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對中國近代史了解多少」------社會調查問卷
近代史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的比重很重的,一般稍微聽過課看過書的都知道一些。
不知道你所設計的調查問卷在哪兒呢?
② 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是什麼調查問卷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7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簡介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系,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些還包括小吃,風俗等傳統文化。
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③ 求一個「我了解的歷史事件」的問卷調查,問題大概在10~15個左右,盡量全面一些
1.你知道「九·一八」事變嗎?
A.知道 B.不知道 C.有點印象
D.不是很清楚專
2.請問「九·一八」屬事變發生在哪一年?
A.1931 B.1932 C.1933
D.1934
3.「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地點?
A.吉林 B.沈陽 C.上海
D.廣東
4.除了「九·一八」事變,與之相關的你還知道哪些事變?
(請填寫)
5.你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是什麼?(可多選)
A.歷史課本
B.電視 C.報紙 D.聽大人談起 E.其他途徑
6.你參加過以下的活動嗎?
A.紀念抗日事件活動日
B.參觀革命英雄紀念館 C.聽老一輩的回憶 D.其他的紀念活動
7.你關注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嗎?
A.非常關注
B.一般關注 C.普通了解 D.不清楚
8.謝謝您參加此問卷調查,能對此談談您的看法嗎?
④ 在校大學生對中國古代歷史的了解的調查方案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回事件的一門學科。
答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⑤ 關於古代思想調查問卷
關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調查報告
哲學是什麼?不同的哲學傳統有不同的答案。西方哲學、印度哲學、中國哲學並稱為世界三大哲學傳統。西方哲學發源於古希臘時代,而古希臘時代的哲學包含著一切學問,是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與熱愛。隨著時代的變遷,西方人對哲學有了不同的理解,哲學曾成為神學的附屬。近代以來,哲學領域更發生巨大變化,科學革命促使自然科學與哲學分離開來;其他學科,如社會學、邏輯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等,也都紛紛獨立,脫離哲學的懷抱。最後,哲學成為人們專門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規律的一門學科。
中國哲學萌發於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第一個統治者是周武王,但他在位很短就病逝,國家的統治權轉到他的弟弟周公手中。周公是個了不起的偉人,在他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國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禮作樂,維系社會的平衡與團結,使世人關注的重心從鬼神轉向人事。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文化,並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萌芽。
春秋末年的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其學生達三千人之多。孔子推崇周公的禮樂,並提出以仁義治國的主張,開創了中國最重要的哲學門派——儒家。
儒家成為官學以後,其經典著作被廣泛推廣,其他哲學門派多潛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層次,有的也融合在儒家思想當中。
那麼,在中國古代哲學家眼中,「哲學究竟是什麼」?
中國古代哲學家及其主要思想
晏子(?--前500),名嬰,字平仲,春秋齊國人。在君臣關繫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觀點,即君臣互補,取長補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無神論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認為統治者應當親民愛民,採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國家。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晚年,周王朝日趨沒落,老子便棄官歸隱,並且寫出《道德經》,申述道德的含義。認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環往復;德由道所產生,是道的具體表現,其思想論述帶有神秘主義色彩。他還用道德的辨證關系辨證了萬物的存在,基於這種認識,提出了「自然無為」,「無為而治」的思想觀點。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當未被當時戰火連連的大小國所接受。因此他周遊列國,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學派。孔子的學術思想以「仁」和「禮」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的思想觀點被後來的封建統治階級所採納,成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魯國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最重要的倫理和政治主張是「兼愛」,但這種思想無法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在秦漢後便成為了絕學。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子子輿,戰國魯國人。「孟母三遷」的典故自古便成為教育的典故。在學術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論」的闡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論」,重視養心,保養自己的心性。。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於君」的學說,主張用「仁義」的思想治理國家。後代人認為孟子發揚了儒家學派的思想觀點,並被尊稱為「亞聖」。
莊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戰國宋國人。莊子的思想集中在《莊子》一書中,他的學術思想繼承和發揚了老子關於道的絕對主義和神秘主義,後人以「老莊」相提,其學術思想主要是相對主義觀點。
荀子(前313-前238),名況,子卿,戰國趙國人。荀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唯物論者。在倫理道德觀念上,他的思想觀點與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註重「禮」的作用。主張「性惡論」。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禮治」與「法制」相結合,禮敬君子,法治小人。
韓非子(前280-前233),戰國人。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術思想繼承了老子的「道」,但把道理解為事物發展的規律,發展了荀子的「性惡論」。在政治上,主張以法為主的「法術勢」結合。
董仲舒(前176-前104),西漢人。董仲舒向武帝提出了「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主張,提出了「三綱五常」的思想觀點,是儒家的「王道政治」和「仁政思想」。
王充(27-97),字仲任,東漢人。王充的學術思想具有批判性。在哲學上,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論」的體系,反對「天人感應論」,強調天道的自然無為性。
朱熹(1130-1200),子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南宋人。朱熹的學術思想繼承合發展了二程(程灝、程頤)的思想,被後世稱為朱程理學。在知行問題上,提出「知先行後」,認為明白義理才能有所作為。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現代文化的影響
中國哲學在人際關系的描述上是完美的,以至於歷經千年仍成為人們在交際中的准則。例如孔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式的換位思考原則;子帥正之,孰敢不正式的以身作則原則。
孔子講禮,何謂禮,我以為是社會秩序。孔子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概括社會關系,並為其制定一定的規范。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著禮。倘或這么說吧,君臣實質就是上下級關系,盡管現在上級不會像君一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下級仍然要尊重甚至是服從上級。
