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中國歷史年代表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前~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 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放勛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華 前2257~前2208
夏
(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10、帝泄 l6年
11、不降 59年
12、帝扃 21年
13、胤甲 21年
14、帝孔甲 31年
15、帝皋 11年
16、帝發 19年
17、履癸 53年。
周
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1、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1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14年-
11、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1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1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1、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秋,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秦
(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O、成帝驁 建始,26年。
l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1、王莽,始建國,1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19年。
8、沖帝炳 永加 1年。
9、質帝鑽 本初 1年。
1O、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
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1、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1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1、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1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1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1、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
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1、李 特 2年
2、李 流 1年。
3、李 雄 30年
4、李 班 1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1、劉 淵 6年
2、劉 和 1年
3、劉 聰 8年
4、劉 傑 1年
5、劉 曜 1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1、石 勒 15年
2、石 弘 1年
3、石 虎 15年
4、石 世 1年
5、石 遵 1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1、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1年
3、慕容暐 11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1、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1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1、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1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1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1、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 1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1、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1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1、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1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1、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1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11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1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1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1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年
東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贇 1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
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1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1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1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1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1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1O年。
四、楊 溥 17年。
楚: 896--951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1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1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19年。
三、李 煜 1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12年。
四、高保勗 1年。
五、高繼沖 1年。
南漢:9O5--971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② 什麼是中國歷史年代表
按照時間順序把中國的歷史排列起來,將一些重大事件,朝代變遷記錄下來
③ 中國歷史大事年代表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約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476年)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④ 中國歷史年代排序列表
歷史年代排序表如下:
(4)中國歷史年代表表擴展閱讀: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准。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准。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並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以大一統、書同文為時代口號,史記、漢書為時代標志,蔡倫改進造紙術更具有劃時代意義。有秦並六國、大澤鄉起義、楚漢相爭、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筆從戎等重要歷史故事。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並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華夏之殤無盡痛,上帝之鞭驚啟蒙。(借用歐洲文藝復興之意)
