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養殖業

中國歷史上的養殖業

發布時間:2021-03-07 02:05:10

A. 中國養殖業的前景如何

走牛運,發羊財。如果你喜歡搞養殖,歡迎,交流。探討。我場飼養肉牛肉羊多年,養殖技術成熟,歡迎,考察,引種!

B. 中國歷史上農業的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斗爭時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復發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2.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3.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4.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5.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C. 我國古代畜牧業的發展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畜牧業曾有過輝煌的成就。自古以來

D. 在中國歷史上牛作為家畜何時出現

(1)1.我們在出土文物的考察中發現我國我國養牛的歷史是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山東大汶口遺址和兗州王國遺址中,都發現作為家畜的黃牛和水牛骨骼。在浙江河姆渡遺址曾出土水牛頭骨16個。
2.殷商時期,養牛的規模已相當可觀。那時人們養牛主要作為食用和祭祀品。在建造屋宇時,古人奠基要埋牛頭;占卜時,要用大量的牛肩胛骨。相傳,殷代人王亥發明牛車,後人祭祀他時一次用牛多達四十頭。商代甲骨文中記載,商王有一次祭祀用牛達400頭。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墟婦好墓中,曾出土4件玉牛,其中的墨綠玉雕卧牛高5.8厘米,長11厘米,以新疆墨玉河中的籽玉雕成。它的造型別具一格,張口翹鼻,屈肢重尾,似在扭頭張望。這一獨特造型是因料雕琢而成,真可謂巧思佳構。在墓中同時出土的還有兩件石牛。此外,我國還出土了殷商時代著名的青銅牛鼎,司辛石牛,造型藝術也非常美觀別致

(2)1.與之相關的農業耕作方式有:用牛犁耕、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一牛挽犁牛耕法

(3)出現及影響:1..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用牛犁耕並逐漸推廣。耕犁的出現,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使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
2.漢朝時期,農具得到改進,牛耕廣泛推廣。在政府的提倡下,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到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操作更為靈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也開始出現。
3.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北嘉峪關都已採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細作、積糞肥田,後來還傳播到南方。

(4)兩漢時期,中越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斷輸往中國。中國的鐵犁牛耕技術、水利工程技術也在越南推廣。

E. 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業制度和綜合養殖業今天仍然廣泛使用

因為中國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積少,相對來說規模化種養模式較難施行,而傳統綜合模式靈活,實施比較容易。

F. 中國古代有大型養豬場嗎

有,不過都是以放牧為主,跟放羊一樣,不像現在以飼養為主。史料記載秦專漢時期有許多「牧豕人,就是放屬豬的,那時候糧食比較匱乏,但是荒地多,適合放牧豬。
另外古代豬並沒有閹割,所以味道比較大,食用並不普遍,只有最底層農民在吃。像到宋代蘇東坡對豬肉做法進行了改良,製成紅燒肉,經過久燉,加入作料,味道才好吃了。
如果對養豬感興趣可以手機下個豆粒養豬,很方便很多養豬的都在裡面,記得採納我的答案啊。

G. 中國養殖業的現狀

三、飼料、養殖業的發展趨勢
1、飼料業發展趨勢

(1)、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直接消費的口糧呈緩慢下降趨勢,間接節消費的飼料糧持續上升。1980年-1995年,人均口糧分別從172.2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下降幅度達35.2%;而同期人均動物性食品消費量由32.6公斤上升到42.6公斤,上升速度達30.7%以上。隨著中國居民事物結構的改變,肉、蛋、奶等動物食品的消費量將進一步增長,飼料需求量隨之上升。

(2)、目前,中國豬、禽飼料所佔比重仍為大頭,兩項合計高達92%,而世界飼料產業結構中豬、禽、牛飼料大約各佔1/3。預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豬肉消費比例下降,禽肉和牛肉比例上升,水產品比例也會上升,國內飼料產業結構也將隨之變化。

(3)、預混料和濃縮料增長是重要趨勢。顆粒配合飼料將是中國飼料發展的方向。但由於我國山區多,地域遼闊,運輸方便,農民手中還掌握大量剩餘糧食,需要混入添加劑,故添加劑、預混料和濃縮飼料在本世紀將會由更大的市場,其增長幅度將高於配合飼料的增長幅度。

(4)、目前世界上約25%的飼料廠家生產的配合飼料占總量的80%。美國在1979年有10000多家飼料加工企業,1995年只剩2000多家,但產量卻增長了兩倍。隨著飼料市場競爭的加劇,全國必將出現一批飼料企業集團,飼料生產更加集中,飼料產量增加,但飼料企業數量必將減少,成為我國飼料工業的一大趨勢。

