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圖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中圖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

發布時間:2021-03-08 00:04:23

1. 七年級上冊歷史(中圖版)學了什麼

原始人類-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秦-三國-三國後期等。漢。
學好歷史,不懂上網路查下。或詢問老師。上課認真聽就可以了。

2.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知識結構

北師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終復習提綱
(僅為提綱,希望能幫助你!需要你自己對照書去看)
1、隋朝大運河:北:涿郡,南:餘杭,中心:洛陽。從北到南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2、唐太宗——貞觀之治;武則天——貞觀遺風(為唐的全盛奠定基礎);唐玄宗——開元盛世

貞觀之治出現原因:唐太宗認真吸取隋亡教訓,選賢任能和虛心納諫,推行改革措施。

貞觀新政具體措施:A、賦役制度:減少百姓服勞役的天數,並規定可以交納實物代替服役。目的:減輕老百姓負擔,維護統治。B、政治制度:沿襲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C、法律制度:在隋律的基礎上,修訂了《唐律疏議》(中國現存最完備的一部法典)。D、考試制度:沿襲和完善隋朝的科舉制度。

得到啟示:為民辦實事,使人民安居樂業,構建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關心國計民生,使老百姓能和諧創業等。

3、隋文帝創立科舉制,隋煬帝設進士科;唐朝進一步完善(進士科、明經科,雁塔題名),武則天時設立殿試。

4、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5、唐代中外交往盛況空前,影響深遠。鑒真、玄奘。

6、唐朝的《金剛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7、四大發明中唐朝發明的是雕版印刷術和火葯。北宋發明的是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

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印刷術對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葯被廣泛應用於軍事戰爭,後來傳到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震動。指南針應用到航海上,傳入歐洲,為環球航行和新大陸的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

中國科技的確輝煌過,但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專制,缺乏開明的社會制度,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明清之際閉關鎖國,最終導致了科技沒能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動力,給社會帶來更多實惠鳳致落後於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為第一生產力是有條件限制的。

8、安平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

9、遼西夏北宋、金西夏北宋、金西夏南宋都曾經並立。

10、 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當時還從越南傳入了占城稻。

11、 蘇湖熟,天下足。說明宋代太湖流域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南方長江流域。

12、 宋代重要的節日有元旦、寒食、冬至。每到元旦時家家貼春聯放鞭炮。

13、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日常生活與習俗風情。

14、 成吉思汗的主要貢獻在於統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權。

15、 回族是元朝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同漢、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的。

16、 行省制度說明我國設立省級行政區是從元朝開始的。

17、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18、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范圍是四書五經,而且得寫八股文。

19、 明清君主專制加強:明太祖朱元璋時廢除了沿續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權歸六部。他還設立了廷杖制度。明朝設立了廠衛制度。清朝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品位不高。

20、 明朝戚繼光和俞大猷抗倭,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都可以看出他們是民族英雄。

21、 清朝康熙時期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一次戰爭。

22、 清朝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的是駐藏大臣。主持金瓶掣簽儀式的也是駐藏大臣。

23、 清朝承德避暑山莊並不是為了避暑而修建的。

24、 明成祖時鄭和(三寶太監)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比歐洲哥倫布的遠洋航行早87年。

25、 現在的北京城主要是明成祖在位時擴建的。由里到外為宮城、皇城、京城。故宮位於宮城。故宮的特點是:雄偉、庄嚴、布局嚴謹、和諧。故宮的建築紅色象徵尊嚴,黃色在五行學說中代表中央方位,封建社會以此作為皇室的標志。故宮在世界建築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26、 明朝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它和秦長城的共同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犯。長城熔鑄了中華民族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徵。現在長城受到一些破壞,我們要有保護文化遺產和生存環境的意識。

27、 要了解明朝的醫葯學主要成就可以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28、 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在於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唐朝的對外開放使社會高度繁榮,清朝的閉關鎖國使中國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唐朝的強大與對外開放有一定關系。在對外開放交流中變得更加輝煌。而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最終導致落伍,處於西方殖民侵略勢力的包圍之中。

我國必須實行改革開放,如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人類的不同文明總是在交流中前進的,若是閉關鎖國,就會被世界潮流拋棄。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最終導致喪權辱國的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地圖冊電子書

你好,請打開下面這個網址就可以看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地圖冊電子書回了
如果您覺得滿意答,請您採納哦~
http://www.kantu.com/tk980264i565280821326.html

