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盲目樂觀

中國歷史上盲目樂觀

發布時間:2021-03-07 12:43:16

『壹』 怎樣理解中國歷史上中國人盲目樂觀情緒傾向

這多少與某些人的無知與固步自封有直接關系,再加上盲目自信而導致的。只有不斷的充實與接納新的知識與事物,才能避免這種悲劇重演。

『貳』 歷史上真的有所謂的「乾隆盛世」嗎

歌頌康熙、雍正、乾隆的作家在大紅大紫,歌頌那個時代的電視劇在輪番熱播,大量的官員和民眾也在喋喋不休劇中人物的爾虞我詐和翻雲覆雨,但我仍願意站出來潑出一盆又一盤的洗腳水:這應該是一個被基本否決的時代!中國落後於西方的主要責任者絕對是清朝。同時,我們也應該冷靜地回憶和分析,這樣我們才能弄明白:這世界歷史上格外重要的二百年,這重新定位世界格局的二百年,這西方世界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二百年,大清國到底在干什麼?誰承擔大清帝國走向衰亡的責任,誰承擔中華民族 走向衰敗的責任?道光嗎?屈辱的歷史首先從鴉片戰爭開始,似乎道光皇帝應承擔責任。可是我們撥去的迷霧會發現鴉片戰爭離所謂的康乾盛世的集大成者乾隆盛世還不足半個世紀,這是巧合嗎?

讓我們走進歷史的隧道,看看乾隆帝,這小子運氣簡直太好了,早年順利繼位,沒有經歷他父親為繼位而發生的腥風血雨,乾隆一朝確實不算窩囊,靠著祖宗的蔭功,憑著自己的小聰明,基本上還算撲騰出個局面,開拓疆土,十全武功;風流天子,六下江南,但這都是乾隆前期的事,到了中後期, 就沉緬於「文治武功」的頌揚聲中,豪奢放縱於山水之間,親小人,用佞臣,朝政日趨腐敗,民變迭起,爆發了四次農民起義。特別是重用大貪官和坤,好傢伙,腐敗所得的家產摺合白銀八到十億兩,相當於清政府10餘年的財政收入。孕育出千古一貪的社會,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呢?

此外乾隆有兩個最,一個是執政時間最長,他做皇帝六十年,太上皇又四年,實際上是六十四年,享年時間最久,他是八十九歲,在中國歷史上所有皇帝當中,乾隆享年最高,所以乾隆晚年他很得意,他說「得國之正,擴土之廣,臣服之普,民庶之安,古未有之」。所以他自己說,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正當乾隆得意的時候,乾隆朝內部已經蘊藏著危機了,乾隆朝的外面,世界上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大家注意,恰恰在乾隆這六十年,世界特別是西方發生了歷史性的劃時代性的巨變:第一,乾隆的先人順治六年,就是公元1649年,英格蘭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把英王查理一世推上了斷頭台,後來英國逐漸地經過了艱難曲折走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第二,就是英國產業革命,公元1768年,阿克萊特發明自動織布機,第二年瓦特改進和發明蒸汽機,從此開始了西方的產業革命。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美國獨立戰爭開始,到乾隆五十三年,美國在紐約召開第一屆國會。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一個美國在北美開始崛起。第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就是華盛頓就任美國總統這一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攻佔了巴士底監獄,後來把法王路易十四送上斷頭台,法國發表人權宣言,一個法蘭西的資產階級國家就開始興起。

我們再看一下,也就是在乾隆的時候,莫斯科大學建立,美國在波士頓建立了科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德國第一位女的醫學博士誕生了。這個時候清朝在做什麼?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乾隆六十年,讓各省來報,八十歲以上的要參加北京會試的科舉考試,各省報了一百一十六個人,經過三場科舉考試,堅持下來的,八十歲以上最多的九十多歲,一共有九十二個人,乾隆說,這些人都賞給他們不同的官銜,大家注意,在參加科舉考試的,最大的年齡有一百多歲的,孫子打著燈籠上面寫著「百歲老人應試」。爺爺拄了拐杖來參加考試,西方已經科學發展很快了,清朝這兒還八十、九十、一百歲的老人在考八股文章。這件事情可以說乾隆借「興文尊老」之名,行「粉飾太平」之實,這也是一種乾隆盛世下危機的一種表現。英國的產業革命,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美利堅合眾國的建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發生了重大的影響,而乾隆卻陶醉於盛世之下的太平。

