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發布時間:2021-03-07 11:42:15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丞相和最後一個丞相分別是誰呢,他們做了哪些貢獻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丞相是李斯。他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所以,在他的建議下,實行了郡縣制,這個制度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還有一個就是推行了統一度量衡、文字的措施,加強了國內的經濟交流,使得國家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還有焚燒詩書,目的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這些措施使得國富民強。但是,勾結趙高擁立胡亥為君主,為趙高所忌憚,之後就父子腰斬,並被夷三族。


你覺得第一個丞相和最後一個丞相相比較,誰的功勞更大一些?

Ⅱ 中國封建社會史最後一個丞相是

最後一個宰相是胡惟庸 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設置的 屬於中書省最高長官 但是他因涉嫌謀反在公回元1380年2月12日,答洪武十三年正月初六日,左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陳寧,在大明帝國的首都南京被當眾凌遲處死,並夷滅三族。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太祖朱元璋對滿朝文武大臣們宣布,從此革除中書省,提升六部,以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於是天下大權由此系歸皇帝一人之手。後來,他又強調:「以後子孫做皇帝時,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自秦以降,延續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就這樣消失了,消失得那麼快,那麼徹底。
所以明朝後來沒有設置中書省也就沒有宰相了 但是形成了內閣制 設內閣大學士協理文書。後閣職漸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
清朝未設宰相。故中國最後一個宰相就是大明的胡唯庸了。

Ⅲ 歷史上第一個和最後一丞相是誰啊

秦朝的李斯,明朝的胡惟庸。他們都被起君主弄死了,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皇權加強,相權削弱,到胡惟庸相權結束。

Ⅳ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宰相是胡惟庸,為什麼曾國藩也成為「中國十大宰相」之一

中國最後一個宰相胡惟庸,他的職務是"丞相",在他之後,丞相制被廢除.
之後的"相"都是下級官員對專最高官員的尊稱屬,比如魏忠賢人稱"九千歲",又稱"魏相"
所以說這里的"相"不再是職位,而是一種地位,或者說尊稱
嘉靖帝內閣首輔徐階又稱"徐相"
清代康熙帝時內務府總管大臣明珠(納蘭明珠)也被人稱"明相"
曾國藩被譽為清代最傑出的漢臣,也是"同治中興"的名臣.所以被尊稱為相

自己給的答案,如果不全可以糾正.順便駁斥一下在別處亂抄資料的朋友

Ⅳ 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是誰下場又如何

中國歷史上,皇帝是一國之主,但是皇帝之下還有丞相處理朝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丞相是百官之長,是朝中除皇帝之外最高的行政長官。自從秦始皇設置丞相之職,綿延之後的1600多年的時間內,中國大部分時期都是有丞相或類似職位的。可以說,這一傳統貫穿了幾乎整個中國的封建時代。

Ⅵ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是誰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回。因被疑叛亂,爆發了答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遂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Ⅶ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的名字

1、胡惟庸是中國最後一任有實權的宰相,也是最後一個有丞相之名的人。回
2、人物簡介
胡惟庸(?—1380年)答,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遭朱元璋處死。
3、人物事跡
胡惟庸成為丞相後,日益驕橫跋扈,獨攬丞相大權,生殺黜陟,為所欲為。內外諸司所上的奏章,胡惟庸必先取閱,對自己不利的,就隱匿不上報。他任意提拔、處罰官員,各地喜好鑽營熱衷仕進之徒、功臣武夫失意者,都奔走於他的門下,送給他的金帛、名馬、玩好,不計其數。胡惟庸一時間權傾朝野,許多人都看他臉色行事,敢怒不敢言。後來胡惟庸被人揭發其准備兵變,因此被朱元璋消滅。

Ⅷ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是誰

胡惟庸(?—1380年),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

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遂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胡惟庸案,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從此,相權被徹底剝奪,中國政治制度進一步走向君主專制。

