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紀錄片世界歷史觀後感500字

紀錄片世界歷史觀後感500字

發布時間:2021-03-05 22:13:54

㈠ 大型歷史紀錄片觀後感500字,從歷史角度這

行法如山——《大秦帝國》讀後感
起初看《大秦帝國》只是源於自己對於歷史由來已久的興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圖;只是覺得這不過是對於又一個盛世的全景式展現罷了。但是,當我把《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看完之後,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覺到,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時代理論很有意義。一個文明的創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最富創造力的,大秦帝國也不例外。處在「大爭之世」的秦帝國,有著與後世很多同樣強盛的帝國所全然不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才是秦帝國得以強盛的依靠,也是被後人所忽視的,在後來的歷史中缺失的。而只有這些東西,才是需要我們重新開掘出來的。因為,正是這些缺失,使得華夏的原生文明在創造奇跡的同時蘊含了衰落和失敗的可能。而《大秦帝國》正是通過將這些東西開掘出來,從而使得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所熟悉的那部分歷史,讓我們更加看清今天所要走的路。

這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方面:法治與商業精深。這兩點在《大秦帝國》中都有表現。

看了《大秦帝國》的人都知道,秦法是秦國崛起的制度保障,是秦國崛起的基石。整個《黑色裂變》都在展現商鞅變法的全過程。為什麼孫皓暉先生的起點在這里?很顯然,商鞅變法是秦國歷史的分水嶺和轉折點,是秦國強大的第一塊基石,更是華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將法治的理念變為現實,第一次建立法律完備的法治國家,特別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華夏民族的一個族群當中確立起堅定的法治信念和守法精神。所有這一切,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世界歷史秦始皇觀後感500字

世界歷史秦始皇讀後感
這本書詳細的記述了秦王朝的歷史文化傳統,特別是秦始皇在位期間一系具有深遠意義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工程軍事方面的成就,客觀的評價了這位千古一帝的功勛與不足,肯定了他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卓越地位。
在幾次閱讀後,我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出發,深刻的思考了秦始皇為何能在短短的實際執政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完成華夏大一統。
秦始皇是我最景仰的古代人物,我認為它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中國歷史悠久綿長,皇帝也多如牛毛,但是出類拔萃的只有可憐的幾位,多數屬於庸碌之輩,而我以為,除了秦始皇其餘那些所謂明君聖主,沒有一個勝過他的,都是在他建立的政治基礎上做少許的修整,後輩的那些皇帝幾乎是完全的繼承了他的衣缽,可以說盡管大秦帝國存在的時間甚短,但也可以說一直存在下去了,只是朝號更換,本質上沒有變動,從這個意義上來來說,他不愧是始皇帝。
所謂「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秦始皇對中國進行了一定的改造,對中國人進行了改造。他領導的秦國正是一個厲行嚴刑峻法,限制官吏特權,實行一統的國家。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由於工程大多浩大,耗費人力物力巨大,所以得罪了六國舊貴族和百姓,自然留下了千古暴君的罵名,但實際上,秦始皇留下的卻是一個保護了中國農耕民族的軍事工程和一個近乎完美的政治體系。
秦始皇不是太殘暴而失天下,而還是因為太仁慈和信任這個官僚階層而失天下。他未能在統一之後及時的將李斯革除,從而釀成死後其叛變倒戈,未能扶立扶蘇,致使二世為趙高所用。而其因看中趙高的法律才識委以信任也是後患。所有的這些,都斷送了「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的夢,斷送了大秦帝國的前程。
作為一個普通人,對秦始皇的了解除了《秦始皇傳》,最早的印象是來源於初中的歷史課本,他是一位暴君的地位在我的心中曾不可動搖過,但在深入了解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剛毅堅韌,君臨天下的英雄,一個無人能及的英雄。

