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二戰紀錄片感想

世界歷史二戰紀錄片感想

發布時間:2021-03-06 05:00:35

㈠ 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感受

可怕,無情和毀滅、

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國家之間積極和解、協同發展才是王道。

國與國之間要用和平的態度和法律的手段來解決爭端,敵對國家之間積極和解,從而可以打下基於友誼、信任和共同價值觀的良好動態關系。回望過去70多年的歷史,正是因為和解,帶來了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從而使很多國家完成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轉型。

二、民主和法治是一切國家和民族復興的不二法門。

任何人,任何國家的國民,本來都有野蠻和文明兩個方面。文明就是約定俗成或通過合法程序制定的規則和制度。只有後天灌輸的這些規則和制度才能約束、制止人類的野蠻。

民主和法治是迄今為止人類逐步形成的最好的制度和公共生活規則。德國人就是因為擺脫了民主和法治的約束才犯下大屠殺的滔天罪行的。

三、任何民族都應該擺脫民族主義煽情的欺騙。世界上只有劣等的制度,沒有劣等民族。一切種族、民族優越論的叫囂都是欺騙。

四、應該以對人的價值的高度尊重,以現代人權已有的成就為標准,徹底清算各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盲目肯定本民族文化中的一切是可怕的。

(2)世界歷史二戰紀錄片感想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

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戰爭的破壞力空前增大、戰爭手段空前增多、戰爭樣式空前豐富、戰爭空間空前廣闊。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㈢ 二戰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心得體會

帝國主義國家殖民擴張和相互爭霸所造成的長期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秩序專是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屬的深層原因。希特勒以無限『生存空間』為依託的擴張野心,墨索里尼對『最高統治權』的追求,以及日本要征服亞洲最終爭霸世界的目標都具有無限擴張性。20世紀西方國家的民族主義「逐漸失去了維護本民族正當權力和利益的進步性」,蛻變為維護資產階級統治集團利益的「極端民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證明了只要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齊心協力,同仇敵愾,任何非正義勢力必將滅亡。維護世界和平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也是共同的心願,共同的任務。面對法西斯的猖獗,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政治及宗教信仰的人們是能夠走到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堅決消滅法西斯,維護世界和平,建立了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當法西斯面對全人類的敵對斗爭,其失敗是必然的。

㈣ 天罰二戰紀錄片觀後感作文

首先,應該是天啟吧。貌似沒有天罰。
《天啟》(又名《二次大戰啟示錄》),是由專法國製作的紀錄片,該屬紀錄片以親歷者的視角重現了二戰的真相,從世界不同眼光去深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講述了這場戰爭的參與者(士兵)、受害者(民眾)以及製造者(政治、軍事領導)的悲慘命運。
觀後感:標准答案:如果一個人有著極大的政治野心,有著極好的演講能力,有著極強的種族歧視,那麼在一個適當的時機他會爬上高位,進行種族清洗.希特勒具有了所有的條件,在野心和決心的雙重作用下,最終發動了二戰.在德國取得政權並建立納粹系統後,希特勒開始覬覦歐洲.出人意料地,在入侵波蘭前,希特勒和斯大林結盟.法國和英國別無選擇,只得對德國宣戰,而此舉並未阻止德國和蘇俄鯨吞、蠶食波蘭.對猶太人和吉普賽人的迫害也就此展開.對西歐國家,「非實戰狀態」開始,這是一段充滿等待、不確定和卻還留有希望的時間.回想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受的苦,法國人仍希望能避免開戰。結果血腥二戰還是開始了。所以要珍惜和平。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記錄片說明一個道理:拳頭硬才是硬道理,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國家才有資格談民族尊嚴。

㈤ 通過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你有什麼感想

戰爭是殘酷的,我們要熱愛和平遠離戰爭,讓和平的鍾聲永存,同時我們也要記住歷史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努力壯大自身。

