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

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

發布時間:2021-02-05 15:44:56

① 歷史上的女英雄的故事

1、秦良玉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攻陷四川,於成都稱帝後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秦良玉軍事力量弱小,有建議投降的,有建議轉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張獻忠,作《固守石砫檄文》,誓與石砫共存亡。於是秦良玉分兵守衛各處險要,張獻忠之前與秦良玉多次交戰被擊敗,雖然現在勢力龐大,卻不敢靠近秦良玉守衛的石砫。

5、聶力

1945年,在周恩來的關照下,上海黨組織把已經15歲的聶力送到了設在北平的軍調部。葉劍英將軍交給聶力一張晉察冀軍區領導的照片,並對她開玩笑說:「你拿著照片去對,看你長得像誰,誰就是你的爸爸。」

當時,聶力滿口上海話,而聶榮臻則不會講上海話,只能支支吾吾地搭個腔。聶力取出放在貼身衣服里的照片,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連看帶比劃地說:「這是葉伯伯給我的找爸爸的證件!」然後,父女倆笑成了一團。由於童年時期的坎坷遭遇,聶力15歲才上了晉察冀解放區剛剛創辦的「榮臻學校」讀書。

聶力和比自己年幼一半兒的孩子們坐在一間教室里不僅毫不氣餒,而且格外奮發努力,從不因父親是解放區的「首長」而要求特殊照顧,很快就補上了各門功課,成為全校成績最優異的「大」學生。由於聶力學習勤奮,從小學一直到解放後上的高中,一直是學校里成績優異的「大」學生。

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形象

呂雉 漢
在中國上古時代,處於權力頂峰的國王、君主、皇帝軍政府,是男人的專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 經過楚漢相爭戰火洗禮的呂雉,巾幗不讓須眉,在歷史上第一個站出來向皇位男性傳統格局叫板,勇於在男人壟斷的政權世界裡角逐爭鋒,斬韓信,剁彭越,臨朝稱制,開外戚專權先河,變劉家江山為呂氏天下,呼風喚雨,讓男人們低下高貴的頭顱,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俯視眾須眉,雌威伏萬民,無為治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執掌國家大權、政績卓著的巾幗梟雄

北魏 馮太後
南北朝時期振興北魏的「太和改制」,人們往往在習慣上把這一功勞歸於孝文帝拓跋宏。其實「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 者是文明太後馮氏,翻開史籍,馮太後銳意改革的蓬勃英姿便會展現你的眼前。 馮太後伴隨著一道「神光」降世之後,歷盡常人少有的艱辛與磨難,從一個卑賤的宮中婢女,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文成帝死後,她採取果斷執掌朝綱二十年。在以男寵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團輔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嚴厲打擊貪官污吏,實行漢化政策,富國強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武則天 唐
女皇的聖靈誘惑著武則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勾魂攝魄迷住唐太宗,施展媚功拴牢唐高宗;扼死親生女兒換鳳冠,毒殺親生兒子霸皇權;利用酷吏消滅政敵,藉助鷹犬頭顱平息危機。心狠手辣被後世稱為「殺人魔王」、「千古未有殘忍之人」。她極有耐心地經營了50年,終於打破皇位男性化傳統格局,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中國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蕭燕燕 大遼
蕭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她處變不驚,沉著果斷,在皇權受到威脅之時,毫不猶豫犧牲,親手鴆殺了大姐二姐。同時廣攬人才,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順應歷史趨勢,仿效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時期。 在大力整飭內政之際,蕭燕燕又騰出手來東征高麗,迫使其稱臣納貢;西討阻卜,降服其眾;揮師南下,活捉楊業,簽訂「澶淵之盟」,結束宋遼雙方的長期戰爭,生振遼王朝雄風。蕭燕燕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絕著稱的皇後,而且也是推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女英雄

孝庄文太後 清
孝庄文太後一生飽經滄桑,波瀾壯闊。她歷經三朝,輔立兩帝,運籌後宮而不臨朝擅權,順應時勢而不固執舊制。宮廷爭寵,可以狠心毒死親侄子;入主中原,不恥色誘洪承疇;為了兒子保位,捨得身子嫁叔子;協助孫子擒鰲拜,平三藩,擊潰葛爾丹叛亂的大手筆,堪稱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針」。

