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七年級歷史9課秦統一中國

七年級歷史9課秦統一中國

發布時間:2021-03-06 07:30:18

Ⅰ 歷史秦統一中國知識點

1.秦滅六國的背景:①戰國以來的連年戰爭,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人民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生活;②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③秦王嬴政為滅六國做了充分准備。

2.秦朝:時間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陽。

3.秦朝建立的意義: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4.秦朝建立後鞏固統治的措施有哪些?這些措施有何作用?

①確立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制度),②統一文字,③統一貨幣,④統一度量衡,⑤統一車輛和道路,⑥鞏固邊疆,北修長城,南開靈渠。

作用:鞏固了統治和國家統一,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5.中央集權制度:內容:①皇帝至高無上,總覽全國一切軍政大權,②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③地方建立郡縣制(這是秦朝影響最為深遠的制度)。目的: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影響: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後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鞏固統一的措施:目的: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

⑴統一文字,將小篆作為全國的通行文字,作用: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⑵統一貨幣,將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准貨幣,作用: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於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⑶統一度量衡,以秦制為基礎,作用:便利了經濟的發展。⑷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加強了各地的交通往來,⑸鞏固邊疆:開鑿靈渠,便利南北水運;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築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7.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8.文字的發展歷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Ⅱ 初一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視頻資料

youku里有不少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視頻資料,有一套 秦始皇 的視頻很不錯,裡面詳細的介紹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史料。你可以看一下。

Ⅲ 我們要開辯論會:關於七年級歷史人教版,第2單元第九課百家爭鳴,道儒法墨家的辯論,都給我點資料

儒家學派

儒家學派是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儒」在古代,是指從巫分化出來的,專門為貴族人家祭祖事神、辦理喪事的知識分子。孔子以後,儒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指的是以孔子為宗師的儒家學派。儒家學說的內容,主要是「祖述堯舜,憲章(效法)文武」,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德治」(禮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戰國時,「儒分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各個時期的儒家總是適應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從孔子學說中演繹出各種應時的儒家學說來。如兩漢有以董仲舒和劉歆等為代表的今古文經學及讖緯之學,魏晉有王弼、何晏以老莊思想解釋儒經的玄學,唐代有韓愈為排斥佛學的儒家「道統」說,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學,清代前期有漢學、宋學之爭,清代中葉以後有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爭。至五四運動前後,儒家學說隨著封建社會的沒落,逐漸喪失其作為正統思想的地位。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是楚國貴族,避難遷魯。他出生時,家世已經沒落。年輕時做過季孫氏的委吏(管倉庫)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歲到齊國,幾年沒有得到齊君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五十多歲時,由魯國中都宰(都城行政長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獄、糾察等事)。後又曾周遊宋、衛、蔡、齊、楚等國。晚年在魯國編訂古代文化典籍《詩》《尚書》《春秋》等,教授門徒。孔子的弟子曾將他的談話和他與門徒的問答,輯成《論語》一書。《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孔子提出「仁」的學說

「仁」字最早見於《尚書·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樣)。」這個「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後來的政治家講「仁」,則指的是人際的倫理關系。孔子對仁作了充分的闡發,把它提高到倫理哲學的最高點,形成為一種系統的儒家學說。孔子所講的「仁」,涵義十分寬泛,「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則是其最主要的兩個內容。孔子強調,仁既是人的內在心理感情和自覺道德意識,也是最高的道德標准。仁者應該「泛愛眾」「親親」「能愛人、能惡人」,為此必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衛靈公》),「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孔子講「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勞動者身份地位的變化,這是思想發展史上的飛躍。孔子所講的「仁」,又是同「禮」聯系在一起的。他說:「克己復禮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於周禮的規范,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才算有了仁德,這反映了他對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僭越周禮行為的不滿。在上述倫理觀念的基礎上,孔子針對春秋時弊,要求體察民情,減輕剝削,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擇可勞而勞之」(《論語·堯曰》),「薄賦斂」(《說苑·理政》);反對暴政虐民,斥責「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主張行德政,省刑罰。後來,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形成為「仁政」學說和重民思想。

