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與社會》中考簡要復習提綱
中國歷史與文化
考點1:我國境內幾個重要古人類遺址的區域位置,元謀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生活時間 特點
舊石器時代(打制) 距今約170萬年 雲南元謀人 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距今約70萬-20萬年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保留猿的特徵、使用天然火、群居
新石器時代(磨製) 距今約1萬年 出現了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
距今約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約6000-5000年 陝西半坡人 黃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種粟、小麥、彩陶
距今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 人文初祖、禪讓制、大禹治水
◆河姆渡居民遺址與半坡居民遺址的比較:
生活時間 生活自然環境特點 房屋建築特點 農作物 陶器
河姆渡
遺址 距今
約7000年 位於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 干欄式建築高於
地面,通風防潮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
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位於黃河流域的陝西西安,這里氣候乾旱少雨,河流少 半地穴式建築
避風避寒 小麥、粟
(豬) 彩陶
相
同
點 1、 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我國人類遺址
2、 都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
3、 都從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
考點2:黃帝、炎帝和華夏族,禪讓制。
(1)炎帝和黃帝,使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結成聯盟,
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稱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2)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用「禪讓」的辦法推選有才德的人當首領。
考點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禹傳位於啟,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2)商朝甲骨文(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3)周朝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內容:除了王都周圍地區由周王直接統治外,周王還將其他地區先後封賜給親屬、功臣等,建立諸侯國。諸侯國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國王命令,交納貢品,拱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礎,它是根據血緣關系得親疏遠近來決定繼承權的制度。例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長子繼承,其他諸子只能被封為諸侯。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作用:①鞏固周王室的統治,②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③周王朝迅速發展為幅員遼闊、對周圍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考點4:春秋戰國的特點,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的意義。
(1)春秋戰國時期的特點:政治經濟上:變革與爭霸,思想文化上:百家爭鳴
①變革:經濟上——農業生產上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技術;
政治上——出現了新興地主,戰國時期,他們打著「富國強兵」的旗號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著名的有秦國的商鞅變法。
爭霸: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②百家爭鳴: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
(1) 孔子和儒學:
①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
主要思想:「仁」就是愛人,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另一方面是「克己復禮」,即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孔子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②儒學:①創立於春秋;②秦統一天下後「焚書坑儒」;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
(3)商鞅變法的意義:使秦國從此強盛起來,成為戰國中後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考點5: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1)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
時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朝一統的措施:①政治上: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第一個在中國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並被歷代沿用。)在地方實行郡縣制:中央官員對皇帝直接負責,中央和地方的官員由皇帝任免。
②經濟上: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雖然後來各種單位的量值有所變化,但是基本的計量單位名稱,如寸、尺、兩、斤等,一直沿用至今)
③文化上:用小篆統一各國文字。
④思想上:焚書坑儒;
⑤交通上:統一車輛軌道,大修馳道;
⑥軍事上:北擊匈奴、修築長城,南征越族開鑿靈渠。
(2)漢武帝的大一統:
政治: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實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鼓勵推薦人才,破格錄用有才能的人。
思想文化:為鞏固中央集權,接受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大學。
軍事: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解除漢朝北部邊患,在河西走廊設郡。
外交上: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
(3)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西域:在漢代,人們把玉門關(今甘肅敦煌西北)、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遠的地區稱為西域。西漢時,漢武帝為了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絲綢之路:張騫通西域以後,各國商人、使者東來西往,通過河西走廊,開通了一條從長安(今陝西安)向西,往中亞、西亞,直達歐洲的交通大道。中國的絲綢等物品可以運到大秦(古羅馬,今地中海一帶),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作用:經濟上: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文化上: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4)造紙術:西漢發明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考點6: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對峙、赤壁之戰、北魏孝文帝
(1)赤壁之戰:208年,曹操的大軍與劉備、孫權的聯軍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展開決戰,孫劉聯軍大敗曹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2)三國鼎立:
國名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統治區域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洛陽) 長江以北的北方地區
蜀 221年 劉備 益州(成都) 益州,荊州
吳 222年 孫權 建業(南京) 江東地區
(3)北魏孝文帝:
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鮮卑族人積極學習和吸取中原漢族地區的文化,大大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也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
考點7: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盛、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雕版印刷術
(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89年隋朝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實現統一。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之後的大一統。
(2)唐朝的繁盛:
①唐太宗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表現:政治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安定,國力增強);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表現: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