長孫皇後 唐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後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③ 古今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女英雄

黃道婆來,
揚門女將,
梁紅玉,
馮婉貞源.
漢代開國第一後--呂稚;
南北宋朝最著名女詞人--李清照;
才女--卓文君,蔡文姬;
和親公主--王昭君;
中國第一女皇帝--武則天;
中國第一女首相--上官婉兒;
楊門女將,穆桂英;
一代皇後--孝庄太後;
巾幗烈女--馮婉貞,秋瑾,粱紅玉
作家--冰心
堅貞不屈的江姐.......

④ 歷史上有哪些女英雄人物

  1. 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

  2. 花木蘭: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

  3. 呂母:呂母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4. 遲昭平: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

  5. 冼夫人: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她出身於首領世家,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她常規勸親族為善,且為人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擁護和愛戴。

  6. 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

  7. 梁紅玉: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⑤ 歷史上的女英雄有哪些

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花木蘭: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木蘭墓位於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木蘭戍邊之地曲逆,即今河北省順平縣。

呂母:呂母(?~公元18),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她是琅琊海曲(現屬日照東港區)人。子呂育,任縣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緝捕。王莽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以至於被縣宰所殺。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天鳳五年(公元l8年),呂母病故。

遲昭平: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於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冼夫人: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約520—601,是嶺南俚族,百越的一支,傑出的政治領袖。她出身於首領世家,「幼賢明,多籌略」,善於「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她常規勸親族為善,以「信義結於本鄉」,且為人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擁護和愛戴。

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梁紅玉: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唐賽兒: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唐賽兒於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

秦良玉:提起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人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而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說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丈夫死後,繼任其職,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

馮婉貞: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跡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在國難當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跡可歌可泣。

荀灌:西晉臨潁人,尚書左僕射荀嵩小女。13歲時,其父以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之職,鎮守南陽,被賊將杜曾圍困,糧盡援絕,危在旦夕。荀灌見此情景,自薦出城討救,率勇士數十人於夜晚縋城突圍。賊兵發現,緊緊追趕,荀灌奮勇當先,激勵將士,且戰且進,直到進入魯陽山,才擺脫追兵。急速趕往石覽將軍處乞求發兵救助,接著又帶父親書信向南中郎將周訪請援,周訪當即派遣其子周撫率三千人會同石覽前去救嵩,杜曾聞訊,撤兵逃走,宛城解圍。

王昭君:王昭君約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歸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她主動出塞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使漢朝與匈奴和好,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與她的子女後孫以及姻親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得到歷史的好評。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⑥ 中國古今中外的女英雄

1、花木蘭:

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北魏時期,朝廷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2、穆桂英:

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穆桂英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穆桂英最大的事跡是大破天門陣。後來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曾奉命出征西夏。

5、劉胡蘭:

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⑦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女英雄(最好有事跡概括)

1、梁紅玉

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後,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

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術在黃天盪對歭。當時,金兀術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盪,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

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台,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盪,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2、花木蘭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她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餘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北魏遷都洛陽之後,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

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原文為12年,是虛指)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3、劉胡蘭

劉胡蘭生長在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在反動的封建軍閥閻錫山統治的黑暗年代,惡霸地主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劉胡蘭的心靈里從小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紅軍來了,把地主呂善卿家的財物分給了窮人。劉胡蘭從紅軍戰士孫同志講的故事裡,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劉胡蘭漸漸長大了,為了擔負家庭的生活重擔,她和鄰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裡馱炭,倆人漸漸產生了愛情。

