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常識題庫

中國歷史常識題庫

發布時間:2021-02-05 15:37:36

1. 歷史 必須知道的重要知識點

歷史大多數是編的!

2. 想要一份中國近代史知識總結,有會做的嗎

中國近代史綱要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第一節
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1)在經濟上,封建土地所有制佔主導地位。
(2)在政治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
(4)在社會結構上,形成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
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第二節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外國列強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
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自然在廣大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重障礙。
第四,中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並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量很軟弱,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第五,由於近代中國處於外國列強的爭斗和間接統治之中,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以及在地方性的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極不平衡。
第六,在外國列強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後來還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過著飢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節
三元里抗英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
第二章
第一節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第二節
1.洋務派部分成員:奕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恭親王奕欣是清朝統治集團中倡導洋務的首領。
2.洋務派舉辦洋務是從近代軍用工業著手的。

3. 中國歷史知識復習資料

你去看看簡略的《中國通史簡編》,書店都有賣的!

歷史溯源

「歷史」一詞的由來
在古代,歷史只稱「史」。記載史的人稱史官,當時的史官,除記錄統治者辦的事外,對於大文、地理、人事、災禍也加以記錄。可見,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現在更為廣泛。 「歷史」這一名稱出現於近代。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學堂里最初開設「史學」課,第二年即改名為「歷史」。有人考證說「歷史」是外來詞,來自日文,因為日本人早稱「史」為「歷史」了。

古代、近代、現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認為是從地球上出現「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中國古代史止於1840年鴉片戰爭。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終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
現代:世界現代史,始於1917年10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現代史始於1919年「五四」運動。

「中國」一詞的由來
「中國」一詞的最早出現;是在《詩經》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國」。但《詩經》中的此類「中國」實為「國中」之例,畢竟還算不得是真正指稱國家的「中國」的出現。作為指稱國家的「中國」一詞,在戰國諸子書中已屢見不鮮了。如:《孟子·滕文公上》雲:「陳良、楚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這些都說明:上古之所謂「中國」者,即指後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於「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後世中原之廣,而相當於今山西、山東、河南、河北一帶。

為什麼我們的古人把這一帶地區稱作「中國」呢?
這一帶地區的四周分布著夷、翟、戎、蠻諸族及其所建國,而將這一帶包圍在中間,故稱這一帶地區及所建國家為「中國」。

「中華」小考
古代的中國亦稱華夏,又稱中原。華夏,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祖國的美稱。是說我國疆土廣大、中華民族是有文化、講文明的禮儀之邦。據《左傳》記載:『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營建洛邑,以它為天下中心,故稱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華夏」、「中夏」二辭又衍出生「中華」一辭。這個辭開始見於《三國志·蜀志》中「游步中華」一語。

「支那」的原意是什麼?
「支那」本來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中國人一般不用。由於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人們便感到是一種蔑稱。其實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譯。china又一譯意為瓷器,有人便以為是以瓷器(china)作為中國的代稱。據英文《韋氏大辭典》詮釋,瓷器(china)一詞來源於支那(chi—na)。由此可見,在西方先有中國之名,後有瓷器之稱。

「文那」
「文那」一詞,最早見於印度古詩《摩河婆羅》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給中國的一種尊稱,包含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一種友好感情。

為什麼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
「炎黃」分別指中國原始社會中兩位不同民族的首領。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領。他們自西方游牧進人中原,與以雖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沖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黃帝族援助,攻殺雖尤。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後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沖突。黃帝族打敗炎帝族,由西北進人了中原地區。
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的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炎黃二帝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

「王位世襲」始於何時?
在中國歷史上,王位世襲相傳最早發生在古代的夏啟,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個首領,他有三個兒子,在率領族人遷居山下的周(今陝西岐山北)時,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虞仲沒跟隨遷徒,古公檀父臨死時,把其首領地位傳給了他的幼子季歷,即周文王的父親。
季歷是個很能乾的首領,使周族的社會地位起了很大變化,從過去受壓迫的地位一下躍入顯赫的奴隸主貴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勝利,對當時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歷被封為商朝的「牧師」(一種職司畜牧的官)。但是,隨著周族統治者力量日益強大,加劇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歷殺掉了。
季歷被殺後,其子昌世襲了王位,即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諸侯東征滅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襲制度,就這樣延續了下來。

「春秋」、「戰國」
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這三百多年間諸侯的力量逐漸強大,周天子已經徒有虛名,無力控制各諸侯了。這一完整的歷史時期恰好與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記載的歷史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之為「春秋」時期」。
春秋後期,各諸侯兼並吞食的結果,只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諸侯國。此後,七國間的兼並征伐更加劇烈、頻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而最後統一,戰爭才逐漸停止。因此,後人就把這段歷史時期稱為「戰國」時期。

《史記》並非司馬遷定名
在先秦兩漢時代,許多書是沒有書名的,《史記》也是這樣。司馬遷在這部巨著完成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看後非常欽佩司馬遷所取得的成就,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這也僅僅表明是誰的著作而已。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東漢班固寫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也只寫《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就是此書在兩漢時期正式流行的名稱。一些學者在引用這部著作時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這個書名過於繁復,經常省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這樣的字樣。「史記」二字是從「太史公記」這四個字里省略出來的,漢末以後才稱為《史記》。

