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17世紀的世界歷史

17世紀的世界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5 15:49:54

Ⅰ 17世紀發生了哪些改變世界和中國歷史的大事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
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師,明崇禎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四月:清軍在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入關,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農民軍。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改元「弘光」。南明開始。
九月:清朝遷都京師。
1645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南明隆武元年)
一月:清軍攻佔西安,李自成南遁湖廣。
五月:清軍攻佔南京,不久俘虜朱由崧。
六月:清廷相繼頒布「剃發令」和「易服令」。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元「隆武」。
六月—八月:江陰、嘉定等地人民舉行抗清起義,均遭清軍屠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
1646年(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
六月:清軍攻佔浙江,攻滅魯王監國。
八月:清軍攻佔福建,南明隆武帝朱聿鍵被殺。
十月:桂王朱由榔監國於肇慶,不久稱帝,改元「永曆」。
十二月:清軍攻佔四川,大西王張獻忠在鳳凰山被殺。清軍攻陷廣州,殺紹武帝朱聿鐭。 1648年(清順治五年,南明永曆二年)
郝搖旗、李過與何騰蛟、瞿式耜的軍隊,連續大敗清兵於岳州、全州,收復了衡陽、長沙等地。這時,在廣東、四川等地的農民軍也起來響應。已經投降了清朝的明將領,如江西金聲桓和廣東李成棟等人又背叛了清朝。
在清軍的後方,榆園軍、呂梁山的起義軍和關中農民軍都發動廣泛的攻勢,曾經參加過農民起義的陝甘回民也在米喇印、丁國棟領導下舉行了反清起義。南明出現第一次抗清的高潮。 1649年(清順治六年,南明永曆三年)
一月:清軍攻佔湖南,何騰蛟在湘潭遇害。
1650年(清順治七年,南明永曆四年)
李來亨、郝搖旗等人組成「夔東十三家」軍抗清。
十一月:清軍再度攻佔廣州,大肆屠殺。
清軍佔領桂林,瞿式耜在桂林遇害。
1652年(清順治九年,南明永曆六年)
李定國率軍東出廣西,下桂林,反攻湖南,南入廣東。清敬謹王尼堪被殺,定南王孔有德自焚。 劉文秀出兵四川,大敗吳三桂,克復了川南各州縣,並與夔東十三家軍取得了聯系。 活動在東南沿海一帶的張煌言、張名振等人率領的抗清隊伍在此時也開始反攻,並接受永曆皇帝賜給的封號,形成了第二次抗清的高潮。
冬,南明永曆皇帝在孫可望的協助下遷都貴州安龍。
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南明永曆八年)
三月:孫可望製造「十八先生之獄」,李定國和孫可望關系惡化。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南明永曆十年)
孫可望大舉進攻李定國,失敗後降清。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南明永曆十三年)
一月:吳三桂率清兵攻佔雲南,永曆帝朱由榔流亡緬甸。
李定國在磨盤山被吳三桂擊敗。
七月:鄭成功、張煌言北伐,直逼南京,後為清軍所敗。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
八月:清軍攻入緬甸,朱由榔被俘。
十二月:鄭成功收復台灣。
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昆明遇害,李定國、鄭成功相繼去世。南明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宣告結束。 1664年(清康熙三年,南明永曆十八年)
「夔東十三家」為清軍攻滅。
清軍攻佔舟山等沿海島嶼,張煌言遇害。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南明永曆二十八年)
台灣鄭經大舉進攻福建,後為清軍擊退。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南明永曆三十七年) 清軍攻佔台灣,南明勢力覆滅。清王朝完全確立了在中國的統治。
政治制度方面
17世紀,改變世界最大的事情,是1640年英國暴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因此,1640年,被確定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全世界的歷史,發生了轉折。從此,整個世界的社會制度開始發生了根本改變,資本主義終將要代替封建主義。
1644年滿清入關,是大事。這,改變了中國什麼呢?漢族人的皇帝,換了以滿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政權清朝的皇帝,算是改變。少數民族,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皇帝倒是換了,皇帝也還是皇帝。封建社會的內部矛盾被掩蓋了、緩解了,封建制度在中國又延長了二百多年(明朝後期,中國已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而且,後來的滿清政權更加腐敗,屈辱於外國帝國主義列強,置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