有人說,當時交通通訊不發達,乾隆皇帝對這一切一無所知,不能用現代人的觀點要求古人?是我太苛刻了嗎?讓我們看看發生在乾隆朝的東西方的直接碰撞。乾隆五十八年,英王特使馬戛爾尼到了北京,乾隆在承德接見他,你必須雙腿跪著,不從,不能接見,這倒是其次,乾隆這個時候說了一些話,乾隆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等等。乾隆自稱「天朝上國」,自稱是「古今第一完人」 對其帶來的西方文明的成果天文望遠鏡、地理儀器、鍾表、船隻模型和武器等等東西卻表現出不屑一顧的神態。乾隆皇帝肯定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古訓,可西方使者到了他面前,他夜郎自大,自戀不已,連了解一下對方的興趣都沒有了,清朝不亡,天理難容。這年秋天,領隊的馬戛爾尼帶著遺憾離開了北京,他十分肯定地說:清王朝好比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勝過鄰船的地方,只有體積和外表。並認為英國會從這個國家中撈到好處的。英使團離去40多年後,兩個國家第一次進行較量時,東西方早已沒了那架「天平」,世界成了一邊倒的舞台。 如果說明朝亡於萬曆皇帝,那我們有理由說清朝亡於乾隆,中華衰敗於乾隆,乾隆皇帝是中華民族走向衰敗的第一千古罪人。

我想起了與乾隆祖父康熙同一時代的彼得大帝,彼得大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終生致力於俄國的強大,積極推行擴張政策。他窮畢生之力,終於使沙皇俄國從一個完全的內陸國家變成一個瀕海帝國,他創立的偉業,使他成為俄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沙皇之一。 我們看看 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是如何向當時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的。為了加速海軍建設,解決人才缺乏的問題,彼得做出了驚人之舉:先是以流放國外作為完成學業的措施,派35名貴族丟妻別子出國學習海軍; 後又於1697年派出250人的大型使團去西歐訪問,任務是學習西歐各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難能可貴的是,彼得變換姓名,以下士水手的名義隨使團「以一個普通成員的身份出訪」。在這一年半的微服出訪中,每到一國,彼得都仔細觀察、詢問、勤奮鑽研,在普魯士學習造炮技術,在荷蘭當木匠學造船,在英國除學技術外,還訪問了許多專家學者、文化人士,聘請了其中一些人到俄國傳業解惑。彼得正是以如此罕見的學習精神,才把俄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擴張成瀕臨海洋的強大軍事帝國,開創了俄羅斯帝國的新紀元。

彼得大帝可能是最早的留學生,彼得大帝作為一國君主,這種虛懷若谷,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乾隆皇帝具備嗎?他沉溺於千古第一完人的自戀中,殊不知完人和蠢人一步之遙。既然是第一完人,那就停滯不前了,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乾隆盛世歷來為人們所贊嘆,尤其為新世紀的中國人民所喜歡。難道乾隆盛世真的如此美好讓人無限神往嗎?非也,這只不過是國人對歷史進行縱向比較而產生的一種自戀情結。只要將乾隆盛世放入歷史的長河中橫向比較一下,就可明白「盛世」的真正內涵。

乾隆最大的敗績莫過於閉關自守,雍正時開三大口岸,域外通商,到乾隆手上毫無進步,反而倒退。面對世界新科技的發展,茫然無知,閉門大修《四庫全書》。 作為一個站在歷史潮流中的皇帝,盲目自大,安於享樂,從而為中華揭開百年屈辱史!

乾隆正是在縱向比較中產生了盲目樂觀的自戀,歌舞昇平,自我陶醉,夜朗自大,固步自封,為他們的子孫早已鋪下了滅亡之路。整個清朝實際上是一部不忍卒讀的衰亡史,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後階段,也就是封建王朝腐朽垂死滅亡的階段,他就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此時出現的「乾隆盛世」只不過是「回光反照」而已。從和當時世界的橫向比較中,我們應該明白, 這個老朽不可能起死回生,也回天乏術,必將死定了。

現在人們對美國式民主制度和傳統津津樂道,在建國之初就建綱立制,並在日後成為美國的慣例。華盛頓功莫大焉。殊不知這是與乾隆同一時代的華盛頓所為,他們兩人開創的社會,哪個才是盛世呢?現在我一提到華盛頓,都會為弘歷這小子感到臉紅,你有何資格敢稱天下第一完人,你是天下第一罪人還差不多。我都難以想像華盛頓和乾隆是同一時期的人。

說實話,每當我看著如今 CCTV 把自己的屏幕讓那些梳著豬尾巴的滿清王公大臣們佔領的時候,《戲說乾隆》、《乾隆大帝》等劇熱播的時候,人們對乾隆皇帝所謂文治武功津津樂道的時候,我極其痛苦地意識到,他們其實在做著當年腐朽的滿清王朝曾經做過的同樣糟糕的蠢事:他們不僅在繼續有效地扼殺中華民族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在繼續剝奪廣大國民對當今世界先進文明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他們根本就不是在奮力追趕西方現代文明而是在繼續拉大和西方世界的距離。如果要再說嚴重點,則是我們這一兩代人將徹底埋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叄』 如何理解中國歷史上大躍進,人民公社化與中國人盲目樂觀情緒傾向

情緒的管理不是抄要去除或壓制情襲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後,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有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

