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思想的產生

世界歷史思想的產生

發布時間:2021-03-05 21:39:10

⑴ 怎樣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黑格爾世界歷史思想的聯系與區別

世界歷史概念在黑格爾哲學的總體框架內的含義是:在邏輯層面上,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是絕對精神的自我呈現過程。「世界歷史在一般上說來,便是『精神』在時間里的發展一樣,這好比『自然』便是『觀念』在空間里的發展一樣。」

[6]黑格爾把世界理性看成是世界歷史的基礎,而世界歷史則是絕對精神通過自我精神呈現的過程,普遍性是其重要的品格。在時間層面上,黑格爾用世界歷史概念特指「法國大革命」和「地理大發現」以來的歷史。這一歷史在黑格爾看來有三個重要的特徵:一是整體性,二是互動性,三是過程性。

一般說來,馬克思是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世界歷史范疇的:其一,在歷史學的意義上用來指人類歷史的整體發展過程,「整個所謂世界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7]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首先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世界史不是過去一起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8]他用「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的命題表達了這一思想,這一命題在馬克思那裡至少有兩層相互聯系的內涵:一是這一轉變有深刻的生產力基礎,是生產力發展和各民族交往普遍化的產物,歸根結底是人類實踐發展的結果。二是這一轉變開始了「一體化」的歷史,它的完成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各個民族、國家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全新歷史階段。其二,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還是一個歷史觀范疇。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首先是從個人的解放開始,而每一個單獨個人的解放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序是一致的。共產主義是馬克思為自己和實踐的唯物主義者設定的價值理想,同時它又是那種消除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這樣,世界歷史的完成也就標志著實現個人解放和產生共產主義。

⑵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什麼

1、世界歷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特殊狀態是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產物。
2、世界歷史形成的版基本條件在於生產力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3、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社會歷史的世界化。
4、交往理論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基礎。

⑶ 世界歷史理論的內涵

「世界歷史」是一個客觀演進的歷史過程,是人類勞動創造的歷史過程,是在普專遍交往中強化的歷史狀態,屬也是一種全球視野的世界史觀。從「世界歷史」實踐生成的基本要素來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擴張是普遍交往的世界歷史實踐生成的主要動力,現代大工業、現代交通、世界市場是資產階級撬動「世界歷史」的重要載體,世界歷史發展的未來趨勢是無產階級的勝利與資產階級的滅亡。

從主體視角觀察「世界歷史」及其嬗變,宗教史觀與英雄史觀在資本邏輯的沖擊下走向破產,而資本邏輯主導的世界歷史自身同樣存在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以現代無產階級為主體的「真正的人民」必將承擔起解放自己和全人類的世界歷史使命。從「世界歷史」范疇的具體運用來看,中國問題是馬克思「世界歷史」思想的個案分析,我們應該辯證看待馬克思關於中國問題的具體結論。

⑷ 如何理解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

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歷史觀,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包含和超越了單純歷史學意義上的世界歷史,並且為當代的世界史或全球史研究和編纂提供了具有方法論意義的科學指南.
首先,世界歷史作為人類本身的發展過程,是一個變化和運動的過程,只有用整體和辯證的研究方法才能做出充分理解.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民族或國家不可避免地融合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一旦形成,各個部分就只有在整體的范圍內才能被正確理解.綜合性的研究成為一種必須.所以,要精確地描繪宇宙、宇宙的發展和人類的發展,以及這種發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只有用辯證的方法,只有不斷地注視生成和消逝之間、前進的變化和後退的變化之間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這樣才能透過一切迷亂現象探索這一過程的逐步發展的階段,並且透過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這一過程的內在規律性.
其次,世界歷史研究的立足點是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而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人們之間是有物質聯系的,這種聯系是由需要和生產方式決定的.它與人本身有同樣長久的歷史:這種聯系不斷採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現為「歷史」.我們自己創造著我們的歷史.人的發展與世界歷史的發展是內在統一的.人類活動地理范圍的不斷擴大與人類社會成為有機整體的辯證統一,就是「世界」歷史.
第三,世界歷史研究的內容是現實的人的能動的生活過程.只要描繪出這個能動的生活過程,歷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還是抽象的經驗論者所認為的那樣,是一些僵死的事實的匯集,也不再像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想像的主體的想像活動.如何描述這個能動的生活過程?歷史的最終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這個合力裡面的.世界歷史意義的人的能動的生活過程同時也就是各民族相互影響並逐漸融合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過程和趨勢.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實現之日,也就是共產主義到來之時.
第四,世界歷史研究的任務是要發現和揭示人類發展過程的運動規律.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是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律支配的,而問題只是在於發現這些規律.那麼如何發現其規律?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正是由於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才能為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提供充分的全球視野.使入們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一部真正的世界歷史著作的目標和作用.
第五,世界歷史研究的內容決定了其研究層次的雙重性,即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入手才能獲得對人類歷史的整體認識.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這樣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換言之.現實的人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世界歷史研究的起點,這一層面的研究即人類的日常生活史當屬微觀性的世界歷史研究,展示的是人類社會的現實和具體的發展史.在此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行較長時段或整體性的抽象分析則屬宏觀性的世界歷史研究,揭示的是人類社會發展演變的內在規律.這兩個層面的研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從根本上說,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世界觀念,它具體闡發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馬克思曾經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現代意義正是蘊涵在理論與實踐的契合之中.它為我們深入理解人類歷史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與方法論支持,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積極的實踐意義.