孔子興辦私學

孔子之前,「學在官府」,學校專為奴隸主貴族子弟而設,平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春秋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退休官吏,回到家鄉收徒設教,興辦私塾,不過影響不大。到春秋晚期,隨著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地主政權需要大量知識分子為其服務,民間聚徒講學的風氣日漸興盛,孔子也開始興辦私學,廣收門徒。孔子辦學,主要有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大約在他30至35歲之間,第二個時期在他37至50歲之時,第三個時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歲之時。他主張「有教無類(類,指貧富貴賤的等級區別)」(《論語·衛靈公》),只要「自行束修(十條干肉)以上」(《論語·述而》)就收為門徒。這樣,比較貧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修的都可以接受教育,從而突破了「學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門徒多達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藝(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認字寫字、數——算術)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這些學生大多出身貧賤,出身貴族的不多。

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國第一個主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認學生個性的差異和程度的高低,主張在統一的培養目標之下,應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對於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講高深的學問,對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則不可以講高深的內容)」。平時,孔子非常注意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個性和程度,熟記在心。在教學中,他一方面根據學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進行不同的指導。如學生「問仁」「問道」「問政」「問君子」,他總是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回答。曾參的學問修養比較高,有一次向孔子問「道」,孔子就不直接點破,只是說:「吾道一以貫之。」讓他自己去領會。孔子走後,別的學生便問曾子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師所講的道,就是『忠恕』罷了)。」說明他已真正領會了孔子的教導。另一方面,孔子還經常針對學生的不同缺點,對症下葯地進行教育。如冉求和仲由問孔子:「聞斯行諸(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回答仲由說:「有父兄在,如何其聞斯行之?」又回答冉求說:「聞斯行之。」公西華見他的回答不一樣,感到不好理解,問孔子是什麼道理,他答道:「求也退,故進之(冉求遇事膽小退縮,所以我要鼓勵他前進);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勇過人,因此我要約束他)」(《論語·先進》)。

溫故而知新

「溫故而知新」出自《論語·為政》,原文為:「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指學習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知識(指未學習過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

《春秋》

《春秋》是孔子晚年根據魯國的史記材料著成的一部編年史。《春秋》記春秋時候列國的重大史事,以魯國為主體,用魯國的紀年、開始於魯隱公元年(前722),結束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計242年。《春秋》「絕筆」以後不久,孔子就死去了(死於前479)。《春秋》文辭簡約,據說一字一句都經過孔子的深思熟慮,寄寓他對歷史事件的褒貶,號稱「春秋筆法」。例如,孔子主張尊崇周室,他寫《春秋》對吳、越的君主不稱王,只稱呼他們原來受封的爵名——子。《春秋》是儒家的經書。

道家學派

道家指的是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派別。不過,道家一詞出現較晚。春秋戰國時期,只有老子學派、莊子學派,並沒有道家學派的說法。道家之名,是漢代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稱為「道德家」。至《漢書·藝文志》,始名之為道家,列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等九家)之一。道家學派的內容,以老莊的自然天道觀為主,認為天地萬物是由「道」派生的,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道」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長而無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法治」和「尚賢」,認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盜賊多有」,「不尚賢」可以「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棄仁絕義」,反對「禮治」,認為「禮」是釀成大亂的禍首 (《道德經》)。道家的這些主張,與儒、墨、法家的學說形成鮮明的對比。

