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鐵的歷史
1860年,在倫敦帕丁頓的法靈頓街和畢曉普路之間建造的第一條長6公里的地鐵開工,採用開挖回填的方法建造。
1863年1月10日全線通車,這就是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倫敦大都會鐵路,運行第一年就載運了950萬名旅客。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1866年倫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研製的隧道盾鑽挖鑿「管式」路線。隧道開得很深,以避免與建築物基礎或市政管道沖突和影響街道交通。原計畫用纜索操作,後改用電力牽引。
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營運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運量而廢線。
1890年,第一條4.8公里的電氣地鐵開始運轉。1900年倫敦開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鐵,並對開挖回填式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鐵車站發揮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許多城市都效法倫敦的榜樣。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現今仍在使用。由於採用鋼梁平板頂,因而位置較淺,節省了大量資金。
1898年巴黎開始建造一條長10公里的地鐵,1900年法國的巴黎地鐵開通,由於邊溫尼埃工程師對開挖回填法的改進,加快了建設速度。
1895至1897年波士頓建成美國第一條地鐵,長2.4公里。起初用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後改為電氣火車。1904年10月27日,當時世界最大的地鐵系統在紐約市通車。
1913年,位於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建成通車。1930年代,莫斯科建立了地鐵系統。1954年,加拿大多倫多市地鐵通車。
1960年代在蒙特婁採用巴黎型輪胎車建築了第二個地鐵系統。亞洲的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後於1927、1931、1933和1957年陸續建成地鐵。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路。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
1976年,美國舊金山海灣區建成採用全自動操縱的第一條高速地下鐵道。同年,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華盛頓特區地鐵正式開放。帶有空調設備的輕型鋁車廂由於設計鐵軌和車廂支承系統而更加平穩、迅速地運行,建築美觀和乘客安全等因素統一的地下車站也是現代列車和地鐵建築的特色。
1990年初,上海地鐵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截至2017年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1)地鐵在中國的歷史擴展閱讀
地鐵是涵蓋了城市地區各種地下與地上的路權專有、高密度、高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國台灣地鐵稱之為「捷運」。
除了地下鐵以外,也包括高架鐵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鋪設的鐵路。因此,地鐵是路權專有的、無平交,這也是地鐵區別於輕軌交通系統的根本性的標志。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運營方式主要分為3種。
1、由政府或自治團體來營運,被稱為公營,在中國大陸較常見。
2、由民營企業營運,是為民營,在亞洲除中國外的國家較常見。
3、由公營團體出資,民營企業經營,在歐洲較常見。
2. 北京的地鐵歷史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50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惡化後,中國開始規劃在北京、沈陽、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戰備地鐵,以作為平戰結合的戰備防禦手段。1953年周恩來曾一語道破修建地鐵的目的:「北京修建地鐵,完全是為了戰備。如果為了交通,只要買200輛公共汽車,就能解決。」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建設,其線路沿長安街與北京城牆南緣自西向東貫穿北京市區,連接西山的衛戍部隊駐地和北京站,採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
當年建設北京地鐵一號線時,採用的是全面挖開地面、隧道施工完成再填埋的方式,並且是連續灌漿築成的全水泥隧道,防務水平極高,由當時的鐵道兵部隊施工。從蘋果園到復興門挖開寬大的深溝,這在老北京人的記憶里是清晰永久的。為修這條地鐵拆掉了復興門到北京站一線的北京城老城牆以及南城的護城河,實在可惜。
為方便首長及外國訪問者參觀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地鐵1號線軍事博物館站東北側出站口設有一台自動扶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生產的三台自動扶梯之一,另外兩台安裝在北京站和首都機場。
