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建築歷史進程

中國建築歷史進程

發布時間:2021-03-07 06:12:52

A. 中國近代的建築發展史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

B. 中國古代原始社會時期建築發生發展的過程

原始社會建築一.舊石器時期1. 文化背景: 上古傳說—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農逐鹿之戰——遷徙、戰爭、聚合中 產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國」、「華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時期的建築遺存
1.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2. 龍山文化 :面積變小、出現套間式半穴居
3. 河姆渡文化 :干闌式建築 、榫卯構造
4. 細石器文化 :神廟與祭壇
第二節 奴隸社會建築
一、 夏(前21世紀——前16世紀)
1、 文化背景
禪讓----傳子不傳賢
圖騰崇拜—祖先崇拜
夏鑄九鼎——青銅時代
2、 科學技術
有規則的使用土地、天文歷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溝溉渠
3、 建築狀況
國家機器、修築宮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紀~前11世紀)
1.歷史背景
2. 建築狀況:
• 宮殿—居住、厚葬—等級制
例:河南偃師二里頭、河南安陽小屯村
• 技術發展——永定柱、夯土技術
茅茨土階
• 藝術特徵——線的藝術
整齊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紀——前771年)
1. 歷史文化背景:
• 世代重農—走向封建制
• 重禮,分封諸侯——宗法秩序,等級制
2.建築狀況:
• 城市——「鎬京」
•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鳳雛村遺址
3.建築技術:
• 湖北圻春干闌式建築
• 斗的形象出現
• 瓦、排水管道的出現
第二節 封建社會前期建築
一、 東周(前770——前476為春秋,475——前280為戰國)
秦、楚、齊、燕、趙、魏、韓
1.歷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諸侯國爭戰
天子失學、百家爭鳴
先秦理性精神——倫理理性的社會
色彩寓意:
「禮楹,天子丹,諸侯黑,大夫蒼
2.建築狀況:
• 城市建設高潮:齊臨淄、楚鄢郢
趙邯鄲、魏大梁
• 高台建築、大型工程:七國競築長城
西門豹引漳水溉鄴
李冰父子都江堰
• 木構技術:榫卯構造,墓棺
《考工記》西周齊國官書
公輸班——魯班
3.建築特徵:
防禦性、禮制、線的藝術:(北)理性對稱
(南)楚漢浪漫主義,絢爛、神仙世界
二、秦(前221——前207)
1. 阿房宮:上壓天宮,下壓黎庶
2. 修長城、馳道
3.臨潼秦始皇陵:氣勢龐大、
平面舒展、軸線對稱
三、漢(前206——公元220年)
1.藝術風格:
交融——開闊而奔放、自然拙樸、圓潤、氣魄恢弘
2.建築狀況:
• <1>長安城(相當於公元前4世紀羅馬城2、5倍).
• <2>單體建築:
• 明堂辟雍、洛陽白馬寺
• 園林——蓬萊三島模式
• 闕——「觀」。
3. 技術成熟:
<1>木構形式:穿斗式、抬梁式
<2>屋頂豐富,出現歇山
<3>拱券式、疊澀式藝術風格:
三、三國、晉、南北朝(公元220—589
1. 歷史文化背景:
戰爭、遷徙、分裂、割據——「魏晉玄學」
人的自覺——藝術形式表現人本身
2. 對建築的影響:
• 薄葬、園林
• 佛教建築盛行——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石窟,新疆克孜爾——最早的石窟
甘肅麥積山
敦煌莫高窟
大同雲崗
洛陽龍門
太原天龍山
第三節 封建社會中期建築
一、隋、唐、五代

1.文化背景:儒的理性 + 道的內在精神
文士風度 + 佛教釋的影響
互存互補——開朗、生機勃勃
文化的交流:鑒真東渡、引進胡床
形式、結構、材料充分結合
2.建築群的發展:夯土台——以山為陵
加強總體規劃——「三朝五門」
唐長安——嚴整、有序「萬國和 」
寺廟——佛光寺大殿、南禪寺大殿、小雁塔
3.建築技術:
<1> 河北趙縣安濟橋
• 四個敞肩券,減少1/5自重,減少水壓
• 鐵件加固——連接28道拱、加契子
• 28道並列券—券上加伏石、兩邊大中間小
• 造型:平緩舒展,輕盈流暢
<2>木構——大面積、大體量
<3>都料匠 宇文愷
五代:完美——停滯——定型
<4>磚木混合結構——靈隱寺雙石塔、虎丘塔
棲霞山舍利塔、廣東光孝寺鐵塔
二、宋、遼、金
歷史背景:10世紀(北宋+遼)12世紀(金+南宋)
趙匡胤——「藝祖」 、趙佶
1.建築理論:李誡《營造法式》
模數化、定型化、等級制、成就和局限
2.群體結合:城市,東京汴梁—《清明上河圖》
水城蘇州 ——「平江圖」
宋三大名樓
河北正定隆興寺
3.建築藝術趣味:
• 雋永、秀麗、優雅 1、園林 2、裝飾
• 遼代承唐風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北京天寧寺塔
河北薊縣獨樂寺
• 金代為遼宋之結合,秀美纖細、色彩華麗
山西縣崇福寺彌陀殿
山西佛光寺文殊殿
大同上下華嚴寺、大同善化寺、凈土寺小木作
第五節 封建社會晚期建築