㈥ 歷史二戰電影觀後感,從歷史角度考慮,不少於300字

日本二戰電影《吾為君亡》觀後感
1,首先我是名中國人,我承諾一生忠誠於我的祖國,也願意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為國家獻出生命。
我不是軍人,也不是鼓吹歷史充滿仇恨的憤青,更不是崇尚戰爭敬拜戰爭的右翼傾向分子。
下面我將要打出的文字只是我看了這部電影後,自己的真實感受與想法。
2,毫不誇張的說,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曾數次流淚。我強制著試圖不讓我的淚水滑落,但是這些抑制不住的淚水卻在頑強地為那些青春年少,剛毅勇猛的戰士,為那些溫柔善良,和美堅韌的女人毫不吝嗇的涌流。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民族精神與民族靈魂。日本民族的精神與民族靈魂通過這部電影完整的展現出來,看了之後讓我肅然起敬,同時也心生惶恐。
我深深地理解為什麼日本在戰後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能夠從戰敗國的陰影中脫影而出,並由一片廢墟資源匱乏的彈丸島國一躍發展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也懂得為什麼大多數日本人的工作態度與人格素質及其他們的產品會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尊重與好評。
這些輝煌的成績體現了一個成功民族的精神魂魄所在。也正是他們這種堅韌,忘我,百折不饒,視死如歸,凝聚團結的民族精神與魂魄才托起了當今世界上一個繁榮強大的大和民族。
3,我們中國人在稱呼日本的時候總是「小日本,小日本」的叫著。日本的確小,國土面積小,個頭相對也小。但是他們的民族精神與國民信仰卻齊天之大。
人的生命最寶貴!但影片中,近乎每個士兵卻無畏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懼自己胸膛里的熱血,為了國家的榮譽與興亡毫不猶豫的去戰場赴死。
這種精神信仰比天還要大,這種民族氣節比天還要高。偉大的信仰與氣節是無邊無盡的。那些神風戰隊的成員,那些赴死的人,那些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生命,在他們每一顆鮮活跳動的心臟里誰又沒有親情,愛情,友情?
面對所有珍貴的情感,卻沒有人選擇逃避。每個人都在義無返顧的接受死亡。即使知道了必將失敗的結果,卻仍然赴死,這不是愚昧,更不是無知。這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國家精神在激勵他們要這樣做,必須去做。
生命之大,親情之大,愛情之大,友情之大,這些看起來最大的意識形態卻在國家,民族面前顯現的如此渺小,甚至無法比擬。
4,影片逐一為我們展現出親情,愛情,友情的珍貴,但更多的是通過這些珍貴的情感來揭示戰爭的殘酷與反思。
人類永不停息的競爭社會里,國家和平的前提與保障是民族的強大與繁榮。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興盛,靠安逸封閉與努力創造是遠遠不夠的。
歷史告訴我們,真正和平的保證靠的是強大堅實的武力基礎,甚至靠的是強悍的侵略與擴張。
這種和平保障的侵略與擴張體現在一個國家民族的信仰上與這個國家的精神本質原動力基礎上。
美國是當今世界霸主。我們簡單回顧下美國的歷史就會不難發現,美國幾乎所有發達成果都是建立在侵略與擴張的前提下繁榮起來的。
美國建國2百多年,卻有1百多年在戰爭。現在的美國人都在說要和平要和平,實質上卻在骨子裡考慮著戰爭,考慮著如何在戰爭中繁榮。
5,1776年的美國,從那一年開始註定要與戰爭結盟。從墨西哥灣到菲律賓海沿線,從一戰二戰的肆虐到越戰伊戰的屠殺,從歐洲到亞洲,從美洲到非洲,從地中海到太平洋到南大西洋,美國式的侵略擴張幾乎橫跨了整個世界,就是這樣無數次的「正義自由」的戰爭,使美利堅人確立並堅信了他們的民族信仰與民族精神,繼而造就出一個在軍事領域,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有著豐厚碩果的戰略美國與霸主美國。
一位美麗善良的未婚妻跪俯在即將開著殘舊飛機去捨身赴死的飛行兵腳下,嘶聲的求著:「請帶我一起去吧,一起去吧。

㈦ 簡述學習二戰歷史的感受

再次走進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29歲的柏林人費利佩·史密斯回憶道:「還記得第一次走進紀念碑群時,隨著碑柱變得越來越高大、布局越來越緊密,我也越來越感到壓抑。這是二戰大屠殺那段歷史帶給我的感受。」
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位於柏林市中心,是一座紀念所有被德國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的建築物,由2711根長短不一的灰色碑柱組成,最高的有4.7米,最低的不到半米。從遠處望去,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濤起伏的石林。
「反思歷史已經刻入了許多德國人的靈魂深處。即使在不參觀紀念碑時,我也會反思那段歷史。無論在德國的新聞中閱讀到何種報道、德國政治有何舉動,德國人最根本的認知是:那段歷史絕對不能重演!」
據史密斯介紹,反思歷史能如此紮根德國社會離不開上世紀70年代德國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自那時起,反思納粹歷史進入了德國學生的歷史課堂。
以柏林為例,德國學生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二戰歷史,一直到高中畢業。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除了講解課本里的知識,歷史課老師還會把了解歷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例如,在課堂分組活動中,學生可以從同齡人多樣的視角中了解二戰歷史,正是不同視角的帶入使得德國學生對那段歷史的探索總是充滿活力。」
1月27日「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當天,許多柏林學校甚至會把課堂搬進集中營或者博物館中,讓學生們近距離「觸碰」歷史。「即便不在學校,在德國媒體、紀錄片、紀念性建築的助推下,大部分德國人依然會保持反思歷史的習慣。」
談及德國人反思歷史的原因,史密斯說,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因此,德國人有責任向下一代講述那段「黑暗」的歷史,有責任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當然,對很多德國人而言,背負著罪惡感並非易事,但同樣,我們也帶有一種自豪感,因為我們勇於面對曾經犯下的錯誤,」史密斯說,「對我而言,忘記那段歷史是對過去所發生一切的否認。」
史密斯說,他兩歲大的女兒還未參觀過大屠殺紀念碑群,但他打算將來帶她過來。「不管我的孩子能否理解這個設計的內涵,我計劃帶她進去感受一下,」史密斯說,「我認為,我們需要傳承下去的不僅僅是負罪感,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感。」

