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東北軍歷史

中國東北軍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8 00:14:24

Ⅰ 歷史上的東北軍為什麼很強呢

因為他們有張作霖這樣一個真正兇猛的人做將領,他的東北軍訓練有素,出去無所謂,可以奮勇殺敵,所以戰鬥力很強,

Ⅱ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東北軍到底有多強

東北易幟後,奉軍改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要說東北軍到底有多強?那我們就說一說。

這些軍事工廠製造范圍廣,除了生產槍炮,同時還生產軍用飛機各種零部件。東三省兵工廠平均每天生產子彈三十萬發,可見,當時東北軍在軍工方面生產能力還有部隊裝備上屬於最強的一支部隊了。

Ⅲ 歷史東北軍劉兆恩是什麼人

軍閥。也就是當時人們說的土匪

Ⅳ 歷史上東北軍牛逼還是川軍牛逼

那為什麼東北軍獲得的青天白日勛章最多呢?為什麼只有2500萬人口的東版北人在正面戰場陣亡了100多萬權呢?為什麼八年抗戰變成十四年呢?
青天白日章在當時那都是拿血染紅的,34塊東北軍,1塊川軍,你說為啥?當然川軍陣亡60多萬也是英雄,這是不能抹殺的。不過主要是樓主問題正確性。

Ⅳ 歷史上的東北軍為什麼很強

東北軍有這個傳統撿漏的能力,蔣介石取得了絕對優勢,東北軍趕緊入場,很快東北軍就佔領了這個華北地區。

Ⅵ 歷史九一八事變,強大的東北軍為何會戰敗,誰是罪魁禍首

86年前的那場九一八,讓中國瞬間喪失了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白山黑水之地。而令人費解的是,當時的東北軍可謂當時中國境內裝備最為精良的部隊。這只軍隊為何沒有守住自己的家鄉呢?

東北軍開始走上現代化建設要從1922年四月第一次直奉戰爭失敗開始,當時的東北王張作霖痛定思痛,在通過東三省省議會宣布東北「自治」的同時,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張作霖還擴建東北講武堂,培訓軍事人才,又把兵工廠的生產規模擴大了數倍。海空軍方面,東北軍擁有德國與義大利製造的250―300架飛機,

正是這只軍隊入關打敗了吳佩孚的直系軍隊主力,將馮玉祥的國民軍趕往西北,也正是這只軍隊,在面對蔣介石的二次北伐時撤回東北,在老帥身死之後成為了少帥(張學良)的直系部隊。

1928年末東北易幟之後,奉軍正式改名東北軍,張學良在平息內部動亂後順利接掌了這只當時中國最為精銳的地方軍。東北的噩夢源於1930年的中原大戰,當時的張學良少帥坐觀蔣、馮、閻三家成敗,在戰局最為關鍵的時刻出兵華北。

張學良將自己的參謀智囊團和指揮部搬到了北京,更將東北軍大批內調,將自己的大後方東三省暴露於日本人的視線之下。九一八事變之時,東北軍在東北境內的兵力仍然16萬可用之兵,在沈陽的兵力亦有1萬余眾,反觀當時的日本,其駐我國東北的軍隊僅1萬餘人,如此軍力對比之下,穩操勝券的東北軍堅定的執行了蔣下達給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軍人們收到的命令是:「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但是蔣介石與張學良在事態發生時對日本擴張野心的估計嚴重不足,這直接導致了東北軍喪失了對日作戰的戰略先機。雖然有來自後方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但是東北軍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家鄉,即使執行不抵抗命令的張學良也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故鄉淪喪。

小夥伴們怎麼看?喜歡關注哦,謝謝~!

