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日本中國歷史表

日本中國歷史表

發布時間:2021-03-05 22:28:15

⑴ 請問哪裡有中國和日本歷史年代對照表謝謝!

網上搜索去

⑵ 歷代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

後來發生復了蒙古入侵,一次全制軍覆沒,二次碰上台風,日本倖免於蒙古的蹂躪。
再往後就是明朝的侵朝。
=============
第二次的台風是在七月末才來的,蒙古軍則是在六月初登陸,打了兩個月寸土未進最後一場台風摧毀了所有船隻,二十幾萬人就這么投了降,被不到十萬的日本人給俘虜了。

另外中國過去不是不想滅亡日本,但是要有這個能力才行,中國雖強,但是國家大了事情就多,比侵華的日本人更加能殺人更加兇殘(日本人拿槍掃了幾個星期才在南京殺了30萬,女真人一把火直接燒死了揚州80萬人)的北方游牧民族年年都來燒殺強掠,中國少馬追不上他們只能把大量兵力層層布防,哪裡來的多餘的兵力去打日本?再說跨海作戰補給線過長,對敵情不熟悉哪能這么輕松就打贏,日本侵擾高麗和中國很簡單,因為洋流是從日本那邊過來的,人只要腰上掛個葫蘆就能順著海流漂過來,中國派兵日本就很麻煩,就像蒙古人,派了5萬蒙古武士+5萬高麗兵+10多萬南人奴隸兵去打日本,結果被10萬不到的日本人在九州沿海堵了將近兩個月,最後全部被俘虜,就幾個當官的和三個士兵逃了回來。

⑶ 誰能提供較詳細的日本紀年表,和重大事件表

第一節 鐮倉幕府與元軍征日

一、鐮倉幕府
1180年,富士川之戰獲得勝利後,源賴朝在鐮倉(今神奈川縣鐮倉市)設置統率御家人的「侍所」,其長官「別當」由和田義盛擔任;1183年,源賴朝從後白河法皇處得到統治關東、東北地區的任命;1184年,設置處理行政事務的「公文所」(後為「政所」)和司法機構的「問注所」,其長官「別當」、「執事」分別由原朝廷下級官員大江廣元及三善康信擔任;1185年從後白河法皇處得到往各國派守護、往庄園及公領派地頭的權利。守護由最早與源賴朝結成主從關系的高級御家人擔任,本來的職責是「大犯三條」,即組織武士定期到京都或鐮倉擔任警衛,並具有統帥軍隊、逮捕謀反者和殺人犯的警察權,但也具有向地方官員下達命令的行政權,是掌握國衙實權的人物。地頭也由御家人擔任,其職責是督促土地耕種者向領主或國衙繳納租稅,並按照每段田收五升兵糧米的標准為幕府徵收賦稅,也具有鎮壓庄民反抗以及追捕強盜、維持治安的任務;1186年,源賴朝在京都設置京都守護,擔任京都的守衛,並統帥在京都的御家人。同時在北九州大宰府設置鎮西奉行,在東北設置奧州總奉行,管轄兩地域;1190年,源賴朝到京都,被任命為近衛大將軍;1192年源賴朝從二條上皇處得到征夷大將軍的稱號,正式成立幕府。
由此可見,鐮倉幕府的統治基礎是「御家人制度」。御家人是在源平戰爭中同源賴朝結成主從關系的武士,即其家臣。本來這些武士是各地的在鄉領主、庄官或名主等,源賴朝為得到他們的長期效忠,明確宣布「私領本宅,領掌如故」,也就是所謂的「本領安堵」,即承認並保護他們的原有土地所有權。除此之外,還根據戰功授予新的領地,即所謂的「新恩給與」。為此,御家人要無條件地服從主君源賴朝,並在戰爭中為其出生入死。鐮倉幕府成立後,將軍任命這些御家人為各地的守護或地頭等官職。作為回報,御家人率領自己的隨從定期前往京都或鐮倉,擔任警備的任務,其費用完全由自己承擔。
鐮倉幕府通過任命守護或地頭的方式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統治機構,形成了與京都朝廷並立的雙重政權結構,天皇朝廷的權力也因此受到嚴重削弱。盡管朝廷對其進行了抵抗,最初地頭的設置也僅限於平氏家族或與平氏家族關系密切者被沒收的領地,但隨著幕府的權力越來越大,地頭遂遍及全國所有土地,與守護一道成為幕府統治的重要支柱。雖然鐮倉幕府具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但其統治的合法性仍需藉助天皇的精神權威,例如將軍職位的繼承須得到天皇的任命,即使在統治體制方面亦沒有完全取代律令體制,因而京都政權得以保存下來。當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中,雙方圍繞國家權力的掌管時常發生沖突。
鐮倉幕府的經濟基礎以將軍所有的封地和直轄領地為中心,即「關東知行國」和「關東御領」。「關東知行國」也稱為「關東御分國」,為將軍的封地,最多時達到九個,即為伊豆、相模、上總、信濃、越後、駿河、武藏、下總、豐後。在這些封地上,將軍可推薦知行國的長官國司,並獲得該國的部分收入;「關東御領」是以源賴朝為本家或領家的庄園和公領,以及被沒收的平氏家族領地,共有500所。「關東御領」由幕府政所統一管理及徵收租稅,是幕府的主要財政來源。

二、承久之亂
1199年鐮倉幕府的創始人源賴朝去世,年僅18歲的其子賴家繼任將軍。賴家精於弓箭馬術,但缺乏其父的政治才能及權威,獨斷專行,重用其岳父,排擠幕府元老,引起許多御家人的不滿。在源賴朝之妻北條政子的主持下,首先剝奪了賴家的裁判權,然後組成13名元老決定重大決策的協議制。1200年,北條時政鏟除支持賴家的梶原家族,並在1203年軟禁賴家,同時滅其岳父家族,立其弟實朝為將軍,自己以輔助將軍的名義掌握幕府大權,被稱為「執權」。翌年時政殺害賴家,但在政子的反對下,時政被迫引退,由其子北條義時掌握幕政。1213年,義時滅侍所別當和田義盛及其家族,鞏固了其執權的地位。但此時實朝已經成人,並積極參與幕政,喜愛公家文化,與朝廷關系頗佳。1219年,實朝在就任右大臣儀式的途中被其侄公曉所殺,公曉亦被殺,源氏斷絕。義時希望立皇族親王為將軍,但遭到後鳥羽上皇的反對,只好立源氏遠親攝關家三歲的藤原賴經為將軍,自己繼續掌握幕府政權,自此以後將軍成為虛設。
幕府內部的爭斗使本來就對武家政權不滿的天皇朝廷提供了試圖恢復公家權力的機會,1198年開始院政的後鳥羽上皇積極採取加強朝廷經濟實力的措施,並通過恩賜土地的方式吸引近畿地區的武士以及對北條家族不滿的御家人,在「北面武士」機構之外,還設置了「西面武士」組織。上皇拒絕了北條義時允許皇子做幕府將軍的請求,並在1221年5月向各國武士頒布討伐北條義時的院宣。時值承久三年,因而被稱為「承久之亂」。但響應朝廷的武士並不多,而在北條政子的鼓動下,大多數御家人重新集結在幕府旗下,並從鐮倉分兵東海、東山、北陸三路向京都方向進發。面對19萬之多的幕府軍隊,萬余名的朝廷軍隊一觸即潰,不到一個月,幕府軍就打敗了朝廷軍,並佔領了京都。幕府立新天皇,將包括後鳥羽上皇在內的三位上皇流放到離島,並處死參與計劃討幕的貴族與武士。天皇被處罰以及貴族被處死的事情前所未有,因而對當時的社會產生較大影響。幕府沒收了參與討幕貴族及武士的3000所領地,將其作為幕府的直轄領地,並任命在此次內亂中立有戰功的御家人為新地頭,稱為「新補地頭」,同時決定了新地頭的俸祿標准。另外,幕府在京都設「六波羅府」,由北條義時之弟北條時房及其子北條泰時擔任其長官——「六波羅探題」,取代過去的京都守護。其職責除警衛京都、監督皇室活動外,還兼有負責統帥西日本御家人以及執掌西日本的行政、司法等事務。「承久之亂」之後朝廷喪失了擁有軍隊的權力,皇位繼承及朝廷政治也由幕府決定,國家權力嚴重傾向武家。
1224年,北條義時去世,翌年大江廣元、北條政子亦去世,任幕府執權的北條泰時針對時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改變執權獨斷的體制,在1125年設置「聯署」一職,並由其叔父北條時房擔任此職,輔助執權掌管政務;同時任命11名精通政務的御家人組成「評定眾」,做為幕府的最高決策機構,與執權、聯署協商決定重大行政、司法事務;其次,在1232年制定了《御成敗式目》(亦稱為《貞永式目》)的武家法規,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概述了行政、司法的規則以及武士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和道德規范,其中要求各級武士嚴守自己的職責,向公背私,不得越權妄為,嚴禁「非國司而妨國務,非地頭而貪地利」等。到北條泰時之孫北條時賴任執權時,進一步完善了以執權為中心的政治體制。即在1249年設置數名官員組成的「引付眾」,其職責是協助評定眾審理文書及裁判。同時,時賴清除北條傍系有力家族,將幕府權力集中在北條嫡系家族——「得宗」,並廢除藤原家族出身的將軍,立完全由幕府擺布的皇族親王為將軍。
在鐮倉時代,武士領主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被稱為「御家人」的武士擔任地頭,而那些「非御家人」武士通常被任命為庄官,管理下人、隨從、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武士的所有子女均有繼承權,分家後亦聽從本家的調遣,形成一大家族,族長稱為惣領,戰時率家族成員進行作戰,平時帶領子弟到京都或鐮倉服警備義務。武士女性成員不參與軍事活動,但亦可成為地頭或御家人,流行出嫁婚姻制,但結婚後仍用原姓氏。武士住在「武士館」中,平時練習騎、射武藝,逐漸形成重武勇、禮節、廉恥、正直、節儉等內容的「兵道文化」。農民分為上層農民「名主」和下層農民「作人」,他們是從事農業的主要勞動力,交納30%左右的收獲量作為「年貢」,另外還要交納土特產的「公事」,提供稱為「夫役」的徭役。當時已普及兩季農業、牛耕、肥料、水車等,但農民生活依然困難,因而經常以名主為首反抗地頭、領主的壓迫與剝削,其手段多為訴訟和逃亡。盡管如此,由於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經濟作物的發達,手工業和貿易也得到發展,出現了定期集市和貨幣經濟。大量宋錢輸入日本,到鐮倉幕府末期,84%的交易使用貨幣,同時出現了高利貸「借上」、遠距離的匯兌和從事批發的「問丸」。
三、元軍征日
蒙古帝國興起後,以忽必烈為首領的一支在東亞地區迅速擴張,並將都城遷至大都(今北京)。在1268、1269、1271年,忽必烈三次遣使要求日本朝貢,但均被幕府拒絕。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在加緊攻擊南宋的同時,集結兵力進攻日本。1274年10月,3萬元軍乘900艘戰船,從朝鮮半島南端出發,佔領對馬島後在北九州登陸。元軍採用集團作戰方式,並有火器助威,以騎射為主的日本軍隊苦戰,不斷敗退。日落時元軍回船休息,但當晚暴風雨交加,多數兵船沉沒,元軍損失慘重,被迫退回朝鮮半島。因為此戰發生在文永年間,史稱「文永之役」。1275年元朝再次派使節到日本要求臣服,幕府執權斬來使,並命令京都以西御家人、非御家人、寺院、貴族等均由各國守護率領,加強備戰。這些措施也強化了幕府對全國的統治基礎。1279年,元滅南宋後,忽必烈再次籌劃遠征日本。1281年,元軍分東、南兩路進攻日本。5月,4萬東路元軍從朝鮮半島出發,經對馬島攻入北九州的博多灣,但日本軍隊防守嚴密,未能登陸。7月,從大陸寧波出發的10萬元軍出現在北九州海面,兩路大軍合流,准備發動總攻擊。此時遭到大型台風襲擊,元軍4000艘船隻沉沒大半,元軍損失四分之三,被迫又一次敗退。因為此次戰役發生在弘安年間,所以史稱「弘安之役」。
盡管元軍征日未能成功,兩次戰役但對鐮倉幕府產生重大影響,首先是加強了幕府的專制統治。早在北條時賴執政末期,集體協商制度就遭到破壞,時常由北條家族嫡系決定重要事項。1268年任幕府執權的北條時宗進一步發展了北條家族專制的趨勢,以防禦蒙古來犯為借口,不僅評定眾、引付眾的多數成員為北條家族成員,而且各國的守護職務也多更換為北條家族人士。在鐮倉幕府初期,擔任守護職務的北條家族成員只有兩名,到元軍第二次敗退後的1285年增加到33名,佔全部60名守護的半數以上。到鐮倉幕府末期,進一步增加到38名;另外在1185年,將北九州的「鎮西奉行」改為「鎮西探題」,由北條家族成員擔任,其職責為統帥九州地區的御家人以及該地區的行政、司法事務。時宗這種任人唯親的做法使御家人發生分裂,其死後曾一度發生內訌,因而削弱了幕府的統治基礎。另一方面,抗元戰爭後鐮倉幕府沒有土地或財力賞賜那些有戰功的御家人,破壞了由「奉公」而得到「恩賞」的幕府與御家人關系基礎,加劇了御家人對幕府的不滿情緒。更為重要的是,御家人為彌補戰爭給自己造成的經濟損失,並恢復自己的經濟實力,在加緊侵佔公有領地的同時,那些擔任地頭的御家人進一步拒絕向領主交納賦稅,並蠶食庄園土地。這種行為不僅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對立,也加劇了領主及地頭與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因為領主與地頭均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奪,導致許多庄園農民被迫鋌而走險,淪為強盜,時稱「惡黨」運動。更多的御家人卻因戰爭負擔而窮困沒落,開始將自己擁有的少量土地典當給高利貸者或出賣。幕府為維持其政治軍事體制曾禁止御家人出賣或典當土地,難以取得實效後又在1297年頒布《德政令》,命令商人歸還購買或典當的御家人土地,但引起了經濟混亂以及商人的不滿,不得不很快將其取消。
進入14世紀以後,幕政更為混亂。14歲繼任執權的北條高時熱衷於歌舞與斗狗,不理政事,大權旁落。1322年,奧州豪族安東氏因領地與其他家族發生糾紛,上訴幕府以求解決,獨攬幕府大權的內管領(首席家臣)長崎高資收受雙方賄賂,故意久而不決,結果導致安東家族叛亂。盡管其叛亂被鎮壓下去,但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