㈧ 二戰通史讀後感500字

《二戰通史》紀錄片看完了,共13集,不愧是通史,二戰來龍去脈很清楚。更為可貴的是,該紀錄片給了我們戰爭的啟示,讓後人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和戰爭對人性的扭曲。
這部紀錄片是英國一家電視台錄制的,有著很明顯的西方中心主義。東方的抗戰在其看來分量並不重。在意識形態上也有偏見,前蘇聯對戰爭的推波助瀾表現很明顯。英美的抗戰被描繪為正義。
沒有人喜歡戰爭。但戰爭還是像惡魔一樣籠罩在人類文明的上空。本紀錄片很好的揭示了人性惡這一戰爭的根源。人性中的貪欲,資源和生存空間的的爭奪才是戰爭爆發的根源。
英美在該紀錄片中是正義的化身,但他們也做過許多非人道的事情,比如轟炸德國平民區。但我們卻不應該因此而抹殺正義與邪惡的區別,而把人性惡當成全部人性。這樣做的結果只會為下一場戰爭埋下心理種子。其實,向善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二戰最終民主戰勝專制,正義戰勝邪惡就是明證。對人類的未來,我們還是應該充滿信心。
二戰對人類文明的進程影響是深遠的,它深入了人類文明的血液。不了解二戰的殘酷,我們就不會理解二戰前後的各種思潮。文藝復興以來,隨著人的發現,理性的泛濫與信仰的缺乏,包括弗洛伊德對人性的悲觀看法,都可以看作是法西斯發展的文化土壤。據說,二戰德國士兵身上搜出來的書便是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納粹將黑格爾的正反合理論作為它種族優越論的理論基礎。
二戰也讓人們看到了話語權力的威力,在話語的構建中,人會變得如此的喪心病狂。而這種話語無處不在的權力,在戰後受到了世人的猛力批判。人們對話語,保持了警醒。
不可否認,戰爭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二戰中,新科技層出不窮,也使得人類更加認識自己。民主和互相尊重成為了世界人的共識。
時間,會使人們忘記記憶中的不好,而使閃光點更耀眼。長期的和平生活,甚至會使人們認為戰爭是浪漫。通過回顧戰爭,我們才能克服遺忘。

㈨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感想

建議你認真看一下丘吉爾的《二戰回憶錄》,歷史只有自己認真去看、去體會才能寫出文章來啊!

㈩ 我要求一篇關於二戰以前世界史的讀書筆記,很急!!

看了加分啊!!謝謝

《史記》讀書筆記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巨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贊這部巨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司馬遷,字子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系的演變,從而了解 「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馬遷為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司馬談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下限到漢武帝末年時期,前後跨越三千多年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列傳」是重要人物傳記。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按司馬遷所說,編寫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關系,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史記》參考了眾多典籍,如《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和諸子百家等,同時參考檔案、民間古文書籍。他還親自采訪,進行實地調查,然後對材料精心選擇使用,治學態度異常嚴謹。

漢代之前的歷史著作在內容、史事、材料、作者編撰水平上都無法和《史記》相比。可以說,《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基本都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敘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魯迅先生對史記的評價也很高。

司馬遷去世之後,《史記》並沒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視。到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經過努力,才開始流傳,但到東漢時已經有了殘缺。

注釋方面,南朝宋的裴著有《史記集解》,是現存最早的舊注本,唐朝司馬貞撰寫《史記索隱》,有很多新見地,唐朝的張守節用畢生精力寫成《史記正義》,成就較高。

該書現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黃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認為善本,經商務印書館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明朝的《二十一史》本、清朝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參考價值都很高。清朝同治年間有金陵書局的刻本。1959年,中華書局所出標點校勘本利於現今的讀者學習參。... ...

全書略於先秦,詳於秦漢,所述秦商鞅變法至漢武帝晚年的歷史,約佔全書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腦,為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曰「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同時,也是全書的總綱,是用編年體的方法記事的。在「本紀」的寫作中,司馬遷採取了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愈遠愈略,愈近愈詳。「本紀」托始黃帝,是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師。將項羽列入「本紀」,一是秦漢間幾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二戰紀錄片感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