2、養殖業的發趨勢
(1)、由於養殖成本及管理技術和出口要求等因素,以散養為主將向規模化養殖轉變。
(2)、由於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和畜牧業微利時代的到來,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口密集去的養殖將逐漸向城郊和邊遠地區轉移。
(3)、由於人食物結構的變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種水產養殖、反芻動物養殖和寵物飼養將成為未來養殖業發展的亮點。

(4)、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進人類健康。韓國已培育出低膽固醇的優質肉豬,我國已生產出低膽固醇高碘蛋、高鋅蛋、高鐵蛋,具有已定的防病功效,更多的功能性食品還在培育研究中。
(5)、發展快生長型畜禽,提高飼養經濟效益。由於高新技術的發展,快速育肥豬,育肥牛,快速養雞技術已取得較大發展。

3、飼料添加劑發展趨勢
從未來的發展需求可以看出,中國飼料添加劑的市場前景廣闊,中國將是世界最大的飼料添加劑消費市場。
(1)、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2)、安全、綠色飼料添加劑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熱點和重點。
(3)、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重視抗生素代替產品的開發。
(4)、進一步擴大蛋氨酸和賴氨酸的生產,同時加大蘇氨酸的開發力度。
(5)、重視維生素的生產,積極發展酶制劑。
(6)、發展防酶、抗氧劑,促進飼料安全、衛生水平的提高。

4、安全、無公害飼料

當前,我國畜、禽產品的安全質量存在很多問題,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一是畜、禽疾病種類多,發病范圍廣;二是畜、禽產品中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含量等嚴重超標;三是畜、禽疫病、獸葯殘留、飼料質量、飼料添加劑、獸葯質量等檢測技術落後,監制體系步完善;四是標准體系建設滯後,在很多方面缺乏強制性技術標准,各項技術水平遠遠落後於同行水平;五是法制體系建設滯後,畜、禽產品安全質量控制方面或者在某個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六是中介組織發展緩慢,政府和企業間缺乏必要的管理組織。

目前,中國飼料企業散布廣、數量多、規模小,行業競爭激烈,導致不規范的競爭行為比較普遍,飼料安全監管成本過高,監管效果有限。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食品業對飼料安全和衛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使飼料業的風險大大增加。

可喜的是,為影響國家「保證食品安全」的號召,今年,希望集團與湖南唐人集團等全國65家飼料企業共同參與了以「關注飼料安全,關注大眾健康」為主題的安全承諾活動,之前還發表了《安全宣言》,重在率先垂範,以點帶面,要求行業自律,從我作起。

5、加入WTO後,我國飼料業的資本結構整合將提速

入世前,由於政策限制,外資投資中國飼料業的數量雖然比較大,但大多採取新辦企業的方式。目前,中國飼料業以民經營資本為主,產業退出的障礙和成本較小;加之入世後,飼料行業將取消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這將限制我國政府對飼料工業的扶植和保護空間;再者,入世對外資並購國內企業的政策逐步放開,外資飼料業以及成長起來的中國民營資本對國內飼料企業的並購將成為新的資本進入中國飼料業的主要方式之一。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入世給我國農業產品帶來的巨大沖擊,飼料行業還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競爭局面,必將促進中國飼料業資本結構的整合,國退民進是大勢所趨。在未來的5-10年內,隨著中國養殖業產業化的快速形成,中國飼料企業數量將迅速減少,經過收購、兼並、託管等多種形勢的資源重組最終將形成數量有限的區域性大型飼料加工企業。在這一階段,按照發達國家養殖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如果中國的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上升到45%-50%,飼料產量可達1.5億噸。如果以每一地區2-3個飼料企業計算,重組後的中國飼料業只需要年產能力12萬-18萬噸的飼料廠1000-1500家,預計前20位石料企業的產量之和將達到全國飼料總產量的60-70%。而目前中國的飼料企業設計生產規模已經基本達到這一指標,只是產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總之,隨著中國人口的持續增長和食品結構的進一步改變,國內飼料總體容量將相應增加,但飼料企業的數量將迅速減少。同時,養殖業將快速向規模化、專業化、多樣化、過渡,從而向人們提供更加豐富、營養、衛生的畜、禽和水產品。位促進人類健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H. 為什麼說中國古代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是的。就是建國前。養殖多不成規模,都是每戶用余糧剩飯少量進行養殖,那是防疫不發達,養殖技術不規范,很難成規模養殖,更不會出現機械化、現代化的養殖。所以農戶多為種植,很少養殖。主要是技術落後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養殖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