四、鐮倉文化
從1127年到1279年,中國大陸長江以南是南宋王朝。盡管南宋與平安時代末期乃至鐮倉時代的日本沒有正式外交關系,但民間貿易仍然十分盛行。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為金、水銀、硫磺、刀劍等,而進口的商品多為陶瓷器、絲綢、書籍、銅錢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國宗教界人士的交往頻繁,南宋期間,大約有80多名日本僧人到大陸,20多宋朝僧人到日本列島。這些僧人不僅將宋朝盛行的禪宗傳入日本,而且也帶去了程朱理學、飲茶風俗等文物。因此,日本文化在受到宋朝文化影響的同時,也出現了平民化、武士化的特徵。
由於平安時代末期社會動亂,而且隨著武士階層的興起,社會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過去以貴族利益為中心的宗教思想已不適應普通民眾在「末世」中尋求拯救的心願,因而在鐮倉時代形成了六個新的佛教流派。它們分別是法然在1175年創立的凈土宗、親鸞在1224年創立的真凈土宗(一向宗)、一遍在1274年創立的時宗、日蓮在1253年創立的日蓮宗(法華宗)、榮西在1191年創立的臨濟宗、道元在1227年創立的曹洞宗。前四個流派均是從本土的舊佛教中產生,都主張簡單修行就可以得救,因而在普通民眾中影響很大。例如凈土宗主張只要專心念誦「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得救;凈土真宗甚至主張只要有一次真心念佛就可以得救,而且惡人優先得救;時宗主張所有的人均可通過念佛得救;日蓮宗主張信仰法華經,口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就可以得救等。創立臨濟、曹洞兩禪宗的榮西和道元均曾到中國大陸宋朝修學,回國後大力傳播。臨濟宗主張通過坐禪激發內心的佛性,同時通過機智問答,達到大徹大悟的境地。榮西撰寫《興禪護國論》等著作,由於將軍源賴朝、執權北條氏等均信仰該教,因而臨濟宗在武士階層中的影響較大,成為幕府的宗教。曹洞宗也主張坐禪省悟,但「只管打坐」,否定在家修行。道元數次拒絕幕府的邀請,但其修行方式適合武士的風格,因而信仰該教的武士很多。
程朱理學在日本被稱為「朱子學」,也稱為「宋學」,主要指以南宋朱熹為中心形成的儒家學派,在鐮倉時代傳入日本。「理學」宣揚精神先於物質,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產生的根源,其中包括社會秩序以及忠、孝、仁、義等社會道德。「理學」提倡萬民百姓要「各依本分,凡事循理」,決不能「以下犯上,以卑凌尊」,更不可有「悖逆作亂之心」。由於這些主張十分適合幕府的統治,所以受到執政者的大力支持和宣揚。但當時是與禪宗融合在一起滲透到武家政治中,而且因各自立場的不同,對「理學」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別,例如在鐮倉幕府末期朝廷的倒幕運動中,「理學」的「大義名分論」對後醍醐天皇影響很大。鐮倉時代的文學藝術超越宮廷貴族文學的局限性,出現了大量描寫武士階層和民間世俗人情的作品,例如講述平清盛一族興衰故事的《平家物語》,著重渲染了「諸行無常、盛者必衰」的觀念;隨筆的代表作有鴨長明的《方丈記》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兩位僧侶從佛教思想出發,在其作品中深刻反映了自然災害、飢荒、病疫和社會動亂;和歌的代表作有宮廷貴族的《新古今和歌集》以及第三代將軍源實朝的《金槐和歌集》,前者感傷,後者威武;史書方面的代表作有慈元著的《愚管抄》和幕府編撰的《吾妻鏡》,前者描述了從神武天皇到順德天皇的歷史,試圖尋找社會發展的規律,但充滿了佛教的末世思想;後者是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幕府的歷史,但貫穿了將北條家族統治正當化的主題。

第二節 南北王朝與室町幕府

一、建武中興與南北朝
1221年「承久之亂」後,朝廷仍然是上皇主持院政,但幕府決定皇位的繼承以及主持院政的上皇。圍繞皇位的繼承,皇族逐漸分為持明院系及大覺寺系兩大派系。1317年,在幕府的勸告下,兩大派系協商決定輪流出任天皇,幕府也表示不再干預皇位的繼承。1318年,大覺寺系的後醍醐天皇即位,其深受朱子學影響,渴望恢復天皇直接掌握國家大權的局面。因此,後醍醐天皇停止其父後宇多上皇的院政,親自執政,錄用政治人才,並利用幕府權威下降時機秘密進行倒幕活動。1324年,天皇與近臣商議發動畿內武士、僧兵襲擊「六波羅探題」,但該計劃泄露,近臣被逮捕、流放,史稱「正中之變」;1331年,天皇又派自己的兩個兒子發動僧兵反對幕府,但再次泄密,天皇被迫逃出京都,「惡黨」楠木正成起兵響應,但很快被幕府鎮壓下去。後醍醐天皇被捕並被流放到隱歧島,持明院系的光嚴天皇即位,史稱「元弘之變」。
盡管如此,各地的反幕府運動仍然持續不斷,以楠木正成為中心的畿內「惡黨」尤為活躍。後醍醐天皇從流放地隱歧島逃到伯耆(今島根縣),並在其旗下集結了許多武士。幕府為鎮壓這些反幕活動,在1333年派遣足利高氏前往京都。足利氏系源氏後裔,世代與北條氏關系密切,但在赴京都的途中卻與後醍醐天皇秘密聯系,並表明自己的反幕態度。在其影響下,各地的武士紛紛倒戈,攻擊幕府及北條氏的據點。足利高氏與畿內的惡黨攻陷六波羅府,新田義貞率關東的反幕武士攻陷鐮倉,北條家族800餘人自殺,鐮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回京都,廢光嚴天皇,重登皇位。
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後,改元「建武」,實施新政。任命高級貴族任中央各機構的大臣以及地方的國司,並強化天皇本人的許可權。一方面否定對天皇行使權利構成威脅的幕府、院政、攝政、關白等機構或職務,另一方面,廢除知行國制度,土地所有權的證書均由後醍醐天皇親手寫成。中央機構設有處理重要政務的記錄所、處理訴訟的雜訴決斷所、統率軍隊的武者所、掌管獎賞的恩賞方等機構;地方機構每國均設守護、國司,同時設鐮倉將軍、陸奧將軍,由後醍醐天皇的兩個兒子擔任其職。
後醍醐天皇實施的新政不到三年就結束了,其原因首先是權力過於集中,賞賜不均。重要政務完全由天皇本人決定,親自簽發土地所有權證書,難以做到客觀公正。甚至其子護良親王任征夷大將軍也受到天皇的排擠,最後只好流落地方並被殺;其次是難以協調討幕各派之間的矛盾。公家希望恢復貴族政治,武士希望恢復武家政治,傳統勢力要求復古,新興勢力要求革新,沒有強大武力做後盾的後醍醐天皇難以平衡各派的利益沖突;另外,在百廢待興之際,朝廷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並為此發行大量貨幣,增加稅收,結果引起各界的不滿;最重要的是,在進入武家時代以後,難以恢復律令時代的天皇政治結構。雖然鐮倉幕府倒台,但武士的力量反而有所增強,他們對天皇朝廷未滿足其要求而心懷怨言。尤其是作為武士領袖的足利高氏,因倒幕有功而被賜後醍醐天皇名字中的「尊」而稱足利尊氏,但仍受到冷遇。
1335年,北條家族的旁支北條時行在關東地區起兵並佔領鐮倉,足利尊氏要求率軍東征,並要求得到征夷大將軍的稱號,但遭到後醍醐天皇的拒絕。足利擅自率軍出京都,並打敗北條時行,奪回鐮倉,同時明確表示反對朝廷。後醍醐天皇派遣新田義貞攻打足利,但被打敗。1336年,足利被北畠顯家打敗,流落九州地區,但在各地武士的支持下,打敗楠木正成,重新佔領京都。足利廢後醍醐天皇,擁立持明院系的光明天皇,並頒布了顯示其執政方針的《建武式目》,內容包括禁奢侈,行儉約;鎮暴行,止賄賂;戒官員緩怠,選賢者為吏;京中空地歸還原主;受理貧弱之輩的訴訟;興辦專營金融借貸的土倉;委任忠誠足利氏的有軍功者、有才幹者為守護等,並在此基礎上正式建立幕府。1338年,足利尊氏在又從光明天皇那裡得到「征夷大將軍」的稱號。
1336年,被廢黜的後醍醐天皇在同年底逃出京都,在京都南部吉野山組成另外一個朝廷,形成南北朝局面。最初兩年尚有所對抗,但1339年後醍醐天皇去世,支持南朝的北畠顯家、新田義貞等也相繼戰死,南朝已經沒有實力與北朝對抗。但偏居一隅又缺乏武力的南部朝廷之所以能夠經歷四代天皇並堅持了57年時間,是因為室町幕府內部足利兄弟爭權奪利的結果。
幕府成立之初,將軍足利尊氏作為最高的統治者執掌恩賜、軍事大權,其弟足利直義行使政務實權,但兩人因統治理念的差異而發生沖突。即前者藐視傳統權威並急於建立全國性政權,而後者主張尊重傳統權威並漸進統一。兩者的沖突後來發展成全國性的動亂,並輪流與南朝合作。首先是在1350年足利直義轉向南朝,打敗北朝軍隊後兄弟和好,但足利尊氏在取得南朝天皇的支持後,消滅了足利直義。其後,尊氏重新扶植北朝,而且幕府統治也逐漸穩定。直到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1368年執政後,採取各種措施成功地削弱了稱霸一方的守護權力,進一步鞏固了幕府的統治基礎。1392年,足利義滿呼籲南北朝統一,並得到南朝的積極反應,南朝後龜山天皇回到京都,並將象徵天皇權威的三件神器交給北朝的後小松天皇,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對立基本結束。