『肆』 中國從繁盛到衰敗再到如今的繁盛的過程 1200字左右

中國歷史上三次盛世特徵,社會總體上比較安定,經濟發展,國家富足,國力領先於世界;消除了內憂外患,軍,力國勢強盛,國家統一,疆域遼闊,周邊沒有相抗衡的力量;文化繁榮,對周邊地區有巨大的影響力;興盛的局面持續時間較長。盛世「盛極而衰」的內在根源,社會意志消退和睿智的領袖後繼乏人;憂患意識喪失,歌舞昇平,忽視潛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看不到世界潮流的浩浩盪盪。
所謂盛世即一個國家內政外交均有建樹時的狀況:內政方面,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思想活躍、科技發達;外,交方面,國際影響力大、對外貿易交流頻繁、武力強大等。《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載: 「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中兩千多年都是在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下度過的,這之間,自然有盛世也有亂世,這是必要的一種循環過程,也就是「先儒們所謂的「一治一亂」。但是,跳出這種治亂興衰的外在框架,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其封建社會的本質並無改變。
封,建,社,會的盛世不能改變封,建,統,治的本質,不能消除封建的剝,削和奴,役,所以它不是人間天堂。盛世中存在著潛伏的危機與矛盾。表現在: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為不同調和的矛盾;封建經濟的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產,生,威,脅;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劇土地兼並;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容易滋,生,腐,敗,和,暴,政。
中國的盛世王朝由盛及衰的規律是由封,建,制,度本身造成的,確切說是,封,建,地,主,階,級在王朝後期的土,地,壟,斷,現,象日益嚴重,導致社會分配體系嚴重傾斜,繼而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引起連鎖反應,致使帝國逐漸衰弱。這是由儒家文化體系造成的,這一點在漢、唐、明最為顯著,清朝的衰亡,固然有外敵入侵的因素,但嚴重的土地兼並是導致清帝國衰亡的主要原因。
要理解這一現象,首先要明白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文化體系和社會分配製度的幾個特點:
1、儒家的文化體系將社會上的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重農抑商」是這個體系的顯著特點。
2、「士紳不納糧」是社會分配製度的主要特點。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個人的主要出路最好的情況是通過科,舉,考,試或其它手段成為「士」,或者通過家族的經營成為「紳」,如果還不行就務農。工和商在社會上地位極低。比如明朝,乾脆以戶籍的方式明確等級制度,一旦成為「工戶」或「商戶」(當然實際上不是這么稱呼的,一般細分為「樂籍」、「匠籍」等),既不能參,加,科,舉,又要繳,納,高,額,稅,賦,連嫁女兒都只能在這個范圍內「門當戶對」。漢武帝打下河套地區後,從內地移民,乾脆就規定移民的范圍包括「商人、贅婿、囚,犯」等,可見商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之低。
這種制,度在王朝開始建立之時還看不出什麼毛病,但是只要走上這條軌道,結果都是一樣的:
王朝建立時普遍採取「均田」政,策——沒收上一朝代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於是全,國,人,民都是地主,但是幾十年後,由於個人經營能力的差距,有些人很富有了,有些人很貧困。富有的人避免成為商人,所以有錢也不能投資商業,用錢來生錢,只能擴大自己的土地規模;貧困的人連賦稅都交不起,只能把土地賣給有錢人成為佃戶,富有的人產業達到一定規模後,成為「士紳」階層,便不用繳,納,賦,稅,政,府,賦,稅,減,少,入不敷出,於是就增,加,賦,稅,增,加,賦,稅又造成了更多的窮人,就更加劇了土地兼並,惡性循環於是開始。
更為嚴重的是,一旦當賦,稅大於田租時,很多小農甚至願意或懇求把自己的田地主動獻給士紳,自己成為佃農來免交「錢糧」,士紳階層也因此有條件提高地租,更加嚴,酷的剝,削,佃,農。當賦稅與田租都超過了佃農的承擔能力,特別是遇到災年,老百姓走頭無路,於是只能,揭,竿,而,起,謀求推翻這個王朝。農,民,起,義對國家的打擊非常大,即使勉強鎮壓下去,也使政,府,元,氣,大,傷,只能通過進一步增加賦稅來「堵窟窿」,於是又造就了另一批起義的「種子」,又一個惡性循環開始了。
但是中國的農,民,起,義有一個特點,就是推翻了舊的王朝後,新建立的仍是同樣制度的封建王朝,只是在初期搞一次「均田」,然後就開始了與前朝一模一樣的惡性循環。
社會總體上比較安定,經濟發展,國家富足,國力領先於世界。這三個朝代建立之初,都承大亂之後,人口喪亡,經濟凋敝。統,治,者能夠汲取前車之鑒,勵精圖治,興利除弊,注意與民休養生息,使社會總體上保持了較長久的穩定,國力蒸蒸日上,百姓越來越殷實富足。西漢文景之際,據載「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唐代貞觀年間,經濟由恢復而發展,到玄宗開元全盛之時,詩稱「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歷史上漢、唐並舉,無疑都證明漢、唐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清代乾隆時,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均興旺發達,財政收入之豐,達到了我國古代社會的最高水平。
