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教學有幾次改革
我國語文課程改革可大致概括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教材實行「國定製」人教社獨家編寫的.63年與56年頒布的大綱是一脈相承,規定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強調語文的實用功能.其次文革後始於78年的改革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為背景,教材管理實行「審定製」教材多樣化,但基本上都是訓練體系的.87年的大綱是在78年的大綱的基礎上修訂的,提出了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強調了理解語言文字與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的結合,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階段與文革前比有很大發展.世紀之交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改革,我國進入了建國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了,教育部制定了《綱要》,確定了改革的新目標,研製了各門課程的新標准,2001年小學語文課程標准面世,多套新課程教材出現了.
第一階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用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訓練,並強調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與掌握語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這對於普及、繁榮祖國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對學生的本體地位,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尚無清醒認識.
第二階段1978年文革以後新頒布的大綱以及由人教社編寫的一套嶄新的教材對語文界的撥亂反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大綱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辯證統一,並且把無產階級世界觀作為教學指導思想.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識教些什麼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教材管理是「審定製」,小學教材開始了多樣化,小學語文改革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學生就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獨立閱讀、獨立思考、集體討論讀懂課文,改變了依靠教師講解課文的局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個階段自90年代末以來,不僅著眼於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還從根本上解決對語文學科性質、教學要求的認識問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與以往不同,它不僅順應了我國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順應了世界母語改革的總趨勢,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的變化令人驚喜,新的課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師的教學實踐.
目前正在實施的《語文課程標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的小學語文教材顯示出新的教材風貌,教育實踐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現了自主而快樂地學習語文的新局面.這一階段的改革還剛剛開始,就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顯著的,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真正發揮語文課程在弘揚優秀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作用,還需要下大力氣在實踐中進行研究、探索.
主要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第一,語文教學要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應遵循母語教育的規律.語言是一種文化,學語言就是進行文化的熏陶,教師要善於挖掘文本本身的寶藏,引導學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語文就是要讓孩子在中國文化的浸染中長大.第二,語文教學要張揚以人為本的旗幟,關心人的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個性發展的基礎作用,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三維的最近發展區,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知識能力的提高統一在一個過程中.第三,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經歷一個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過程,使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學科是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生活多廣闊,語文就多廣闊,要讓孩子到廣闊的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語文中享受生活、發展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來,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不斷的改革發展.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較大規模的有四次.
1.始於1950年的第一次全國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出版了全國統一
的語文教材.這套教材的特點是思想性強,內容新鮮,富有教育意義,強調聽、說、讀、寫
全面訓練,不可偏輕偏重.
2.始於1956年的第二次全國性改革,實行漢語、文學分科教學.主要成績是結束了兩科混
教、互相干擾的狀態,初步創造了比較完整的漢語學科體系和文學學科體系;結束了語文教
學中的無政府狀態,開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計劃的道路;糾正了重道輕文的偏向,加強了語
文知識教育.
3.始於1963年的第三次全國性改革,是在廣泛地討論了語文的目的任務和怎樣教好語文課
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
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仍
然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基本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
4.始於1978年的第四次全國性改革,頒發了《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草案)》,並陸續出版新編的語文課本,在全國通用.這次語文教學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
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
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
識教些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
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國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在建國之初,普遍推行課堂的民主討論,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始於1953年的「《紅領中》教學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為北京師大實習生舉行觀摩課,課文是《紅領中》,在課後評議會上,普希金專
家對這節課提出了意見.次日,北京師大實習生在師大女附中進行試教,他們按照普希金專
家的意見進行實驗.實習生把原來的七課時改為四課時,課堂上注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運用談話法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反映這個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雜志發表了葉
蒼岑寫的實習總結,並發表了短評,在全國掀起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國性的教學方法改革始於60年代初,串講法一時盛行起來.這種逐字逐句串講
並在講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對於文言詩文,對於落實字、詞、句、篇教學,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講法廣泛地應用於語文教學,就成大同題了.
4.第四次全國性教學方法改革始於80年代,語文教學改革正沿著「加強基礎,培養能力,
發展智力,實行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正確方向前進.這次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幾個特點:第一,變「授」為「學」,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學」,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
變為主動.第二,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堅持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第三,在傳授知識、
培養能力的過程中,注意發展學生智力.第四,貫徹了「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方針.
(三)回顧語文教學改革的歷史.
特別是1978年以來的情況,我們高興地看到,語文教學改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革;第二,規模大,遍及全國,影響很大;第三,教材改革與教
法改革同步進行,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第四,思想活躍,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第五,每
個時期都有一批教學改革的帶頭人,尤其是1978年以來,涌現出以於漪、錢夢龍、陸繼椿、
魏書生、寧鴻彬、顧德希、吳昌順、程漢傑、歐陽黛娜、張孝純等優秀的語文教育專家.
回顧語文教改的歷史,我們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繼續前進的路途上還有不少困難.
1.陳舊觀念的破除是很困難的.積極改革者只是極少數,認真學習先進經驗,以新的觀念進
行教學改革的也是少數.一些成功的教學改革經驗之所以在大面積上推廣困難,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更新,而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緊迫感.在「滿堂灌」、「填鴨式」受到批評之後,就興
起了「滿堂問」的談話法;在「談話法」過時之後,又出現了以應試為目的、以練代講的「滿
堂練」.雖然,教學方法表面上在不斷變化,但實質上還沒有從根本上處理好學生是學習主體
與教師是教學主導的關系,沒有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學,還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來有創新,但實際上未擺脫「一言堂」、「滿
堂灌」的陳舊陋習.