老子

史書關於老子的記載不很清楚。司馬遷的《史記》一說他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問禮的老聃;一說他可能是周烈王時見過秦獻公的周太史儋;又說他可能就是老萊子。教材取前一種說法。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他認為「道」就是「無」。這個「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沒有意志、沒有具體形狀、無聲無臭的,是無時無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老子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雙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而且,事物對立的雙方會互相轉化,「正復為奇(反常),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但是,老子這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存在嚴重的缺陷,他不僅忽略了對立面轉化的必要條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轉化看作是循環的,而不是上升發展的。老子的學說,對後來中國哲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唯物與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極的一面。老子長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亂,禮壞樂崩,社會正面臨著一場大變革。面對這一切,他消極悲觀,提出一個回復到「小國寡民」的遠古時代的主張,讓人們重新過上「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的生活。

《道德經》

《道德經》相傳為老子所著,亦稱《老子》《老子五千文》。但從書的思想內容和涉及的某些問題來看,該書大約編定於戰國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書五千餘字,是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故稱《道德經》。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因此又稱《德道經》。道經側重講哲學,德經側重講政治和軍事。

墨家

墨家為戰國時的重要學派,創始人為墨子。墨家在初期以墨子本人所主張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等為中心,與儒家展開政治學術思想斗爭。戰國末期,墨子後學克服了墨子學說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對認識論、邏輯學乃至自然科學中的力學、光學、幾何學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貢獻。墨者組成具有嚴格紀律的團體,服從其領袖「鉅子」的指揮,過著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的儉朴生活。據說他們都非常勇敢,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篇》)。墨子死後,分為三派。西漢以後,由於封建統治者崇儒抑墨,墨學漸趨衰微。

墨子

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大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他出身微賤,做過工匠,自稱「賤人」。曾學過儒學,後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學,聚徒講學,創立墨家學派。墨子對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有深切的體會,激烈反對「富侮貧,貴傲賤」,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兼愛》),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財的要將財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這樣可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者得治」。但是這種「兼愛思想」抹煞了階級對立的事實,在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階級社會里是無法實現的。從兼愛的觀點出發,墨子又提出「節用」「節葬」「非樂」「非攻」等主張,反對統治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也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非正義戰爭。《墨子·公輸篇》記載了一個故事:公輸班為楚國造雲梯准備攻宋,楚是大國,宋是較小的國,墨子從齊國趕到楚國,說服公輸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國欺侮小國;同時,他還派人趕到宋國幫助作好防守的准備,制止了楚對宋的戰爭。不過,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鬼神能夠賞賢罰暴,這說明他仍未突破宗教迷信世界觀的束縛。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行為記載在《墨子》一書里。今本《墨子》共15卷,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重要資料。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戰國中期魯國鄒人。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名伋)之門人,曾游歷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書,傳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來源於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他認為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恆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採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同「仁政」學說相聯系,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為殺得對,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種觀點長期以來成為替剝削制度作辯護的理論根據。

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人,生卒年代不可考,大約從公元前286年到公元前238年是他的活動時期。荀子到過齊國和秦國,後來長期住在楚國。在多年的游歷中,他接觸到各種學派的人物,研究了他們的學說和思想。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總結了各派學說的成就,吸收了其中的積極因素,成為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儒學大師。晚年在芝陵(今山東嶧縣東)從事著述,現存《荀子》32篇。荀子認為星墜、木鳴、日月虧蝕、風雨不調、怪星出現、四時代謝等自然現象,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有規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荀子還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即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主張。他認為天沒有能力來決定人們的貧、病、禍、凶,這些完全是由人們自己決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做到「天地官(管)而萬物役」,就能夠使天地萬物為人服務。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莊子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曾在家鄉做過漆園吏,不久即隱歸。著有《莊子》一書。莊子的文章汪洋恣肆,並多採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像豐富,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觀點,把世間的事物都看成相對的,認為好與壞、正確與錯誤、大與小、高與低沒有什麼絕對的界限。莊子將這種認識論上的相對主義運用來觀察人生社會,便產生了懷疑論和消極悲觀的情緒,認為現實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場夢,活著不如死。因此,他反對一切進步,反對一切文明。莊子的這種思想比老子更為消極。

