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番薯和玉米傳入中國後對當時的局勢產生了什麼影響
長期以來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清朝初期的所謂“康乾盛世”其實是“番薯盛世”,什麼叫番薯盛世呢?就是說康乾時期之所以出現了巨大的人口增長,其實是因為大量引入了美洲的經濟作物比如說番薯和玉米,依靠著吃番薯和玉米才養活了巨大的人口。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番薯盛世呢?其實我們並不難得出答案。
㈡ 假如明朝時期就有紅薯、玉米,是不是不會被清朝滅亡
即使明朝時期就有了紅薯,玉米,最後明朝依舊還是會被滅亡的,當然,肯定不是被清朝滅了,歷史上清朝入關之前明朝就被李自成滅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雖然明末是有天災,但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並非是天災,而是在於明朝的統治者太昏庸了。
當然,這個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在明朝後期已經出現了紅薯和玉米。紅薯是在萬曆年間引入明朝的,而這個玉米則比紅薯更早出現在明朝之中,在1531年的時候就引進到了中國,在明朝時期已經是全面普及了。所以說明朝時期是有紅薯和玉米的,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被李自成滅了。
㈢ 明朝的紅薯和玉米有什麼故事,為什麼說有它們明朝就不會滅亡
中國一直就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自然很高。紅薯和玉米都可以吃。
㈣ 玉米和番薯是什麼時候由誰引進到中國的
玉米和番薯是明朝引進中國的,由誰引進的史料並未記載。
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根據方誌記載,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紅薯。而生活在隆慶年間的徐渭更是詠過馬鈴薯「似芋而此差松甘」。
由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收錄了紅薯在各省推廣種植的時間:
雲南1576年,廣東1580年,福建1593年,浙江、江蘇1608年,四川1733年,廣西、江西1736年,湖北1740年,山東1742年,河南1743年,湖南、陝西1746年,河北1748年,貴州1752年,山西1758年。
《中國史稿地圖集》還收錄了玉米在中國推廣種植的時間:
廣西1531年,河南1543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73年,福建1577年,廣東1579年,山東1590年,陝西1597年,河北1622年,山西1672年,江西1673年,湖北1669年,遼東1682年,湖南1684年,
四川1686年,安徽1735年,新疆1846年。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書的《鞏縣志》中,稱其為「玉麥」,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則稱其為「番麥」。最早稱呼其為「玉米」的是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4)紅薯玉米對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緯度之間。栽培面積最多的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羅馬尼亞。我國的玉米主要產區是東北、華北和西南山區。
玉米和紅薯在明朝中葉以後便已傳入中國。明朝晚期,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比如徐光啟就為推廣紅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薯十三勝」進行宣傳。
雖然玉米和紅薯至遲在隆慶、萬曆年間便已進入中國,但它們也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這兩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特別是紅薯食用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不高。
而到崇禎年間,全球進入小冰期,再在全國范圍內,特別是最嚴重的陝西地區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㈤ 紅薯和玉米有什麼故事為什麼說有這些明朝就不會滅亡
紅薯和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產量比較高,而且,這兩樣東西比較容易果腹。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滅亡是因為李自成起義。李自成起義攻佔京都,標志著明朝的滅亡。後來清軍入關,曾國藩帥兵南下,攻克南京,挖出了李自成的屍首,才標志著清政府統治的開始。所以說,假如有了紅薯玉米這樣豐富的糧食作物,人們吃得飽穿的暖,誰還會跟著李自成去起義呢。清軍攻下一個小小的李自成容易,但是,攻下大明王朝可不一定那麼容易。從這方面來說,紅薯和玉米的歷史地位不可小覷。
也正是得益於這場災難,相應李自成的人越來越多。李自成一路南下,當時的明政府已經窮途末路,抵抗無力,最終只能敗下陣來。可是李自成沒有瀟灑多久,清軍入關,政權最終成了滿人的天下。
㈥ 玉米和紅薯何時傳入中國,何時推廣種植
玉米和紅薯這些農作物如今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雖然現在我們很少拿它們當糧食吃,但是在古代卻也是主糧之一呢。其實玉米和紅薯都是中國引進過來的植物,那麼它是什麼時候傳過來的呢?