一、元代
1.歷史背景:
蒙古帝國——游獵生活——圈地
農業、工商業停滯
2.木構架:大膽、草率、簡約
• 減柱法、移柱法
• 外檐大額作,內檐去斗拱,柱樑直接交接
• 採用天然大彎木
二、明代
1.歷史背景:
朱元璋國策——恢復唐宋風格
2.建築技術:
<1> 木構——注重整體性和規范性:
• 沿用元代柱樑交接,建築結構整體性加強
• 官方建築中看不到減柱造,平面布局整齊
<2>民間建築水平提高——延續南宋建築風格
《魯班營造正式》——總結江浙一帶經驗
<3>磚普遍運用於地面建築
長城、北京故宮史皇城(現檔案館)
明洪武年間南京靈谷寺無梁殿(磚拱)
琉璃:大同九龍壁、南京報恩寺琉璃塔
山西洪洞縣廣勝寺飛虹塔
空斗磚牆
3.建築群的成熟:
園林——《園冶》
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4.建築藝術風格:
平直,無側腳——比較呆板。
唐:8/1000升起 10/1000側腳——舒展、穩重
商品發展——「通俗小說」
藝術「世俗化」——蘇式彩畫
三、清代

文化背景:懷柔政策——對外寬容:聯姻
對內高壓,「文治武功」
1.建築群:
• 住宅類型豐富
• 皇家園林:頤和園、避暑山莊、圓明園
• 藏傳佛教建築發展——拉薩布達拉宮
承德外八廟
• 各地建文廟、貢院、學院
2.建築技術:
<1>雍正年間官書《工部工程做法》
以鬥口為基礎單位
強調等級制走向極端
<2>算房、樣房:專門從事設計、施工、預算的人
雷發達「樣式雷」:開始用模型「燙樣」
<3>斗拱退化成為裝飾
小結:
1. 中國古代建築的各時代特質
原始社會 浪漫時期
夏商周 理性時期
秦漢 浪漫時期 高潮
三國、兩晉南北朝理性時期
隋唐、五代、宋 浪漫時期 高潮
元明清 理性時期 高潮
<1>浪漫—理性—浪漫—理性…看似一種循環,又並非一種簡單的循環——循環上升的過程
<2>三個高潮,文化成果的量大、規模大。其前都是一段多元化時期,但發展脈絡始終一元化
<3>漸變、互補——在動態中發展
2. 中國古代建築的地區差異
3. 純金文化與合金文化

新石器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築基本可分南北兩大系。南方潮濕地區從巢居發展為架空的干欄,已發現的最早遺跡為7000年前的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的兼用榫卯和綁扎的干欄式建築。黃河中下游黃土地區的房屋由半地穴居址發展為地上的木骨泥牆圓形房子和方形房子,如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所見的居址。隨後又發展成鄭州大河村遺址的那種兩坡頂多間橫排房子(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築)。

商周時期(約前21世紀~前221) 傳說中的夏代的建築遺址尚在探索中。已發現的此期最早建築是偃師二里頭遺址的早商建築。為在濕陷性黃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時建築上已大量應用夯土技術,二里頭遺址1號宮殿即有近2萬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二里頭的兩座宮殿址都是主殿居中,四周用迴廊或夯土圍牆圍成庭院,南面開門。商代中期的黃陂盤龍城遺址有大量夯土城牆和殿基。據這兩個遺址所示,此期較大的建築主體用木骨泥牆為承重牆,四周或前後檐另在夯土基中栽植檐柱,建一圈迴廊或前後檐廊。在商代後期的藁城台西遺址的較小的建築中,還出現了土坯砌的承重山牆。商代已出現了城牆,偃師屍鄉溝商城、鄭州商城和黃陂盤龍城等的城牆均用夯土築成。城市布局已初具雛型。西周都城中的宮殿情況不明,但周原遺址中的鳳雛早周房址已是兩進的四合院,並有明確的南北中軸線,房屋主體用包有木柱的夯土或垛泥牆為承重牆,內柱沿面闊方向成列,進深方向則不成列,說明當時是以檁架為主梁架。西周已出現板瓦、筒瓦,屋頂局部用瓦。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建築台基以草泥制土坯砌築,周原遺址西周中期已出現了面積達280平方米、最大面闊5.6米、全部瓦屋頂的大型木框架房屋,夯土牆只起保持穩定和圍牆作用。至此,中國古代建築中使用木構架、採取封閉式有中軸線的院落式布局這兩個主要特點已初步形成。但直到隋以前,仍有大量建築是夯土承重牆的土木混合結構。