數學與科技
概述
16、17世紀的歐洲,漫長的中世紀已經結束,文藝復興帶來了人們的覺醒,束縛人們思想自由發展的煩瑣哲學和神學的教條權威逐步被摧毀了。封建社會開始解體,代之而起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大大解放。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繁榮和向機器生產的過渡,促使技術科學和數學急速發展。
例如在航海方面,為了確定船隻的位置,要求更加精密的天文觀測。軍事方面,彈道學成為研究的中心課題。准確時計的製造,運河的開鑿,堤壩的修築,行星的橢圓軌道理論等等,也都需要很多復雜的計算。古希臘以來的初等數學,已漸漸不能滿足當時的需要了。
天文
在科學史上,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重大的事件,向數學提出新的課題。首先是哥白尼提出地動說,使神學的重要理論支柱的地心說發生了根本的動搖。他的弟子雷蒂庫斯見到當時天文觀測日益精密,推算詳細的三角函數表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於是開始製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表。當時全憑手算,雷蒂庫斯和他的助手勤奮工作達12年之久,直到死後才由他的弟子奧托完成。
16世紀下半葉,丹麥天文學家第谷進行了大量精密的天文觀測,在這個基礎上,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總結出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導致後來牛頓萬有引力的發現。 開普勒的《酒桶的新立體幾何》將酒桶看作由無數的圓薄片累積而成,從而求出其體積。這是積分學的前驅工作。
古典高等數學時期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主張自然科學研究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與實驗,充分利用數學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些觀點對科學(特別是物理和數學)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他的學生卡瓦列里創立了「不可分原理」。依靠這個原理他解決了許多現在可以用更嚴格的積分法解決的問題。「不可分」的思想萌芽於1620年,深受開普勒和伽利略的影響,是希臘歐多克索斯的窮竭法到牛頓、萊布尼茨微積分的過渡。 16世紀的義大利,在代數方程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塔塔利亞、卡爾達諾、費拉里、邦貝利等人相繼發現和改進三次、四次方程的普遍解法,並第一次使用了虛數。這是自希臘丟番圖以來代數上的最大突破。法國的韋達集前人之大成,創設大量代數符號,用字母代表未知數,改良計算方法,使代數學大為改觀。
在數字計算方面,斯蒂文系統地闡述和使用了小數,接著納皮爾創制了對數,大大加快了計算速度。以後帕斯卡發明了加法機,萊布尼茨發明了乘法機,雖然未臻於實用,但開辟了機械計算的新途徑。 17世紀初,初等數學的主要科目(算術、代數、幾何、三角)已基本形成,但數學的發展正是方興未艾,它以加速的步伐邁入數學史的下一個階段:變數數學時期這一時期和前一時期(常稱為初等數學時期)的區別在於前一時期主要是用靜止的方法研究客觀世界的個別要素,而這一時期是用運動的觀點探索事物變化和發展的過程。
變數數學以解析幾何的建立為起點,接著是微積分學的勃興。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概率論和射影幾何等新的領域。但似乎都被微積分的強大光輝掩蓋了。分析學以洶涌澎湃之勢向前發展,到18世紀達到了空前燦爛的程度,其內容的豐富,應用之廣泛,使人目不暇接。
這一時期所建立的數學,大體上相當於現今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為了與中學階段的初等數學相區別有時也叫古典高等數學,這一時期也相應叫做古典高等數學時期。
幾何
解析幾何的產生,一般以笛卡兒《幾何學》的出版為標志。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幾何,也有很多代數的問題。它和現在的解析幾何教科書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甚至看不到「笛卡兒坐標系」。但可貴的是它引入了革命性的思想,為開辟數學的新園地作出了貢獻。
《幾何學》的主要功績,可以歸結為三點:把過去對立著的兩個研究對象「形」和「數」統一起來,引入了變數,用代數方法去解決古典的幾何問題;最後拋棄了希臘人的齊性限制;改進了代數符號。 法國數學家費馬也分享著解析幾何創立的榮譽,他的發現在時間上可能早於笛卡兒,不過發表很晚。他是一個業余數學家,在數論、概率論、光學等方面均有重要貢獻。他已得到微積分的要旨,曾提出求函數極大極小的方法。他建立了很多數論定理,其中「費馬大定理」最有名,不過只是一個猜想,至今仍未得到證明。
