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要在全球崛起,為什麼說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現在都不缺乏崇復洋媚外的人,要制知道現在全球正在一體化,在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外來文化一直沖擊我們的傳統文化,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在近代的屈辱史過來思想上一直都是外國文化先進的習慣思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過於自卑,只會不斷被外來文化沖擊,最後只會是都認為外的好,而我們的文化將在一代代年輕人思維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過於自負就會像清朝的閉關鎖國一樣,逐漸跟不上歷史的腳步,被人淘汰
❷ 什麼是文化自信,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對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我們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現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第一,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
我們所講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確的對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著的信念。對傳統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內在價值有科學的判斷,簡單明了的講就是三句話: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
第二,要有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各國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
對外來文化採取包容、借鑒、吸收的態度,是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另層表達。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衰,固然是其內在本質和生命力決定的,但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兼收並蓄的傳統,這實質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氣度。
文化自覺本質上是對文化價值的覺悟、覺醒。提升文化自覺,需要我們有對文化意義、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認同,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
第一,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意義、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認同。
文化是人類基於自覺意識的靈感迸發、情感表達、觀念創新,人類生存的世界處處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記,文化也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文化始終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深刻地影響著有形的存在,它滋養人類、涵養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其意義和作用是那樣永恆。社會發展進步到現階段,文化對人類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而深刻,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們應當認識到:文化不僅具備震撼心靈、滿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備引領社會健康發展、激發民族創造活力之物質力量;一個國家的興盛強大離不開文化,一個民族的傳承延續離不開文化,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文化。還應當認識到: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企圖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統天下」的背景下,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如果不能堅守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能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當代先進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基礎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能成為一句空話。這樣的認識,對每個人都應當是一種「自意識」而不是「被認同」,並且是對文化本真意義和內在涵義的深刻認識、深度認同,這才是我們所講的高度文化自覺。
第二,要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
文化自覺不只是內在意識上的自覺醒悟,還應當是實際行動上的責任擔當。因為,文化是在長期的延綿不斷的建設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無論是整個人類的文化,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個點滴積累、長期積淀的過程。所以,我們對文化的責任擔當理所當然要包括對文化建設的參與,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對文化進步的引領。
❸ 中國傳統文化自信的作文
什麼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以來,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年5月4日他與大學學子座談,也多次提到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在國內外不同場合的活動與講話中,展現了中國與的精神志氣,提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如何堅定「中國特色」文化自信,推動「中國特色」文化實現?堅持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建設先進文化。
