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大學歷史簡介

中國大學歷史簡介

發布時間:2021-03-07 19:28:08

A. 中國大學的歷史沿革

學校初名國民大學,國民政府撥款84500兩白銀為開辦費,租得前門內西城根願學堂為校址(後為中國大學附屬中學校址,現已改建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由政府提供開辦經費,1913年4月正式開學。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開辦經費被北洋政府收回,學校由官辦改為民辦。1914年1月學校與上海吳淞中國公學合並,改稱中國公學大學部。 1917年3月5日,中國公學大學部改名中國大學,學校遷入西單二龍坑鄭王府(後為新皮庫胡同乙12號)新址。
1921年起,由王正廷長期任中國大學校長。1930年,學校停辦大學預科,改為附屬中學。同年11月學校改稱中國學院。 1949年3月,中國大學因生員缺乏及經費匱乏停辦,部分院系教授及學生合並到華北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1949年中國大學(理學院)並入山西大學。所遺校舍成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辦公場所,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場所。直到1949年3月停辦,前後共歷36年。
其附屬中學,在1949年北平解放後改名新生中學,又更名新英中學,1952年改稱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2006年定名為中山中學。 2013年4月13日,中國大學北京校友會在京舉辦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51名80歲以上的老校友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北京中山堂和中大校友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大學百年紀念展覽,於4月9日開幕。展品計約230餘件,包括照片140餘張、書報刊60餘種。

B. 中國大學歷史悠久排名

湖南大學,學校辦學起源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創建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的連續性。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於1913年由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創辦於1895年10月2日,至今已有110年的歷史。1951年經院系調整更名為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創辦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1954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建立的成都工學院發展而來。浙大前身求是書院成立於1897年,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並一度停辦;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為第三中山大學工學院和勞農學院);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C. 分別介紹18 19 20 21 世紀的大學的發展及歷史