春秋時,各國興建了大量城市和宮室。宮室都屬台榭式建築,以階梯形夯土台為核心,倚台逐層建木構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單層房屋形成類似多層大型建築的外觀,以滿足統治者的侈欲和防衛要求。侯馬晉城遺址中的牛村古城可能是晉都新田遺址,城內有每邊寬52米的夯土台,就是巨大的台榭。鳳翔雍城遺址出土的用於室內裝飾的青銅表明此時建築已很精美。此後的戰國時出現了更多的城邑、宮室。戰國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稱郭,是居民區,其內為封閉的閭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宮城,建有大量的台榭。戰國時出現的《考工記·匠人》提出了若干王都和城邑的規劃原則,對後代頗有影響。此時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蓋,晚期開始出現陶制的欄桿和排水管等。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前221~公元581) 秦統一全國,仿建六國宮殿於咸陽北坂,建朝宮、信宮於渭河之南。現存阿房宮前殿址和驪山陵的規模和氣勢都遠過於戰國時代,咸陽秦宮殿遺址發現有大量瓦當、花磚、石雕和青銅構件。秦代在修建長城、馳道等工程上也有巨大成就。

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個高峰。首都長安包秦代舊宮而建,城內陸續起造宮殿,但均不居中。各宮前都建巨大的闕,主殿仍盛行台榭式。王莽時又在南郊建明堂及九廟,也是台榭。長安居住區有一百六十閭里,有九市做商業區。城周圍有七個陵,各陵建陵邑,遷富豪及前朝官吏居住,近似現代的衛星城。西漢地方城市及建築都很興盛,並有計劃地在邊遠地區建回字形平面的屯墾城市和移民區。

東漢定都洛陽,有南北兩宮。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反映了不同類型的東漢建築形象: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台梁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斗架,斗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檐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梁、 穿逗、密梁平頂3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磚石拱券結構日益發達,用於墓室、下水道,除並列縱聯的磚砌筒殼外,還有穹窿頂和雙曲扁殼。畫像石中還畫有拱橋。但現存漢代遺物只有石闕、石祠和崖墓。

三國時代建築是東漢的繼續,最值得注意的成就是204年改建的曹魏鄴城。全城面積6.5平方公里,平面矩形,由一條東西幹道分為南北兩部。北部除東北一角為貴族區外,均為宮室苑囿,主殿居全城南北中軸線上。南部為衙署和居住區,中間有南北幹道直抵宮門。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輪廓方正、分區明確、有中軸線的都城。

西晉出現短暫統一後,隨即陷入長達300年的混亂和分裂局面。各政權先後建有雄侈的都城宮室,最著名的是南朝的建康和北魏的洛陽、北齊的鄴城南城。北魏洛陽宮城位於漢魏洛陽城北半部,衙署分列宮前大道的兩側,城外有方正的外郭,建有320個里坊,開隋唐長安城之先河。北魏時並出現琉璃瓦。此時期最值得注意者是大量的佛寺、塔、石窟。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寺廟逐漸採取中國宮殿官署的院落式布置,塔也與木構樓閣結合起來,僅早期石窟尚有某些中亞地區的特徵,但也很快和中國特點結合起來。寺廟中最著名的是北魏洛陽永寧寺,內有九級木塔,高四十餘丈,可能是歷史上最高的木構建築。現存北朝實物僅有石窟窟廊及嵩岳寺塔等少量磚石建築,南朝則只存陵墓石刻。

隋至宋時期(581~1279) 隋朝為時雖僅37年,卻進行了大量的建設。隋立國次年建新都大興(唐代改稱長安),其面積為84平方公里,是人類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前所建的最巨大的城市。城內有108坊和兩個市,縱橫排列,形成方格網街道。宮城在中軸線北端,其南為皇城,集中衙署於內。它是總結北魏洛陽及北齊鄴城南城經驗而建的,集中衙署於皇城則是它首創的(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這座城一年即建成。一方面顯示出夯土牆壁木構架房屋可以就地取材、預制安裝,施工迅速的優點,同時也表現出組織施工上的卓越能力。隋的另一著名工程是開鑿大運河。河全長2000餘公里,其中80%是在6年內完成的。著名的趙州安濟橋建於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橋。史載隋代建汾陽宮和明堂等重要工程時已有設計圖紙和模型。

