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官職聽起來不起眼,權力卻很大
在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許多曾經比較輝煌的朝代。在這些輝煌的朝代眾除了皇帝之外,自然離不開大臣們的努力。很多人對於規帶的官職都比較陌生,除了對將軍、宰相、尚書、總督等一些職位比較大的職位有所了解,對於其他的職位基本沒有什麼印象。在歷史上有著這么三個不起眼的官職,別看而它們聽起來不入流,權力卻大得嚇人!
第三個就是中尉,這個職位在現代官場中地位不高,屬於基層軍官。在古代的時候卻完全不一樣,看起來不起眼,官職卻一直不低。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中尉前面一般會加上神策軍這三個字,當這個官職還要是太監才行。作為神策軍最高領袖的神策軍中尉,是皇帝手中的一張王牌。由於這個軍隊負責保衛京師和宿衛宮廷以及行征伐事,是皇帝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裝力量,關繫到朝廷的安慰。所以這個職位一般都有由皇帝比較信任的宦官擔任。畢竟宦官根本沒有多大的根基,被很多讀書人看不起,權力來源於皇帝。這也是唐朝宦官權力比較強勢的一個重要原因。
B. 中國歷史上共有哪些著名的清官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對好官稱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對好官一般不稱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機構的國家,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就出現了對官僚的類型化評價。好官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獨尊儒術"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古往今來,在我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清官廉吏,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為官清正、廉潔自好的美德,歷來受到人們的贊頌。
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2.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3.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4.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5.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6.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7.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8.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9.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0.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從歷史上看,清官終極上干不過貪官,清官雖然誓死與皇帝一心,可到臨界點上皇帝與清官卻不一條心。人的慾望永遠大於實際上能把它填滿的填充物,這意味著在自然狀態下(即在沒有有效監督機制下),清官不可能比貪官多,清流的力量不可能比濁流的力量大。中國那麼多代王朝,貪官下馬雖多,但是最後都是濁流毀滅了這個王朝,而不是清流拯救了這個王朝。所以清官與貪官的關系根本上講是獨虎對群狼的局面,勢單力薄,處於隨時可能被毀滅的情勢里。清官的最大力量源泉是朝廷,可是十個貪官好歹能讓一個朝廷成其為朝廷,一個清官卻絕對支撐不了一個朝廷。這就意味著皇帝不可能完全違背十個貪官的意志而為一個清官撐腰。從理論上講,皇帝也是人,他對享受的要求更高更多,貪欲更大,因而皇帝的氣味與貪官更接近。這意味著,清官的矛頭最 後必然刺向皇帝,也就是說,如果任由清官作為,最後必定傷及皇帝。如果皇帝完全由著清官,皇帝則損失多多,從本質上講,清官與皇帝不是同路人,不是利益共同體;中庸點講,清官是朝廷平衡權力的一條腿,極端的講,清官是皇帝之敵。人有人格,國有國格。格是什麼?格是取向,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格是規范,是規矩,是為人之本,是立身之道。而我又一直以為,在諸色人等之格中,「官格」當屬首重之列。
《論語》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都在講做人之道,當然,儒家學說更是歷代為官之道之圭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國人為人為官的信條,成為國人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無論是屈原、包拯、文天祥,還是范仲淹、諸葛亮,無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歷史上的清官、廉官、勤官、績官、能官,都是講求官德官格的模範,他們以自身的愛國、為民、勤政、重義、忠誠等高格美德,在歷史的「凌煙閣」上鐫刻下了不朽的名字,他們為當時的人民奉獻了真誠和心血,他們為歷史的前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C.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清官都有誰