對概率論的興趣,本來是由保險事業的發展而產生的,但促使數學家去思考一些特殊的概率問題卻來自賭博者的請求。費馬、帕斯卡、惠更斯是概率論的早期創立者,以後經過18、19世紀拉普拉斯、泊松等人的研究,概率論成為應用廣泛的龐大數學分支。
和解析幾何同時,17世紀在幾何領域內還發生了另一場重大的變革,這就是射影幾何的建立。決定性的進步是德扎格和帕斯卡的工作。前者引入了無窮遠點、無窮遠線,討論了極點與極線、透射、透視等問題,他所發現的「德扎格定理」是全部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 帕斯卡1640年發表的《圓錐曲線論》,是自阿波羅尼奧斯以來圓錐曲線論的最大進步。可是當時的數學家大多致力於分析學的研究,射影幾何沒有受到重視,直到18世紀末才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
微積分的發明
17世紀是一個創作豐富的時期,而最輝煌的成就是微積分的發明。它的出現是整個數學史也是整個人類歷史的一件大事。它從生產技術和理論科學的需要中產生,同時又回過頭來深刻地影響著生產技術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微積分對於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已經象布帛菽粟一樣,須臾不可離了。
微積分是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才產生的。積分的思想,早在阿基米德時代已經萌芽,16、17世紀之交,開普勒、卡瓦列里、費馬、沃利斯特別是巴羅等人作了許多准備工作。作為微分學中心問題的切線問題的探討,卻是比較晚的事,因而微分學的起點遠遠落在積分學之後。
17世紀的著名數學家(主要是法國)如費馬、笛卡兒、羅貝瓦爾、德扎格等人都曾捲入「切線問題」的論戰中。笛卡兒和費馬認為切線是當兩個交點重合時的割線。而羅貝瓦爾則從運動的角度出發,將切線看作描畫這曲線的運動在這點的方向,這觀點至今在力學上還有實際意義。
牛頓、萊布尼茨的最大功勞是將兩個貌似不相關的問題聯系起來,一個是切線問題(微分學的中心問題),一個是求積問題(積分學的中心問題),建立起兩者之間的橋梁,用微積分基本定理或者「牛頓—萊布尼茨公式」表達出來。 在牛頓1665年5月20日(格里歷31日)手寫的一頁文件中,有微積分的最早記載,但他的工作長久沒有人知道,直到1687年才用幾何的形式摘記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牛頓建立微積分主要從運動學的觀點出發,而萊布尼茨則是從幾何學的角度去考慮。特別和巴羅的「微分三角形」有密切關系。
萊布尼茨第一篇微分學的文章1684年在《學藝》上發表,第一篇積分學的文章1686年在同一雜志發表。他所創設的符號遠優於牛頓,故為後世所沿用。它的理論很快就得到洛必達、伯努利家族和歐拉等人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到18世紀進入了一個豐收的時期。
任何一項重大發明,都不可能一開始便完整無瑕。17世紀的微積分帶有嚴重的邏輯困難,以致受到多方面的非議。它的基礎是極限論,而牛頓、萊布尼茨的極限觀念是十分模糊的。究竟極限是什麼,無窮小是什麼,這在當時是帶有根本性質的難題。盡管如此,微積分在實踐方面的勝利,足以令人信服。大多數數學家暫時擱下邏輯基礎不顧,勇往直前地去開拓這個新的園地。
數學發展特點
17世紀數學發展的特點,可以概括如下。
產生了幾個影響很大的新領域,如解析幾何、微積分、概率論、射影幾何等。每一個領域都使古希臘人的成就相形見絀。
代數化的趨勢,希臘數學的主體是幾何學,代數的問題往往也要用幾何方法去論證。17世紀的代數學比幾何學佔有更重要的位置,它沖破希臘人的框框,進一步向符號代數轉化,幾何問題常常反過來用代數方法去解決。
出現了大量新概念,如無理數、虛數、瞬時變化率、導數、積分等等,都不是經驗事實的直接反映,而是由數學理論進一步抽象所產生。
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聯系更加緊密,實驗科學(從伽利略開始)的興起,促進數學的發展,而數學的成果又滲透到其他科學部門中去。許多數學家,如牛頓、萊布尼茨、笛卡兒、費馬等,本身也都是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或哲學家。
數學知識廣泛交流傳播,希臘時代只有少數人在研究數學,直到16世紀,情況並無多大改變。17世紀研究人員大增,學術團體(學會或學院)相繼成立,加上印刷業的興旺發達,數學知識得到普遍的推廣和應用。
總的來說,17世紀是許多新興科目的始創階段,而18世紀是充實和發揚階段,19世紀是回顧、推廣和改革階段,並以嶄新的姿態進入下一個世紀。

