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朝的由來
秦朝(公元前復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由制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帝國。秦始皇在歷代秦國的國王蠶食其它諸侯國之上,完成了統一六大諸侯國的事業,實現了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轉變。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及其所採取的(旨在鞏固統一的)措施,為後世帝王所取用。秦朝急政暴虐,導致速亡。末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影響極為深遠。由於過去的割據局面所造成的影響,反秦過程中重新出現了分裂的傾向。在接踵而來的爭奪統治權的楚漢之爭(前207~前202)中,漢勝楚敗,使分裂形勢受到控制,統一了國家,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就這樣建立了
B. 秦朝歷史簡介
C. 求一篇關於對中國秦文化的感受的文章,大概2000字左右
感受秦文化 這里首先涉及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秦文化」?「秦文化」既不同於之前的「周文化」,也不同於之後的「漢文化」與「唐文化」。雖然,他們都基本產生形成於長安和關中地區,但因歷史淵源不同、時代和社會條件不同,因而,其文化內含與文化構成也就完全不同。 就此而言,應當說:秦文化就是嬴姓氏族或秦人氏族艱苦創業的產物,是秦人族群在立足於關中地區,應對種種挑戰以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歷史長河中創建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它應是秦時文化與秦地文化的有機統一。 秦人氏族來自東方 大約在公元前六七千年以前,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諸氏族正處於母系氏族時期。許多地處東方或西方的不同氏族部落,也逐步向肥沃的黃河中游黃土平原 移動,其中的商人氏族和秦人氏族,都是來自於東海之濱,而周人氏族則來自於西方。據說,秦人氏族來自於東方山東半島的鄒魯一帶。傳說中秦人最早的祖先叫大 業,是一個名曰女修的姑娘「吞食玄鳥(黑色的燕子)之蛋而生」。在夏王朝建立前夕,因為大業的後人伯益曾為舜訓過鳥獸,還幫禹治過水,所以,舜便「賜」秦 人祖先「姓贏氏」,故司馬遷說:「秦之先為嬴姓」。 殷商時期,秦人祖先的一部分去為商朝奴隸主守護「西垂」,是一個很順從的氏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滅商後,秦人氏族又成為周人的氏族奴隸,因其 族人又參與了商紂王兒子武庚的反周叛亂,遂被周人稱為「頑民」而舉族遷往西周邊陲,今甘肅天水附近,即清水縣秦亭一帶守護邊境。這里土地肥沃,宜於農耕, 所以,古(秦)字像雙手舂禾,表明「其地宜禾」。 春秋時期,由於周原一帶依然戎狄猖獗,周平王決定遷都洛陽,秦襄公親自率兵護送,周平王見其誠心護送,便封秦襄公為「諸侯」,並將「岐以西之地 賜於秦」,允許其建國。平王說:「戎無道,侵伐我豐岐之地,秦能逐戎,即有其地」(《史記》)。這說明秦在「立國」之後,能否存在仍是一個未知數。 以上事實說明:秦人的祖先即嬴姓氏族,是一個無身份、無地位、無國土的落後氏族;這個時候的秦人依然生活在文明、荒蠻的夾縫之中,它如果不發奮圖強,不是被東方諸國邊緣化,就是被戎狄征服而繼續成為荒蠻氏族。 秦人堅定地選擇了前者,前後用了六七百年的時間,迅速崛起於關中平原。從文明提升或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秦之所以能由弱變強、由分離到統一、由 弱勢文化轉變為強勢文化,主要是因為在秦人族群的思想深處或明或暗或強或弱地生成著憂患意識、發展意識、改革意識、人才意識這樣一些生存理念,以及由這些 理念所支配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秦先民的憂患意識 秦人的憂患意識,是同當時戎狄部落的侵犯干擾有著密切的關系,也與後來東方一些諸侯國家一再瞧不起秦人,蔑視秦人有著很大關系。 周平王之所以東遷洛陽,就是因為當時的「豐岐之地」及以西的大片土地,經常受到戎狄部落的侵犯或干擾,在「豐岐之地」的東邊,即關中東部還有西 周留下來的梁、芮小諸侯國。這使秦人無駐足之地,並由此激發了他們東征西伐的歷史使命感。在秦襄公到秦穆公時代,先後用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時間,消滅了秦國 邊境上的兩個小國——梁和芮,又「用由余謀」離間西戎首領,並將其徹底打敗。至此,從陝西、山西交界處黃河起,一直到遙遠的西方,至今甘肅中部以至更遠的 地方,都由秦國所控制。這就是秦穆公時代「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的豐功偉績。 秦國的聲望由此而遠揚域外。秦也就成為域外民族對中國的稱呼。如古波斯人稱中國為「賽尼」,古希伯來人稱中國為「希尼」,這都是「秦」的音譯,後來這一詞由西方傳到印度,則變成「支那」或「China」就是秦的音譯。 秦人雖已威名在外,但由於在舊的奴隸制改革方面落後一步,因此,又出現被動挨打,甚至被東方諸侯大國視為「戎、狄」的現象,連會盟都不要秦人參加。這對年輕的秦孝公刺激很大,認為「丑莫大焉」(《史記》),決心變法圖強,發展經濟。 秦先民的發展意識 秦人的發展意識也是被逼出來的。