1、千古楷模——晏子
晏嬰是個身體力行 、為民楷模、虛懷若谷 、聞過則喜、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善於辭令的人,他使楚時曾舌戰楚王,維護國家尊嚴。內輔國政,屢諫齊君。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住房,小到車馬、衣服,都被他辭絕。不僅如此,晏子還時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祿送給親戚朋友和勞苦百姓。
晏嬰不死君難,棄個人小義而逐國家百姓之大“利”,以國富民強為己任,重視物質基礎、造福百姓、強大國家的行為,義於名而利於實,是司馬遷心中“義”與“利”相融合的理想境界,也是後人學習的典範。
2、天下良吏——黃霸
武帝後期,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制定了極其嚴酷的法令,同時建立了察舉制度,並任酷吏以嚴刑法。昭帝繼位後,朝中嚴格遵循武帝時期的法律制度,以嚴刑峻法來控制各級官員。於是一些世俗官吏為迎合皇上旨意,就以在執法上能盡量採用嚴刑酷法作為一種有才能的表現,以能吹毛求疵作為衡量能力的標准。黃霸斷案卻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
黃霸善於調用下屬,百姓之事,無論巨細,都派人詳加調查並妥善處置,就連平民的家常瑣事,他也考慮得周到得體,黃霸還讓驛館、鄉里治所都喂養雞豬,以便贍養鰥寡貧弱的人。黃霸任潁川太守時,得知某鄉有孤獨老人去世,沒有後人來安葬,黃霸就親自督管此事:哪個鄉里治所的大樹可以砍伐作為棺木,哪個驛館飼養的豬可以用來祭祀等。郡內官吏依言前去,跟黃霸所說一言不差。黃霸的細心達到如此程度,可謂明察秋毫。不知內情的人都稱他是神明。姦邪之徒懼怕黃霸,只好去別的郡縣,潁川郡內的盜賊隨之日漸減少。
3、清廉忠烈——楊震
楊震直到五十歲時才在州郡任職。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是位賢人,於是舉其為茂才,四次升遷後為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當他前往郡里路過昌邑時,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長,去看望楊震,晚上又送給楊震金十斤。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地離開。
後來,楊震轉任涿郡太守。他在任內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請托。他的子孫蔬食徒步,生活儉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長輩,想要他為子孫布置產業,楊震說:“讓後世的人稱他們為清白官吏的子孫,不是很好嗎?”
4、忠君為民——諸葛亮
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采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後主皇妃之數是一個復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7、憂國憂民——范仲淹
慶歷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針對內憂(官僚隊伍龐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的現狀,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綱領,主張澄清吏治、改革科舉、整修武備、減免徭役、發展農業生產等,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新政實施的短短幾個月間,政治局面已煥然一新:官僚機構開始精簡;科舉中,突出了實用議論文的考核,有特殊才乾的人員,得到破格提拔;全國也普遍辦起了學校。
慶歷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為首的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為“朋黨”,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敗告終。但新政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8、身殉社稷——司馬光
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舉動都符合禮節。在洛陽時,他每次到夏縣去掃墓,一定要經過他的兄長司馬旦的家。
司馬旦年近八十,司馬光侍奉他仍像嚴父一樣,保護他像撫育嬰兒一樣。從小到大到老,他說話從來沒有隨便說過一句,他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誠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陝西、洛陽一帶的人們都以他為榜樣,與他對照,學習他的好品德。如果人們做了不好的事,就說:“司馬君實莫非不知道嗎?”