②表現: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了隋朝以來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經濟上:農業發展(曲轅犁、筒車新式生產工具出現)。文化上: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科技:雕版印刷。(北宋畢升——活字印刷;現代王選——激光照排印刷);對外交往:長安成為當時各國交流的中心,在世界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唐太宗時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取佛經,唐玄宗時鑒真六次赴日本送佛經。
(3)大運河:
開鑿時間:605年至610年。
目的:隋煬帝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情況:北起涿郡(今北京),中到洛陽(今河南洛陽),南到餘杭(今浙江杭州);
由北往南分四個大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歷史意義: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4)科舉制:創立於隋朝,唐朝進一步完善。作用: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5)三省六部制:開始於隋朝,唐太宗在位時沿襲和進一步完善。
三省指的是尚書省(轄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審核)、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草擬詔令) ;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6)雕版印刷術:隋唐時期,人們受刻制印章等的啟發,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廣泛應用。《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
考點8:北宋、遼、西夏對峙、南宋與金的對峙、元的統一、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1)北宋:與北方的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對峙,金先後滅遼與北宋。北宋皇族南遷,建立南宋。
南宋:與北方的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對峙,元先後滅西夏、金、南宋,最終由元朝統一中國。
遼:契丹族建立,政權范圍:今內蒙古、遼寧一帶。曾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河南省濮陽縣附近)使宋遼之間出現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
西夏:中國西北的黨項族,政權范圍:寧夏地區。
金:東北地區的。女真族
元:蒙古族。
(2)元的統一: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13世紀中葉,蒙古軍隊接連滅亡了西夏和金。後來,忽必烈繼汗位,於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
(3)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①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高峰。
火葯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宋元時期,被廣泛地應用於戰爭,火葯武器應用於戰爭,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戰國時期,中國人就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宋朝時,人們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元代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相當先進,松江(今上海一帶)棉紡織業迅速發展起來,成了「衣被天下」的棉紡織業中心。
②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技術基礎: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
「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繁盛。到了元代,在西方,中國陶瓷開始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
重要港口:泉州港(今福建泉州,Zitun港,因這里遍地刺桐樹而得名)。它的繁盛曾記錄在13世紀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游記》中。
世界歷史與文化
考點1: 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 《漢漠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 佛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 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
(1)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埃及文明: 產生於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流域,非洲東北部。
兩河流域文明: 發源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兩河流域——西亞。
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位於南亞次大陸上,發源於印度河和恆河流域。
A:中國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兩河流域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
(2)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在今天埃及首都開羅一帶,共有約80座,其中以胡夫的金字塔最大(獅身人面像),現高137米,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建立之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3)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和《漢漠拉比法典》: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強大國家,定都巴比倫城。為了鞏固統治,維護社會秩序,漢謨拉比在位時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典。
(4)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又稱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握祭祀大權;
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由國王,武士和官吏組成;
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供養前兩個種姓;第四等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叫首陀羅,包括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四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下一等級人不能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能互相通婚。
(5)佛教:時間——前六世紀;地點——古印度;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又稱佛陀或釋迦牟尼;
教義——宣揚「眾生平等」,主張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達到「極樂世界」。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向外傳播。公元前後傳入中國。
(6)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古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這些發明,後來都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因此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考點2: 古代希臘、羅馬的地理位置。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1)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位於歐洲南部的希臘半島。地中海沿岸。
古代羅馬的地理位置:位於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中部。
(2)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
雅典——雅典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紀達到極盛。
表現: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最高司法機構是陪審法庭,處理日常事務的是五百人議事會。評價:使公民積極參政議政。但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
任何權利。
斯巴達——崇尚武力①一生都服從軍事需要 ②男孩7歲開始軍事訓練 ③女孩也要練習跑步、投矛。 (3)羅馬共和國及其政治特色:
共和國時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共和國的執政官權利很大,扈從肩上有「法西斯」。②羅馬人崇尚武力。
(4)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公元前27年,屋大維自稱羅馬共和國「元首」,獨攬大權,實際上成為皇帝,羅馬進入帝國時代。①2世紀,地跨三洲,戲稱地中海為「羅馬人的小澡盆」②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476年,西羅馬在日耳曼人打擊下滅亡。
考點3.:基督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宗教名稱 創 始 人 創始時間與發源地 教 義 經 典
基 督 教 耶 穌 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 忍受苦難,死後升入天堂 《聖經》