百家姓、千家姓、萬家姓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的總集,相傳是宋初錢塘一位老儒所編,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個,遠沒有包括中國人的全部姓氏。據宋人鄭樵統計,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個,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個叫吳沈的人,編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個。但這部《千家姓》仍然沒把中國人的姓氏都包括進去。於是萬曆年間又有人編了一本《萬家姓》——《古今萬姓統譜》。然而,中國人的姓氏畢竟不到一萬,所謂「萬姓」,無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麼,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據統計,見於文獻的姓氏(包括少數民族和元清時代蒙滿兩族譯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個,其中單姓三千七百三十個,雙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個,三字姓一百二十七個,四字姓二個,五字姓五個。

《百家姓》為何以「趙錢孫李」開頭?
《百家姓》是我國漢族姓氏總集,載有四百多個姓氏。四百多個姓,為什麼偏要把「趙錢孫李」放在前面呢?原來,《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錢塘一個老儒編的。宋朝的皇帝姓趙,趙便為國姓。錢塘屬浙江,當時占據江浙一帶的是口吳王錢似,孫是他正紀的姓。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於是「趙錢孫李」便為頭一句。

「皇帝」一詞的由來
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代,王室衰微,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等。
秦王贏政一統天下後,自認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讓李斯等人議改稱號。李斯等人和眾博士商議後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貴,可改「王」為「秦皇」。秦王反復考慮,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並自號始皇帝。從此,「皇帝」的稱號為歷代君主所襲用。

「太上皇」的由來
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龍寶座後。萬事皆吉祥如意。卻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腸,這就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親劉太公。事情的由來是:有一天,他和前幾次一樣,又去參拜太公,尋思太公此時當端坐堂前,等待著兒子。誰知剛到門前,只見太公著舊襖,執行帚,畢恭畢敬地迎接他。這突然之舉,使他大吃i驚,急問因何事競至如此。太公說:「您貴為天子,誰敢不敬?我雖是您父親,也不過一個平頭百姓。平頭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殺頭的啊!」劉邦好說歹說,太公只是不聽。
事後,有人講到秦始皇曾尊死父為太上皇,建議封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聽了求之不得,馬上舉行大典,將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國歷史上最早稱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贏名政,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後的一個皇帝是清朝的宣統,即愛新覺羅·博儀,他在位的時間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燁,從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是漢朝的劉賀,他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除了。
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則天,她即位時已六十一歲,她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終年八十一歲,她也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是漢朝的殤帝,名劉隆,生下來一百多天就當了皇帝。他又是壽命最短的皇帝,死時不足一周歲。
十歲以下的小娃娃就當了皇帝的,在中國歷史上共有二十九個。
慈僖太後雖然沒有稱帝,但權力比皇帝還大。她當政四十八年,為所欲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稱謂
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穀』。「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穀」:谷,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老子》中說:「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顯然在「自謙」的背後,隱藏著籠絡人心,以求鞏固一己統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雲:「帝高陽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遂成為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準再用的。
古代人們對帝王的稱呼更顯示出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為「天子」,「天子」即「天之驕子」,他擁有的權力是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稱國君為「萬歲」,約始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於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齊策》記馮援替孟嘗君燒掉債卷,「民稱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之代稱。
或對「陛下」稱呼國君。「陛下」本指待衛在宮殿台階下的國君近臣或侍衛人員。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
恐有瀆聖顏,故呼其身旁侍衛之人以轉達。「陛下」遂成為國君的尊稱。至今人們仍用這些詞彙來尊稱外國國家首腦,但只限於外交場合了。

古代縣官為何稱「知縣」?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縣就是管縣,管理、主持一縣的政事。
知,解為管理、主持,古詩文中常常遇到。《左傳》「子產其將知政矣」,就是說子產將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讀書雜鈔》指出:後世官職上加「知」字,就是從這里開始。韓愈《師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就是說,我(向他)學習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宋史·蘇拭傳》說蘇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說派蘇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後的知府、知州、知縣、知事(知縣又稱縣知事),都是這種意思。古詩詞中,知也解為管。杜甫「翠襟渾短盡,紅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謂鸚鵡能學人語,多管閑事。王維「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說為看紅樹而不管路遠。

「唐人銜」的由來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強盛時代。國外的華僑往往被人稱為「唐人」,華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義是「中國城」的意思。
美國「唐人街」是當年開發美國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國人——華工和華商創立和建設起來的。開始,他們在舊金山、紐約市等地的某些街道,開設中國式的小茶館、小飯鋪、豆腐坊等,逐漸形成了華人生活區(也稱中國鎮)。後來,商店目益增多,除飲食業外,刺綉、中國古玩等,也都在那裡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華的街道。那裡有華僑學校、同鄉會、俱樂部、影劇院等。每逢新春佳節,在唐人街上耍龍燈、舞獅子、放爆竹……保留著中國傳統的辭舊迎新的風俗。

何謂「尚方寶劍「?
「尚方寶劍」(或稱「尚方劍」),就是「尚方」鑄的寶劍,「尚方」是掌管供應製造帝王所用刀劍等器物的一個部門。秦朝始設置。
「尚方寶劍」是指皇帝所用的劍,是一種最高權利的象徵。它究竟有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呢?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皇帝是不大把這樣大的權交給別人的。