【內容提要】本文從一個較為寬泛的角度出發,簡要考察了世界及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並對目前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作了歸納與總結。最後,作者提出研究大學理念應該把握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
【摘 要 題】高教史研究
【關 鍵 詞】大學/大學理念/高等教育理念
理念,人們在使用這個概念時往往具有不同的指稱。但分析起來,通常是在兩個層面上加以使用。其一,是把理念看作觀念。它既包括認識、思想、價值觀、信念、意識、理念、理想等抽象的內容,又涵蓋諸如目的、宗旨、原則、追求等較為具體的內容,所以理念既是一種哲學觀點、思想觀念,又是一種理想追求、行動准則。其二,把理念看作是一種系統的理性認識和信念,是一種反映教育發展的本質特徵和規律的觀念,因而它不是作為普遍的或一般的觀念,而是更多地表現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概念中的涵義,更具有理性色彩,更加系統化。在此,我們取第一種對理念的解釋,持相對寬泛的理念涵義,把大學精神、大學追求、大學理想等概念作為理念的代名詞看待,納入理念范疇加以討論。
一、西方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
被稱為人類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紀大學,在其誕生之時只是一個行會組織或學術團體。據有關史料,1200年的牛津學生文件證明,他們自稱「牛津教師和學生大學」,這表明大學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團體。這種行會組織在當時主要是滿足志趣相投的學者們追求知識的需要,期望通過這一組織尋求對其所作所為的保護。現在,已無史料表明中世紀大學的創建與發展是在什麼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大學在它創辦伊始就表現出了自治性、國際性、綜合性等特點。大學的自治性,表現為當時的大學在政府與教會之間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權,學者們自由教授,自由地發表言論,自己管理大學事務;大學的國際性,是指教師和學生隨意雲游,教師可以隨學生的變動移至另一城市,大學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由於宗教和語言的統一,這種對知識的探求是沒有國界的。[1]大學的綜合性,體現在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內容的多學科上,學生只有學完了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七藝」並獲得文科碩士學位以後,才有資格進入神學、醫學、法學學科學習。[2]
大學在隨後的幾百年歷程中,在追求學術、培養學生、回應社會等問題上不斷調整自己。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文主義逐漸蛻變成一種煩瑣的經院哲學,大學越來越遠離社會現實的需要,成為落後保守的機構。在此情況下,人們不斷地審視大學的變革和發展問題,並最終導致了洪堡的大學改革。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學,並系統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提出了「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主張,認為「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3]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研究和發展知識的場所。如果說在柏林大學以前的大學以培養學生為重任的話,那麼,柏林大學則把大學的功能進一步拓展為科學研究。1825年,美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傑弗遜創辦了弗吉尼亞大學,強調「州立大學應成為建設各州的智囊團和人才的策源地」。1862年,《莫里爾法案》的頒布進一步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學首倡大學要為農業、工業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提出州的邊界就是大學的邊界,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學的響應,大學正式與社會主動結合,形成了大學的直接為社會服務的職能。
大學理念盡管滯後於大學的產生,但它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對大學理念進行系統的論述的是牛津學者紐曼(Newman)。牛津大學是歐洲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大學,也是保持中世紀大學的旨趣與性格的一所大學。紐曼在牛津大學生活了長達20餘年,他於1852年寫的《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University)反映了當時牛津大學的思想。紐曼認為,大學乃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大學教育要達到提高社會理智格調,培養大眾的心智,凈化民族的情趣等目的,為此,大學應該為自由教育(Liberal Ecation)而設,大學應該提供普遍性的和完整性的知識教育,而不是狹隘的專門化教育。當1852年紐曼在描繪他的大學理念時,德國的大學正在成為新的模式,民主革命、工業革命及科學革命正在西方興起。1930年,美國大學的先驅者阿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Flexner)在其著作《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大學》(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認為,大學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成了有意識地獻身於尋求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構,大學建立了越來越多的研究所和學院、系及專業,大學不再是學生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他強調大學應該是時代的表徵,但他不以為大學應該隨社會的風尚、喜惡而亂轉。他批評當時大學成為一個五花八門的機構,成了「大眾的服務站」。[4]他希望哈佛大學不要承認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取消新聞學院和家政學院,取消足球、函授課程等等。正如牛津大學在1852年被紐曼理想化時,它實際上已面目全非,弗萊克斯納在1930年提出現代大學觀時,他所追求的現代大學也瀕臨滅絕。1963年,美國前加洲大學校長克拉克·科爾(Clark Kerr)在《大學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提出了新的大學觀。他認為,當代的美國大學早已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而發展出自我的性格。大學已徹底地參與到社會中去,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服務站」。他用「多元化巨型大學」(multiversity)來形容當時美國一些大型大學,認為現代大學是一種多元的機構,有多重目標,多個權力中心,為不同的顧客服務。因而,這種大學的理念與紐曼、弗萊克斯納的構想已相差甚遠。他比喻說,紐曼心目中的大學只是一個「鄉村」,弗萊克斯納的大學只是一個「市鎮」,而當代的大學則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城市」。[5]