秦人在百多年的東征西伐戰爭中,深深體會到利用一切有利資源和條件發展農業經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秦人的有利 條件是地廣人稀,既「收周余民」,又不斷擴大領地。這樣秦國就取得了發展經濟的兩個重要條件——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充足的勞動力。 岐是周人的故居,那裡是關中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周原。古周原氣候暖和、濕潤,河流溪澗,星羅棋布,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周平王 東遷以後,「周余民」便成為秦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有知識有文化,又「好農耕」,經驗豐富,生產技術水平又高,對秦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重 要作用。後來,隨著領地的不斷擴大,許多戎人、狄人也成為當時農業生產的一支力量。商鞅變法後,秦人又以優厚的條件招徠臨近的晉人來秦墾荒種地,到戰國末 年,關中地區大部分已成肥沃良田。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埌沃野千里。」 秦惠文王時,又西取巴蜀,這樣,秦國便「南有涇、渭之沃,擅巴、漢之鐃」(《史記》),即不但有關中之富饒,還有巴、蜀「天府之國」,即以重慶為中心的四川東部和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西部富庶之地,應該說,這是秦之所以強盛乃至統一中國的最堅實的物質基礎。 秦先民的改革意識 秦人的改革意識也是從其憂患意識中生發出來的。在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之前,秦獻公已從政治制度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諸如:廢除人殉制度、取消「野人」與「國人」的區別一律被編「入伍」,並在邊遠地區設置帶軍事性質的縣制,如陝縣、藍田縣等就是那時設置的。 秦國的改革具有一些不受儒家宗法觀念影響的特點。比如,對周王朝提出的嫡長子繼承製,秦國並不以為然,而是「擇勇猛者立之」。所以,被一些宗法 貴族斥之為「夷」。從秦襄公立國至秦穆公時的九代國君來看,計兄終弟繼者三人(德公、成公、穆公),立次子者一人(襄公),立孫者二人(憲公、出子),不 明嫡庶者一人(文公),以長子身份繼位者僅二人(武公、宣公)。穆公以後也無定製,可見嫡長子繼承製在秦並不確立。再如人才選拔,同族人被重用者不多,國 外的有用人才卻能在秦國得到重用。 秦國大規模進行封建改革,則是秦孝公時依靠商鞅變法來完成的。商鞅原是衛國國君後裔,本名衛鞅或公孫鞅,後因秦封其為商君,所以稱為商鞅。商鞅 先到過魏國,但不得志,後見孝公求賢令,便來到秦國,和秦孝公談過四次:他第一次向秦孝公說以道家「無為而治」的「帝道」,孝公一聽就打瞌睡;第二次又說 以儒家「仁義治國」的「王道」,孝公仍不感興趣;第三次才說以法家「事決於法」的「霸道」,竟引起極大興趣;第四次便講到如何「會盟稱雄」的「術道」,孝 公卻一連數日也不厭倦,並當即採納商鞅的法家理論,在當時人民「歸心於農」、「勇於公戰」的前提下,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於「耕戰」的政策,發布了墾草令和獎 勵耕織的種種舉措,且以暴力推行之,推動了秦國封建經濟的大力發展。 商鞅變法的成功,使秦國「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史記·李斯列傳》)。但秦惠文王一上台就將商鞅處死,由商鞅變法確立起來的封建制度,卻沒有任何的改變。可見商鞅變法及此前的諸多改革也是秦國強盛乃至最後統一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先民的人才意識 秦國不但有著招徠三晉及其他國人來秦墾荒種地的光榮傳統,而且也有選賢任能的優良作風。早在春秋時期,在秦國參與出謀劃策的外國人就有:百里 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孫枝、內史廖、隨會、白乙丙、西乞術、孟明視等。這些人中有來自當時敵國晉的丕豹、隨會;來自戎人的由余。由余原是晉人,後逃至 戎,穆公見其賢慧而任之,因由余謀伐戎狄而「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商鞅變法後的秦惠文王時期,秦國除聚集了一批法家人物之外,還有兵家和縱橫 家,這些謀臣良將在對外戰爭中表現了所向無敵的戰鬥力量,如縱橫家張儀入秦率兵攻魏,獻出上郡十五縣,後又西取巴蜀,為以後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秦國堅持接納使用賓客的政策,對其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的迅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僅就秦始皇時代而言,就接納有:王齮、茅焦、尉繚、桓齮、昌 平君、昌文君、李信、王綰、馮劫、王離、趙亥、隗林、馮無擇、王戊、趙嬰、蒙恬、宗勝等。他們皆非秦國人,卻為秦國出力,為統一中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難怪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歷數秦國用外人而使秦國富兵強的事實,馭斥秦王逐客的種種「理由」,並使其改變主張,撤消了逐客之令。 秦文化的優越缺失 以上所述,充分說明秦文化的歷史淵源來自於秦人艱苦創業的過程,並折射出秦文化作為一種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豐富內含和基本要素。但在秦國迅速崛起 之後,卻像歷史長空中的一顆流星,僅放出一陣耀眼光芒就又迅速消逝。秦氏王朝十五年而亡的短命歷史告訴我們:浩氣凜然、雄偉壯闊的秦文化其內在包涵著的消 極因素也應引起人們重視。這主要是:治國策略的單一少變,只重法家殘暴極端的一面,而輕儒家仁愛親民的一面;勝利後又好大喜功,恣意享樂,腐化墮落,加重 了人民的負擔。因此,在剛直古樸、苦苦追求的秦文化的質地中應該多一些溫和喜慶的色彩,在秦人豪俠爽朗、直言快語的性格中,也應多一些沉穩典雅、文靜睿智 的氣質。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請採納!!!~(*^__^*) 嘻嘻…… 追問: 謝謝了