二、 室町幕府
1368年,15歲的足利義滿任幕府將軍,最初由細川賴之輔助,後親掌大權並採取諸多措施,在強化將軍權力的基礎上鞏固了幕府的統治。1378年,義滿在京都室町建成稱為「花之御所」的豪華住宅,室町幕府由此得名。
統治機構在足利義滿時期逐漸完善。輔助將軍進行執政的是管領,與足利家族有血緣關系的斯波、細川及畠山三家族成員輪流擔任該職務,俗稱「三管領」。管領統轄侍所、政所、問注所機構,同時傳達幕府將軍的命令給各守護。掌管京都守衛及訴訟的侍所長官「所司」通常由「山名」、「赤松」、「京極」、「一色」四守護輪流擔任,俗稱「四職」。在掌管幕府財政及行政事務的政所,具體事務由直屬將軍的家臣「奉行人」擔任,因此,雖然在中央機構里也設置了「評定眾」或「引付」,但其作用逐漸

⑷ 誰能告訴我與中國歷史對應時間的日本歷史嗎

北宋時日本是處於平安時代末期,南宋時日本則處於鐮倉幕府統治時期
平安時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後一個歷史時代,它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奈良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一攬大權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於784年決定從平城京遷都到山城國的長岡(今京都市),在那裡籌建新都,命名為平安京,希望藉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由於平安京於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為平安朝的開始(有的把784年決定遷都的時間作為平安朝的開始)。平安時代的稱呼來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的時代是奈良時代,它之後的時代是鐮倉時代。平安時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頂點,也是日本古代文學發展的頂峰。在平安時代中武士階層得到發展,到這個時代的後期,武士階層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權力,後來建立了幕府。
鐮倉幕府(1192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權的開始,其建立者是武將源賴朝,他於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敗了貴族階級的實權派平清盛一族,並逼迫在源平之戰中為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兄弟源義經自殺,達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戰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作家信濃前司行長據此寫成歷史小說《平家物語》。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由中央貴族掌握實際統治權的時代結束了,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鄙視平安朝貴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教,形成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紀元軍侵日戰爭客觀上使幕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日本的統治。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天皇成為傀儡,幕府成為實際的政治中心。

清朝時日本是處於江戸時代和明治天皇統治之下
江戶時代也就是德川幕府統治之下的日本,是日本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氏以江戶為政治根據地,開幕府以統制天下,故亦稱江戶幕府。自公元一六○三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幕府開始,至一八六七年第十五代將軍慶喜,將政治大權奉還朝廷(即大政奉還)為止。約二百六十五年,為繼鐮倉,室町幕府之後,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德川幕府時期分為4個時期,分別是:
一、創業期(一六○三~一六五○):歷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將軍。
二、發展期(一六五一~一七一五):歷家綱、綱吉、家宣、家繼四代將軍。
三、興隆期(一七一六~一七八六):歷吉宗、家重、家治三代將軍。
四、極盛期(一七八七~一八五二):歷家齊、家慶二代將軍。
五、衰亡期(一八五三~一八六六):歷家定、家茂、慶喜三代將軍,亦即美國使節來日至大政奉還期間。
由於幕藩至武士財政每況愈下,幕府的威信受到打擊,幕府以農村為基礎,但因不滿封建的壓迫和榨取,常發生暴亂,即所指百姓一揆。此外,又加上外國要求通商,幕府雖力事遷就,但大勢所趨,使整個幕府體制發生動搖,雄藩群起討幕,終於迫使幕府走向衰亡之路。

明治時期
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僱用工人」制,形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在商品經濟型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製約著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1863 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隨之發生了美、法軍艦進攻下關,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的事件。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開港討幕的戰略,決定不再提攘夷,轉向武裝倒幕,並與薩摩藩結成秘密軍事同盟。與此同時,英國也權衡利害,改變策略,援助倒幕派。幕府方面則投靠法國,於1866 年7月發動第二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此時人民起義風起雲涌,沉重打擊幕府。長州藩聯合倒幕勢力英勇抗擊,同年9月迫使幕府撤軍。
1867 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親王(即明治天皇 )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1月8日,天皇下達討幕密敕。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奏請「奉還大政」,同時卻在大阪集結精兵,企圖反叛。1868年( 戊辰年 )1月3日,天皇發布《 王政復古大號令 》,廢除幕府 ,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8日及 10日,德川慶喜在大阪宣布「 王政復古大號令 」為非法。1月27日,以薩、長兩藩為主力的天皇軍 5000人,在京都附近與幕府軍1.5萬人激戰(鳥羽、伏見之戰 ),德川慶喜敗走江戶。戊辰戰爭由此開始。天皇軍大舉東征,迫使德川慶喜於1868 年 5月 3日交出江戶城,至11月初平定東北地區叛亂諸藩。1869年春,天皇軍出征北海道,於6月27日攻下幕府殘余勢力盤踞的最後據點五畯廓( 在函館),戊辰戰爭結束。

日本歷史年代表(注假名)
縄文時代 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公元前7000-公元前300
彌生時代 やよいじだい 公元前300-300
大和時代 やまとじだい300-520
飛鳥時代 あすかじじだい
奈良時代 ならじだい 710-784
長岡京時代 ながおかきょうじだい 784-794
平安時代 へいあんじだい 794-1192
鐮倉時代 かまくらじだい 1192-1333
南北朝時代 なんぼくちょうじだい 1333-1392
室町時代 むろまちじだい 1392-1573
戦國時代 せんごくじだい 1477-1573
安土桃山時代 あづちももやまじだい 1573-1603
江戸時代 えどじだい 1603-1868
明治時代 めいじじだい 1868-1912
大正時代 たいしょうじだい 1912-1926
昭和時代 しょうわじだい 1926-1989
平成時代 へいせいじだい 1989-

⑸ 日本的歷史課本是怎麼描述二戰日本侵略中國史的

將歷次戰爭責任全推給中方

《新歷史教科書》中把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歷次戰爭都歸咎於中國。

關於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右翼新教科書稱:「清不想失掉最後的朝貢國朝鮮,開始將日本作為敵人。日本進行了日清和日俄兩場戰爭,就是由於東亞的這種國際關系。」

關於「九·一八」事變,右翼新教科書變成:「隨著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逼近,中國人的反日運動激化,不斷發生妨礙列車運行和迫害日本學童的事件。此外,對日本來說,北面有蘇聯的威脅,南面有國民黨的力量不斷逼近。」主語變成了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逼近,而不是老版說的日本的步步進逼,表明是關東軍精心策劃的句子也被刪除了。

在《日中戰爭》一章中,《新歷史教科書》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變」一節,著重指出:「共產黨獲得了喘息,共產黨員潛入國民黨內部,大肆推進將日本引入戰爭的破壞和挑釁活動。」

關於盧溝橋事變,新版教科書稱:「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了有人向日本軍隊開槍的事件。第二天,中國方面繼續開槍,進入了戰斗狀態。事件本身不過是一個小摩擦,雖然人們希望就地解決,但是與日本方面的沖突事件不斷發生,解決變得困難起來。」也就是說,舊版本尚承認日本大規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則將盧溝橋事變完全算成中國的責任,是中國方面擴大了事態。

侵略變借道屠殺未提及

《新歷史教科書》對日本自古至今的歷次對外侵略戰爭從來不用侵略二字,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也稱為出兵,右翼學者可笑地辯解說,為何不用侵略,是因為豐臣秀吉根本沒把朝鮮看在眼裡,不過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國明朝。

對於殖民統治朝鮮,新舊版本都強調朝鮮像一隻手一樣伸向日本,如果被其他國家控制,日本將受到威脅,並且將沙俄在朝鮮北部建立的伐木場稱為軍事基地,為自己吞並朝鮮正當化製造借口。唯獨對於蘇聯在二戰後期出兵中國東北,教科書毫不吝嗇地用了侵入、侵攻等字樣。

對於日本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新歷史教科書》僅指出: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對日本軍隊所犯罪行提也不提。

關於南京大屠殺,2001年版的教科書在《日中戰爭》一節的正文中的括弧內加了一句話:(那時,日本軍隊導致民眾中也出現了很多死傷者,這就是南京事件),將大屠殺以事件一詞輕輕帶過。