大學理念的形成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理念的概括和闡釋,是對大學發展歷程和大學觀發展的反思與提煉;二是新型理念的生成和提出,是對現實社會及社會各種思潮對教育發展的預測與洞察。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在法國巴黎高等教育大會上提出了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念。[6]會議認為,高等教育正在成為社會的中心或主要組成部分。由於社會已經逐漸變成了知識型社會,因而高等教育和研究正作為個人、社區和國家的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作用。作為社會中心或社會主要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及倫理價值標準的多元化,無疑應對社會盡職盡責,幫助社會對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並採取行動,起著社會良知、思想庫的作用,發揮著批判、前瞻功能。文件指出,高等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而應加強其應變能力及變革和促進變革的能力,把包括高等教育的針對性、質量、公平、可持續發展、大眾化等問題納入到高等教育變革的視野里來認識。當然,致力於變革並不是對傳統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繼承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精神的傳統的基礎上實行變革。[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出版了《促進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在這一文件中提出了「前瞻性大學」這一思想,認為有遠見的高等教育體制和高等學校在確定自己的任務時,都應有這樣一種遠大的目光,即建立一種最好稱之為「前瞻性大學」的新型大學。這種大學應該是:一個開展高質量培訓的地方;一個擇優錄取學生的地方;一個追求、創造和傳播知識的人、促進科學發展的人和開展技術革命與發明的人薈萃的地方;一個使未來畢業生立志追求知識和使他們以利用知識為社會發展服務為己任的地方;一個歡迎學生「回爐更新知識、提高水平作為固定形式的地方;一個鼓勵和支持與工業和服務部門進行合作以及發展地區和國家經濟的地方;一個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討論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的地方;一個讓政府或相關機構獲得各種可靠而科學的情報以供決策的地方;一個匯集了堅決遵守學術自由原則的人的地方;一個置身於世界各種挑戰和機遇的地方。[8]這樣的新大學顯然不是與世隔絕的「象牙之塔」,也不僅僅是培養人才、發展知識為社會所用,而是主動投身於社會的各種事件之中,是國家或國際問題的自覺參與者和積極組織者。這體現了現代大學理念的新發展。
二、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
盡管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朝的太學,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產生,則要歸功於19世紀末期接受西方影響的結果,它與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機構並沒有繼續或淵源關系。當然,大學這種機構從一開始便與中國民族文化、教育傳統有著密切聯系,是根植於傳統文化這一土壤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在清朝末年,中國教育在外力撞擊和內力驅動下而走上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道路,引進西方教育制度,移植西方大學的辦學模式。開始了模仿西方教育的艱辛歷程。民國以後,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以後,進一步掀起了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和科學文化的熱潮,使大學從封建官僚養成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大學。[9]在當時的大學辦學者中,許多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仁人志士,受過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因而從一開始就敏銳地注意到大學理念在大學發展中的作用。正是由於大學辦學者的開闊的視野與先進的理念,致使我國大學教育的起點並不低。1912年,蔡元培作為教育總長主持制定《大學令》,確定了大學「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需要」的宗旨,作了「學」與「術」的分離,確定了大學以文理兩科為主的綜合性,確立了大學設評議會、各科設教授會,形成所謂「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極力推崇德國的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大力主張學術研究及學術研究的「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和大學管理的教授治校。他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所謂大學者,非僅為多數學生按時授課,造成一畢業生資格而已也,實以是為共同研究學術之機關。」[10]第一批庚款赴美國留學的梅貽琦於1928年任清華大學代校長,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學術自由等思想,並在辦學中付之實施。因此,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華、40年代的西南聯大集中反映了當時的辦學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師和中國社會的棟梁之材,當時形成的許多大學的辦學理念至今仍然被人們奉為主臬,彌足珍貴。
建國以後,中國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俄為師」、「獨尊蘇式」,對民國時期的高等教育進行了改造。這一階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為社會主義國家服務,為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服務。隨之而來的1957年的反右斗爭和文革十年,使大學理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楊東平在《大學精神》一書的序言中說,高等教育在文革期間墮落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其時既有「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的」這樣的荒唐,也有「大學就是大家都有來學」的荒誕。韓延明在其博士論文中對文革中知識分子慘遭迫害曾有過一個統計與描述。經過文革的破壞,中國大學的「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理念可以說盪然無存,甚至於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上所持有的知識自由的傲骨也遭遇了「粉碎性骨折」,大學的獨立性受到了削弱,大學的權利被忽視,大學缺少了兼容並包的大度與靈性。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重塑大學理念、恢復大學傳統成了大學發展的重要內容。高校自主辦學、建立學術委員會等內容寫入了高等教育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學校長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大學教授的地位有著顯著提高,學術的環境與氛圍有了較好的改善,知識分子的強烈使命感使高校師生們又一次成為時代精神的塑造者。盡管這種思想解放、學術自由還不夠徹底,但畢竟給學術研究提供了一片廣大的空間。

