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糧食歷史高產年

中國糧食歷史高產年

發布時間:2021-03-08 14:16:51

1. 中國糧食的種類和歷史發展

中國古代糧食的代稱也叫谷、五穀、八谷、九穀、百穀,但以五穀為最多。

在原始社會,中國的糧食品種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麥、小麥、薏苡等。北方以種植粟、黍糧食品種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

夏、商、西周時期,中國的糧食品種有黍、稷、稻、小麥、大麥、菽、麻等七種。主要的糧食品種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國的糧食品種大致如此。在《詩經.小雅》中,農作物的排列順序是:黍、稷、稻。當時人們很迷信自然,稱社為地神,稷為穀神,故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稱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國家的代名詞。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制農具的出現和灌溉的發展,人們才有條件種植對水土要求較高的菽和粟。雖然糧食作物品種變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變化的特點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並和粟一起列為主要的糧食作物。這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從戰國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糧食。西周以前,中國糧食品種以黍、稷為主,其他糧食品種不佔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了五穀的概念,表明當時糧食作物的品種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糧食品種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麥、大麥、麻七種。

秦漢時期糧食結構有所變化,主要糧食品種有:粟、稻、小麥、大麥、大黍、粱、大豆。漢代董仲舒建議在關中一代推廣小麥。漢魏時期由於石磨的推廣,麥子磨成麵粉,這一飲食史上的進步,也促進了小麥生產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糧食品種的順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麥、小麥、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時期,主要糧食品種的順序是:稻、粟、麥。

宋元時期,稻麥兩熟制逐步形成,雙季稻得到推廣,明代以後,水稻更加發展,因此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同時,玉米、甘薯、土豆從國外引進,更加豐富了糧食品種。當時主要的糧食品種是:水稻、小麥、穀子、玉米、豆類。

到1950年,糧食品種是指小麥、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雜糧七大品類。1952年,糧食減為四大品種:小麥、大米、大豆和薯類。1957年,糧食增為五大品種:小麥、大米、大豆、雜糧和薯類。1971年又把雜糧類改為「玉米」等,糧食為新五大品類:小麥、大米、大豆、玉米、薯類。1979年後《辭海》對糧食的解釋是各種主要食料的總稱,如小麥、高粱、玉米、薯類等。1996年根據種植面積及產量排列為:稻穀、小麥、玉米、薯類、大豆、穀子、高粱、其他雜糧。1990年,國家糧食定購的品類:小麥、稻穀、玉米、大豆。

在糧食商品類中,糧食根據其領域和作用對象的不同分為四類:1、原糧2、成品糧3、混合糧、4貿易糧。

國際通用的糧食品種概念。1995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所列的詳細FOOD產品目錄由八大類106種:1、穀物類8種;2、塊根和塊莖作物類5種;3、豆類5種;4、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13種;5、蔬菜和瓜類20種;6、糖料作物3種;7水果、漿果24種;8、家畜、家禽、畜產品28種。

糧食品種的概念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它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開發利用程度的不斷提高,將會賦予它更新的內涵和外延。這也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漸提高的體現。