由於房屋採用木構架,隨之出現了另一些重要特點:①外觀分3級。木構架需防潮、防雨水淋濯,故每座建築下有高出地面的台基,上有出檐較大的屋頂,外觀明顯分為台基、屋身、 屋頂3部。屋頂又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 攢尖等不同形式。 ②屋面凹曲,屋角上翹。抬梁式屋架自南北朝以來採用調節每層梁下矮柱高度的方法造成凹曲屋面,以利採光和排水。同時,四面坡的屋頂在角脊下要加一條角梁,角梁高度一般為椽徑的三倍,在椽與角梁相並處,為使其上皮相平,就要在這部分椽下加三角形木條,逐漸墊高,這就出現屋檐在屋角處翹起的現象。③使用斗栱。為了增加屋檐挑出寬度以防雨,至遲漢代已出現從柱身逐層挑出橫木以承托屋檐的斗栱。唐宋時,斗栱置於柱頭之上,與梁和柱頭枋交織在一起,外挑屋檐,內承梁尾,成為構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時的斗栱較大,一般二柱之間用一至二朵。明清時斗栱簡化成純裝飾物,尺寸縮小,二柱之間一般用四至六朵。斗栱為中國木構建築體系中所獨創,多用在大型木構建築中。④模數制設計方法。這一特點至遲在唐代已形成,宋代成為定製。其方法是把常用為栱枋的構件——「材」分為八等,根據所建房屋的性質和規模選用,建築的面寬、進深和構件斷面都規定為材高的一定倍數。明清時改為以栱的寬度——「鬥口」為基本模數。這種方法可以簡化設計,甚至不需制圖即可預制構件和大量興建。⑤油飾彩畫。木構架需在外表塗油漆防腐。因而施彩畫便成為木建築外觀的重要特點。至遲在春秋時,已出現建築彩畫。明清以來,北方盛行柱及門窗用赭紅而檐下用青綠的彩畫,南方則多通刷黑色或深栗色。

院落式的布置 中國古代建築除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外,大都是院落式布置。主要建築物都在縱軸線上,次要建築左右對稱地位於其前方兩側,以迴廊或圍牆圍出矩形庭院。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基本的組合單元,較大建築群組可在縱軸線上串連若干院落,每院稱一「進」;更大的還可在主軸之側加次要軸線一至數條,每條稱為一「路」。各種不同規模的住宅、宮殿、衙署、寺觀等就是這樣組成的。院落中的建築外側封閉,門窗開向庭院,這樣可減輕外部的噪音。庭院是交通的樞紐,又可視為露天的敞廳。中國古代建築的單體形式較簡單,所用屋頂形式又受到等級制度的嚴格限制,所以主要靠重重院落中建築的不同組合與庭院空間的變化取得不同的藝術效果。它一般不是一覽無遺,而是在行進中層層展開,逐步引向高潮。北京明清紫禁城宮殿是現存最宏偉、變化最豐富的院落組合傑作。

城市規劃 中國至遲在商代已出現城,在西周初和春秋、戰國時都曾大量營建城市,形成根據政治、軍事、經濟需要,按一定規劃分級建城的傳統。現存最早的按政治需要建都的規劃是戰國時撰輯的《考工記·匠人》,對不同等級的城的大小、高度、宮室、宗祀、市朝的位置和居民區的規模都有規定。以後歷代都城多在不同程度上比附其制。首都和重要府、州在城內另建宮城或衙城,城內居民區自戰國至唐均實行閭里制(亦稱里坊制)。里坊為矩形,四周有坊牆,每面設一坊門,實行宵禁。坊內又被小街分為若干塊,庭院式住宅列於其中。城內商業集中於市,按行業排列,圍以市牆,四面開市門,中心有樓。坊、市實際是城中的小城,矩形的坊縱橫排列,形成城市的垂直交叉的街道網,與宮城、衙城組成一個整體,唐長安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北宋後拆除坊牆,民居區由原坊內小街發展成橫列的巷(胡同),商業沿城市大街布置,一直沿續至清代。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較典型的代表。自三國鄴城以後,無論里坊制或是街巷制,凡按規劃修建或改建過的城市,大多平面規整,街巷方正,有一條中軸線,從現存明清北京城及大量州縣城中均可見其概貌。

自然山水式的園林布置 中國有悠久的造園傳統,而以兼供游賞、居住之用的城市山林型宅旁園最具特色。這種園林南北朝以後漸盛,宋以後受山水畫和詩詞的影響而日趨精巧,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其特點是崇尚自然,又不簡單地摹擬自然,而是追求中國山水畫和詩詞的意境,以略帶寫意的手法,創造更能概括自然山水之美之精髓的景物。宅旁園多是人造景物,故疊山掘池技術有突出的成就,在方丈之地能現出深山窮谷、絕壁危磯的效果。園景中山水花樹與廳榭亭館並重,建築密度頗大,多隨宜曲折布置,較少採用對稱手法。至於大型園林和皇家苑囿,因多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常常劃分成若干景區,在統一規劃下分群組安排建築。作為觀景處所和點景,以盡力抒發自然風景之美為主,造景次之,與宅園手法有不同處,但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則是一致的。

C. 中國建築發展史

1、夏商周

最早的建築就地取材,築土構木、建房架屋,大致上有以下三種形式:干闌式-長江流域,潮濕多雨,人居樓上因地制宜;木骨泥牆式-黃河流域,傘架方式,圓形結構;夯土牆-奴隸時代,與青銅器時代制度有關。

2、春秋戰國、秦漢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修築馳道,築長城,鑿靈渠。

漢代繼秦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3、魏晉南北朝

代表建築: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

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隋唐

代表性建築:隋唐洛陽城 趙州橋 大雁塔

隋朝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開鑿了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時期,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