當然,和世界大學相比,目前中國大學的問題和處境仍然是十分獨特的。大學中的政治至上、經濟驅動比比皆是,遮閉了大學精神的光芒,官本位、政治擠壓、商業化的侵蝕嚴重扭曲了大學的靈魂。大學更像是一個政府部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學術組織。大學的教學、人事、科研等職能部門習慣於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匯報,缺乏獨立自主的辦學意識,這種自覺地把大學納入到行政管理體制中的做法,客觀上弱化了大學學術自由、機構自治的本質特徵,放棄了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獨特性格,扼殺了大學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大學里也彌漫著推崇官階、唯官是重、攀權附貴的庸俗風氣,神聖的學術尊嚴被學術腐敗所玷污,知識殿堂被褻瀆,職稱也不再是學術成就的標志。大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左右擺動,對急功近利的商業化行為過度熱衷,使得神聖的學府被人指責為「學店」。
三、目前我國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
大學理念是對大學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與價值等大學發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論述,其核心包括對「大學是什麼」、「大學應該怎麼做」這兩大基本問題的價值判斷和識別。對「大學是什麼」這一問題可以從大學的性質、功能、特徵等角度加以回答,可以稱之為生成理念或目標理念;對「大學應該怎麼做」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在對大學的理性認識的支配下對大學發展策略的選擇與認定,可以稱之為行動理念或過程理念。下面我們主要從哲學基礎、大學組織的傳統積淀、現實的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等層面對目前高教理論界的看法加以整理歸納。
從哲學基礎來說,大學理念實則是對學術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與控制、社會與個人、傳統與創新、繼承與變革、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等范疇的哲學思考。著名教育哲學家布魯貝克認為:「在二十世紀,大學確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即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12]為此,可以根據這兩種哲學分類分析大學理念。持認識論哲學的人強調大學以探索高深的學問和忠實地追求知識為目的,認為大學是一個學術系統,學術發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學的內在邏輯就是「大學是探索和傳播真理的堡壘」。持政治論哲學的人則強調知識對國家社會的深遠影響,追求知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他們要求大學根本改變以往基本上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況,從孤芳自責中走出來主動融入社會的現實之中。眭依凡認為,當今人們普遍接受的大學理念是認識論和政治論共同影響的產物,它們和諧地並存於大學理念中從而成為大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大學作為社會最重要的學術機構,它既必須按照知識發展和傳授的內在邏輯保持相對獨立性,又必須接受政治和社會對它提出的要求,承受經濟的壓力和大眾俗文化的沖擊。[13]肖海濤則從理性主義、工具主義、存在主義等哲學流派來分析大學理念,她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只是從一種哲學思想中演繹而來,偏執任何一端都會扼殺大學的生機,新中國大學理念基本上以政治論為取向,忽視大學的學術自由、自主辦學的權利,造成了不少失誤。[14]劉振天認為在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存在著四種不同的大學理想模式,即人文主義理想、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和人本主義理想。人文主義理想產生於英國中世紀以來的古典大學,認為大學的本質在於人的德行、情操、教養的養成;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分別是認識論哲學和政治論哲學;人本主義大學理想反對理性主義和工具主義,強調學生學習中的學習自由、選擇自由,尊重學生的主體意志、主體精神、主體人格和主體選擇。為此劉振天認為,大學的理想,既要體現我們社會的性質,又要表達時代的精神;既要遵循大學的內在規律,又要符合大學的外部規律;既要通過變革以適應社會,又要通過保留傳統以超載現實。因而,他提出的大學理想為:崇尚科學,追求完美;辦學自主,適度調控;造就英才,體現公平;發展個性,服務社會。[15]
根據大學這一組織機構在其歷史演變過程中的積淀來分析大學理念也是一個重要途徑。盡管大學這一機構在其發展歷程中不斷嬗變,大學理念也無時不處在變革演化之中,但存在著亘古不變的獨特的內涵與個性。目前,理論界對其認識與概括見仁見智,但也有一些共識。張應強認為,西方古典大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原生型態,古典大學教育理念可以概括為:一是為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為宗旨,二是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為條件,三是以教化社會、澤被人類為目標,四是以師生情趣相投、精神自由交往為形式。他強調要重視大學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創造精神。[16]王建華認為最重要的西方大學辦理理念為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17]高教界對此有著較多的探討。
在今天,一些學者從社會需要、時代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現實角度對大學理念作了重新審視與闡釋。他們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是冥頑不化,固步自封,而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楊德廣認為,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是由中國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所決定的,因而探討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必須以現代社會的特點為基礎,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以此出發,他提出了十個方面的大學理念:教育性、學術性、綜合性、創造性、社會性、服務性、產業性、自主性、開放性、國際性。[18]王冀生認為大學理念既要重溫和繼承過去的傳統,又要能充分反映時代精神,因而新時代的大學精神應該是以人為本,注意學術,服務社會,科學管理。[19]還有學者從知識經濟發展需要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應樹立「教育產業觀」、「素質教育觀」、「多元化教育觀」、「國際化教育觀」、「適應社會觀」、「可持續發展觀」、「創新教育觀」、「個性教育觀」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必須把握好幾個視野: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即處理好國際與本土、傳統與革新、單一與多元的關系。現代大學盡管有著較大的開放性與國際性,但大學首先是某個國家某個民族所有,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傳統及社會現實基礎之上;現代大學確實有著大學傳統的精髓,但現代大學與傳統的大學從性質、功能到運作都已相差甚遠,今非昔比;現代大學已經從「鄉村」發展為「多功能城鎮」,大學的功能已高度分化,大學出現了各種的形態與特徵,如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社區學院等等,為此,不同的大學應該具有不同的定位,表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確立符合自己特點的大學理念。