㈢ 世界歷史65集觀後感

紀錄片《世界歷史》觀感
煌煌巨作《世界歷史》今日終於有幸得以一觀。面對洋洋灑灑整一百集,想要洞悉全貌無異於以蛇吞象,既耗時又耗力。對目錄加以分析,開篇到第31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為止,是對世界歷史上古部分的綜述。而從第32集『歐洲人的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開始則可視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一點可以從時間上得以佐證:被視為歐洲中世紀的最後堡壘的君士坦丁堡淪陷於公元1453年,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在1492年。明確了這一點,則對於不甚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我而言,可以完全將重心置於前31集,是為性價比最高的觀看方式,雖是管中窺豹,亦期掠其一斑。
以下幾點是我觀後的一些思考與啟發。 一.為何本片沒有單獨提及中國史部分?
首先必須要明確的是世界歷史的定義與內涵。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世界史在中國是作為外國史的一種代稱,中國史不僅被孤立甚至對立於世界史。但是文明的發源並非單點式,在當今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東亞文化圈的源頭正是中華文明,由此可見中國史也是作為世界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理應一視同仁,既不能特殊化,也不應妄自菲薄。因此對於上述問題,我揣測編輯是基於如下考慮,第一,作為國內第一部大型世界史主題的紀錄片,本片從遠古人類的開端,一直講到萬隆會議,展示了人類幾百萬年間的生存與斗爭,發展與進步的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目的是希望國人以一種新視角展開對全球史人類史的閱讀與思考。相對於成熟的中國史的教育與傳播,國人在世界歷史方面顯然更為欠缺與匱乏,因而也更有視覺新鮮感。快餐時代,對信息的攝取十分講究效率,能夠最大化時間的效用想必也是編輯們的追求吧。第二,期望以一種對比對照的方式,揭示中外文化的異同。作為古老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擁有近四千年的漫長歷史,絢麗多姿的文化與世界各地的文明交相輝映。而本片正是通過對其他文明的精彩描述,映襯中華文明的紛彩,即有利於觀者獨立思考對比,又留下了足夠的聯想空間。 二.關於歷史間隔分段的不平衡性
本片第一集講述人類歷史的開端——石器時代的人們。現在通過主流理論我們知道,人類的最古老始祖是臘瑪古猿,處在猿和人的過渡階段。稍後便進化到了南方古猿,這是人類最早的直系祖先,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以上兩個階段是原始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即原始群時期。真正進入人類歷史的是早期直立人,處在第二階段——血緣家族公社時期,生活在距今約三百萬年到二十萬年之間(以上數字乃是感性數據),這個階段,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石器時代。從此人類的進化速度驟然加快。大約距今二三十萬年前左右,人類由直立人進化到智人階段,過著以母系制度為主體的原始公社生活。顯然,智人的歷史間隔相比於直立人已經大大縮短,由此看出,占人類歷史長度99%的原始社會史在本片100集的篇幅中僅佔了一集,這很好的體現出了歷史間隔分段的不平衡性。在此引進著名的斐波那契數列作為類比模型:1,1,2,3,5,8,13,21.....越往後推,兩個數之間的間隔也將越大,人類歷史就好像一個逆序排列的斐波那契數列,反映到時間軸上則是,越往後,兩段歷史的間隔反而將越小。人類世界的歷史,即是文明的歷史,而文明的車輪是帶著一個加速度向前滾動的!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越發感受到變化的加劇,日新月異這個詞語彷彿也不夠用來形容世界的運動了。當我們感慨萬千的時候,問過頭再看看人類的祖先是如何踩著荊棘一步步向現在走來,心中自然會有一番思考。
三.關於世界歷史的不同認知 早在古代時期,歷史學家的記述范圍就已經擴大到了自身的已知世界,只是局限於各方面的條件而未能做到對於整個世界的全面認識。像司馬遷所著《史記》中就提及了安息,大秦,大夏等等地名。甚至年代更為久遠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不世之作《歷史》涉及的范圍也早已不再局限於希臘本土。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對於世界歷史的認知也會存在偏差,