Ⅶ 東北軍在1931年前後的軍力

1930年底,張學良所統領的奉系東北軍僅陸軍就有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炮兵回10個團,總兵力約答計40萬人

總計擁有5個航空兵大隊,總裝備飛機328架
東北海軍已擁有海圻、海琛、鎮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現代化戰艦及大小艦只21艘,3.22萬噸,艦隊官兵3400人,其中海圻號主力艦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巡洋艦。

Ⅷ 請教關於東北軍的歷史

因發動西安事變而聞名的東北軍,是地方性的武裝集團。其前身為大軍閥張作霖所統轄的奉軍。1928年底東北「易幟」後,該軍編為東北邊防軍,納入南京政府軍系統,擁有兵力約三十萬。其統帥張學良為國民政府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又為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命令「不抵抗」、「力避沖突」,張學良則幻想「依靠中央」和通過國際干涉來解決日軍入侵問題。東北軍拱手讓出富饒的家鄉,忍痛退入山海關內,在歷史上寫下恥辱的一頁。目睹家鄉廬墓橫遭踐踏,父母姐妹慘受凌辱,廣大將士義憤填膺,紛紛要求「打回老家去!」「收復失地!」一些未入關的官兵自動奮起抵抗,著名的江橋抗戰、雙城阻擊戰、哈爾濱保衛戰等,打擊了侵略軍的囂張氣焰,並推動東北各地抗日義勇軍迅速崛起。流亡入關的東北各界名流和愛國人士奔走呼籲,於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大力開展支援義勇軍工作。1933年初形勢急轉直下,日軍長驅直入,山海關失守,熱河守軍潰敗。3月,在全國人民憤怒譴責聲中,蔣介石將失地罪責完全轉嫁於張學良,逼張引咎辭職,下野出國。東北軍按照張學良臨行囑托,集結在華北一帶,籌謀還鄉大計。
1934年1月張學良返國,3月就任鄂豫皖「剿總」副司令,部分東北軍南下「剿共」。1935年秋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蔣介石在西安設立西北「剿總」,任命張學良為副司令,調東北軍入陝甘。東北軍此時兵力十六萬左右,五分之四被驅入陝甘參加「剿共」。經過勞山、榆林橋、直羅鎮三次戰役,兩個多月損失近三個師。蔣介石不但不給補充,反而削減番號,減發軍餉。嚴酷的現實迫使張學良和將士們深思。官兵厭倦內戰,要求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呼聲日益高漲;張學良也感到再繼續下去將使全軍覆滅,永無回鄉之望,開始探求新出路。12月,張學良赴南京開會,秘密轉上海會見杜重遠、李杜等愛國人士。杜、李直率地向張學良進言:停止內戰,聯合一切愛國力量抗日是東北軍最好的出路。後來,李杜輾轉介紹中共秘密黨員劉鼎赴張學良處工作。
與此同時,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根據東北軍的情況,中共中央把對該軍的統一戰線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1936年1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聯名發出《紅軍為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4月9日,周恩來與張學良在延安舉行了聯合抗日救國會談。東北軍確立聯共抗日方向,為在西北地區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6月,中共中央成立東北軍工作委員會,書記周恩來,委員葉劍英、邊章伍、朱理治(兼秘書長)等。20日周恩來親自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東北軍工作的指導原則》,指出「爭取東北軍到抗日戰線上來是我們的基本方針」。陝甘根據地廣大軍民在此方針指導下,積極開展了對東北軍的爭取工作。