D. 中國 大學的發展歷史

▎民國沒有重點大學,但有西南聯大、中央大學等名校
中國歷史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在19世紀末期,隨著傳統教育的衰落和現代新型高等教育的興起,才逐漸出現的。當時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創建的,如高層官僚、開明紳士、傳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學,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雛形。

民國時期,蔡元培借鑒德國的大學模式,把高等院校分為以理論學科為主的大學和以應用性學科為主的專業院校。他對北大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課程選修制度。五四運動後,北大一躍成為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

20年代初期的新學制深受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分成了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兩種。新學制實施後,涌現了大量高等專業學校,學習工程技術、法律、醫學、農業等專業技術。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國立高等學校體系,在他的倡議下,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國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外,還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負責全國的教育立法工作。他還在全國實施大學區制,把中國分成若干學區,每個學區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但是大學在之前就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並不願意服從中央政府的規劃。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計劃以失敗告終。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的高校大量內遷,四川、陝西、甘肅、雲南等省的高校數量迅速增加。西南聯大合聚清華、北平、南開三校之力,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的名校。抗戰結束後,各校又紛紛回遷,並沒有改變中國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狀況。

1949年之前,陸續出現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西南聯大培養過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央大學也走出了無數傑出人才。

同時教會大學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頂尖教會大學的教學質量並不遜於國立大學,如金陵大學在南京堪與中央大學媲美,燕京大學在北京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雄,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與交通大學齊驅。
現代大學建立初期,在辦學思想、課程設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經驗,結合中國傳統和實際情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大學辦學思想。

▎50年代開始院系調整,建立重點大學

建國後,政府接收舊國立大學,號召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開設適應國家實際應用所需要的課程,同時把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融入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在蘇聯單科大學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和對課程模式、高校名稱進行調整。那些已經擁有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農學和醫學的綜合性大學被紛紛拆散,並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會院校也被合並重組。
中央大學被肢解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個大學,交通大學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它們是院校調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個結構嚴密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體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轄的一些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轄的部屬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如湖北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從1957年到1960年期間,高校數量和入學人數增長驚人。高校數量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學生數則漲了至少一倍。
特殊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學校被裁並、撤銷。1971年高校數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重點大學。教育部指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6所學校為重點大學,到1959年又擴展到了16所。重點大學不斷增加,到1966年前,全國重點高校有68所。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到1946年結束。
▎「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15所大學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開復甦。特殊時期被搬遷和解散的各類院校開始恢復,1952以後停辦的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也得到了恢復。

1977年5月2日鄧小平提出要辦重點大學,集中優秀人才辦。1978年恢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1978年國務院最終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中央政府增加對教育的財政預算和投入,特別是要撥出專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國著名的部分重點大學建設。國務院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於1984年確定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學納入國家「七五」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後來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學均未上榜。

「七五」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確定後的十年間,教育領域的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五年後這15所大學又順延為「八五」重點建設的大學。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亂,211工程名單起變化

進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南京大學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學位,使得連續7年SCI文章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建設水平、教師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學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其規模一度比其他同類學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學科布局,特別是理科博士點的布局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爭取中都取得主動。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之前的重點大學建設名單有些不適應了。1995年,開始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國防科大、人大、北師大、北醫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開、天大共四所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助長了攀比。迄今為止,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中國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每年只招4萬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級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從1996年,國務院、教育部就設想再從這15所大學中選出10所,作為中國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國家將投入巨資,目標是在中國打造10所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就是所謂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當年12月出爐: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屬七所、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入選。其中北大、清華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則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兩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爭搶的名額,不斷擴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即C9聯盟。

▎985、211工程後,高校差距開始拉大

很多高校紛紛開始合並。北京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合並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合並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建學院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則合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並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合並了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卻把它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高校有了一個985的帽子,一戴定終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機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獲得的國家資源也遠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據媒體報道,2013年,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經費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6億之多。

另外社會上的用人單位會以985、211工程為標桿來簡單衡量人才。雖然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業單位選拔,一些地方公務員引進人才,也把985視為一個必要的門檻。

這些弊端讓「985」「211」的存廢爭議在社會上時常出現。2014年11月,一則「國家已低調廢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國大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傳聞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教育部後來辟謠了,但關於「985」「211」高校存在價值,關於教育資源失衡、大學等級森嚴、利益固化等弊端卻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

▎2011計劃,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

進入2011年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計劃——「2011計劃」。

「20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2011計劃」是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3年4月,中國教育部公布即「2011計劃」的首批入選名單,全國4大類共計14個高端研究領域獲得認定建設,相關單位成為首批工程建設體。

首批牽頭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中河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此前並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後,國家層面又公布了2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入選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