⑸ 馬克思 恩格斯創立的理論 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社會形態的變化,而且更深刻地表現在人們觀 念的變化上。由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深刻性,現時代有文化的人再也不可能像 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時代那樣去思考問題了。在意識形態領域,在人類思維的天地中,你 可以贊成馬克思,也可以反對馬克思,但你繞不過馬克思。馬克思的觀點已成為現時代 深厚的思想文化背景。正如歷史學家呂·費弗爾所說,「任何一個歷史學家,即使他從 來沒有讀過一行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認為除了在科學領域之外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是狂 熱的反馬克思主義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方法來思考,來了解事實和 例證。馬克思表達得那樣充實的許多思想早已成為我們這一時代精神寶庫的共同儲蓄的 一部分了。」(陳學明、馬擁軍《走近馬克思》第550頁,東方出版社2003年版)另一個 著名思想家J·A·熊彼德則這樣評價馬克思:「大多數智力和想像的創作,經過一段時 間,短的不過飯後一小時,長的達到一個世紀,就完全湮沒無聞了。有些卻不,它們遭 受了晦蝕,但是又復活了。不是作為文化遺產中不可辨認的成份而復活,而是穿著自己 的服裝,帶著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自己的瘢痕而復活了。這些創作,很可以稱之為偉大 的創作。在我看來,偉大和生命力是聯結在一起的。按這個意思來說,偉大這個詞無疑 適用於馬克思。」

⑹ (世界歷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20世紀最後10年特別是世紀之交,以世界多極化和經濟版全球化權的不斷發展為標志,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形勢錯綜復雜。正如十六大報告所概括的: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13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波瀾壯闊。
1、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具體表現在: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這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的基本態勢。
2、在這一基本態勢下,國際局勢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變化,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對人類危害上升。
3、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國際經濟政治關系。當今各國特別是大國之間的關系,集中表現為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的競爭。
4、中國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有很大提高。西方敵對勢力把中國作為未來潛在對手,妄圖遏制中國的崛起。這種全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將在21世紀持續很長時間。

⑺ 怎樣看待在人類歷史上產生過的思想理論

按照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思想理論都是產生在特定版的歷史時期,都取決權於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些思想理論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有的則屬於非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能動的反作用。也就是說思想理論產生於特定的歷史環境,對特定的歷史環境具有反作用。

⑻ 伏尓泰的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伏爾泰(法語: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國啟蒙時專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屬家,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個人哲學和科學著作《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牛頓哲學原理》;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盪的兒子》、《海羅普》;哲理小說《查第格》等。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1778年5月30日逝世。