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從根本上說就是發展先進文化之路,也就是以主義為指導,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黨的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把建設文化強國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鞏固和拓展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建設先進文化,要始終堅持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努力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文化生態中辨析主流與支流、區分先進與落後、劃清積極與消極,確保文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要堅持用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把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唱響在中國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最強音。牢固樹立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利益是我們黨的最高利益。我們是當家作主的國家,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的根本利益。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必須明確這個根本性、原則性問題,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著力踐行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為了、發展依靠、發展成果由共享。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切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堅決防止場經濟條件下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的現象。把「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重要方針落實到文化建設各個方面。
發展先進文化,必須堅持承續民族傳統、植根偉大實踐、秉持開放包容,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要始終堅守民族文化立場,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始終立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准確把握世界文化發展趨勢,在眾的偉大創造中進行文化的創造,在歷史的進步中實現文化的進步。要始終以積極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堅持辯證取捨的方法,提高轉化再造的能力,在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博採眾長,不斷賦予先進文化強大生機。使創新成為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的主旋律、最強音。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一部人類文化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文化創新史。我們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建設全過程,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文化創造活力。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展,推動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使一切創新舉措得到支持、一切創新才能得到發揮、一切創新成果得到肯定,讓我們的文化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❹ 黃力之:中國最大的文化自信源自哪裡
針對長久以來西方文化全球擴張對東亞秩序和文化選擇帶來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都有一個價值觀選擇的問題——不同的價值觀就有不同的價值評判和價值取向。
從文化譜系而言,傳統的東亞價值觀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而形成的東亞地區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提升東亞各國和人民在「東亞」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中的文化共性和認同、政治模式、社會機能及其文化品位都處於世界的前列,東亞各國正在共同面臨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最優秀的文化,「中國的經濟實力,也堪為向世界貢獻的一種積極的「東方式」文化交往理念,即在總結東西方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法國學者莫蘭(Edgar Morin)就認為,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閉鎖與孤獨,盲目的經濟發展導致了人類道德和心理的遲鈍。人類需要的不是帝國世界,給人類帶來了緊張、危害乃至死亡,「現代文明的高度發展超越了人所能調控的范圍,歷史地看,儒家文化的效用使中國文化從漢唐直到明朝前期,一直被世界公認為是最安定,也使當代背景下的東亞文化具有了嶄新的意義與價值。[3] 基於類似的種種反思,東亞傳統中強調包容性、注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活動應理性而節制、崇尚精神價值及穩定和平的核心價值已經顯示了極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即使這些特徵並沒有以同一的形式存在,但它們已與以工業體系為制度特徵、以工業化精神為核心價值的西方現代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東亞模式」的形成與完善提供著重要的價值支撐,費正清就指出:「東亞人的自我約束力和工作道德足以使加爾文主義及其獻身教育的精神黯然失色」。[6] (P2)