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另一個精髓是老子的無為。雖然有些消極,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調節心理的良方。例如講,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下面忘了)意思就是說天地之所以長久,聖人之所以聖明,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把一些事情放在心裡。你把它當成事它才是事,你不把它當成事,它根本就不是事。
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思想火矩,是社會進步的精神源泉。文化具有傳成性,因此古代文化在現代生活中有很多表現。
實現社會和諧,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撐、良好的文化條件。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黨的文件中首次使用了「和諧文化」的新概念,明確提出了建設和諧文化的重大任務。這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文化自覺。
建設和諧文化既是優良傳統的繼承,也是現代文明的呼喚
和諧作為一種文化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與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和為貴」、「和而不同」,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道家則倡導合乎自然,「寬容海涵」,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系正確定位,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墨家踐行「兼愛」、「非攻」思想,墨子曾與公輸班模擬對陣,「九攻九拒」皆勝,制止了楚國攻宋的戰爭。可以說,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傳統的和諧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⑥ 大學生對中國近代史的看法的問卷調查,有什麼局限性
知識面僅限於書本,因愛國情懷,讓理解有所偏差
⑦ 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
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程度的調查一、導言大學生不僅僅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璀璨文化的繼承者。現在的大學生紛紛要求個性,講求流行,一味地追求新穎,而這往往也會造成中國傳統文化在這一代人心中的淡化甚至是流失。一個國家的後備軍,對別國的文化艷羨不已並且效仿踐行,對本國的文化卻置之不理甚至概念不清,這無疑是很可悲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化是從未間斷過的。泱泱中國,歷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亦是十分豐富多彩,這原本是一件多麼令人自豪的事情,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些人大方地接納著別國的文化,以此標榜自己的「與國際接軌」,樂此不疲。他們漸漸淡忘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只知道過節時有假可放,有樂可尋,傳統節日背後的故事被他們拋在了九霄雲外。這只是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容樂觀的種種表現中的一種,此時,探究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通過對這項課題的調查,可以大概了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態度,了解並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是這代人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如果情況不容樂觀,我們可以針對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即時地採取措施。一個人,如果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的人生也註定不平凡,對國家來講更是如此。文化對國家的繁榮興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影響雖然是間接的,但它作為一種精神支柱,所能爆發的力量卻是無窮的。這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不然,不會有如此多的國家熱衷於「文化侵略」。總之,為了引起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了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我們開展了此次調查,希望能得到一個較為客觀、真實的結果,並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盡一份綿薄之力。二、研究方法本報告以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程度為課題,以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為對象,於2013年11月20日至23日在本校進行了不記名問卷調查。設置的問題包括五大類型:一是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二是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三是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常識的掌握情況;四是大學生對相關技能,如書寫毛筆字,圍棋等的擁有與否;五是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通過哪些渠道和方式接觸、了解傳統文化等。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回饋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0份,占回收總數的100%。三、調查結果與分析(一)對傳統藝術的態度及了解程度中國傳統藝術最早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藝術有書法、戲曲、剪紙、棋藝等。根據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中有92%的人曾嘗試過書寫毛筆字,收效甚微,只有4%的人能寫得一手好字,還4%的人從未嘗試過。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書法的掌握大部分處於淺層,只有極少數人掌握得還可以,而有幾個人甚至對此沒什麼興趣。無獨有偶,大學生對戲曲的了解程度同樣不容樂觀:喜歡京劇的人僅佔29%,聽過京劇的人佔76%。了解臉譜知識的佔4%,62%的人了解一些,34%的人則完全不知道,臉譜知識比較繁雜,掌握起來有難度,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情有可原,但京劇的前身是崑曲,這么簡單的問題,卻也僅有12%的人知道,54%的人甚至完全沒概念。顯而易見,喜歡戲曲的大學生較少,了解戲曲的也並不多,而且大部分人沒有了解戲曲的意圖,並且很少接觸到與戲曲有關的知識。
⑧ 急求大學生對於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認識的調查問卷一份
1中國近代史的時間:1840(鴉片戰爭)---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
2 社會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革命任務:反帝反封
4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5先後經過了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探索救國活動。還有農民階級的救國活動。
(1)地主階級的活動:抵抗派林則徐,魏源等的師夷長技以制夷。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
洋務派李鴻章,曾國藩等的師夷長技以自強。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2)資產階級的活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戊戌變法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新文化運動
(3)無產階級的活動:五四愛國運動
中國共產黨的救國活動。
(4)農民階級的活動: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
6歷次侵華戰爭:鴉片戰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中法戰爭(1884--1885)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日本全面侵華(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