九、明清紀。黃粱石頭,南柯紅樓,千載遺夢,百年屈辱,金粉帝國,罪惡毒瘤,極權桎梏瓜藤獄,十萬成就皆嫁衣。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⑤ 中國歷史歷代年限表
http://home.olemiss.e/~gg/lidaijiy.htm
上面都有了,皇帝也在上面
希望能專幫到你屬
⑥ 中國歷史年代表(以橫道圖表示)
給你個網址,復http://www.greatchinese.net/emperors/table.htm
不過改製成豎版了,其實都一樣的...
以前的初中歷史書上就有...
不過說句實話,大的王朝更改還可以,要是具體到十六國、五代十國每一個國家的話,就會出問題了。我上初中的時候編過,但是十六國的時候實在不行了,因為這種表要求每個政權後面挨著的是他的繼承者或者滅掉它的政權,十六國這里很難弄。
⑦ 中國歷史年代表
中國朝代 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 玄漢
、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 、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部分朝代處於同朝並立,如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 等。
(1)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共470年姒啟(夏啟)
(2)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共554年子成湯(商湯)
(3)周 公元前1046----256年共790年
(4)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共275年姬發(周武王)
(5)東周 公元前770----256年 共515年姬宜臼(周平王)
(6)春秋 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
(7)戰國 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
(8)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15年嬴政(秦始皇)
(9)西楚 公元前206----202年 共4年項羽(西楚霸王)
(10)南越 公元前203----111年 共93年趙佗(南越王)
(11)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
(12)西漢 公元前206----公元8年 共214年劉邦(漢高祖)
(13)新 公元9----23年 共13年王莽
(14)更始 公元23----25年 共2年劉玄(更始帝)
(15)東漢 公元25----220年 共196 年劉秀(光武帝)
(16)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60 年
(17)魏 公元220----265年 共46年曹丕(魏文帝)
(18)蜀 公元221----263年 共43年劉備(漢昭烈帝)
(19)吳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孫權(吳大帝)
(20)晉 公元265----420年共156年
(21)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53年司馬炎(晉武帝)
(22)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104年司馬睿(晉元帝)
(23)十六國 公元304----439年共136年
(24)漢.前趙 公元304----329年共25年
(25)漢 公元304----319年 共15年劉淵
(26)前趙 公元319----329年 共10年劉曜
(27)成.漢 公元304----347年共43年
(28)成 公元304----338年 共34年李雄
(29)漢 公元338----347年 共9年李壽
(30)前涼 公元314----376年 共62年張軌
(31)後趙 公元319----350年 共31年石勒
(32)前燕 公元337----370年 共33年慕容皝
(33)前秦 公元351----394年 共43年符洪
(34)後秦 公元384----417年 共33年姚萇
(35)後燕 公元384----409年 共25年慕容垂
(36)西秦 公元385----431年 共46年乞伏國仁
(37)後涼 公元386----403年 共17年呂光
(38)南涼 公元397----414年 共17年禿發烏孤
(39)北涼 公元397----439年 共42年沮渠蒙遜
(40)南燕 公元398----410年 共12年慕容德
(41)西涼 公元400----420年 共20年李暠
(42)夏 公元407----431年 共24年赫連勃勃
(43)北燕 公元409----436年 共27年馮跋
(44)代 公元315----376年 共61年拓跋猗盧
(45)冉魏 公元350----352年 共2年冉閔
(46)西燕 公元384----403年 共19年慕容泓
(47)仇池 公元196----552年 共356年楊騰
(48)翟魏 公元388----392年 共4年翟遼
(49)西蜀 公元405----413年 共8年譙縱
(50)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1)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2)宋 公元420----479年 共60年劉裕(宋武帝)
(53)齊 公元479----502年 共24年蕭道成(齊高帝)
(54)粱 公元502----557年 共56年蕭衍(梁武帝)
(55)陳 公元557----589年 共33年陳霸先(陳武帝)
(56)後梁 公元555----587年 共33年蕭詧
(57)北朝 公元386----581年共196年
(58)北魏 公元386----534年 共149年拓跋珪(北魏道武帝)
(59)東魏 公元534----550年 共17年元善見(孝靜帝)
(60)西魏 公元535----556年 共22年元寶炬(文帝)
(61)北齊 公元550----577年 共28年高洋(文宣帝)
(62)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共25年宇文覺(孝閔帝)
(63)隋 公元581----618年 共37年楊堅(隋文帝)
(64)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李淵(唐高祖)
(65)武周 公元684----705年 共21年武曌(武後)
(66)渤海 公元689----公元926年 共237年大祚榮(渤海王)
(67)南詔 公元738----902年 共165年皮羅閣(南詔王)
(68)五代 公元907----960年共54年
(69)後梁 公元907----923年 共17年朱溫(後梁太祖)
(70)後唐 公元923----936年 共14年李存勖(後唐庄宗)
(71)後晉 公元936----946年 共11年石敬瑭(後晉高祖)
(72)後漢 公元947----950年 共4年劉知遠(後漢高祖)
(73)後周 公元951----960年 共10年郭威(後周太祖)
(74)十國 公元892----979年共87年
(75)吳 公元892----937年 共45年楊行密
(76)南唐 公元937----975年 共38年李升
(77)吳越 公元893----978年 共85年錢鏐
(78)楚 公元896----951年 共55年馬殷
(79)閩 公元909----945年 共36年王審知
(80)南漢(越) 公元917----971年 共54年劉龑
(81)前蜀 公元903----925年 共23年王建
(82)後蜀 公元933----965年 共22年孟知祥
(83)荊南(南平) 公元924----963年 共39年高季興
(84)北漢 公元951----979年 共28年劉崇
(85)宋 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
(86)北宋 公元960----1127年 共168年趙匡胤(宋太祖)
(87)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共152年趙構(宋高宗)
(88)契丹.遼 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
(89)契丹 公元907----947年 共41年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90)遼 公元947----1125年 共178年耶律阮(遼世宗)
(91)西遼 公元1124----1211年 共88年耶律大石
(92)金 公元1115----1234年 共120年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93)西夏 公元1038----1227年 共189年李元昊(西夏王)
(94)大理 公元937----1253年 共316年段思平(大理王)
(95)蒙古.元 公元1206----1636年共430年
(96)蒙古 公元1206----1271年 共6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元太祖)
(97)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98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98)北元 公元1371----1636年 共236年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元順帝)