「使節」釋源
在古代,使節並不是對人的稱謂,而是一種官職憑證。卿大夫聘於諸侯時,國君要授給任職憑證,這種憑證就叫使節,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國時。國君也要給予他出使憑證,這種憑證也叫使節、符節。那種叫做符信的使節大多用銅鑄成,並根據任職地區的不同,分別鑄成不同的動物圖像。在山區任職的,授給他虎節;在平原任職的,授給他人節;在湖澤地任職的,授給他龍節。出使憑證一般都是用竹子為柄,上面綴些耗牛尾等裝飾品,亦稱旄節。張騫、蘇武等出使匈奴時,持的就是這種使節。
現在,「使節」的含義有了變化,指一國常駐他國的外交官,或派駐他國臨時辦理事務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飛在宋高宗紹興十年,准備「直搗黃龍府」之時,被秦檜在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回,並秘密處死。這一故事已家喻戶曉,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卻眾說紛壇。許多人都說是黃金鑄成,其源皆出於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說「截金為牌」
《夢溪筆談》談到古時郵遞是這樣說的:「驛傳舊有三等。日步遞、馬遞、急腳遞。」「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如過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至五百餘里」。可見金牌是皇帝處理緊急、機密軍事事務時所用的一種朱漆黃金字木牌,並非如上所說的黃金所鑄。

「娘子軍」的由來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動他的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的三女兒李氏回到陝西雩縣故鄉,散發家產,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聯絡了當地農民武裝,合並了幾支零散的起義軍,兵力擴充到七萬。公元617年,李氏率領著這支隊伍和李世民在渭北會師,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淵稱帝後,李氏被封為平陽公主。這以後,李氏統領的軍隊號稱「娘子軍」。
至於女子為基本成員,又有嚴密組織的娘子軍,則是從太平天國的女軍開始的。太平天國的女軍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綱領指導下成立的,以前、後、左、中、右和數字一至八來編排番號,共四十軍,每軍二干五百人,總計十萬之眾。

何謂「哨棒」?
《水滸全傳》第二十三回寫武松打虎:「武松雙手掄起哨棒,一棒劈不著大蟲(老虎),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捧折做兩截。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哨棒這樣不濟事呢?原來,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為了驅狼的。過去,山東道上狼群極多,過往客商習慣帶一根哨棒。哨棒的一頭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來真有點龍吟虎嘯的勁頭,狼群聽了,以為是什麼猛獸來了,驚慌逃竄,附近的百姓聽到哨聲也會出來幫助追趕。
武松從滄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沒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隨便帶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來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種用途的。

單於、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國境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對他們的首領有不同的專用稱呼。如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匈奴族,稱首領為「單於」;北朝時期的柔然族,唐朝時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時期的蒙古族,稱首領為「可汗」。回汔、突厥族為了表示服從唐朝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還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這些稱呼都有特殊含義。像「單於」一詞,本是「撐梨孤塗單於」的簡稱。在匈奴語中,「撐梨」是「天」,「孤塗」是「子」,「單於」含有「廣大」的意思。

我國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我國古代早已有之。不過和現在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於戰國時代。《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說明,博士在那時是一種官職,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的人。
碩土,我國五代時期就有。《五代史》記載:「前後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鞏在《與杜相公書》中說:「當今內自京師,外至岩野,宿師碩土,傑立相望。」可見,碩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
學士,最早出於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史記·儒林傳序》:「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這說明,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人,後來逐漸變成文入學者。

「廟號」與「謚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里立室祭祀時由大臣們商議定的名號。一般地說,都是把當朝的第一個皇帝稱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個皇帝稱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廟號。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數都有廟號。
溢號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了後,朝廷或後人按其生前的功績,評定褒貶給予的稱號。謚號起於周朝末年東漢、宋朝較為盛行,惟有秦朝不許後人用褒貶的字眼來議論先皇的善惡。所以,秦始皇、秦二世這樣的稱呼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古代的六部是國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機構。六部初建於隋朝,正式定製於唐初。下面是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
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吏的挑選、考查、任免、升降、調動、封勛,大體相當於現代的組織部的職能。
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各種賦稅、官員俸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農業部、財政部。
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舉考試、接待外國來賓,類似於現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禮賓司。
兵部:主管全國武職官員、練兵、武器、彈站,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
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大體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興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築工程,大體相當於現代的水利部和建設部。
各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相當於現代的部長;副長官稱「侍郎」,相當於副部長。

「垂簾聽政」始於何時?
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親臨寶座,處理政務大事。但是,由於特殊的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了。這時,由皇後或太後臨朝聽政,此類事在東漢便不乏其例,至於太後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
《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巡撫、總督
總督、巡撫是明清時期地方軍政首長。總督的地位聲望約高於巡撫。但就其設置而言,卻是先有巡撫,後有總督。
巡撫之名,始於明太祖令太子朱標「巡撫」陝西。後來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員巡撫地方。這一時期,巡撫性質問於「欽差」,本身不是官號,沒有品級,可兼中央監察、組織部門的都御史和吏部尚書、傳郎等官銜,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軍民安撫。因為屬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畢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後,由於地方動亂,開始常設巡撫,並開始了以省為管轄單位的巡撫制。巡撫職權不斷擴大,不僅掌政,而且掌軍,實際上已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中央官性質未變,還必須經常上京匯報地方軍政事務。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後,全國除直隸、四川外,每省都設一員巡撫,規定了巡撫品級。至此,巡撫才正式成為地方官。但仍遵行舊的兼銜制。
戰亂時期,各地巡撫互不統屬,往往貽誤軍機。為統一調度,就設立了專管軍事的總督。總督性質同於前期的巡撫,兼銜一樣,也不常置。自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設兩廣總督以後,才開始了正規的跨省總督制。從此,總督職權日益擴大,兼掌民政,實際上也成為地方軍政首長。但其獲得品級,正式成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後的事。其時全國共設直隸、四川、兩江、湖廣、閩浙、兩廣、雲貴、陝甘八員總督。
我國封建官制的發展有一個特點,即中央監察官容易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這是因為,歷代封建王朝為強化中央集權,經常派出中央監察官巡視地方,這些官代表皇帝,挾制地方,逐漸奪取地方軍政大權。如漢刺史、魏晉都督、唐節度假都是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的。巡撫、總督由中央監察官演變為地方軍政首長,則是這一特點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謂「凌遲」?
凌遲,又叫「陵遲」,是封建社會一種最殘酷的死刑,始於五代。行刑時執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塊一塊地割光,十分野蠻。
在封建社會里,有兩種人常處以凌遲,一種是反對朝廷的所謂謀反大逆的人;另一種是「罪在十惡」的人。
「凌遲」在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廢除。