或以羅馬雅典為中心,或以長安洛陽為中心,有人以伊斯蘭世界為重點,又有人以基督世界為重點,如是不一而足。直到15世紀末航海的發展帶來新大陸的發現,各大陸之間的閉塞狀態被打破,歷史的地理局限大為減弱,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視野大為開闊。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很好的明白,為什麼會在18世紀出現了蘭克和黑格爾崇倡的西歐中心論,又為什麼會在此基礎上突破出了以施賓格勒和湯因比為代表的文明單位理論,把世界歷史看作是多種文明的覆滅和生長的歷史,以及近年來大受推崇的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史觀等等。由此引人深思的是,當我們以紀錄片中的單一視角對世界史做出的這個簡短回顧,又能否成為終極真理?若干年後又會不會被新的角度覆蓋?答案不言自明。
四.明確文明的源頭在西亞和北非,以及肯定地中海在人類歷史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當我們追本溯源,順藤摸瓜般地沿著當代西方文明往回走,途經古代羅馬文明,便看到了古希臘世界,但是我們又如何能夠無視古希臘文明的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呢?我們無意以文明的長度來比較優劣,並不是貶低中華文明,應該清醒地看到地中海的開放與中華大地的地理封閉性,也要看到不同文明對世界施加的影響。探尋人類文明的源頭,我們無法繞過北非和西亞,更不能避開他們的文化母親河——地中海。理解這一點,可以從以下簡例得到信息。
1.古希臘文明從克里特-邁錫尼文明開始了旅途,而克里特島和埃及的往來在公元前4000年前便已開始,無論克里特島的文字,石器以及壁畫,都能深切感受到古埃及人施與的影響。2.作為文明的最重要標志之一,文字字母的創造來自於眾所周知的腓尼基人,而希臘人正是在此基礎之上添加了母音,完善了字母系統,得到了希臘字母,而這,正是當今世界影響最大的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的前身。
3.宗教是文明傳播的特殊載體,回顧世界宗教的歷史,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猶太教產生於古代巴勒斯坦地區,即地中海東岸,而基督教正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興起。而伊斯蘭教對於基督教教義教宗的承襲關系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對人類歷史產生最大影響的三大亞伯拉罕宗教全部出自西亞地區。
4.地中海位於歐亞非三大洲的結合處,是多種文化的交匯分流之處。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當我們耳畔回響起這句傳世名言時,不應該忘記,正是地中海擁有的極其深厚的文化層,哺育了希臘人和羅馬人。一直以來,地中海都處在世界文化的主流圈中,愛琴海文明的沉浮,拉丁語系的起落,璀璨的地中海伴隨著同樣輝煌的地中海文明。
以上是我對這部紀錄片結合原先閱讀過的書籍得到的一些看法與思考,淺薄紕漏之處難免,權作拋磚只用。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並且值得推薦的紀錄片。當我們把個體置身於世界文明中,就能看到人的渺小,因而了解世界的歷程,也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

