們的認知產生深遠影響的觀點。有研究認為中國古代自然觀用氣解釋宇宙的本源,是一種氣一元論自然觀[3]。也有研究認為中國古代自然觀在整體上表現為「自然的人」即天人合一,人對於自然的合一性、內在性[4]。然而,人們對於天人合一的認識,不同學派是不同的。道家的天人合一學說是消極無為的,在天人關繫上,只見於天而無見於人。儒家的天人合一說雖然也以天為本,卻不否定人的獨立存在,而是主張積極有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以積極的入世態度來追索天與人的相通之處,以求天人之間的協調、和諧與一致。理學則認為理與氣合則生人,人性中之道德意識皆稟受於「天理」,因此,天與人是相通的、合一的。人與世界為一體,若無人心,則天地萬物毫無意義,只是人心才賦予了世界以意義[5]。中國人對自然賦予一種本體的意義,把自然哲學化。中國社會的大秩序、大關系、大現象是效法自然界的大秩序、大關系、大現象形成的,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和諧是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之一

[6]。中國古代自然觀被相關研究稱為是「關系自然觀」或「有機自然觀」。 4 中西古代自然觀的異同

4.1 中西古代自然觀的相同點

4.1.1討論什麼是世界的原本

氣論思想和原子論思想是中國古人和西方哲學家分別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闡釋和設定。二者都認為世界由氣或原子構成,並統一於物質性的東西即氣或原子,這就為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確立了一個唯物的理論思維基礎。但由於自然條件、社會歷史發展等的差異性,才使中西方哲人對世界本原的認識有差別。但兩者都是在認識自然地過程中,試圖找出世界的原本是什麼,只不過是其結果不同而已。

4.1.2討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處理更好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西方古代自然觀文化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其認為:人是可以駕馭自然的,擁有對自然的統治權;人與自然是對立的;人只有戰勝自然才能獲得生存。中國古代自然觀,也承認人對自然進行改造、調節、控制和引導。但是,其還有更多的認識: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統不可缺少的一個主導要素;人應該服從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規律;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理想是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雖然二者的認識相異,但其研究的對象及目的都是一致的。

4.1.3對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西方古代自然觀崇尚的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思想對西方科學的發展和工業革命、文藝復興的出現都起來巨大推動作用。其中,工業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最大,其使得人類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人們的生產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其也帶來了很多環境問題。中古代自然觀對社會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例如:四大發明對很多領域的發展起了開創性的引導。但是,中國的自然觀使人們養成了不求探索、安於現狀的人生觀,從而未使四大發明的創造精神得以延續。另外,中國古代自然觀認識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從而限制了人們的開拓、探索實踐的能力,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4.2 中西古代自然觀的不同點

4.2.1對自然的認識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世界自古以來對自然的態度就是崇尚自然,不違天命,順其自然,認為在人與自然相處中世界萬物都是在不停地循環往復,繁衍生息。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講求「天人合一」,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是把人與自然看作是和諧統一的整體,認為人應該服從自然,遵循自然的法則以達到

最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總體來說,中國古代人們很少提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其主要的改造的都是建立在改造自我認識論,從而更好的做到順從自然的意志。 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人則恰恰相反,他們認為人與自然是對立的,並習慣於把人獨立於自然之外,並認為人的主觀意志是獨立於自然界之外的,注重人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改造,認為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與斗爭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文藝復興,思想家崇尚人的價值與尊嚴,人類在不斷通過對上帝的否定以解放人類自身,認為自然只是實現人類需要的手段和工具。並且認為人類依靠科學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無限的能力,只要通過不斷地努力人類就能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4.2.2對科學的認識

中國古代思想家不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看作敵對關系,而是看作統一的關系,以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為最高理想[5]。由於天人合一思想對自然力過於「寬容」造成了中國古代科學的不發達,也不受重視,以至於中國有那麼好的發展基礎卻長期處在徘徊狀態,自然環境也處於封閉狀態,無數自然資源未能得到開發與利用,導致農業經濟一直是中國的主導經濟,從而喪失了工業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西方強調發展科學,崇尚人類理性的力量,高揚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大旗。率先經歷工業革命,使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為人類服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當時的人們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不斷地挑戰自然、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動力正是源自西方自然觀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觀點。

4.2.3 對物質與精神關系的認識

西方古代自然觀力圖使物質和精神分離,確立了從個體出發理解自然,盡力使人成為超自然的存在。這種自然觀崇尚外向地、積極地干預自然,根據人類的需要去探索與發現自然界的個別屬性和規律性。其把精神和物質看作是分離的部分,如此一來,人類可以獨立於自然的物質基礎之外,把物質當作對象改造與利用。中國古代自然觀在整體上表現為「自然的人」即天人合一,人對於自然的合一性、內在性。人們認為自然與人本來是和諧一體的,自然滿足人的要求,賜予人們生活資料,人也應該順應自然的變化,順天而化。中國古代自然觀認為自然界和人一樣是有「精神」的,因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自然觀根本不打算把