⑼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關於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研究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建立在對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系統考察之上。這一理論為我們深刻理解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在整體上洞察和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一個宏大的理論框架。今天,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認真解讀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挖掘和研究這一理論的方法論意義,對於正確認識和積極應對全球化條件下的現實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有學者指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在方法論意義上主要有三點:一是使世界歷史的研究達到一種新境界,即注意從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來研究世界歷史,注意世界歷史的制度分析和整體把握;二是為觀察社會歷史演進開拓了新視野,即在考察社會歷史問題時,不能僅僅從一國的視野來考慮,必須同時具有「世界歷史」的眼光;三是為推動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自覺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潮流,以此來審視和進行我們的工作。
為了正確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一些學者主張以馬克思的文本為基礎,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進行挖掘和整理。他們認為,馬克思從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入手,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為特點,對世界歷史進行了界定,並以此為依據,探索了世界歷史形成和發展的宏觀規律及微觀機制。在馬克思那裡,世界歷史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人類的普遍交往以及兩者之間的能動關系是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機制。世界歷史發展道路的選擇並非是完全自然的歷史進程,人們可以在尊重客觀歷史演化規律的前提下能動地選擇自身發展道路。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進程非常重要。在全球化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因此,社會主義的發展應當融入全球化,但同時更應該在全球化進程中「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
學者們普遍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正確理解當今世界的全球化現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梳理馬克思的這一基本思想,是回應全球化浪潮的應有之義。有學者指出,馬克思關於「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的論述是其世界歷史理論的核心,也是認識全球化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的關鍵。這一論述有兩層相互聯系的含義。一是指歷史向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時代的轉變,這是「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的第一個階段。二是指人類普遍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這是「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因此,資本全球化既有給作為世界歷史性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的一面,又有為其發展造就有利條件和機遇的一面。對於當代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關鍵在於在實踐中正確把握機遇和風險的辯證法,不失時機地推進作為世界歷史性事業的社會主義的發展。
也有學者結合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中有關全球化的論斷,從理論剖析和實證考察等層面論證了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實現趕超型發展的意義。他們認為,後發國家應當以積極態度應對全球化,抓住機遇,趨利避害,推進民族經濟的發展,這對全球向更為公正、更為和諧的秩序演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處於大體相當的發展水平,尤其是發展中大國與西方發達國家處於同一發展水平時,世界大同的美好前景,亦即馬克思的世界歷史存在將可能會變為現實。
就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西方全球化理論的關系,學者們也進行了比較研究。普遍的觀點是,西方全球化理論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既有相通之處,也有明顯區別。這些區別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全球化進程中「兩極分化」原因認識的區別;二是對世界未來發展途徑認識的區別。因此,要以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基礎辯證地看待西方的全球化理論,正確認識和把握全球化的進程和趨勢。這就要求堅持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所蘊含的批判精神,反對全盤吸收西方全球化理論的觀點;堅持世界歷史結構理論的正確觀點,批判「歐洲中心論」的觀點;確立社會主義是世界歷史性事業的觀點,批判所謂的歷史終結論。
但是,也有學者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的關系提出不同看法。這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的確與當今的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存在可能的聯系;然而,簡單地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有待商榷。因為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在內容上已經大大超出了馬克思時代的想像,諸如跨國公司、國際競爭、國際金融風險等體現出來的現代經濟全球化的復雜性決非馬克思時代的經濟發展水平所能設想的。更重要的是,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並不以排斥民族特殊性為最終目的,而馬克思的「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更多地是指由於大工業的發展,促使諸民族獨特性的分工的消滅,從而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單一的分工、交往和生產模式,世界諸民族間的發展道路也越來越趨於一致。所以,不能庸俗地將馬克思的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過程等同於全球化,更不能斷章取義地做出全球化就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庸俗理解。

