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推動作用
雷10級2009-10-16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最值得提的就是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要知道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中國是處於發展時期的國家。因為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辟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犧牲最大的一個戰場。中國抗日戰爭始終牽制並消滅了日本陸軍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經濟,導致日本帝國主義的敗亡,從而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補充: 日本的侵華戰爭使得中國原來就不太穩定政治更加不穩定。二戰結束了,混蛋日本人拍屁股跑掉了,留下一個我們爛攤子。但二戰給中國的影響卻沒有因為二戰的結束而結束,最直接的影響是中國在二戰結束後,又打了五年的內戰,中國內戰實際就是二戰的餘波,包括建國後的朝鮮戰爭這都是二戰的餘波。二戰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實際一直持續到1978年,1978年之後中國才算進入恢復期,戰後恢復比其他國家遲了近三十年。補充: 從歷史上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也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要轉折,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屈辱史,歷史也證明了中國人民能夠在滅種亡國的最危險時刻開辟救亡圖存的新出路,中華民族的生命力是無限的。從此以後,任何帝國主義國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強那樣把中國視為一個欺壓的對象,中華民族開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說,抗日戰爭的確堪稱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點。
2. 一戰二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具體)
1)、一戰後: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角逐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專桌上。巴黎屬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相繼召開。在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絕,英法美竟然無視中國的主權,在對德和約上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華盛頓會議簽定的《九國公約》肯定了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作為戰勝國的中國重新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主宰中國的局面,中國的主權再次被破壞。
啟示:說明帝國主義列強實行的外交政策是實力外交,作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當時在外交上沒有獨立權,在懲治以德國為主的戰敗國的基礎上分贓掠奪,宰割弱小民族,從而認識到弱國無外交。
(2)、二戰後,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二戰中召開的開羅會議和菠茨坦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中國的決議,雅爾塔會議確立了中國在聯合國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
啟示:說明二戰後的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有了提高。
3. 一戰和二戰對中國的影響
1)、一戰後: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角逐從戰場上轉移到談判版桌上。巴黎和會和權華盛頓會議相繼召開。在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絕,英法美竟然無視中國的主權,在對德和約上把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益轉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華盛頓會議簽定的《九國公約》肯定了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作為戰勝國的中國重新回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主宰中國的局面,中國的主權再次被破壞。
啟示:說明帝國主義列強實行的外交政策是實力外交,作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當時在外交上沒有獨立權,在懲治以德國為主的戰敗國的基礎上分贓掠奪,宰割弱小民族,從而認識到弱國無外交。
(2)、二戰後,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二戰中召開的開羅會議和菠茨坦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中國的決議,雅爾塔會議確立了中國在聯合國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
啟示:說明二戰後的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有了提高。
4. 二戰中美關系對中國的歷史影響1200字
二戰之後中美抄關系發展襲的幾個階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二戰時中美有共同的敵人日本,因此,中美是戰時同盟關系,美國對中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
2、1949年新中國成立,美國對新中國採取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包圍的戰略;
3、20世紀70年代,由於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劣勢,又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需要中國幫助,同時期,中蘇關系惡化,因為有共同的敵人蘇聯,中美關系實現了正常化。
4、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逐步提高,中美之間有著眾多共同國家利益,因此,中美兩國謀求建立新型大國關系。
總之,中美關系的發展,是建立在兩國國家利益之上的。
5. 二戰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表現及原因)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亞洲最大的陸地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始終如一地承擔了自己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義務,在戰爭的第一線,從未停止過戰斗。中國人民艱苦卓絕地抗戰,使當時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勢頭受到遏制,中國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重,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在二戰中,德意日軸心國的戰略意圖是:或者對蘇聯進行東西夾擊,或者通過東南亞和南亞使三國的戰線連成一片,從而把盟軍分割開。對日本來說,或者是北上進攻蘇聯,與德軍會合;或者是南下,從東南亞攻入印度,與德軍在中東會師。
日本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要越過中國這一障礙,日本始終夢想建立「日滿華」為基礎的戰爭體系。然而,卻沉陷於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的抗戰,極大地減輕了世界上其他反法西斯戰場的壓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日本首先選擇了「南進」的方案,但由於陸軍主力留在中國,其南方戰場投入的兵力明顯不足。因此說中國的抗戰為太平洋戰場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對於歐洲戰場來講,由於中國的牽制,日軍始終無法實現其北上進攻蘇聯的計劃。