何謂「刺配」?
「刺配」這種刑罰,始於五代的後晉,後晉以前的流配,限於遠徒,而不刺面。據有關史料記載:「(後)晉天福(高祖石敬瑭年號)中始創刺面之法」,到了宋代,還把刺面與脊杖、流配等刑罰並施於「罪犯」一身,並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濟傳》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遷徒的,都臉上刺字」的描寫。
刺在犯人臉上的字,有大小之別,當時負責審判的官員認為罪情嚴重或「性情凶惡」者,則刺上大體字;次之,則刺上小體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種類刺在臉上。如「配某州(府)屯駐軍重役」等,南宋時規定犯強盜罪免死流配者,「額上刺強盜二字,余字分刺兩臉」。對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殘酷。
受刺配刑罰的人被押送邊疆從事名目繁多的勞役或充l軍,重者終身不釋。

「簽字畫押」的由來
在文書、字畫、契約上署名或作私記,占時謂之作「押」,今則稱「簽名」、「簽字」,這在王國時就有了。
唐初,由於唐太宗曾下令不許群臣在奏摺上以草書署名,而其他文書上多有草書的。草書形體花哨,謂之「花押」。到了宋代,人們在進呈公文或與人書牘時,文末多不署名,僅書本人的字,謂之「押字」或曰「草字」。
簽名或押字對目不識丁的人,是個難題,於是人們便以畫圓圈代之,這就是「畫押」,或曰「畫花押」。畫押的創始人,應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習慣只書「石」字,而且寫了一橫一撇之後,於撇中腰畫一圓圈,由於他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扁,又多帶過」,因而聽到有入私下議論,說他所署實力「反」字,他於是便「加意作圈」,後人效以為式而廢去橫撇,這就是畫押的由來。

清代七大藏書閣
北京的文淵閣和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鎮匯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的文測司為清代七大藏書閻,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二百多年來,七大藏書閣在帝國主義的躁躪下,有的已遭厄運。文源閣於1900年隨著中外罕見的園林傑作——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之後,被付之一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火。

「考勤」始於何時?
我國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當時所謂考勤,主要是對國家官吏而言。至於考勤表的使用,根據文獻記載,當不早於清代。清初,國家官吏實行坐班制,每日辦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漸弛。清人昭漣《嘯亭雜錄·卷十》記載,軍機大臣和砷擅權時,曾經自立私寓,「不與諸大臣同堂辦事,而命諸司員傳語其間」。後來,有許多官吏也呆在家裡辦公,不坐班。清人震鈞在《天咫偶聞·卷七》中寫道:「自乾隆以後,重臣兼職者多,遂不恆入署。而閱折判牘,移於私宅」。為此,清政府在國家機構中設置「畫到簿」專司考勤。畫到簿為官吏考勤的重要憑據之一,與紅本一起存入內閣大庫,以備查驗。但由於它反映不出遲到、早退等情況,所以沒有多大約束力。
咸豐年間,成立了總理衙門,為了防止畫到溜號的弊端,提高辦事效率,就規定對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別給予「請獎」或者「參劫」,這便是歷史上考勤與獎懲相結合的開始。

古代的假日
我國的假日制度始於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當時官員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稱假日為「休沐」。漢代規」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稱之為「五日休」。唐朝改為「旬休」,官員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還有節假日,唐代中秋節給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為鼓勵臣下盡心國事,晉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處置緊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為限。後晉時,家居外地的官吏探親時還給路程假。清政府對有功的文武大臣

4. 要100道百科知識題,選擇題,4個答案

1.哪兩種動物被稱為「海洋變色龍」?

A.海馬和烏賊 B.烏賊和章魚√ C.章魚和海蜇

2.企鵝會飛嗎?

A.會 B.不會√

3.「美人魚」的學名叫什麼?

A.儒艮 B.鯉艮√

4.有哪些鳥類能模仿人語? (可選多個答案)

A.八哥√ B.烏鴉 C.鷯哥√ D.鸚鵡

5.刺蝟以什麼為食? (可選多個答案)

A.鼠類 B.螞蟻 √C.煌蟲√ D.螻蛄

6.澳大利亞的國寶是什麼動物?

A.袋鼠 √B.鷹 C.熊貓 D.樹袋熊

7.大袋鼠吃什麼? (可選多個答案)

A.樹葉 √B.稻穀 C.樹藤 √D.青草

8. 屎殼郎學名是什麼?

A.蟑螂 B.蜣螂 √

9.蝸牛是軟體動物嗎?

A.是 √ B.不是

10.科摩多龍是蜥蜴還是龍?

A.蜥蜴 √B.龍

11.「眼鏡王蛇」是「眼鏡蛇之王」嗎?

A.是,√都是同一種蛇 B.否,它們是兩種蛇

12. 鳥類中,誰的尾巴最長?

A.信天翁 B.雕 C.日米長尾雉 √

13.誰的尾巴最美?