但是,在《新歷史教科書》中,括弧中的那句話也被刪除了,只是在一張名為因巷戰而遭到破壞的上海市區的照片上面用小字註解重復了上面的那句話。也就是說,教科書進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而且幾乎不會使讀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殺這個問題。
《新歷史教科書》還提到,蘇聯撕毀日蘇中立條約,侵入滿洲,不斷發生掠奪、殺害日本平民的暴行,包括日軍俘虜在內的約60萬日本人被強制帶到西伯利亞,被迫從事嚴酷的勞動,約有10%的人死亡。
同時,《新歷史教科書》繼續把盟軍對日本的統治稱為佔領統治,而且用與正文等大的字體介紹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非法性,為戰犯鳴冤叫屈,同時指出直到今天,評價也未確定,顯然是企圖否認東京審判的合法性。
《新歷史教科書》還大力宣傳日本造福了亞洲,是亞洲的恩人。如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增加介紹了八田與一在台灣南部興修水利的內容。在贊頌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的同時,2001年版教科書和此次送審本都企圖否認中國自古以來對台灣的主權。
把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歷次戰爭都歸咎於中國
關於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因,2001年版教科書不提日軍首先在豐島海面襲擊清軍,而用曖昧的「日清兩軍發生沖突,日清戰爭開始了」。這次送審本則更進一步:「清不想失掉最後的朝貢國朝鮮,開始將日本作為敵人。日本進行了日清和日俄兩場戰爭,就是由於東亞的這種國際關系。」
關於「二十一條」,這次送審本宣稱:「中國方面期待列強的介入,向國內外泄露了極為機密的談判內容,而且在5大條款中,將並非正式要求的事項也列入,製造了『二十一條要求』的名稱,中國國內的反日輿論開始高漲。」也就是說,新送審本稱當時的反日運動完全是中國政府製造謊言引起的。

關於「九一八」事變,送審本稱:「隨著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逼近,中國人的反日運動激化,不斷發生妨礙列車運行和迫害日本學童的事件。此外,對日本來說,北面有蘇聯的威脅,南面有國民黨的力量不斷逼近。」主語變成了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逼近,而不是日本的步步進逼。

在《日中戰爭》一章中,新送審本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變」一節,著重指出:「共產黨獲得了喘息,共產黨員潛入國民黨內部,大肆推進將日本引入戰爭的破壞和挑釁活動。」也就是說,新送審本稱中日戰爭是共產黨陰謀挑唆起來的。

關於盧溝橋事變,送審本指出:「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了有人向日本軍隊開槍的事件。第二天,中國方面繼續開槍,進入了戰斗狀態。事件本身不過是一個小摩擦,雖然人們希望就地解決,但是與日本方面的沖突事件不斷發生,解決變得困難起來。」也就是說,盧溝橋事變完全算成中國的責任,是中國方面擴大了事態。

此外,新送審本繼續將8年戰爭描述為「目的不明的泥沼戰爭」,完全抹殺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陰謀。

「侵略」變「借道」 「屠殺」未提及

教科書對日本自古至今的歷次對外侵略戰爭從來不用「侵略」二字,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也稱為出兵。右翼學者可笑地辯解說,為何不用侵略,是因為豐臣秀吉根本沒把朝鮮看在眼裡,不過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國明朝。惟獨對於蘇聯在二戰後期出兵中國東北,教科書毫不吝嗇地用了「侵入」、「侵攻」等字樣。

關於南京大屠殺,2001年版教科書在《日中戰爭》一節的正文中的括弧內加了一句話:「(那時,日本軍隊導致民眾中也出現了很多死傷者,這就是南京事件)」,將大屠殺以「事件」一詞輕輕帶過。但是在介紹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時,又以稍小的字體介紹:「東京審判認定日本軍隊在1937年的日中戰爭中佔領南京時殺害了很多中國民眾。但是關於事件的實際情況,資料上被發現有很多疑點,存在各種見解,現在仍在爭論。」這就使括弧中的那句話進一步大打折扣。

但是,在送審本中,括弧中的那句話也被刪除了,只是在一張名為「因巷戰而遭到破壞的上海市區」的照片上面用小字註解重復了上面的那句話。也就是說,教科書進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而且幾乎不會使讀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殺這個問題。

突出日本損失 鼓吹「造福」亞洲
相反,教科書對日本在戰爭中的損失則大書特書。2001年版教科書在「戰爭的慘禍」一章中,將日本作為加害者所受的損失與受害國並列,用很大篇幅介紹了東京大空襲的問題。
同時,送審本繼續將盟軍對日本的統治稱為佔領統治,而且改變了2001年版用較小字體介紹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非法性的做法,用與正文相同大的字體介紹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非法性,為戰犯鳴冤叫屈,同時指出「直到今天,評價也未確定」,顯然是企圖否認東京審判的合法性。

教科書同時大力宣傳日本「造福」了亞洲,是亞洲的「恩人」。如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增加介紹了八田與一在台灣南部興修水利的內容。在贊頌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的同時,2001年版教科書和送審本都企圖否認中國自古以來對台灣的主權。