2. 中國每年產多少糧食

一億噸左右向您推薦 [國內資訊 國際資訊] 2009年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連續6年增產 全國31個省(區、市)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加211萬噸,增長0.4%,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生產總體上呈現「面積增、單產減」的格局。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糧食播種面積繼續擴大。200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897萬公頃,比上年擴大217萬公頃,增長2%。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好政策和好價格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2009年中央財政繼續增加「三農」投入,「三農」投入創新高,中央預算安排的「三農」支出達7161.4億元,比上年增加1205.9億元,增長20%以上。其中,農民種糧的四項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達到1230.8元,比上年增長19.4%。在2008年國家兩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的基礎上,2009年再次較大幅度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大大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二是受棉花、糖料等產品價格低迷和種植效益下降影響,2009年我國棉花、麻、糖料等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大幅度減少,減少的面積大都改種糧食。 ——糧食單產因嚴重自然災害下降。2009年全國糧食畝產324.8公斤,比上年下降1.6%,這是糧食單產近6年來首次下降。2009年糧食生長期間自然災害特別是旱災較重,而且旱災主要發生在糧食主產區、發生在作物生長關鍵期,對全國糧食單產影響較大。據民政部門統計,2009年全國農作物旱災受災面積達292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712萬公頃,增長1倍多。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糧食單產皆下降10%以上。從主要糧食品種單產看,水稻單產持平略增,小麥和玉米受嚴重春旱和伏旱影響,單產下降,玉米單產下降5%以上。 ——分季節看,夏糧和早稻增產,秋糧減產。2009年全國夏糧產量12335萬噸,比上年增加261萬噸,增長2.2%。早稻產量3327萬噸,比上年增加167萬噸,增長5.3%。受嚴重自然災害尤其受北方地區嚴重伏旱影響,秋糧減產。2009年全國秋糧產量為37420萬噸,比上年減產217萬噸,減少0.6%。 ——分地區看,糧食主產區減產,非主產區增產。2009年全國農業氣象條件南方總體好於北方,糧食產量呈現「北減南增」、「主產區減非主產區增」的格局。15個北方省(區、市)糧食產量27857萬噸,減產395萬噸,減少1.4%;16個南方省(區、市)糧食產量25225萬噸,增加606萬噸,增長2.5%。13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39710萬噸,減產207萬噸,減少0.5%;7個糧食主銷區產量3361萬噸,增產116萬噸,增長3.6%;11個產銷平衡區產量10011萬噸,增產302萬噸,增長3.1%

3. 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糧食安全事業會取得巨大的歷史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穩定,重視農業發展,政府大力墾荒種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科技,隨著雜交水稻的普及,糧食年年獲得高產大豐收,因此糧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

4. 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是多少

61791萬噸。

國家統計局關於2017年糧食產量的公告

三、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12358億斤),回比2016年增加答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其中穀物產量56455萬噸(11291億斤),比2016年減少83萬噸(17億斤),減少0.1%。

(4)中國糧食歷史高產年擴展閱讀:

一、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2220千公頃(168329萬畝),比2016年減少815千公頃(1222萬畝),下降0.7%。其中穀物[1]播種面積92930千公頃(139395萬畝),比2016年減少1464千公頃(2196萬畝),下降1.6%。

二、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5506公斤/公頃(367公斤/畝),比2016年增加54公斤/公頃(3.6公斤/畝),增長1.0%。其中穀物單位面積產量6075公斤/公頃(405公斤/畝),比2016年增加85公斤/公頃(5.7公斤/畝),增長1.4%。

參考資料來源:國務院-國家統計局關於2017年糧食產量的公告

5. 明清時期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的背景及影響

明清以來高產旱地農作物的引進對農業生態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明清時期,中國社會人口迎來了歷史巔峰,在中國歷史是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爆炸。究其原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是實現人口劇烈增長的重要原因。中國是農業社會,政治經濟都與農業息息相關,糧食的產量對人口的增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明清時期對於海外高產旱地農作物的引進,是中國糧食生產和培育的第二次革命,它對於明清時期的人口大爆炸有明顯的作用。雖然如此,但任何事有利必有弊,高產旱地作物的引入也來了負面的影響。下面我將以下幾個方面淺析明清以來高產旱地農作物的引進對農業生態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對亞熱帶山地結構的影響
中國的糧食作物如五穀、麥等由於受生物屬性的制約,特別是受氣候和垂直高度的限制,所以只能在平原淺丘坡地進行種植經營,而不可能在山地大量種植並獲得較高產量。
而明清時期傳入中國的玉米、馬鈴薯、番薯等高產旱地農作物,其主要產區主要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地。由於這些高產旱地弄租屋的大量種植,使得中國亞熱帶山地得以大規模的開發。從這個意義上講,高產旱地農作物的傳入和推廣為中國亞熱帶山地的深度開發創造了
條件,有積極意義。
中國南方亞熱帶山地,指秦嶺、淮河以南,北歸回線以北的長江和珠江流域山地,在這個地區從生物群落而言,處於亞熱帶闊葉林為主
的地區,生物多樣明顯,為產出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高產旱地作物的引入,那麼在這個地區比較適合發展農林牧副業的外延式發展方式,與相鄰的平壩丘陵精耕細作種植業形成資源互補和
二、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明清時期,中國的人呈直線上升,這與高產旱地作物的引入與大量種植息息相關。
關於玉米、番薯濟食作用記載很多,如:道光《建始縣志》卷三:「居民倍增,稻穀不給,則於山上種苞谷、洋芋或蕨薯之類,深林幽谷,
開辟無遺」;雍正閩浙總督高其倬說:「福建自來人稠地狹,福、興、泉、漳四府,本地所出之米,俱不敷民食,……再各府鄉僻之處,民人多食薯蕷,竟以充數月之糧……」等等,可以說,玉米、番薯對緩解明清的人口壓力起
三、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亞熱帶山地高產旱地作物的大量種植,雖然它們在清前期對糧食增產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在人口壓力下為了擴大種植面積

