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推薦中國歷史的書籍 要權威的客觀的完整的科普的 給成年人看的
建議你看看《袁騰飛:歷史是個什麼玩意》,或者《這個歷史挺靠譜》,內或者下載容相關視頻,會對你的歷史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不僅僅是對考試有幫助,也能提高你對歷史的興趣。
袁騰飛是北京教育學院的歷史老師,因其講課詼諧幽默,很受學生喜歡,多次在高考中出題。央視特請其為百家講壇開講《兩宋風雲》等。視頻被傳上網後,受到網友大量追捧,並稱其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
當然,他只是在講課,而不是在講史,要想徹底的研究歷史,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不是幾本書能解決的。
『貳』 中國歷史書籍推薦
一、如果希望了解的是正史,要求與歷史真相不能有太大出入,建議閱讀《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稿》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葯)、《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文言文不喜的話,可以尋找這些書的白話版本。
二、如果並不怎麼要求正史,只是想對歷史有個大概了解,野史傳言故事也喜歡的話,那可看的書就很多了。
稍微接近正史的,《明朝的那些事兒》《晉朝的那些事兒》等等;
小說+歷史性質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東周列國志》之類;
歷史架空小說的,以起點為首的網路小說網站,推薦讀月關、賊道三痴、高月等作者的網文。
『叄』 中國歷史書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左傳》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2、《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5、《左傳》
《春秋左氏傳》(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書
『肆』 關於中國歷史最權威的書籍有哪些
24史吧。
每朝每代的史書基本上都是由下一朝編寫的
雖然有可能有一些政治內容做了修改,但是絕對比野史權威。
『伍』 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
《二十四史》:《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版南朝宋·范曄)權、《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葯)、《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再加上《清史稿》
『陸』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左傳》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2、《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5、《左傳》
《春秋左氏傳》(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書
『柒』 中國歷史入門的書籍
我推薦抄山根幸夫先生襲主編的《中國史研究入門》,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增訂版。
本書是一部譯著。原書《中國史研究入門》,是以日本學者山根幸夫為主的一些研究中國史的學者集體編著的。1983年9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書自先秦迄於當代,近百萬字。現翻譯介紹給國內史學界,特別是有志於中國史研究的青年學生。從淵源來說,史學入門之類的書籍國內早已有之,諸如張之洞《書目答問》即是。但這種舊日的入門書,充其量不過是一種史料學、志志學而已。與此不同,《中國史研究入門》一書的編著體例、結構乃至內容體現了時代的特點。
『捌』 有哪些歷史類的科普書籍可推薦
古代史通史方面,錢穆《國史大綱》是可以翻一翻的。此外,如果你想快點看完,可以翻一翻張傳璽《中國古代史》。
『玖』 最全最著名講中國歷史的書籍是什麼
又不是給小朋友讀的,又插有具體典故的,事實上這兩個要求還真挺矛盾的……專
大網路全書的屬中國歷史卷算是勉勉強強符合你要求的「最全最著名」了。除此之外,我反正未見再有什麼一整套的書很嚴肅地從史前講到當代的了都是以古代為限或者以近代為限之類的非「通史」了。
錢穆老先生的《國史大綱》倒是著名,不過基本沒什麼具體典故。嚴肅的通史還有呂思勉的《呂著中國通史》和《白話本國史》;50年代翦伯贊領頭編寫的並且一直改版到現在的《中國史綱要》;勉強算的話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也可以。不過嚴肅的學術書籍可就沒什麼「具體典故」了。要是具體典故多的書,那不是哄小孩的就是不完整的或者是獵奇的。
當然,雖然我猜你應該沒那毅力和恆心,不過還是推薦一下二十四史好了。 紀傳體的書既不是流水賬而且有有趣的典故外加全部加在一塊也很完整了。一點一點地看希望你在60歲之前能夠看完。
嗯,樓上提的蔡東藩的所有的歷史演義確實不錯。
哦對,前面居然忘寫白壽彝領頭編的《中國通史》了……這個可全了。
『拾』 請推薦幾本中國歷史方面的書籍!
《二十四史》、《史記》這些書一般人看不懂,你暫時先別想了,以後如專果有能力再說,《明朝那屬些事兒》和百家講壇那些書,屬於「文化快餐」,「快餐」吃多了也不好。
我向你推薦兩本書,你肯定看得懂,而且很有思想,很專業。一本是呂思勉先生的《呂著三國史話》;另一本是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
歷史方面的書籍,包括《史記》、《二十四史》這些習慣上我們認為比較權威的史書由於種種原因都有一些記載失實的地方,呂先生在其《呂著三國史話》中對於歷史記載的深刻分析有助於我們在歷史書籍閱讀過程中更准確的把握史實,去偽存真。
思勉先生和黃仁宇先生在他們的這兩本著作中對歷史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很專業而且也不難掌握,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還被很多美國高校選為歷史科的教材。我覺得你應該好好讀一下這兩本書,作為你以後讀其它史書的理論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以後你再讀其它的歷史書籍,就不是在盲目的填鴨式的讀書,而是能在讀史的過程中有所思考,並能從中得到啟迪。
你到稍微大一點的書店去應該都有賣的,哪個出版社無所謂,你只要按書名和作者買就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