5、宋、遼、金時期

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北宋崇寧二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

6、元、明、清

代表性建築:故宮 明孝陵

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

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保留至今,如京城宮殿、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

D. 中國古建築發展歷程是什麼

中國古建築特色發展歷程。

中國原始建築為「茅茨土階」,很少人工裝飾,其色彩多為草、木、土建築材料的本色,原始而質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及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在建築上使用紅土、白土、蚌殼灰等塗料來裝飾和防護,後來又出現石綠、硃砂、赭石等顏料。起初人們多是依據色彩喜好、圖騰象徵、風水等。把紅、白、黑、黃顏色塗在建築上。

由於階段的產生,統治者把建築物上的色彩賦予了階級內容,在禮記中規定:「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土。」這些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明顯地反映在建築的等級與色彩上。殷商時期的宮殿,柱子多用紅色,牆為白色,宮殿的「堂」和前檐多用色彩斑讕的「錦綉被堂」帷幔、壁衣之類的織綉、繪品裝飾,使得統治者的建築高貴、豪華而富麗堂皇。周代還規定青、紅、黃、白、黑為正色。宮殿、柱牆、台基多塗以紅色。這種以紅為高貴色彩的傳統一直延續下來。從戰國時代出土的瓦當圖案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用於東、西、南、北各方,可以推測,當時在建築上使用黑、白、紅、黃代表不同方位。此時建築的粱架上還出現了彩畫,建築的色彩更加豐富多彩。

漢代的宮殿與官署建築也多用紅色。有大量的「丹楹」、「朱闕」、「丹墀」文字記載。漢代除民間一般磚造泥木房的室內比較樸素外,宮殿樓台極為富麗堂皇。天花一般為青綠色調,棟梁為黃、紅、金、藍色調,柱、牆為紅色或大紅色。盛唐時,佛教影響巨大,競相攀比華貴之風盛行。色彩比以前更豪華,不但用大紅、綠青、黃褐及各層暈染的間色,金銀玉器是必用材料。綠色、青色琉璃瓦流行,深青泛紅的紺色琉璃瓦開始使用。從漢至唐代,建築木結構外露部分一律用塗朱紅,牆面用百粉,採取赤紅與白色組合方式,紅白襯托,鮮艷悅目,簡潔明快的色感是其特點。

自漢以後紅色在等級上退居黃色之後,還利用青、紅、白、黑、黃色彩的組合與對比,出現「彤軒紫柱」、「丹墀縹壁」、「綠柱朱榱」眾多變化的建築色彩組合。在構成建築彩畫的圖案上規定:「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彩謂之綉」的理論定義。

自魏晉南北朝以後,屋頂上琉璃瓦的出現和使用,黃色成為至高無尚的地位。隋唐的宮殿、廟宇、官邸多用紅柱、白牆、梁架施以彩畫,屋頂為灰瓦、黑瓦與彩色琉璃瓦,還出現了「剪邊」屋頂,豐富了屋頂的色彩變化。

宋代喜歡清淡高雅,重點表現品位,建築彩作和室內裝飾色調追求穩而單純,是受宋代儒家和禪宗哲理思想影響。這時期,往往將構件進行雕飾,色彩是青綠彩畫,朱金裝修,白石台基,紅牆黃瓦綜合運用。

宋元以後的宮殿使用白石台基,紅牆、紅柱、門窗,黃、綠色琉璃瓦屋頂、屋檐下施以「五彩遍裝」、「碾玉裝」、「青綠疊暈棱間裝」等彩畫手段,加強了建築物陰影中色彩冷暖的對比,這作法一直影響明清。明清時代建築色彩等級更加嚴格、分明,琉璃瓦以黃色最高,綠色次之,還有藍、紫、黑、白各色,用途各異。這些多彩的琉璃瓦構成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柔美曲線,與豐富多姿的屋脊、獸吻,構成中國古建最突出最優美的特點。

中國古代民居白牆、灰瓦、綠色和栗色的梁架與自然環境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這種對比更顯民居的自然、質朴、秀麗、雅淡的格調。

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白色台基,紅牆黃瓦與藍天,綠樹交相呼應,形成強烈的原色對比。暖色的建築與檐下冷色的彩畫組成色彩冷暖的對比,構成富麗堂皇的色彩格調。其中紫禁城建築的色彩運用尤其典型。