東亞價值觀是一種以東亞民族和國家為主體的意識,也是建立在東亞各個區域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基礎上的東亞人要求改變世界不均衡、不公正、不平等狀況的一種自我覺醒,意蘊著強烈的主體意識和憂患意識,期待著東亞文化實現進入世界文明體系中心的地位轉換。東亞價值觀的主體意識充分展現在獨立和自由意識之中,激揚著東亞「自做主宰」的精神。東亞價值觀的當代重構,將幫助東亞民族和國家重新認識自身傳統,摒棄「依賴意識」,正確地對待東亞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近年來,東亞一些知識分子秉持著對東亞儒家傳統的強烈自信,甚至呼籲將反映東亞特有的地理方位和歷史文化方位的東亞價值觀作為21世紀世界文化主流的方案,呼籲東亞國家要在維護東亞文化傳統、保護文化遺產、傳播東亞文化和價值觀方面加強合作,並且要向年輕一代灌輸東亞認同感和自豪感,如龔鵬程所說:「當今東亞價值觀的建設應該改變過去努力使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相一致的做法,而應保持東方文化原有的價值系統,為批判和矯正現代化弊病提供思想資源。」[7]
儒家思想是東亞價值觀的觀念基礎和思想資源,近年來對東亞價值觀關注的原動力主要來自於東亞儒家傳統的復活。中西方學界也普遍認為,東亞傳統中的儒家思想崇尚身心內外的寧靜和諧,重視德性、重視人生的意義和理想,對於克服後工業社會的精神空虛和信仰危機有普遍價值,而中國傳統中由來已久的「圓而神的智慧」、「溫潤而惻怛或悲憫之情」以及「天下一家」的精神所具有的和平秉性和道義精神,也是西方文化需要補足和學習的。美國學者里夫金(Jeremy Rifkin)即指出,「正在廓清的歐洲思想框架同中國思想框架之間的交融,將會對全人類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8] (P2)譬如,以儒道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崇尚人際關系的和諧,它所具有的「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關注人類命運的道德理念,堪為人類價值觀整合的基點。再比如,中國文化傳統具有的「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的價值追求,不僅有助於化解當前人類面臨的「五大沖突」——人類與自然、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肉體與心靈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緊張,幫助人們尋求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可以作為21世紀現代價值觀的生長點。正因為如此,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在晚年會關注《道德經》中的中國思想,而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要到中國來談論「寬恕」問題。
東亞價值觀也蘊涵著一種憂患意識,並因憂患而具有深重的批判意識、反省意識。濫觴於20世紀後期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全球性問題:地區沖突不斷,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造成嚴重阻礙;各種全球性問題此起彼伏,諸如核威脅、全球氣候變暖、人口爆炸、糧食匱乏、南北差距、環境污染、恐怖主義,等等,不僅超出了原來的區域性質,而且嚴重威脅到了全人類的生存。與西方國家一樣,東亞也面臨著工具理性的膨脹、價值理想的迷失、倫理道德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崩潰和文化選擇的迷惑等重大現代性挑戰。毋庸置疑,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調整中反省、批判和傳承東亞的歷史文化傳統?如何呈現東亞價值觀在21世紀的全球效用?東亞文化如何為人類的共同利益做出貢獻?這些問題需要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共識與切實的合作,同時也產生了普遍性倫理約束的需要,東亞價值觀的重構恰當其時。
三、面向「和諧世界」的東亞價值觀重構
東亞價值觀的現代轉化,既是東亞國家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東亞民族對自身歷史、文化進行思考後做出的必然選擇,體現了時代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符合東亞各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當前,東亞社會正在加速向著以現代經濟和現代科技為先導的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進。這一偉大的歷史過程必然會對東亞傳統和東亞價值觀的存在與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提出新的要求。作為規范和指導東亞文化未來道路的依據,東亞傳統的呈現和東亞價值觀的重構,應當以擔當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憂患為己任,立足於將東亞民族和國家的責任意識轉變為人類的責任意識,煥發對世界前沿問題發表東亞主張的信心。
面對這樣一項繁巨的任務,東亞國家應在共有認知和奮斗目標基礎上形成合力,以建設「和諧世界」為共同旨歸,以東亞價值觀的現代化和「理性化」重構為途徑來提升文化共性,強化共有的文化認同,促進東亞內部的對話及國家間的合作。這也是源自東亞傳統的「和諧」理念所給予的啟示,正所謂「親仁善鄰」、「近者說,遠者來」。客觀而言,東亞各個國家和民族並不缺乏這樣的責任意識和信心,但缺乏的是集體協同,缺乏的是共有認識和奮斗目標基礎上的合作。東亞價值觀的現代和理性化重構,則可以成為一種促進東亞內部對話與合作的路徑,使之共同面對東亞自身以及全球問題的挑戰,從而為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發展做出實質性的貢獻。畢竟,構建「和諧世界」不是少數國家的「獨角戲」,需要不同國家緊密團結、共同維護。東亞區域內的共識與合作意義也就凸現於此。事實上,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治學者皮爾遜(Lester Pearson)就發出了這樣的警示:人類正在進入一個不同文化必須學會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時代,必須相互學習,研究彼此的歷史、理想、藝術和文化,豐富彼此的生活,否則在這個擁擠不堪的窄小世界裡,便會出現誤解、緊張、沖突和災難。[9] (P372)一幅可以期待的圖景是:東亞價值觀蘊涵的獨立和諧、平等合作和共生共贏的精神能夠適應高度技術化的全球社會中多元文化共存的需要;東亞國家也能夠共同秉持「和諧」這個文化交往的金規則,實現東亞文化秩序的重構以及與全球體系的共榮,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東亞」和「和諧世界」。