3.教改實驗難於推廣的又一個原因是,進行教改實驗的老師比教普通班的考師課業負擔重,
他們要學習理論、做調查研究、積累資料、統計數字、進行總結、撰寫論文,教一個實驗班
的工作量比教兩個普通班的工作量還大,而他們的工作量只按教一個班計算,得不到進行教
改實驗相應的報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師之間的關系又不好處,所以許多教師不願做教改
實驗,不願自我麻煩.
4.應試教育的局限性.十幾年來,全國高考、省級會考和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都進行了一些
改革.語文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訓練的同時,著重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對中學語文
教學起了一定的正導向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各級考試對語文教學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這種副作用主要表現在語文教師跟著考試的內容、考試的題型轉,估計不考的內容在課上不
教;只重視教基本課文,不重視非基本課文;只重視課內,不重視課外;循規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這種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畢業班比非畢業班大.突出的表現是加班加點
的「疲勞戰術」和大運動量的「題海戰術」.
回顧語文教學改革,我們既為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歡欣鼓舞,又為繼續改革的路途上還有一些
障阻而擔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任務是既繁重又緊迫的.葉聖陶先生
在全國中語會第三屆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點?」葉老的講話過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我們應該增強
責任感和緊迫感
❷ 中國歷史上有哪三次教育改革
一、秦朝時的焚書坑儒。(本人認為:是對的!可以看到自漢武帝後,儒生誤國已經兩千多年了。)
二、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大周(唐朝)時的科舉考試。
❸ 中國古代教育改革歷程
傳說夏代開始有學校。
商代已出現正式學校。「多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漢書.儒材傳》西周時設在國都和諸侯國都城的學校叫「國學」。國學分學和小學。規定,太子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貴族子弟十三歲入小學,二十歲入大學。各地還設有「鄉學」,是一般貴族子弟的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傳授宗教祭祀知識和作戰的技能經驗。六藝:禮(禮節,儀式),樂(音樂午蹈),射(射箭),御(駕車),書(駕字),數(計算)是必修科目。
春秋時,官學制度瓦解,出現私學,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孔子開辦私學,擴大了教育對象。凡送一束干肉以上禮物的,他都收為弟子。據說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主張「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學習態度。主張「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主張「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
漢武帝時設立最高學府太學,以五經博士為教官,入學子弟叫太學生,年齡是在十八歲以上。學習內容是: 「墨黜百家,獨尊儒術」。每年一考,考試成績優良者,任用為官。規定郡設學(國學),縣設校,鄉設庠,村設序,都屬小學性質。
隋唐時期,設立專門官學機構國了監,長官稱「國子 灑」,設立各種專業,如: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等。專業教育得到了發展,但是平民子弟是無力上學的。
科舉制度的興起,學校成為科舉的附庸。
明代,中央學校有國子監和宗學兩種。宗學是皇家學校,學習內容主要是「四書」(《語論》《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因為官家數量有限,一般地主子弟就學於私學。到了唐、宋、元時期,由於印刷術的進步,又促進了私學的發展。一些文字簡練,通俗有韻,宣傳儒家思想的 本,如《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等流傳最廣。明清時期,私學又稱私塾。在自己家裡,私書稱「家塾」。在學生家裡教書的叫「教館」。私學教育呆板,死背教條,常施體罰。下象魯迅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描述的那樣。
到封建社會後期,隨著官學的衰落,私學的腐敗,又出現了一種書院的教育組織。書院的教師自由講學,學生也重自學。較為著名的是「二程書院」,是宋代唯心主義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二人講學的地方。他們繼承儒家學說,吸收一些老子和佛教的思想,後經南宋儒家代表朱熹發揮,成為「程朱理學」。明末以後,由於官學廢馳,書院興盛,書院完全成為官學,直至1901年才廢止。
這是一個提綱,希望能夠幫到你!!