4.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歷史卷

有沒有好處

5. 有沒有七年級下冊中國地圖版的歷史教材全解

人教網上有歷史課本的教學參考書。
你可以按照課本上的網址,看一下出版社的信息。或許人教版和中圖版的差別不太大。

6.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

大笨蛋

7. 七年級下冊歷史時間軸(要圖)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7)中圖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擴展閱讀

關於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其他版本歌訣: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8. 中國地圖出版社七年級歷史上、下冊提綱

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我們生活的世界

第一課 從地圖看世界
第二課 世界的劃分
第三課 自然環境與人口分布

1. 公元前550年前後,古希臘地理學家繪制了一幅世界地圖,這幅地圖對地中海四周海陸輪廓的描繪大體上是正確的。
2. 公元2世紀,古希臘地理學者托勒密繪制的世界地圖,是人類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幅地圖首次展示了大地不是一個平面,並且使用了經緯線。
3. 阿拉伯學者伊德里西在12世紀繪制了一幅世界地圖。圖中的印度洋不再是被大陸所包圍,而是一個在非洲大陸南面與大西洋相連接的海洋,中國、日本等亞洲東方國家也標注在圖中。
4. 15世紀,麥哲倫等航海家最終證明了人類腳下的大地是一個球體。
5.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圖的國家之一。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三幅繪在帛上的地圖,其中一幅是地形圖,一幅是駐軍圖,一幅是城邑圖。
6. 西晉地圖學家裴秀所創立的「制圖六體」是關於地圖編制原理的精闢論述,代表了中國古代先進的制圖理論和技術。
7. 地球上空有很多顆人造衛星,他們不停地向地面發送拍攝的衛星影像,地面接收以後,將它轉送到科學家的計算機上,處理成衛星影像地圖。
8. 古埃及人發現地圖對表明財產所有權很有用。(有了地圖就可以解決所有權方面的種種爭執。)
9. (人類的歷史及時發現世界、了解世界的歷史,也是豐富地圖的歷史。)
10. 地圖可以幫助人們發現事物的空間聯系。(大陸漂移學說)
11. 地圖不但能夠揭示自然事物的空間現象和過程,還能反映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
12. 如今地圖已經成為人類活動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但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國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好幫手。
13. 地圖必須具備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利和注記。
14. 方向:一般地圖上的的方向(默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用指向標表示方向、用經緯網表示方向。
15.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種:數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通常,反映大范圍區域的地圖選用的比例尺就小,途中的內容比較簡略;反映小范圍區域的地圖,選用的比例尺就大,圖中的內容比較詳細。
16. 人們將面積廣大而完整的陸地稱為大陸,將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塊陸地稱為島嶼,大陸及其附屬的島嶼稱為大洲。地球上的陸地被人們分為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南極洲。
17. 大洲之間的界限是人為劃定的。山脈、河流等屬於天然界線,運河等屬於非天然界線。亞歐兩洲陸地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等為界。非亞兩洲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界線。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北美洲與亞洲之間的界線是白令海峽。
18. 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北冰洋。太平洋面積最大,大西洋形狀如同英文字母「S」,北冰洋面積最小。
19. (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7月18日為世界海洋日。)
20. 目前,全世界約有230個國家和地區。
21. 一個國家除了擁有自己的居民外,還擁有自己的領土。國家最根本的特徵是擁有主權。(擁有主權是國家與地區之間最大的區別。)國家對內有處理國家內部事務的職能,對外有進行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以及抵禦外敵入侵的職能。
22. 非洲是目前擁有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
23. 世界上有不同類型的國家。從面積上看,「教會之國」梵蒂岡是一個面積只有0.44平方千米、人口僅1300餘人的袖珍小國(「國中之國」);俄羅斯國土遼闊,面積1708萬平凡千米,居世界第一位。從形狀上看:狹長型——智利,緊湊型——波蘭,分散型——馬來西亞。從海陸位置來看,國家可分為島國、沿海國和內陸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之國,四周被印度洋和太平洋所環抱;奈及利亞南臨幾內亞灣,為沿海國;哈薩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還可以從宗教上看。