E. 中國近代建築的發展階段

中國近代建築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1840~1895)
這是西方近代建築開始傳入中國的階段。主要有兩方面的新建築活動。一方面是帝國主義者在中國通商口岸租界區內大批建造各種新型建築,如領事館、工部局、洋行、銀行、住宅、飯店等,在內地也零星地出現了教堂建築。這些建築絕大多數是當時西方流行的磚木混合結構房屋,外觀多呈歐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後者是西方建築傳入印度、東南亞一帶,適應當地炎熱氣候而加上一圈拱券迴廊,當時稱為「殖民式建築」。另一方面是洋務派和民族資本家為創辦新型企業所營建的房屋,這些建築多數仍是手工業作坊那樣的木構架結構,小部分引進了磚木混合結構的西式建築。上述兩方面的建築雖然為數不多,但標志著中國建築開始突破封閉狀態,醞釀著新建築體系。
甲午戰爭到五四運動(1895~1919)
這是西式建築影響擴大和新建築體系初步形成的階段。19世紀90年代前後,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設銀行,辦工廠,開礦山,爭奪鐵路修建權。火車站建築陸續出現,廠房建築數量增多,銀行建築引人注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中國民族資本成長的「黃金時代」,輕工業、商業、金融業都有長足發展。引進西式建築,成為中國工商事業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在這個時期,中國近代居住建築、工業建築、公共建築的主要類型已大體齊備。水泥、玻璃、機制磚瓦等近代建築材料的生產能力有了初步發展。有了較多的磚石鋼骨混合結構,初步使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國近代建築工人隊伍成長起來。辛亥革命後為數不多的在國外學習建築設計的留學生學成歸國,中國有了第一批建築師。
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爆發(1919~1937)
這是中國近代建築事業繁榮發展的階段。20~30年代,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建築活動日益增多。南京、上海分別制定了《首都計劃》和《大上海都市計劃》,建造了一批行政建築、文化建築、居住建築。上海、天津、廣州、漢口和東北的一些城市,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較高的高樓大廈。特別是上海,這時期出現了28座十層以上的高層建築。建築技術在這20年間有較大進步。許多高層、大型、大跨度、復雜的工程達到很高的施工質量。一部分建築在設計上和技術設備上已接近當時國外的先進水平。中國建築師的隊伍壯大了。從國外留學歸國的建築師紛紛成立中國建築師事務所,並且在中等和高等學校中設立建築專業(見中國建築教育),引進和傳播發達國家的建築技術和創作思想。1927年成立了中國建築師學會和上海市建築協會,分別出版了專業刊物《中國建築》(1932年創刊)和《建築月刊》(1932年創刊)。1929年成立了中國營造學社,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在學社進行的研究工作,為中國建築史這個學科奠定了基礎。中國近代建築在這一階段不只是單純地引進西方建築,而且是結合中國實際創作出一些有中國特色的近代建築。
抗戰爆發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937~1949)
這是中國近代建築的停滯時期。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建築業處於蕭條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積極進行戰後建設,建築活動十分活躍。通過西方建築書刊的傳播和少數新歸國建築師的介紹,中國建築師較多地接觸到國外現代建築思潮。只是這時期中國處在國內戰爭環境中,建築活動很少,現代建築思潮對中國的建築實踐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F. 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過程

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以及封建社會的早、中、晚五個歷史階段。大約在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宮殿和陵墓,以及以宮、室為中心的大小城市。與此同時,木構架也逐漸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方式,隨著公元5世紀左右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後,新的生產關系和中央集權的建立,經濟趨於繁榮,社會相對穩定,故而有能力修建起規模空前的宮殿、陵墓、長城、馳道和水利工程等,建築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建築藝術形態日漸成熟,至漢代時,中國古代建築的一些典型特徵已基本形成,而後經過500多年的發展演變,至唐宋時代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到了它的頂峰,出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規劃最嚴密的都城——長安城。

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時代,中國古建築在某些方面更趨完美,但同時也走向衰微。著名的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中國古代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規劃思想在此得到了最完整、最精彩的體現,其建築群體布局藝術可謂臻於化境。始於商周時代的中國園林,至明清時也達到了極度的藝術境界,著名的皇家園林有圓明園、頤和園、北海、承德避暑山莊等,私家園林則以江南的蘇州、揚州等地最為興盛,名園佳作不勝枚舉。此外,在明清時代,中國各少數民族的建築也有了相當的發展,現存的著名建築有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日喀則的「札時倫布寺」,以及雲南傣族的「緬寺」、貴州侗族的「風雨橋」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築群芳吐艷、異彩紛呈的景象。

G. 簡述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程

原始雛形:

早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知道利用天然洞穴作為庇護所。在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發現了原始人居住的岩洞。

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宗族部落以黃土為牆、木架和草泥建造半窟民居,然後發展為地上建築,形成聚落。在長江流域,由於潮濕多雨的條件下,經常有水和動物的危害,已發展成為干籬笆建築。

第一個高潮:

公元前221年,皇帝吞並漢、趙、魏、楚、燕、齊六國後,建立了一個集中的帝國,利用國家的人力物力,在咸陽建立了首都、宮殿和陵墓。今天,可以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

第二個高潮:

隋唐建築不僅繼承了歷代建築的成就,而且整合了外部影響,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建築體系,將中國古代建築推向成熟階段,對韓國日本影響深遠。

最後的高潮是:

元、明、清六百多年來統治著中國,在這期間,除了元、明末年的短期分裂主義戰爭外,中國總體上保持著統一的局面。隨著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已經結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建築史只能是發展的最後一個高潮。