⑹ 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歷史的歷史

日本國第一個天皇是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民族主要來源於東北亞人群、華南人群、南亞人群和「原日本人」的混血後形成的。
日本歷史
日本國,古稱「大和」。古代中國稱日本為「倭」。 7世紀後半期起以「日本」為國號,19世紀末葉起稱「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現稱。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弧形列島,由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島及數以千計的小島組成。東和西南瀕太平洋,西和北臨中國東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蘇聯僅一水之隔。總面積37萬余平方公里。人口 12055萬(1985),基本居民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語,首都東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紀末) 石器時代日本舊石器時代,亦稱「無陶器時代」或「先陶器時代」。其上限無確考,據推測,距今約20~30萬年前;其下限距今約 1萬年前。日本舊石器時代和亞洲大陸舊石器時代是並行的。日本新石器時代文化稱繩紋文化,因陶器有繩紋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約9500年或1萬年前(一說 4500年前),下限為公元前3~前2世紀。
金石並用時代 繼繩紋時代之後,日本於公元前3~前 2世紀進入彌生時代,即金石並用時代。這一時代的文化稱彌生文化,因陶器出土於東京都彌生町(在今東京都文京區)而得名其下限止於公元3世紀。在彌生時代,中國大陸的水稻栽培技術和青銅器、鐵器等金屬文化經由朝鮮傳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日本石器時代是母權氏族公社階段,繩紋時代是其繁榮時期。繩紋時代後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計有12~15萬。人們多棲身於被稱作「豎穴」的原始房屋裡,靠狩獵和漁撈為生。社會處於採集經濟階段。狩獵使用弓矢,漁撈則使用魚鉤和網罾。獵場、漁場和主要生產工具為公社成員所共有。所有社會成員權利平等,實行共同生產和平均分配,無貧富貴賤之別。進入彌生時代後,父權氏族公社逐漸取代母權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趨於解體。 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庫縣明石市西八木海岸發現人類腰骨化石,後命名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縣葛生町附近、1957 年在愛知縣豐橋市牛川町、1958和1961 年在靜岡縣引佐郡三日町相繼發現一些人骨化石。據此推測,洪積世日本列島已有人類存在。關於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學術界一般推測日本最早的居民經由北亞和南亞兩條路線來到日本列島,經過長期混血,大約在彌生時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語言和風俗習慣的日本民族。
階級和國家的產生彌生時代是日本文明史的開端。由於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出現,特別是青銅器和鐵器等先進生產技術的傳入,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彌生時代中期日本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據中國《漢書》記載,大約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日本列島出現了百餘個由村社首長統治的小部落。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漢武帝在朝鮮設置的樂浪郡獻上貢物。後經長期兼並,至公元2~3世紀形成了規模較大的30多個部落。據《後漢書》和《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至 3世紀初出現了邪馬台國。邪馬台國統轄約 30個部落,成為部落聯盟的盟主,已有統治機構和貧富、階級差別,是日本奴隸制社會初期粗具規模的國家。該國女王卑彌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與金印紫綬。其後繼女王□與(台與)亦曾遣使向西晉王朝朝貢。
古墳時代和倭王統治公元4~7世紀,日本歷史稱古墳時代。因當時統治階級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墳丘形狀多種多樣,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後圓墳,是奴隸主王權的象徵。初期最大規模的古墳集中於畿內的大和地方。這種奴隸主王權,日本史稱「大和朝廷」,即「大和國」。其統治者為日本皇室的祖先。從 4世紀下半葉到 5世紀,古墳分布的地區逐漸擴大,這表明大和國家從東到西逐步實現國土的統一。大和國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稱的奴隸制國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統治機構。自 4世紀後半期起,大和國家為掠奪奴隸和財富,開始向朝鮮南部進行擴張。6世紀後半期起,由於父權家長制家族的發展,大和國家的統治階級和人民之間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加之,對朝鮮半島侵略失利,奴隸主王權面臨危機。推古女帝的攝政聖德太子於 7世紀初制定「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為推古朝改革。對外,日本積極同中國開展外交,先後派遣隋使4次 (600、607、608、614),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此時,倭王對外稱號改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確立和律令制社會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後,因帝都在飛鳥地方,故稱飛鳥時代(592~710); 710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後,奈良時代(710~794)開始 (見彩圖日本平城京 (奈良)遺址);794年(一說784),桓武天皇(781~ 806在位)遷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鐮倉幕府的400年間,史稱平安時代。在這600年間,日本處於天皇的最高權力統治之下。從 630年起的200 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後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645年日本發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國唐朝的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業,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統治機構,世襲氏姓貴族制度被廢除,高度中央集權的奴隸主王權統治即古代天皇製得以確立。律令制的完成,經過半個多世紀。 701年制定、次年實施的《大寶律令》將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鞏固下來。大化改新後建立的國家體制,史稱律令國家;就社會組織而言,則稱律令制社會。關於大化改新的性質,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中國史學界多認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會變革」。
自8世紀前半期起,由於土地不足,國家被迫允許私人開墾新田。 723年頒行《三世一身法》,規定凡新造溝池開墾的水田,允許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溝池開墾的水田,准給本人一代使用。 743年又頒行《墾田永世私有法》,允許墾田永遠歸私人所有。於是真正的私有領地開始出現。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日本庄園制度不斷發展;進入10世紀以後,律令制趨於衰微和蛻變。在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化的基礎上,自 9世紀中葉迄11 世紀下半葉,外戚藤原氏擅權,被稱為攝關政治的貴族政治體制占統治地位。之後,以太上天皇為代表的皇室勢力伸張,以院政取代攝關政治。與此同時,伴隨庄園成長的新興武士勢力於10世紀登上歷史舞台。武士勢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園領主階層,他們逐步演變成封建的軍事農奴主。號稱「武家棟梁」的源平兩氏,經過為皇室貴族效力的階段,展開了爭奪國家權力的激烈斗爭。這一斗爭持續到12世紀末。
古代經濟和文化大約4世紀下半葉起,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不斷來到日本,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日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間,社會經濟有顯著進步。農業已普遍使用鐵制農具,水田耕作的集約程度提高,水利事業發展,耕地面積不斷增加。養蠶受到政府鼓勵,手工業生產也獲得發展。與此同時,文化也日臻繁榮。繼4~5世紀漢字和儒家經典傳入之後, 6世紀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從而促進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先後出現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紀末至7世紀上半葉的飛鳥文化,是以寺院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紀下半葉的白鳳文化,則在佛教藝術方面通過中國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響; 8世紀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國唐朝文化的影響,除佛教美術外,還有《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國史的編纂,以及《懷風藻》、《萬葉集》等著名詩集的編撰。平安時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學術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開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兩套日本表音文字。隨後,創立「國風文化」,出現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等文學傑作。
中世紀日本(12世紀末~1868年)
武家政權的建立和發展自12世紀末迄16世紀末約400年間,日本社會處於封建制形成和發展的階段。其特點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發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權並存以及朝廷勢力不斷削弱。1192年源賴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鐮倉開創幕府,開武家政權的先河。1333年,以後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為首的宮廷貴族用武力推翻了鐮倉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稱「建武中興」。 1336年武士巨頭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開創室町幕府,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從此出現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時代。1392年南北朝議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統一全國。
大名領國制的確立和人民斗爭
從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封建制不斷發展,幕府集權統治逐漸走向封建分權割據。南北朝時代庄園制趨於衰落,守護大名領國制形成。1467年(應仁元年)爆發應仁之亂,此後至1568年出現一個長達百年的群雄割據時期,史稱戰國時代。守護大名領國制演變為戰國大名領國制。在大名領國制形成和演變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爆發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其中有農民反對地主壓榨、反對商人高利貸盤剝的「德政暴動」,有各領國內武士為爭奪領地而進行的「國人暴動」;還有農民借宗教信仰而進行的反對領主的「一向宗暴動」。
鐮倉和室町時代的經濟和文化
鐮倉時代出現水田稻麥兩熟、旱地麥豆兩熟或三熟的種植法。農業技術進步,耕地面積擴大。從中國傳入的茶葉栽培盛行,並開始種植從朝鮮傳來的棉花。手工業和運輸業興旺起來。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發達和城市興起,同中國、朝鮮等地的貿易也日益發展。
文化方面,從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在中國宋元兩朝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以武士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興起,禪宗尤為武士所尊崇 (見彩圖日本武士畫像)。出現了以京都、鐮倉的五山禪林為中心的 「五山文學」。作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礎。中國的「朱子學」受到重視。連歌、能樂等文藝形式興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國家統一和織豐政權戰國時代末期,在群雄中嶄露頭角的武將織田信長於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國家開始走向統一。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於1590年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建立的統治,是沒有幕府的武家政權,史稱「織豐政權」。織豐時代亦稱 「安土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在完成國家統一的過程中,在全國實行「檢地」(1582~1598,史稱「太□檢地」);頒布「刀狩令」 (1588),收繳農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農民的身份,實行「兵農分離」;為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過「檢地」,豐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國土地,徹底廢除了庄園領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領主所有制。原來在庄園制下受層層剝削的小佃農,得以自立為自耕農。豐臣秀吉妄圖征服中國(明朝),為此假道朝鮮,於1592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織豐政權時期,日本開始同西方發生接觸,歐洲文化傳入日本。1543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進行貿易。1549年西班牙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傳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歐洲派遣了使節。
幕藩統治體制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是為江戶幕府,亦稱「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的統治制度,史稱「幕藩體制」。幕府為集中權力和控制諸侯,除頒行有關法令外,還實行參覲交代制度。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自17世紀30年代起頒行鎖國令,至1853年實行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鎖國政策。