根據北京地鐵的最初設計方案,其主要用途是戰備疏散,同時兼顧城市交通。一號線在戰時每天可以從西山運送5個陸軍整編師的兵力至北京市區。由於屬於戰備工程,而且電氣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北京地鐵在通車後很長時間內不對公眾開放,需憑介紹信參觀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墳至北京站段開始試運行,1971年8月5日延長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長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長為蘋果園至北京站。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於1969年,其線路沿北京內城城牆自建國門至復興門,呈倒U字型,設12座車站及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1989年7月開始沿長安街盾構修建復興門至八王墳區段。2000年6月28日,「復八線」與原地鐵一號線相連且貫通運營至四惠東站。
3. 地鐵的發展史
歐美地鐵發展歷史
作者:佚名 閱讀:327 時間:2006-3-12 文章錄入:競翔 責任編輯:競翔
倫敦地鐵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是世界第一個地鐵系統。除部分路線外,列車行走的管道狹窄,車廂也是比標準的鐵路車廂為窄和矮。很多車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稱為Tube。
一些較舊的地鐵站,設備簡陋,燈光昏暗,部分牆壁和天花剝落。倫敦地鐵車廂除狹窄外,也是沒有空氣調節的。車廂主要通風來自車卡之間通道車門的車窗,或車卡旁邊窗戶的小窗。倫敦地鐵行車不穩,噪音亦很大。車卡之間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車門保護,車門上貼有告示,行車期間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鐵車卡之間站著大量乘客,在倫敦可不行了。倫敦地鐵(或其他鐵路)另外有一樣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車門是有開關按鈕,如果你不去按鈕開門,車門也許不會開啟。當然,倫敦地鐵也有它的好處。倫敦地鐵網路四通八達,車站指示和車廂廣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鐵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
巴黎地鐵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稱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鐵歷史悠久,風貌別致,像一座深邃的地下博物館,自1900年開辟第一條線以來,目前已擁有14條地鐵線、5條穿越巴黎大區的郊區快線(RER A、B、C、D、E線),站台總數近300,像一張密集的網路罩住巴黎及外圍城市。地鐵是巴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乘坐地鐵可以到達巴黎的任何一處,簡單而方便。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沒有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地鐵歷史早,但卻是當代最大的都市地下鐵路:全長722英里,每天載客450萬。紐約地鐵是從1900年開始建設,每一個路線55英尺寬,15英尺深。當時,兩家私立的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IRT)和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mpany (BMT)為主。1953年,地鐵的票價是15分。1966年,地鐵大罷工。1968年開始,紐約州開始接管地鐵,1982年,大都會捷運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鄄ity)控制地鐵系統。
北京地鐵歷史紀錄
1969年10月1日,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建成通車。
很多到過首都北京的人都知道,就在北京城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還建設有一條道路,那就是北京地鐵。一條四通八達的隧道中,風馳電掣般行駛著電動電車,這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條城市地下鐵路。
修建北京地鐵的決心其實最初萌生於五十年代。1965年,一份修建報告曾呈送在毛主席的書案前。
原鐵道兵十二師政委 陳辛火
毛主席在報告上重要的批示是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在建設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錯誤失敗,隨時注意改正。
地鐵的運輸能力非常大,一條地鐵,拿北京地鐵來講,現在就高峰時間,單方向的運營能力,每小時可以達到兩萬四千到兩萬五千人。這一條地鐵可以頂地面上十幾條公共交通線路的運輸能力。
繼北京地鐵建成後,中國已在津滬穗等大城市建設了地鐵。
地鐵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定義如以下五個條件:
必須是大眾運輸系統
必須位於城市之內
必須以電力驅動
大部份需獨立於其他交通體系 (如馬路和其他鐵路) 以外
班次必須頻密