㈣ 世界歷史觀後感300字以上

近代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經歷了相似的災難,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有人於是說,中國對待外來文化的方式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而日本則採取「全盤西化」的策略。這導致兩國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全盤西化論者。那麼,中日之間出現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先談中國的失敗
1、中國的封建制度比日本完善,經濟上自給自足和自我恢復能力更強。
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兩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大泱泱大國,船大難調頭,這是中國在改革面前非常遲緩的原因。而日本小國寡民,如果滅亡那必然是非常徹底的。加上幕府將軍實行的不是王道仁政,而大清畢竟剛剛經過康乾盛世,所以人民的態度也不一樣。尤其是我們的封建自然經濟,幾千年來非常穩定,所以缺少改革的必要。
2、中國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是正確的,但對於精華和糟粕的定義不太正確,導致了後來很多運動的失敗。
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西方,先學技術,後學政體,最後學文化。但學習技術,我們一直沒有真正學習工業生產;學習政治,我們也沒有真正調動人民參政;學習思想文化,那就僅僅是盲目的批判老祖宗。一句話,光看著人家搞,搞得好,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好。我們需要的是肥皂,然而洋人帶來的卻是手紙,當然用不好。五四運動之後,國民應該才算是真正醒悟,各派有識之士認識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有人總是認為日本是成功的,可拋開高樓大廈、汽車手機,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骨頭和大腦是什麼樣的。
3、日本也並沒有全盤西化,而是建立了武士道精神,事實上是為軍國主義和壟斷大資本家服務的。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日本基本的社會架構,也就是貴族統治的架構沒有變。小人得志便猖狂,日本是這樣的民族,資本家是這樣的動物,小地主是都有這樣的通病的,三者結合在一起(明治維新的主力是中下級武士),你就不難想像日本的資本家是多麼的可惡,近幾年豐田公司的丑惡行徑,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惡習。我們知道,日本小國寡民,缺乏資源,要活命,最省錢(注意,不是好,僅僅是省錢)的辦法就是擴張。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打仗反而能夠給國內壟斷企業提供足夠的市場和資金。君不見美國隔幾年打一次,就是軍火商人搞得鬼。事實上,武士道精神由來已久,當年的倭寇就是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子罵的精神侵擾我東南海防的。所以,那些說日本全盤西化的人,是沒長腦子的,甚至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認全盤西化。
4、日本現在道德淪喪的很厲害,最明顯的性服務泛濫,日本現在是小節很死板,大事喪天良。
日本有很多骯臟的行業,這里不便多談。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承認黑社會組織團體合法的國家之一。每年日本的捕鯨行為招致世界人民痛恨……前幾天北京書店裡流行一本《格林童話原版》,是日本的一位女作家寫的,裡面加入了很多暴力、色情、亂倫的內容。日本,是希望摧毀國民殘存的價值觀(甚至包括外國人的價值觀),來為他們最丑惡的軍國主義鋪墊。

以史為鑒,在今天,我們該怎麼做呢?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或多或少引進了西方價值觀,導致中國人普遍沒有信仰。鄧小平說,要永遠讓社會主義價值觀占統治地位,否則中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只知道當年帝國主義殘殺共產黨人,殊不知他們為什麼。共產黨為多數人謀福祉,必須打擊少數人的利益,少數人當然反對。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少數人控制的,怎麼辦?殺。他們認為。1989年,歐洲絕大多數的社會主義國家崩潰。帝國主義國家後現在這些不算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樹立他們唯利是圖的價值觀,然後再煽風點火顛覆他們。1989年,我們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動亂,最後因為鄧小平的「打屁股政策」平息了。當時的中國比蘇聯還強大,朝鮮、越南就在中國邊上,古巴在美國自己家門口,打仗容易傷了美國人,就這樣,僅有的四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保全。如果我們從骨子裡全盤西化,那麼我們幾十年來建立的成果就會毀於一旦。那時,中國滿地都是文強,而老百姓只能淪落到連「開胸驗肺」都不如的地步。
6、清朝和民國的吸收沒有真正結合基本國情,沒有重視人民的力量,而是簡單的照搬西方歷史。古代佛教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證明,外來文化只有在結合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吸收,才能有生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在中國危難最重的時候,佛教來了,馬克思主義來了。就像一個血癌患者,給她體內注入新的血液,它就能恢復。當然,佛教是在三教合一之後才真正成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最初沒有中國化的佛教導致多少朝代滅亡;馬克思主義是好的,但如果不把它中國化,就會像博古李德一樣死板,最終差點導致人民革命失敗。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因為共產黨重視人民力量。人民是最強大的,中國人民是最多的,只要中國人民站起來,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戰勝中國。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一條結論:任何事情,都要在立足基本國情的基礎上辦,否則只能失敗。