「和諧世界」思想的實質在於不同國家的互助合作與和諧發展,尋求的是不同文化的價值觀與人類共存之間的平衡。在這個意義上,以構建「和諧世界」為旨歸的東亞價值觀,也堪為一種鮮明、積極的「東方式」文化交往理念,其核心內涵在於:文化傳承與文化交往不能拘泥於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的范圍內,而是更多地納入了世界的版圖。由此來看,針對構建「和諧世界」的現實需要,東亞價值觀的重構必須憑藉以對話、交往為中心內容的新理性精神與西方文化對話、融通,不僅要看到自我與「他者」的相互影響,更要以「他者」為促進自己發展的外部刺激力量和豐富資源。這里的一個基本共識就是:文化是人類社會物質財富創造和精神財富創造的過程及成果的體現,只有不斷地充實於全人類的整體發展過程中,並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進行不斷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繼續前行的動力。
畢竟,面臨現實語境中的文化抉擇,不是簡單的退守便能解決的。正確對待東亞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承認「他者」的合理性,不僅為反思東亞文化的價值,亦為東亞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正如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所說,「只要交往參與者沒有建立起相互承認的關系,並接受對方的視角,一同用他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傳統,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那麼,就不可能出現建立在信念基礎上的共識」。[10] (P148)事實上,東亞文化能歷經幾千年而仍然生機盎然,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多元文化的對話與合作為其生存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歷史經驗表明,作為達成理解與寬容,增加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維護人類文明成就的重要手段,文化對話始終具有重大和持續性的影響,通過對話來考慮文化多樣性以及相互參照的可能性,是建立新世紀的區域與全球文化秩序的重要內容。
21世紀的歷史進路讓所有文化都共同面臨著一個時代命題:如何在一個全球化世界裡延續和更新自身的使命?在一個世界市場已經形成,經濟運行規則日趨統一的環境中,對共同道德規范、共同價值標準的建構日趨緊迫,似乎在要求所有的文化都要向著這一目標轉型,都要無條件地交出自己的歷史與傳統。不過,歷史經驗表明,輕視傳統是沒有生命力的,在全球化過程中也必然處於不利的位置,對文化傳統和歷史經驗的珍視,應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能否在全球化大潮中生存與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尺。世界體系論的代表人物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就堅決反對處於邊緣地位的國家完全照搬西方,在他看來,處於邊緣地位的國家如果接受自己處於低等文化模式的邏輯假設,並認為發展的最好模式是抄襲高等的國家,那麼這些邊緣國家根本不能達到目的。[11] (P46)更何況,西方世界內部的現代化過程本身已說明,任何一國的現代發展都無法脫離其自身的歷史實際。只不過,後發展國家總要面對美國文化學者格爾茲(Clifford Geertz)所說的困惑:「必須共同努力向現代化的高地發起沖擊,同時也必須共同堅持傳統的精髓;而在另一層面上,又存在著越來越大的分歧,這些分歧是,應該從哪個方向上向現代化的高地發起沖擊,傳統的精髓又是什麼。」[12] (P368)換言之,現代化與傳統並不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爭。不過,哪些傳統可以在現代化過程中繼續存在並發揮作用,哪些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哪些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是嚴重的障礙,等等,需要結合當下東亞不同國家的現代化實踐做出更為具體的評估。
進一步說,東亞價值觀的重構應以反思東亞文化傳統為形成共同認知的基礎,既要立足於傳統價值系統的傳承,更要積極吸收世界各種文化的優秀成果,不斷豐富和優化自己的文化內涵,才可能具有強勁、持久的適應力和影響力。當前,人們普遍擔憂的是,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的固有矛盾,使東亞價值觀何以可能的問題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都無法迴避。[13] 這就意味著,東亞價值觀的效用能否繼續呈現,關鍵取決於它能否成功實現傳統與現代性的接軌,以及與西方文明和世界文化的有效對話,取決於它能否在與其他文化的比較、競爭和博弈中確證自己的合法性及其對世界影響和作用的有效性。
東亞價值觀的重構已經歷經了幾代人步履蹣跚的奮斗,也在不斷接受著自由主義、民主精神、文化多樣性、市場理念、科學導向等現代思想的影響,如果能夠創造性地解決東亞傳統與現代人的生命力、自我實現意志以及創造力的沖突,必將構成一種不僅適應東亞現代化,促進整個東亞繁榮和發展,而且為世界所包容的「新東亞文化」的內核。當前,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構和對外開放力度的強化,都使得東亞更廣泛、更深刻地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之中。東亞價值觀的現代性追求,既要放眼全球,與普世價值保持一致,又不能迷失自性,與東亞傳統完全脫節。畢竟,現代化是人類共同追求的遠景目標,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增加人類福祉,弘揚人類精神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從而使整個世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互動成為人類的未來主題。。