(7)中國建築歷史進程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基本上有兩種布局方式。一個庄嚴宏偉,整齊對稱,另一個曲折靈活。例如京都、皇宮、壇廟、陵寢,官府的衙署廳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宮觀以及祠堂、會館等,大多採取前一種形式。

其平面布置具有明顯的中心軸,其中主要建築物布置在中心軸的兩側,附屬建築物布置在中心軸的兩側。此布局具有清晰的主布局和次布局,左右對稱。

另一種布局方式則與之相反,不求整齊劃一,不用左右對稱,因地制宜,相宜布置。舉凡風景園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鎮等等,大都採用這種形式。

H. 簡述中國古建築發展歷程如題 謝謝了

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為了保證理想的社會道德秩序和完善的建築體系,往往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或法律條款,要求按照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差別,來確定其可以使用的建築形式和規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建築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建築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等級制度也留下了其特有的印記。無論是中國城市、聚落和住居空間的組織原則,還是古建築形式的發展演變,或是在建築材料和裝飾及建築某些特徵的形成過程中,都可以找到建築等級制度參與作用的痕跡。 1建築等級制度的發展——從宗教到世俗 根據考古發掘,在中國奴隸社會早期,服務對象不同的建築就有了不同,不僅在規模上有差別,還有諸如使用夯土起台,石灰抹面裝飾等區別。這種差別昭示了日後建築等級制度的發生。到了周代,等級制度已經成為國家的根本制度之一,並且以「禮」的形態表現出來。建築則大致在類型、尺寸、數量和色彩等方面做出規定。這些規定,是按照最高統治者的要求確定的,不遵守這些規定,就是挑戰天子的權威。周代建築等級制度的規定基本是以宗教活動的要求為本位的。比如明堂,是帝王特有的藉助天的力量的場所,它的一些標志性構件,如「四阿」,就是為了向世人表明其特別的「能力」。又如用色方面,紅色因其與火、血的關系,自古就是具有特別巫術力量的顏色,因此有了「楹,天子丹」的規定。 戰國是一個「禮法墮地」、「天下無道」的時代,但卻並沒有廢棄周的建築等級制度。從文獻記載中可以得知,這時,建築等級制度由禮制形態向亦禮亦法形態轉變,並得到了相應的執行。但是它的內容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規定條款沒有變,而具體建築變化了。比如宗廟,在周需要多幢獨立建築組成,到戰國時代只需一幢主體建築就可以了。二是由於新情況的出現而做出了新的規定。比如,在周代,「闕」只用於天子和諸侯,到漢代一般官員也可以用了,不過形式上不同,一般官員用一出闕,而天子用三出的。 唐代的建築等級制度的文獻典章保存的比較完整,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重視。與周代不同的是,唐代要求宮室之制自天子至庶人各有等差,與周的「禮不下庶人」有很大不同。唐代的建築等級制度中,宗教意味減弱,開始了向世俗的轉變,更加關注建築體量及其相關方面,更多地注意了對建築群組的控制,顯示出對建築之間的形態和鄰里關系的重視。 宋元基本沿襲唐制,而明代朱姓皇帝,以漢族正統自居,強調儒家禮制,因此甫立國便指定出一套更詳細嚴密的建築等級制度,並不斷修訂、補充。明代的建築等級制度有意加大了皇族與一般人之間的區別,明代建築更傾向於世俗化,盡管明初也曾規定不準在一般建築上使用龍鳳、日月等圖案,但若是仔細研究這些圖案會發現,即使是這些圖案,也逐漸由神妙驚奇轉為平易近人,由粗放轉為秀氣,由偉岸轉為婉約,失去了叱吒風雲的氣概。可以認為,這時人們更多地關注於這些圖案的美術價值而非其原本具有的神秘的宗教含義。 清代的建築等級制度可以認為是對明代制度的補充。它對建築群體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更加關心和確定,建築群體形象更為定形。北京故宮就在這方面達到了藝術的頂峰,體量、空間關系推敲十分深入。總體說來,中國古代建築等級制度的發展,經歷了從較粗疏到縝密,從重宗教到偏世俗,從多象徵到更注重美術效果的諸多轉變,其間極大地影響了古建築的形態、空間的發展變化。而另一方面,這種嚴密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創造力,扼殺了他們靈活創作的積極性,從而使建築總體發展停滯,走入因循守舊之途。這也是中國古典建築形式僵化,缺乏創新的原因之一。 2建築等級制度的文化內核——追求善與美的統一 無論是文獻的記載,還是對實物的考證都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各種建築的內容、形制和標准,都是由「禮」這個基本規范衍生出來的。清代《朝廟宮室考》中說:「學禮而不知古人宮室之制,則其位次與夫升降出入,皆不可得而明,故宮室不可不考。」可見二者之間的聯系。那麼,何謂「禮」呢?《禮記·坊記》說:「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為民仿者也。故貴賤有等,衣服有別,朝廷有位,則民有所讓。」宗法禮制左右著人們在住居中的行為和住居空間的營造,是等級居住的核心。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儒家倫理思想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它一直是中國文化總體取向的依據,其仁義禮制思想為歷代統治者所倚重和利用,成為指導國家社會生活和行為的准則。這一點在建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明顯的表現在建築的禮制化上。