消除了內憂外患,軍,力國勢強盛,國家統一,疆域遼闊,周邊沒有相抗衡的力量。漢朝開國之初,異姓諸侯王心懷叵測,匈,奴,部,族頻頻攻逼;唐朝建基之始,中原群雄割據,邊塞突厥犯境;清朝入關定鼎後,內有三藩、台,灣、准部之憂,外有俄羅斯之患。但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都分別平定了內亂,擊潰或逼退了外敵,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並在此過程中,開疆拓土,軍力國勢日益強盛。
文化繁榮,對周邊地區有巨大的影響力。在國勢強盛、國家富足的基礎之上,三個朝代的文化俱臻繁榮。漢初以來朝廷大力倡導搜集和整理圖籍文獻,使先秦百家之學在秦代焚書浩劫之後又趨復興。唐人吐納百川,鎔鑄古今,在科學、文學、藝術上都有卓越的創造。貞觀之時,都城長安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四方來朝,「國學之盛,近古未有」。 「康、乾盛治,文教大昌」,《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的編纂,經學、史學的興盛,使清代學術取得了「超漢越宋」,集歷代之大成的歷史地位。一部《紅樓夢》,堪稱時代的史詩。這些文化成果,均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往往被奉為樣板,競相學習仿效。
興盛的局面持續時間較長。漢代的盛世從文帝繼位到宣帝去世,持續130年;唐代的盛世從太宗登基到安史之亂爆發,持續128年;清代康、雍、乾盛世從1662年延續到1795年,長達133年。綜上可知,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都在一個世紀以上的時間里,保持了國家的全面發展和繁榮,文治武功、相得益彰,並形成無與倫比的盛大局面。
「盛極而衰」這一反復出現的歷史現象,至少可發現以下幾點重要原因。
國家的發展缺乏持久的動力和一貫的進取精神,社會意志消退和睿智的領袖後繼乏人。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在出現後,都不可避免地趨向守成,社會的主導思想逐漸由開拓進取轉為「持盈保泰」,社會風氣也為之一變,由奮發有為而轉向享受昇平。漢有文帝、景帝、武帝,唐有太宗、武後、玄宗,清有康熙、雍正、乾隆,他們雄才大略,勵精圖治,知人善任,身旁都有一批志在高遠、才具卓越的名臣襄助。這是促成盛世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封建社會,歸根到底屬於人治,並沒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憂患意識喪失,歌舞昇平,忽視潛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中國先哲一再強調:「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但歷史上的統,治,集,團在進入盛世後,大多趨向「持盈保泰」、「護守成憲」,滿足於維持現狀,對眼前的問題小修小補,乃至自高自大,掩蓋矛盾,粉飾繁華,根本看不到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嚴重性。唐玄宗的悲劇,則直白地印證了驕,縱,誤,國、懈,怠,敗,事的道理。玄宗英武有才略,曾將武後末年瀕於內亂的唐朝導向「開元盛世」,但在晚年耽於享樂,把朝廷政事交付給外戚楊國忠之流,全然不顧政,治的不斷敗壞和社會矛盾的日益尖銳,對關乎國家大計的均田之法和府兵之制日趨瓦解不事補救,坐視藩鎮權,勢積重和中央武備的不斷削弱,以至造成「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悲慘結局,百年基業與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看不到世界潮流的浩浩盪盪。大清盛世的締造者,不僅忽視了國內社會的潛在矛盾和問題,而且完全看不到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沉溺於「盛世」之中,最終使盛世成為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肇端。
極衰之世的大破壞,正是盛世出現的必然條件。中國傳統王朝崩潰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壓力,而大戰亂則為新王朝解脫了人口壓力,提供了興起的寬闊舞台。正是隋末,戰,爭導致的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田地大量拋荒,唐王朝才能實行均田制,給每個男丁發放一頃田地。戰亂導致的自然「土改」,同樣是漢初「招附流亡」、清初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實上,在大動盪過去之後,新王朝只要能保證幾十年內不發生大的政,治,動,亂,那麼並不需要它提出多麼高明的發展策略,只需無為而治,順勢而行,自然就會收獲一個豐盈的經濟自動恢復期。所以說,每一次盛世,都是對前一階段大災難大破壞的一種反彈,一種彌補。
許多時候,新王朝取得的統,治,成,果其實並不那麼輝煌,但是卻在剛剛過去的禍亂痛苦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耀眼。這一點在貞觀之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雖然被後世稱頌得無以復加,實際上貞觀之治創造的經濟成就遠不及隋王朝。
漢王朝建立之後,整個政,治,高,層都在思考強秦何以暴,亡。陸賈受劉邦之命總結秦及其他「古成敗之國」的經驗教訓,寫成了《新語》一書。事實很清楚,秦王朝暴興暴亡的主因是統治者興作過繁、勞民過度、重稅剝削、竭澤而漁。因此,漢初君臣明智地提出了「與民休息」、「清靜無為」的治國方略,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貞觀之治的出現,更要感謝隋煬帝這個「反面教員」。唐太宗「動靜必思隋氏,以為殷鑒」(《貞觀政要·論,刑,法第三十一》)。貞觀年間大臣們上奏章諫議,動不動就引用隋煬帝的事例來警誡皇帝。而唐太宗下達詔旨,也經常都要拿隋煬帝說事。
清初的幾代帝王,也無不以晚明弊政作為自己施政之鏡鑒。清代,統,治,者所定的賦稅水平為歷代最低,從康熙到乾隆,皇帝們都恪守「永不加賦」原則,怕重蹈晚明覆轍,不敢越雷池一步。
中國帝王都是人治的信奉者,正如雍正所說,「從來有治人無治法,文武之政布在方案,其人存則其政舉,朕有治人即有治法」。沒有內外條件的嚴厲制約,個人的英明與自製無法抵制環境的縱,容,與,腐,蝕。由勝而驕,由勞而逸,是人性不變的規律。盛世君主往往是集英明與昏聵集於一身,理智與膨脹合為一體。他們通過既是輝煌成績的創造者,也是王朝衰落的罪魁禍首。