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會鋪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這些系統亦可稱為地下鐵路,簡稱地下鐵或地鐵。在台灣則稱作「捷運」(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MRT)。在中國大陸城市,修建於地上或高架橋上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通常被稱為「輕軌」。然而,在專業領域,「輕軌」與「地鐵」的區分方式在於運量的不同,「輕軌」指每小時單向運輸量小於20000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而「地鐵」指每小時單向運輸量大於20000人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有軌電車由於與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道路路面,因此通常不被算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范圍之內。但是隨著現代公共交通技術的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採用有軌電車和輕軌混合的方式,在場地寬松的地方單獨架軌,在場地緊張的地方則公用道路路面,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設站,兩者的分界也越來越含糊。
用途
絕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是用來運載市內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場合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都會被當成城市交通的骨幹。
美國的芝加哥曾有用來運載貨物的地下鐵路;英國倫敦亦有專門運載郵件的地下鐵路。但兩條鐵路已先後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戰爭(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地下鐵路亦會被用作工廠或防空洞。不少國家(如韓國)的地鐵系統,在設計時都有把戰爭可能計算在設計內,所以無論是鐵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時兼顧日常交通及國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亦被用作展示國家在經濟、社會以及技術上高人一等的指標。例如前蘇聯的地下鐵路系統便以車站裝飾華麗出名,而朝鮮首都平壤的地下鐵路系統亦有堂皇的裝飾。
地下鐵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極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至少也要好幾年才能完成。
明挖回填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隨填(明挖回填)。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結構,隧道有足夠的承托力後才把路面重新鋪上。
除了道路被掘開,其他地下結構如電線、電話線、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這種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鋼,但較舊的系統也有使用磚塊和鐵的。
鑽挖法
另一種方法是先在地面某處挖一個豎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見的方法為使用鑽挖機(潛盾機,盾構機),一面挖掘一面把預先准備好的組件安裝在隧道壁上。對於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島),鑽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對街道或其他地下設施的影響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 (倫敦、首爾和香港的城市軌道系統都有很多越過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設計也有較多的創作空間,例如車站會比站與站之間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車離站時加速以及進站時減速。
但這種挖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其中之一是經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響;另外在一些較硬的岩層開挖,可能需要炸葯。地下空氣供應問題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傷亡。此外,對於建築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時除了要留意避免對工地四周的建築結構造成影響以外,有時亦要統籌所在的公用事業,把地底的輸水、輸電管線遷移,以便騰出地方來興建列車通道。
歷史
巴黎地鐵的橡膠車輪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在1863年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Metropolitan Railway。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鐵路也只能用蒸汽機車。由於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下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數月後便關閉。
