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近代中國金融歷史的書

近代中國金融歷史的書

發布時間:2021-03-07 17:40:19

❶ 求比較好的關於金融史方面的書籍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它本身的發展史,金融也是一樣
所以金融史是有的,不過似乎並專沒有歸入歷史屬學,
金融學中也沒有《金融歷史學》這一科,也沒聽說那個大學開這門課
這方面資料好像比較瑣碎,相關書籍有:

《中國金融史專刊》
《美國金融史話譯叢》
《近代日本銀行在華金融活動:橫濱正金銀行(1894-1919)》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
《西歐金融史》
《投資陷阱(金融史上30個災難性丑聞) 》
《中國古近代金融史》
《金融制度變遷史的中外比較》
《中國金融史》
《近代上海金融組織研究》

❷ 中國古近代金融史的圖書目錄:

上編古代篇
第一章先秦秦漢三國的金融
第一節中國金融的起源
一、西周以前的貨幣
二、西周以前的信用
第二節春秋戰國時期和秦朝的貨幣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鑄幣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貨幣
三、泰國的貨幣立法和秦始皇統一幣制
第三節西漢的貨幣
一、從漢半兩到五銖錢
二、黃金及其他貨幣
第四節春秋至西漢的信用
一、利民的借貸和政府的賑貸
二、高利貸
三、商業信用
第五節王莽的金融政策
一、任意變亂幣制
二、賒貸政策
第六節東漢三國的金融
一、東漢的貨幣
二、三國的貨幣
第二章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金融
第一節兩晉時期的金融
一、貨幣
二、信用
第二節南北朝的貨幣
一、南朝的貨幣
二、北朝的貨幣
第三節南北朝的信用和質庫的產生
一、政府的賑貸和官負民債
二、高利貸和質庫的產生
第四節隋和高昌國的金融
一、隋朝的貨幣和公廨錢
二、高昌國的金
第五節唐五代的貨幣
一、唐前期的貨幣
二、唐後期的貨幣
三、五代十國的貨幣
第六節唐五代的信用和金融機構
一、義倉和政府的賑貸
二、官營高利貸和官負民債
三、私營高利貸及有關立法
四、其他信用形式和金融機構
第三章宋遼夏金的金融
第一節北宋的貨幣
一、不同錢幣流通區的形成和紙幣的產生
二、王安石變法後的錢荒和交子的貶值
三、徽宗朝的通貨貶值政策
四、金銀絹帛的貨幣性
第二節北宋的信用和金融機構
一、政府的賑貸和青苗法
二、其他官民之間的信用關系
三、私營高利貸和商業信用
四、金融機構
第三節遼和西夏的金融
一、遼朝的金融
二、西夏的金融
第四節南宋的貨幣
一、鑄錢數量減少和銅錢外流
二、會子的發行和貶值
三、錢引和其他地方性紙幣
四、金銀谷帛的貨幣性
第五節南宋的信用和金融機構
一、政府和社倉的賑貸
二、其他官民之間的信用關系
三、商業信用和民間的貨幣兌換
四、高利貸及有關立法
五、金融機構
第六節金朝的金融
一、金朝的貨幣
二、金朝的信用和金融機構
第四章元明的金融
第一節元代的貨幣
一、建國初期的貨幣和中統鈔的流通
二、至元、中統鈔的並行和貶值
三、至正鈔發行後的元末貨幣
四、雲南的貨幣
第二節元代的信用和金融機構
一、賑貸、替民還債和同賑濟有關的信用
二、高利貸及有關立法
三、解典庫和銀鋪
第三節明初百年間的貨幣
一、從用錢到單一紙幣流通制度的形成
二、永樂至宣德年間的紙幣回籠政策
三、宣德十年後的紙幣政策和開放用銀
第四節明代銀錢並用後的貨幣
一、白銀成為主要貨幣
二、銅錢的鑄造和流通
三、銀錢並用後的寶鈔和行鈔餘波
第五節明代的信用和信用政策
一、多渠道的賑貸
二、高利貸及有關立法
第六節金融機構和新產生的信用憑證
一、當鋪成為主要金融機構
二、錢鋪的興起
三、銀鋪的發展
四、會票、銀票和錢票的使用
第五章清鴉片戰爭前的金融
第一節銀兩和外國銀元的流通
一、銀兩制度
二、外國銀元的流通和自鑄銀元
三、乾隆以前的白銀購買力
四、白銀外流及其後果
第二節銅錢流通和銀錢比價的變動
一、雍正以前的銅錢
二、乾隆時的銅錢和禁私錢政策
三、嘉慶以後的銅錢
第三節賑貸和生息銀兩
一、政府倉儲的賑貸
二、社倉和義倉的賑貸
三、生息銀兩
第四節高利貸、賬局和廣州行商的外債
一、高利貸及有關立法
二、京債和賬局的產生
三、廣州行商的外債
第五節當鋪、錢鋪、票號等金融機構和民間紙幣的流通
一、當鋪的發展
二、錢鋪成為主要金融機構
三、從銀鋪到銀號
四、匯兌的發展和票號的產生
五、民間紙幣的流通
下編近代篇
第六章清鴉片戰爭後的金融
第一節兩元並用和幣制討論
一、銀兩制度的繼續發展
二、外國銀元的流通和自鑄銀元
三、幣制討論和《幣制則例》的頒布
第二節形形色色的紙幣
一、戶部官票、大清寶鈔的發行和貶值
二、錢鋪等機構發行的紙幣
三、在中國流通的外國紙幣
四、本國銀行的紙幣
第三節錢幣和銅元