⑽ 人類歷史上產生偉大思想的年代有

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趙匡胤得意於諸侯割據,他深深的知道諸侯割據對國家人民的種種壞處。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吸取了唐朝諸侯割據[實質上是國家四分武裂]的經驗教訓。是加強中央集權促進祖國統一的深謀遠略。宋太祖趙匡胤不僅沒有殺害有功大臣,還用法律形式規定以後皇帝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準對公卿辱罵。臣下除了謀反和叛逆外,不得殺戮。宋太祖傳下"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牌"。歷代皇帝都嚴格執行這一祖訓。即使是因戰亂得位的殺害岳飛的宋高宗趙構,也只開三回殺戒。這在其他歷朝歷代都是極其罕見的。宋朝統治者非常重視吸取中國過去的歷史教訓。司馬光編著了著名的《資治通鑒》。以參知政事的設立為標志,宋朝實行宰輔集體領導制,是中央集權更理性化運轉的一種標志。在相當程度上皇帝也必須聽取宰輔集體的意見,應該說最高統治者不能憑一己之喜怒哀樂隨意處置朝政或決定大臣的去留乃至生死命運。國家治理的"文臣化"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宋朝仁義立國,政局清明。宋朝的沒有地方勢力的割據,也沒有宦官、後妃、外戚的專權干政亂國。宋朝沒有文字獄,官員們不會因為說錯話寫錯字而掉腦袋、全家抄斬、滅門九族。宋專門建立了言官制度。宋仁宗時近一步增加台諫力量,和庭辯力度。以文治國是中國從野蠻社會走向現代文明進程的標志。開明寬厚的政治氛圍,使官員們敢於抨擊朝政,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致使宋朝涌現出大批中國歷史上敢於直諫的官員,如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蘇軾等等偉大的名字。中國歷史上只有宋代才能出現像包拯這樣和仁宗皇帝在朝堂上當面爭吵,包拯的唾液都飛濺到宋仁宗皇帝的臉上的事。宋仁宗即使再生氣也沒把包拯怎麼樣。包拯照樣勇於直諫、照樣升職為官。"終仁宗之世,疑獄一從於輕"。宋仁宗對疑難案例都是從輕發落。可見宋代皇帝的開明與民主。整個社會尊重知識份子,文化人地位空前提高。宋朝歷代都特別愛惜人才,優待官員。即使是盧多遜和丁謂圖謀皇位,這樣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宋代並沒有形成所謂的官場,下級官員可以告上級官員。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也難倖免。其中包拯就把他頂頭上司及幾位比他職位高的官員彈劾倒了。包拯這樣的人物只有在開明的大宋王朝才能產生。宋朝民告官的事也屢見不鮮,各級衙門門口都貼著反腐規訓,人民可以上訴、告官,直至勝訴。

宋太祖招令300人去天竺求取經書與舍利。宋太宗曾親自接見古印度婆羅門僧人和伊斯蘭教徒。在宋朝有大量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及其它教徒擁有自己的屋舍、教堂、寺廟。加上宋的儒教、道教的繁榮昌盛。可見宋朝的中國以是多宗教並存開放的國度了。只是在宋朝基督教、猶太教及伊斯蘭教根本競爭不過儒教、道教、佛教。早在馬克菠羅到達中國之前就有大量的歐洲商人到達中國經商。現西方又發現有義大利商人兼學者雅各.德安科納早在1271年就到達中國的泉洲並記下了傳記。那時只是在泉州生活經商的就有大批威尼斯人、猶太人、英國人、薩拉森人、法蘭克人、錫蘭人、印度人、小爪哇人、比薩人及一些黑人,還有來自亞力山大里亞、布魯格等地的人。大批歐洲及亞洲人在中國經商或定居,那時泉洲已有大量混血兒。其中宋朝更是同化了大批猶太人。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是有記載的在宋朝首都開封就有猶太人的17個大家族,接受"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約法三章之後,定居中國。同化猶太人足見宋朝各個方面的強盛。可見中國文明及科技技術在宋朝時就傳播、影響到西方。各種信仰的各種人一同和睦相處的生活在開明富強的大宋社會里。合而不同是大宋王朝的整體寫照。

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二個學術自由的時期。宋朝第一次出現了工匠傳統和哲學傳統合流的跡象。宋朝聞名的四大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嵩陽書院)成為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聖地,"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宋仁宗趙禎愛好學習崇拜儒家經典。趙禎首次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拿出來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四書五經為太學規定的必修課程。軍事方面的最高學府稱武學,相當於軍事大學。宋還有科技一類專門學校,如算術、醫學等。此外宋還有大量的家塾、舍館、書會等學習場所。"每里巷須一二所。弦誦之聲,往往相聞。遇大比之歲,間有登第補中舍選者。"南宋設在曾是岳飛府地的太學院最多有太學生一千七百餘人。太學有學生宿舍還有體育場。太學考生來自四面八方。錄取比例在3%--6%。太學實行五年制的三舍法。初進太學在外舍學習,一年以後學習合格者進入內舍在學習兩年,合格者升入上舍學習。在上舍再學習深造兩年,考試合格者畢業。太學生伙食費完全由政府包辦,每人每年要花費三千貫左右。宋政府只是給太學院太學生的伙食費一項,每年就投入花費五百多萬貫。科教興國不僅促進了科技、商業、文藝的繁榮,也推動了政治的多元化思維,民主開明的政治報復思想的派系建立等。