考點4: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宗教名稱 創 始 人 創始時間與發源地 教 義 經 典
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 7世紀,阿拉伯半島 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 《古蘭經》
世界三大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宗教經典 原創地 分布區域 建築
佛教 公元前
6世紀 喬達摩
•悉達多 佛經 古印度 亞洲地區 印度佛塔
中國寺廟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聖經》 巴勒斯坦 歐洲北美 天主教堂
伊斯蘭教 7世紀(610) 穆罕默德 《古蘭經》 阿拉伯半島 亞非地區 清真寺
考點5: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 《天方夜譚》。
(1)穆罕默德於622年創立阿拉伯國家,去世前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8世紀中葉阿拉伯成為地跨三洲的大帝國,定都巴格達(是當時最大的城市);
(2)《天方夜譚》:阿拉伯人文學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民間故事集,廣泛吸取了印度、埃及、希臘等地的民間故事。最為有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與《阿拉丁神燈》。
中國歷史大事紀
1、朝代歌:
2、古代重大事件:
時間 朝代 重 大 事 件
170萬前 雲南元謀人
約70-20萬年 北京人、天然火
約3萬年 山頂洞人、人工取火
約7000-5000年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時期
夏(公元前2070) 禹建夏、第一個王朝
商 甲骨文、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
春秋戰國 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
秦(公元前221) 秦統一中國
西漢 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三國兩晉 赤壁之戰、孝文帝改革
隋 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
唐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北宋 宋、遼、西夏對峙、澶淵之盟
南宋 南宋、金對峙
元 1271年忽必烈統一中國
補充: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順序: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東周)——秦漢(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B. 求中國歷史基礎知識大全,越多越好。
16 先提出西方共和制符合中國「天下為公」的古道,最早提出實現中國近代化的經世主張。洪秀全吸收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為太平天國革命作了思想的組織准備。19世紀70年代,早期改良思想家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提出學習西方,實行政治經濟改革,謀求國家獨立富強,為維新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袁世凱稱帝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凱指使特務暗殺熱衷於議會民主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孫中山從日本回到上海,他看清了袁世凱的反動面目,認識到「非去袁不可」,極力主張出兵討袁,發動「二次革命」。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在故宮太和殿舉行就職典禮。袁世凱當上正式大總統之後不到一個月,就下令解散國民黨。1914年,他又下令解散國會,頒布獨裁專制的《中華民國約法》,同時廢除《臨時約法》,並改內閣制為總統制。緊接著,袁世凱修改了《大總統選舉法》,把自己臵於終身總統的地位。1915年底,袁世凱當上「中華帝國」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准備元旦登基。 1915年,蔡鍔、李烈鈞、唐繼堯等人在雲南起義,通電討袁,宣布雲南獨立。他們組織了護國軍,向川黔和兩廣進發。各省紛紛 17 獨立。袁世凱眾叛親離,被迫於1916年春取消了帝制。接著,孫中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號召人民將反袁斗爭進行到底。 (二)新文化運動 為反對思想文化領域的尊孔復古潮流,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一批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個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青年雜志》自2卷1號起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 (三)南京國民政府及其體制 1927年4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成立。幾經周折,寧漢滬粵四方合流,於1928年2月成立了統一的南京國民政府。同年10月,根據《國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組成。 1946年1月,政協會議在重慶召開。在中共和各民主黨派的堅持下,國民黨被迫同意政協委員會為最高國務機關,但堅持其人選必須佔一半。同年11月,國民黨踐踏政協會議,通過「偽憲法」,為獨裁統治披上合法外衣。次年4月,蔣介石改組國民政府,重要職位均由國民黨人把持。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 (四)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挑起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執行蔣介 18 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淪陷,全國范圍的抗日救亡運動逐漸高漲。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揭開全面抗戰的序幕。 (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發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同年12月,瓦窯堡會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是:第一,統一戰線內部具有極大的復雜性。第二,它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主體,雙方都有軍隊和政權。第三,它始終沒有統一的組織形式,沒有協調一致的共同綱領,是一種無固定形式、無成文綱領的合作。第四,它處於一個既有利又極其復雜的國際環境中。
C. 初中歷史中考知識點
一、歷史區分:
古代史:夏商周到1840年鴉片戰爭。
中國近代史:1840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
中國現代史:1949年至今。
二、古代史知識點: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生產力提高、民族、地域之間聯系加強、戰亂帶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國富兵強,實力超群。
2、西周:時間: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建立:楚漢之爭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即漢高祖。漢武帝大一統:背景:休養生息 國力強盛。措施:改革官制 大量選才 削弱王國勢力強化法制。影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西漢統治達到鼎盛。
3、唐朝:618年建立統一。貞觀之治原因:吸取隋忘教訓,強調「存百姓」。措施:革新制度,倡節儉,興科舉。開元盛世措施:選賢,重農,限佛,募兵制,興文治。作用: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三、近代史知識點:
1、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2、19世紀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了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後,列強對華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日益深重。
3、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4、第一次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高漲。國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
5、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
6、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7、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政府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悍然發動內戰。
8、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四、現代史知識點:
1、中共歷史上召開了多次重要的會議,歷次會議的時間經常容易混淆,例如中共「一大」、「二大」、「三大」、「七大」、「八大」、「九大」召開的時間分別是1921、1922、1923、1945、1956、1969。
2、1953年,中央確定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讓你記住工業化和進行三大社會主義改造是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主要任務。
3、1984年,中央開放了沿海14個沿海開放城市:口訣「一天兩連通三州,煙波江上北兩島」。
D. 中考必考歷史知識點
2016中考抄歷史復習資料初中歷襲史知識點大全 人教版初中歷史全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 ★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我國最早的人類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