一、混亂的咸豐錢
二、太平天國錢幣及其他起義錢
三、制錢制度的危機
四、銅元的產生和濫鑄
第四節錢鋪的發展和金融風潮
一、官錢鋪和官銀錢號
二、民營錢鋪和銀號
三、上海的金融風潮
第五節票號、典當和賬局的發展
一、票號
二、典當
三、賬局和印局
第六節銀行業的興起
一、外商銀行的設立及其作用
二、中國銀行業的產生
第七章北洋政府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軍閥割據下的貨幣流通
一、兩元並用制度的繼續
二、銅元的繼續濫鑄
三、更加繁雜的紙幣
第二節外商銀行在華勢力的擴張
一、外商銀行在華勢力的擴展和消長
二、外商銀行的特殊形式——中外合辦銀行
三、國際銀行團的對華貸款
第三節國家銀行和地方銀行
一、中國銀行
二、交通銀行
三、地方銀行
四、廠東和武漢政府的中央銀行
第四節商業銀行的興盛
一、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
二、北四行
三、南三行和南五行
四、商業銀行的工商業放款
第五節錢庄、票號、典當和證券交易所
一、錢庄的繼續發展」
二、票號的衰敗
三、典當的衰落、
四、證券交易所和信交風潮
第六節農業金融的進展
一、農工銀行的設立
二、北方的農業合作金融
三、農民協會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第八章十年內戰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國民政府金融壟斷的形成和外商銀行
一、四行二局金融體系的建立
二、國民政府對商業銀行的控制,
三、外商銀行
第二節廢兩改元和法幣政策
一、廢兩改元的實現
二、1934-1935年金融危機
三、法幣政策的推行
第三節銀行業的發展和錢庄、典當的衰落
一、銀行業的繼續發展
二、地方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三、錢庄和典當
第四節上海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一、全國金融中心的形成
二、上海的金融市場
第五節東北金融的殖民地化
一、「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對東北的金融侵略
二、偽滿殖民地金融體制的形成
三、偽滿的統一貨幣政策
第六節革命根據地的金融
一、革命根據地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
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三、革命根據地的貨幣
第九章抗日戰爭時期的金融
第一節抗戰初期穩定金融的措施
一、限制提存和匯劃制度的發展
二、外匯管制政策的實行
第二節國民政府加強對大後方金融的壟斷
一、大後方銀行的增加
二、國民政府金融壟斷的加強
三、中央銀行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法幣的惡性膨脹
一、以法幣為彌補財政赤字的工具
二、通貨膨脹和物價
三、通貨膨脹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第四節國民政府的農貸、儲蓄和黃金政策
一、農貸政策
二、儲蓄政策
三、黃金政策
第五節淪陷區的金融
一、用軍用票掠奪淪陷區人民
二、東北的殖民地金融
三、華北淪陷區的日偽金融
四、華中淪陷區的日偽金融
第六節抗日根據地的金融
一、陝甘寧邊區的金融,
二、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金融
三、華中和華南抗日根據地的金融
第十章解放戰爭時期的全融
第一節國民政府對敵偽金融資產的接收
一、對敵偽金融機構的接收
二、對敵偽紙幣的收兌
第二節民族資本金融業和外商銀行
一、民營金融機構的清理和復業
二、新《銀行法》的頒布
三、民族資本金融業的衰落
四、外商銀行和外幣流通
第三節高度壟斷的官僚資本金融
一、官僚資本金融壟斷的加強
二、金融壟斷中的中央銀行
三、官僚資本的地方性銀行
第四節外匯、黃金政策的失敗和法幣的崩潰
一、法幣廢止前的外匯政策
二、法幣廢止前的黃金政策.
三、法幣和東北流通券走向崩潰
第五節國民政府貨幣政策的最後破產
一、金圓券的大騙局.
二、金圓券流通時期的外匯和黃金政策
三、花樣翻新銀元券.
第六節新民主主義金融的勝利
一、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前解放區銀行的新發展
二、中國人民銀行的創立和人民幣的發行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解放區的金融管理
結束語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體系的建立