江戶時代的經濟和文化江戶時代的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農業生產方面,農作物品種增多,耕作技術和灌溉設施等都有所進步,人口和耕地面積尤以前期增加較快,商業性農業也有所發展,漁業、鹽業和山林、水產業更加興旺。手工業和農業進一步分離,自江戶中期以後農村工業得以建立。除江戶、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外,稱為「城下町」的封建城鎮布滿全國。全國政治中心江戶,18世紀初人口約 100萬,為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幕府努力開發礦山,鑄造全國統一的貨幣;開發水路航運,修築港埠。由於商業繁昌,以商人和手工業者為主的城市居民階層(町人)日益成長。幕府末期,日本開始採用西方近代技術開辦新式軍火工廠和紡織等工業企業。
江戶時代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町人文化」興起,出現了一批以描寫町人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版畫和戲曲。中國書籍大量輸入,對儒家學說、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以及孫吳兵法等的研究活躍。江戶時代中期出現了稱為「國學」(日本學問)的新學術部門,代表人物有荷田春滿、賀茂真淵、本居宣長、平田篤胤等。在自然科學方面,創立了「和算」(日本數學);還通過荷蘭書籍學習西方醫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以及武器、船舶的製造技術,稱為「蘭學」。在教育方面,各地興辦稱為「寺子屋」(寺塾)的學塾,庶民得以學習讀寫算的知識。自江戶中期起以安藤昌益、高野長英、渡邊華山為代表的一批進步思想家,著書立說批判封建制和幕府鎖國政策,要求革新,導致1839年幕府迫害蘭學家的「蠻社獄」。
(封建社會的解體)江戶時代,由於商品貨幣經濟關系的發展,作為幕藩統治基礎的封建自給自足經濟漸趨瓦解。幕末,在農業經營方面發生僱傭勞動關系;批發行支配的農村家庭手工業愈益發展,逐漸出現一些手工工場。這表明,資本主義在日本開始萌芽。與此相適應,出現了介於封建領主和農民之間的新剝削階層-「豪農」 (地主富農)和「豪商」(商業高利貸主)。同時,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日益激化,1637年爆發了農民和天主教徒反對封建壓迫和宗教迫害的島原起義, 1837年又發生了城市平民參加的大鹽平八郎起義。19世紀40年代以後,以農民起義和城市貧民搗毀運動為主要形式的反封建斗爭愈演愈烈,給幕藩統治以沉重打擊。幕府在鎮壓人民斗爭的同時,自18世紀前期起迄19世紀40年代初,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但是,這些改革都不能挽救幕府的統治危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頻頻叩關,民族危機加深,幕藩統治體制搖搖欲墜,封建社會加速解體。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M.C.佩里率艦隊駛抵日本,以武力要挾日本開國(見彩圖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M.C.佩里率部在浦賀港登陸(1853年7月))。次年美國迫使德川幕府簽訂《日美和好條約》(《神奈川條約》)。1858年日本又被迫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和法國分別簽訂了通商條約,總稱「安政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宣告破產。西方列強強加給日本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的法權和關稅自主權橫遭剝奪,面臨嚴重的半殖民地危機。
日本農民起義(18世紀) 近現代日本(1868~ ) 政權和近代天皇制的確立日本「開國」後,隨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以下級武士改革派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運動,不久發展為轟轟烈烈的倒幕維新運動。1868年倒幕維新派發動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為首的維新政府,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大歷史轉折點。
明治政府在「戊辰戰爭」(1868~1869)中取勝後,在 「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三大口號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圖徹底廢除幕藩封建割據體制,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同時提倡向西方國家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半殖民地危機,以把國家建成一個獨立自主的近代資產階級國家。19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發生了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在群眾斗爭的壓力下,明治政權向君主立憲政體演變。1885年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實施)。1890 年開設國會。日本式的君主立憲體制-近代天皇制從此確立。近代天皇制實質是地主資產階級專政,屬資產階級政權范疇。
日本資本主義的形成 19世紀70年代,明治政府在接收幕藩經營的工礦企業的基礎上實行「殖產興業」,積極引進西方近代技術和設備,興辦以軍工為主的國營企業,發展交通運輸和通信部門,建立起統一的近代金融貨幣制度和股份公司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80年代初,政府將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擁有特權的資本家(「政商」)。這些資本家遂成為日本財閥的前身。在國家積極扶植下,私人資本迅速發展。自80年代中期起,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熱潮。19 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從制絲、棉紡等輕工業部門到鋼鐵、機械、造船、電力等重工業部門完成了產業革命。在產業革命過程中產生了近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日本資本主義遂告形成。 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由於明治維新這一資產階級改革運動的不徹底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余,從而為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在明治政府中掌握實權的資產階級改革派,繼承封建時代武士道的衣缽,在爭取實現「富國強兵」、擺脫半殖民地危機的過程中,採取了「失之西方、取之東方」的方針。他們對西方列強屈從妥協,對亞洲鄰國則實行侵略擴張。在近代天皇制確立的同時,明治政府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並制定了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早在19世紀70年代日本就曾借故入侵中國台灣和朝鮮。1894年,英國出於對抗俄國的戰略需要,帶頭修改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到1911年,多年懸而未決的修改條約問題獲得完全解決。1894~1895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日本戰勝,從中國索取巨額賠款,並割取台灣及澎湖列島等地。1900 年,日本又參加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戰爭後,經過10年擴軍備戰,日本發動了以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為目的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割占庫頁島南部,並攫取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一切殖民特權。從而為日本霸佔朝鮮和在中國東北實行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 20世紀初葉,日本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開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日俄戰爭後,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財閥壟斷資本逐步形成,日本經濟被置於金融寡頭的壟斷統治之下。與此同時,軍人勢力煊赫,軍閥獲得軍令制定權,成立了議會和內閣不得介入的「國中之國」-軍部,軍國主義統治體制進一步鞏固。對外,在加緊向中國東北滲透的同時,悍然吞並朝鮮(1910)。從此日本躋身於國際帝國主義強國之列。 1912年明治天皇死,大正天皇即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帝國主義自相火並無暇東顧之機,極力擴大對華侵略。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妄圖鯨吞整個中國。日本向西方國家提供軍需物資,大發橫財,成了暴發戶。在戰爭的刺激下,日本工業飛躍發展,生產力比戰前增加 4倍以上,鋼鐵、造船、機械、電力、化學等重工業部門產量均翻幾番。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壟斷資本空前膨脹,由負債累累的債務國一躍而變為大債權國。日本帝國主義的重重危機隨著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斷激化,工人運動、農民運動(見日本工人運動、日本農民運動)以及各種爭取自由民主、維護人民權利的社會運動此伏彼起,日本帝國主義面臨重重危機。繼19 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早期社會主義運動之後,1913年爆發了第一次擁護憲政運動。這一運動與人民群眾反對藩閥和軍閥專制、要求實現民主改革的斗爭匯合在一起,形成了稱為「大正民主」的運動和思潮。1918年,又爆發了震撼全國的米騷動。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1922年日本共產黨誕生。繼之,一些進步組織紛紛成立,日本無產階級和人民的斗爭不斷發展。日本統治當局則頒行《治安維持法》(1925),設立「特高」秘密警察,瘋狂鎮壓共產黨和工農運動。1926年大正天皇死,昭和天皇(裕仁)即位。日本繼1920年經濟危機和1923 年關東大地震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1927年又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為擺脫內外危機,1927年日本出兵侵入中國山東省,公然干涉中國革命。同年,田中義一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侵略中國的戰略方針。
日本社會主義星期三講習會(1907)
侵略戰爭和日本軍國主義的敗亡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席捲日本,日本帝國主義鋌而走險。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次年,製造偽滿傀儡政權,開始了在中國東北的長期殖民統治。在國內,法西斯勢力為奪取國家權力而躍躍欲試,右翼團體和軍閥緊密勾結,鼓吹「昭和維新」,推進國家法西斯化。1936年法西斯軍官發動「二二六」 武裝政變失敗後,軍部法西斯獨裁確立,進一步加緊實行侵略擴張。同年11月,日本和德國簽訂《反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見彩圖日本飛機轟炸後的上海(1937年)) 。同年11月,義大利加入《反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日法西斯軸心開始形成。1939年 9月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歐戰爆發。1940年 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與美英交戰。
為進行侵略戰爭,加強軍國主義法西斯統治,日本政府於1937年掀起「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1938年頒行《國家總動員法》。通過各種立法,大搞戰時統制經濟,從而確立了戰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40年近衛文 □發動「新體制運動」,解散一切政黨,成立法西斯政治組織「大政翼贊會」。同時,大力推行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等血腥事件,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和世界輿論的譴責。日本人民中也出現厭戰情緒和反戰活動。由於日本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加之日本資源貧乏,不勝長期戰爭的消耗,終難逃脫失敗下場。在中國人民、亞洲其他各國人民以及美國、蘇聯等世界反法西斯盟國人民合力抗擊之下,1945年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橫行一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歸於敗亡,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戰犯遭到歷史的懲罰。
附一:
從記載開始日本一共有124位日本天皇,加上現在的125位
日本歷代天皇名單:
代 天皇名
漢風謚號
·追號 謚號的
日語讀法 在位 備考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2 綏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 欠史八代
3 安寧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 欠史八代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 欠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 欠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 欠史八代
7 孝靈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 欠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 欠史八代
9 開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 欠史八代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 成務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15 應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2 清寧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3 顯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4 仁賢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
26 繼體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7 安閑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29 欽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
30 敏達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5 皇極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
37 齊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 皇極天皇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
41 持統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
45 聖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6 孝謙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8 稱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83