回答完畢~~~
❹ 求: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重大歷史事件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句讓中國百姓心裡感動、切身感受的話,正是中國教育事業改革開放30年來的寫照。
改革開放30年,是黨和政府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30年,是教育事業取得跨越式發展、國民素質顯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的30年,是促進教育公平制度建設顯著加強、更多惠及困難群體的30年。
1977年,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這一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倡導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國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制度得以恢復。當年,全國570萬名青年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考場,他們的命運由此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人沉積多年的求知熱情如火山噴發,中國社會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開放的春潮,為中國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注入活力
從1978年到2008年,中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約1.28億,錄取人數約5386萬,其中,1999年實施高校擴招政策至2008年的錄取人數約4010萬,10年間錄取人數占改革開放30年來錄取總數的75%。
從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起,經過10多年奮斗,中國終於在2000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簡稱「兩基」)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2007年進一步擴大到99%,躋身於免費義務教育水平較高國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兒園(含學前班)在園學生數量、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數量均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30年來,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共為國家輸送了1億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專門人才。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2007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總量突破80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已分別占據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來,各級各類教育的飛速發展,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各種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國國民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有力支撐。
改革開放的春風,把教育公平的理念傳遍神州大地
2003年開始,「遠程教育」這項重大工程覆蓋了中西部36萬所農村中小學,豐富了1億多農村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正式啟動。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建設8300多所寄宿制學校,解決學生「進得來」的問題;實施「兩免一補」政策,解決學生「留得住」的問題。
2006年9月1日,修訂後頒行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這一年,西部農村首先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2007年春天,這項改革推行到全國農村;同年秋季,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在免交學雜費的同時,還免收教科書費,1.5億名學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國家財政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182億元。
2008年春天,16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進行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試點。到了秋季,全國所有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
2007年,國家實行新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資助政策:對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在校一、二年級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連續2年的資助。三年級學生可通過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半工半讀獲得一定報酬。近1200萬名在校學生因此獲益。
同年,國家實施以獎、免、貸、助、補等全方位的新的學生資助政策。每年500億元的各級財政資金覆蓋全國1800多所高校的400萬大學生和1.5萬所中等職業學校的1600萬學生……
30年來,一項項不斷推進、力度空前的助學政策,既得益於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卓越成果,又體現了改革成果為人民共享的和諧社會理念。億萬學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會公平的同時,更增添了投身改革開放建設事業的熱情和決心。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加速著教育事業自身的調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需要創新的教育,適應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繼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後,於2001年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廣泛和深刻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學生已全部使用新課程。21個省份在開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突出學生多元發展的機會,倡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隨著這項改革的推進,曾經的「滿堂灌」、題海戰術和教師不容置疑的授課方式已逐漸淡出,對學生的評價也從過去單純的成績冒尖向興趣廣泛轉變,學校也開始根據自身特色進行課程設置。
國家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加大中等職業教育助學力度的重大舉措,使一直受到歧視的職業教育開始擁有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個全新的教育體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的圖景日漸清晰。
面對質量下滑、債務沉重等擴招帶來的新問題,高等教育積極統籌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協調發展,把重點放在提高辦學質量上。
「十一五」以來的3年裡,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總體保持相對穩定,年度招生計劃增幅控制在5%以內。本科教學評估、新一輪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等多項舉措的推進,使高等教育更加註重內涵,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使中國教育擁有國際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鄧小平同志作出了關於擴大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指示,中國的留學工作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從1978年到2007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121.2萬人,出國留學規模由1978年的860人發展到2007年的14.45萬人,30年擴大168倍。中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31.97萬人,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30年來,中國已累計接收來華國際學生123萬人次。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與世界上1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系,與33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相互承認學歷學位協議。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有1034個。
30年來,教育逐漸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漢語國際推廣取得新的突破。改革開放以來,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達到3000萬人。全球已啟動孔子學院(含孔子課堂)262所,分布在77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已有46個國家設立漢語水平考試考點……
教育的開放,歷史性地放大了中國人視野,也向外界釋放出中國思想解放的重要信號。透過教育這個窗口,中國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學、善學的精神風貌。
改革開放的遠景,期待教育事業邁出新的步伐
近年來,為了解決義務教育投入不足、發展不均衡等突出問題,國家財政每年用於義務教育的投入達數百億元,並逐年增加。各地通過教師交流、對口支援等方式,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中國在2007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後又於今年秋季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核心問題,中國積極探索,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逐漸形成了縣域內城鎮教師定期到農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師到農村支教、高等師范院校學生實習支教等多種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動。同時,完善和落實教師工資、津貼補貼制度,在6所部屬師范大學實施師范生免費教育,使有志於從教的人可以安心從教,終身從教。
在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中國,教育事業起步晚、底子薄,改革與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仍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曾在一定歷史時期被人們認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經歷新的挑戰和考驗。
30年來,高考制度在考試內容、考試科目、考試次數以及錄取手段等方面推進改革,不斷順應和滿足人民在新時期對教育發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斷鞏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確保高考持續發揮著促進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來,根源於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監管體制鬆散的教育亂收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擇校亂收費明顯減少,學校收費行為逐步規范。校務公開、依法辦學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級各類教育正在陽光下健康發展。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指導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正在迎難而上,循序破題,向著「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的目標堅定邁進。
1977年,黨中央決定恢復高考制度,是教育撥亂反正的重要標志,也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聲。從恢復高考這一標志性事件至今,中國教育事業經歷了從恢復到改革、發展和創新的一系列巨變。回顧30年的艱辛探索,教育事業前行的每一步,都使無數中國人的命運發生改變;回望30年的非凡歷程,教育事業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為國家和民族書寫著更加輝煌的未來。
❺ 中國現代歷史 教育歷程
到了近現代,中國曾積極向外國學習,在教育制度上學過日本、德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向蘇聯學習過。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曾引進西方的政治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技術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
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走過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最大的教訓是在吸取時沒有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加以分析、鑒別,忽視了中國的特點。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中國教育史研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創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教育。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經驗是豐富的,在教育方針學制、課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創造,需要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一、197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二、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
(5)中國教育改革歷史擴展閱讀:
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中國現代教育登上了歷史舞台。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然而那時的教育普及率仍讓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如今這種制度已經盪然無存!
1983年,英語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此時帶上了緊箍咒,1985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以後,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這個你懂的,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這導致學生地理和生物知識的貧乏。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記得小編上學那會是5000多,小編來自農村,那可是家裡一年的純收入!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❻ 新中國教育改革從哪年開始
新中國教育改革是在1949年開始的。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現狀所發生的任何有意義的回轉變答」。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包括各級各類教育。各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即使是「以人為本」,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嬰幼兒與少兒,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規律。
(6)中國教育改革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教育改革的目的:
1、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斷擴大,人民群眾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滿足。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各類人才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2、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有效銜接。
3、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進一步提高教育開放水平,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改革
❼ 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歷史有何現實意義
(1)興校育才(發展教育)是變法圖強的根本策略.(設立學堂和譯書局;准內許創辦報館與學會;廢八容股取士等.