在一個王朝埋頭開拓進取的過程之中,統治者們並不會經常提起「盛世」二字,而是致力於發現和解決問題。漢代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中,從來沒有帝王和大臣自誇為盛世。相反,那些底氣不足的統治者卻常把「盛世」掛在嘴邊。中國歷史上另一個「盛世」聲音叫得最響的時代是清代。眾所周知,清代統,治,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內心一直缺乏安全感。因此有清一代的詔書中,連篇累牘的內容是宣傳大清,政,權的「深仁厚澤」。他們喜歡提盛世二字當然可以理解。
但是,在整個清代盛世之中,盛世叫得最響的又是兩個特殊階段,一個是身背篡位惡名的雍正統治時期,另一個是乾隆晚期,也就是盛世已經漸行漸遠之際。康熙時期,對盛世二字並不那麼感冒。康熙平定三藩後,群臣請上尊號,康熙明智地拒絕了,他說:「賊雖已平,瘡痍未復,君臣宜加修省,恤兵養民,布宜德化,務以廉潔為本,共致太平。若遂以為功德,崇上尊稱,濫邀恩賞,實可恥也!」正是這種難得的清醒,導致了以後一系列正確政,策的出台。
「盛世」是循環論的產物,而今天的中國歷史已經擺脫循環。「天道極即反,盈則損,物盛則衰,日中而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與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國家多元交錯發展不同,中國歷史是一個封閉的自我線性循環體,其線性發展的規律是一治一亂,一盛一衰。易經說:「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無陂不平,無往不復」。就是說,凡事發展到頂點後,無不向反方面運動。這確實是中國傳,統,政,治的運轉規律。《孟子·滕文公下》中說,「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左傳》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三國演義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老百姓則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無一不證明著中國人治循環規律的牢不可破。在傳統政治中,一個社會如果達到了「盛世」階段,那麼就意味著眼前無路,只有持盈保泰一法,盡量推遲那不可避免的衰敗的來臨了。
今天的中國,是不是「五千年來最大的盛世」,這屬於見仁見智的問題。我想,要害並不在於所謂的「盛世」降臨是否已經成為現實,而是社會上普遍彌漫的「盛世」情結,正有如滾雪球似地越來越大,其所帶來的偏執自大、盲目樂觀、忘乎所以等浮躁心態,使得大家沉醉於天下第一的光榮想像之中,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乃至有可能迷失了走向理想彼岸的方向!
從中國歷史考察,「盛世」也不盡然是值得一味謳歌贊美的對象。在輝煌氣派的背後,它往往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影,蘊涵著盛極而衰的契機。我們在今天實在不必迷戀於它的光環,而把它作為汲汲追求的最高目標。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歷史,不外乎亂世、衰世、治世、盛世的逐次更迭、輪番登場。亂世、衰世當然不是什麼好日子,俗諺雲:「寧為太平犬,不為亂離人。」可見,統治者主觀上總是力求避免它們,老百姓打心眼裡總是希望遠離它們。很顯然,我們今天同樣不會有興趣於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往昔的光榮,是歷史上那些屈指可數的「治世」與「盛世」,畢竟一提起它們,總讓我們血脈賁張,自豪感油然而生,證明我們也有「曾經闊過」(魯,迅,語)的榮耀!
封建政治的最理想境界,應該是「治世」而不是「盛世」:因為「盛世」意味著「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往往成為中衰的轉折點。漢武帝「盛世」的弊端叢生,唐玄宗「開元盛世」的旋生旋滅,乾隆皇帝「十全盛世」的積重難返,皆印證了這個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而「治世」則完全不同,它象徵著生機勃勃,象徵著和諧有序,是銳意進取的推動力,而不是盛極而衰的拋物線。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就經濟繁榮的程度、物質富庶的規模、文化昌盛的氣象而言,都談不上是最出色的歲月,都與「盛世」的標准有一定的距離。
「治世」的統治者一般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進取的心態,對歷史上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有認真的總結和借鑒,對為政治國的得失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如漢文帝就以秦亡為鑒,致力於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唐太宗李世民也一再強調「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正是由於有這樣的思想認識基礎,這些統,治,者才能夠踐行儒家所倡導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從」的為君之道,心態平和,不事鋪張,說實話,辦實事,帶頭提倡節儉,讓利於民。漢文帝不願以耗費十家之產的代價替自己整修露台,將國家徵收賦稅的額度一減再減,由十五稅一改為三十稅一,甚至在某些年份乾脆分文不取,降低廣大民眾的負擔;唐太宗「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釋放宮女、獎勵耕織等等,就是他們頭腦清醒、舉措得宜的證明。
反觀所謂「盛世」的那些統治,者,情況則有本質的不同。國,家,府,庫充溢,民眾豐衣足食,他們便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開,始不再安分了,要折騰胡來了。