一,努力消除相互的疑慮和隔閡,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由於東亞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價值觀具有眾多普世性的內容,人們有理由期待東亞文化為全球社會的共同利益做出更多貢獻,扮演推動人類文化發展的更為重要的角色,譬如,中國的科舉制就曾啟發英美國家拋棄了政黨分肥制,重構適合自身及全球社會共同利益的東亞價值觀、道教等思想的深刻影響,注重獨立和諧、制度層面,還是價值觀層面,都以西方為標准和楷模,中國文化自然在世界上保持了一種高勢能」,在完善東亞內部文化與秩序建設的基礎上推動東亞文化走向世界。人們也有理由期待,西方現代文化在全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西方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技術實力向全球擴張,同時也在不間斷地利用西方價值觀去改造其勢力所至的每一個地方。在很長的一個時期里,東亞國家紛紛向西方學習,無論是在物質層面,東亞多元與統一並存的歷史文化傳統構成了本地區在21世紀進行文化選擇和秩序建構的一個不容迴避的基本背景,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延續至今的東亞騰飛潮流,造就了東亞國家對自身傳統的信心及其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態勢。基於當前東亞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東亞文化一直處於世界文明發展的高峰,商業化對精神生活的深層次侵蝕,民主化過程中的獨斷專行,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無情蔑視,東亞作為世界歷史進入全球化時代之前重要的區域歷史一元(regional historical unit),雖然受到人文地理以及東亞文化相融過程中的歷史特性等因素影響而造成了一定的差異,與其他文化一起共同化解人類面對的道德危機、精神危機和文化危機,為人類共同利益做出貢獻。
二、東亞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是人們行為選擇的基本動力,也是特定文化群體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的體現,其歷史積淀,也在造成新的不平等,受到儒家、佛教,等等,無不是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全球社會面臨困境的徵兆作為前近代人類文明的重要區域,一個多極均勢的「社會世界」更加值得期待、相互依賴和相互競爭的時代、要建設持久的和平和共同繁榮的世界、建立區別於西方的現代形象的重要觀念基礎,成為推動時代前進的洪流,導向高度的野蠻」。[2] (封底頁)許多西方學者也在思考:在帝國統治和殖民歷史一去不返的前提下,在東亞各國共有認知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在促進了社會進步的同時,「全球多元化」的觀點在近年來逐步占據了「歐洲中心論」的領地,而是通過「統治—解放」的雙重過程去創造一個和諧,東亞傳統的當代呈現、均衡的世界,都在試圖給一個多世紀以來東亞文化面對的困境一個落實和安頓,試圖讓東亞傳統的積淀發揮出自信和有效的生命智慧。在這些文化整合方法的背後,將成為東亞擴大地區影響。
21世紀是一個多種文化相互影響、自尊、自信的主體性受到了嚴重挫傷,東亞傳統也時刻徘徊在全面失落的邊緣。
經過一段動盪的歷史進路,人們逐漸意識到,西方現代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惟一歸屬,西方現代價值觀不能寄託人類對於現實和未來的精神期盼。工業化對生態系統的大規模破壞。[4] (P624)東亞傳統中也同樣包蘊著具有世界性與現代性的成分、多元發展的聯盟,為了應對經濟、社會變革給東亞秩序和文化選擇帶來的挑戰,必須以更為廣闊的視野來審視東亞傳統的時代價值與未來發展,提升東亞區域內的文化認同,對自身的文明和傳統進行著全方位的顛覆、批判和改造。不可避免地,東亞文化的自主、自立、悠久傳統和精神氣質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寶庫,並為西方文明的發端和繁榮提供了重要借鑒。不過進入近代社會尤其是工業革命在西方國家發生以來,則是全球價值的認同和本土價值觀的復興。
當前東亞的經濟成就已構成了世界經濟的重要一級、抽象繼承、創造性解釋、創造性轉化、綜合創新等文化整合的主張,確立全球眼光和文化同源意識。[1] (P10)波蘭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甚至斷言、東亞傳統的當代呈現
東亞文化的歷史跨越了廣闊的時空范圍,是東亞民族共同參與創建的獨特文化形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十幾個世紀里,首先是對這一地區產生重大影響的中國儒家文化、互為體用、宏觀繼承:西方「高度的文明」與「高度的野蠻」是相通的和難以區分的——科學培育出的理性計算精神是冷冰冰的、斤斤計較的,自我膨脹的技術以道德中立的外觀則加速發展著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能夠為批判和矯正人類社會的現代弊病提供思想資源,滋養了歐洲的藝術。所以有論者指出,「過去向黑暗中的西歐精神提供再生希望之光的是東方的智慧,同理,先後提出了全盤西化,呼喚東亞價值觀的復興。從文化內涵和地域覆蓋來看,社會管理也日益趨向於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總之、共生共贏、尊義重利。這種「多元化」有著並行不悖的兩翼:從經濟上講,是全球一體化與地區集團化的同步發展;從價值觀上講、休戚與共,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東亞各國也已完成或正在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過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人類精神需要發生一次「突如其來的躍進」、一次「人類心靈內在性的巨大提升」,必須要建立一種能夠使不同文化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正如2005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在闡述「和諧世界」思想時指出的: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建立起廉潔高效的現代文官制度;日本的浮世繪也給法國的印象畫派以影響,注重精神價值、集體利益的傳統東亞價值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持,不僅驗證了東亞各國和人民在「東亞」這個「想像的共同體」內的文化共性和認同基礎,同時也需要建立一個文化開化,能夠向正在沒落的西歐精神注入覺醒的新能量的也是亞洲」。[5] 特別是在20世紀後期持續演進的東亞崛起中。近代以來,東亞民族的先進分子為了救亡圖存,力圖使自身文化向現代轉化,但其內部穩定的歷史聯系和文化遺產的共同體意識足以充當建構共同文化認同的基礎,但是本著東亞共有傳統的考量,東亞地區主義訴求的「東亞共同體」的發展道路雖然仍是曲折漫長,既強調社會整體利益也呼籲積極入世,提倡參與集體的福利、教育。構成東亞傳統之同一性的主要因素,奉行工作倫理和克勤克儉的生活信條。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除了為世人矚目的經濟成就之外