D. 中國歷史中的秦朝文化
秦朝文化:
統一文字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體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
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制度為標准,整齊劃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圖盡可能消除由於長期分裂割據造成的地區差異,以利統一。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基本結構雖然相同,但字體繁簡和偏旁位置卻有差異。李斯受命統一文字,他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制定小篆,並寫成範本,在全國推行。當時還流行一種書法,叫做隸書,比小篆更簡便。書同文,將小篆作為標准文字;「焚詩書」,加強思想控制;以吏為師,嚴禁私學。
五德學說
秦始皇不但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和制度,而且還採用了戰國時期陰陽家的終始五德說,以辯護秦朝的法統。終始五德說認為,各個相襲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順序進行統治,周而復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禮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與水德相應的數是六,所以符傳長度、法冠高度各為六寸,車軌寬六尺;水德主刑殺,所以政治統治力求嚴酷,不講究「仁恩」和「義」;與水德相應,歷法以亥月即十月為歲首,等等。
封禪大典
秦始皇還確定了一套與皇帝地位相適應的復雜的祭典以及封禪大典,擇時進行活動。秦始皇在咸陽附近仿照關東諸國宮殿式樣營建了許多宮殿,並於渭水之南修造富麗宏偉的阿房宮。咸陽宮殿布局取法於天上的紫微宮,儼然是人間上帝的居處,天下一統的象徵。秦始皇還在驪山預建陵寢,墓室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他採取這些措施,和他採用皇帝的名號一樣,是要表示他在人間的權力與上帝在天上的權力相當,從而向臣民灌輸皇權神秘的觀念。皇權神秘觀念,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思想基礎。
E. "秦" 的來源
秦姓大致有這么幾個來源:
一是源自姬姓。這支秦姓的始祖是周公旦的一位後裔,因為是版魯國國權君(姬姓)親族,被賜食邑於秦(河南省范縣境內),故而以邑名為氏,稱為秦氏。這是中國現有秦姓中歷史最早的起源。
二是源自趙氏。秦朝滅亡後,其宗室(秦國國君家族為嬴姓趙氏)遺族中有一支改以故國國號為氏,也稱為秦氏。
為區分分別源於周天子家族和秦朝皇室遺族的兩個秦氏,現在有研究者分別冠之以其上古祖姓稱之為「姬姓秦氏」和所謂「嬴姓秦氏」。
三是漢晉時期古羅馬帝國遷華移民的後裔,因漢稱羅馬帝國為「大秦」,故以其號自稱為秦氏。
四是歷代胡蠻雜夷在漢化過程中形成的秦氏。
F. 秦朝的起源
秦人是漢族西遷的一支。秦之先祖為先賢伯益,伯益乃顓頊後代(註:黃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長曰玄囂、次曰昌意;玄囂生?極;?極生三子:帝嚳、揮公、大業之父;昌意生一子名顓頊,顓頊有一女名女修;大業之父娶顓頊之女女修,生伯益)。本為古部落首領,舜帝賜姓「嬴」。至夏末,費昌(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商湯御,敗桀於鳴條,其後嬴姓世代輔佐殷商,故史載嬴姓多顯。
至商末,蜚廉(伯益五世孫中?之子)、惡來(蜚廉長子,惡來之弟是季勝)父子皆以材力侍紂,後周武王伐紂,敗商軍,武王親射惡來之口以泄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註:蜚廉次子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國之亂,受封於趙城,其宗族乃為趙氏,造父侄孫非子(註:惡來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季勝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為周孝王牧馬有功,周孝王賜給了他一小塊土地秦,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
當時,為謀求強兵興國,各國紛紛開始變法圖強。魏文候敢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李悝,李悝撰寫《法經》六篇以為治國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開發地利、獎勵農耕的經濟政策,魏國遂強。