司馬光對財物和物質享受看得很淡薄,沒有什麼愛好,對學問卻沒有不精通的。他惟獨不喜歡佛教、道教,說:“佛道的微言大義不能夠超過我的書,其中的荒誕我卻不相信。”他在洛陽有田地三頃,妻子死後,他賣掉土地作為喪葬的費用。他一輩子粗茶淡飯、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9、浩然正氣——於謙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
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10、一代廉吏——於成龍
於成龍上任合州時,土地極度荒蕪。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於原主認業。為此,他嚴格規定了“凡一占即為己業,後亦不得爭論”的原則。同時要求各縣注意為新附百姓解決定居與墾荒中的具體困難,並親自為他們區劃田舍、登記注冊,借貸牛種,申明三年後起科。這樣,“新集者既知田業可恃為己有而無復征發倉卒之憂,遠近悅赴,旬日之間戶以千計。”獎勵墾荒是清初基本國策,但於成龍實行“禁止原主認業”先於清廷明確規定的15年前,加之他對具體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驟增,田地開辟。
於成龍的官階雖越升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了。為扼止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他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仆”。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采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他天南地北,宦海二十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只一個結發妻闊別二十年後才得一見。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
D. 古代有哪些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官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對好官稱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對好官一般不稱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機構的國家,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就出現了對官僚的類型化評價。好官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獨尊儒術"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
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因此,我們從中國古代的清官中,選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十人作一簡要介紹。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參考資料: http://www.nygdgs.com/qylzwh/data/371.htm
還有子罕,公儀休,劉寵,楊震等。
「不貪為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這個成語來源於《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宋國有人得了塊玉,拿去獻給當權的大官子罕。子罕不受。獻玉的人說:「給做玉器的師傅看過,說是件寶物,才敢貢獻的。」子罕道:「你的寶物是這塊玉,我的寶物是『不貪』;我若是收下你這塊玉,你和我的寶物豈不都喪失了嗎?還不如各人留著各自的寶物好啊!」
那人聽後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么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於是在本城找個地方讓其住下,介紹加工買賣玉石的商行幫他把玉琢磨好,賣了個好價錢,然後讓他帶著錢回家做老闆去了。
【念樓曰】 魯襄公十五年即公元前五五七年,距今已二千五百五十八年。那時的大官對來行賄者的態度,比今之成克傑、胡長清輩為何如?亞里士多德雲:「德性生於天成,成於習慣。」若不相信人性越來越壞的說法,那麼社會習慣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風氣」,影響可就太大了。
【《左傳·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璧,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後使復其所。
公儀休
常常見人在文章中感嘆,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公僕,覺悟怎麼還沒有某某古人高呢?我對這種感嘆向來就不以為然,所謂「覺悟」,指的是一個人由模糊而認清,由迷惑而明白,都是就具體的人對具體的事而言的。相對於某件具體的事情的認識,今人並不一定就比古人高明。不信,我們就來看一個例子。
《淮南子·道應訓》記載了一個公儀休拒魚的故事:公儀休在魯國為相,這個公儀休在飲食方面最大的愛好就是吃魚。一日,就有人投其所好給他獻上了一條魚。按咱們今人的「理解」,一個堂堂相國,收人一條魚算什麼,讓人直接拎到廚房去得了。可是,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他老人家竟然堅決不受。他的弟子們都勸他,你老人家最喜歡吃的就是魚,如今人家送上門來了你怎麼反而不要呢?公儀休解釋說:「我正是因為喜歡吃魚,才堅決不接受這條魚的。你們想,如果我今日收下了這條魚而導致有朝一日丟了相位,雖然我喜歡吃魚,卻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祿買魚吃了。如果我不收這條魚,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夠長久地靠自己的俸祿買魚吃了。」
就公儀休拒魚這件事來說,這公儀休相國的「覺悟」還真比今天的有些「人民公僕」高。(換成今天的某些領導,你那條大魚就是用純金打造的他也敢收!)公儀休的「覺悟」之高,首先高在他的明智上。
「魚我所欲也,相位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相位也。」公儀休在拒魚時念沒念叨這段話我們不清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公相國終究為自己的前程果斷克制了愛魚之念,他的這一抉擇無疑是明智的。無論今人古人,總有許多人一旦利益障目,就變得是非不明鼠目寸光,被眼前利益牽著鼻子走,以致做了眼前利益的犧牲品。而公儀休始終沒忘記凡事要權衡利弊得失,懂得不能因小失大、不能因貪圖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的道理。公儀休面對眼前利益的清醒和明智,和今日官場那些一朝大權在握,便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謀私,迫不及待大撈特撈,最終身敗名裂、身陷囹圄的短視之徒相比,是不是要勝出多多?