法家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學派,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發展於戰國時期的李悝、吳起、商鞅和申不害等人。到戰國末期,韓非加以綜合,集法家學說之大成。法家要求鞏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統一的君主國家。提出重農抑商的觀點,提倡耕戰政策,以農致富,以戰求強;厲行嚴刑峻法,監察官吏職守,建立官僚制度。

韓非子

韓非(約前280-前233)是韓國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後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贊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始皇,勸其先伐趙而緩代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贊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聖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物權》),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聖人」)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韓非子·人主》)。為此,君主應該使用各種手段清除世襲的奴隸主貴族,「散其黨」「奪其輔」(《韓非子·主道》);同時,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子·顯學》)。韓非還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韓非子·問田》),「以法為教」(《韓非子·五蠹》)。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他還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治才能鞏固。韓非的這些主張,反映了新興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為結束諸侯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提供了理論依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取的許多政治措施,就是韓非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孫武和《孫子兵法》

孫武,春秋末年人,齊國田氏的後裔,後到吳國,被吳王闔閭任命為將,率軍攻破楚國。《孫子兵法》相傳為其所作,計13篇。

《孫子兵法》根據戰爭的客觀規律,制定比較系統的戰略戰術原則。它認為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有充分的計劃和准備。它重視政治斗爭,認為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它認為在戰爭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敵人的情況,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如果「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它指出在交戰中最重要的是爭取主動。它要求正確使用兵力,強調「我專而敵分」,設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敵人兵力分散,以造成「以十攻一」「以眾擊寡」的有利態勢。戰術要靈活,要「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要「避實擊虛」。在戰爭指揮中,要冷靜,又要果斷、勇猛。此外,《孫子兵法》在地形、偵察,以及軍隊的紀律和教育各個方面,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則。

《孫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樸素辯證法觀點的優秀軍事著作,它不僅在我國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軍事史上也有極高的聲譽。

孫臏和《孫臏兵法》

孫臏,戰國時軍事家,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鄄(今山東鄄城北)之間人,孫武後代。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涓任魏將,忌臏才能,誆他到魏,處以腹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載回,齊威王任為軍師,設計打敗魏軍於桂陵,後又大敗魏軍於馬陵,迫使龐涓自殺。著有《孫臏兵法》一書,後世已失傳。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的竹簡中,保存了這部書的部分內容。《孫殯兵法》主張慎戰,強調「事備而後動」,就是說,戰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備,才能「兵出而有功,入而不傷」。又強調指揮戰爭的人必須知「道」,即要懂得戰爭的規律;還論述了怎樣以寡擊眾、以弱擊強,怎樣創造有利的作戰態勢,怎樣靈活運用戰法等問題。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如果覺得還不夠,那就隨便翻翻現代白話文版的先秦諸子著作,裡面的話就是辯論最好的例證。知道那些話大概是什麼意思了就可以運用自如了,祝你成功。

Ⅳ 初中歷史七上第九課《秦統一中國》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

初中歷史來七上第九自課《秦統一中國》最感興趣的問題是秦滅六國;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
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
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
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
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
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Ⅳ 初中上冊第九課的歷史秦統一中國,在線等急!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白
秦滅六國

Ⅵ 七年級上歷史第九課,私學出現,使得教育怎麼樣

私學教育的教師、教材得不到切實的保證,往往是有師才有學,無師則學廢;教材多由教者自定,能教什麼教什麼,確有專長的不少,不稱職者也大有人在。
私學教育缺乏必要的規章制度。私學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是其突出的優點,但無必要的規章制度畢竟是一種缺陷。
私學教育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雖有不少教師忍飢受寒仍講學不輟,但無經費保證教學會有嚴重困難。
因此,籠統地說私學教育在一切方面都優於官學也是不科學的。私學教育是歷史的產物,我們也應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方法進行考察。
5私學特點
編輯

