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

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

發布時間:2021-03-07 12:34:04

❶ 中國改革開放的意義

我國改革開放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提高國際地位;有利於參與國際競爭;有利於穩定政局。

加快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資」的抽象爭論束縛自己的思想和手腳。社會主義要贏得同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和商品經濟一般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

國外的資金、資源、技術、人才以及作為有益補充的私營經濟,都應當而且能夠為社會主義所利用。政權在人民手中,又有強大的公有制經濟,這樣做不會損害社會主義,只會有利於社會主義的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斗,整個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

11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中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在世界風雲急劇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1)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國營企業的重大改革——自主經營權、自主調控市場。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徵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❷ 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

改革開放是我們必須始終堅守的正確之路,它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機遇和挑戰,具體如下:

一、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機遇:

1、國際地位

改革開放使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國際社會。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起一個帶頭作用,為促進建立可持續發展、公平、嶄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而努力。

2、綜合國力

幾十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既把改革開放推進到新的階段,又有效治理了通貨膨脹,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遏制了通貨緊縮的趨勢,避免了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製造和開發。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前提。國家投入大量經費建設國防軍事力量。

改革開放以前,技術、裝備落後,改革開放後恢復高考,國家有了更多的技術科技人才,自主研發,獨立創新。目前我國在建設好陸海空的基礎上,正自主研發導彈,航空母艦,衛星系統,宇宙飛船,現代化核力量,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3、人民生活質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全體國民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財富,與此同時,全體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跨越了溫飽、小康兩個生活階段,逐步向富裕邁進。

同時,改革開放還極大地提高了全體國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質。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

人的思想從僵化、半僵化走出來了,國家也從封閉、半封閉走向了開放和自信。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變革調動了億萬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突飛猛進的局面。

二、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挑戰:

1、制度環境問題

總體來講,中國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制度環境問題,這是個大問題。中國很擅長工業化,所以部分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但制度建設沒有跟上,這非常必要。

2、人口老化問題

其次,從長遠來看,我認為中國將急需面臨人口方面的難題。中國現在人口相對年輕,但將迅速老化。屆時,社會保障、退休、醫療成本等各種問題將日益嚴峻。

3、人民期望問題

第三個挑戰是,中國需要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期望。隨著對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個人成就越來越大,人們傾向於提出更多的要求。政府需要不斷地做出回應以維持社會穩定。

(2)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的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建設:

1、1991年12月15日,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建成。

2、1997年10月28日,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成功實現截流。中國對黃河的治理與開發翻開了新的一頁。

3、2001年8月4日,「亞洲第一井」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開鑽。該井深達5000米,排名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這口可以直接觀察地殼的「大陸科學鑽探」,被稱為「伸入地球的望遠鏡」。

4、2006年6月12日,中國自製的第二艘液化天然氣船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順利下水。液化天然氣(LNG)船,因其技術難度極高,被稱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

5、2018年10月24日,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改革開放

❸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抓住了歷史機遇開始實行改革開放這句話對嗎

不對,如果新中國成立後抓住機遇了今天的中國就不是這樣,正因為歷次政治運動包括文革,給中國發展造成了極大地阻礙。如果說改革開放後抓住了歷史機遇就對了。

❹ 結合歷史和現實,談談中國的改革開放

愛卿呀,給你寫2000個字忒難了,你本有自己的想法加入一些即可,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是全抄,是有想法和選擇的抄,如果有女人問男人對包二奶如何看,男人定是佔在男人的角度加以贊之,女人能全抄嗎?

辦正事吧。

這個世上有兩個爭議,一是意識形態,二是物質。第一與我們小老百姓無太大關系,我們只認第二的居多,即生活上是否富裕。於是,貧富差距就起了作用。

人的能力有大小,機遇亦有所不同,貧與富有一部分就是這么產生的,這是我們從理性上本該認同的,但關鍵問題是貧富不全是這么產生的,而是以血統的純正與否,家族的背景是什麼而導致而來的。

潤之早有語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但到了華主席那裡:「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就錯了,一錯到底,還下了野。

史上有兩次罷黜百家,一次是在漢武帝,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漢武帝是明著來,一道昭書。文化大革命是暗著來,先是百花齊放,一旦你要開花,下一步就是滅頂之災。

改革開放給臣子們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同在的,嘴是高歌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而位尊多金,位高爵顯成了我們心中的標榜。每個人都想當聖人,都想背負青天日月之精髓,都胸懷仕林翰墨,精通天文地理,但從學堂里一旦走向社會,你頭一件遇到的事就是失業的風險。我們的社會上真正需要那麼多人才嗎,奴才誰當? 我們的影視作品當中,一個大腕人物要是演好了不易,但要出演奴才、丫喚,無需經電影學院培訓,到大街上隨便找個布衣就OK了。而一部影視作品裡有幾個大腕,奴才有多少?