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下鐵路則在1890年開通,亦是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下鐵。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下鐵亦於1905年全數電氣化。
法國巴黎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現在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亞洲最早的地下鐵路在日本東京,於1927年開通。此外,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第一條地鐵修建於1910年(隧道開挖於1875年,1910年以前使用馬車),但因該城市坐落在歐洲,因此沒有被算作亞洲第一條地鐵。
非洲最早的地下鐵路在埃及開羅,1987年開通。
中國大陸第一條地下鐵路是1969年開通的北京地鐵。
香港的地鐵在1979年開始投入服務。
新加坡第一條地鐵在1987年開通。
台灣的第一條捷運是於1996年開通的台北捷運木柵線。
朝鮮半島的第一條地鐵在平壤於1968年動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千里馬線(Chollima Line)通車。
世界最深的地下鐵路
有些城市的土質不穩,或者為了戰略需要,隧道要挖得特別深。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地下鐵路一般都超過100米深。
然而,世界最深的地下鐵路車站並沒有定論:
聖彼得堡本身的其中三個地下鐵路車站都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深的。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和烏克蘭首都基輔都各有一極深的站。兩站都是建在山下的。
朝鮮首都平壤亦有一地下鐵路站能角逐此位,它的最深處達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達100米。
供電
一般而言,城市軌道系統的供電可以第三軌、第四軌或架空電纜等方式。
第三軌:在原有兩軌路線側邊新增軌道帶電,車輛則利用集電靴獲得電力;電流經車輪和運行軌道回到發電廠。
第四軌:原理同上,除了原有車輪支撐導引用軌道外,另外增設兩條軌道各供應直流電正負兩極,或者供應三相交流電,但不如第三軌式經濟,故不常見。
架空電纜:電力由架空的電纜提供,車輛則利用集電弓獲得電力,有時亦會以車輪經過軌道將電流帶回發電廠。
車輛
最初的城市軌道系統車廂是木製的,後來改為鋼制以減少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危險。自1953年開通的多倫多的地下鐵路,車廂開始再改良為鋁制,有效減少維修成本和重量。
很多地下鐵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在線的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鐵路的列車體積一般比較小。有時隧道甚至能影響列車的形狀設計,例如倫敦地鐵的部份列車便是。
大部份的城市軌道系統都是使用動車組,而不使用機車牽引客車廂。若果使用機車,經常會用推拉運作。
另外,部份較為先進的系統已開始引入列車自動操作系統。倫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車長都毋需控制列車。更先進的系統甚至做到了無人操控,就例如香港地鐵的迪士尼線。
軌道和車輪
一般的城市軌道系統使用鐵軌和金屬車輪。但近年來亦有系統使用混凝土路軌或橡膠車輪(和摩托車相近),或兩者兼用。
地鐵的特點
1.快速 列車運行最高時速達80公里,平均行車時速為36公里,每站停車30秒,一號線由莘庄站至上海火車站站的行車時間為39分鍾。
2.准確 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受路面交通情況或天氣的影響,但地鐵卻不受干擾。在交通繁忙的高峰時間,地鐵列車每5分鍾開出一班,列車運營由早晨4:55起至晚上23:26止。
3.安全 列車採用安全自動控制系統來操作,嚴格保證列車行車間隔。地鐵供電採用雙電源,停電可能性甚微。地鐵同樣重視防火措施,設有足夠的滅火設施設備,各車站均安裝有閉路監控系統,以便隨時了解車站的情況。此外,各車站均由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道分局的警員負責治安。
4.舒適 列車與車站均有空氣調節裝置,使溫度與濕度保持在最舒適的范圍內。列車按6輛編組,每輛車定員310人,其中座位62個,全列車可運載乘客1860人。
5.便利 車站美觀明亮環境潔凈,設施設備現代化。由於採用自動售檢票系統,適應大量乘客使用地鐵。站廳與站台層設有督導員與站務員,以協助乘客解決問題。地鐵各處均設有明確的導向標志,使乘客搭乘地鐵非常方便、簡易。
4. 地鐵在什麼時期傳入中國
一、地鐵
地鐵,即「地下鐵路」的簡稱,原本指在地下運版行的城市軌道交通系權統,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實際上地鐵有時會因建造環境而將部分線路鋪設在地上。地鐵是沿著地下鐵路系統的形式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
二、發展歷史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1863年英國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
三、地鐵傳入中國時間
中國第一條地鐵是1971年開通的北京地鐵。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上海地鐵於1990年初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5. 地鐵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倫敦地鐵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是世界第一個地鐵系統。除部分路線外,列車行走的管道狹窄,車廂也是比標準的鐵路車廂為窄和矮。很多車站月台和通道都是拱形的,像是一根根管子,被稱為Tube。