㈤ 《世界歷史100集》觀後感800字 要原創的

這部紀錄片共采訪中外歷史專家學者200餘人,足跡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聘請了27位國際專業攝影師,探訪了322所博物館,得到了63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和77個國外駐華使領館的支持,內容包括了埃及的帝王谷、神秘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遺址建築等世界各地的奇異風景.
一部歷時8年才完成的專題片《世界歷史》在央視電影頻道每晚18:45非黃金檔播出,出乎意料的是開播一段時間後悄然走紅.「當人們在工作之餘打開電視機,在休閑中'看』半小時歷史,邊看邊聽,一定會很有收獲的,還可以適當地彌補一下自從中學畢業以後就留下的歷史空白.」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乘旦談到正在熱播的大型紀錄片《世界歷史》,稱學歷史已經進入「讀圖」時代.
《世界歷史》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世界歷史》長100集,耗時8年製作而成.從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娓娓道來,風格朴實.它從人類歷史的開端、遠古人類寫起,一直講到萬隆會議結束,展示了人類幾萬年生存、發展、斗爭、變革、進步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詳盡豐富的史料,綿密地展現出世界史全貌,用冷靜的史家筆法敘述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用實物展品和專家論證還原歷史現場的真實細節.它系統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人類歷史進程規律性的本質聯系,反映出走向未來的中國人民對世界歷史的獨立理解以及對中國和世界現實的復雜思考.
它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紀錄片,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歷史圖景;開創了中國大型紀錄片製作歷史上多項先河,填補了國內沒有全景式世界歷史紀錄片的空白,也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
整個影片依循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沿著歷史由低向高、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進步的脈絡,用形象和解說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世界史畫面.

㈥ 世界歷史第一集的讀後感,字數不用太多

紀錄片《世界歷史》觀感
煌煌巨作《世界歷史》今日終於有幸得以一觀。面對洋洋回灑灑整一百集,答想要洞悉全貌無異於以蛇吞象,既耗時又耗力。對目錄加以分析,開篇到第31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為止,是對世界歷史上古部分的綜述。而從第32集『歐洲人的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開始則可視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一點可以從時間上得以佐證:被視為歐洲中世紀的最後堡壘的君士坦丁堡淪陷於公元1453年,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在1492年。明確了這一點,則對於不甚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我而言,可以完全將重心置於前31集,是為性價比最高的觀看方式,雖是管中窺豹,亦期掠其一斑。

㈦ 《世界歷史》紀錄片的觀後感 五篇 急求!!!😭謝謝啦~

自行車vbn

㈧ 世界歷史觀後感 1000字

近代歷史上,中國和日本經歷了相似的災難,但結果卻大不相同。有人於是說,中國對待外來文化的方式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而日本則採取「全盤西化」的策略。這導致兩國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難看出,這一定是全盤西化論者。那麼,中日之間出現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
先談中國的失敗
1、中國的封建制度比日本完善,經濟上自給自足和自我恢復能力更強。
中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兩千年封建社會歷史大泱泱大國,船大難調頭,這是中國在改革面前非常遲緩的原因。而日本小國寡民,如果滅亡那必然是非常徹底的。加上幕府將軍實行的不是王道仁政,而大清畢竟剛剛經過康乾盛世,所以人民的態度也不一樣。尤其是我們的封建自然經濟,幾千年來非常穩定,所以缺少改革的必要。
2、中國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是正確的,但對於精華和糟粕的定義不太正確,導致了後來很多運動的失敗。
我們知道,我們對於西方,先學技術,後學政體,最後學文化。但學習技術,我們一直沒有真正學習工業生產;學習政治,我們也沒有真正調動人民參政;學習思想文化,那就僅僅是盲目的批判老祖宗。一句話,光看著人家搞,搞得好,不知道人家為什麼好。我們需要的是肥皂,然而洋人帶來的卻是手紙,當然用不好。五四運動之後,國民應該才算是真正醒悟,各派有識之士認識到人民力量的重要。事實上,正是由於這一點,才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有人總是認為日本是成功的,可拋開高樓大廈、汽車手機,讓我們看看日本人的骨頭和大腦是什麼樣的。
3、日本也並沒有全盤西化,而是建立了武士道精神,事實上是為軍國主義和壟斷大資本家服務的。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日本基本的社會架構,也就是貴族統治的架構沒有變。小人得志便猖狂,日本是這樣的民族,資本家是這樣的動物,小地主是都有這樣的通病的,三者結合在一起(明治維新的主力是中下級武士),你就不難想像日本的資本家是多麼的可惡,近幾年豐田公司的丑惡行徑,就是當年遺留下來的惡習。我們知道,日本小國寡民,缺乏資源,要活命,最省錢(注意,不是好,僅僅是省錢)的辦法就是擴張。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打仗反而能夠給國內壟斷企業提供足夠的市場和資金。君不見美國隔幾年打一次,就是軍火商人搞得鬼。事實上,武士道精神由來已久,當年的倭寇就是秉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子罵的精神侵擾我東南海防的。所以,那些說日本全盤西化的人,是沒長腦子的,甚至日本人自己都不承認全盤西化。
4、日本現在道德淪喪的很厲害,最明顯的性服務泛濫,日本現在是小節很死板,大事喪天良。
日本有很多骯臟的行業,這里不便多談。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承認黑社會組織團體合法的國家之一。每年日本的捕鯨行為招致世界人民痛恨……前幾天北京書店裡流行一本《格林童話原版》,是日本的一位女作家寫的,裡面加入了很多暴力、色情、亂倫的內容。日本,是希望摧毀國民殘存的價值觀(甚至包括外國人的價值觀),來為他們最丑惡的軍國主義鋪墊。