⑺ 中國正史中關於日本有哪些記載

現存於國內外的中國家(族)譜超過4萬多種〔1〕,上海圖書館的收藏據說在萬種以上,海外的一些機構,如美國猶太譜牒學會的收藏量也十分可觀。近年來,家譜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文獻,已經受到有關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但總的來說,家譜的文獻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從已有的成果看,普遍存在著一些片面性,反映出一些學者對家譜的局限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茲擇要論說。
1
家譜與移民史研究
每一種家譜一般都詳細地記載了先輩在何時由何地遷到了何地,比較完整地反映了該家族遷移的歷史。對於一些自發的、小規模的、分散的移民,有關的家譜可能已是唯一的文字記載來源了。因為普通的一家一姓的遷移,對社會固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自然不可能有載諸史籍的價值;但對於該家族的後裔來說,卻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情。即使對於那些大規模的、官方安置的、集中的移民,正史和其他史料的記載也往往失之粗略,缺乏具體而詳確的敘述,更沒有定量分析。究竟有多少人?從哪裡遷到哪裡?遷移的路線有哪些?多少人定居了?多少人又返回或遷走了?移民的成份有哪些?等等,大多是找不到答案的。盡管一二部、一二十部家譜也不一定找得到完整的答案,但如果能集中若干種有關同一次遷移的家譜,就有可能作出比較具體的分析。在這類資料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再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就會獲得相當可靠的結果。
家譜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一般的家譜都要找出一位煊赫的祖宗,不是帝王、聖賢,就是高官、名人,甚至要追溯到三皇五帝。由於這些上古貴人基本都出在北方的黃河流域,要使本家族特別是不在黃河流域的家族與這些祖先聯系起來,就只能編造出一段遷移的歷史。
一部分家族的確是有過遷移的,但為了把他們祖先的遷移史附會於歷史上確實存在的大移民,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後的北人南遷,所以具體的遷移時間、地點就不一定正確。由於這些移民都是歷史事實,所以人們往往會對這些家族的來源深信不疑。但因為這些家族的祖先實際上並不是那些移民運動中的遷移對象,所以如果輕信了這些家譜中的記載,就會影響我們對移民歷史的正確復原。例如,不少客家人的家譜中都有本族的始祖是東漢末年或永嘉之亂後從北方遷至今閩南、贛南或粵北的,國內外的客家研究學者大多都以此為根據肯定這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遷移。但如果我們對公元2世紀末至4世紀的北人南遷作一個比較全面的考察,就不難發現當時南遷浪潮所及還離閩南、贛南很遠。即使有一些零星移民遷至這一帶,也不足於形成一個能使自己長期不被周圍土著居民融合的獨立群體。事實是,客家人的南遷並形成一個不同於土著居民的群體並沒有那麼早,客家家族譜中關於始遷祖的記載並沒有可靠的史實依據,而是出於後人的附會。〔2〕
另一些家譜中所載始祖的遷移時間並沒有錯,但地點和原因卻不一定對。這是由於有些家族始遷到某地的祖先當時既沒有社會、經濟地位,更沒有文化,有的甚至還是罪犯的身份被強制遷去的。到了有條件修譜時,一個家族一般都已支派繁衍,人丁興旺,並有了相當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有的還成了書香門第、官宦人家,子孫們即使對祖先的來歷弄不清楚,也不能在譜上出現空白;或者知道祖先是如何遷來的,卻不願意留下不大光彩的記錄。常用的辦法,一是根據當地最主要的移民來源將本族的祖先當作其中的一員,一是將遷入時的目的或身份改得盡可能地體面。例如,蘇北地區不少家譜都說祖先是明初由蘇州或蘇州閶門遷來的,其中大部分就不一定是事實,有的可以肯定不是來自蘇州,而是遷自江南其他地方。主要原因是當時朱元璋的確曾從蘇州遷過一批富戶到蘇北,這批人雖然被迫遷移,但畢竟有經濟實力,文化水平也較高,自然成為蘇北地區移民中的上層和主流階層。遷自其他地方的零星或貧窮移民,當時既沒有必要也不敢冒稱來自蘇州,但到他們的子孫發達後修家譜時,無論是弄不清祖先從哪裡來,還是故意迴避,寫上祖先由蘇州遷來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又如一些家譜稱始遷祖是在明初「奉旨分丁」、「奉旨安插」,或者是來某地當官、駐防的,實際上可能朱元璋根本就沒有下過這樣具體的聖旨,這些始遷者也不是什麼官員或將軍,所謂「奉旨」無非是流亡到此開荒定居後得到了官府承認被納入編戶,或者就是被綁著雙手押送來的。這種情況在遷入四川、湖廣(今湖北、湖南)、安徽和華北各地的移民家族所修家譜中都很普遍。〔3〕
以上兩種情況盡管在具體情節上有出入,該家族是移民後裔倒是事實,所以只要認真分析,再結合其他史料,還是可以大致弄清歷史真相的。但第三種情況就根本不存在遷移的事實,家譜中的記載千萬不可輕信。這主要發生在南方或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中。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和經濟文化的進步,當地一部分少數民族家族也發達起來,但在封建社會民族歧視政策的影響下,要取得與漢族同樣的社會地位還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少數民族家族,就通過修家譜將自己的祖先說成是來自中原的漢族,如謫居的官員、從征的將士、流落的文人等。由於這也滿足了漢族官員和士人的民族優越感,所以很容易得到他們的認可。如從唐朝後期起世居貴州的楊保族,到明初就編出了是北宋楊家將之後的譜系;不少廣西的壯族家族都說祖先是宋朝隨狄青征蠻而遷來的;清朝貴州獨山學者莫與儔、莫友芝父子明明是布依族,卻要說是遷自江寧。這一假象如果不識破,我們就會編造出根本不存在的移民史來。〔4〕
2
家譜與歷史人口研究
人口學或人口統計學研究的基礎是人口統計數據,但在現代人口普查或抽樣調查之前,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存在這樣的數據。中國現在的自公元初以來的歷代戶口統計數在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包括全部人口,只有在少數階段與實際人口比較接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西方國家對歷史人口的研究,主要依靠一些教區的受洗、墓葬登記和一些家族的世系記錄;日本使用收藏於寺廟中的「宗門改帳」(當地居民每年向寺廟登記全部人口,表明沒有改信西洋「邪教」),主要原因是在於這些資料基本上能包括統計區的全部人口。而在中國,舍家譜以外,至今還沒有發現有其他類型的史料。
一部典型的、完整的家譜應該登錄該家族的全部成員的姓名、生卒年月日、婚姻狀況(婚齡、配偶)、子女(其中男性也同樣應有完整的記載,女性一般登記到出嫁時間及其配偶姓名)等。因此可以據此整理出該家族人口的生命表,計算出這些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出生率、死亡率、性別比、有偶率、初婚年齡、生育率等等現代人口統計學所必須的基本數據。
當然,這樣完整而典型的家譜在總數中的比例大概是很低的,一般的家譜都會缺少一些項目,如女性人口不全、婚姻狀態中不記載初婚年齡或無配偶年齡,只登記子而不登記女,漏載夭折兒童等。但就是這樣一些並不十分完整、典型的家譜也是相當珍貴的,因為與官方的戶口資料相比,它們至少有完整、真實的優點。因為修譜的目的本來就為了顯示本族的興旺發達、源遠流長,以此告慰祖宗,昭示後代,所以對本族人口絕不會故意遺漏,也不可能隨便虛報。個別特殊情況,如因犯了謀反大逆一類罪行或有礙門風而開除出族,對不在本地的族人登記不全等,會產生一些誤差,但一般不至於有什麼大的影響。對生卒、婚配的時間和子女數量等數字,由於大多是根據經常性的記錄或本族、本支的申報,加上有族規、輩份等因素的約束,一般也是確實的。家譜中的數據總的來說都比官方的登記數准確,而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哪一種史料中會有這樣多、這樣詳細的人口統計數據。
早在1931年,袁貽瑾就利用廣東中山縣李氏家譜,對該家族自1365至1849年間的3748名男性和3752名女性作了分析,計算出這些人在不同時期20歲時的預期壽命〔5〕。 台灣學者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台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年)一書使用的資料包括50個家族中的147956名男性和113464名女性,重組了42785個核心家庭,是迄今為止利用家譜人口資料一項規模最大的成果。
但家譜中的人口資料也有其局限,特別是時間、空間和人口覆蓋面上的空白。傳世的家譜大多是清代和民國時期修的,明代的已經不多,此前的基本沒有,所以家譜資料一般只能用於研究16世紀以後,少數可上溯到13—14世紀,極個別才能推算得更早。家譜中也會有不少明清以前的內容,有的甚至可以從三皇五帝的世系排起,但這些並不可信,不具有人口史資料的價值。現存的家譜在地域上、民族上也是不平衡的,近代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外來人口較多或宗族觀念較強的地區家譜很多,反之則很少,大多數少數民族沒有家譜。即使是在家譜修得很多又保存得很完整的地區,家譜也不會覆蓋全部人口,因為家譜一般不會包括本族中流亡在外又窮困潦倒的分支,家族過於分散的移民不可能各自修譜,而同家族人口較多的移民也要等到在遷入地站穩腳跟並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後才會修譜。
由於家譜所登錄的是同一家族的人口,所以盡管內部也會有嫡庶、尊卑、貧富、強弱的差別,但總是有比較共同的或相近的經濟基礎、社會地位、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只能代表當時、當地人口中的某些階層或其中的一部分。僅僅根據某些家族的統計數據就得出普遍性的結論,難免失之偏頗。
3
家譜與社會史研究
家族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族研究當然是社會史研究的基礎,家譜無疑是社會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家譜的資料,如經濟方面,記錄了該家族的集體田產數量、分布、收益以及該家族經濟上的盛衰,有時還是具體的數字和契約文書;文化方面,記錄了該家族的家庭教育、科舉、人才、技藝以及有關的著作、詩文;制度方面,記錄了該家族的組織系統、族規、婚喪禮儀制度、管理方法等;其具體、詳細的程度是其它來源的史料所無法比擬的。近年來的一些社會史、區域史、家族史研究,充分發掘了有關家族中的資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但是,必須看到,家譜所記載的內容,從本質上說都屬於觀念層面、制度層面或家族上層,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更難於代表家族的底層、內部的實際。一般的家譜無不揚善隱惡,誇大溢美,甚至移花接木,假冒附會,如果不了解當時當地的歷史背景,一味相信家譜的記載,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例如,很多家譜都有名人所作序跋,但仔細分析,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假託偽造的,有的完全是從其他家譜中抄來的,只是將主語改變了一下。對先人的爵秩功績往往誇大其事,將虛銜寫成實職,把捐納當作功名。所列著作,大多是毫無學術價值又基本沒有流傳到社會的家刻本,甚至只是誰也不能證實的稿本。而且,無論忠奸賢愚、士農工商,一入譜傳,無不尊師重教,文風蔚然,詩禮傳家。有的家族明明是做生意發了財,然後花錢捐了功名,到了一些研究人員的筆下,卻成了富於人文精神的「儒商」,根據就是他們家譜中的資料。連一些靠括地皮致富的貪官,記入家譜的往往也是詩酒風流、樂善好施的嘉言懿行,這類材料要是不加起碼的辨析,能寫出真實的歷史嗎?
近年來,一些人熱衷於收羅某些大家族的家譜中此類資料,宣揚「××第一家」、「×代同堂」的那種雍雍穆穆、長幼有序、族規森嚴,以此證明儒學思想整合中國社會的功能和儒家倫理的作用,卻根本沒有了解這些家族的實際情況,更沒有深入研究其內部的矛盾。試想,要是賈政和高老太爺修家譜,能把《紅樓夢》和《家、春、秋》中的內容寫進去嗎?但如果真正要研究榮國府和高公館的歷史,能只看這些家譜嗎?
由於家譜的收藏極其分散,家譜的復本也不多,至今還沒有一份可資查考的、比較完整的目錄。國內的一些收藏單位查閱不便,反不如美國猶太譜牒學會那樣方便。多數家譜無用的成分很大,但由於沒有人做前期整理工作,研究人員不得不一一重頭做起,重復勞動量極大。不少家譜是孤本,有的已損毀殆盡,亟待搶救。如何通力合作,利用高新技術,建立中國家譜信息庫,使這份珍貴遺產和重要史料能充分發揮作用,是學術界同人的一項緊迫任務。
注釋:
〔1〕據武新立《中國的家譜及其學術價值》(《歷史研究》1988年第4期)統計,國內外收藏的中國家譜有42993種,其中部分是重復的。但據我們所知,散在民間又未經著錄或收藏的也還不少,如江西、湖南、福建、山東等省散藏於民間的遠比見於著錄的為多。
〔2〕參見拙著《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辨正》,《復旦學報》1995年第3期,第165—171頁。
〔3〕參見拙文《蘇北的蘇州移民》,載《尋根》1977年第3期;《麻城孝感鄉——中國歷史上的移民發源地之一》,《尋根》1997年第1期。
〔4〕參見譚其驤《播州楊保考》及後記,載《長水集》下冊, 人民出版社,1987年。
〔5〕袁貽瑾《1365—1849年間一個華南家族的生命表》,載《人類生物學》1931年5月號(I.C.Yuan: LifeTableforaSouthernChines Family From 1365 to 1849, Human Biology, May 1931)。