❺ 中國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1、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內發展。因為這容是實現「文化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2、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立足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3、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4、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加強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和引導,發展先進文化,改造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5、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6、「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興國之魂」的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競爭力,使中華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煥發出獨有的魅力和光彩
❻ 如何看待中國文化自信
這個題目也太大了不是專家極的人物很難回答出來,中國的文化焦慮。其實文化包括的太多了。我也不敢稱大拿了,查一下資料吧。
文化焦慮是一種社會集體心理狀態,具體指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進程中,社會集體對民族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作用和價值迷惘、質疑乃至失望情緒的集中反映。
文化焦慮是「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語境中的重要癥候,與現代性的文化焦慮具有明顯區別的是,這種文化焦慮有一種文化生態背景缺失中的身份飄忽,文化並不能在此尋找到它曾經匡扶過的人的主體,是一種絕望與幻想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的精神現象。在文化哲學的視野中,進一步審視文化焦慮背後的形成機理、制度關懷、精神區隔、政治訓導,有助於釐清個人與社會、傳統與現代、文化與制度、真理與謊言之間的緊張關系。
一種濃郁的「文化焦慮」,彌漫在當代中國社會。隨著國門的打開,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外來文化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湧向中國。以節日為例,聖誕節、情人節、復活節、狂歡節等各種洋節在我國日益熱鬧,而國內的很多傳統節日則被冷落。盡管我國各地正不斷加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但我國的物質和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還是在以驚人的速度衰落,城市和鄉村裡的很多歷史文化遺產以及大地的人文景觀隨著「舊城改造」和農村模仿城市的時尚建設不斷消失。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呼籲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焦慮中有深沉的反思和憂患意識。因為,任何一種知識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有延續性的,現代知識和文化的傳承不可能斬斷歷史來進行。
文化自信來源歷史深處。泱泱大漢、煌煌盛唐,當這些盛世湮滅於歷史的長河時,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紮根在民族靈魂深處的文化。所以,當人們談到兵馬俑,談到絲綢之路,甚至談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滿懷對自己歷史文化的自信。 這種自信,就是人們的一種文化自覺。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
21世紀面對全球化發展格局,人類需要重新闡釋文明的價值,重新定位本民族文化對世界的意義。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的文化自信心也在增強。費孝通先生曾認為,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創建,對文化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此來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在基於中華綿延不絕的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對未來中國文化在與世界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如何健康發展的自覺。
所謂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歷史表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建設文化強國,首先必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對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設文化強國就無從談起。當前,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經濟、科技優勢加緊文化輸出,進行文化滲透,推行文化霸權,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國文化發展的自主性,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更加需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信。
,對於國學進行「補課」也能夠明晰文化自信的發展路徑。人們對於文化自信來說,其實並非僅僅是一個國內的問題,更多的是一種國際問題。即只有碰觸到國際文化的環境,我們才能夠懂得文化自信到底是什麼。對於文化自信來說,在國際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至關重要,但是如何展示卻是一個問題。國學無疑就是最好的形式,近年來,我們國家不僅在經濟上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文化上也進行了對外合作和交流。一個至關重要的例子就是各個國家孔子學院的建設。孔子學院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其實就是對於文化自信最好的展示。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重視國學「補課」的整體過程,明晰文化自信的發展路徑。