Ⅸ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是誰

是胡惟庸。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設有宰相制,宰相都稱為丞相,當時丞相共有左、右二員,左比右大,分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長和徐達兩人。
朱元璋即帝位後,逐漸感到帝權與相權的沖突,唯恐臣下權力太大,會導致元末「宰相專權」、「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有鑒於此,幾次設法試圖調整,以加強皇權。最早被殺的是中書左丞相楊憲。楊憲於洪武二年九月入為中書右丞,洪武三年李善長病休時,便實際操縱中書省大權,升為左丞。他玩弄權術,陷害同僚,「市權要寵」,很快被朱元璋殺死
接著是右丞相汪廣洋被殺。朱元璋鑒於李善長權力過大,威脅帝權,於是在撤換李善長後,最初選中了汪廣洋接替李善長的相位。汪廣洋遇事小心謹慎,又以「廉明持重,善理繁劇」而著稱。
洪武六年,胡惟庸進入中書省,與汪廣洋共任右丞相。之後,汪廣洋以「無所建白」貶為廣東參政。但是汪廣洋一離相位後,胡惟庸遇事專斷與李善長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況且李善長還借胡惟庸等人,遙執相權,勢力更甚於前。
汪廣洋被貶後,當然也不服氣,便暗中收集李善長的不法證據,於洪武九年(1376)與御史大夫陳寧,合疏參劾李善長有「大不敬」之罪。這當然正中朱元璋的下懷,於是洪武十年九月,朱元璋先升胡惟庸為左丞相,再調回汪廣洋為右丞相,以牽制胡惟庸,改變胡惟庸獨相的局面。
然而汪廣洋復相後,整日喝酒,並沒有起到應有的牽製作用,反而事事調和,公事「惟以他官剖決,不問是非,隨而舉行」。這令朱元璋大為失望,又把他貶往廣南地區。即使這樣,仍未能平息朱元璋的怒氣,便又追加詔書,下令追到後,即將汪廣洋就地處死,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廣洋被貶殺。
由上可知,明初的丞相擅權不行,屍位素餐也不行,放權、抓權均無好下場。朱元璋對於相權的存在實際上已深為反感,他不能容忍相權過大,絕不希望有凌駕於眾人之上的權臣存在,廢相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胡惟庸的獨斷專行,使相權與皇權的沖突更為明朗化了。胡惟庸之前,李善長小心謹慎,徐達經常帶兵在外,汪廣洋只知飲酒吟詩,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尚不突出。但胡惟庸為相七年,擅權亂政,使得朱元璋感得大權旁落,除了剪除別無選擇。
胡惟庸案實際是一個冤案,明初的冤案又何止這一個?
早在洪武十一年三月,為了限制丞相的權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關白」中書省。在此之前,凡是各地送給皇帝的奏章都要關白中書省,就是給皇帝一份,同時也要給中書省丞相送一份。接著,又令六部奏事不得關白中書省,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中書省的權力。然而即使這樣,也還不能令朱元璋滿意。
於是就有了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接著就宣布裁撤中書省。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朱元璋大權獨攬。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從此廢除,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稍後,朱元璋還宣布以後嗣君不許議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請者,處以重刑,並立為祖訓。
我們再回頭看一下胡惟庸案就可明白,說胡惟庸獨斷專行確有其事,但謀反其實是子虛烏有,它只不過是朱元璋廢丞相的一個借口。胡惟庸被告稱謀叛時,證據並不充足,如果深究下去,胡惟庸可能不會被坐成死罪。因此朱元璋才迅速認定謀逆是實,即行殺掉,連告發的塗節也全不放過,只是為了死無對證,並可以藉此另做文章。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後,仍然能時時刻刻感受到李善長的威脅。李善長為功臣之首,雖已退位,但勢力還很大,加之與胡惟庸的姻親故舊關系,始終令朱元璋耿耿於懷。為了鞏固帝業,就必須徹底消除這一隱患,因而胡惟庸案不斷升級。明代的心腹大患是「北虜南倭」,於是又為胡惟庸添上了一個「通倭通虜」的罪名,就是說他G結蒙古和日本,企圖謀反。但是據吳晗先生《胡惟庸黨案考》,通倭通虜都是「莫須有」的罪名。胡惟庸事件正像一個傳說中的故事,時間越長,故事的范圍便越擴大。到後來胡惟庸東通日本高麗,西通卜寵吉兒,南通三佛齊,北通沙漠,東西南北諸夷,無不與胡惟庸叛逆案發生關系。朱元璋在殺胡惟庸若干年後又給他加上這些謀逆罪名,是想借胡案興起大獄來誅殺文武功臣,以防功臣們日後威脅朱姓子孫。平心而論,胡惟庸的被殺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所謂的「胡黨」卻未免牽強附會。胡惟庸案實際上成為朱元璋整肅功臣的借口,凡是他認為心懷怨望、行為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黨」的罪名,處死抄家,開國功臣李善長也最終被牽連進此案。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