▎「雙一流」是211、985的延續,引入淘汰機制

2015年開始,面對新的形勢,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方案。教育專家曾表示,國家提出「雙一流」,是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最早提出211概念,是為了做出一批好大學;後來提出985,是為了培養出一批更優質的大學;現在提出雙一流,是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逐步發展的關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到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後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准、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如今,距離雙一流計劃提出已經過去了數年,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評估提上日程應該也不會太久了。140所高校發展情況到底如何?未來哪些高校將新增進入這些名單,哪些高校「半路下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E. 中國最早的大學

中國最早的大學是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

中國大學的起源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慘敗後,變法之聲頓起,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天津中西學堂改辦為北洋大學堂,標志著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誕生。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為「大學堂」的高等學校。

(5)中國大學歷史簡介擴展閱讀

世界范圍內大學的起源有:

1、世界范圍內,近現代大學直接起源於12、13世紀的歐洲中世紀大學,古代的埃及、印度、中國等都是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古希臘、羅馬、拜占庭及阿拉伯國家都建立了較完善和發達的高等教育體制。

2、1088年,義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規大學——博羅尼亞大學,它是歐洲最著名的羅馬法研究中心。隨後,歐洲各地相繼出現了大學。

3、巴黎大學由巴黎聖母院的附屬學校演變而來,1200年,法國國王承認巴黎大學的學者具有合法的牧師資格,有司法豁免權。

4、1809年,德國柏林大學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這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誕生。

F. 介紹一下「中國大學」這個大學

孫中山先生為培養民主革命人才,於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學在北京創辦的中國大學,宋教仁、黃興為第一、二任校長,中山先生自任校董。學校初名國民大學,1917年改名為中國大學,且建校伊始就有附屬中學,1952年附中更名為北京市第29中學。

中大及附中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釗、李達、吳承仕、楊秀峰等為代表的一批"紅色教授"在學校傳播馬克思主義,學校培養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華、段君毅、張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國家棟梁。



《中國大學十六周年紀念大會會刊》寫道,辛亥革命的硝煙尚未散盡,「孫總理在這成功的失望當中,深知欲貫徹革命的主張,謀真正共和的實現,非養成革命的人才從根本上改造不可,於是和宋教仁、黃興諸先烈規劃進行,以樹百年大計。這時宋 先生恰供職北平,又以北平為全國文化的中心,逐決計組織搜羅學識經驗豐富的革命人才為導師,而 宋 先生則被推為第一任校長。籌備即竣 ------ 至是為時勢所要求的中大(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編者注),逐於民國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成立前校名定為「國民大學」。豈料將要開學時,第一任校長宋教仁先生於1913年3月19日 在上海遇難。於是改由校董黃興出任第二任校長由彭允彝先生代行校長職務。

國民大學設有教務、總務、庶務、會計等機構。學校初設四大部:大學部,下設文、法、商三科;專門部,下設法、商兩科;法政別科部;附屬中學部。在中國大學及附中的歷史上,一些國民黨軍界要員都曾任職。蔣介石、馮玉祥、張學良、閻錫山等曾任名譽總懂事;孔祥熙、孫科等曾任懂事長。

1917年春,經董事會決定,將校名改為「中國大學」。此時,在校學生已達到一千餘人。原校舍狹小,很難適應事業的發展,經校長與校懂事多方努力,於1925年6月買下二龍路口袋胡同鄭王府房產(今國家教育部所在地)。同年9月,除附屬中學部外,均遷至新校址開學,附屬中學依舊在原址上課

1949年北平解放,中大附中改名新生中學,後又更名新英中學,1952年定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至今。

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李大釗、魯迅等曾在此講學,在北京的歷史上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中大及附中學生都走在前列。在斗爭中,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先進青年和革命志士。

1919年「五四」運動,中大學生率先列隊參加,結果多數學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廳關押了半個多月。後經姚撼校長與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長聯名保釋放回。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大遼籍學生曾組織了抗戰救國團,9月21日 中大召開反日救國大會。中大學生李兆麟從此奔赴抗日前線,他與楊靖宇、周保中同志成為東北抗日聯軍三位著名將領。

「 九.一八」事變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大及附屬中學的傳播更加迅猛。這一時期,李達、呂振羽、藍公武、管彤(張致祥)、魯方明(余修)等一批共產黨員或先進分子在校內或寫文章或作講演,宣傳馬克思主義。當時還出版了《文史》雙月刊,《盍旦》半月刊,載文積極倡導馬克思主義。