一些較舊的地鐵站,設備簡陋,燈光昏暗,部分牆壁和天花剝落。倫敦地鐵車廂除狹窄外,也是沒有空氣調節的。車廂主要通風來自車卡之間通道車門的車窗,或車卡旁邊窗戶的小窗。倫敦地鐵行車不穩,噪音亦很大。車卡之間的通道是外露的,但有車門保護,車門上貼有告示,行車期間是不可以使用的。若想像香港地鐵車卡之間站著大量乘客,在倫敦可不行了。倫敦地鐵(或其他鐵路)另外有一樣很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車門是有開關按鈕,如果你不去按鈕開門,車門也許不會開啟。當然,倫敦地鐵也有它的好處。倫敦地鐵網路四通八達,車站指示和車廂廣播亦算充足,使用地鐵前往目的地,一般不用害怕迷路。
巴黎地鐵
巴黎的交通之便堪稱世界之最。巴黎的地鐵歷史悠久,風貌別致,像一座深邃的地下博物館,自1900年開辟第一條線以來,目前已擁有14條地鐵線、5條穿越巴黎大區的郊區快線(RER A、B、C、D、E線),站台總數近300,像一張密集的網路罩住巴黎及外圍城市。地鐵是巴黎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乘坐地鐵可以到達巴黎的任何一處,簡單而方便。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沒有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地鐵歷史早,但卻是當代最大的都市地下鐵路:全長722英里,每天載客450萬。紐約地鐵是從1900年開始建設,每一個路線55英尺寬,15英尺深。當時,兩家私立的公司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Company (IRT)和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 Company (BMT)為主。1953年,地鐵的票價是15分。1966年,地鐵大罷工。1968年開始,紐約州開始接管地鐵,1982年,大都會捷運局(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鄄ity)控制地鐵系統。
北京地鐵歷史紀錄
1969年10月1日,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建成通車。
很多到過首都北京的人都知道,就在北京城地下幾十米的深處,還建設有一條道路,那就是北京地鐵。一條四通八達的隧道中,風馳電掣般行駛著電動電車,這是新中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條城市地下鐵路。
6. 中國是幾年份開始造地鐵的
我國第一條地鐵,即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於1969年10月基本建成,1971年1月試運營
1953年,我國第一次提出修建地鐵的計劃。1956年,經黨中央批准,北京地鐵建設項目正式啟動。1957年,由於國內政治形勢發生變化,地鐵工程暫時中止。1959年,地鐵工程再次開工,並且成立了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
1961年,中國遭逢三年自然災害,地鐵工程被迫再次中止。1965年,我國經濟得到復甦,十幾年的「地鐵夢想」,在此時終於看到了圓夢的曙光。
從當時的交通狀況來看,籌建地鐵是一個相當「奢侈」的決定。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常住人口還不到300萬,機動車也只有5000多輛,而修建地鐵不僅投資大,而且技術要求高,這對於新生的共和國來說,無疑是百分之二百的難度。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在京西玉泉路西側隆重舉行。當時從北京站到石景山22千米的路段17個站,幾乎是同時分段開挖的,並且是24小時不間斷施工。大卡車排著隊從工地往外拉土,夜間燈光照得施工現場如同白晝。經過4年零3個月的奮戰,1969年10月1日,第一輛地鐵機車從古城站呼嘯駛出,結束了中國沒有地鐵的歷史。
由於當時地鐵建設的主導思想是「戰備為主,兼顧交通」,所以北京地鐵在通車後並沒有對公眾開放。一直到1971年,北京地鐵才開始試運營,老百姓可以花上1毛錢乘坐。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
7. 中國最早的地鐵什麼時候
北京是第一個開通地鐵的中國城市。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內鐵線路建成通容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建設,全長23.6千米,設17座車站和1座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
(是我復制的)
小組GAMEBOY為您解答
8. 中國軌道交通發展史有哪些重要事件,或標志性事件
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是上海淞滬鐵路,始建於1876年。1897年,清政府重修淞內滬鐵路,改窄軌為標准軌道,容全長1609公里,沿線設寶山路、天通庵路、江灣等八個站。1898年竣工並恢復運行,客貨兼營。20世紀60年代初因公共汽車開通,淞滬鐵路停止客運。——常識科技篇。
第一條官辦/准軌鐵路 唐胥鐵路;
第一條自主設計施工的鐵路 京張鐵路;
第一條自主設計公鐵兩用橋 錢塘江大橋;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成渝鐵路;
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寶成鐵路;
第一條既有線改造准高速鐵路 廣深鐵路;
第一條重載鐵路 大秦鐵路;
第一條跨海鐵路 粵海鐵路;
第一條客運專線 秦沈客專;
第一條商業磁懸浮 上海磁懸浮示範線;
第一條高原鐵路 青藏鐵路;