(2) 廢除科舉制;設立學部; 廣設新式學堂 ;建立新學制;重視留學教育等.
(3) 廢除了封建主義教育;有利於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的廣泛傳播;促進了資產階級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利於近代化人才的培養.
教育近代化特徵1本時期,中外教育的近代化過程中,大多開始建立和實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制,並有目的有步驟的將近代自然科學轉化為課程形態,促使教育發生變化.藉助新式學校或組織形態進行,設置新課程,發展新教育,進行教育改革,促進本國教育近代化.
2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教育近代化過程中都在不同的進行改革,使教育真正成為一種生產力.同時更加關心受教育者的成長和認知規律,教育理論更加豐富,更加人性化.
所謂教育近代化就是教育的資本主義化.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始預告了西方社會近代化的開始,同時也預示著西方教育近代化的開始.中國隨著1840年的鴉片戰爭的開始,中國也開始了社會的近代化,同時中國的教育也開始了教育的近代化.
❽ 中國教育發展史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的教育改革
(一)恢復民國初年的教育宗旨,廢除讀經科,提倡民主科學的新教育
袁世凱倒台後,范源濂為教育總長,他表示要切實實行元年所發表的教育方針。1916年9月,教育部撤銷1915年頒布的「教育綱要」。10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小學校令施行細則》,刪去了「讀經」及有關內容。1917年5月,憲法審議會否決了將孔教定為國教的提案,並撤銷了1913年憲法草案中所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的條文。學校的教學開始加強科學教育,重視實驗作業,增加了實用和職業的教學內容,民國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實現。
(二)確立男女平等教育權
新文化運動在反對舊禮教、舊道德的同時,積極地宣傳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等思想,主張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權利,主張男女同學。按1912年所定學制,只規定初等小學可以男女同學,到1915年,袁世凱公布《國民學校今》中,只准許小學一二年級內男女合班上課,三年級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運動興起以後,由於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逐步解決男女教育平權的問題。1917年10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第三屆會議,向教育部提出推廣女子教育的議案,要求增設女子高等小學、女子中學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過各省區酌量地方情形,分別辦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請推廣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學,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也開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後,各大學都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學。中學實行男女同學雖然較為遲緩,但一些比較進步的中學如廣東的省立中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附屬中學,也實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辦法。這些措施,盡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已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兩千多年以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狀況,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三)學校教學採用國語和白話文
新文化運動,提倡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國民文學、寫實文學、社會文學等新文學,出現了不少優秀作品,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許多國語教材和課外讀物。於是,教育界人士強烈要求學校教學採用國語和白話文。1917年10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年會議決《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語言統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國語標准,並設法將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區,以為將來小學改國語之預備。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當時,在北京,蔡元培等創辦的孔德學校自編了國語讀本,江蘇省自行通過「各學校用國語教授案」,開始用國語教材。中華書局出版的《新式教科書》,也用了一些白話文。在這種形勢下,教育部於1920年明令公布,小學一二年級國文改為語體文,並規定至1922年止,凡舊時所編的文言教科書一律廢止,改為語體文。中學各科教科書,隨之逐漸用語體文改編,高等學校的講義,也採用了語體文。這樣,大、中、小學文言文教材逐漸地被淘汰。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學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學校長後,即著手對北京大學進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並收的辦學方針;聘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李四光等著名學者到校任課;改革預科,調整專業,將學門制改為學系制度;將年級制改為選科制,實行學分制;改革學校管理體制,設評議會,實行民主管理;籌設研究所,組織各種研究會,鼓勵科學研究;首先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學;採用白話文講義,幫助學生辦刊物,成立各種學會等。這些改革,使北京大學思想活躍,氣象一新。北京大學的改制,引起全國高等學校的反響,有些做法當時即在北京專門以上學校校長會議上議決照辦。以後,各大學也逐漸按北京大學的制度辦理。
(五)各種教育思潮的涌現和各種教育團體的建立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旗幟鼓動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躍,涌現了平民教育、工讀教育、職業教育、實用主義教育等多種進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團體。主要有1915年在美國建立,1918年遷回國內的「中國科學社」,1915年由各省教育聯合會及特別行政區教育會代表組成的「全國教育會聯合會」,1917年由國內教育、實業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1921年冬由實際教育調查所、新教育共進所、新教育編輯所合並成立的「中華教育改進社」,1923年成立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等。這些教育團體從不同的方面開展教育改革運動,對1922年學制改革。對當時學校教育的發展影響很大。
二、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教學改革實驗
(一)試行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
智力測驗和教育測驗分別是用以測量學生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方法。起源歐美,五四時期被介紹到中國。1918年江蘇省立師范附小主任俞子夷編《毛筆書法測驗》,為中國編制測驗之始。1920年廖世承、陳鶴琴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用智力測驗考試報考學生。1922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教授麥柯爾來華,與東南大學及北京各大學師生合作編了智力與教育測驗約30種。後陸志韋又訂正法國比納—西蒙量表,共包括65個測驗。同時國內各地舉行智力測驗與教育測驗實驗。1923年中華教育改進社在社內設立「施行教育心理測驗講習會」。1928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設測驗部,江西省教育廳設江西兒童智力測驗局並在南昌、九江及各地舉行測驗,1931年6月「中國測驗學會」成立,並發行「測驗雜志」,但因「經費支細,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1]。後來有關這方面的活動,除師范院校設有「教育測驗與統計」課外,在30年代就已經消沉下去了。