為了改變秦國被楚國、魏國欺凌的處境,胸有壯志的秦孝公(前381—前338年),於公元前362年即位後(時年21歲),決心復興秦國,再現穆公的偉業。秦孝公不吝重賞,下令求賢,向全天下頒布《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衛人公孫鞅就是這個勇敢的人,他從魏國跑來了,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革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G. 秦文化的歷史意義 秦文化對秦朝統一有何影響
秦文化是秦氏宗族文化進化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秦族人性格質朴、率直,性情堅強彪悍,做事敢作敢為,在艱苦的環境中善於嬗變和進取。秦文化的精神特質造就了「跨海內制諸侯」的強大秦國,為秦朝建立、統一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秦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深刻的歷史內涵:
其一,跨越歷史的偉大實踐。從秦非子受封於秦地,到秦襄公建立諸侯國,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國經歷了37代君王、約678年的勵精圖治,幾乎每個歷史階段都經受戰爭的嚴峻考驗與社會的重大變革。秦文化就是在紛爭頻仍的社會動盪和改朝換代中,不斷發展、提升,不斷獲得補充和完善,每個朝代都賦予它新的內容和定義。因此,秦文化是在前無古人、史無先例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艱難探索、反復實驗、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通過世世代代秦國先祖把握發展機遇,主導社會改革,從橫跨多個世紀的偉大實踐中演變而成的,它曾走上歷史的巔峰,成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最先進的文化。
其二,「海納百川」的文化視野。秦國對外來文化一向採取包容的態度,從秦穆公開始就注重引進人才,吸收外來文化。至秦昭王時,博採眾長,學術已出現「納六國之士」的風氣。而李斯《諫逐客令》所謂「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覺鼉之鼓,秦不生一焉」,以及「異國之樂者,今棄擊瓮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等等,這都是秦國融合各國文化的充分體現。秦始皇執政時期,注重吸納禮樂,「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還御准呂不韋召集六國學子,編撰《呂氏春秋》,兼采各家學說,展示了「泰山不讓土壤」的廣闊視野。雖然曾出現「燔詩書,明法令,禁儒術」和「梵書坑儒」現象,但這只是推行政制的權宜之策,並未影響秦文化的興盛和繁榮。
其三,「河海不擇細流」的招賢納才政策。從秦孝公建都咸陽之後的144年間,秦國一直是諸子百家的政治搖籃,「門戶開放「乃秦國的優良傳統。秦國大力從六國引進人才,大量吸收外部世界的新信息、新觀念,如秦孝公時的商鞅,秦惠文王時的蘇秦、張儀,秦昭王時期的范睢、蔡澤,秦始皇時的李斯、韓非、蔚繚、鄭國等等,他們都是當時六國的名賢志士,「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他們均在秦國找到了實現其政治抱負的舞台,對當時的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秦國對待外來人才的寬容、開放政策,使咸陽成為當時人才雲集的都城,秦國變成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最為強大的國度。
其四,「王者不卻眾庶」的社會改革。秦國從商鞅變法就開始建立「縣制」,推行土地私有制,逐步廢除分封制。其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封建諸侯的地方勢力,瓦解封建貴族和領主對土地的控制,准許民間自由買賣土地,讓耕農合法佔有田地。這一改革,推翻了自西周以來一直施行的「分土諸侯」制度,恢復了基層百姓的基本權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那些措施又繼續延伸到皇族規制和「世卿世祿」制度,如始皇登基後,不循祖制,「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各級官員勛爵,均憑軍功授予,以「功臣為諸侯」;直至始皇駕崩時,國朝不封皇後、不立太子,群臣百官均依制任命,各司其職。秦始皇以上「事不師古」的改革,充分體現他以「庶民社會」為本的治國思想,以及積極推動中國走向「君主法治」的政治理想,反映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和體恤「庶民」、親善百姓的皇帝。
其五,亘古通今的政治變革。秦國在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貢獻,在於它開疆擴土,收復西垂,經略巴蜀,開發南越,統一中國,並創制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它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創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二是創立郡縣制;三是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實施法治;四是推行土地私有制;五是實行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不僅實現了中國社會由封建割據向封建統一轉變,而且他在這一轉變中對每一個歷史關節點的准確把握和駕馭、創立了影響中國社會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
H. 中國歷史中的秦史文化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戰國以至於秦漢時期,經常有人注意並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西漢初年, 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並行於進取」,雖然「功成求 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 利」,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這里所說 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徵,如秦人因其長期生活的環境的影響,在性格 上受戎翟即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傾向於強悍好鬥,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狠下決心,不惜一切。秦文化注重實效、功利,質朴而率直,不事虛浮,追求大和多,不停地拓展,主動性極 強,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定會一往直前,不容任何困難和力量的阻擋。秦文化的這些特點,似已得到當今學者的普遍確認。
I. 中國歷史中的秦朝文化有哪些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於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佔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 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採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於「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 ·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 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 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於中原傳統文化又並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
由於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於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並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並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 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 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後,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 」。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 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後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戰國以至於秦漢時期,經常有人注意並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西漢初年, 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並行於進取」,雖然「功成求 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 利」,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這里所說 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徵,如秦人因其長期生活的環境的影響,在性格 上受戎翟即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傾向於強悍好鬥,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狠下決心,不惜一切。秦文化注重實效、功利,質朴而率直,不事虛浮,追求大和多,不停地拓展,主動性極 強,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定會一往直前,不容任何困難和力量的阻擋。秦文化的這些特點,似已得到當今學者的普遍確認。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