玉米和紅薯在明末大量種植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讓人們的口糧大大增加了。這兩種作物產量非常高,那個時候小麥畝產三四百斤都不錯了,再除去稅賦窮人家都不夠吃。自從有了這兩樣寶貝之後,人們的糧食就多了,這也促進了人口的急劇增加。在明朝以前中國人口從未過億,達到五六千萬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從明末開始簡直是瘋狂增長,清朝末年達到了四五億人。看來糧食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啊!
㈦ 玉米紅薯成就了康乾盛世,為何沒能拯救之前的大明王朝
明王朝的滅亡,最主要的是持續多年的旱災,朝廷對飢民流民的處理不當導致農民起義,若不是李自成張獻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遼東的滿清很難跨過山海關。明末清初經過改朝換代,中國人口從明朝的一億多人銳減至1400萬,但在清朝中期又出現人口井噴式增長,乾隆年間人口突破3億大關,清朝人口繁榮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土地政策和推廣玉米、番薯、土豆等耐旱作物。
實際上玉米、番薯和土豆等耐旱作物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就進入中國了,這些耐旱作物從萬曆年間到明朝末年,經歷了幾十年,為何明朝廷不將其推廣到全國,來解決旱災和飢荒的問題呢?玉米紅薯成就了後來的康乾盛世,為何就救不了之前的大明王朝呢?
實際上根據方誌記載,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玉米和紅薯。而生活在隆慶年間的徐渭更是詠過馬鈴薯「似芋而此差松甘」。
由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收錄了紅薯在各省推廣種植的時間:雲南1576年,廣東1580年,福建1593年,浙江、江蘇1608年,四川1733年,廣西、江西1736年,湖北1740年,山東1742年,河南1743年,湖南、陝西1746年,河北1748年,貴州1752年,山西1758年。
《中國史稿地圖集》還收錄了玉米在中國推廣種植的時間:廣西1531年,河南1543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73年,福建1577年,廣東1579年,山東1590年,陝西1597年,河北1622年,山西1672年,江西1673年,湖北1669年,遼東1682年,湖南1684年,四川1686年,安徽1735年,新疆1846年。
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成書的《鞏縣志》中,稱其為「玉麥」,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則稱其為「番麥」。最早稱呼其為「玉米」的是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在明朝萬曆年間的小說《金瓶梅》裡面,提到過「玉米面鵝油蒸餅」的做法:將玉米面與小麥面摻勻,打好池子,澆入燒化的鵝油,再開水燙,邊燙邊攪,略冷用手搓揉成塊待用。把搓揉好的面塊分成五大塊,每塊揉好擀薄,抹上鵝油,撒上鹽、花椒面,卷出條按薄,逐塊如法待用。將搓好的椒鹽坯料,放籠中蒸二十分鍾,出籠待涼後,剁成二指寬條,擺盤上桌。
《金瓶梅》當中出現了如此講究的做法,可見當時玉米的各種食用方法也已經為北方人所熟知。
由此可見,玉米和紅薯在明朝中葉以後便已傳入中國。
明朝晚期,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比如徐光啟就為推廣紅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薯十三勝」進行宣傳:「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婦???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當米穀,凶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旋作餅餌,勝用餳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而利多,易於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種,初冬收入,枝葉極盛,草穢不容,其間但須壅土,勿用耘鋤,無妨農耕,十二也;根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復生,蟲蝗無所奈何,十三也。
」。
雖然玉米和紅薯至遲在隆慶、萬曆年間便已進入中國,但它們也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這兩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相信很多70、80年代以前的朋友都吃過玉米飯,在中國經濟落後的年代,很多地區就只能吃玉米飯,這東西雖然吃下去很耐飢餓,但口感太差難以下咽,若不是迫於無奈很少有人吃。紅薯更是吃了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對玉米和紅薯這些高產作物種植積極性不高。
而到崇禎年間,全球進入小冰期,再在全國范圍內,特別是最嚴重的陝西地區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從中央氣象局編纂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華北東北近五百年旱澇史料》等文獻中收錄的氣象記錄來看,崇禎大旱始於1627年(天啟七年)的陝西北部,1630年(崇禎三年)擴大到陝西全境及河南,1633年(崇禎六年)擴散到京師(河北),1638年(崇禎十一年)擴散到山西、山東、南直隸(江蘇安徽)。