6. 求中國十大產糧大省排名

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屬歷史上第二高產年。其中玉米4318億斤、減少73億斤,下降1.7%;稻穀4171億斤、增加30億斤,增長0.7%;小麥2595億斤、增加19億斤,增長0.7%;其他糧食作物1274億斤、增加58億斤,增長4.8%。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糧食播種面積減少,氣候條件好,生產措施得力,糧食單產水平增加。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 中國歷史,就1952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是什麼

土地革命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在1956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是1958年,土地改革是1950年-1952年。

8. 中國糧食價格的變遷資料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五穀者,萬民命,國之重寶」,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資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是一國國民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因此,國內外學術界和官方對糧食安全問題的討論從未間斷過。
回望1982-1991年十年間,中國糧食產量每年增長8%,成為世界上最大糧食生產國。其中,1984年全國糧食產量歷史性地突破了8000億斤,正是在這一年,中國政府向世界糧農組織宣布,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和5%的淡水資源,中國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成就舉世矚目,時任農業部部長的何康於1993年因此獲得「世界食物獎」。
縱觀新中國60年的糧食歷程,幾起幾伏,糧食總產量從1949年的11318萬噸增長到了2008年的52850萬噸,大幅度的增長背後,既有浮誇風帶來的慘重教訓,更有改革的成功經驗。
從1949年擔任上海市軍管會農林處處長、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到後來的農業部熱帶作物司司長、廣東農墾總局副局長,再到1978年開始擔任農林部副部長,1983年至1990年擔任農牧漁業部、農業部部長,何康一生獻身農業,倡導改革,推進農業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與農業科教推廣工作。
本刊記者特別采訪了已是86歲高齡的何康部長,聽他講述所親歷的新中國農業與糧食的變革。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歷史功績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拉開了農村改革序幕。在此之前的11月24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莊稼漢,甘冒坐牢殺頭的危險,立下保證書,按下鮮紅的指印,率先實行「大包干」。
在這一年的1月,何康從廣東農墾總局副局長調任農林部副部長。剛就任,他專程赴山東荷澤地區的縣、鄉、村直至農戶,進行調查研究,以掌握第一手資料。
在此之前的28年裡,1949年至1952年何康先後擔任上海市軍管會農林處處長、華東區財委農林水利部副部長、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他回憶當時,「百廢待興,首先面對的是糧食、副食品短缺,要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為了迅速恢復農業生產,何康到蘇北、山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與各省農業部門協同工作,「當時社會各界人士均為恢復農業生產出錢出力,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申新紗廠老闆榮毅仁專門拿出美金進口肥田粉(硫酸氨),增加糧食產量」。
從全國來看,糧食生產在迅速恢復中,到1956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從1949年的1132億公斤達到了3855億公斤,人均佔有糧食310公斤,比1949年的209公斤提高101公斤,這是全國農業恢復與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
另一方面,從1953年全國開始農村互助合作運動,在耕地私有基礎上成立了互助組和初級合作社。為保障糧食購銷供應工作,這一年開始實行糧食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糧食在政府的集中統一控制下實行計劃調撥供應;兩年之後,1955年8月建立糧票制度,憑票供應糧食。
1957年全國基本實現了從初級社到高級社的轉化。接著,1958年全面實現了公社化。在這一制度下,農民剛剛分到的土地、耕牛、大農具全部收歸公有。中央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簡稱「農業六十條」,規定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
也是在這一年,國家調整了「二五」計劃指標,將糧食產量指標從5000億斤提高到7000億斤,並提出農業要「以糧為綱」。
這一時期,受「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影響,糧食生產效率低下,糧食產量下降,加上自然災害,全國糧食供求關系緊張。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六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最感重要和緊張的問題,幾乎逢會必講糧食」,何康說。