Ⅱ 17-18世紀世界歷史背景(概括,簡短的)

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即歐洲殖民運動)

Ⅲ 簡短介紹英國17世紀的歷史背景

資產階級革命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大力加強英國國教,迫害要求"純潔"教會的清教徒,並出售工商業專賣權,恢復早已廢棄的苛捐雜稅,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議會反對派提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權利請願書》,國王遂解散議會,實行11年無議會統治。為籌集軍費鎮壓蘇格蘭長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義,查理一世被迫於1640年4月召集議會,3周後又解散議會,史稱此屆議會為「短期議會」。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年,史稱「長期議會」,是革命的領導中心。它的召開被認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第 1次內戰初期,議會軍節節失利。克倫威爾,O.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1644年取得馬斯頓大捷,扭轉戰局,被譽為「鐵軍」。1645年初,議會按照克倫威爾的要求改組軍隊,建立「新模範軍」,新模範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第1次內戰以議會軍勝利告終。內戰期間,議會先後通過法令,沒收王黨分子土地,拍賣給資產階級,廢除地主對國王的封建義務,但農民一無所得。戰爭結束後,革命陣營內部長老派、獨立派和平等派之間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2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了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見彩圖 查理一世被處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國。資產階級共和國先後鎮壓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打敗荷蘭和葡萄牙。1707年,蘇格蘭正式並入英國,英國從此亦稱大不列顛。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余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盡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圖復辟舊秩序,但革命期間發生的社會經濟變革已不可逆轉。1679年,圍繞王位繼承問題議會分成輝格和托利兩派,是為近代政黨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老年得子。為阻止天主教信徒繼承王位,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行動,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英國即位,11月,威廉率艦隊在英國登陸,推翻復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瑪麗同時登位,威廉稱三世(1689~1702在位);瑪麗稱二世(1689~1694在位)。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是地主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開始,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輝格和托列兩黨進行長期爭權奪利的斗爭。1714年,漢諾威王朝入主英國,輝格黨取得長達60多年的政治優勢。在沃波爾,R.任內,國王的主要諮詢機構樞密院發展成內閣,內閣首腦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內閣對議會負責。

Ⅳ 17世紀到20世紀發生的世界歷史重大事件

太多了啊。。。。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一戰二戰等等。。。。

Ⅳ 17世紀發生的歷史事件

17世紀 - 1601至1700年是不準確的(1600-1699)這一時期。 17世紀是一個世紀的殖民主義的發展。
17世紀,什麼歷史事件改變了世界和中國?

關鍵詞「變革」。

政治制度

17世紀,改變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件事,1640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我在1640年查爾斯召開新議會事件,到1688年底詹姆斯二世退位事件,作為一個新的貴族代表,推翻了封建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英國。因此,在1640年,被認定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社會制度的世界,開始了根本性的變化,資本主義終將取代封建主義。

1644滿清入關的該事件。這改變了什麼?皇帝的漢族人,滿族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清代皇帝視為改變政權。少數民族,中國民族的發展,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皇帝倒是皇帝或皇帝。封建社會內部矛盾被掩蓋起來,緩解中國的封建制度已延長另一個200年(明代中後期,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後來的滿族政權的腐敗,屈辱在國外帝國主義列強,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民族的故鄉。

科技

(也應包括在過去的16世紀)17世紀在歐洲,已經結束長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約束人的自由發展帶來的覺醒思維的繁瑣哲學和神學教條權威逐漸被摧毀。封建社會開始解體,代之而起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大大解放。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繁榮和機器生產的過渡,促使技術科學和數學的快速發展。例如,在帆船,為了確定船隻的位置,需要更先進的天文觀測。軍事,彈道成為中心話題。精確的鍾表製造,運河的開鑿,堤壩和行星的橢圓軌道理論等方面的建設,都需要大量復雜的計算。初等數學自古希臘以來,已逐漸不能滿足需要在那個時候。