A.孔雀 √B.極樂鳥 C.火雞

14.世界上最毒的植物是什麼?

A.毒藤 B.箭毒木 √C.斷腸草

15. 螞蟥最怕什麼?

A.鹽 B.酸性物 √C、糖

16. 雄蚊吃什麼? (可選多個答案)

A.血 √B.花密 C.果汁 D.花生油

17. 被譽為「超級跳高健將」的是什麼動物?

A.袋鼠 B.跳虱 √C.蟑螂 D.蚱蜢

18. 「皮毛之王」是什麼動物 ? (可選多個答案)

A.河狸 B 北極熊 √C 水瀨 √D 狼

19. 大熊貓最愛吃什麼? (可選多個答案)

A 樹葉 B 竹筍 C 竹葉√ D 草

20.什麼動物會夏眠?

A 青蛙√ B 海參 C 海馬 D 蜥蜴 √

21.三種相似的動物是什麼? (可選多個答案)

A 馬√ B 驢√ 當地C 長頸鹿 D 騾 √

22.會笑的狗是什麼狗?

A 松鼠狗 B 家狗 C 斑點狗 D 斑鬣狗 √

23.鼴鼠是鼠嗎?

A 是√ B 否

24.下列動物誰跑得最快?

A 鴕鳥 B 獵豹√ C 羚羊

25.海豚游得有多快?

A 100km/h B 85km/h C 65km/h D 50km/h

26.「立定跳遠」冠軍是?

A 袋鼠 B 青蛙 C 跳蚤 √

27.世界三大黃金水道是哪三條? (可選多個答案)

A直布羅陀海峽 B 巴拿馬運河 √C 密西西比河 √D 蘇伊士運河 √

28.非洲統一組織總部設在哪裡?

A 衣索比亞 B 亞的斯亞貝巴 C 布魯塞爾 √

29.荷蘭的中央政府是否設立在首都?

A 是 B 否
30.布魯塞爾被人們稱為什麼?

A 非洲首都 √B 亞洲首都 C 美洲首都 D 歐洲首都

31.曼谷王族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在哪裡?

A 清真寺 B 玉佛寺 C 寶林寺 D 太平寺

32.京都最有名的今閣寺是用什麼鋪貼場面的?

A 油漆 B 瓷磚 C 牆紙 D 金箔

33.著名的富士山被日本人稱為什麼?

A 聖岳 B 岳聖 C 清岳

34.歐洲的唯一亞洲人種是哪國人?

A 匈牙利人 B 匈奴人 C 愛斯基摩人 D 巴基斯坦人

35.威尼斯約有多少座橋?

A 100多座 B 300多座 C 400多座 D 350多座

36.義大利有一座被火山活埋了的城市,它叫什麼?

A 龐貝城 B 窿貝城 C 巴黎 D 貝龐城

37.人們將哪個城市稱為「塞納河的女兒」?

A 巴黎 B 馬德里 C 華盛頓 D 倫敦

38.巴比倫國王為了博得寵妃建造了什麼花園?

A 空中花園 B 東城花園 C 東康花園 D 斯比拉花園

39.朝鮮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什麼?

A 秧歌舞 B 科狄斯舞 C 長鼓舞 √

40.世界上最高的電視塔「CN塔」在哪裡?

A 多倫多 B 紐約 C 莫斯科 D 羅馬

41.《相對論》創建人是誰?

A 牛頓 B 愛因斯坦 C 麥哲倫

42.誰有「書聖」之稱?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羲之 D 白居易

43.《堂吉訶德》的作者是誰?

A 塞萬提斯 B 斯里塞德

44.曾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是哪個國家?

A 法國 B 英國 C 日本 D 中國

45.蘇聯解體並發生在海灣戰爭的一年是哪年?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5年

46.英國文藝復興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是誰?

A 哥倫比亞 B 莎士比亞 C 歌德

47.圓周率精確到小數後九位是什麼?

A 3.141592659 B 3.141592651 C 3.141592657 D3.141592654

48.誰被稱為中國的「國父」?

A 孫中山 √B 孔子 C 周恩來 D 韓非子

49.被列寧譽為「革命鏡子」的是誰?

A 列夫·托爾斯泰 B 奧斯特洛夫斯基

50.誰策劃了「偷襲珍珠港」事件?

A 山本三十六 B 山本一夫 C 山本五十六 √

51.日本在什麼時候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A 明治維新時期 B 第二次世界大戰

52.甜品來源於哪個國家?

A 義大利 B 古羅馬 C 葡萄牙 D 法國

53.麻風病被稱為世界第幾大傳染病?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54.緩步蟲最低可在幾度生存?

A -150度 B -165度 C -185度 D -200度

55.「艾爾斯岩石」在哪個國家?

A 南非 B 澳大利亞 C 埃及 D 智利

56.《聖經》故事是什麼人編寫的?

A 衣索比亞人 B 阿拉伯人 C 古希伯菜人 D 猶太人

57.《罪與罰》的作者是誰?

A 奧斯特洛夫斯基 B 希菜耶比夫斯基 C 陀思妥耶夫斯基

58.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是誰?

A 山本太郎 B 道切·希特勒 C 阿道夫·希特勒

59.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誰?

A 需勒·凡爾納 B 特勒·凡爾納

60.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什麼事件?

A 薩拉熱窩事件 B 公民罷工事件 C 比薩熱窩事件

61.中國最早的直立人是 .

A.山頂洞人 B.元謀人 C.北京人 D.藍因人

62.萬里長城最早由哪個皇帝興建 .