❸ 有關中國近代史的書籍有哪些

1.呂思勉《中國近代史八種》,蔣廷黻《中國近代史》,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的變局》,陳恭祿《中國近代史》,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費正清《費正清中國史》,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唐德剛《晚清七十年》,蔣夢麟《西潮》,曹聚仁《中國近百年史話 蔣畈六十年》
2.茅海建《天朝的崩潰》,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與社會》,桑兵《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 陳悅 《甲午海戰》,陳志讓《軍紳政權 : 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唐德剛《袁氏當國》,譚伯牛《戰天京》,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 : 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黨員、黨權與黨爭》,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 : 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唐德剛《胡適口述自傳》,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民國的政治邏輯》《巴黎和會與北京政府的內外博弈》,王泛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3.魏斐德 《大門口的陌生人》,孔飛力《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 裴士鋒《天國之秋》, 柯文《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齊錫生《中國的軍閥政治 : (1916-1928)》,葉文心《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胡素珊《中國的內戰》

❹ 求幾本關於介紹中國近代史的書

以前我翻過一下胡繩的《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應該是中國近代史的較經典的著作。
還有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範文瀾《中國近代史》
李鼎聲《中國近代史》
林增平編《中國近代史》
李侃等主編《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77年初版,1979年再版,1982年三版,1993年四版),包括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之間八十年的歷史。
[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紐約牛津大學1970年版

「中國近代史」教材與參考書:
李侃等編《中國近代史》(第四版),中華書局。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人民出版社。
陳旭麓主編《近代中國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庄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中華書局。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三聯。
茅家琦《太平天國通史》,南京大學出版社。
蔣孟引《第二次鴉片戰爭》,三聯。
夏東元《洋務運動史》,華東師大出版社。
陳書麟《中法戰爭》,海洋出版社。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人民出版社。
廖一中等《義和團運動史》,人民出版社。
侯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人民出版社。
金沖及等《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它:
《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嚴中平等
《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一部孫毓棠、汪敬虞編,另一部陳真等編)
《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李文治、章有義編)
《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彭澤益編)
《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吳傑著)
《中國經濟史略》(孔經緯著)
《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趙靖、易夢虹著)
《中國近代經濟史教程》(孟憲章著)
湖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教科書等。