作者:cynthia0507082006-6-11 21:29 回復此發言

--------------------------------------------------------------------------------

2 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提綱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是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我國一向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霸權主義行徑。)
25. 自然環境由地形、氣候、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組成。(這些自然要素既構成人類居住的自然環境,也影響著人類的活動。)
26. 陸地上的地形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在不同地形的分布區內,道路形式、社區規模和類型、農業生產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別。)
27. 氣候是重要的自然環境要素。地球上有多種氣候類型,不同氣候類型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上。農業活動與氣候關系最為密切。
28. 土壤也是農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土壤肥力上。
29. 水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主要的和不可替代的資源。因此一些河流沿岸往往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帶。
30. 人口的分布既受自然環境的制約,也受社會因素的影響。
31. 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帶是南亞、東南亞、中國東部、朝鮮半島和日本。第二個人口密集的地區是西歐。第三個人口稠密區在北美洲的美國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周圍。(人口稠密地區的形成與自然、歷史、經濟、文化等因素有關。)
32. 中國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一直是「黑河——騰沖」一線之東南面高於其西北面。目前這條線的東南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43%,而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4%。
33.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人口排在前五位的省級行政區是河南、山東、廣東、四川和江蘇。

第二單元 生產活動與自然環境

第四課 農業與自然環境
第五課 工業與自然環境
34.(農業和工業屬於人類最基本的生產活動。)
35.農業分為耕作業、畜牧業、漁業和林業等部門。
36.(農業起源於早期人類對動植物的馴化。)
37.據考證,早期馴化動植物的地區主要有西亞兩河流域、中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以及中美地區。例如,小麥和豬、牛、羊是在西亞馴化而成的;水稻的最早馴化地區是中國;玉米的最早馴化地區是中美地區。
38.斑馬始終沒有被馴化。
39.馴化產生了原始農業,農業是人類獲得較為充足、穩定的食物來源,使人類社會的發展上了一個台階。(全球人口從距今一萬年左右人類種植穀物開始持續增長。)
40.當一個物種被馴化後,其他地區利用這個物種,還要進行適合當地環境的馴化。(農業生產的區域也由最初零星的作物起源中心逐漸向外擴展。)
41. 袁隆平是我國著名的水稻育種專家。1973年,他成功地培育出世界最早的「三系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產量,成為我國水稻生產上的「綠色革命」。
42.人們利用雜交技術和基因工程,培育出適應不同自然條件的作物、家畜新品種。(新品種的出現,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而且改變了他們的地域分布。)
43.耕作業和畜牧業是農業的兩個主要部門。它們的地域分布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農業的發展除了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外,還受各國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
44.世界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地緯地區,特別是中緯度地區,即亞洲東部和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東南部。
45.耕作業是中國最重要的農業部門。(因為:歷史——中國耕作業歷史悠久、作物品種繁多、中國古代重農抑商;自然——中國氣候的特點之一就是高溫期和多雨期同在夏季,這位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氣候條件;經濟——中國有13億人口,沒有經濟實力,所以只能自給自足。)
46.世界草場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5,大面積的天然牧場主要分布在半濕潤和半乾旱的草原區。(草場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條件。)(熱帶草原在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溫帶草原在亞歐大陸和南、北美洲。中國、阿根廷、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是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
47.中國草場面積約4億公頃,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的高原和山地。
48.(耕地減少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壓力,保護耕地、恢復一些被破壞耕地的生產功能,十分重要。)
49.林業資源和漁業資源具有可更新的特點,只要利用得當,就不會枯竭。
50.中國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西南的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地區和喜馬拉雅山南坡。
51. 森林的功能:經濟功能——提供果品葯材、提供木材;環境功能——美化環境、減弱噪音、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保持水土、凈化空氣。
52.為了保護漁業資源,我國沿海普遍實行了休漁制度,即在夏季的一段時間里停止捕魚。
53.在人類歷史的不同階段,人們利用自然資源的種類和程度是不同的。工業的產生及發展,最能體現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種類不斷擴大、利用程度逐步加深的過程。
54.工業每一次較大的進步往往都表現為新資源的開發、新技術的應用與新產品的出現。(新資源、新技術、新產品)
55.礦產資源可分為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兩大類。前者又可分為黑色金屬礦和有色金屬礦兩類:鐵、鉻、錳為黑色金屬礦;銅、鋁、鉛、鋅等為有色金屬礦。後者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磷灰石等。
56.許多基礎工業的分布需要靠近原料和燃料產地。但隨著交通和其他技術的發展,工業分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原料和燃料產地的限制。
57.人類開發礦產資源的空間從陸地擴展到海洋,如:海地錳結核等。
58.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
59.礦物的冶煉和提純過程會產生大量的肥料並造成污染環境的物質。為了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人們已經開始回收廢舊金屬。

閱讀全文

與中圖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