私學既是由私人(或民間團體)辦理的學校,從而表現出許多與官學迥然而異的特點。
經費和師資

1.私立教育經費基本為自籌,但也不排斥官方資助。早期開辦私學的代表人物孔丘,招收學生的條件很簡單,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魏晉南北朝時,儒家私學有的要求學生兌資入學,有的酌收束修,有的接收帝王的"資給"或"饋贈"。元代廟學多為民間捐資或集資興建、維持。歷代書院經費來源有的是政府撥給的,有的是私人籌措、捐獻的,有的則是通過"學田"自給自足。到近代,新式私學的開創者多為地方紳士或文化名人,其辦學經費多與工商業有關。如張謇創辦通州師專,馬相伯興辦復旦公學,張伯苓、嚴修開辦南開學校,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和一個規模恢宏的學校網等。現代陶行知創辦的曉庄學校和育才學校,也主要是通過募捐、集資等形式來解決辦學經費。
2.師資。早期私學師資來源於平民學者。私學的宗師,有入仕做官兼領官職或短期為官者,但是,為師的資格不以入仕與否為先決條件。唐宋以後,隨著科舉制的強化和讀書人的增加,許多科舉落第者選擇教書謀生,這是私學特別是蒙學教育師資的主要來源。
私學大多有自己的學術追求,急功近利情緒相對淡漠,這一特徵顯示了私學教師的品格。如孔丘,為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培養目標,"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矣"。又如墨子,為培養急公好義、濟世利民和勇於獻身的"兼士"或"賢士",主張"貴義興利"、"食力節用"、"恥過謗非"。現代的陶行知,為造就具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的鄉村教師,脫下西裝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創辦曉庄學校、育才學校。
貴族化

私學的"有教無類"沖破了種族、地域和階級界限,平民布衣受教育的機會顯著增加。
"有教無類"來自孔子的教學實踐。孔子受過形同乞丐者,甚至還有犯人和大盜。孔門"弟子三千",不分老少(顏路小孔子6歲,公孫龍小孔子47歲),不分智愚("柴也愚,參也曾")、不分勤惰("顏回者好學","宰予晝寢")。魏晉南北朝時,寒門子弟入學率呈上升趨勢。如"家貧早孤"的邴原亦入學肆習,學生尚可根據自身情況擇師。元代的廟學,其招生對象包括平民百姓;而社學,從其"教勸農桑"的教學內容和只在農閑時開辦的特徵,可以看出其對象是農民及農家子弟。至於近現代所涌現出來的新型私學,更是體現出了教育對象廣泛性的特點:如平民學校和勞動補習學校,都是以普通勞動者為教育對象。陶行知所創辦的曉庄學校,招收農民的子弟,為廣大農村培養人才;育才學校則是為了培養人才幼苗而從難童救濟院和孤兒院中招收有特殊才能的"難童"。
教學多元化

由於私學大多有自己獨立的學術追求又由於教育對象的廣泛性,私學教育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方式上,都具有多樣化的特徵。
1.蒙養教學。蒙學始於漢代,至宋日益完備,元、明、清又有所發展。中國古代重視教材建設,蒙養教材按其內容可分為五類:一是綜合各種常識的識字課本,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最為有名。二是詩文教學的課本,可以《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文鈔》為代表。三是歷史知識教材,如晉人李瀚編纂的《蒙求》。四是博特常識教材,最為著名的是宋代方逢辰編寫的名物蒙求》。五是封建倫理道德教育教材,此類教材多為宋明理學家所編。蒙養教育階段,強調蒙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習慣。近現代私學教育更為豐富。