❺ 尋找介紹金融歷史的書籍

偉大的博弈 中信出版社
中國金融通史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年鑒 中國統計版出版社
解讀花旗銀行權 中國金融出版社
解讀高盛 中國金融出版社
劍橋美國經濟史三卷本(強烈推薦)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第4版) 中國金融出版社
金融史上那些人那些事——金融家如何影響我 人民郵電出版社
中國金融史十六講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古近代金融史 復旦大學出版社
金融史上30個災難性丑聞 上海人民出版社
金融史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❻ 有沒有介紹中國近現代金融歷史的文章或電子書

中國近現代金融史及其政策發展

摘要:
「金融」一詞產生於近代,
但明朝中葉之後我國就已出現比較廣泛的金融
活動,尤其是在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這10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金融更是經歷了動盪與混亂、統一與發展的歷程。回顧與總結中國近現代金融史上的發展、金
融政策及經驗教訓,對於推進當代中國金融的改革與發展、實施正確的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關鍵字:
近現代;

金融;發展史;政策;

一、我國近現代史上金融發展進程的歷史

從明末到1949年這段時期,我國經歷了封建社會的落日輝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混亂與動盪以及前赴後繼的民族抗爭,中國金融也經歷了重大波折與艱難發展。

舊式金融機構由盛而衰。
錢鋪和票號是舊式金融機構的典型代表。
錢鋪產生於明代,
在清代成為當時的主要金融機構,
但因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後未能發展成真正的銀行。
票號產生於明末,
以經營匯兌業務為主,
在鴉片戰爭後發展到極盛,
但在辛亥革命後逐漸衰敗並最終消亡。

外商銀行在華特權由小漸大,但最終被取締。由於清政府的軟弱與退讓,外
商銀行於1845年進入中國,逐漸控制了進出口貿易,壟斷外匯,控制中國金融
與財政。抗日戰爭勝利後,外商在華銀行的勢力出現新變化,
美國在華銀行發展迅速。新中國成立後,帝國主義在華銀行的特權被徹底取締。

中國現代銀行業在曲折中前進。中國現代銀行業誕生於1897年,辛亥革命後得到了很大發展,
南京政府建立後逐步實現了官僚資本的金融壟斷,
而民族資本金融業卻趨於衰落。在外部擠壓、內部爭奪以及階級斗爭以至戰爭的影響下,
中國現代銀行業始終在曲折中發展。

革命根據地的金融業由無到有,
並最終掌握了全國金融。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合作金融機構始創於1924年,其後隨著革命形勢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與壯大。
中國人民銀行於1948年12月成立,在邊解放、邊接管、邊建行和邊辦業務的過程中使中國金融從混亂走向統一,從動盪走向穩定。

二、我國近現代史上的國家金融政策及其成效

自明末到1949年,我國經歷了明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政府以及同時期
的革命根據地政府等幾個階段。不同階段、不同政權在金融問題上持有的立場不同、採取的政策不同,政策的成效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一)明、清政府的重本輕末政策、
「覓商匯兌」
政策、封建壓榨政策

明清政府長期實行重本輕末政策,
提倡和獎勵農業勞動者,
抑制和賤視工商業者,直到甲午戰爭後才實現向「農工商皆本」的轉變。太平天國後期,由於戰爭
原因清政府開始實施「覓商匯兌」政策,請票號匯兌京餉、協餉,要求票號為各省
借墊京餉、協餉,為清政府匯兌、抵還外債,代理部分省關的財政金庫。此外,
還長期實行封建壓榨政策,
動輒就要票號捐輸報效,
不時地禁止官款匯兌,
一遇
倒賬首先考慮外國銀行及大清銀行的利益,對票號

落井下石



總的來講,
重本輕末政策及封建壓榨政策,
嚴重製約了錢鋪、
票號的健康發
展;