以史為鑒,在今天,我們該怎麼做呢?
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或多或少引進了西方價值觀,導致中國人普遍沒有信仰。鄧小平說,要永遠讓社會主義價值觀占統治地位,否則中國就有滅亡的危險。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只知道當年帝國主義殘殺共產黨人,殊不知他們為什麼。共產黨為多數人謀福祉,必須打擊少數人的利益,少數人當然反對。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少數人控制的,怎麼辦?殺。他們認為。1989年,歐洲絕大多數的社會主義國家崩潰。帝國主義國家後現在這些不算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裡樹立他們唯利是圖的價值觀,然後再煽風點火顛覆他們。1989年,我們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動亂,最後因為鄧小平的「打屁股政策」平息了。當時的中國比蘇聯還強大,朝鮮、越南就在中國邊上,古巴在美國自己家門口,打仗容易傷了美國人,就這樣,僅有的四個社會主義國家得以保全。如果我們從骨子裡全盤西化,那麼我們幾十年來建立的成果就會毀於一旦。那時,中國滿地都是文強,而老百姓只能淪落到連「開胸驗肺」都不如的地步。
6、清朝和民國的吸收沒有真正結合基本國情,沒有重視人民的力量,而是簡單的照搬西方歷史。古代佛教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證明,外來文化只有在結合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吸收,才能有生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在中國危難最重的時候,佛教來了,馬克思主義來了。就像一個血癌患者,給她體內注入新的血液,它就能恢復。當然,佛教是在三教合一之後才真正成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最初沒有中國化的佛教導致多少朝代滅亡;馬克思主義是好的,但如果不把它中國化,就會像博古李德一樣死板,最終差點導致人民革命失敗。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因為共產黨重視人民力量。人民是最強大的,中國人民是最多的,只要中國人民站起來,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戰勝中國。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一條結論:任何事情,都要在立足基本國情的基礎上辦

《世界歷史.com》作為一本世界歷史的通俗讀本,對世界歷史中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的事件以獨立標題、各自成節的形式加以記述,既注重每一小節內容的故事性與通俗性,又結合標題之間內在的歷史聯系與歷史規律,配以幾百幅珍貴精美的插圖,力求將世界歷史的豐富性與精彩性更直觀、更真實、多層面地表現出來。
書中上起史前文明,下迄科索沃戰爭,橫跨歐亞非美等各大洲,中外皆錄,古今縱覽,文圖並呈,體例上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全面記錄世界歷史的發展,使其成為當前一部時間跨度最長,體例最獨特的世界歷史。
書中以e時代最流行Blog閱讀方式,打破了傳統的閱讀概念,將世界歷史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出來,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座世界歷史的博物館。書中所選精美圖片,囊括人物、戰爭場景、歷吏文物等門類,信息量大,可觀性強,配以准確精當的圖注文字,充分拓寬讀者視野,開辟思維想像空間。此外,每個篇目下的「相關鏈接」和「拓展閱讀」兩個小欄目不僅能幫助讀者輕松地獲得與篇目相關的信息,也能夠引領讀者在閱讀之餘向縱深層次邁進。