尤其是最困難的1960、1961年,糧食告急的報告不斷送到周恩來總理、李先念副總理的辦公桌上,從1961年起我國開始由糧食凈出口國變為糧食凈進口國。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就是在這種糧食嚴重短缺的歷史背景下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
回憶當年,何康仍然記得1966年12月,周恩來總理特邀他和廣東農墾領導幹部到中南海去談工作、留他們吃飯的事:桌上的主食有好幾樣,可樣樣都是小米、玉米、高粱米等雜糧做的。
一面是「放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一面實際上是生產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被嚴重破壞,「直到中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生產才出現歷史性的轉機」,何康說。
但在當時,即使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反對包產到戶的聲音仍然很強烈。三中全會的文件中,對包產到戶仍然是「不許」,只同意實行「包產到組,超產獎勵,專業承包,超額獎勵」,有相當多的幹部到1979年仍然堅持集體化的觀念,當時各省領導之間展開了「陽關道」與「獨木橋」的爭論。
「豈止爭論」,何康回憶說,「有的同志擔心包產到戶會造成『革命幾十年,一夜退回到解放前』。但其實,解放前的地主是按耕地來獲取收益,解放之後農民是按勞動來分配收益,本質是不一樣的。」
「包產到戶」全稱是「集體土地承包到戶後實行聯系產量計付報酬的生產責任制」,簡稱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的是農民生產積極性問題」,何康解釋說,「生產隊以工分計算勞動所得,但在記工分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形成制度化,往往牽扯到七大姑八大姨等各種關系,難以做到公平。所以,當時擔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同志提出『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了國家和集體的,剩下都是我自己的』。」
「先是責任制,後是聯產承包,交夠了國家的,滿足了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樣就「理順了生產關系,明確了多勞多產多得,穩固了糧食生產」,何康說。
「從吃大鍋飯到大包乾的實踐,有一個原則值得謹記,就是一定要把生產勞動與其所生產的成果聯系起來,多勞多得」。何康指出,「還有就是要分清責任,如果不好好乾活的話,肉爛在鍋里,好壞都是自己的;另一方面,在聯產承包之後,又帶來了如何保證多勞多得的問題,所以實行了超購加價政策,這樣農民才願意多下農本,多增產,多增收,這一點農民是算得很清楚的。」
大包干開始後,一直有不同意見,當時的爭論實質是包產到戶究竟是姓社(會主義)還是姓資(本主義)的問題。何康表示,「『包產到戶』並沒有改變集體組織仍作為統一經營、統一分配的經營主體地位,沒有改變耕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集體所有制,只是改進了分配的原則與辦法,但它比以往的統一勞動、評工計分更能體現按勞付酬、多勞多得的原則。」
為了平息爭論,更為了穩定當時的農村和農業政策,從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每年出台一個關於農村與農業改革的戰略性文件,即5個一號文件,不斷把農村改革引向深入。
1982年的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或大包干「都是社會主義生產責任制」,同時還說明它「不同於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
1983年《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1984年《關於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強調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
也正是在1984年,中國的糧食產量歷史性地突破了8000億斤(4億噸),比1978年高出2000億斤,何康在這一年的世界糧農組織大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在這之後的1985年《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取消了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產品採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
第五個一號文件是《關於一九八六年農村工作的部署》,肯定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強調了要進一步擺正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糧食生產必須符合客觀實際規律
在大躍進的年月,作為司長的何康到全國各地調查。在天津,一位當地領導告訴他,埋了一頭死豬在小麥地里做肥料,以增加產量放衛星。「也不管會不會把根嘔爛,」何康至今記憶猶深,「不掌握科學規律,認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當時的觀念沒有轉過來,把什麼都用到極限,肥料100斤不夠,就用200斤,不行再加。對我來說,這成為非常好的反面試驗教材,終生受用,『行事有變,物極必反』,做什麼都不能無所不用其極」,何康說。
「物質生產不是人有多大膽,地就能有多大產,主觀、唯心是不行的。大躍進中不講科學的做法,浮誇風在糧食問題上的教訓太深刻了」,何康表示,「當領導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做任何事都要看符不符合實際情況,老百姓接不接受,民意不可違。」