宋朝的政壇並非一灘死水,宋有民主的黨派之爭,宋有改革派、保守派、主戰派、主和派等等。改革派,保守派並不是簡單的兩個派別。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公元1042年范仲淹、歐陽修變法實行"慶歷新政"。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反對變法,歐陽修也反對,蘇軾也反對。但反對和反對的觀點也不同。蘇軾在變法派執政時反對變法過急,又在保守派執政時發對對新法全都拋棄。司馬光與王安石彼此相互尊重,只是政見不同。兩派人士雖然觀點立場不同,都不是為私利而是以國家利益、人民為重。宋的黨派之爭是民主政治的典範。

宋代在哲學方面突破了五代以來沉悶墨守的局面,伴隨通經致用,講求義理以及疑古思潮的興起,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為代表的理學等諸多流派。早在先秦時代,《老子》、《易經》已表明有對立統一的原理,宋代的張載、沈括等人更是對辨證邏輯作出了重大貢獻。使中華民族早就擁有辨證的思維、深邃的思想。"當希臘、印度人很早就仔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人對發展辨證邏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宋儒諸子融匯各家,援佛入儒,建構成新儒學體系,不僅升華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揚士人剛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節操意識。宋人把中國系統哲學推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宋學深入到現象世界的背後,探索了宇宙系統的本體和深層內在聯系,並把宇宙的發生學和橫向結構融為一體。宋人宇宙生成演化的系統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社會系統與天地系統的和諧統一。

朱熹把"理"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成為理學集大成者。理學由朱熹發展到高潮,並從他以後開始衰弱。後代思想家也沒有本質的突破。朱熹曾說:"凡人須以聖賢為己任"。這是宋儒理學的中心思想。朱熹認為常人和聖賢的天賦稟性沒有什麼差異,並教導人民在道德情操與學問躬行兩方面下功夫。常人只要立定志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的學習就能成為聖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勸導人們積極入世,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宗教思想。告訴人們現實世界就是人生的全部奮斗環境。這種思想號召教導人們在心性、精神、體驗中去接近天理。所以說宋時的儒教是文化人的宗教。

晚明士大夫主張民本主義,要求天下為公
晚明的士大夫要求天下為公,不以一己之私來掩天下。在立太子的事件中,堅持己見,認定立太子是事關天下的大事,要爭國本,這事不能由皇帝一人作主,經過長達二十年的斗爭迫使萬曆皇帝改變初衷。
東林黨首領顧憲成上奏萬曆皇帝時,這樣寫道:「夫為天下之主者,未有不以天下為心者也。」東林黨主張天下非皇帝之私也,不可以以一己之私而掩天下,要「天下為公」。
萬曆十四年朝廷對策時,顧允成針對皇太子冊立問題直言不諱指出:「皇太子國之本也,忠言嘉謨國之輔也,兩者天下公也。鄭貴妃即奉侍勤勞,以視天下猶皇上一己之私也,以一己而掩天下,亦以偏矣」(高攀龍《高子遺書》)。萬曆二十一年再次上疏:「昔人有言:天下事非一家私事。蓋言公也。況以宗廟社稷之計,豈可付之一人之手乎」。
知縣樊玉衡上疏:「皇上牽於皇貴妃體貌難處之故,優游隱忍,甘以宗社為戲,不知天下者非我皇上皇貴妃之天下。」萬曆要求延期冊立太子,首輔沈一貫竟然將皇帝的聖喻奉還。
萬曆皇帝為廢立太子一事前後和群臣爭執了二十年,所有的文臣都不妥協,萬曆皇帝只好認輸。
萬曆年間還有封建社會奇怪的現象,大臣以大罵皇帝為榮,詳見「萬曆年間罵皇帝」。以上樊玉衡的上疏,言語之間竟然還敢藐視皇帝和皇貴妃的尊嚴。
妖書再發是萬曆三十一年,有人用灑傳單的形式,大罵鄭貴妃和萬曆試圖改立太子事,上次沒有追究,這次變本加厲,並且假託閣臣朱庚,十分卑劣。
這類事情極端蔑視了皇家威嚴,但是三大案,萬曆皇帝一律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解決辦法,到是一些大臣拚命想把事情搞大。明清兩代皇室作風大不一樣。
明末「民本主義」思想已經成為傳統,也成為統治者的主流意識。因此才有崇禎皇帝多次發「罪己詔」,在下的詔書中宣稱「天下為公」。(倪元璐在奏疏中,引用崇禎的聖旨有:分別門戶,已非治征」、「化異為同」、「天下為公」。)。崇禎皇帝在走頭無路,自殺時留下的遺言是:「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在明亡後,明末思想家對君權的性質有了深刻的認識。
王夫之在《讀通鑒論.敘論》說「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君權「可禪、可繼、可革」。黃宗羲說:「天下為主,君為客」,臣下「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明末是「民本主義」思想在中國古代最後的也是最高的一次高潮。 「行先知後」,理論是從實踐中來,又去指導實踐。
黃宗羲等人的民本主義思想不是憑空而來,是考察了明末政治的現狀做的總結。晚明皇帝的權利已經受到很大的制約,皇帝的無限制的享樂、為所欲為也受到了限制。萬曆時期「爭國本」以大臣們勝利告終,濫罵皇帝竟然不受嚴懲,由此必然讓人對於君權神聖產生懷疑和動搖,自然思考君權到底應該是怎樣的?自古以來君權是否就應該是至高無上的?黃宗羲引古代三代的例子就是在為君權正名、正名分,按三代的標准,現在的皇帝仍然遠遠達不到標准。