延安會談後,張學良全力以赴進行抗日准備,不僅與紅軍停戰,還與楊虎城的十七路軍(駐防陝甘)友好相處。6月,張學良命人創辦《西京民報》,向官兵和民眾宣傳抗日。同月15日,張、楊聯合在王曲鎮開辦「長安軍官訓練團」,向中高級軍官灌輸抗日思想。22日張在該團發表題為《中國出路唯有抗日》的講話,指出「抗日是東北軍最大使命」,以「把全(民)族所有力量拉到抗日陣線上去長期抗戰」為己任,號召全軍將士「寧肯斗爭致死,決不束手待斃!」張學良的抗日決心與信心,對全軍提高思想、統一認識起了很大作用。9月初,為向部隊補充新鮮血液,張學良接受共產黨建議,從平津等地招收了三百多名進步青年和學生(其中不少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民先隊員),開辦學兵隊。同月,東北軍內秘密建立以張學良為領袖的抗日核心組織——抗日同志會。在此期間,張學良還陸續派代表分赴晉、綏、冀、兩廣、新疆等地,聯絡各地方實力派,醞釀聯合抗日;同時利用各種機會向蔣介石勸諫,要求他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國策。
東北軍入陝甘後,許多共產黨員秘密進入該軍,為幫助其走上抗日戰線做了巨大努力。1936年6月末,在中共北方局領導下,東北軍內的地下黨員成立了東北軍內工作委員會,書記劉瀾波,委員宋黎、苗渤然。此後地下黨在東北軍的工作更加活躍,無論總部、各部隊、軍官訓練團和學兵隊,以及報社、通訊大隊等,都有共產黨員在裡面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團結教育廣大官兵。8月30日和10月初,朱理治、葉劍英相繼至西安,與張學良磋商東北軍、十七路軍與紅軍三方聯合抗日大計,進一步加強推動東北軍抗日工作。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指引下,東北軍內和西北地區的地下黨組織互相配合,不斷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京民報》、《東望》和《西北文化日報》等進步報刊成了抗日的喉舌,「西北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東北民眾救亡會」等救國團體紛紛成立,並聯合舉行了「九一八」五周年紀念會、追悼魯迅和援綏抗日募捐等活動。
抗日救國事業把東北軍、十七路軍和各階層民眾緊緊聯結在一起,在愛國熱情激勵下,將士們決心為抗日而獻身。11月27日張學良上書蔣介石,懇切地請纓援綏。蔣嚴詞拒絕,同時下令加緊鎮壓救亡運動,又策劃調集其嫡系部隊約三十個師進入陝甘,圖謀全殲紅軍並迫張、楊就範。12月4日蔣介石坐鎮西安威逼張、楊「剿共」,否則即將兩軍趕出陝甘。蔣的倒行逆施,使張、楊忍無可忍,終於激起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並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張學良、楊虎城及東北軍、十七路軍廣大官兵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後張學良被蔣軟禁,東北軍被縮編並調往豫、皖、蘇各地。張學良身陷囹圄,仍念念不忘抗日,曾多次致書東北軍將領,勉勵部下:「吾等必須將吾們的血及此一點武裝(東北軍),供(貢)獻與東北父老之前,……以期在抗日戰場上,顯我身手。」
蘆溝橋事變爆發後,東北軍各部與全國軍隊一起迅速開往各抗日戰場,其中四十九軍、五十七軍和六十七軍在淞滬戰役和南京保衛戰中浴血奮戰,犧牲慘重;五十一軍參加保衛淮河及徐州大會戰(包括台兒庄戰役),後與五十七軍一起挺進魯南;五十三軍轉戰冀、豫、鄂、湘,後入緬甸、越南對日作戰。在激戰中,吳克仁、朱鴻勛、吳桐崗、劉桂五、方叔洪、黃德興、劉啟文、扈先梅等將領及無數官兵,其中包括許多共產黨員壯烈犧牲,為國捐軀。張學良被扣後,東北軍在蔣介石消滅異己政策下,大量消耗損失並被分化瓦解。廣大官兵紛紛覺悟,在共產黨幫助下,陸續脫離南京政府控制,走上獨立自主開展游擊戰爭的道路。