A 唐太宗 B 秦始皇√ C 武則天 D 唐高宗

63.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從何誕生 .

A 陸地 B 海洋√ C 天空

64.太陽的生命大約有多少億年 .

A 20億 B 50億 C 80億 D 100億

65.唐朝玄奘法師向何地取經 .

A 印度√ B 英國 C 阿拉伯 D 古羅馬

66.中國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發生在哪個朝代 .

A 明朝 B 秦朝 C 春秋戰國 D 夏朝

67.儒教哪一位學者被稱為「至聖老師」 .

A 孟子 B 韓非子 C 孔子 D 墨子

68.墨子為創何教之先師 .

A 道教 B 墨教 C 儒教 D 佛教

69.伊斯蘭教由何人創立 .

A 穆罕默德 B 利奧一世 C 野酥

70.《道德經》由何人所著 .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韓非子

71.《聖經》為何教經典 .

A 佛教 B 印度教 C 基督教 D 猶太教

72.1998足球世界盃誰為冠軍 .

A 荷蘭 B 法國 C 巴西 D 英格蘭

73.我國最早發現石油的是 .

A 嬴政 B 孔丘 C 徐光啟 D 沈括

74.恐龍不生存在以下哪一個時期 .

A 侏羅紀 B 恐龍紀 C 三疊紀

75.植物的呼吸作用何時進行 .

A 晚間 B 從不進行 C 白晝 D 整天 √

76.月食分為月全食和 .

A 月半食 B 月少食 C 月偏食 D 月陰食

77.南極何時出現極夜現象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78.《三國志》作者是誰 .

A 羅貫中 B 范仲淹 C 曹雪芹 D 陳壽

79.古代足球稱為 .

A 馬吊 B 蹴鞠 C 氣球 D 腳球

80.甘薯何地傳入中國 .

A 俄國 B 菲律賓 C 印度 D 墨西哥

81.哪種人最早栽培玉米 .

A 中國人 B 古印第安人 C 古印度人 D 墨西哥人

82.中國隊於2002世界盃進球幾個 .

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

83.中國隊於2002世界盃失球幾個 .

A 5個 B 7個 C 9個 D 11個

84.哪位巴西球星有「球王」之稱 .

A 馬拉多納 B 羅納爾多 C 貝利 D 羅馬里奧

85.哪種植物有「中國堅果」之稱 .

A 花生 B 核桃√ C 水蜜桃 D 紅薯

86.哪位科學家發明電燈 .

A 愛迪生√ B 愛因斯坦 C 畢升 D 貝爾德

87.中國第一個測定地震的人是 .

A 畢升 B 張衡 C 沈括 D 華羅

88.下面哪兩位是第一次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

A 華羅庚 B 李政道 C 楊振寧 D 畢升

89.唐宋八大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 .

A 歐陽修 B 蘇洵 C 曾鞏 D 王維

90.《西遊記》共分幾回 .

A 50回 B 70回 C 90回 D 100回

91.我國最早文體為 .

A 甲骨文 √B 楷書 C 草書 D 青鼎文

92.中國古代匈奴部族自稱何族

A 胡 B 滿√ C 疆 D 女真

93.《駱駝祥子》作者是誰

A 老舍 √B 巴金 C 冰心 D 魯迅

94.NBA比賽分為常規賽和

A 附加賽 B 預選賽 C 季後賽 D 冠軍賽

95.我國登上台灣最早是哪個朝代

A 西漢 B 東漢 C 魏晉 D 三國

96.三國時期,晉國何君最終統一天下

A 司馬師 B 司馬炎 C 司馬昭√ D 曹操

97.正常人開齒應有幾顆

A 20~23顆 B 23~27顆 C 28~32顆 √D 32~35顆

98.人全身有幾快肌肉

A 300多塊 B 500多塊 C 600多塊 D 900多塊

99.人體全身有幾塊骨

A 204塊 B 206塊 C 208塊 √D 210塊

100.O型血的人能接受哪種血型的血

A O型 √B A型 C AB 型 D 以上均可

5. 關於中國得知識問答題,最好是選擇題.

http://hi..com/%CA%AB%BF%F1%BD%A3%CF%C0
這哥們兒的空間有上千條呢!~~你自己去選吧!~我這網速慢

501.是誰建立的金朝?
答案:完顏阿骨打

502.華佗發明的一種麻醉療法後人稱之為什麼?
答案:麻沸散

503.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之後,宇文化及立誰為帝?
答案:楊浩(秦王)

504.清朝嘉慶皇帝在位多少年?
答案:25

505.誰於公元300年起兵進京,殺掉了賈南風?
答案:趙王司馬倫

506.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了一個什麼偉大構想,並獲得通過?
答案:一國兩制

507.屈原是楚國的一名偉大的愛國者,後來投汨羅江而死,那麼他在楚國當官時是個什麼職位呢?
答案:大夫

508.西晉王朝有一個「傻子皇帝」,他叫什麼?
答案:司馬衷(晉惠帝)

509.在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後,金人擁立誰為皇帝?
答案:張邦昌

510.公元1727年,清廷同俄國訂立了哪兩個條約,在劃定中俄邊界及處理兩國通商問題等方面,維護了國家主權?
答案:《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

511.西安事變又稱什麼?
答案:雙十二事變

51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從平城遷都到洛陽,平城是今天的那裡?
答案:大同

513.唐朝諫官狄仁傑出生在哪一年?
答案:狄仁傑生於630年,貞觀四年(答出貞觀年間即可)