在科學史上,這期間一直多項重大活動,在數學上提出了一種新的話題。第一哥白尼哥白尼神學支柱地心說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他的門徒雷蒂羅庫斯看到日益復雜的天文觀測預計三角函數一份詳細的表格,已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並開始生產,每10「正弦切線和割線表,然後依賴於手算的Retiro阿達姆庫斯和他的助手,努力16世紀的下半年,12年,直到去世後由他的弟子奧托完成。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大量先進的天文觀測,並在此基礎上,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總結了三大定律發現開普勒行星運動,導致後來牛頓萬有引力「新立體幾何木桶木桶由無數圓形薄片的積累,從而計算出它的體積。這是結石的前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主張自然科學研究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數學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些想法有巨大的影響,對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物理和數學)。他的學生卡瓦列里成立了非原則性。依靠這個原則,他解決了很多,現在可以解決的問題有更緊密的集成方法。 「形影不離」的理念,在1620年,開普勒和伽利略,牛頓,萊布尼茲過渡是希臘歐多克索斯窮竭法。義大利在16世紀代數方程組的理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塔塔以利亞,卡爾達諾,法拉利,邦貝李等人已發現,以改善通用的解決方案,三,四的方程,並首次使用的假想。這是希臘不定代數以來最大的突破。法國吠陀設置他們的前輩之大成,創造了大量的代數符號,字母代表一個未知數,改進的計算方法,代數大大改變。史蒂芬數字計算,系統地闡述和使用十進制納皮爾,然後創建了一個數大大加快了運算速度。帕斯卡發明的加法機後,萊布尼茨發明乘法機,雖然其不太實用,但,機械計算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17世紀初,初等數學(算術,代數,幾何,三角)的主要議題已經基本形成,但數學的發展正方興未艾,進入下一階段的數學史:數學變數在此期間加快次不同的是,前一段時間和時期通常被稱為初等數學上一期()靜態方法來研究客觀世界的各個元素,這一時期與運動的視圖探索事物的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可變成立作為起點,然後蓬勃發展的演算數學解析幾何。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概率論和射影幾何在新的領域。但它似乎已經輝煌強大的牙石覆蓋。涌動著的趨勢分析,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到了18世紀,其內容豐富,應用范圍廣泛,令人目不暇接。這期間,數學,大體上相當於大學二年級學習內容。有時被稱為經典的高等數學,小學和中學數學區分這一時期因此稱為古典時期的高等數學。解析幾何,解析幾何「出版作為一種象徵。」幾何原本「的優點,可以歸結為三點:統一的反對派在過去的兩個研究對象」形式「和」引進一個變數,代數的方法來解決古典的幾何問題,最終放棄了希臘人齊限制;改進的代數符號。法國數學家費馬也分享解析幾何的榮譽創辦了他的研究結果的時間可能會早在笛卡爾,但年底公布。他是一個業余的數學家,數論,概率論,光學方面的重要貢獻。他一直的演算,都提出了需求函數的極大極小方法的要點。他創造了很多數論定理,費馬大定理「的最有名的,但只有一個猜想,尚未得到證明。概率論中的權益,可能已被產生保險事業的發展,促進數學家思考一些特殊的概率賭博請求費馬,帕斯卡,惠更斯早期概率論的創始人,18世紀和19世紀後,拉普拉斯,泊松等人的研究,概率論已成為廣泛使用的龐大的數學分支。解析幾何在同一時間, 17世紀是在該領域的幾何還有另一個顯著的變化,這是決定性的進展建立射影幾何。Zhage和Pascal,前者引入了一個點在無窮大,無窮遠線討論極端線,傳輸,觀點和等問題,他發現德Zhage定理「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帕斯卡爾1640圓錐曲線,圓錐曲線阿波羅尼奧斯以來最大的進步。但大部分時間致力於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的數學家,射影幾何,不採取認真,直到18世紀結束前,重新吸引注意力。 17世紀是一個多產的時期,最輝煌的成就是發明了微積分。數學的整個歷史似乎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需求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同時回來的生產技術和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的科學和技術工作者,食物和衣服一樣,甚至沒有片刻從微積分。