「到底如何以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0%左右的人口,」何康回憶當時,「必須實事求是,首先必須摸清家底。中國到底有多少耕地,交稅時越說越小,要補貼時又會越報越大;有的地方是上報與實際兩本賬。我建議開展全國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工作,特別是要摸清耕地的數量與質量家底,當時農委主任萬里同志非常支持。」
「一要搞清數量,二要分清質量,將全國的耕地按質量分等劃級;另外,還有水、可墾土地、草原、森林、生物、氣候等資源的情況,全國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特點」,何康說。
1979年7月,召開了全國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工作會。在會上,何康引用大量數據,著重說明再不能滿足於「地大物博」那個籠統的概念。要發展農業,首先必須摸清家底,掌握全國土地、氣候、生物、水等一系列的自然資源以及社會經濟條件的基本情況,區劃不同類型,以更好地因地制宜,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安排措施指導生產。也只有掌握了全面的資源情況,才能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地進行農業區劃,建立商品糧、棉等基地,培養相應的人才。
會後,成立了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何康兼副主任。歷屆農業區劃委員會主任有王任重、萬里、宋平、陳俊生等。這項工作集合了國家各個部門的力量,最後幾乎覆蓋了全國大部分的縣,歷時二十餘年,一直延續至今。
「要保證糧食生產,另一關鍵是農田基本建設,通過平整土地,我們測算可以增加10%左右的耕地。」何康說,「而且中國的耕地真正能旱澇保收的不到30%,水利建設對中國農業生產至關重要。」
中國農業自古以來主要是靠天吃飯,自然災害頻繁。「國家興修大型水利設施是非常重要的。」何康指出,「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為胡佛壩的修建,成就了一片綠洲。像我國的南疆地區,有很多高山雪水,應通過興修水庫,發展農業。」
從1970年代初期起,為機械化耕作做准備,全國進行了著眼於建設大田大地的農田基本建設。在「農業學大寨」的背景下,全國更掀起了一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業機械化高潮。平整土地、治河修渠、坡地改梯田、治理鹽鹼地、打井抗旱、興建水電站,客觀來看,取得了重要成績。
時至今日,何康回憶道,「大寨的苦幹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但農業生產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而是科學問題。1978年中美開展農業交流,我特別請郭鳳蓮參加了赴美的中國農業代表團,看看美國的農業是什麼樣的。」
糧食安全要靠科學技術
「就中國的資源條件看,糧食安全要靠科學技術」,與他擔任農業部長時曾經指出的「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科技來解決」一樣,對今天的糧食生產,何康依然強調科學。
1978年3月28日,時任農林部副部長的何康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發言說:「只有把農業學大寨、農業機械化和科學種田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促進中國農業高速度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科技正是何康獲得「世界食物獎」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是稻穀可以多養活5000萬人;創造了夏玉米單產世界紀錄的李登海,也是這個時期開始進行雜交玉米研究的。在良種良法的影響下,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有了顯著的大幅度提高,1978年與1957年相比,產量由每畝98公斤提高到169公斤,增產了72.4%。
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遺傳學、有機化學、礦質營養學說、水循環理論、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催生了種子、農葯、灌溉、機械五大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在耕地面積並沒有擴大反而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大幅增長,足以證明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決定性作用」,何康說。
「從長期的和戰略的角度看,確保我國的糧食產量,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於不斷推進農業的科技進步」,何康回憶當時,「中國1976-1985年的發展國民經濟計劃,要求到1985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4億噸,就是說,每年平均增產要近1500萬噸,要比前28年平均年增產量翻一番還多」,實現十年規劃的指標,任務是艱巨的,「為了促進農業大幅度增產,必須大力開展農業科學研究工作」。
在上述全國科學大會上,何康明確提出了具體舉措:在全國進行氣候、土地、水利、生物資源的綜合調查研究,為開墾荒地和建設農、林、牧、副、漁基地提出最適宜的區劃方案;建立農業現代化綜合科學實驗基地,集中應用最新的科學成就;在鹽鹼、紅黃壤、水土流失、風沙乾旱地區,建立綜合治理低產田的樣板;建立現代化的作物和牧草品種資源庫,加強品種資源搜集、鑒定、保存和利用的研究;建立種子公司,承擔良種繁殖和推廣任務;加強對生物遺傳、生態、生長發育以及生物固氮和光合效率等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為了加強全國性的農業科研工作,這次大會決定將現有的中國農林科學院重新分成農業科學院和林業科學研究院,並籌建水產科學研究設計院。同時提出要辦好縣、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的四級農業科研網,廣泛開展群眾性科學實驗活動。