(99)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朱元璋(明太祖)
(100)後金.清 公元1616----1911年共295年
(101)後金 公元1616----1644年 共28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
(102)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
(103)太平天國 公元1851----1864年 共13年洪秀全(天王)
(104)中華民國 公元1911----1949年 共38年孫中山
(105)中華人民共和國
⑧ 中國歷史悠久,中國歷史年代表是什麼
其實不用什麼表,你記住一首詩就行,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這首概括了有明確歷史記載所有歷史朝代。
《中國歷史年表》:是按年排列的、記載中國歷史事件的表格。它對了解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該表記述了中國歷史從原始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部落或朝代的變遷。
原始社會
五帝
(僅僅是部落聯盟首領,非真正的帝王)
約前2528年-前2029年(約500年)
黃帝
顓頊
帝嚳
堯
舜
奴隸社會
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禹 偃師二里頭
商朝 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湯
商丘
洛陽
鄭州
安陽
西周王朝 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 周武王(姬發)
西安
洛陽
東周王朝 春秋 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周平王(姬宜臼) 洛陽
封建社會
戰國 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15年)
秦始皇嬴政
咸陽、西安
西楚王朝 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楚霸王項羽
徐州
西漢王朝 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 漢高祖劉邦
西安
新朝
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建興帝王莽 西安
玄漢王朝 23年10月-25年(2年) 更始帝劉玄 西安
東漢王朝 25年-220年(195年) 光武帝劉秀
洛陽
三國 魏 220年-280年(60年) 220年-265年(45年) 魏文帝曹丕 洛陽
蜀 221年-263年(42年) 漢昭烈帝劉備 成都
吳 222年-280年(58年) 吳大帝孫權 南京
晉朝 西晉 265—420年 265年-316年(51年) 晉武帝司馬炎
洛陽
西安
東晉 317年-420年(103年) 晉元帝司馬睿
南京
五胡十六國
前趙(漢趙)
成漢
前涼
後趙
前燕
前秦
後秦
後燕
西秦
後涼
南涼
南燕
西涼
胡夏
北燕
北涼
*冉魏
*西燕
*西蜀(後蜀)
304年-439年(135年) (多政權存在) (多政權存在)
南北朝 南朝·宋 420年—589年(169年) 420年-479年(59年) 劉裕 南京
南朝·齊 479年-502年(23年) 蕭道成 南京
南朝·梁 502年-557年(55年) 蕭衍 南京
南朝·陳 557年-589年(32年) 陳霸先 南京
北朝·北魏 386年-534年(148年) 拓跋珪
大同
洛陽
北朝·東魏 534年-550年(16年) 元善見 安陽
北朝·西魏 535年-557年(22年) 元寶炬 西安
北朝·北齊 550年-577年(27年) 高洋 安陽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宇文覺 西安
隋朝
581年-619年(38年)
隋文帝(楊堅)
西安
洛陽
唐朝前期
(武周)
唐朝中後期
618年-690年(72年)
690年-705年(15年)
705年-907年(202年)
唐高祖(李淵)
神聖皇帝(武則天)
唐中宗(李顯)
西安
洛陽
五代十國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前蜀
後蜀
楊吳
南唐
吳越
閩國
馬楚
南漢
南平
北漢
891年-979年(89年)
(多政權存在)
開封
洛陽
宋朝 北宋 960年-1279年(320年) 960年-1127年(167年) 宋太祖(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152年) 宋高宗(趙構)
杭州
遼朝
(西遼)
916 年-1125年(210年)
1124年-1218年(94年)
耶律阿保機
耶律大石
上京
西夏王朝 1038年-1227年(190年)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完顏阿骨打
中都
開封
大理國 前大理
後大理 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地方政權 段思平 雲南大理
(大蒙古國)
元
(北元)
1206年-1271年(66年)
1271年-1368年(98年)
1368年—1402年(35年)
鐵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元昭宗
大都
明
(南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1644年-1662年(19年)
明太祖朱元璋
(明安宗朱由崧)
南京
北京
(後金)
清前期
1616年-1636年(21年)
1636年-1840年(205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赫圖阿拉
北京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末 1840年-1912年(73年) 北京
中華民國 1912年-1949年(38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北京
南京
重慶
社會主義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毛澤東
北京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⑨ 中國朝代年表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替,這些中國歷史朝代你都記得住嗎?用朝代歌的方式方便記憶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本專題整理了各個版本的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順口溜完整版,把這個背熟後,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你記不信了。導讀(目錄)展開↓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⑩ 中國歷史年代表口訣
口訣:
民族史,五千年,炎黃帝,是祖先,堯舜禹,古聖賢,夏商周,三代延,春秋戟,戰國劍,秦統一 行郡縣,大漢朝,國盛興,三國分,魏晉勝。
南北朝,又紛爭,隋之後,唐鼎盛。五代史,宋遼金,民族融,元明清。到晚清,國恥疊,鴉片戰,金甌缺,馬關恥,辛丑約,列強凶,喝我血。眾奮起,反宰割,國興亡,人有責。
孫中山,倡共和,廢帝制,載史冊。五四潮,反帝封,南湖船,領航程。抗日寇,眾聯合,終勝利,功顯赫。毛澤東,世敬仰,新中國,立東方。鄧小平,勇開創,施改革,行開放。
中國朝代順序表:
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中國歷史年代劃分:
中國朝代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朝」與「朝代」的區別在於」朝」是當時就有的觀念,如孔子說過「丈於朝」,中文所謂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義。在政治上用來引用當政者政權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權治天下 」 的觀念。
因此「朝」類似現在所說的「國家統治政權」(即國家行政管理的政府),而並非等同於現代定義的「國家」(國在中國古代從部落聯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諸侯國」,是一種地方政權管理單位)。
「朝代」則是後人方便劃分歷史的稱呼, 「朝代」 理論也都不是近代學者發明的,也是古代官方為了區分某政權的歷史時期所定的既有劃分法則。
最明顯的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朝代」很明顯不是只一個「朝」,而是由多個不同政權,如晉朝、五胡十六國 、南北朝等「子朝代」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與北朝,南朝的宋、齊、梁、陳則各別都是以「朝」為劃分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