大擺其譜,充撐門面,搞,政,績,工,程,做官樣文章,大樹特樹皇帝的權威,唯恐「惟闢作威,惟闢作福」的場面不夠光鮮亮麗。漢武帝大興土木,封禪泰山;乾隆皇帝躊躇滿志,自詡「十全老人」,等等,就是這種浮躁心態的折射。
好大喜勸,窮兵黷武。既然是天下第一,那麼他們「念茲在茲」的,就是汲汲於揚天朝國威於四夷。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動輒大張撻伐,用兵四方。漢武帝為汗血寶馬血刃大宛,唐玄宗為揚名立萬遠征南詔,很顯然皆是出於好大喜功心態的驅使。其結果只能是一個:擾亂天下,貽禍人間,所謂「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貪圖安逸,窮奢極侈。歌舞昇平,讓,統,治,者有了自詡的本錢;府,庫盈實,讓統治者有了享樂的條件。於是勵精圖治之心漸消,奢,靡,縱,欲之念日長。宮殿唯恐不夠華麗堂皇,珍饈但愁不夠鋪張豐盛,妃嬪只恨不夠妖艷嫵媚,一頭扎進酒池肉林,日夜徜徉溫柔之鄉:「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治世」與「盛世」的君主心態和行徑固然南轅北轍,而作為社會良心的士人(也即今天的知識分子)的所作所為也同樣判若雲泥、涇渭分明。「治世」的士人,似乎更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關心社稷的生死存亡,稟持和踐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念。漢景帝時的晁錯,殫精竭慮,為天下求治論「貴粟」,議「實邊」,道「削藩」,最後把自己的性命也給搭了進去;唐代的魏徵心繫社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犯顏直諫,恪盡職守,為「貞觀之治」的造就,奉獻了自己的忠誠與才智。在他們的身上,體現的正是傳統士大夫「兼濟天下」的高尚風骨,成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典範,名垂青史,震爍古今。
可「盛世」的士人,要麼是粉飾太平,歌功頌德,寫一些諸如「雲想衣裳月想容」,「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之類的東西;要麼是目空一切,自我膨脹,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言辭,又怎是一個「狂」字了得!至於風骨,則更是談不上了。董仲舒蹲了幾天大牢,立馬學乖巧,「遂不敢復言災異」;李太白仕途一遇挫折,轉眼沉湎於醇,酒,美,人,放縱無羈:「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說明在「盛世」鶯歌燕舞、紙醉金迷的大氛圍之中,士人們亦迷失了自我,不復再有激揚清濁、針砭時事、充當社會脊樑、引導社會正氣的人格和魄力,而是隨同社會的沉淪而一起沒頂。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治世」統,治,者的清明、節儉、勤政、進取,士人群體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這種率先垂範,這種身體力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風氣的走向。因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普通民眾就容易「與上同意」,體諒和理解朝廷的處境,願意與統,治,者共度時艱。這樣,就比較有效地緩和了各種社會矛盾,化解了社會生活中的戾氣,大大有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社會關系的和諧,達成社會相對的動態平衡。
孔子說:「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既能吃得上飯,社會上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又相對較少,那麼,社會上鋌而走險、犯上作亂的情況也自然隨之遞減,社會秩序自然顯示出「和諧」的氣象,所謂「無復盜賊」、(貞觀四年)「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雲雲,就是當時社會相對「和諧」的形象寫照。在這樣的背景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煌煌「治世」, 遂永遠定格在中國歷史的巨大天幕上!
「盛世」的社會狀態卻完全不同。此時,物質盡管遠較「治世」為豐富了,國力盡管遠較「治世」為強盛了,但是,「福兮禍之所伏」,其背後蘊藏的破壞性力量卻在全盛的同時迅速地積累增長。
具體地說,統治者的好大喜功,窮奢極侈;士大夫的縱情聲色,苟且自安,其結果一是最大的家業也給折騰垮了,最多的財富也全打水漂了,國庫枯竭,入不敷出,所謂「海內虛耗,戶口減半」。二是導致社會財富更快地向少數,權,勢,者手中集中,貧富兩極分化愈演愈烈,官吏貪墨,小民無告,社會危機四伏,社會「和諧」越來越遙不可及。董仲舒所悲嘆的「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現象,成為社會生活中割裂族群的無情利刃;杜甫所控訴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世態,成為社會生活中醞,釀,動,亂的巨,大,溫,床。
所以,我們在今天大可不必因遐想「盛世」而痴狂,因忽悠「崛起」而自,慰,真正清醒的選擇應該是:與其汲汲執迷於「盛世」的夢幻,不若多一份追求「治世」的情懷!
全球化使中國人有機會吸收和借鑒其他人類社會創造的政治文明成果。雖然中國自我運轉的規律仍然在深層次地起作用,但是無論是誰,都已經不希望中國再次回到盛極而衰的舊有軌道。
梁啟超說,「古之天下,所以一治一亂如循環者,何也?恃英雄也。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即世界借英雄而始成立之說也。故必到人民不倚賴英雄之境界,然後為真文明,然後以之立國而國可立,以之平天下而天下可平。」
歷史是一門學問,我們要認識好這個的問題,繼續認真探討和研究這個問題。這樣才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批判和繼承我們的傳統,才能更好的總結過展望未來,實現個人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伍』 中國近代為何走向衰敗