日本鬼子佔領了文水縣,地主呂善卿又當上了村長。孫同志回到這里,領導農民們建起了農會、民兵隊、婦救會,劉胡蘭擔任了婦救會的領導。

小青要參軍了,劉胡蘭鼓勵他要勇敢戰斗,爭取入黨。劉胡蘭在黨的領導下,組織群眾反掃盪,粉碎了敵人的掃盪。劉胡蘭經受了嚴峻的斗爭考驗,黨組織吸收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軍回到山西,將日本軍隊的武器收繳。但蔣介石又發動了內戰,小青的部隊奔向了解放戰爭的戰場。劉胡蘭帶領著婦救會的姐妹們送慰問品,救護轉移傷員,積極支援前線。

回到村裡,她聽到支部書記石德輝和幾十個鄉親被反動派抓起來的消息後,勇敢地參加了營救行動,把他們救了出來。但是,在轉移的途中,劉胡蘭不幸被捕。蔣匪軍和地主呂善卿對劉胡蘭嚴刑逼供,劉胡蘭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最終,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下英勇就義。

4、江竹筠

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她關懷難友,參與領導獄中斗爭,被親切地稱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5、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貞素。明朝末期巴渝戰功卓著的女將軍、女軍事家。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史書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常為男子裝。

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

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並且在四川、貴州地區又相繼擊敗奢崇明、安邦彥、張獻忠、羅汝才等叛軍,取得成都之捷、重慶之捷、夔門之捷等。

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去世後謚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贊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

⑧ 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及其故事

呂雉 漢
在中國上古時代,處於權力頂峰的國王、君主、皇帝軍政府,是男人的專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 經過楚漢相爭戰火洗禮的呂雉,巾幗不讓須眉,在歷史上第一個站出來向皇位男性傳統格局叫板,勇於在男人壟斷的政權世界裡角逐爭鋒,斬韓信,剁彭越,臨朝稱制,開外戚專權先河,變劉家江山為呂氏天下,呼風喚雨,讓男人們低下高貴的頭顱,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俯視眾須眉,雌威伏萬民,無為治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執掌國家大權、政績卓著的巾幗梟雄

北魏 馮太後
南北朝時期振興北魏的「太和改制」,人們往往在習慣上把這一功勞歸於孝文帝拓跋宏。其實「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 者是文明太後馮氏,翻開史籍,馮太後銳意改革的蓬勃英姿便會展現你的眼前。 馮太後伴隨著一道「神光」降世之後,歷盡常人少有的艱辛與磨難,從一個卑賤的宮中婢女,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文成帝死後,她採取果斷執掌朝綱二十年。在以男寵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團輔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嚴厲打擊貪官污吏,實行漢化政策,富國強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武則天 唐
女皇的聖靈誘惑著武則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勾魂攝魄迷住唐太宗,施展媚功拴牢唐高宗;扼死親生女兒換鳳冠,毒殺親生兒子霸皇權;利用酷吏消滅政敵,藉助鷹犬頭顱平息危機。心狠手辣被後世稱為「殺人魔王」、「千古未有殘忍之人」。她極有耐心地經營了50年,終於打破皇位男性化傳統格局,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中國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蕭燕燕 大遼
蕭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她處變不驚,沉著果斷,在皇權受到威脅之時,毫不猶豫犧牲,親手鴆殺了大姐二姐。同時廣攬人才,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順應歷史趨勢,仿效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時期。 在大力整飭內政之際,蕭燕燕又騰出手來東征高麗,迫使其稱臣納貢;西討阻卜,降服其眾;揮師南下,活捉楊業,簽訂「澶淵之盟」,結束宋遼雙方的長期戰爭,生振遼王朝雄風。蕭燕燕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絕著稱的皇後,而且也是推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女英雄

孝庄文太後 清
孝庄文太後一生飽經滄桑,波瀾壯闊。她歷經三朝,輔立兩帝,運籌後宮而不臨朝擅權,順應時勢而不固執舊制。宮廷爭寵,可以狠心毒死親侄子;入主中原,不恥色誘洪承疇;為了兒子保位,捨得身子嫁叔子;協助孫子擒鰲拜,平三藩,擊潰葛爾丹叛亂的大手筆,堪稱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針」。

長孫皇後 唐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後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⑨ 歷史上的女英雄有哪些

中國的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巾幗女英雄,據史料,歸納為以下十位:

一、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二、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由於斗爭形勢的發展,於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遲昭平部與徐異卿部匯合,戰斗在平原、富平、樂陵、無棣、鹽山等地,隊伍很快發展到10萬之眾。這支農民起義軍,不但攻縣郡,殺貪官污吏,搶府衙官庫,砸地方牢獄,拯求身隱囹圄的無辜百姓,給王莽統治集團以沉重打擊;同時,他們也襲擊地方豪強的營堡,無情的打擊那些宦官、王孫、公侯,沒收他們剝削的糧食和財物,分散給貧苦百姓,深受廣大貧民的擁護。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於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三、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西漢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

四、樊梨花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巾幗英雄。和花木蘭、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仁貴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現在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五、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里,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娘子關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

六、梁紅玉

梁紅玉(1102年—1153年),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韓世忠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術的歸路。當天金兀術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早已結束停當,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斗,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盪內。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黃天盪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七、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戰功卓著的女性軍事統帥、民族英雄、軍事家。中國歷史上,正式被當朝皇帝冊封為女將軍的巾幗英雄。曾率「白桿兵」參加平播、援遼、平奢、勤王、抗清、討逆(張獻忠)諸役。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死後南明朝廷追謚曰「忠貞」。

八、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唐賽兒於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占據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發展至數萬人。明青州衛指揮高鳳領兵鎮壓,被打死。明成祖朱棣以安遠侯柳升為總兵官,派都指揮僉事劉忠佐之,率京營五千人星夜馳赴山東,圍卸石棚寨。唐賽兒遣人詭降,言寨中食盡水缺,謀從汲道撤逃。柳升信以為真,統重兵防守汲道。起義軍乘夜突圍,殺死劉忠,轉戰安丘﹑諸城等地。但終因官軍眾多,又遭山東都指揮衛青﹑鰲山衛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於三月失敗。朱明廷為搜捕唐賽兒,竟逮捕了山東﹑北京等地的數萬名出家婦女,而唐賽兒等人還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終。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稱卸石棚寨為唐賽寨。

九、王聰兒

王聰兒(1777年-1798年),湖北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江湖藝人出生。參加白蓮教起義後,她曾任義軍總指揮,也就是八路義軍統帥,是一個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女英雄。

在嘉慶元年(1796年)與以白蓮教總教師的身份領導了清末著名的農民起義——白蓮教大起義,率眾十餘萬縱橫馳騁於鄂、川、陝、豫四省,英勇戰鬥了兩年多,雖然最終因起義失敗而自殺,但其所領導的起義軍給予清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是清王朝統治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十、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1860年,清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了北京以後,到處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這種暴行很快擴大到郊區。離圓明園5公里光景,有一個小村子,叫謝庄。莊上有個精通武藝的馮三保,他18歲的女兒婉貞,從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學得一身好武藝,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精通。馮婉貞向父親提出:敵人有洋槍洋炮,咱們應當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長矛的優勢,沖到敵人跟前去拼殺,讓洋人的槍炮發揮不了作用。馮婉貞率領青年們在距離村子兩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樹林里隱蔽起來。下午四點鍾,剛在謝庄吃過虧的侵略軍果然抬著大炮來了,這次他們來了約600人。當敵人來到樹林旁邊的時候,馮婉貞拔出大刀,奮勇當先,率領青年們向侵略軍沖去。侵略軍遭到這突然的襲擊,非常驚慌,隊伍立即大亂。他們想放槍,可是距離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強用槍上的刺刀與青年們進行搏鬥。馮婉貞帶領大家,揮舞著大刀、長矛勇猛砍殺,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紛紛敗退。狡猾的敵人急於想擺脫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槍射擊。馮婉貞看出了敵人的詭計,率領謝庄的青年步步進逼,迫使侵略軍始終不能用洋槍來射擊。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英勇的謝庄青年打死侵略軍100多人。剩下的敵人,不得不丟下長槍大炮,倉皇逃跑了。侵略軍受到這次打擊後,再也不敢來侵擾謝庄了。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女英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