正因為中國戰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特殊地位和中國人民對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才使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二戰前,中國是一個飽受侵略和壓迫,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嚴重破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在國際上幾乎沒有什麼地位。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行動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具有無比巨大的作用。對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二戰中,中國以大國地位參加國際會議或發表宣言、公告。二戰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6. 二戰勝利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自鴉片抄戰爭以來,中國取得的第襲一場完全意義上的反對外來侵略的正義戰爭,極大地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中國作為對日主戰場,抗擊了日軍的主要軍事力量,為同盟國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極大提高,並以聯合國憲章創始國身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五大任理事國之一
3、中國國內的各種派系力量在日本侵略的亡國滅種的威脅之下,拋棄成見,並肩合作,抵禦外侮,在勝利之後出現了民·主·建國的曙光(雖然很快就被內戰打斷)。
4、領土上,中國收回了九一八事變被日本佔領的東北地區,還有甲午戰爭期間割占的台灣、澎湖地區;蘇聯則以戰後不支持中共以及不支持新·疆·獨·立為條件換取了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並佔領中國領土唐努烏梁海,獲得了中東鐵路和旅順港的使用權。(1953年2月24日,退居台灣之蔣·介·石宣布拒絕承認「蒙·古·獨立」,下令將外蒙古重新印入地圖,此即為著名的「地圖開疆」。)
其他的就看看中學的歷史書吧
7. 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的地位和影響
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的地位和影響:
1、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牽制了大量的日軍。
日本二戰後公布的資料顯示,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本陸軍的51個師團,有35個分布在中國戰場,占日本陸軍師團總數的68.6%,而在太平洋戰場作戰的陸軍師團只有10個。
如果沒有中國戰場的牽制,日軍很有可能會把整個南太平洋地區全部佔領,甚至可能到歐洲去作戰。
2、中國戰場阻止日本北進,有力地支援了蘇聯對德國法西斯作戰。
日軍「北進」的嘗試在1939年日蘇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受挫之後擱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軍此時深陷中國戰場泥潭,無力抽掉大量兵力去支持北進的計劃。
3、中國戰場推遲了日本南進,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
日軍的「南下」計劃也受制於中國戰場無法脫身。榮維木認為,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之後,實際上是日軍南進的最好時機,因為此時西方列強無暇東顧。
但由於不能從中國戰場抽掉更多兵力,直到1941年日本才由於資源的限制被迫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戰場始終是日軍南進最大的後顧之憂,導致其不能抽掉大量的兵力到太平洋戰場作戰。
(7)二戰歷史關於中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軍隊1939年冬季攻勢
為提高中國的國際威望,扭轉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的不利態勢,提高軍隊的士氣,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發動1939年冬季攻勢。
中國第一戰區的部隊於12月1日發動進攻,襲擊隴海鐵路、安陽等地,一度攻入開封、商丘。中國第三戰區的部隊自12月16日起襲擊南昌、杭州,曾攻入南昌、杭州、富陽、餘杭等城市,並一度切斷蕪湖至安慶段的長江航運。
中國第四戰區的部隊在廣西方向向南寧實施反擊,在廣東方向抗擊日軍沿東江、粵漢路的進攻。中國第五戰區的部隊於12月中旬向平漢路南段發動攻勢,襲擊了信陽南北地區、隨縣以東地區、鍾祥及其以南地區的日軍。
中國第八戰區的部隊於12月18日發動攻勢,破襲了綏包鐵路,並於21日至23日攻入包頭,控制包頭重鎮數天。中國第九戰區的部隊於12月12日開始向粵漢、南潯路沿線日軍據點攻擊,曾克復靖安及通山、陽新各附近據點。中國第二戰區、冀察戰區、魯蘇戰區也相繼對當面日軍發動了攻勢。
中國抗日軍隊在1939年冬季攻勢中共斃傷日軍數萬人,達到了消耗日軍有生力量的目的,並使日軍在各個戰場均陷入苦戰,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到底的決心,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斗爭。此次攻勢是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正面戰場所進行的規模最大的攻勢。
8. 《二戰》對於中國人民影響有多麼嚴重
在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波及二十億人口。專戰火燃及歐洲、屬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億人,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
9. 二戰對中國的影響
1、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制度的創建,根據雅爾塔會議協定,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現代國際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潮。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
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范圍的力量對比,徹底打破了數世紀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促使世界歷史從一個歐洲列強主宰的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兩極格局的時代。
4、第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戰期間,為了戰爭的需要,各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製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用於製造作戰武器的科學技術為和平事業服務,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
(9)二戰歷史關於中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並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德國、義大利、日本將法西斯戰爭和法西斯暴政強加於歐亞非各國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國家同盟統一戰線建立與逐步發展和加強。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宣布對蘇聯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齊心協力打擊敵人。
美國政府也發表了願意援蘇的聲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蘇聯衛國戰爭「將同各國人民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
10. 二戰的結局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二戰對中國的影響非常深遠,中國軍民在二戰中的巨大犧牲和非凡的貢獻使得中內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有了容顯著提高。各國已對中國另眼相看,尤其是戰後,中國的命運已不再操縱於列強之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帽子已經甩掉。
此後,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步伐也漸漸加快。雅爾塔會議確立了中國在聯合國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