1、在政治抄上,封建制度發展到明清已經在沒落,但明朝又束縛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且明清政權是腐敗不堪。

2、在經濟上,封建時代輕視商業的農本思想,封建統治者的壓制和束縛,再加上苛捐雜稅,致使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極其緩慢。

3、在文化上,實行閉關鎖國拒絕與西方文化交流,為了統治人民,繼續採取儒家學說加以束縛學者的思想。

(5)中國歷史上盲目樂觀擴展閱讀: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結構,雖然一方面鞏固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和延續,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進緩慢甚至停滯,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經濟危機。

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經過清朝的康乾盛世後,封建社會也走到了末世,產生了許多危機,而且清閉關鎖國,到鴉片戰爭前夜,它已衰相盡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拉開很大距離。

清朝中葉的「康乾盛世」,是古代中國逾兩千年漫長的封建社會最後的曇花一現,以後就走向下坡的不歸路了。晚清所謂的同治中興,只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

『陸』 《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對中國近代歷史闡述得怎麼樣

中國近代史是一連串的慘敗。它們是國人心頭迄今仍未癒合的傷口——失敗者總是難以釋懷,那種怨恨與悲憤,仍在時時浮現。少年時我總想迴避這段慘痛的歷史,然而年事漸長後慢慢意識到:正是這一連串的慘敗,才迫使中國社會在痛苦的全面危機之中艱難地完成了轉型。失敗導致的危機越深重,尾隨而至的變革就越激進。本書還指出了以往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即近代史上的軍事或外交勝利,往往導致一個消極後果,即保守勢力的抬頭。例如1881年曾紀澤的外交勝利和1899年成功拒絕義大利租借三門灣,都造成清議派士大夫過分自信,使他們誤以為只要強硬對外,洋人終將退讓。這種建立在對實力的錯誤估計之上的盲目樂觀,是中法戰爭和義和團事變中中國失敗的重要因素。 歷史書過於強調單個事件分水嶺意義的寫法,時常讓人們誤以為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在心理上就已經進入了近代。實際上,在甲午戰爭以前,絕大多數中國人並沒有感覺到自己「進入了近代」。第一次使朝野上下產生變革的強烈危機感的事件,並非外部發生的鴉片戰爭,而是內部爆發的、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內戰:太平天國戰爭。只有當接二連三的失敗不斷地暴露出中國的深層次問題,才逐漸逼迫全社會意識到,修修補補的有限現代化無濟於事,必須有一場更徹底的改革甚至革命。然而弱者的選擇通常都很小:當全社會就變革本身達成共識的時候,危機早已積重難返,最終往往是「改革摧毀了改革性政府」。發生中斷的現代化或遲或早都要重新起步。因此慈禧太後在破滅戊戌變法不到兩年後,就不得不重行推動改革。這也是危機深重年代的一個慣有的諷刺性現象:即只有一個立場頑固的極右派才能推動改革。這就像只有極端反共的尼克松才能排除阻力訪華,因為無人能夠指責他親共賣國。只是不幸,晚清的保守勢力太晚認識到了變革的必要性,而維新派又不足以主導變革。 近代中國充滿了混亂與失敗,變化是這一時期的主導特徵。幸而公平的是:混亂世界往往也是孕育創造力的溫床,在極端的條件下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實驗室環境。中國歷史上大混亂的另兩個時期:戰國與魏晉南北朝,也同樣是思想最自由開放的時期,無論在文化、制度、政治等層面都開創和奠定了此後秦漢、隋唐輝煌的基礎。《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雖然強調近代史是中國人的主動奮斗,但對這種創造力本身的總結性闡述仍略顯薄弱,不能不說是其缺憾。