「解決農業問題,科學是關鍵,教育是基礎」,自擔任國家農委副主任委員起,何康即著手恢復與調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搞亂的農業科研院所與高等農業院校,把被拆散、撤銷和下放在缺乏科研教學基本條件不能開展工作的機構,想方設法遷回原址或城市郊區,並在財力、物力及爭取世界銀行貸款和國際資助上,支持農業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農業技術推廣網路的建設。
為了提高各級農業行政領導、幹部的政策和業務水平,何康倡導在農業部直接領導的7個重點農學院,開辦縣級農業領導幹部培訓班。進而,又在北京開辦包括主管農業的省委書記、副省長參加的農業高級幹部訓練班,聘請第一流的教授講課,何康帶頭聽課,並主講《農業現代化》課程。
「科研成果的轉化也非常重要。例如當時全國有中低產田五六億畝,各有原因,需要對症下葯。如土質問題,太黏的,就需要摻沙,還有土壤改良、測土施肥等。」何康發動廣大科技人員,有計劃、分步驟對諸如南方紅壤土的改良、北方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的綜合治理、西北草原建設與改造、水產養殖乃至農村沼氣的開發利用等開展工作。
盡管農業科技對我國農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從橫向比較來看,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還不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只有40%左右,而發達國家達到60%~80%;農業科技的投入偏低以及體制不順、效率不高等。進一步來看,存在著科研、推廣、生產三環節相互脫節,一方面農業科研不能按照生產的實際需要進行,致使一些科研成果失去了推廣價值;另一方面生產中的一些實際的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得不到研究。
「關鍵是我們對農業尤其是農業科技的投入還很不足」,何康表示。
在1993年獲「世界食物獎」之後,何康以20萬美元的獎金為本金,設立了何康農業教育助學金,用每年的利息收入開展農業國際交流,為培養農業現代化的科技教育人才提供必要支持。
1980年代的糧食
「賣難」、「存難」、「運難」
隨著農村改革的成功,連續幾年農業生產獲得了大豐收,糧食大幅度增產,1983年,吉林、湖南、河南、江西等十幾個產糧省反映,國家糧食收購單位多收購了600多億斤糧食,而農民手上還存有400多億斤糧食急於出售;到1984年,秋糧正在陸續登場,一些地方的糧食卻已經「多得沒有地方放」,糧庫暴滿,農村集市上糧價迅速下跌。
糧食「賣難」、「存難」、「運難」的情況突出,谷賤傷農,已經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這一年9月,萬里召集田紀雲、杜潤生、劉毅和我及相關人員進行了研究」,何康回憶。
會上分析,改革以來,我國農業全面增產,主要農產品供應緊缺的狀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糧食生產,其總產已經從改革前的6000億斤水平提高到8000多億斤水平(1984年),六年間增產2000多億斤;而我國從1949年到1957年增產2000億斤糧食水平,用了八年時間;從1958年到1978年再增產2000億斤糧食水平,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應該說,改革以來糧食增產的速度較快,成績很大。
但大家都認為,「總的說來,我國糧食生產仍然是低水平的,人均糧食佔有量較低,所以糧食過剩,是一種低水平的過剩,糧食並沒有真正過多。這種糧食「賣難」、「存難」、「運難」的情況表明,農村建立生產責任制後,農村流通的改革滯後,導致農業生產發生了種種不協調的現象,特別是其中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過去雖然曾經起了保證供給的作用,但現在它已不適應農村新的情況」,何康說。
這直接導致了這一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研究議題,即進一步改革農村流通體制的問題。會議明確在國家指導下擴大市場調節,改革農產品統派購制度,從1985年起,除個別品種外,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糧食、棉花取消統購,改為合同定購。生豬、水產品和蔬菜也逐步取消派購,自由上市交易,隨行就市,按質論價。其他統派購農產品,也分品種、分地區逐步放開。這一在農村建立市場機制的大膽嘗試,鄧小平評價說在改革上「邁出了相當勇敢的一步」。
在接下來的1985到1988年,由於糧食連年減產,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國家平價糧食收支缺口擴大,購銷價格倒掛拉大,國家用於糧油方面的補貼越來越多,這些不僅使國家財政難以承受,也給糧食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
「當時的情況是糧食流通體制不改革,糧食工作就沒有出路」,何康說。
到1989年,糧食實現了增產,1990年又獲豐收,市場糧源充足,牌市差價縮小,國家糧食庫存增加。在這一年11月召開的全國糧食工作會議閉幕會上,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指出,應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積極而又穩妥地把流通體制改革及時引向深入。
對糧食的管理,當時強調的是既不能回到統購統銷的老路上去,也不能完全實行自由購銷,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宏觀調控機制,提高宏觀調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市場,搞活流通,做到有「統」有「放」,「放」「管」結合。