覓商匯兌

政策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票號的資本實力、放貸規模、經營地域及
業務范圍,同時又使票號過分倚重與政府有關的金融業務、輕視商業金融業務,
逐漸喪失了生存與發展的根基,在清政府倒台後很快衰敗下來。

(二)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依附政策


1845
年外商銀行進入中國後,清政府對外商銀行的入侵一直採取退讓政
策。
19
世紀
70
年代後,出於軍事、政治以及興辦洋務的需要,清政府對外商銀
行轉而實行退讓加依附政策,向外商銀行乞求貸款。
19
世紀
90
年代到
20
世紀
初,
外商銀行都把對華貸款作為搶奪勢力范圍的手段。
北洋政府時期,
不同軍閥
依附不同的外商銀行,
將外商銀行貸款作為籌集財政資金的重要手段。
南京政府
成立後,
盡管對外商銀行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
但退讓加依附政策總體上沒有變
動。

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依附政策,
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首先,
使外商銀行
輕而易舉地壟斷了國際匯兌業務,
通過對錢庄的滲入控制中國金融,
使國內傳統
金融業成為外商銀行的附庸;
其次,
外商銀行對新生的民族銀行業進行抵制與打
壓,
延緩了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不斷製造金融恐慌,
最終掌握了中
國金融的領導權;
再次,
外商銀行通過向地方政治勢力貸款,
收買與扶植軍閥勢
力,使中國社會日益動盪與混亂。

(三)晚清政府與北洋政府實行有利於民族銀行業自由發展的政策

清政府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依附,
使其自身陷入被外商銀行壓榨與要挾的困
境之中,同時也使其逐漸意識到應該創立自己的銀行,終於在
1897
年,清政府
成立了中國首家商業銀行。
此後,
在繼續實行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依附政策的同
時,
晚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支持民族銀行業自由發展的政策。
比如,
在創
辦中國通商銀行及其業務經營等問題上,給予民族商業銀行一定的自由發展空
間。

北洋政府時期,
在繼續實行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依附政策的同時,
也實施了
有利於民族銀行業自由發展的政策,
較少干預民族銀行業,
民族銀行業自主性增
強,形成華資銀行同外商銀行、傳統錢庄

三足鼎立

之勢。此外,晚清政府與北
洋政府在發展商辦銀行的同時,
都很重視發展官辦銀行及官商合辦銀行,
但都主
要出於財政需要的考慮,
使其成為主要為政府財政服務的金融工具,
這取得一些
成效,但也積累了巨大的危機。

從政策成效上看,
支持民族銀行業自由發展的政策,
有力推動了我國民族銀
行業的產生與發展,
形成一股同外商銀行競爭的新生力量;
官辦銀行的產生,

觀上減少了政府對外商銀行的依附程度;
民族銀行業的興起直接推動了民族工業
的發展,同時培養了一批懂專業、熟悉國際業務、掌握英語的銀行管理人才。

(四)南京政府的金融壟斷政策、對民族資本金融業的壓制政策以及法幣
政策

南京政府成立後,實行金融壟斷政策,建立和發展了

四行二局

的金融壟斷
體系(即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和郵政儲
金匯業局)。同時,還對商辦銀行採取壓制政策,把許多全國性及地區性商辦銀
行、
地方性官辦銀行逐步演變為南京政府控制下的金融機構。
抗戰開始後,
南京
政府進一步加強對商辦銀行的監督和檢查,
限制新商辦銀行的設立。
抗戰勝利後,
南京政府頒布新的《銀行法》,但僅適用於商辦銀行,且管制過於嚴格。

1935

11
月,南京政府實行法幣政策,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
行三家銀行所發之鈔票為法幣,
實行通貨貶值政策,
擴大紙幣發行量,
繼而又使
其成為彌補財政赤字的工具,
最終形成惡性通貨膨脹,
導致法幣的崩潰;
後又發
行金圓券,但很快也崩潰了。