第一條350km/h高鐵 京津城際鐵路。(僅供參考)
9. 中國第一條地鐵是怎麼誕生的
中國首條地鐵系統是北京地鐵,建於1965年,竣工於1969年,試運營於年1月。北京地鐵(Beijing Subway)是服務於中國北京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第一條線路於1971年1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20世紀50年代,主席洞察了地下鐵道的重要性,從戰備和民用角度倡導北京要搞城市地下鐵道,並且指出「不僅北京要搞,很多大城市也要搞。」
1953年9月28日,開始籌備北京修築地下鐵道工作。
1954年10月,北京市委向黨中央呈送一份報告,要求「聘請蘇聯專家,著手勘探研究」。
1953年至1960年,數千名中國學生被送往蘇聯學習地鐵的建設。
1957年,蘇聯地下鐵道專家幫助制訂的方案是兩橫、兩縱、兩對角線和一個環線。
1961年,北京地鐵籌建工作因三年困難時期而停止。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工。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完工,以慶祝國慶節。這條線路長23.6千米,採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從西山蘋果園到北京火車站,共有17座車站。這條線路是中國大陸最早的地鐵線路,而且也早於香港、首爾、新加坡、舊金山、華盛頓等城市,但很多技術問題導致北京地鐵在之後10年內事故連連。
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開始試運營,線路由北京站至公主墳站。運營線路的西端終點站在1971年8月5日延長至玉泉路站,11月7日延長至古城站。
10. 北京地鐵發展史
伴隨著北京的5條新地鐵線路——大興線、亦庄線、房山線、昌平線和15號線一期5條軌道交通新線同時開通,北京軌道交通的總里程超過300公里。
北京地鐵揭開了發展的新篇章,開啟了新里程。在今天,地鐵已經融入百姓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京地鐵給首都人民帶來了便捷和暢通,提高了人們出行的效率,也節省了人們出行的時間和費用。我們無法想像,沒有地鐵的北京城將會成為什麼樣子,地鐵已經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為北京人們生活的血液和命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北京地鐵的發展史,共同感受北京地鐵的輝煌篇章。上世紀60年代: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規劃在北京、沈陽、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鐵。北京地鐵首先開工,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建設,其線路沿長安街與北京城牆南緣自西向東貫穿北京市區,連接西山的衛戍部隊駐地和北京站,採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71年1月15日公主墳至北京站段開始試運行,1971年8月5日延長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長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長為蘋果園至北京站。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於1969年,其線路沿北京內城城牆自建國門至復興門,呈倒U字型,設12座車站及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地鐵復八線於1992年6月24日開工建設,1999年9月28日通車試運營,2000年6月28日與一線全線貫通。新世紀以來:北京地鐵13號線於2002年9月起分段開通,將霍營、回龍觀和北苑等城北住宅區和上地信息產業基地與中心城區聯系起來。八通線於2003年開通,對改善通州交通環境起重要作用。2008年7月19日,在北京奧運會召開前夕,北京地鐵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和機場線三條軌道新線正式通車。至此,北京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200公里,運營線路將達到8條,北京軌道交通的網路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2009年,北京地鐵開通運營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8號線,10號線,13號線,機場快軌,八通線,運營總里程達到228公里,預計2015年將達到561公里。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開通亦庄線、大興線、房山線、15號線(順義線)和昌平線,北京地鐵總長度達到336公里。同年5月,北京地鐵全線路網都開通了手機信號。如今的北京地鐵,用「四通八達」來形容絕不為過,通過換乘,基本能達到北京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且,北京地鐵自2007年10月7日起正式實行全網2元票價制度,2元票價可以達到任何地點,這也是惠及民生的重要表現之一。據悉,2015年前,將有10條地鐵新線提前啟動建設。10條新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包括:8號線三期、3號線東段、3號線西段、12號線(北三環東西向)、16號線、6號線北段、東部加密線(天通苑)、西北加密線(昌平)、燕房線、海淀後山線(功能線)。到那時,北京地鐵將對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