這開啟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新的序幕,但更進一步的改革,則是1998年以及2004年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絕不能輕言解決了糧食問題
1982-1991年十年間,我國農業糧食產量每年增長8%,成為世界上最大糧食生產國。中國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5%的淡水資源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農業部部長的何康繼1986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之後,1993年獲得了「世界食物獎」,該獎是國際糧食領域最高的榮譽,授予「為人類提供營養豐富、數量充足的糧食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因為諾貝爾獎里沒有農業獎,所以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美國農學家諾曼·博洛格博士在1986年設立了此獎。」何康介紹。
在何康獲得「世界食物獎」之後2年,即1995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學者萊斯特布朗撰寫了一部書,書名是《誰來養活中國》。在書中,布朗預測中國糧食在未來30年內將出現全局性短缺,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對於糧食的需求。布朗的這一中國糧食危機論在當時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學界的熱烈討論。
「其實,在此之前,1990年左右,國外就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不可能完全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到2000年每年必須進口5000萬~1億噸糧食」,何康回憶,「得出這一結論,他們有四個認識基點,一是中國農業的物質制約十分嚴重,投入不可能有顯著增加;二是糧食價格扭曲,糧食市場壁壘不利於發展糧食生產;三是購銷價格倒掛,補了消費,沒有補生產,生產資金不足;四是中國不僅面臨口糧問題,還面臨飼料問題,不可能以肉代糧。」
「他們還認為,看中國糧食發展趨勢不能以1978-1984年的速度為,而要以1985-1989年的低速度為」,何康認為這些意見值得我們研究,「但應該看到,制約糧食生產的因素不是不可改變的。增加農業投入,改革糧食購銷體制和價格政策,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經過努力是可以逐步解決的。」
何康指出:「雖然中央確立了『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又是基礎的基礎』的戰略思想,通過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政策,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業投入,確保糧食生產,但關鍵是要落到實處,領導重視,大力增加投入和加強基礎建設。」
何康回憶,「以1988年糧食減產來看,主要原因有自然災害較重、種糧利益比較低等,但投入不足是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1985-1989年農業徘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視和減少農業投入是基本原因之一。這個問題從農村改革一開始就存在,只不過是靠聯產承包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靠著幾十年農業基本建設的老本,問題暴露得還不明顯。另外,農業投入有滯後效應,1985年糧食大減產之後,連續幾年徘徊,除了價格因素外,投入的連續下降,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沒有提高,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何康表示,「由於農業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沒有增加,農業生產條件得不到改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直接影響到糧食產量。」
「從今天來看,對糧食生產來說,依然是政策、物質與資金投入、科學技術都不可少,」何康說。
「而且,從中國的資源與人口現狀來看,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輕言解決了糧食問題。1990年我們提出到2000年糧食要達到5億噸,從需求的角度來講是不高的,按當時預計的12.5億人口計算,人均只有400公斤,也就是1984年的水平。當前來看,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也不到400公斤,從世界范圍比較,高於平均水平,但與歐美國家相比還較低,我們沒有理由輕言解決了糧食問題」,何康指出。
采訪結束,何康拿出了1993年他在接受「世界食物獎」時的發言,其中一段是:「未來屬於敢於夢想且志願工作的人。很多條件對我們都是有利的,我們正處於新興科技的前沿,我們享有穩定和經濟增長,我們有決心為我們的子孫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願大家攜起手來,把飢餓從全世界的詞典里消除。」
他向本刊記者表示,他下個月要到位於甘肅、寧夏、陝西三省交界的甘肅省慶陽地區參加農耕節,這里曾經是農業始祖神農氏的故鄉,但現在仍屬全國貧困地區。他衷心希望通過這一盛大節日的推動,可以有助於慶陽和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人民安康。

閱讀全文

與中國糧食歷史高產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