私學學堂
蒙養教學,概括起來是讀、寫、作三事。讀是閱讀,包括教書、背書、理書、講書幾個環節。寫是習寫字,習字教學在蒙學中形成了一定的程序,有切實的要求,具體的指導,有持之以恆的訓練。作是寫作的訓練。相對於近現代新型私學,古代蒙學教學更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方式的講授法為主要手段。
2.高級私學。早期高級私學內容,都是以諸子著作為依據的。春秋戰國之際,儒家重仁重禮,以《六經》為教材,以"六藝"為課程。墨家在重武和重辯的同時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也是相當重視的。道家若以老子論之,他反對一切"人為"教育,"天地本原書"可以作為老聃的經典。其後的道家人物,大多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教材。法家除"以法為教"外,訴訟、兵法、耕戰等一切實用知識也是兼攝並取的。其餘各家,均以所屬諸子的思想和著作作為研習內容。
春秋戰國之後,歷代私學教育內容體現著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東漢出現綜合"古"、"今"的趨勢;魏晉南北朝儒道佛玄四家並興;唐宋重視詩文辭賦和經義、時務的傳播;明代"朱學"、"王學"分庭抗禮,清代以考據為務。及至近現代的新式私學,更是主張以對國家社會有用的知識為教學內容。注意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學習西方的語言文字、自然科學、社會政治學說,改革傳統教育內容。注意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學習西方的語言文字、自然科學、社會政治學說,改革傳統教學內容。
古代高級私學教學上值得一提的還有稷下學宮的"期會"與書院的"講會"制度。"期會",是定期舉行的論辯會,它是不同學術論點的坦誠交鋒,不僅吸引了稷下師生的踴躍參加,而且吸引四方游士駐足聆聽參加辯論。
所謂"講會",是書院與書院或精舍之間舉行的學術論辯會,它往往事先約定時間、地點、宗旨、規約和論辯的主題,由書院或精舍師生共同參加,並吸引社會賢達與會。此制始創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時由呂祖謙在江西信州主持,邀約朱熹與陸九淵、陸九齡、劉清之等前往辯駁,使之成為學術界的盛事,史?quot;鵝湖之會"。講會制度的確立,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學術空氣,而且還有利於擴大鞏固書院的社會影響和地位。
蒙學管理分類

蒙學的教育對象是不諳世事的蒙童。管理方式多是封建家長式管理。注重對學生進行體罰,這是私人蒙學管理的最大的特點。

私學
高級私學中的相當部分,弟子與先生,是一種類似朋友的"同志"關系;而教與學,也非一個嚴密、復雜的過程。這類私學管理鬆散,基本上是以倫理和人情維系。
辦學形式

如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私學,其開辦不受時間、地點、人員、經費等的限制。孔子周遊列國,隨時收徒,隨地就業。從其他諸家的"周遊"來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旅行修學"形式,似是有普遍意義的。
從校址和師資的選擇、規模的大小、種類的多少等方面看,唐代私學的辦理表現得靈活多樣,顯示出較強的適應性和轉軌的便利。如私學仿科舉考試採用貼經、詩賦等方法,使人對它刮目相看。唐代私學有經學、文史、詩賦、道玄、科技等五種類型。明代高級私學有結廬授徒講學和官余教學三種形式。近代新式私學有政治社團、有科技、女子、工礦、師范等性質的學校,學生人數少則數十人,多則數千人。僅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所創辦的私立學校,就有科普性質的兒童通訊學校,鄉村教育性質的曉庄師范,國難教育時期的中華業余補習學校、育才學校,民主教育運動中的夜大性質的重慶社會大學等。
關系制度

私學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教育制度,雖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其興衰發展乃至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可避免地總要受制於當時政府的文教政策。私學的興衰與政府文教政策的寬容與否成"反相關"。歷代政府對於私學的態度不外乎兩種:一是扶植利用,一是禁止壓制。