⑻ 中國和日本歷史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歷史版本 列印
日本歷史
日本國,古稱「大和」。古代中國稱日本為「倭」。7世紀後半期起以「日本」為國號,19世紀末葉起稱「大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現稱。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個弧形列島,由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島及數以千計的小島組成。東和西南瀕太平洋,西和北臨中國東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蘇聯僅一水之隔。總面積37萬余平方公里。人口12055萬(1985),基本居民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語,首都東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紀末)石器時代日本舊石器時代,亦稱「無陶器時代」或「先陶器時代」。其上限無確考,據推測,距今約20~30萬年前;其下限距今約1萬年前。日本舊石器時代和亞洲大陸舊石器時代是並行的。日本新石器時代文化稱繩紋文化,因陶器有繩紋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約9500年或1萬年前(一說4500年前),下限為公元前3~前2世紀。
金石並用時代 繼繩紋時代之後,日本於公元前3~前2世紀進入彌生時代,即金石並用時代。這一時代的文化稱彌生文化,因陶器出土於東京都彌生町(在今東京都文京區)而得名。其下限止於公元3世紀。在彌生時代,中國大陸的水稻栽培技術和青銅器、鐵器等金屬文化經由朝鮮傳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時代是母權氏族公社階段,繩紋時代是其繁榮時期。繩紋時代後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計有12~15萬。人們多棲身於被稱作「豎穴」的原始房屋裡,靠狩獵和漁撈為生。社會處於採集經濟階段。狩獵使用弓矢,漁撈則使用魚鉤和網罾。獵場、漁場和主要生產工具為公社成員所共有。所有社會成員權利平等,實行共同生產和平均分配,無貧富貴賤之別。進入彌生時代後,父權氏族公社逐漸取代母權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趨於解體。
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庫縣明石市西八木海岸發現人類腰骨化石,後命名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縣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愛知縣豐橋市牛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靜岡縣引佐郡三日町相繼發現一些人骨化石。據此推測,洪積世日本列島已有人類存在。關於日本人種和民族的形成,學術界一般推測日本最早的居民經由北亞和南亞兩條路線來到日本列島,經過長期混血,大約在彌生時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語言和風俗習慣的日本民族。
階級和國家的產生 彌生時代是日本文明史的開端。由於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出現,特別是青銅器和鐵器等先進生產技術的傳入,社會生產力飛躍發展。彌生時代中期日本從原始公社制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據中國《漢書》記載,大約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日本列島出現了百餘個由村社首長統治的小部落。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漢武帝在朝鮮設置的樂浪郡獻上貢物。後經長期兼並,至公元2~3世紀形成了規模較大的30多個部落。據《後漢書》和《三國志》的《魏志·倭人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出現了邪馬台國。邪馬台國統轄約30個部落,成為部落聯盟的盟主,已有統治機構和貧富、階級差別,是日本奴隸制社會初期初具規模的國家。該國女王卑彌呼在239年曾遣使到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與金印紫綬。其後繼女王□與(台與)亦曾遣使向西晉王朝朝貢。
古墳時代和倭王統治 公元4~7世紀,日本歷史稱古墳時代。因當時統治階級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墳丘形狀多種多樣,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後圓墳,是奴隸主王權的象徵。初期最大規模的古墳集中於畿內的大和地方。這種奴隸主王權,日本史稱「大和朝廷」,即「大和國」。其統治者為日本皇室的祖先。從4世紀下半葉到5世紀,古墳分布的地區逐漸擴大,這表明大和國家從東到西逐步實現國土的統一。大和國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稱的奴隸制國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統治機構。自4世紀後半期起,大和國家為掠奪奴隸和財富,開始向朝鮮南部進行擴張。6世紀後半期起,由於父權家長制家族的發展,大和國家的統治階級和人民之間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趨尖銳。加之,對朝鮮半島侵略失利,奴隸主王權面臨危機。推古女帝的攝政聖德太子於7世紀初制定「冠位」十二階和《十七條憲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為推古朝改革。對外,日本積極同中國開展外交,先後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此時,倭王對外稱號改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確立和律令制社會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後,因帝都在飛鳥地方,故稱飛鳥時代(592~710);710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後,奈良時代(710~794)開始;794年(一說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遷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鐮倉幕府的400年間,史稱平安時代。在這600年間,日本處於天皇的最高權力統治之下。從630年起的200多年間,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後派遣唐使19次,實際到達的有13次。這對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645年日本發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國唐朝的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業,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統治機構,世襲氏姓貴族制度被廢除,高度中央集權的奴隸主王權統治即古代天皇製得以確立。律令制的完成,經過半個多世紀。701年制定、次年實施的《大寶律令》將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鞏固下來。大化改新後建立的國家體制,史稱律令國家;就社會組織而言,則稱律令制社會。關於大化改新的性質,學術界一直有爭論;中國史學界多認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會變革」。
自8世紀前半期起,由於土地不足,國家被迫允許私人開墾新田。723年頒行《三世一身法》,規定凡新造溝池開墾的水田,允許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溝池開墾的水田,准給本人一代使用。743年又頒行《墾田永世私有法》,允許墾田永遠歸私人所有。於是真正的私有領地開始出現。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日本庄園制度不斷發展;進入10世紀以後,律令制趨於衰微和蛻變。在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化的基礎上,自9世紀中葉迄11世紀下半葉,外戚藤原氏擅權,被稱為攝關政治的貴族政治體制占統治地位。之後,以太上天皇為代表的皇室勢力伸張,以院政取代攝關政治。與此同時,伴隨庄園成長的新興武士勢力於10世紀登上歷史舞台。武士勢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園領主階層,他們逐步演變成封建的軍事農奴主。號稱「武家棟梁」的源平兩氏,經過為皇室貴族效力的階段,展開了爭奪國家權力的激烈斗爭。這一斗爭持續到12世紀末。
古代經濟和文化 大約4世紀下半葉起,中國和朝鮮的移民不斷來到日本,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日本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間,社會經濟有顯著進步。農業已普遍使用鐵制農具,水田耕作的集約程度提高,水利事業發展,耕地面積不斷增加。養蠶受到政府鼓勵,手工業生產也獲得發展。
與此同時,文化也日臻繁榮。繼4~5世紀漢字和儒家經典傳入之後,6世紀佛教由百濟傳入日本,從而促進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先後出現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紀末至7世紀上半葉的飛鳥文化,是以寺院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紀下半葉的白鳳文化,則在佛教藝術方面通過中國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響;8世紀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國唐朝文化的影響,除佛教美術外,還有《古事記》、《日本書紀》等國史的編纂,以及《懷風藻》、《萬葉集》等著名詩集的編撰。平安時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學術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開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兩套日本表音文字。隨後,創立「國風文化」,出現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語》等文學傑作。
中世紀日本(12世紀末~1868年)
武家政權的建立和發展
自12世紀末迄16世紀末約400年間,日本社會處於封建制形成和發展的階段。其特點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發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權並存以及朝廷勢力不斷削弱。1192年源賴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鐮倉開創幕府,開武家政權的先河。1333年,以後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為首的宮廷貴族用武力推翻了鐮倉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稱「建武中興」。1336年武士巨頭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開創室町幕府,後醍醐天皇逃至吉野。從此出現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時代。1392年南北朝議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統一全國。
大名領國制的確立和人民斗爭
從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封建制不斷發展,幕府集權統治逐漸走向封建分權割據。南北朝時代庄園制趨於衰落,守護大名領國制形成。1467年(應仁元年)爆發應仁之亂,此後至1568年出現一個長達百年的群雄割據時期,史稱戰國時代。守護大名領國制演變為戰國大名領國制。在大名領國制形成和演變的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加劇,爆發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其中有農民反對地主壓榨、反對商人高利貸盤剝的「德政暴動」,有各領國內武士為爭奪領地而進行的「國人暴動」;還有農民借宗教信仰而進行的反對領主的「一向宗暴動」。
鐮倉和室町時代的經濟和文化
鐮倉時代出現水田稻麥兩熟、旱地麥豆兩熟或三熟的種植法。農業技術進步,耕地面積擴大。從中國傳入的茶葉栽培盛行,並開始種植從朝鮮傳來的棉花。手工業和運輸業興旺起來。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發達和城市興起,同中國、朝鮮等地的貿易也日益發展。
文化方面,從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在中國宋元兩朝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以武士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興起,禪宗尤為武士所尊崇。出現了以京都、鐮倉的五山禪林為中心的「五山文學」。作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礎。中國的「朱子學」受到重視。連歌、能樂等文藝形式興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國家統一和織豐政權 戰國時代末期,在群雄中嶄露頭角的武將織田信長於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國家開始走向統一。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於1590年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建立的統治,是沒有幕府的武家政權,史稱「織豐政權」。織豐時代亦稱「安土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在完成國家統一的過程中,在全國實行「檢地」(1582~1598,史稱「太□檢地」);頒布「刀狩令」(1588),收繳農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農民的身份,實行「兵農分離」;為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過「檢地」,豐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國土地,徹底廢除了庄園領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領主所有制。原來在庄園制下受層層剝削的小佃農,得以自立為自耕農。豐臣秀吉妄圖征服中國(明朝),為此假道朝鮮,於1592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織豐政權時期,日本開始同西方發生接觸,歐洲文化傳入日本。1543年以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進行貿易。1549年西班牙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傳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歐洲派遣了使節。
幕藩統治體制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是為江戶幕府,亦稱「德川幕府」。江戶幕府的統治制度,史稱「幕藩體制」。幕府為集中權力和控制諸侯,除頒行有關法令外,還實行參覲交代制度。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自17世紀30年代起頒行鎖國令,至1853年實行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鎖國政策。
江戶時代的經濟和文化 江戶時代的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農業生產方面,農作物品種增多,耕作技術和灌溉設施等都有所進步,人口和耕地面積尤以前期增加較快,商業性農業也有所發展,漁業、鹽業和山林、水產業更加興旺。手工業和農業進一步分離,自江戶中期以後農村工業得以建立。除江戶、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外,稱為「城下町」的封建城鎮布滿全國。全國政治中心江戶,18世紀初人口約100萬,為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幕府努力開發礦山,鑄造全國統一的貨幣;開發水路航運,修築港埠。由於商業繁昌,以商人和手工業者為主的城市居民階層(町人)日益成長。幕府末期,日本開始採用西方近代技術開辦新式軍火工廠和紡織等工業企業。
江戶時代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町人文化」興起,出現了一批以描寫町人生活為主要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版畫和戲曲。中國書籍大量輸入,對儒家學說、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以及孫吳兵法等的研究活躍。江戶時代中期出現了稱為「國學」(日本學問)的新學術部門,代表人物有荷田春滿、賀茂真淵、本居宣長、平田篤胤等。在自然科學方面,創立了「和算」(日本數學);還通過荷蘭書籍學習西方醫學、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以及武器、船舶的製造技術,稱為「蘭學」。在教育方面,各地興辦稱為「寺子屋」(寺塾)的學塾,庶民得以學習讀寫算的知識。自江戶中期起以安藤昌益、高野長英、渡邊華山為代表的一批進步思想家,著書立說批判封建制和幕府鎖國政策,要求革新,導致1839年幕府迫害蘭學家的「蠻社獄」。
(封建社會的解體)江戶時代,由於商品貨幣經濟關系的發展,作為幕藩統治基礎的封建自給自足經濟漸趨瓦解。幕末,在農業經營方面發生僱傭勞動關系;批發行支配的農村家庭手工業愈益發展,逐漸出現一些手工工場。這表明,資本主義在日本開始萌芽。與此相適應,出現了介於封建領主和農民之間的新剝削階層-「豪農」 (地主富農)和「豪商」(商業高利貸主)。同時,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日益激化,1637年爆發了農民和天主教徒反對封建壓迫和宗教迫害的島原起義,1837年又發生了城市平民參加的大鹽平八郎起義。19世紀40年代以後,以農民起義和城市貧民搗毀運動為主要形式的反封建斗爭愈演愈烈,給幕藩統治以沉重打擊。幕府在鎮壓人民斗爭的同時,自18世紀前期起迄19世紀40年代初,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但是,這些改革都不能挽救幕府的統治危機。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頻頻叩關,民族危機加深,幕藩統治體制搖搖欲墜,封建社會加速解體。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M.C.佩里率艦隊駛抵日本,以武力要挾日本開國(1853年7月)。次年美國迫使德川幕府簽訂《日美和好條約》(《神奈川條約》)。1858年日本又被迫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和法國分別簽訂了通商條約,總稱「安政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宣告破產。西方列強強加給日本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日本的法權和關稅自主權橫遭剝奪,面臨嚴重的半殖民地危機。
日本農民起義(18世紀) 近現代日本(1868~ )政權和近代天皇制的確立日本「開國」後,隨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以下級武士改革派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運動,不久發展為轟轟烈烈的倒幕維新運動。1868年倒幕維新派發動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為首的維新政府,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重大歷史轉折點。
明治政府在「戊辰戰爭」(1868~1869)中取勝後,在「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三大口號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圖徹底廢除幕藩封建割據體制,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同時提倡向西方國家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半殖民地危機,以把國家建成一個獨立自主的近代資產階級國家。19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發生了反對專制政治、爭取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權利的自由民權運動。在群眾斗爭的壓力下,明治政權向君主立憲政體演變。1885年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實施)。1890年開設國會。日本式的君主立憲體制-近代天皇制從此確立。近代天皇制實質是地主資產階級專政,屬資產階級政權范疇。
日本資本主義的形成 19世紀70年代,明治政府在接收幕藩經營的工礦企業的基礎上實行「殖產興業」,積極引進西方近代技術和設備,興辦以軍工為主的國營企業,發展交通運輸和通信部門,建立起統一的近代金融貨幣制度和股份公司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鋪平了道路。80年代初,政府將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擁有特權的資本家(「政商」)。這些資本家遂成為日本財閥的前身。在國家積極扶植下,私人資本迅速發展。自80年代中期起,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熱潮。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從制絲、棉紡等輕工業部門到鋼鐵、機械、造船、電力等重工業部門完成了產業革命。在產業革命過程中產生了近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日本資本主義遂告形成。
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 由於明治維新這一資產階級改革運動的不徹底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余,從而為日本近代軍國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在明治政府中掌握實權的資產階級改革派,繼承封建時代武士道的衣缽,在爭取實現「富國強兵」、擺脫半殖民地危機的過程中,採取了「失之西方、取之東方」的方針。他們對西方列強屈從妥協,對亞洲鄰國則實行侵略擴張。在近代天皇制確立的同時,明治政府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並制定了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和軍國主義路線。早在19世紀70年代日本就曾借故入侵中國台灣和朝鮮。1894年,英國出於對抗俄國的戰略需要,帶頭修改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到1911年,多年懸而未決的修改條約問題獲得完全解決。1894~1895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日本戰勝,從中國索取巨額賠款,並割取台灣及澎湖列島等地。1900年,日本又參加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戰爭後,經過10年擴軍備戰,日本發動了以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為目的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割占庫頁島南部,並攫取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一切殖民特權。從而為日本霸佔朝鮮和在中國東北實行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 20世紀初葉,日本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開始進入帝國主義時期。日俄戰爭後,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財閥壟斷資本逐步形成,日本經濟被置於金融寡頭的壟斷統治之下。與此同時,軍人勢力煊赫,軍閥獲得軍令制定權,成立了議會和內閣不得介入的「國中之國」-軍部,軍國主義統治體制進一步鞏固。對外,在加緊向中國東北滲透的同時,悍然吞並朝鮮(1910)。從此日本躋身於國際帝國主義強國之列。1912年明治天皇死,大正天皇即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帝國主義自相火戰並無暇東顧之機,極力擴大對華侵略。1915年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妄圖鯨吞整個中國。日本向西方國家提供軍需物資,大發橫財,成了暴發戶。在戰爭的刺激下,日本工業飛躍發展,生產力比戰前增加4倍以上,鋼鐵、造船、機械、電力、化學等重工業部門產量均翻幾番。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壟斷資本空前膨脹,由負債累累的債務國一躍而變為大債權國。
日本帝國主義的重重危機 隨著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斷激化,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以及各種爭取自由民主、維護人民權利的社會運動此伏彼起,日本帝國主義面臨重重危機。繼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早期社會主義運動之後,1913年爆發了第一次擁護憲政運動。這一運動與人民群眾反對藩閥和軍閥專制、要求實現民主改革的斗爭匯合在一起,形成了稱為「大正民主」的運動和思潮。1918年,又爆發了震撼全國的米騷動。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1922年日本共產黨誕生。繼之,一些進步組織紛紛成立,日本無產階級和人民的斗爭不斷發展。日本統治當局則頒行《治安維持法》(1925),設立「特高」秘密警察,瘋狂鎮壓共產黨和工農運動。1926年大正天皇死,昭和天皇(裕仁)即位。日本繼1920年經濟危機和1923年關東大地震引起的經濟危機之後,1927年又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為擺脫內外危機,1927年日本出兵侵入中國山東省,公然干涉中國革命。同年,田中義一內閣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侵略中國的戰略方針。
日本社會主義星期三講習會(1907)
侵略戰爭和日本軍國主義的敗亡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席捲日本,日本帝國主義鋌而走險。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次年,製造偽滿傀儡政權,開始了在中國東北的長期殖民統治。在國內,法西斯勢力為奪取國家權力而躍躍欲試,右翼團體和軍閥緊密勾結,鼓吹「昭和維新」,推進國家法西斯化。1936年法西斯軍官發動「二二六」武裝政變失敗後,軍部法西斯獨裁確立,進一步加緊實行侵略擴張。同年11月,日本和德國簽訂《反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同年11月,義大利加入《反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日法西斯軸心開始形成。1939年9月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歐戰爆發。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與美英交戰。
為進行侵略戰爭,加強軍國主義法西斯統治,日本政府於1937年掀起「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1938年頒行《國家總動員法》。通過各種立法,大搞戰時統制經濟,從而確立了戰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40年近衛文發動「新體制運動」,解散一切政黨,成立法西斯政治組織「大政翼贊會」。同時,大力推行軍國主義法西斯教育。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等血腥事件,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堅決反抗和世界輿論的譴責。日本人民中也出現厭戰情緒和反戰活動。由於日本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加之日本資源貧乏,不勝長期戰爭的消耗,終難逃脫失敗下場。在中國人民、亞洲其他各國人民以及美國、蘇聯等世界反法西斯盟國人民合力抗擊之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橫行一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歸於敗亡,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戰犯遭到歷史的懲罰。

閱讀全文

與日本中國歷史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