公儀休的「覺悟」更體現在他老人家對法制對規則的敬畏上。實事求是地說,公儀休並不是不愛人家送上門來的這條魚,他之所以沒有收下這條送上門來的不義之魚,是因為他不願意冒丟官棄職的風險;也就是說,作為相國的他還有所畏懼。收下一條魚,也許還不至於被免官去爵,公儀休卻把它看作是對法制和規則的破壞。有了這樣的開頭,以後的事情就難以預料了。正是對法制和規則的敬畏,促使公儀休行事謹慎,利益當頭時能三思而行,自覺用法制和規則來約束自己。「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公儀休於此論大概是深有體會的。「欺公」的人也許能得逞於一時,卻往往難有善終。「懼法」的人也許會有諸多的牽絆,卻能生活得坦坦盪盪,不必時時懼怕法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抵禦種種誘惑,最終順利繞過人生路上諸多私慾的陷阱。
今人說的「覺悟」,常常與「階級」結合起來,被想當然地加了太多的意識形態的東西,彷彿一說「覺悟」,就上升到了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共產主義信仰的高度。如此一來,當然就以為今人的「覺悟」要比古人高了。其實,在共產主義道德還只是一種美好追求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應回到「覺悟」的本義上。做到不被眼前利益蒙蔽心靈、敬畏法律和規則是最高的「覺悟」。
劉寵
劉寵,字祖榮,東漢牟平人。是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青年時期,劉寵因「明經」被舉薦為孝廉,出任濟南郡東平陵縣令,政績有聲。後升任豫章、會稽太守,簡除煩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為,政績卓著。後升職入京,山陰縣(會稽郡首縣,今浙江紹興)有五六位須眉皓白的老人,特意從鄉下遠來給他送行,每人帶百文錢贈他。劉寵不肯接受,只從許多錢中挑選一個最大的收下,以作紀念,後人便稱他為「一錢太守」。清代監察御史楊維喬在詩中寫道:「居官莫道一錢輕,盡是蒼生血作成。向使特來拋海底,莒波贏得有清名。」
劉寵入京後,歷任宗正大鴻臚、司空、司徒太尉等職。一次他出京到外地,路經亭舍,想進去休息片刻,管亭舍的官吏拒而不納,說:「我們這里特意整頓灑掃一番,專門等待劉寵大人的到來,你有什麼資格來住呢!」劉寵聽了,一言不發,悄然離去。時人稱頌他是一位忠厚長者。
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劉寵被免職,返回鄉里。後卒於家中,葬牟平莒島(現養馬島)。其一生清廉儉朴,在《後漢書·循吏傳》中被奉為楷模。清代著名文人宋克智在詩中寫道:「冷落東牟漢室親,堅持清節作名臣。到今千有餘年後,佔得吾鄉第一人。」
無私無畏的楊震
提起東漢人楊震,不少人感到陌生,有些人只是對他的卻金「四知」熟悉。這個史料,在反腐敗的文章里是經常被引用的。
還是從這個史料入手,來認識楊震吧。楊震在出仕東萊太守期間,因公務途徑昌邑。縣令王密本是荊州的茂才,曾得到楊震的推薦。這天已夜裡,王密謁見楊震時,從懷里取出金10斤相贈。楊震毅然拒絕,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還是推卻不受,嚴肅地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見他如此廉正摯誠,只好羞愧地出門而去。
楊震是宏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曾執教講學20餘年,年50始出仕,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他是大器晚成,雖50歲才當官,但官運亨通。按說,這么大的年紀才當上官,是很不容易的,用今天某些貪官的話講,有權不用就會過期作廢。但他卻為政清廉,無私無畏,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敢於同邪惡勢力斗爭,直至被誣自殺。
在廉潔方面,卻金說「四知」,只是楊震不接受私人饋贈的一個例子。是不是他的薪水很高?非也。楊震的生活並不富裕,他的家人,經常吃青菜和粗糧,出門皆以步代車。親朋故舊誠意勸他,要他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著想,趁當官之際開辦私人產業,從中牟取利潤。但是,楊震始終沒有同意。他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意思是不給子孫購置產業,而是留下了清白廉正的名聲,不也是十分豐厚的遺產嗎!