私學
春秋時期私學所以興盛,就在於它的出現滿足了社會各階級(階層)出於政治斗爭對人才的需要,因而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其時私學與政府的關系,在稷下學宮里表現得淋漓盡致。稷下學宮的初創,是出於田齊政權"招致閑人"的目的,因此齊國官方對其教學和學術活動並不多加干涉。相反,齊國君主還在政治和物質上給予學者們以很高的待遇。齊宣王承認"士貴",並表示"願請為弟子";對鄒衍、淳於髡等各派學者76人皆賜列第為士大夫,並在寬廣的大道旁為之修建高大第府以示尊寵。另一方面,稷下學宮的興盛,也為齊國造就了大量的濟世之才,當時齊能成為東方強國,稷下學宮應說是功不可沒。
戰國以後的歷代政府(除秦、前清)都對私學採取了扶植、進而利用的政策,如漢代對著名學者的禮遇,宋代對書院的資助,民國對私立學校的改造等。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官學的不足,對人才的培養、文化的傳播和學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而秦和前清,出於加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治的需要,對私學採取了嚴厲禁止和軟硬兼施的政策。秦統一中國後,廢百家而獨重法,"焚書坑儒"、"禁遊宦"、"書同文"、"行同倫",強化吏師制度,秦所以速亡,與其高壓專制的文教政策不無因果關系。清朝一方面通過開科取士、設制科、編纂書籍等措施來籠絡士人;另一方面,又對私學採取了高壓手段,如嚴禁"立盟結禮"(《卧碑文》)銷毀"異端"書籍、大興"文字獄"。這種文教政策,嚴重阻礙了學術的發展,也加劇了民族間的心理隔閡。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26686次
編輯次數:15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4-07-15
創建者:zhoutosing

網路消息:
參加有模有樣任務,編詞條贏壕禮!
洛陽古典紅木傢具博物館上線啦!
HOT!網路商城全場最低五折優惠
來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看精工細作
新聞早知道:卡卡離婚結束9年婚姻
新手上路
成長任務編輯入門
編輯規則網路術語
我有疑問
常見問題我要提問
參加討論意見反饋
投訴建議
舉報不良信息未通過詞條申訴
投訴侵權信息封禁查詢與解封
「學在四夷」。原來西周的官吏到各諸侯國去謀出路,各諸侯國甚至各卿大夫的私門需要士為他們服務,爭相養士,士的出路漸廣,於是出現了「士」階層。士的培養也就成為迫切的要求,私學便應運而生。士階層中出現了各種學派,代表著不同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各個學派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向各諸侯宣傳各自的主張,求各諸侯採納,以擴大政治上的勢力。

第一,在官學制度未建立之前,私學教育承擔了幾乎全部的教育任務,使中國古代教育從未中斷,而且有相當的發展。自秦代焚書、秦末戰亂、漢初 無為而治 前後近百年,私學教育從未停頓。古代的文化典籍、科學知識主要通過私學教育得以保存和傳播。參與漢代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人才,也大都是私人教學鍛煉和培養出來的。

第二,私學教育促進了不同學派的發展。秦代專尚法律,焚書坑儒,以法為教,法家之外的學術成就,在禁私學的禁令中繼續得到傳播和發展,主要是通過私學。秦末戰亂,私學猶存,講誦弦歌之聲不輟。漢初尚黃老之學,官學未立,各種學術流派都以私學方式傳播。漢武帝獨尊儒術,立五經博士,後置太學。黃老道法陰陽縱橫以至雜家仍以私學講授。古今經學之爭起,今文經學常居主導地位,古文經學常以私學講授,不斷展開斗爭,各自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最後促進了兩大學派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正是由於古今文經學的反復斗爭,私學與官學不斷爭奪,兩大學派互相取長補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相對而言,官學篤守師法、家法之風盛甚,私學教育卻較少受此限制,許多私學大師兼通古今經,表明私學教育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第三,私學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許多經驗在官學中應用、推廣。
本文抄自網路

Ⅶ 誰有七年級上冊歷史寶典訓練第9課 秦統一中國 答案

1、有利於中央控制地方
2、推恩令;削弱王國特權,減少地方叛亂的可能性
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版有利於權思想上進行大一統
4、共同加強了中央集權

1、張騫出使西域;聯系大月氏共同對抗匈奴
2、張騫出使西域是漢朝經營西域的開始
3、有益於東西方文化交流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歷史9課秦統一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