(二)推行設計教學法和實驗道爾頓制
設計教學法和道爾頓制都是作為以兒童為中心的新教學法介紹進來的。
設計教學法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教育哲學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創,1917年輸入中國。1921年全國教育會聯合會曾議決過「推行小學設計教學法案」。1927年中華教育改進社邀請設計教學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訪華,在上海、北京等地講演並大力介紹設計教學法。一時這種教學法頗為風行。當時設計教學法實驗主要採用不分科的「作業中心的大單元教學」和分科的「設計式的各科教學法」兩種形式進行。
道爾頓制為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國道爾頓市道爾頓中學所創,從1922年起中國開始介紹道爾頓制。最早實驗道爾頓制的是上海吳湖中學,以東南大學附中等校的實驗最著名。據統計,到1925年全國實驗此法的中小學有57所。1925年柏克赫斯特來華講學,擴大了道爾頓制的影響。
1931年美國教育家華虛朋來華,介紹文納特卡制,這是一種道爾頓制和設計教學法混合的教學制度,曾在當時陳鶴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學試行,對某些學校的教學有過一定影響。
(三)改教授法為教學法
清末以來關於學校教學方法的問題,一直稱為「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師范提出改教授法為教學法。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教師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來些知識,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陶行知這個觀點後來發展成為基於杜威的教學觀點而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但是當時他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帶普遍性的同題,作為教學規律和科學概念「教學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學過程的實質,所以為教育界所接受,此後,均將教授法改稱期「教學法」。
此外,這時一些學校還開展對各科教學法的研究。1927年各省市有專設實施小學者,明確規定其任務為實驗新的教學方法。不過這些實驗都比較零碎,成果不大。
三、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教育運動
(一)中華職業教育社的農村改進實驗區
最早提出劃區實驗農村教育的是中華職業教育社。1925年8月黃炎培曾提出一個「山西劃區試辦鄉村職業教育計劃」,隨之職教社又提出「試驗農村改進計劃」。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進農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會革新之基。」在列舉的2I項事業中,第一是「研究改良農事,推行試驗有效之農作方法」。第二「研究增進工藝效能」。第三「推行義務教育,凡學今兒童,不論男女設法使之就學」。第四「對年長失學者,施以平民教育」等[2]。並於1926年7月以滬寧線上崑山的徐公橋為第一試辦區域。辦法是在徐公橋成立鄉村改進會,下分總務、建設、農藝、教育、衛生、娛樂、宣傳7部,試驗期6年。1928年開始試驗,主要工作為:建立農藝試驗場,設立農具農產品陳列室,散發改良種子,組織信用合作社,借低利貸給農民,建立公共診療所等;教育方面,建立4所公立小學,2所私立小學,2個流動教室,開辦夜校(教材用《農民千字課》,加授農民常識、公民常識、鄉村信條),以及建立閱書室,立格言牌,舉行露天識字、講演等。於1934年試驗完畢交地方辦理。
此外,中華職業教育社還在鎮江黃墟、吳縣善人橋、滬郊等地辦理過農村改進實驗區。為了培養從事農村改造工作的人材,職教社在徐公橋辦了講習所。1933年秋在滬西清河涇創辦農村服務專修科,在浙江餘姚縣諸家橋辦了「浙江諸家橋農村改進試驗學校」。
中華職業教育社想通過農村改進的辦法來解決中國農村問題,當然是改良主義的幻想。不過職業教育社的農村改進區把發展生產,發展農村經濟放在首位,採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針,這是它的獨特之處。
(二)陶行知創辦的鄉村師范和山海工學團
1926年陶行知為中華教育改進社起草《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書》,提出:「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徵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合起來造成中華民國的偉大的新生命」[3]。為了實現這個理想,陶行知在1927年創辦了曉庄中心小學、南京試驗鄉村師范學校,1929年3月改名曉庄學校。
1932年陶行知草擬了《鄉村工學團試驗初步計劃說明書》,提出工學團要把工場、學校、社會打成一片;實施六大訓練,即:普通的軍事訓練、生產訓練、科學訓練、識字訓練、民權訓練和生活訓練。同年,他在上海與寶山之間籌辦了山海工學團。山海工學團包括青年工學團(青年夜校後改為共和茶園)、兒童工學團(兒童識字班)、婦女工學團、棉花工學團、養魚工學團和山海木工場等。兒童工學團採取小先生制,還把失學兒童組織起來,採取大的教小的,會的教不會的辦法,叫自動工學團。學習內容主要是陶行知編的《老少通千字課》。此外工學團還修路、築魚池的堤,辦紅廟信用兼營合作社。1937年,由於抗日戰爭,試驗停止。
陶行知所提倡和實驗的鄉村教育,雖然提出了六大訓練,但實際上他的著重點在於普及識字教育。曉庄師范是有影響的學校,自此全國各省開始創辦鄉村師范。
(三)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的定縣試驗區
1926年10月「平教會」選擇河北定縣翟城村作試驗區。1930年「平教會」總會成立縣實驗區,並系統地提出其鄉村教育觀點。針對中國農村的問題是農民的「愚、窮、弱、私」,主張實施文藝、生計、衛生、公民四大教育,採取學校式、社會式和家庭式三大方式。1932年晏陽初替蔣介石擬定了《縣政改革方案》。1933年河北省政府將定縣作為縣政建設實驗區,設縣政建設研究院於定縣。「平教會」實驗部主任亦即縣政建設研究院的實驗部主任兼定縣縣長。「平教會」還在湖南、四川、廣西等地開展過平教實驗,取得不少成效。
(四)梁漱溟的「鄉村建設」
梁漱溟認為中國社會自古以來不存在階級和階級對立,只是一個「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社會,倫理關系是人的「天然基本關系」,鄉村是倫理社會的基礎,從而提出了改造社會要從鄉村著手的「鄉治」主張。這就是梁漱溟「鄉村建設」的出發點。辦法就是由「鄉村運動者」,通過政教合一的途徑,用鄉農學校去實行對農民的精神陶冶、自衛訓練和生產知識等的教育。
1929年由河南省政府決定,在河南輝縣創辦「河南村治學院」,由梁漱溟任教務長,設農村組織訓;練和農村師范兩部,培養基層政權人員和鄉村教育人員。1931年在山東省政府支持下在山東鄒平辦鄉村建設研究院,培養鄉村服務人員和實施鄉村建設的試驗區。1933年3月山東省政府劃鄒平、荷澤兩縣為縣政建設實驗區,兼鄉村建設實驗區。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就與兩縣政權合而為一了。由縣政府下辦學公文,在各區組織鄉農學校校董會,開辦鄉村學校。鄉農學校分初高二級,對象包括青少年兒童、成人、老年人和婦女。內容主要為兩類:一類是各鄉農學校共同課程,如識字、音樂和精神講話等;二類是因地因校制宜設置的課程,如自衛組織、自衛訓練以及有關生產技術等。
(五)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實驗」
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針對中國當時貧窮愚昧狀況,他主張「救國先救窮,教民先教富」,把發展人民生計、改進人民生活作為民生教育的出發點、中心和歸宿。從1933年開始,邰爽秋及「念二運動促進會」、「中國民生教育學會」先後在滬西農村、重慶巴縣農村等地開展民生本位教育實驗十幾年。基本做法是:以「滬西農村念二社」和巴縣「中國民生建設實驗院」為實驗機關;以全體工農民眾為教育對象;以發展民生的經濟活動為經,以文字、公民、休閑、自衛、救國等教育活動為緯;實行「經濟分團」、「混合教育」、「就地施教」、「全年施教」等教育組織制度;採用互教互學、自教自學、巡迴教學和綜合教學等方式方法;堅持知識技能並重,讀書做工兼顧,提高工農民眾文化素質,培養農村建設實用人才。民生本位教育實驗適應了當時中國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狀況及其發展需要,效果顯著。
看看這個是否是您所需要的。
不存在的共和政體:1912-1937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739&id=49727
外國資本與近代中國經濟(1912—1949)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historystudies/200604/3798.html
民國經濟史 (1912-1949)——「百年中國經濟史筆記」之二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05
基於制度變遷視角下的中國農業現代化(1912-1937年)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3/27/167051.html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歷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xdh/810978.htm