歷史是無比的殘酷,我不得不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爭,
我佩服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天才人物,他們的事跡讓我感到自己愈加的平凡和渺小。
一個人可以讓世界充滿罪惡,比如希特勒,比如墨索里尼。
一個人可以拯救一個國家,比如羅斯福,比如戴高樂,比如彼得大帝。我常常在想,這些偉人是如何修煉出來的?
但是,在正與邪的斗爭中,正義永遠是勝利的一方!
這是我們每個人安全的活在世上的保證,感謝這些偉人,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把歷史拉進了正常的軌道。
我崇拜的周恩來總理,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又一次在看萬隆會議的影響資料上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敏捷的思維,出眾的口才,高貴的人格魅力,一生都是我學習的楷模。
歷史太長太悠久,我不知道該怎樣書寫才能表達我看了這個片子以後的感覺。只是感到自己才學太是淺陋,真是學海無涯啊,我所知道的,永遠都是那麼那麼的少!

㈨ 《世界歷史》讀後感500字(急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內」這真是一句不可改變的真理容。
世界幾萬年歷史中,我最有感觸的是資本主義社會時代,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候。馬克思是近代一個著名哲學家,曾寫過《資本論》一書,這本書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可克服的矛盾,給無產階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但是,1883年3月,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逝世了,雖然後來恩格斯繼承他的思想革命事業,但是沒了馬克思,那些資本家會趁勢加大力度地剝削無產階級,世界也將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其實,不僅是馬克思在世的那時候存在這種資本主義,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卻是半資本主義半社會主義制度國家。那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呢?資本主義的特點是私有制,也就是一條道路可以是一個人擁有的,自己的。這叫做「壟斷」。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公有制,就像公家學校、公家醫院,所有的這些都由政府管理,不能出現私人擁有的現象。現在,歐洲、美洲國家基本都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亞洲國家卻是社會主義制度。

從小小的資本時代中,我卻看出了許多道理:沒金錢,沒天理。

㈩ 世界歷史讀後感要800字,急求!!!

這部紀錄片共采訪中外歷史專家學者200餘人,足跡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聘請了位國際專業攝影師,探訪了322所博物館,得到了63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和77個國外駐華使領館的支持,內容包括了埃及的帝王谷、神秘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遺址建築等世界各地的奇異風景。

一部歷時8年才完成的專題片《世界歷史》在央視電影頻道每晚18:45非黃金檔播出,出乎意料的是開播一段時間後悄然走紅。「當人們在工作之餘打開電視機,在休閑中'看』半小時歷史,邊看邊聽,一定會很有收獲的,還可以適當地彌補一下自從中學畢業以後就留下的歷史空白。」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錢乘旦談到正在熱播的大型紀錄片《世界歷史》,稱學歷史已經進入「讀圖」時代。

《世界歷史》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世界歷史》長100集,耗時8年製作而成。從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娓娓道來,風格朴實。它從人類歷史的開端、遠古人類寫起,一直講到萬隆會議結束,展示了人類幾萬年生存、發展、斗爭、變革、進步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它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詳盡豐富的史料,綿密地展現出世界史全貌,用冷靜的史家筆法敘述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用實物展品和專家論證還原歷史現場的真實細節。它系統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人類歷史進程規律性的本質聯系,反映出走向未來的中國人民對世界歷史的獨立理解以及對中國和世界現實的復雜思考。

它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紀錄片,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歷史圖景;開創了中國大型紀錄片製作歷史上多項先河,填補了國內沒有全景式世界歷史紀錄片的空白,也是我國第一部採用高清晰數字技術拍攝的世界歷史紀錄片。

整個影片依循時間順序和因果關系,沿著歷史由低向高、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進步的脈絡,用形象和解說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世界史畫面。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紀錄片世界歷史觀後感5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