精神和物質相分離。其堅定的認為,人與自然是互相依存、互相補充、互相照應的關系。

綜上所述,西方古代自然觀和中國古代自然觀有許多的異同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異同點也造就了中西方社會發展的差異。其皆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分為正負兩面,因此,在學習中西古代自然觀時,我們應持批判與質疑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E. 如何理解古代自然觀

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總的認識,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認識的基礎。中國古代,人們把自然界看作是一個普遍聯系、不斷運動的整體,由此形成樸素的自然觀,如「陰陽說」、「五行說」、 「元氣說」等。古代自然觀是一種有機論自然觀,強調整體和聯系,注重事物的變化發展,注重解釋事物與現象的關系,注重的是辨證統一。第二,古代的自然觀具有濃郁的思辨性質,不注重實驗方法和邏輯推理。第三,它是一種經驗性、實用性的自然觀,講究直觀的經驗的積累和服務於農業生產實際。
要理解西方哲學及科學的鼻祖——古希臘自然哲學,首先我們就必須對柏拉圖的這個「超感知」有充分了解。宇宙的「本原」是從復雜多樣的自然世界出發的。而在這些復雜的現象背後是什麼?上邊通過對古希臘自然觀的發展歷史的簡單介紹,大家應該多少知道一些這個「同構性」是什麼了。自然哲學是由「存在」為基礎的,也既是「本體論」。柏拉圖的理念和超感知也就是相對於「存在」而存在的,他把世界二重化,或說二元化,把世界分為了可以被感知的和不能被感知的超感知兩部分,這個超感知理念,簡單地說也就是所謂的邏輯,所謂的結構了。本體論本身就是以邏輯方法構建起來的概念范疇體系。這一點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具備形而上學特徵(或說很弱),並且更缺少二元化的哲學觀念,中國傳統的哲學主要體現在《周易》上面,是比較典型的一元化哲學觀,雖然老子說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且在後來的由《周易》向「術數」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四柱,六爻,或大六壬和奇門遁甲等等在起局的「復雜」化過程中也體現了多重「世界」,不過奇怪的卻是始終不能上升為一種哲學能力與物質相結合,這也許是中國傳統沒有「自然哲學」觀念的原因吧。

F. 歷史上存在過哪幾種自然觀

包含:「道法自然」的自然觀 ,天人合一、無為,師法自然,「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等的哲學觀點
道家思想的基礎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觀。 「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所以這句話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天地萬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萬物都遵循著普遍的規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是自然,「道」作為一種普遍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規律演化的,不受人為干預的。這句話揭示了萬事萬物的總法則——遵循自然,並且這個法則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違背的,這就是道家自然觀的核心思想。「道」是超越時空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無為的,在本質上是虛無的。「道法自然」自然觀的基本觀點是承認客觀規律的存在,強調遵循規律的重要性,認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處在一種有序的運動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內在的根據,遵循一個有序的規律。 在哲學上,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最早用「自然」概括宇宙的本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與「自然」質同名異。宇宙萬物及人類社會莫不遵循自然而存在,以「自然之道」為本原。老莊論自然,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是其中一義。莊子說:「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E1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道」即「自然之道」。這里,「自然之道」制約萬物的必然性。萬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決定於這種必然性,故日「不得不」。同時,這種必然性又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不是外在於事物的力量,事物性質為自身的必然性所決定。因而,「自然之道」實際是事物自身內在自然而然產生、自然而然變化的客觀必然性。按照老莊的說法,天地萬物各有自己質的規定性,而彼此各異。另一方面,在事物各自特殊性以外,還有一個超出於個別性質、又為萬物共有的本質,即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它比個別事物的性質更為抽象,而且決定個別事物的性質。因而,它是宇宙萬物、人類歷史和文學的根本性質。

(2)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探究事物的法則,探究萬物的總法則;用事物的法則解釋事物的一般屬性,用萬物的總法則解釋事物的根本屬性;自覺遵循事物的法則行事,以領悟萬物的總法則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家的自然觀是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審美觀上,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為了中國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使文藝形成了虛實相生的審美追求。老莊的自然觀,不僅是道家學派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儒家及整個中國哲學自然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G. 中國古代自然觀 是什麼樣的啊 舉些例子啊

古代的自然觀就是神話自然現象……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的自然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