❾ 中國近30年的教育改革情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專論
黨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在改革,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動力,改革是教育發展之路。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審視教育改革的歷史進程,分析教育改革面臨的新課題,明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和重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提供不竭動力和制度保證。
談松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論述堅持科學發展觀時指出:「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力,也應該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動力。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審視教育改革的歷史進程,分析教育改革面臨的新課題,明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和重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提供不竭動力和制度保證。
以教育改革為動力,解放教育生產力,我國教育事業實現超常規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改革以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從改革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教育「統得過死,包得過多」的弊端入手,逐步進行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資體制、招生就業體制改革,進而深入到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改革涉及范圍之廣,觸及問題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對於破除計劃經濟體制框架內對教育發展的體制性束縛,解放教育生產力,促進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回顧總結這一發展進程,分析評價其歷史貢獻和歷史作用,是聯系教育實際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的必要基礎和前提。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重點領域,特別是在提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的同時,提出了「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改革目標,邁出了教育領域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實行地方分權的改革步伐,極大地調動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縣、鄉政府的積極性,發動農村居民廣泛參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行動,為在世紀末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提供了體制保障。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相適應的教育體制」,並全面提出了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投資體制、招生就業體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等改革的目標,在國務院關於綱要實施意見中進一步提出高等教育「逐步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為主」的分權管理體制,極大地推動部門辦學、條塊分割的體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增強了省級政府統籌管理教育的權力和責任,保證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出了高等學校實行繳費上學、成本分擔的原則,使高等學校經費來源中學費所佔比例,由1990年代初的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同時辦學形式的多樣化,包括民辦高等學校和公辦高等學校舉辦獨立學院等的發展,擴大了社會資源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正是這些改革舉措,調動了地方政府、社會力量和家庭的多種資源,為高等學校擴招,在短期內使高校在校生增加兩倍提供了體制和資源的支持。
此外,高等學校招生就業體制改革、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後勤社會化和人事制度改革,對於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支持作用。農村教育經費的多渠道籌措體制對於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進程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今天回顧、反思過去20多年教育改革歷程時,需要歷史地、全面地進行評價分析,對於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和體制形式,要放到教育發展的具體環境和背景中評價其利弊得失,而從總體上充分肯定改革對教育發展的歷史貢獻則應該是基本前提。沒有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進展,就不會有我國教育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成就,這是我國近30年教育發展的客觀現實和基本經驗。
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制度建設,克服制度供給約束
20多年教育體制改革的主要進展是實現了新舊體制的轉軌,而體制改革的任務不僅要革除舊體制的弊端,更需要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教育新體制。新制度的建設正是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而新制度的建設不是短期內就能完善的,需要一系列過渡的形式和環節,才能產生比較合理的制度形式。在這樣的過渡階段,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的缺位將會是主要矛盾,這種現象也可以稱作制度供給約束。
如果我們從制度供給的角度去考察現階段教育發展中諸多熱點問題,就會發現許多熱點問題背後存在著制度供給的缺位問題。
比如,農村義務教育一度出現困境,一方面是農村經濟的變化已經不能沿襲主要依靠農民負擔農村教育經費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國家實行分稅制、中央和地方財政收支結構變化,相當多縣以下政府無力承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主要責任,而這種情況是由農村教育投資體制調整滯後造成的。2000年之後,國家先後實行「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初中工程」、「西部兩基攻堅工程」、「貧困地區兩免一補工程」,直至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根本改變了農村教育的面貌。而這些工程屬於政府實施的專項政策,還不是長期的制度安排,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已經具有制度性質,但需要有幾級政府分擔經費的制度保證,而這有賴於國家公共財政制度的完善。
城市基礎教育階段的擇校收費,其根本原因是優質教育的供求矛盾。問題是面對這種供求矛盾的制度選擇,前一時期大體有:一是發展民辦學校,由民辦學校滿足選擇性教育的需求,這是很多國家的制度安排。但是我國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現時難以滿足優質教育的需求。二是選擇部分公辦學校轉制,即依託公辦學校資源,用民辦機制運作。其中有些學校辦學比較成功,既滿足了社會需求,又加快了學校的發展。但是,這種做法由於缺乏制度設計,同時佔有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兩種優勢,造成兩方面的不公平競爭。三是優質公辦學校採取辦分校或集團式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這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政府允許的辦學形式,對緩解優質教育的供求矛盾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這種做法也缺乏制度設計。可見,這些體制性調整並未解決優質教育供求矛盾的制度安排。而現實的問題是,政府不可能承擔滿足急劇增長的選擇性教育需求的責任,又不可能在短期內讓民辦教育來滿足這種需求。這種制度供給的兩難選擇是城市擇校競爭矛盾集中到政府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在擴招過程中採取舉辦獨立學院和提高學費標准即提高家庭分擔成本比例等體制性措施,也面臨著制度選擇問題。同時,高等教育正把重點轉向致力於提高教育質量,而現有的人才培養制度包括選拔、評價、培養等方面的制度規范仍然影響質量的提升,制度變革必然成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