514.「黨錮之禍」發生於東漢末年,其中宦官一派最為強大,那麼,宦官迫害的人物,被稱之為什麼?
答案:黨人

515.公元617年,誰殺了太守王仁恭,自稱天子?
答案:劉武周

516.請問中國歷史上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在哪一年?
答案:1937

517.宋太宗即位後改名為什麼?
答案:趙炅

518.唐代發生了著名的「牛李黨爭」,牛李分別是指的是誰?
答案:牛僧孺和李德裕

519.在平定安史之亂時,有一位將領跟隨郭子儀南征北討,立下赫赫戰功,全家四十六死於戰爭,女兒遠嫁回紇,安史之亂後由於功高震主受到猜疑,憤然起兵反叛引回紇吐蕃聯軍回攻唐朝,請問這個將領是誰?
答案:仆顧懷恩

520.根據遵義會議精神,會後組成了三人軍事領導小組,請問是哪三人?
答案: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521.唐武德初年,誰率領唐軍消滅了義軍李子通的勢力?
答案:杜伏威

522.康熙皇帝對他的臣子於成龍的為官評價非常高,給了他一個什麼稱號?
答案:天下第一廉吏

523.陳勝發動了反秦起義後,建立了一個什麼名稱的政權?
答案:張楚

524.曹植的《洛神賦》是為誰而作的?
答案:甄氏

525.祖大壽和吳三桂是什麼親戚關系?
答案:舅甥關系(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

526.清咸豐帝曾派大臣同英法等國公使議和,同英法簽定了什麼條約,後又將其取消?
答案:《天津條約》

527.宋代詞人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叫什麼?
答案:趙明誠

528.「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這句話是誰說的?
答案:東方朔

529.是哪一位清軍將領帶兵攻破了松山關,活捉了洪承疇?
答案:肅親王豪格

530.李淵攻陷長安城後先立誰為皇帝?
答案:楊侑(代王)

531.宋代的針灸學和法醫學成就突出,哪部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比西方同類專著早了300多年。
答案:《洗冤集錄》

532.歷史上的「八王之亂」發生在哪個朝代?
答案:晉朝(西晉)

533.西夏是指哪一族在1038年至1227年間在中國西部建立的封建政權?
答案:黨項族

534.晉靈公被誰刺死在桃園之中?
答案:趙穿

535.清朝哪一個人被認為是中國最典型的官商?
答案:胡雪岩

536.「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形容誰?
答案:楚莊王

537.光緒帝的生父是誰?
答案:醇親王(奕譞)

538.耶律阿保機死後,其皇後對官員家屬說「今吾為寡,爾等合宜有夫」,並在阿保機葬地葉木山大量屠殺官員為阿保機陪葬,以強硬的手腕壓制了遼內部各種矛盾,保證了遼的統一強盛,請問這位皇後叫什麼?
答案:述律皇後(應天皇後、述律平)

539.唐高祖(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什麼關系?
答案:表兄弟

540.哪個人與陶淵明並稱為當時的「詩壇雙璧」?
答案:謝靈運(謝客)

541.清代沈復所著的一部自傳體散文,講述了他與妻子(陳芸)的生活故事,近代以來深為林語堂、俞平伯等人賞識。請問這部著作叫什麼?
答案:《浮生六記》

542.「牛李黨爭」是唐朝人民的一大災難,請問這個歷史事件的高潮發生於哪一朝?
答案:唐穆宗

543.「澶淵之盟」以後,宋與哪國形成對峙局面?
答案:遼

544.嚴嵩死後,徐階接任內閣首輔,請問徐階死後,是哪個人接替他成為內閣首輔?
答案:李春芳

545.蘇武在匈奴的時間很長,前後共有十九年。於公元何時回到長安?
答案:前81年

546.1944年11月赫爾利出任美國駐華大使,這時美國駐華使館在哪裡?
答案:重慶

547.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價廉物美哪種紙? 這種紙平整光滑,又薄又軟,成本低廉,便於書寫。
答案:「蔡侯紙」

548.南宋初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入侵,某書生在採石一戰中以2萬兵力擊潰對方60萬大軍,為南宋贏得了苟延殘喘時間,請問他是誰?
答案:虞允文

549.公元1232年,蒙古軍大敗金軍於三峰山,史稱什麼?
答案:三峰之戰

550.藝術界聞名遐爾的[清明上河圖]出自何人之手?
答案:張擇端

551.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書是?
答案:《春秋》

552.周朝建立後,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什麼? 答案:諸侯

553.京師大學是什麼時候開辦的?
答案:1898

554.清朝乾隆皇帝組織大批學者編寫的世界最大的一部叢書是?
答案:四庫全書

555.秦孝公拜衛鞅為什麼?並支持他變法。
答案:左庶長

556.古人講究謙辭禮讓,談到自己兒子時一般稱為什麼?
答案:犬子

557.被同時冠以「倒戈將軍」和「布衣將軍」之名的是誰?
答案:馮玉祥

558.北宋第二次全面出擊遼,三路大軍——曹彬東路、田重進中路、潘美西路,齊頭並進,攻入遼國境內,最後被遼內線防守擊敗,歷史上稱這次戰爭為什麼?
答案:岐溝關之戰

559.在慈禧太後鎮壓戊戌變法後,譚嗣同不願逃走,表示甘為變法流血犧牲,後慷慨就義,留下了那句著名詩句?
答案: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560.明清之際,有8個女子雖然淪落風塵,卻志趣高雅,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史稱「秦淮八艷」,她們分別是哪些人?(最少舉出3個)
答案: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馬湘蘭、顧眉(顧橫波)