無私方能無畏。盡管楊震謂位列三公,但他從不阿諛權貴,也不願慷公家之慨去討好他人,而是正色當朝,糾偏糾妄。漢安帝的奶母王聖,仗著撫養安帝有功,不但自己為非作歹,而且慫恿女兒佰榮在宮里恣意驕淫,行賄受賄。楊震為此上疏安帝,要求「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斷絕佰榮,莫使往來」。但是,由於安帝的屁護,王聖阿母和女兒佰榮更是肆無忌彈。佰榮又與朝陽侯劉護的堂兄劉瓌私通。劉瓌娶佰榮為妻以後,也因而得以襲劉護之職而擢位侍中。對此,楊震義憤填膺,再次上疏諍諫,指出劉瓌拜官封侯「不合經義」,要求將侍中之位傳襲給劉護的同母弟劉威。但安帝不僅置之不理,反而在中常侍樊豐和侍中周廣、謝惲等人的煽動下,為王聖阿母大修第宅。
延光三年,樊豐等人趁安帝東巡泰山的機會,偽詔爭相修建住宅。不久,樊豐等人聽說楊震在調查此事,害怕真情泄漏,便共同造謠中傷楊震,又奏請安帝收回楊震的太尉印綬,將他遺返原籍。當楊震行之城西幾陽亭時,慷慨地對子侄和隨從們說:「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家次,勿設祭祠。」說罷,飲鴆酒而死,年70有餘。可以說,楊震的自殺,不是自身有罪的畏罪自殺,也不是走投無路的無奈自殺,而是以自己的死來抗爭社會的不公。
好在歷史是公正的。順帝時,楊震得到平反。朝廷為嘉獎他的忠貞,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今陝西潼關關西大道北),並立於石上,其碑至今猶存。楊震雖然已死了1876年了,但他和他的卻金「四知」,仍被世人所傳頌。
E. 中國歷史上的清官有哪些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F. 中國歷史上的好官的故事
1、西門豹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
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2、趙廣漢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
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
3、狄仁傑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
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4、陳希亮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
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
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5、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
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
G. 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十大清官有哪些
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出過無數清官,但榜上有名的十位清官是西門豹、趙廣漢、於成龍、海瑞、湯斌、包拯、狄仁傑等等。
每位清官都有自己的足以名留青史的功績,我們在這里僅僅討論幾位耳熟能詳的大人物。
西門豹
這個要和西門慶分開哈,西門豹曾經當過縣令,非常理解百姓疾苦,一生干過不少大事情,處理河患,發展農業,兢兢業業的幫助了百姓致富,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
H. 請問在我國歷史上的好官有什麼
中國古代十大清官譜
【狄仁傑】
(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包拯】
(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況鍾】
(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
(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寇準】
寇準罷宴
相傳在宋淳化年間,青年時代的寇準,得到宋太宗的信任,提升為參知政事。不久太宗又親自為寇準主婚,與趙匡胤宋皇後的幼妹、邢國公宋準的幼女宋娥成親。新婚期間,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一天,寇準與宋娥正在歡宴,門官報說寇準的家鄉人要見,寇準忙讓來人進來。不一會,門官領來一個衣著破爛的老漢,寇準一看,十分驚慌,原來是自己的舅父趙午來到,寇準忙拉夫人宋娥上前拜見,侍女們忙搬來椅子讓老人上坐。老人坐定以後,兩眼發呆,隨即又大哭起來。寇準急問家中出了什麼大事。問了半天,老人才長嘆一口氣,叫著寇準的小名,說:「牛娃子,我進了這相府,見你這么榮華富貴,又聽人說你整日歌舞酒宴,叫我不由得想起了我那可憐的老姐姐,她一輩子受苦受難,沒過一天好日子。」寇準聽舅父說起母親,慌忙跪倒在地,說:「都是外甥不好,得意忘形,忘了母親早年的苦楚。」
趙老漢擦了擦了眼淚,拍著寇準的肩膀說:「牛娃子,那年你爹去世,你才十歲,你娘晝夜紡線織布,供你讀書,我送你上華州會試,你穿的藍布袍子補丁褲子。你現在當了大官,又招了皇姨,從地下到天上了,歡樂幾天就是了。可你天天作樂,夜夜飲宴,你娘受過的苦,百姓們受的艱難你全忘光了嗎」
寇準忙給舅父叩頭,說:「舅父指教,甥兒得益不淺,母親去世時,我君命在身,忠孝不能兩全,是甥兒終生憾事。不過,母親的苦楚,甥兒實不敢忘。甥兒今為國家大臣,誓以上報宋王、下撫黎民為己任。」說罷,忙和宋娥勸舅父入席用飯。
老漢看著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是不入席,卻指著宴席說:「這一席飯夠咱家鄉一家人過幾個月哩你在京城裡吃得這么好,可知道咱華州、同州今年大旱,顆粒未收,一斗米價漲到一千錢。現在還沒過年,已鬧起了飢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想到這里,我怎麼能吃下這樣好的飯呢」