以改革創新精神進行制度建設,保證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發展任務
深化以制度設計為重點的教育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認識和處理現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設是教育發展和改革對制度供給提出的現實需求,它必須以滿足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現實需求為前提。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教育發展的諸多任務,其實現都對制度建設和制度供給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關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等保障教育公平的要求,需要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強化政府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又如,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范教育收費以及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學,則需要在明確政府與市場提供教育服務邊界的基礎上,建設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制度;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然涉及勞動人事制度和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建設。總之,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到的教育制度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我們需要在總結、研究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扎扎實實地加以落實。在研究和落實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預設制度供給和制度建設的具體模式,而只能力求探索制度供給和制度建設的路徑選擇,這種路徑從其走向而言,是一個經過若干過渡環節而逐步成熟和完善的發展過程;就其結構而言,則是政府治理制度(宏觀)、現代學校制度(中觀)、教育教學制度(微觀)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整體演變過程。在此,就這幾方面制度建設的路徑探索提些想法,以期引起討論。
1.政府治理制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教育體制演變過程中,從一定意義上說,政府行政體制的轉變對教育體制的變革具有關鍵性作用。這種變化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系統內部,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即集權與分權;二是政府與學校,即管制與服務;三是政府與社會,即公共服務的生產與提供。從改革的進程看,三者的變化程度是遞減的,政府系統內部的改革調整力度最大,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權的下移等;在政府與學校關繫上,明確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的地位和權利,學校也比過去享有更多的自主權,但仍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既有政府幹預過多,也有監管不嚴的問題;在社會參與方面並未有實質性變化,基本處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
政府治理制度的改革既有我國體制轉軌中的特殊問題,也有世界性政府治理變革的共同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政府治理變革上,經歷了從新公共管理理論到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演變,這反映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治理的職能和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需要結合國情進行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現階段我國政府治理制度的建設,要實現這樣幾個轉變:首先,在政府職能上,要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即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管的「全能政府」的狀態,分清在教育服務提供中政府與社會、市場的邊界,政府承擔應該承擔、也能夠承擔的權力和責任,避免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病。其次,在政府治理方式上,從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向建設法治政府轉變,在依法治教的治理框架下,綜合應用法律的、經濟的、政策的、信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變人治為法治,管理為治理。再次,在政府作用的定位上,從「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並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調整政府機構設置、治理結構和運作程序,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在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
2.現代學校制度
學校制度是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校制度面臨著自它從工業社會產生以來最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處於傳統與創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回答教育轉型進程中提出的現實問題。從世界發達國家的動向看,學校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大致沿著兩條路徑:一是改革公立學校體制,例如美國提出的教育券、特許學校、責任制、選擇機制、透明性等,圍繞增強學校的自主、選擇和競爭機制,以提高公辦學校的質量和效益。二是建設學習型學校,調動學校內部因素的作用,提升學校的品質,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的需要。
在我國學校制度建設的實踐中,主要涉及的問題有,學校自主辦學的法律地位;學校治理結構,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關系,決策、執行、監督機構的關系,管理者、教師、學生的關系;學校與家庭、社會(社區)的關系等。
3.人才培養制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多處提出人才培養的問題,比如,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部分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部分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在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部分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這些要求集中反映了我國教育在實現歷史性跨越之後,發展的重點正在轉向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人才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和文化則是關鍵性因素。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正是對人才培養的制度變革和制度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