『柒』 盲目樂觀的歷史小故事

樂極生悲
樂極生悲原寫為「樂極則悲」,出自《史記.滑稽列傳》。以下版是這個成語的典故權:戰國時期,齊威王是個喜歡徹夜飲酒的君王,有一年楚軍進攻齊國,他連忙派自己信得過的使節淳於髡去趙國求救。淳於髡果然不辜負齊王重託,到了趙國就請來了10萬大軍,嚇退了楚軍。當然,齊威王十分高興,立刻擺設酒宴請淳於髡喝酒慶賀。齊王高興地問淳於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會醉?」淳於髡一看這架勢,知道齊王又要徹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 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齊王不解其意,淳於髡解釋自己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酒量會變化:「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喝酒到了極點,就會酒醉而亂了禮節;人如果快樂到了極點,就可能要發生悲傷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所以,我看做任何事都是一樣,超過了一定限度,則會走向反面了。」 這一席話說得齊威王心服口服,當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淳於髡的勸告,今後不再徹夜飲酒作樂,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面的惡習。就這樣,「樂極生悲」這成語由此而來。

『捌』 中國現在是不是太盲目樂觀了

額 中國和中國人就是太低調 太沒硬氣 不自信好么。。。中國謙虛的很 根本不是盲目樂觀吧

『玖』 明清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封建制度日益趨向於衰落時期。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呢,封建社會已經不適合於當下的社會情況被淘汰了。

『拾』 一下是幾個歷史書上的問題,請高手回答

中國入貿問題,已經成了當前經濟界意見分歧較大的問題。加上當前整個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更使中國的入貿撲朔迷離。有些人本來要參加今天這個會,但由於發生了襲擊大使館事件,就不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討論會還有沒有意義和必要?我認為不但必要,反而在新形勢下更有意義。

中國的改革開放面臨考驗,世界經濟一體化面臨考驗,整個國際規則和秩序建立都在調整中。在當前這個重要時刻,任何以偏概全的做法都不可取,入貿問題更成了當前議論的中心議題。

但遺憾的是,由於信息不透明,人們至今對入貿的談判內容所知甚少。因此,大家有點象瞎子摸象,根據一孔之見,各執一詞。盲目樂觀贊成派有之,大聲疾呼者有之,堅決反對者有之,憂心忡忡者有之,迷茫不知所措者有之。加上最近北約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這種政治關系的緊張,更使入貿准備處於空前惡化狀態。

加入世貿將對中國帶來什麼影響?主要看入貿的條件,而這些條款又非常具體,一般官員學者不清楚,更非企業家和平民百姓知曉。這就使我們的談論變得比較困難。人們關心入貿無非是入貿將會對自己帶來什麼。但這一問題又非常復雜,因為中國既有走上市場的競爭性企業,又有仍然處在國家保護下的壟斷企業;既有做好准備的行業和企業,也有沒做好准備的行業與企業;既有受戶籍保護的城市人,也有被戶籍分割的農村人。入貿對中國各種人的影響是肯定不一樣的,這導致人們對入貿的態度迥異。但在這些人的表現中,我們可以把握住一些基本線索:什麼人反對入貿?傳統的國家保護行業和壟斷行業,以及一些思想方法和心理習慣仍然停留在傳統中的人們。什麼人最擁護入貿?那些已經具有了國際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那些最早走入市場、已經完全適應價格競爭的中國優秀企業,以及一些在思想方法上傾向於按國際規則辦事的人們。

因此,對入貿條款的制定、衡量入貿的利弊得失,要有一個總量和總體利益的把握,而這一總體利益不能僅僅表現在一時的經濟利益得失上,或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失上,它將關繫到中國社會長期的發展、穩定和進步。這就要對入貿進行全方位的審視,經濟地、政治地、文化地、歷史地、法律地、整體和局部地看問題。事情的解決最終並不取決於中國,只能靠各個國家利益和力量的平衡,靠人類的寬容、理性和妥協。只有這種方法才能避免我們決策上的失誤,也只有按這種方法辦事才能給中國以及所有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帶來福祉。

經濟全球化給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競爭機會。 五、我國的對策 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
濟全球化給發達國家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上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但與此同時,"反經濟全球化"也有"全球化"之勢.面對這種現實,我們必須採取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認識經濟全球化的表徵、本質和前景,避免陷入誤區,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來參與經濟全球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盲目樂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