人活於世要有個精神上的支柱。看看我們改革後的假冒偽劣市場,支撐其心理的話就是:我沒有白拿你的東西,我給你提供了商品和服務了;於是,偷盜來臨了,貪官的財產也不是好來的,他可以取此不義之財,孤為何不可?於是殺人越貨產生了,體力和勢力上斗不過,膽量和身家性命一搏。於是,高級文「化產」產生了,位尊而多金、位高爵顯者成了我們的信仰,姿色、生殖器、權力、學術都成了致富的工具。我們常在知活中看到這么一種情形,一個女孩子沒文憑、沒體力、沒手藝忽然出去打工去了,有一天又忽然回到家中,穿金戴銀,給家裡蓋房置地,光宗耀祖,鄰刮目相看。可她的財富從何而來,路人皆知,但無人不羨慕。因為她的外出是逮著耗子了。一個小小的公務員,一個政府部門的書辦,我們給他算算賬,一年不吃不喝能往家裡運多少錢,而他們的房、車、二奶、二爺、金銀手鈽、高檔服裝都從何而來?又是紀檢部門又因他們是逮著耗子的人而告終止查詢真相了。於是,新的一輪不擇手段逮耗子的循環又開始了。

愛卿呀,我奏的這是一曲哀樂,你自己加上一些贊歌的旋律,稍一配器就算是完成作業了吧。

❺ 舉例說明30年以來中國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國內外因素各一個,今天要用,快啊!

國內因素:改革開放後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
國外因素:產業結構升級,將大量製造業企業往發展中國家轉移

❻ 中國改革開放來的重大成就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3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改革,毫不動搖地促進對外開放,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輝煌成就,實現了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贏得了我國在國際經濟社會影響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的面貌從此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一、國民經濟上大台階,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了由弱到強的舉世矚目的巨大轉變

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45億元,在世界主要國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國民總收入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斷為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我國經濟迅速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30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由弱變強的30年,是我國逐步擺脫低收入國家不斷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邁進的30年。

30年間經濟實現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長速度。改革開放初期,黨和政府按照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確立了「三步走」的偉大戰略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全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精神,奮發圖強,開拓進取,1987年提前3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戰略目標,1995年實現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戰略目標,提前5年進入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新的發展階段。在實現「三步走」偉大戰略目標的進程中,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增長。1979-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53-1978年平均增長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3.0%的速度。與日本經濟起飛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9.2%和韓國經濟起飛階段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不相上下。

經濟總量連上幾個大的標志性台階。經濟的快速增長使經濟總量呈現加速擴張態勢。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07年的249530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的2萬億元用了5年時間,此後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大關,2002-2006年進入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上升2萬億元,2006年超過20萬億元,在此基礎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萬億元。

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經濟總量的加速擴張大大縮小了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3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摺合成美元,我國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2801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德國的99.5%,分別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也有明顯上升,1978年為1.8%,2007年提高到6.0%。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成倍增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後,1992年達到2311元,2003年超過萬元大關,達到10542元,到2007年又迅速攀升至18934元,扣除價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長近10倍,年均增長8.6%。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准,我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起點低、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能夠取得這樣的進步,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國家財政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同時帶來了國家財力的增加。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翻了一番,達到2005億元,1993年再翻一番,達到4349億元,1999年跨上1萬億台階,達到11444億元,2003年超過2萬億元,達到21715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已經超過5萬億元,達到51322億元,1979-2007年年均增長14.1%。財力的增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自然災害的沖擊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外匯儲備實現由短缺到富足的歷史性轉變。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摺合成人民幣不足1塊錢,短缺是當時外匯儲備的基本特徵,出口創匯是發展對外貿易的基本動力。但隨著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壯大,經常項目貿易盈餘不斷積累,外匯儲備的短缺迅速成為歷史,1990年外匯儲備超過百億美元,達到111億美元,1996年超過千億美元,達到1050億美元,2006年超過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國外匯儲備擴大到1528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公司(企業)不斷涌現並迅速發展壯大。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型企業由少到多、由弱變強,成為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成就的醒目標志。根據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2007年度世界500強公司名單,我國內地共有22家,其中中國石化集團名列第17位,比2006年提升6位,取得中國公司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也是中國公司首次進入世界前20強。