在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中,中大學生會主席董毓華等率領學生隊伍越牆出校,湧上街頭遊行,最早來到新華門請願,在12月16日北平抗日大遊行中,董毓華和其他同學奪過水龍頭反射軍警。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一二 . 九」運動圖片,就是依據當時現場拍的這幅照片繪制的。這是歷史的見證,是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的光榮。

1935年12月22日 ,北平學聯在中國大學逸仙堂舉辦血衣展覽,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傷學生的數百件血衣。這個展覽是由中大學生董毓華和白乙化籌辦的。白乙化不久也投身抗日前線,成為平西抗日游擊戰的著名領導人;他的綽號「小白龍」,使敵寇聞名喪膽。他於 1941 年在密雲與日軍戰斗中光榮犧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雲水庫岸邊。

中國共產黨早在1924年便在該校建立了組織,馮雪峰、齊燕銘、吳承仕、曹靖華、 段 君毅、任仲夷、崔月犁、宋汝棼、黎光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開展過地下斗爭。

中山先生說:「夫袁世凱者,北洋軍閥之首領,時與列強相勾結,一切反革命的專制階級如武人官僚輩,皆依附之,以求生存」,「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制之手段也」。為了真共和,孫中山親手創建中國大學及附屬中學,於1912年冬籌辦,1913年4月13日開學。11年後,1924年月1月下令籌備黃埔軍校,5月5日軍校第一期學生開始入學,5月16日 正式開學。中國大學和黃埔軍校,共同培育革命人才,一文一武,一北一南,是中山先生「振興中華」人生的不朽豐碑!國民黨故老相傳「先有中大,後有黃埔」事實確是如此,培養文職人才的國民大學(中大前身),比之後建立的培養武職人才的黃埔軍校的歷史,要早11年之久!現在中國大學和黃埔軍校都已不存在了,但有「中大附中」既今二十九中依然為民族、為國家培養人才。二十九中的前身是中國大學的舊址。在中華大地上,以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很多,但只有中大附中是由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惟一一所中學。這所學校至今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為振興中華培養人才。她是中山先生遺留給北京市西城區的一艘正在航行、永不沉沒的中山艦!是國之瑰寶!

G. 中國最早的大學有哪些

中國最早的大學是上海聖約瀚大學。

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簡稱聖約翰、約大,誕生於1879年,初名聖約翰書院。1881年開始完全用英語教學,是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892年起正式開設大學課程,1905年升格為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191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49年春,學校佔地300餘畝,設有文、理、醫、工、神5個學院和附屬中學,在校學生1200餘人。

(7)中國大學歷史簡介擴展閱讀

聖約翰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卜舫濟主持聖約翰校政長達53年之久,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了很大影響。73年的辦學歷程中,聖約翰大學享有「東方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等盛名,更是培育出了顧維鈞、宋子文、顏福慶、嚴家淦、劉鴻生、林語堂、潘序倫、鄒韜奮、榮毅仁、經叔平、貝聿銘、張愛玲、周有光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校友,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

1952年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停辦,其院系分別並入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華東政法學院,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

2015年10月17日,聖約翰大學第十一屆世界校友聯誼會在滬召開。會上,聖約翰校友聯誼會主席高尚全正式宣布聖約翰大學北京校友會加入華東師范大學校友會。他還闡釋了其中的原因:聖約翰大學與華東師大有親密的血緣關系,聖約翰大學的很多人、物等教學資源都由華東師大繼承;華東師大正在籌建申江書院(申江與St. John諧音),這是對聖約翰大學最好的傳承和紀念。

H. 大學的起源是怎樣的

它主要是從德國、英國等國家最早發展起來的。

中國現代大學源起於西方,現代西方大學又是從歐洲中世紀大學、英國大學、德國大學而到美國大學這樣逐漸演化過來的。

近現代大學直接起源於12、13世紀的歐洲中世紀大學,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國等都是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古希臘、羅馬、拜占庭及阿拉伯國家都建立了較完善和發達的高等教育體制。 雖然許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方的高等學府也稱之為大學,但嚴格地說,它們不是真正意義的大學。

1088年,義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規大學——博羅尼亞大學,它是歐洲最著名的羅馬法研究中心(也被稱為「母大學」,是一所學生大學)。

隨後,歐洲各地相繼出現了大學。巴黎大學是由巴黎聖母院的附屬學校演變而來,1200年法國國王承認巴黎大學的學者具有合法的牧師資格,有司法豁免權(巴黎大學是第二所大學,是一所先生大學)。