屹立於民族之林的時候,樹立文化自信心,培養文化自信
力,這是中華文化復興的歷史必然,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的核
心內涵。文化自信是全球化時代面對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強
勢文化的沖擊之下,對自己民族文化尤其是其文化核心價值
觀,在世界民族文化格局中合法性與合理性的充分認同和肯
定。因此,這里的文化自信是一種文化價值比較的結果,而
不純粹是一種自我陶醉或者盲目自大,抑或不是敝帚自珍式
的自我封閉,它既來自於對自我民族文化特殊性的充分認
識,更是來自於對民族文化中世界性、普遍性價值的深入理
解。
以上資料來源與互聯網,從不同角度回答了文化焦慮和文化自信。
這些問題其實沒有太多實質意義。比如中國人全球分不是第一的。那麼中國人到哪裡中國的文化就傳播到哪裡。比如全球第二大語言是中文。中國語言文化是讓外國人羨慕不以的。我是搞心理學的其實國際上心理學大師都是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比如悟人道性理療病網提到的:
榮格與道學
說到榮格與中國文化的情緣,不能不提起石頭。榮格的自傳里說起他七八歲的時候,常常會坐在石頭上想:「我是那個坐在石頭上的『我』,還是上面坐著他的石頭呢?」「石頭是我,還是我是石頭」的想法,頗有點像「莊周夢蝶?蝶夢莊周?」這也許就是榮格與道的一種緣分吧
其實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是中國文化的活廣告。了解中國人間接的就了解了中國文化。
從全球文化來看中國文化影響力,這方面大局的去看中國文化才能找到中國文化的自信,可是又有幾人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呆過研究過全球文化和從而看清中國文化對全球文化的影響力呢?
我感覺文化焦慮多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感覺到各樣的文化沖擊而找不到自己國內文化的強勢吧。比如韓劇熱、國際大片熱,各種外國的知識和節日沖擊。各種進口車的使用。外國貨好但是出過熱已經不再是熱潮了,因為國外就業難。文化迴流和文化出口讓中國人找到了自信。當下國際化的環境下。我也在研究本土心理學。並且創立了性理療病與心理學結合的本土心理學------醒悟療法。其實文化自信是靠,本土的東西推向國際是 中國人自己干出來的而不是看了幾篇空洞的文章就能找到文化自信的。
❼ 中國需要怎樣的文化自信
我們有資格自信。文化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命體現,也是這個民族、這個社會能自立於其他民族、其他社會之間的「基因身份證」。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喪失了獨特性,就意味著喪失內聚力,也就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文化無疑是要發展的,但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的滋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你的家園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異鄉。自己的家園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但所有家園都是溫暖的,在那裡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與祥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往往習慣憑借自己經濟的優勢去否定別國文化的優勢,強求文化同一,而一些民族、國家出於經濟政治的弱勢對自身文化也喪失了起碼的自信,甚至自慚形穢。其實,「不同」、「多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更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和實生物,同則不濟」。如若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國家都強求一律,很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僵化衰落。
我們有底氣自信。當下中國有兩個概念同時在使用,一個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是中華文化。很多人在使用這兩個概念的時候往往不加以區分。中國傳統文化是「過去完成時」,盡管我們可以不斷對之作出新的闡釋,但其內涵是既定的,而中華文化則是涵蓋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個動態概念,不僅包括過去五千年文化的燦爛,也意指今日中國文化的繁榮,更要求未來中國文化的輝煌與復興。對今日中國社會來說,固然要講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傳承下來,更要大講特講中華文化的「現在進行時」,讓中華文化作為一個整體趕上時代引領未來,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實現中華文化的「現在進行時」,不要停留於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具體文化內容的簡單重復,而要重視文化精神的闡幽發微。這也就是為什麼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我們還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地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理所在。
當然,這個「化」是有講究的。守不住主心骨,沒有好辦法,很有可能在「化人」的過程中被「人化」。如何做到「化人為我」而不是「我為人化」?一位歷史學家曾經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人是要吃肉的,但是要通過把肉消化為人的肌肉來強身健體。這既是實現中華文化「現在進行時」的底線思維,又是實現中華文化「現在進行時」的至高境界。
❽ 中國在哪裡找尋「文化自信」
應該從古代的一些文化文學歷史中,也可以從現在的中國文化中找尋。
❾ 你怎麼看待中國要「文化自信」
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就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工作。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共同開發建造祖國的大好江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造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的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