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改革開放是哪年開始的
中國改革開放是1978年開始的。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
1、改革開放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與本領。從起源上說,市場經濟主要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一種經濟運行體制,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發展經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市場經濟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貼上意識形態標簽。
因此,如何順利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問題之一。馴服市場經濟這頭烈馬,最為根本的環節是,通過推動持續而深刻的思想解放,切實破除關於市場經濟的意識形態偏見。
在此前提下,中國改革開放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通過釋放市場活力提升了財富創造效率,又通過完善基本制度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既為資本增值提供了廣闊舞台,又以有效的手段限制了資本的任性與瘋狂。
40年的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難以克服的弊病,鍛造了中國共產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2、改革開放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在生產力水平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成為執政後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解答的歷史性難題。在對這一問題的持續探索中,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改革開放這條正確道路。
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局性變革,我們黨始終聚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通過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出調整與改革,構建了新的體制機制,鑄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機與活力。
40年改革開放史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與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繁榮與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必將使科學社會主義在古老的東方大國迸發出愈發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3、改革開放提升了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對外開放的大幕一經拉開便釋放出強大動力,推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為全球經濟的復甦與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探索現代化路徑方面,中國有效破解了發展中國家幾乎難以擺脫的發展與穩定、開放與自主等幾大難題,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在全球治理方面,在逆全球化思潮湧動以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極端化思潮泛起的世界形勢下,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和倡議,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與贊同,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引領力。
4、改革開放滿足了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期待。「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當年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史,清晰地勾勒出黨治國理政的「民生邏輯」和「人民至上」的執政情懷。改革開放40年來,在滿足生存和發展需求、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正在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產品需求、休閑和享受的需求、高層次需求、美好生活需求。
新時代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既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與一致好評,也必將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譜寫出最為光彩奪目的動人樂章。
2. 歷史改革開放以來 新時期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麼
1978底在北京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歷史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3. 中國改革開放來的重大成就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3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輝煌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贏得了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影響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一、國民經濟上大台階,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轉變
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45億元,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國民總收入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斷為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迅速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30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由弱變強的30年,是我國逐步擺脫低收入國家不斷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30年。
30年間經濟實現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長速度。改革開放初期,黨和政府按照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確立了「三步走」的偉大戰略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全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精神,奮發圖強,開拓進取,1987年提前3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戰略目標,1995年實現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提前5年進入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實現「三步走」偉大戰略目標的進程中,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增長。1979-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53-1978年平均增長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3.0%的速度。與日本經濟起飛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9.2%和韓國經濟起飛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不相上下。
經濟總量連上幾個大的標志性台階。經濟的快速增長使經濟總量呈現加速擴張態勢。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07年的249530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在此基礎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經濟總量的加速擴張大大縮小了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3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摺合成美元,我國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2801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德國的99.5%,分別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也有明顯上升,1978年為1.8%,2007年提高到6.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成倍增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後,1992年達到2311元,2003年超過萬元大關,達到10542元,到2007年又迅速攀升至18934元,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長近10倍,年均增長8.6%。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准,我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起點低、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能夠取得這樣的進步,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同時帶來了國家財力的增加。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翻了一番,達到2005億元,1993年再翻一番,達到4349億元,1999年跨上1萬億台階,達到11444億元,2003年超過2萬億元,達到21715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已經超過5萬億元,達到51322億元,1979-2007年年均增長14.1%。財力的增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外匯儲備實現由短缺到富足的歷史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短缺是當時外匯儲備的基本特徵,出口創匯是發展對外貿易的基本動力。但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擴大到1528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公司(企業)不斷涌現並迅速發展壯大。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型企業由少到多、由弱變強,成為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成就的醒目標志。根據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2007年度世界500強公司名單,我國內地共有22家,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名列第17位,比2006年提升6位,取得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也是中國公司首次進入世界前20強。
二、經濟結構大調整,發展方式和增長模式呈現出由粗放向集約和節約的重大轉變
30年來,改革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改革開放的30年,是經濟結構大調整的30年,是經濟發展方式和增長模式不斷呈現新格局的30年。