1937年10月,五十三軍六九一團團長呂正操在冀中舉起抗日大旗,經小樵改編,部隊迅速發展,後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並建立冀中軍區。1942年8月,五十七軍一百十一師師長常恩多和蘇魯戰區秘書主任兼政務處長郭維城率該師舉行「八三」起義。中共山東分局聞訊,立即派從該師撤出的秘密黨員萬毅(該師三三三旅旅長)和王振乾急返部隊。新一百十一師推選萬毅任師長(常恩多病逝),後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1945年8月,奉朱德總司令命令,呂正操、萬毅、張學思等率部挺進東北,實現了張學良將軍和東北人民湔雪國恥光復故土的宿願。東北軍走向抗日戰場,經過了苦難而曲折的道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附:東北軍在9·18事變發生時所轄兵力之簡要資料
東北易幟後,東北軍編成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炮兵10個團。1930年9月,張學良支援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以其9個精銳旅共10萬人編成兩軍,由於學忠、王樹常統領入關。中原大戰結束後,入關的9個旅及配屬(騎兵3個旅及炮兵、工兵等)分駐在平津一帶。1931年7月,為討伐石友三的反蔣反張戰爭,又將東北的步兵3個旅、炮兵2個團共8萬人調進關內。再加上駐山海關的何柱國旅,這時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留駐東北的步兵12個旅、騎兵3個旅和省防旅,裝備都較關內部隊差。由於東北軍政當局歷來是反共反蘇的,特別是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後,在兵力部署上主要是用來對付蘇聯。「九一八」事變前夕,在東北的正規軍16.5萬人、非正規軍4萬人,總計約20萬人(保守估計)。
具體駐地是:
遼寧駐軍:
獨立第7旅王以哲部,駐沈陽;
獨立第12旅張廷樞部,駐錦縣;
獨立第20旅常經武部,駐鄭家屯;
騎兵第3旅張樹森部,駐通遼;
省防一旅於芷山部,駐山城鎮;
省防二旅張海鵬部,駐洮南;
公安總隊(由原第20師改編)黃顯聲部,駐沈陽;
輜重教導隊牛元峰部,駐溝幫子;
東北空軍、海軍及憲兵司令部,均駐沈陽;
吉林駐軍:
獨立第21旅趙芷香(後張治邦接任)部,駐寧安;
獨立第22旅蘇德臣部,駐雙城;
獨立第23旅李桂林部,駐長春;
獨立第24旅李杜部,駐依蘭;
獨立第25旅張作舟部,駐吉林;
獨立第26旅邢占清部,駐哈爾濱;
獨立第28旅丁超部,駐哈爾濱;
騎兵第4旅常堯臣部,駐農安;
省防第1旅孫鶴喜部,駐方正;
省防第2旅王紹南部,駐蛟河;
炮兵第10團穆純昌部,駐長春;
邊防軍公署衛隊團馮占海部,駐吉林;
哈爾濱特區公安大隊王之佑部,駐吉林;
山林警備隊趙維祥部,駐延壽;
黑龍江駐軍:
省防步兵第1旅張殿九部,駐扎蘭屯;
省防步兵第2旅蘇炳文部,駐海拉爾;
省防騎兵第1旅王南屏部,駐綏化;
省防騎兵第2旅吳松林部,駐克山、拜泉;
獨立騎兵第2旅程志遠部,駐滿洲里;
獨立炮兵第9團朴炳珊部,駐泰安鎮;
邊防軍公署衛隊團徐寶珍部,駐齊齊哈爾;
興安屯墾軍苑崇谷部,駐索倫; 保安大隊竇聯芳部,駐齊齊哈爾。
東北駐軍和日軍力量上對比,東北軍裝備上雖不如日軍,但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如果沒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部署得當,日軍的侵略行動是不能輕易得逞的。

Ⅸ 歷史東北軍有劉兆恩這個人嗎

應該是沒有這個人物的。

Ⅹ 國民黨 川軍 中央軍 東北軍 西北剿總 等等都是什麼關系

清廷崩潰後,群龍無首,地方軍閥紛紛獨立。然後軍閥混戰、兼並,最後老蔣實力最強,獲地方軍閥承認為老大,軍隊就是中央軍。但地方軍權未削,四川軍閥的部隊就叫川軍,東北的就是東北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東北軍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