561.明朝卓越的醫學家李時珍歷經20多年寫出了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文獻,這部巨著叫什麼?
答案:《本草綱目》

562.宣和七年,金兵兩路攻宋,誰提出號召軍民抗金的建議?
答案:李綱

563.魏文帝曹丕的皇後甄氏原是誰的妻子?
答案:袁熙(袁紹次子)

564.南朝名將王僧辯曾和誰一起擊敗過侯景?
答案:陳霸先

565.南宋末元初,有句話說: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誰?
答案:文天祥

566.寧遠之戰是明朝自有遼事以來,明軍對後金軍的第一個大勝仗,明人稱之為什麼?
答案:寧遠大捷

567.司馬遷的絕筆之書是寫給哪位故人的?
答案:任安

568.「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是毛澤東為犧牲在緬甸的我抗日名將---的輓詩中的句子,請問此人是誰?
答案:戴安瀾

569.賀六渾是哪個人的別名?
答案:高歡(賀六渾是高歡的鮮卑名)

570.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是唐朝的哪個人?
答案:李淳風

571.哪一位詩人被稱為花間詩派的鼻祖?
答案:溫庭筠

572.請問長孫皇後嫁給李世民的時候幾歲?
答案:十三

573.饅頭是由誰發明的?
答案:諸葛亮

574.唐憲宗元和十年6月3日,極力主張削藩的兩個宰相被人刺殺,其中一個重傷倖免於難,請問他們分別是誰?
答案:裴度和武元衡

575.三公制始於漢朝哪一個皇帝?
答案:漢成帝

576.「農田水利法」是歷史上哪次變法中提出的興農措施?
答案:王安石變法

577.陳平、周勃等人調動軍隊,盡誅諸呂後,選中了誰做皇帝?
答案:代王劉恆(漢文帝)

578. 明末,是哪一個人帶領農民起義軍攻入鳳陽,並火燒龍興寺?
答案:高迎祥

579.抗戰中,八路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是哪位?
答案:左權

580.周武王的名字叫什麼?
答案:姬發

581.清朝的議罪銀制度由哪一個人首創?
答案:和珅

582.袁世凱死後,日本政府採取「菊分根」的計劃,是由何人規劃?
答案:勝田主計

583.城隍的名稱最早源起於哪一本書中?
答案:周易

584.春秋時的晉國被幾家給分了?
答案:三家(趙襄子 魏桓子 韓康子)

585.孫吳兵法說的是哪兩個人?
答案:孫武、吳起

586.劉邦進關後,不放諸侯進關是採納了誰的意見?
答案:鯫(zou)生

587.「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請問這里的君指的是誰?
答案:李龜年

588.晚清時誰將天京圍困得水泄不通,得了「曾鐵桶」的綽號?
答案:曾國荃

589.哪個唐將在曾在陣前用美女跳舞迷惑吐谷渾部,從而大敗吐谷渾?
答案:柴紹

590.古時人稱 「 情誼契合、親如兄弟 」 的朋友為什麼?
答案:金蘭之交

591.學者考證,歷史上的商族屢屢遷徙,最後一次遷徙後,定都二百多年,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這次遷徙的組織者是誰?
答案:盤庚

592.唐代天文學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其原名為?
答案:張遂

593.袁世凱曾為了報答哪位外國著名記者的吹捧而將王府井大街改名?
答案:莫里遜

594.「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說的是薛仁貴在這場戰爭中三箭射死對方三個挑戰將領,對方威服,十三萬人投降後被殺,此次戰爭的對手是哪個民族?
答案:回紇九姓(鐵勒九姓、回紇、鐵勒)

595.是哪個北宋將領統帥兵馬消滅了孟氏的後蜀?
答案:王全斌

596.蘇祿是現在的那個國家?
答案:菲律賓

597.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城。結束了明朝統治。駐守山海關的哪位將領引清軍入關擊敗農民軍?
答案:吳三桂

598.中國歷史上唯一掉進糞坑嗆死的國君是誰?
答案:春秋的晉景公(姬獳)

599.北宋初年的高粱河之戰是北宋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契丹的軍事行為,遼國誰帶援兵收攏耶律沙敗軍攻擊北宋軍隊,導致了北宋軍隊的全面潰敗?
答案:耶律休哥

600.十六國的國號中有「涼」字的共有5個,請說是哪5個國家?
答案: 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

6. 「中國知網的明清史專題知識庫是與( )合作共同建設的」

關於清史有專題報道,是和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共建;明史沒有明確說明,但上知網明清史專題查看,可能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中國明史學會有合作。

專題報道原文:
「大數據時代歷史學信息獲取與知識服務研討會」舉辦暨《清史研究專題庫》發布
為推進研討大數據時代歷史學信息獲取與知識服務的新生態,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大數據時代歷史學信息獲取與知識服務研討會——暨《清史研究專題庫》發布」,於2018年6月23日上午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內舉辦,來自文化部清史纂修與研究中心、首都博物館、中國知網、頤和園、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清史研究專題庫》是同方知網與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共建的研究成果資料庫,全面整合知網期刊、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工具書、外文期刊、圖書等清史方面的文獻資源,匯集清史領域學術資源與信息共六十餘萬條(種),集學習、研究為一體,為清史研究人員及相關機構研究清代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人物提供專業化的知識服務。這是首個中國斷代史研究成果資料庫,是知識服務提供商與學術機構共建的學術成果服務平台,也是探索知識服務領域協同創新的一次嘗試。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常識題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