到1641年(崇禎十四年),旱災席捲明朝十五省(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中的十二個,僅廣東、福建、雲南沒有旱災的記錄。從形勢上來看,此時北方各省的旱災已持續十年以上,陝西的極旱已經持續了近十五年,這些地方的大量飢民已經變為流民或參加起義軍,而且外有清軍不斷犯境。即使明朝中央政府有心,也已不具備在這些受災省份推廣種植紅薯和玉米的條件了。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雍正「攤丁入畝」,這兩項政策是清朝中葉發生人口爆炸的根本原因。人口增加導致糧食壓力增大。再加上大片良田改種商品價值更高的煙草棉花等作物,紅薯、玉米,以及後來傳入的馬鈴薯,這些高產作物的種植規模才擴大。但是在推廣種植方面,仍需要朝廷的介入和干預。以紅薯為例,它雖然在乾隆八年即已傳入河南,但乾隆五十年仍需要皇帝親自叮囑河南官員推廣種植。
(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諭軍機大臣等:「閩省地方向產番薯一種,可充糧食,民間種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屢經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種豫省,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著傳諭軍勒渾,即將番薯藤種多行採取,並開明如何栽種澆灌之法,一並由驛迅速寄交畢沅,轉飭被旱各屬,曉諭民人依法栽種。
與玉米和紅薯相映成趣的是占城稻在中國推廣普及的歷程。宋真宗時遣使至占城,取稻種三十石種於福建(也有研究者認為占城稻進入中國的時間可能更早,甚至在宋朝建立之前)。因其耐旱,大中祥符五年又取稻種三萬石,分種於江淮、兩浙。當時的中國晚稻(如紅蓮稻)自播種至成熟需150天,粒肥而香;占城稻只需100天(後縮短至60天)即成熟,但單產量低,且味道不好,屬於下等米,只供農民食用,或用做軍糧、馬料。
而正賦(上供米)仍徵收宋朝本國的晚稻粳米。宋朝官米(以及地主租米)只收晚稻粳米的另一個原因是占城米不耐儲存,容易腐爛變質。
馬鈴薯在歐洲的境遇與占城稻、紅薯和玉米在中國的遭遇相似。它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就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並且傳播開來,但是在此後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歐洲對馬鈴薯的消費量並不是很大。直到十八世紀初歐洲因工業革命、醫學技術改善、經濟進入良性發展等原因而發生人口膨脹,馬鈴薯才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由此可見,在選種育種技術相對落後的古代,糧食作物的「產量高」與「口感好」這兩個特徵就像蹺蹺板的兩頭,很難兩者兼顧。在過去的小農經濟年代,農民種地都是自給自足,在正常年景,農民肯定會優先選擇種植口感更好而產量偏低的糧食作物,在交納租賦及市場出售時,這類糧食也更受歡迎。
㈧ 有人說明朝要是有紅薯、玉米,就不會被清朝滅亡,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我覺得這個說法沒道理。
一、紅薯、玉米在明代已經引進中國了紅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一般認為是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在菲律賓生活的陳振龍帶回中國,在福建推廣,在當時便是公認的救荒作物,明末徐光啟將之從福建引進上海,隨後在江蘇一帶推廣。
如現在很流行從氣候角度分析朝代更迭的原因。
這些農民之所以揭竿而起,並非吃不飽這么簡單。
因此即便紅薯玉米在明代如清朝那樣,不但引進來而且大規模種植,也解決農民起義的根源.
㈨ 紅薯玉米給中國帶來多大影響,這才是中國人
不可以。因為玉米的高度一般在2米左右,而紅薯為匍匐性生長,二物皆為全日照植物,不耐蔭。如此玉米生長是沒有問題,可紅薯就無法正常生長了!
㈩ 辣椒,玉米,紅薯,土豆等都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1、辣椒:明代時期辣椒傳入中國。
2、玉米: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內是1531年,距離哥容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
3、紅薯: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
4、土豆: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
(10)紅薯玉米對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後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境內最晚傳入卻用量最大且最廣泛的香辛料。
明《草花譜》記載了「番椒」,最初吃辣椒的中國人都在長江下游,即所謂「下江人」。下江人嘗試辣椒之時,四川人尚不知辣椒為何物。有趣的是,辣椒最先從江浙、兩廣傳進來,但是沒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卻在長江上游、西南地區泛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