科學的歷史,偉大的艾薩克·牛頓和萊布尼茨,生活在這個世紀,他們的輝煌成就,輝煌的世界,改變了世界。

舒的我這里有大量的參考數據,科學和技術方面的一大段敘述事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些科技成果,當今世界上的人,還在學習使用。

改朝換代,完成了解放人的心靈,以確保科學和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比以前的系統顯示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及其在世界各地流行。因此,科技成果,作為「一件大事」了詳盡的敘述。 17世紀,在世界上的科技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
滿意請採納。

Ⅵ 17到18世紀西方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歐洲從封建社會開始轉型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期,這兩百年歐洲大國的爭霸戰爭不斷,先是法國霸主路易十四,後是瑞典丹麥爭霸,三十年戰爭(第一次歐洲國際戰爭),普魯士崛起,沙俄面向歐洲(彼得一世的改革),波蘭由盛轉衰俄普奧三家瓜分波蘭,土耳其的衰落等等。各國總的趨勢是,民族國家正在歐洲崛起,大帝國的分裂,資本主義生產制度開始變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農奴制度解體,各個君主國的統治趨向資本主義性質的開明君主制(有別於以前的封建制統治)。總之這個時期的歐洲為以後開辟了19世紀資本主義的全面發展的道路。

Ⅶ 17到18世紀西方的歷史背景

17世紀時歐洲正是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

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工場手工業興起。航海貿易開始繁密。
(1)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於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16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於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歐洲大陸資本主義緩慢發展。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法國藉助由地中海到北歐的過境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商業資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國那樣由根植於本國的商品生產的增長在歐洲較早發跡。大量游離於生產之外的商業資本較早和超量出現,使法國庄園經濟較早解體,庄園農奴和土地較早分離。商業資本增長進一步導致勞動力與土地生產資料的分離速度加快。由於當時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離於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剩餘勞動力便從農村流入城市並成為社會動盪的源頭

政治方面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註: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
18世紀的歐洲處在資本主義的大發展時期
18世紀上半葉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兩個1荷蘭,2英國
由於1789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就是三個,加上法國(北歐的情況不是很清楚,18世紀瑞典的便帽派和禮帽派做過斗爭,不知有沒有建立君主立憲制)
封建國家很多,主要是普魯士,奧地利,俄國,波蘭,義大利各邦,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主要是1848年歐洲革命之後,資本主義大力發展起來

首先聲明,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是在17世紀。英國英國的革命是多方面的原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英國自15世紀結束與法國百年戰爭後,進行圈地運動,加上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英國藉此機會大大開拓海外殖民地,進行了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資產階級形成了,為革命准備了階級基礎,加上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的政策支持和16世紀重商主義的流行,英國的經濟發展很快,革命的物質基礎也形成了
相比之下,17世紀的法國經歷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專制主義,封建勢力達到巔峰,18世紀路易十五還統治了多年,17世紀的德意志經歷了三十年戰爭的浩劫,更加分崩離析,18世紀在普魯士的崛起下慢慢發展,18世紀的奧地利經歷了瑪麗亞特雷莎和 約瑟夫二世的開明專制,封建主義還有待於發展,18世紀的俄國經歷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的統治和擴張,農奴制進一步鞏固
17、18世紀的西班牙已經衰落,義大利依然分裂,總的說來,進行革命的條件尚未成熟,就想1566年荷蘭進行革命時,英國處於伊麗莎白時代還沒有條件進行革命一樣;1640年,英國革命的時機成熟了,可是法國不行;1789法國進行革命了,德國還是等到了1866年對丹戰爭才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一,革命條件不一
一般來說,改革是統治階級發起的自上而下的變革,革命是被統治階級自下而上的變革,改革比較緩和,革命比較劇烈,改革往往保留大量殘余,革命比較徹底

Ⅷ 16、17世紀的世界歷史

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回才開始。在這答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對平行的歷史,而沒有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
而15 17世紀的歷史通過地理大發現變成了世界的歷史。而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和資產階級革命則奠定了世界統一大歷史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
北美和南美 亞洲成了殖民地 世界從此聯系再一起

閱讀全文

與17世紀的世界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