從政策成效上看,
金融壟斷政策極大地強化了官僚資本的金融勢力;
對民族
資本金融業的壓制,
則嚴重削弱了民族資本金融業,
導致其走向衰落;
法幣政策
雖然使中國擺脫了
1934

1935
年金融危機,
但由於把發行紙幣作為籌集財政資
金的主要手段,
使法幣喪失了貨幣的基本功能,
大量資金紛紛逃往香港地區或國
外,加速了南京政府的滅亡。

(
五)
革命根據地政府的獨立自主的金融發展政策、
審慎的貨幣發行政策以
及嚴格的金融管理政策

革命戰爭時期,
各革命根據地政府嚴格執行獨立自主的金融發展政策,
制止
和打擊高利貸行為,鼓勵節約,發展生產與社會經濟,改進人民生活,沖破敵人
封鎖。
實行審慎的貨幣發行政策,
主要通過發展經濟解決財政困難,
除少數特殊
情況外,
始終堅持按照根據地經濟建設的需要合理確定貨幣發行量。
在金融管理
方面,一直執行嚴格的管理政策,主要體現在嚴格對私營銀錢業、外匯、金銀的
管理以及打擊投機等方面。

從政策成效上看,
實行獨立自主的金融發展政策,
使革命根據地的金融業從
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避免了走退讓與依附政策所帶來的民族悲劇;審
慎的貨幣發行政策,避免了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樹立了良好、
負責的人民政府形象;
嚴格的金融管理政策,
充分發揮了私營銀錢
業的積極性,避免了其消極作用。而將外商銀行控制在人民政府管理監督之下,
並最終徹底取締其在華特權,則洗刷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

三、近現代金融史發展的經驗與其借鑒意義

從我國近現代史上看,
國家金融政策自始至終發揮著重要作用,
既取得了一
定成效,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經驗教訓。

金融是維護國家政權的重要工具。
健全、
強大的金融是維護國家政權的重要
保障,
而扭曲、
弱小的金融無力為國家政權提供保障。
明清政府無力對抗外國金
融資本的入侵,
南京國民政府嚴重扭曲金融業的發展,
最終都加速了政權的垮台。
革命根據地政府實行正確的金融政策,為最終統一全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先進的經濟思想是推進金融發展的重要前提。
中國現代金融業的每一點進步
都以解放思想與樹立先進理念為前提。
好的金融政策更是源於好的經濟思想,

對經濟發展與金融運行具有重要作用。由

重本輕末

轉變為

農工商皆本

促生了

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

實業興國

口號的提出推動了中國現代金融業的發展與壯
大;獨立自主、審慎嚴格的經濟管理思想,促進了革命根據地的經濟發展,隨著
全國革命取得勝利,最終統一、掌握了全國金融。

獨立自主是發展本國金融與制定金融政策的根本原則。
對外商銀行的退讓與
依附政策、對民族銀行的壓榨與剝削政策,嚴重阻礙了舊中國金融的健康發展。
而革命根據地政府堅持實行獨立自主的金融政策,
使革命根據地政府的金融與經
濟得到較好的發展,為解放全中國提供了經濟支持。

協調好金融與財政的關系。
財政與金融問題既有區別、
又有聯系,
但晚清及
北洋政府都把銀行視為解決財政問題的工具,
南京政府則把發行紙幣當作籌集財
政資金的主要工具,
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而革命根據地政府實行審慎的貨
幣發行政策,
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放在首位,
將財政需要放在次要的地位,

分發揮了財政、金融兩種政策的合力。

正確處理官辦與民辦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
1897
年後,中國現代金融業可
劃分為官方資本與民商資本兩大類,
官辦金融機構與民辦金融機構、
官商與民商
的關系處理得當,可促進金融業、經濟乃至政治的健康發展。否則,就會起到相
反的作用。
實際上,
民商在金融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及作用,
在沒有民商的情
況下,官商也不可能健康發展。不論是在業務經營方面,還是在職能范圍方面,
都需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競爭與合作關系。
國家既要推動與扶持官商的發
展,也要給民商一定的發展機會及空間。