二、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基本實現以工農業為主向一、二、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轉變。30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07年,第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4.6%、11.4%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07年的11.3:48.6:40.1。與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6.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16.2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基本實現了由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程度高、門類單一的結構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轉變。30年來,冶金、能源、紡織、機械、航運等傳統工業在改造中實現結構不斷調整升級。2004年鋼鐵工業的連鑄比已提高到95.9%,比1980年提高近90個百分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銅、鉛先進熔煉生產工藝的產能達到總產能的70%左右,電解鋁自焙槽工藝已全部淘汰,改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耗煤低、發電效率高的單機容量30萬、60萬千瓦機組已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的主力發電機組,並逐步向100萬千瓦級發展。落後棉紡錠和毛紡錠得到大規模壓縮,棉紡織設備的大部分機器採用了變頻調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技術,基本實現了紡機產品的機電一體化。大型燃氣輪機、抽水蓄能機組、直流輸電設備、超臨界火電機組、大型船用曲軸等實現國產化,年產千萬噸級的大型煉油廠設備自主化率高達90%。與此同時,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醫葯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術工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經過30年來的發展,我國在航天技術、核能發電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技術、重型機械成套設備製造技術、數控機床製造技術、第三代通信技術等領域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2007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162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比1995年提高3.0個百分點。
4.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志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5. 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前後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樓層: 1
[思路分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食住行用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到了20世紀末,我國已在整體上進入了小康社會。
[解題過程]
1.人民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
(1)人民物質生活質量提高的原因:a.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廢除了舊中國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建立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社會主義新制度,使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b.改革開放又為生產力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人民物質生活質量提高的過程:a.舊中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低,中國人連自行車都造不出來,只能依賴進口,自行車被人民叫做「洋車子」。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進入家庭,人稱「舊四大件」。b.改革開放後,彩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新四大件」逐步取代了「舊四大件」。c.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的高檔消費品層出不窮,電話、電腦、手機逐步普及,住房、汽車也開始成為百姓的私產。d.今天,展示風度、個性的服飾;講究營養均衡的飲食;居住舒適、環境優美的小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都使人們的衣食住行的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
(3)人民物質生活質量提高的影響:a.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人民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b.人民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使人們的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c.人民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人們的購買力和消費水平大大提高。一方面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隨著人們識別好、壞、真、假、優、劣商品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對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泛濫也有一定的抵製作用。
2.社會保障
(1)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原因:a.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優勝劣汰造成了大批工廠倒閉,許多工人失業。b.「公費醫療」和在原單位領取退休金,往往使單位不堪重負,不能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
(2)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過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過程,隨著改革的深入、開放的擴大、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法制的建設,養老保險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強,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險制度,在城市裡,已基本建立起來,現在正在向廣大農村擴展。
(3)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意義:a.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b.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愛,有利於社會的穩定。c.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具體體現。
6.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標志是什麼簡短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內國的對內改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南巡講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1992年中國正式實行改革開放,中國進入新的改革時期。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7.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
1、中國經濟發展遵循從「點」到「線」再到「面」的發展路徑。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億多中國人擺脫了貧困,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經濟特區作為「點」發揮了重要示範作用。
2、特區的成功也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經濟特區不僅名字是中國首創,而且涵蓋多種形式,如中國陸續建立的眾多國家級高新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乃至沿海開放城市,為中國利用境外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發展經濟提供了重要平台,成為中國實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形式。
3、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帶來了旅遊業的繁榮。
中國旅遊市場規模總量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法國、西班牙和美國。中國的發展與旅遊是雙向互動的。改革開放推動了旅遊業的繁榮,增長的旅遊業又促進了相關領域更好地發展,如機場、鐵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設施。
4、中國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
來中國旅遊、學習、工作、定居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如今,中國正在全面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在商業活動、人力資本、文化體驗等方面,中國已經與世界接軌。
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媒體的報道更加多樣化,調查報道也不斷增加。
互聯網的發展更是給中國媒體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達8.0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7.88億。隨著互聯網媒體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更加暢通,內容更加多元,個人也有更多的機會和途徑展現自己的才華。
8. 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的四年,是「撥專亂反正和改革起步」的階段屬
第二階段,從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到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發表的十年,是「開始全面改革,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道路、基本路線並大膽探索改革目標」的階段
第三階段,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的召開到2002年黨的十六大之前的十年,是「經受住政治和金融風波考驗而更加堅定奮進,有系統地確立指導理論、基本綱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實現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的階段
第四階段,從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到現在的六年,是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明確界定當代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方位,更高地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