二、經濟結構大調整,發展方式和增長模式呈現出由粗放向集約和節約的重大轉變

30年來,改革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促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改革開放的30年,是經濟結構大調整的30年,是經濟發展方式和增長模式不斷呈現新格局的30年。

二、三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基本實現以工農業為主向一、二、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轉變。30年來,三次產業在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強化,工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1979-2007年,第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4.6%、11.4%和10.8%。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3.9調整為2007年的11.3:48.6:40.1。與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6.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16.2個百分點。

工業結構基本實現了由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程度高、門類單一的結構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轉變。30年來,冶金、能源、紡織、機械、航運等傳統工業在改造中實現結構不斷調整升級。2004年鋼鐵工業的連鑄比已提高到95.9%,比1980年提高近90個百分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銅、鉛先進熔煉生產工藝的產能達到總產能的70%左右,電解鋁自焙槽工藝已全部淘汰,改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耗煤低、發電效率高的單機容量30萬、60萬千瓦機組已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的主力發電機組,並逐步向100萬千瓦級發展。落後棉紡錠和毛紡錠得到大規模壓縮,棉紡織設備的大部分機器採用了變頻調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技術,基本實現了紡機產品的機電一體化。大型燃氣輪機、抽水蓄能機組、直流輸電設備、超臨界火電機組、大型船用曲軸等實現國產化,年產千萬噸級的大型煉油廠設備自主化率高達90%。與此同時,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醫葯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術工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經過30年來的發展,我國在航天技術、核能發電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技術、重型機械成套設備製造技術、數控機床製造技術、第三代通信技術等領域都有一系列重大突破。2007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1621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比1995年提高3.0個百分點。

❼ 改革開放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有:

一、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邏輯,也是圍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展開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聚焦點,就是解決我國發展起來以後「使大國成為強國」的根本性問題。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所以,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使社會主義迎來了從低潮到高潮的偉大飛躍

進入21世紀以後,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漸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意味著在世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高高舉起;

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使中國現代化迎來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即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走法」走向現代化。

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提供了有益啟示。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既能解決中國加快發展的問題,又能保持我們中國自身的獨立性。

(7)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擴展閱讀:

中國改革開放具有的全球性意義:

一、中國的政治秩序給世界提供了全新選擇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主體,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不理解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無論是政策界還是學術界,人們都沒有忽視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巨大成就。這樣的成就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因此中國的發展故事也被稱為「中國奇跡」。

二、中國為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從全球范圍看,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另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也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活力。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為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三、中國改革開放正逐步為優化全球治理注入動力

回望40年歷程,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勞動力水平,展現了中國在解放社會主義生產力及建設富強國家方面的自信心。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順應全球化潮流,積極向世界開放,引入海外資本和技術,設立經濟特區,為吸引外國製造和生產資本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論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

❽ 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很多原因,我認為有兩個原因是不容忽視版的。
1.首先,中國權的改革開放始終有十分堅強的領導引導,中國採取的是漸進式的方式,先試點再全面推開,逐步發展。通過經濟改革入手,中國改進了激勵機制,提高了集體和個人的福利。
2.其次,中國的改革始終堅實實事求是的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中國根據改革開放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情況,不斷的總結經驗,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同時中國也積極的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為世界的共同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3.鄧小平提出的"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鼓勵、促進了我國科技的發展前進。
4。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5。重視人才的培養,加大了教育投入,如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從而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
6。對外開放,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國際合作加強。
7 正確的指導方針和領導
8 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
9 我國資源的豐富

❾ 改革開放的機遇是什麼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於世界經濟增長水平。
(6)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8)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9)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10)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
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發展是第一要務」,再到科學發展觀,執政理念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經驗在於中國遵循了經濟增長「四色定理」。中國和世界發展歷史充分證明,經濟增長「四色定理」——和平穩定、開放結構、人力資本、結構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遵循「四色定理」,經濟就發展,社會就進步。
挑戰:就是在自然資源、環境和勞動群眾的權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過多,給予的太少。具體來說,首先是環境代價太大,資源過度消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經濟發展是要有代價的,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它對世界經濟做出的巨大貢獻,其代價就是中國資源與環境的嚴重損壞。
其次,貧富差距拉大,勞工權益受損。再次,社會道德環境出現了讓人憂心的狀況。近年來,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據估算約占當年GDP的10%還多。
環境問題。工業水平的增長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閱讀全文

與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機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