(8)中國大學歷史簡介擴展閱讀:

大學章程要點

1、法律效益

高等學校章程具有法的屬性,是在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運用民主的方式制定出的規范性文件。是公法領域的法,是規范大學依法履行教育職能而制定的具有公共職能的規范性文件。公法中的「軟法」,體現為政府和學校的協商性。

2、章程目標

以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為目標;以提高辦學效益為目標;以辦學自主權的法律化為核心目標。

3、章程功能

通過一系列詳細說明和明確規定使大學內各種行動具有可信度和一致性;是約束參與者的協商性契機。

是大學組織行動的模板,是大學組織、其成員和過程的象徵,是大學自身特定的大學精神、大學傳統、大學氣質與大學目標的結晶。

是歷史的承載者,是組織知識的儲備所。大學章程保存了大學處理問題的經驗,通過一系列的經驗而得以演變。

網路-大學

I.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大學

晚清時期。

中國大學的起源是北洋大學堂,當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慘敗後,變法之聲頓起,1896年,天津中西學堂改辦為北洋大學堂,標志著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誕生。

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位於上海的由聖約翰書院演變而來的聖約翰大學(誕生於1879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

隨著一些學者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不斷深入,大家逐漸發現, 中國近代最早的教會大學是位於山東的由登州高等學堂演變而來的齊魯大學(誕生於1864年)。

1898年戊戌變法,京師大學堂成立,是為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和綜合大學。

(9)中國大學歷史簡介擴展閱讀:

1、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

京師大學堂,是北京大學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舊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國立高等教育的開端。

京師大學堂是當時國家最高學府,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管理職能,統轄全國教育。《京師大學堂章程》中提到其辦學方針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後歷經「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等變故,京師大學堂屢遭摧殘,以致停辦。

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設速成、預備兩科,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並入大學堂。同年,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師范館成立,師范館為北京師范大學(以及由北京師范大學臨時西遷中創辦的西北師范大學)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旋即冠「國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

2、近代第一所現代大學

北洋大學(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創建於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學學堂、北洋大學堂、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等,1951年北洋大學正式更名為天津大學。

北洋大學堂的創辦,不僅推動了我國第一個近代學制的產生,為我國高等學校初創時期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示範作用,更重要意義在於:它結束了中國延續長達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歷史,開啟了中國近代教育的航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洋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學

J. 北京大學歷史

大學堂匾額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並催生了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北京大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在中國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的學統,創立之初身兼傳統的「太學制度」與現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北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1912年5月15日[5],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大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北大是中央部屬高校,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九校聯盟(C9)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成員。在2006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位列世界第14位,位列亞洲高校第1位;在2007、2008年,北大分別位列世界第36位和50位,均列居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 的世界大學排名里,北大居52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二位。200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北大總排名為世界第50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世界學術期刊《科學》發布的最新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世界資訊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2009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2009年公布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2010年中國大學校友會公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第1位,同時被評為中國六星級大學。[15]
北京大學西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也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地之一,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對北大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大從此日新月異。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大任職或任教。
1927-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平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並為京師大學校。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0年,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校」的十六字方針,對學校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設文、理、法三學院,下設14個學系;實行教授專任制,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特別是理學院延攬了一大批一流科學家。使北大理科得到較快發展;制定《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明確辦學宗旨為「研究高深學問,養成專門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並按照美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對舊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學分制,要求畢業生撰寫論文並授予學位,正式設立研究院,推進高等教育的正規化。蔣夢麟還多方籌集資金,1931年北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1934年北大動工興建新的圖書館;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的改善,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葯品及實慣用具3100多 夕陽下的博雅塔與未名湖,美不勝收件,設備條件居於全國高校前列。蔣夢麟掌校期間,正是民族危亡內憂外患之時,而經過亡校風波的北大卻在教學與科研水平穩步上升,蔣夢麟這位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匯聚三校菁華,以剛毅堅卓精神,維系中華教育命脈。抗戰勝利後,北大返回北京沙灘,於1946年10月正式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國高校於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大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大的校友和教師有近100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及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然科學界、人文社會科學界、醫學界等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出自北大,並且產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近年中國高校十大科學進展中,北大均有1到2項成果入選,在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官方排名中,穩居全國高校之首[14]。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 亞洲第一的北大圖書館
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並於1946年7月並入北大。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北大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現任校長周其鳳院士、黨委書記閔維方教授。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大學歷史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