明末士人結社干預朝政
復社人稱小東林:張溥等人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儒生,形成了社會運動,並且干預朝政,還把當朝首輔薛國觀趕下台。
《復社姓氏錄》有2025人。凡是東林的後裔都支持復社,凡是逆黨的後裔都反對復社。明季四公子帽辟疆、方以智、候方域、陳定生都是復社成員。
結社分三個時期
1、嘉靖道萬曆初年的社集以文會友,社集的萌芽時期。
2 崇禎年間社局,由詩文結合而變為政治運動。
3 弘光以後,由政治運動而變為社會革命運動。
結社有文社,有詩社,大江南北到處結社。士女們也要結社。詩酒文社,提倡風雅,動輒千人。當清兵南下時,這群士子由詩酒之逸情,一變為殺敵滅仇的壯舉,死的死,亡的亡。有志青年大半為國犧牲了性命。(參見《明清之際的黨社運動考》)。

明末實現了輿論自由,明末統治者受制於輿情
明朝號稱以德治國,到了晚明,更加重視輿情,皇帝雖然可以羅織各種罪名擅殺大臣,但是不得不和大臣合作,沒有大臣的支持,不能做任何事情,而大臣已經形成文官體制,自有章法。萬曆廢立太子的企圖被迫放棄,礦監被迫撤回就是輿情的影響力。《妖書案》發,鄭貴妃無奈只能上書自辯,到南明時大權就直接轉到大臣手上。
大臣們尤其是首輔更是重視來自各方面的輿論,一旦有輿論攻擊,只好向皇帝遞交辭呈,當時的復社就能趕跑首輔薛國觀。明朝的輿情來自官方和民間,特別是復社等民間組織勢力很大,上通朝臣下達百姓。儼然以在野黨自居。明代輿論的方式主要還不在於集會,當時利瑪竇神父就發現中國人喜歡讀書,一本印刷品遠遠比佈道授課作用大。而且這類小冊子流傳非常快,士大夫茶餘飯後手不釋卷,很快就能形成輿情。可見當時的印刷業也是非常發達的,這為社會新思想傳播提供條件,這是啟蒙時代的特點。西方的文藝復興在中國出現不會是夢想,資產階級壯大了自然能影響輿情。之後的出現改良運動也並非不可能。
自古以來傳統的儒家思想是:「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之也。」所以顧炎武說「古人講有亡國者,有亡天下者,率獸食人,亡天下也。」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杜贊奇在《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中說:「許多中國歷史學家認為,由於中國長期的皇權專制及缺少法治和個人自治傳統,因此不可能有市民社會存在。此種觀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它卻忽略了一系列復雜因素,如制約國家權利無限擴張的政治結構與意識形態等,這些都使上述歷史決定論的觀念很難成立。……還有大量的中、日文以及西方的文獻,認為士大夫階層的文化獨立於國家而自治。
一般認為,有一種士大夫階層自治及異端的儒家傳統,此種傳統在17世紀明清之交的轉折時期發展得最為充分。盡管這並不等同於西方的自由主義,但正如傑羅密·格瑞達所指出的,這是「嘗試的開端,此嘗試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期與漢代所建立的使儒家理想服務於皇權野心的漠視決裂時為止」
所以我認為:儒家思想並非天然要和皇權合作。所以滿清皇權選擇了最有利於其統治的理學。非但如此還把持了儒學的解釋權,實現了皇權和教權的統一,把儒學變為奴儒。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思想的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