人才培養的制度建設需要進行系統設計,從人才評價制度、人才考核制度、人才選拔制度、人才培養制度(包括繼續教育)到人才使用(晉升)制度等,其中涉及在教育目標和人才使用中學歷與能力的關系,在人才評價和選拔中知識(分數)與綜合素質的關系,在人才培養中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等等。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體和基本標準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著重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個性、秉賦、潛能、特長充分發展的制度環境。在制度建設中,既要有學校層面中小學的小班制、走班制、允許選修高一學段課程的制度,及高等學校的學分制、主輔修制、學習與工作交替制等,也要有政府部門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評估制度的建設,例如如何實行多樣化的評估,並發揮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等。在現階段要著力推進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考試招生和質量評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其對人才培養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導向作用。而以終身學習體系建設為主線,系統地進行教育制度變革和建設則是一項長期而帶有根本性的任務,只有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人們的學習才不會成為一種外在的沉重負擔,而是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人的各種秉賦和潛能才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發展。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國的教育制度在長期改革和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要在改革和發展中借鑒世界教育制度的經驗,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
《中國教育報》2007年12月1日第3版
❿ 求教育制度改革的歷史變遷 (歷史事件及時間)
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人們在傳統文化及社會現實影響下,對教育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的辦學思想和教育價值觀念、教師的教育觀、學生的知識觀和成就感、家長對子女成長發展的期望,以及社會的人才觀、教育思潮、價值取向等等。而應試教育模式正是舊的教育觀念作崇,片面看待教育的價值和功能,把考試當成是教育過程的杠桿,以考試結果作為衡量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水平的唯一尺度。要改變落後的教育觀念,主要是端正對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教育目的的認識,樹立起為社會主義建設培
養全面和諧發展人材的教育觀,把教育當成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關鍵。特別要將教育與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總目標,使社會各界、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家長真正理解教育的社會功能、樹立以培養年輕一代各方面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克服短視、治標的傾向,深入改革教育體制和教育結構。由於舊的教育觀念與社會不合理的分配製度、勞動人事制度相聯系,不解決社會論資排輩、學歷主義、鐵飯碗等傳統觀念,也就無法扭轉落後的教育觀念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所 以更新教育觀念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其次,改革考試制度。應試教育與考試制度的弊病和缺陷有著直接的聯系,在轉變應試教育模式中,考試制度的改革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考試制度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一種重要機制,也是具有社會功能的社會機制。對考試制度的改革既要擺正考試的地位,也要理順各種考試的關系。考試本身有權威、公平、公認的屬性,要使這些屬性體現出來就必須確保考試機構的權威地位和考試內容、方法的科學性,所以,對考試機構及其運作納入統一的監管是考試制度完善的首要環節;而對各種考試的適用范圍加以規范是理順公共考試和教育考試關系的關鍵;只有做好這二方面工作,考試制度的功能才能正常發揮,減少考試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教育考試中,將招生考試、水平考試、評價考試和課程考試分開進行,確立相應的考試指標體系,才能改變考試制度效能不清、使用混亂的局面,真正發揮各種考試的特殊功能。此外,加強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建立教育質量、教學水平、學生學能的評價指標體系,扭轉由於缺乏評價手段和指標帶來的以升學率、及格率評價教育的片面做法。通過改進考試技術、程序和內容,進一步強化考試的鑒別功能、診斷功能和評價功能,使考試制度有效地為學校教育改革服務。
再次,重視學校教育的社會學研究。應試教育模式所帶來的副作用,許多是屬於社會性的問題,也是傳統教育學所忽視的問題。從學生的社會背景、家庭背景決定了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職業定向這一方面來說,如果學校能夠重視和給予正確的引導,則可以減少學生被動和盲目追求考試分數的傾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自覺地學習和鍛煉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質。從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傳授的社會意識方面,克服單純受考試機制牽制的傾向,把立足點放在學生素質的培養上,開展豐富多採的教學活動,靈活地選擇教
學方法和評價手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態度,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從學校這一社會組織的特殊環境對教師、學生的影響來說,領導者應確定正確的管理目標,盡量整合國家的教育目的及教師、學生的個人目標,把奮斗目標建立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基礎上,對課程設置、教學組織形式及學校的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轉換學校內部的運行機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意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使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有利於學生智能、個性、品德和社會化的發展。
最後,整個教育體制的改革要適應時代的要求。我國的開放改革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里,新舊觀念並存,各種社會體制都處於變化之中,經濟的轉軌及社會的競爭必定影響著教育領域內的各種因素。教育能否為社會轉型期的順利過渡培養相應的人才,關鍵在於教育體制內部的深刻改革,在於改革能否符合現代化的潮流。這就是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圍繞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三個面向」總目標,致力於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為使教育能培養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具有良好全面素質基礎的各種人才,客觀上要求對與教育體 制有關的勞動人事制度、社會分配製度、公共考試制度等配套進行改革,使教育制度有著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激勵機制。整體上對教育的內部結構和要素進行調整,重新確立提高以年輕一代的全面素質為教育目標,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去調整教育結構,運用法律機制去確保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使教育內容和方法、教育管理和評價都有利於素質培養的目標實現,形成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使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較好的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有需要,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