中國素稱「禮儀之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歷代統治者都以建立的禮制為規矩准繩,當然建築也不例外。等級森嚴,一絲不苟,這樣以禮制等級為依據,就不難明白紫禁城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布局是如何產生的了。建築本身的結構和形象被人們與政治和人倫規范聯系起來,並認為這是本於天道的,因此,建築等級制度就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建築的「內在」要求,不可違背。 中國古代建築布局,是以儒家上下之禮和男女之禮為基本構思,所謂「前朝後寢」,「前堂後室」等。歷代對禮制的規定不斷引經據典,充實祥化,從而在諸多方面體現了對「禮」、對善與美的統一追求。具體分析,影響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城市、聚落的等級和城市內各居住區的等級。《春秋典》中對城市的等級就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城)天子九里,公七里,侯五里,子男三里」。其它典籍中也有類似記載。城市之中,不同的居住區也有不同的等級規定。皇城位於最重要的位置,旁邊是貴族區,色彩鮮明,建築精美。然後圍著的是灰暗、低矮的平民區,充分烘托出帝王的尊貴地位。這也體現了《吳越春秋》中「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民」的都城建設思想。 2.2住居空間的等級和秩序化。中國古建築中單體建築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功能上、視覺上的要求,而且是依禮儀來設計。《禮記》中對此有多處記載。如堂階制度,「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諸如此類。在住宅建築中,建築因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按三綱五常的人際關系展開,相應大小、位置、裝飾均不同,使建築群體得以理想地體現政治秩序和倫理規范。從而在整個組合中,主從區別明確,單一方向的秩序感得到強調。由於這樣使各等級的住居有了共同准則和依據,它們要表達相同禮制的等級居住的內容,因此,它們之間是「同構」的,如四合院的空間結構與北京城同構。這種同構現象在不同地區的相同等級的住居之間也有體現。 2.3各等級住居空間結構和裝飾標準的區別。在這方面等級制度的劃分最為細致,對屋架、藻井、斗拱、門、裝飾等都有明確詳細的規定。如《唐六典》規定,「王公以下屋捨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捨不得過五間九架,廳廈兩頭,門屋不得過五間五架;五品以上堂捨不得過三間五架,廳廈兩頭,門屋不得過三間五架,仍通作烏頭大門……」這種標准化的實行,使各等級的住居總體上看來,只要規模和空間體量的差別,其內部空間的關系是一樣或相似的,從而使建築空間的通用性加強。所以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單體建築空間和形體的針對性不強,同一個空間,放上床和卧具是卧室,放上供案、屏風又是廳堂,以至於「中國各類建築並不是完全依靠房屋本身的布局或者外形來達到性格的表現,而主要靠各種裝修、裝飾和擺設而構成本身應有的格調。」 古代中國是一個禮制的社會,建築的倫理化、秩序化成了建築設計追求的目標,反過來,其效應又因建築的禮制化而加強,二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使等級化和禮制化了的建築成為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鮮明特色之一。 3等級制度對建築形式演變的影響 由於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又為儒家所推崇,建築等級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影響著建築形式的發展進步。一方面嚴厲的規定限制了建築形式的改變,另一方面,人們出於對自身目的的滿足和顯示,在認同它的基礎上又不斷突破限制,其中的某些改變被新的等級制度的規定所承認,使建築等級制度本身也發生變化。這樣,統治階級為了保存建築系統內的差別,不得不不斷改變自己的建築樣式來達到獨尊的目的,從而使建築變得更復雜、更華麗、更細致,特別是與人的感知密切相關的部分,如斗拱、藻井等。這些變化促使人們對建築的認識逐步加深。綜觀古代建築史,建築總體形象和結構方式的變化幅度有限,但闕、斗拱、藻井等具有等級意義的部分的變化則相對明顯,甚至過量。這些特殊部分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古典建築的鮮明特色,反過來成為建築形象乃至結構演變的主導因素之一。從建築等級制度的具體規定來看,它對各種人等佔有的建築體量作了規定,而其中大部分人無力或不能改變建築體量(人們一般是在特殊構件或裝飾手法上表現自我,而較難在規模上變化),因此不受等級限制的帝王宮室不必在體量上做出突破來顯示自身的獨特性,從而減弱了對擴大單體體量的追求。這也是這方面技術革新少的原因之一。而且自唐以後,帝王宮殿的單體建築規模越來越小,而局部的雕鏤刻劃日益繁密、華美,從一個側面促進了唐代舒展明朗的建築風格向清代繁復華麗的建築風格的轉變。 今日,曾經主宰人們生活各個方面的封建等級制度已經消失,建築開始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於人本身的需求,而不是條條框框的規定。中國建築要發展,要進步,不能離開與中國文化思想的交互作用。我們相信,隨著認識的深入,對於建築的傳統理解將會日益表現出它對現實生活的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建築歷史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