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是
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漢書》(又稱《前漢書》)。
② 斷限的史書斷限
史書斷限,是指關於史書內部全面安排的一種體例。
斷限,是說斷於何時,限於何代,是史書所記史事的起訖年代。晉武帝時,「朝廷議立晉書限斷」,荀勖、王瓚、賈謐三人各提出一種意見,發生爭執,一直鬧到晉惠帝即位後,「更使議之」,才得到解決《 晉書 ·賈充傳》 。所謂「限斷」,也就是斷限。這是史書上提出斷限的第一次的明確記載。事實上,斷限的思想和運用比這早得多。司馬遷在《史記》全書最後的一句話是:「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這里講的就是斷限。班固說他的《漢書》「起元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也交代了斷限。其後,司馬光著 《資治通鑒》,「起周威烈王,訖於五代」,同樣明確了本書的斷限。這些,都是從全書總的斷限來的。如果從一部書的各個部分來看,或因需要闡述某些史事的淵源。或因需要補充前史之所 ,往往在局部上要突破全書的總的斷限。《漢書》表、志,上溯周、秦。沈約《宋書》諸志,起自曹魏。劉知幾在《史通· 斷限》中對它們進行批評,認為是失於斷限。其實,他的批評有些過分,未察前人深意。劉知幾還說到關於少數民族的史事「前撰已著,後修宜輟」,否則這不僅失於斷限,甚至成了「駢指在手」、「附贅居身」,這也不能認為是正確的看法。史書斷限,各有通觀全局,求其大體 。
史書斷限,各有標准。古代史家斷限的標准往往為的是明「正 閏」、辨 僭偽」、定正統。班彪著 《王命論》,主張「漢德承堯」,班固也提出「漢紹堯運」,這是在給漢皇朝定正統。上引荀勖 、王瓚、賈謐三人為晉書斷限發生爭論,實質是以魏為正統還是以晉為正統的爭論。宋元時期,這種以「正統」為斷限標準的觀念,有更突出的表現。直到二十世紀,出現了以社會發展階段的性質作為斷限標準的歷史著作,傳統的斷限標准才被新的斷限標准所代替。
③ 歷史斷代總是搞不懂!
★是啊,歷史斷代確實難懂。
僅「夏商周斷代工程」,就由政府資助上千萬人民幣、轟轟烈烈地搞了五年。
給你《中國歷史朝代簡表》,希望能幫上你。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盤庚→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丕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歷史朝代歌(有助記憶)
第一種(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簡易版) 歌訣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休。
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訣二(香港中學生常用簡易版本)
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兩漢三國晉,晉後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種[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忙,
北隋滅南陳,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值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二首 (學生易記)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第五首
盤古開天又闢地,炎黃二帝戰蚩尤。
堯舜大禹夏商周,春秋戰國秦二漢。
三國二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
北南二宋元明清,中華民國共和國。
第六首
(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④ 怎樣看待中國近代史的斷限
中國近代史從鴉片戰爭(1840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為止。中國近代史,是一部版充滿災難、落權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實現現代化而斗爭的歷史。
⑤ 中國近現代史的斷限
第一種是因為五抄四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革命從此成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同盟軍,不再是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同盟軍,這就是說中國革命的性質從此由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而第二種中國由半殖半封變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⑥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時間斷限
中抄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鴉片襲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中國近代史始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止於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實現現代化而斗爭的歷史。
⑦ 影響歷史斷限因素有哪些
摘要:《史記》「述於陶唐,至於麟止」是司馬談所訂定的斷限。司馬談將《史記》起於陶唐,一是司馬氏的先祖在陶唐時期顯揚於世的緣故,二是基於「考信於六藝」的原則;司馬談將《史記》訖於麟止,是因為《史記》自比《春秋》,是接續《春秋》而作,孔子輟筆於麟止,因而仿效訖於麟止。從「自傳」和「記載歷史」的視角來看,司馬遷將上限移至黃帝的原因,一是黃帝是司馬氏的始祖,二是各民族都是黃帝的後代子孫。這是從個人家族的血緣關系擴大到民族之間的血緣關系。《史記》的下限經過司馬遷三次更動:第一次下修至太初,第二次下修至天漢,第三次下修至武帝末年。其原因皆是涉及重大歷史事件必須加以記載,而且這些事與司馬遷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關鍵詞:司馬遷;《史記》;斷限
司馬遷於《太史公自序》曰:「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1]3300又曰:「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1]3321兩處所說《史記》的起訖,各有兩個上限和下限,產生了突兀的情形。以下筆者就此問題,論述己見。
一、《史記》斷限之研究略述
自《史記》成書以來,歷代學者們就《史記》斷限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關於上限,司馬貞《史記索隱》雲:「《史記》以黃帝為首,而雲『述陶唐者,案《五帝本紀》贊雲『五帝尚矣,然《尚書》載堯以來。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故述黃帝為本紀之首,而以《尚書》雅正,故稱『起於陶唐。」[1]3301《史記》上限雖起於黃帝,但諸子百家言及黃帝的部分言辭不夠典雅端正,並且有太多過於荒誕不可信的內容。儒家六藝的經典之一《尚書》,從唐堯開始記載,文辭典雅純正,內容真實可靠,所以稱《史記》起於陶唐。據此我們可以認為,司馬遷一方面基於《伯夷列傳》中所說「考信於六藝」[1]2121的原則,一方面又為了不違背真實性,所以才在《太史公自序》兩處有不同的說法。
⑧ 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時間斷限
中國近代史的開始,海內外史學界有幾種不同的看法,蕭一山、李守孔、李方晨等認為,應當從明清之際(約1600年前後),西方人開始東來,對中國與全亞洲發生影響開始;且這樣還可使近代中國的起點與歐洲的近代、清朝的建立有所重合,增加研究方便。也有人認為,不應過度強調西方的影響,應從中國內部的變化來劃分中國近代史;如孔飛力以1864年中國最後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的滅亡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有學者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為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的分界線,使其可以和清朝與民國的分界重合。台灣方面在中國近現代史分界上也就偏向此一說法。
按照中國大陸官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習慣分法,中國近代史起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結束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又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最近的大陸學者和官方的觀點,中國近代史時期劃分的標志,應該能全面地反映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演變過程。因此應當將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至1949年9月底,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演變的完整過程,去作為中國近代史劃分的標志。並且,目前中國多數教科書也是按照1840-1949年來定義的,具體原因是,編寫教科書的學者認為:時代的分割應是由社會性質的改變來確定的,例如西歐的古典文明時代和中古文明時代(基督教文明時代)就是以政權性質和社會財產歸屬依據(教會神權和皇家統治權)來分割的,政權的交替引起了社會性質的變化,這雖不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變化那麼明顯,但是精神統治和權力統治兩種制度足以成為分割依據。 恰如其談地,鴉片戰爭的爆發,包括簽訂的《南京條約》,使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開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並且直到最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這即是社會性質的轉變。而這種社會性質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性質,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統一政權確定(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擺脫封建性質之時,才宣告結束。因此,目前1840-1949年的近代史范圍成為了較為普遍的說法。
P.S:我個人偏向於1840-1989 那正好是一個開始和一個徹底的結束......純屬個人觀點.....
⑨ 中國的斷代史指的是哪個年代為何會出現
什麼跟什麼呀。斷代史不是斷掉的歷史,是寫史書用的一種體例,只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除此自外還有
紀傳體
典志體
紀事本末體
國別體
通史
⑩ 怎樣看待中國歷史的內涵與斷限答案
中國歷史悠久,自夏(新石器時代二里崗文化),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回的中央集答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神話傳說中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新石器時代二里頭文化(夏)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