另外也有更詳細的書籍賣的

❼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書籍有哪些

胡繩的《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應該是中國近代史的較經典的著作。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範文瀾《中國近代史》
李鼎聲《中國近代史》
林增平編《中國近代史》
李侃等主編《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1977年初版,1979年再版,1982年三版,1993年四版),包括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之間八十年的歷史。
[美]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紐約牛津大學1970年版
「中國近代史」教材與參考書:
李侃等編《中國近代史》(第四版),中華書局。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人民出版社。
陳旭麓主編《近代中國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庄練《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中華書局。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三聯。
茅家琦《太平天國通史》,南京大學出版社。
蔣孟引《第二次鴉片戰爭》,三聯。
夏東元《洋務運動史》,華東師大出版社。
陳書麟《中法戰爭》,海洋出版社。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人民出版社。
廖一中等《義和團運動史》,人民出版社。
侯宜傑《二十世紀初中國政治改革風潮——清末立憲運動史》,人民出版社。
金沖及等《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它:
《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嚴中平等
《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一部孫毓棠、汪敬虞編,另一部陳真等編)
《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李文治、章有義編)
《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彭澤益編)
《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吳傑著)
《中國經濟史略》(孔經緯著)
《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趙靖、易夢虹著)
《中國近代經濟史教程》(孟憲章著)
湖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教科書等。

❽ 推薦幾本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書籍

[美]費維愷(Feuerwerker Albert)《中國早期工業化:盛宣懷(1844-1916)和官督商辦企業》(195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芮瑪麗《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196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196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K. E. 福爾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196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史建雲、徐秀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美]孔飛力(Philip A. kuhn)《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197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美]陳錦江《清末現代企業與官商關系》(197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美]R.J.史密斯《十九世紀中國的常勝軍:外國雇傭兵與清帝國官員》(197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日]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199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英]楊國倫《英國對華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❾ 中國近代史相關書籍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國的近代史,而不是做深刻的研究,寒柏隴卧子給大家推薦一本叫作《中國近代歷史故事新編》的書。

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構成了人類歷史的長河。
人類的歷史是以生產活動、政治活動、科學文化活動交織而成的。中國歷史悠久,就近代史來說,也出現過許多傑出的人物,其中有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

這本《中國近代歷史故事新編》,共十五個短篇,從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截取了歷史人物的一個片段、一個場面、一件事情,或正史,或別傳,或軼事,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對社會丑惡的鞭撻,有悲歡離合,有慷慨悱惻。篇幅雖長短不一,但莫不剪裁得體,穿插有趣,富於生活情趣,一點也不枯燥乏味。

此書這種用文學手法敘述描繪的歷史故事,很像中國的水墨畫,獨樹一幟。讀者也不會吃力,可以一口氣讀下去,猶覺餘音繚繞、意味雋永。

歷史不可重演,但往往出現許多驚人的類似,走著彎曲波折的道路。
歷史是人類以往實踐的總結和紀錄,無論繼往開來、前因後果,完全有規律可循。絕非像一些唯心主義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歷史是一個被任意打扮的女孩子」,好像全然是被動的、偶然的。

我們學習歷史,是為了明辨是非善惡、古為今用,而有所借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不外乎兩條:一是還歷史的本來面貌;二是考察它對現實生活還有什麼樣的意義。從而增長見識、提高智慧,聯系歷史事實,加深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同時,也從今天的實際出發,去驗證歷史的真實,能從中得到教益。

這本《中國近代歷史故事新編》,是值得認真向讀者推薦的。當然,大家也不能「按圖索驥」,以為所有細節都必需得符合歷史絕對事實。古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新編的近代史故事是不能如此苛求的。正因為如此,也就不妨作為文學創作加歷史人物典故來欣賞吧。

閱讀全文

與近代中國金融歷史的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