寇準也曾聽說過家鄉有旱情,可是從地方官的奏摺里,卻看不出災情的嚴重程度。聽舅父這么說,頓覺自己失職,愧對鄉里。他安排舅父住下,急忙回到大廳,吩咐撤了宴席,並以此為戒,永不夜宴。
第二天早朝,寇準將故里旱情如實奏給太宗,並請旨回陝西督賑和詢察民情。太宗准奏,他回到陝西以後,為家鄉人民辦了不少好事,還把關中的稅賦免徵三年。
另一種說法: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對好官稱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對好官一般不稱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機構的國家,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就出現了對官僚的類型化評價。好官的標準是什麼?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獨尊儒術\'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古往今來,在我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清官廉吏,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為官清正、廉潔自好的美德,歷來受到人們的贊頌。
1.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2.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3. 黃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4.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法官\',被當時人譽為\'自古無有\'的好官。
5.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6.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7.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
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8. 況鍾(公元1383-1442),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9.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0. 湯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從歷史上看,清官終極上干不過貪官,清官雖然誓死與皇帝一心,可到臨界點上皇帝與清官卻不一條心。人的慾望永遠大於實際上能把它填滿的填充物,這意味著在自然狀態下(即在沒有有效監督機制下),清官不可能比貪官多,清流的力量不可能比濁流的力量大。中國那麼多代王朝,貪官下馬雖多,但是最後都是濁流毀滅了這個王朝,而不是清流拯救了這個王朝。所以清官與貪官的關系根本上講是獨虎對群狼的局面,勢單力薄,處於隨時可能被毀滅的情勢里。清官的最大力量源泉是朝廷,可是十個貪官好歹能讓一個朝廷成其為朝廷,一個清官卻絕對支撐不了一個朝廷。這就意味著皇帝不可能完全違背十個貪官的意志而為一個清官撐腰。從理論上講,皇帝也是人,他對享受的要求更高更多,貪欲更大,因而皇帝的氣味與貪官更接近。這意味著,清官的矛頭最 後必然刺向皇帝,也就是說,如果任由清官作為,最後必定傷及皇帝。如果皇帝完全由著清官,皇帝則損失多多,從本質上講,清官與皇帝不是同路人,不是利益共同體;中庸點講,清官是朝廷平衡權力的一條腿,極端的講,清官是皇帝之敵。人有人格,國有國格。格是什麼?格是取向,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格是規范,是規矩,是為人之本,是立身之道。而我又一直以為,在諸色人等之格中,「官格」當屬首重之列。
《論語》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都在講做人之道,當然,儒家學說更是歷代為官之道之圭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國人為人為官的信條,成為國人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無論是屈原、包拯、文天祥,還是范仲淹、諸葛亮,無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歷史上的清官、廉官、勤官、績官、能官,都是講求官德官格的模範,他們以自身的愛國、為民、勤政、重義、忠誠等高格美德,在歷史的「凌煙閣」上鐫刻下了不朽的名字,他們為當時的人民奉獻了真誠和心血,他們為歷史的前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I.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官有哪些
戰國四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韓信、戚繼光、孫臏、鄭成功
J. 中國歷史上的清官都有哪些呢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清官,他為三代朝代服務,但他窮得連磚頭都裝進了盒子里,為了不丟面子。發生什麼事?我們去看看。
他就是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的清代孫家干(1683-1753)。他的名字叫西貢、義齋、京宣。早年家境貧寒,1713年考入科舉。今年,他也30歲了。從那時起,他在皇帝之後開始了他的仕途。
這是三代清官孫家干為了不丟面子,把磚頭當金子放進箱子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