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歷史上一直用什麼歷法
夏歷是中國傳統歷法之一,也稱為農歷、陰歷、殷歷、古歷、舊歷等。夏歷屬於一種陰陽歷,以月球圍繞地球運行一周作為一個月,平均月長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歷原則相同,所以叫作「陰歷」。另一方面設置閏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長度盡可能接近一個回歸年,並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仍使用夏歷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
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
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夏歷、殷歷和周歷以不同的月份作為一年之始:夏歷以寅月為正月、殷歷以子月(今農歷11月)為正月、周歷以丑月(今農歷12月)為正月。
歷代之歷法:
古六歷
顓頊歷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太初歷(三統歷)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歷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干象歷 - 東吳(223年 - 280年)
景初歷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歷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 509年)
大明歷 - 南梁、南陳(510年 - 589年)
三紀歷 - 後秦(384年 - 517年)
玄始歷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歷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興和歷 - 東魏(540年 - 550年)
天保歷 - 北齊(551年 - 577年)
天和歷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歷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開皇歷 - 隋(584年 - 596年)
大業歷 - 隋(597年 - 618年)
皇極歷
戊寅元歷 - 唐朝(619年 - 664年)
麟徳歷 - 唐(665年 - 728年)
大衍歷 - 唐(729年 - 761年)
五紀歷 - 唐(762年 - 783年)
正元歷 - 唐(784年 - 806年)
觀象歷 - 唐(807年 - 821年)
宣明歷 - 唐(822年 - 892年)
崇玄歷 - 唐(893年 -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 955年)
九執歷
符天歷
調元歷 - 後晉(939年 -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大明歷 - 遼(994年 - 1125年)
欽天歷 - 後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應天歷 - 北宋(963年 - 981年)
干元歷 - 北宋(981年 - 1001年)
儀天歷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崇天歷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明天歷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奉元歷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觀天歷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占天歷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紀元歷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統元歷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幹道歷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淳熙歷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會元歷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統天歷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開禧歷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淳祐歷 - 南宋(1252年)
會天歷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成天歷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大明歷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重修大明歷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授時歷(大統歷)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時憲歷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B. 古代中國歷法方面的重大成就
(1)先秦時期:
①春秋時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即指哈雷彗星,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時期我國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這比西方造160年。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天文的認識。
(2)兩漢時期:
①漢武帝時,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開始以正月為歲首。
②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③東漢時,張衡從日、月、地球所處的不同位置,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④張衡發明製作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千里意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時期:
①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在實測中他認識到,在小范圍有限的空間里得到的認識,不能任意向大范圍甚至無際的空間推演,這是我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
(4)宋元時期:
①北宋科學家沈括的突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把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一起來的「十二氣歷」更加簡便,有利於農事安排。
②元初設立太史局編制新歷法。
③元朝傑出天文學家郭守敬,提出「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正確主張,創制了簡儀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觀測儀器,主持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
④郭守敬主持編定《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問世比現行公歷早300年。
C. 古代中國天文歷法中的重大成就
在中國古代,農事又稱作「時事「,農務又稱作「時務」。可見農耕勞作與時節換移關系密切。為適應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古代勞動人民在天文歷法方而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
1.夏朝:相傳有了歷「夏小正」法,商朝沿用「夏歷」
法,今天的農歷,稱「夏歷」,一年12個月,閏年13月;載有一年中各個月份的物候、天象、氣象和農事情況。
2.商朝:干支紀日法是商朝歷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紀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國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記錄。
3.春秋:春秋:留下世界公認的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比歐洲早670多年。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了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歐洲早160年。
4.戰國:《甘石星經》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人們還測定了一年的季節。
5.西漢:武帝時制定「太初歷」。前28年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是世界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6.東漢:張衡製作地動儀和渾天儀。地動儀比歐洲出現第一台地動儀早1700多年。
7.唐朝:
①隋朝天文學家劉焯編制的《皇極歷》,創立了計算日月運行的新方法,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②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在《皇極歷》的基礎上制定的《大衍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
③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8.北宋:沈括創制「十二氣歷」
,比英國編訂出類似的歷法早800多年。
9.元朝:元初設立太史局編制新歷法。郭守敬改進了簡儀和圭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授時歷》年周期與現行公歷同,但早於現行公歷300年問世
D. 列舉古代中國天文歷法方面的重大成就。
漢武帝時,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開始以正月為歲首。內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容定的《大衍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
北宋沈括把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一起來的「十二氣歷」有利於農事安排。
元代郭守敬主持編定《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問世比現行公歷早300年。
E. 中國古代最精準的歷法誰編寫的,這部歷法叫什麼名字
傳說漢代以前有所謂的先秦古六歷,然而對它們的真偽,便是古人也早已懷疑。漢武帝時修的《太初歷》是中國古代有明文記載的第一部歷法,但已不傳。西漢末劉歆所作的《三統歷》是第一部被完整保留下來的歷法,但學者們認為它幾乎就是《太初歷》的翻版。《後漢四分歷》雖經反復修改,但並無實質變化。直至劉洪《乾象歷》,引入月亮視運動的不均勻性,算是一大進步。此歷並未頒行,至魏晉修歷時其先進方法被採用。南朝何承天《元嘉歷》在實測數據上有所改進。祖沖之所造《大明歷》則試圖從改變閏周和測定冬至點入手,提高歷法精度,但由於政治原因,其法不得施行。
隋張賓《開皇歷》依何承天之法,微加增損而已。而劉焯的《皇極歷》根據北齊張子信發現的太陽周年視運動和行星運動不均勻性,引進定氣;採用定朔、歲差;還運用先進的數學手段解決計算問題。所有這些先進的原理和方法的運用使得《皇極歷》成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上的歷法。同樣由於政治原因,其法不得施行。但時人稱其為精密。唐初《戊寅歷》和李淳風《麟德歷》雖然行用一時,但它們的成就均不出《皇極歷》的范圍。直至一行《大衍歷》,在對天體運動的理解、實測、計算技巧方面,都有重大革新,使得《大衍歷》成為中國古代歷法史上冠絕一時的好歷。南、北兩宋頒行的歷法共有十九部之多,然均無重大突破。
《大衍歷》之後,元代郭守敬等人的《授時歷》成為中國歷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經過前後數百年的努力,歷法所反映的天體運動規律,即治歷的基本原理已被古代天學家們大致掌握,欲使歷法有所改進,惟有在數據及其處理方法上下工夫,《授時歷》便是在這方面作出努力並獲得成功的典範。其基本數據全憑實測,打破古來治歷舊習,開創後世新法之源。明代遵用《大統歷》,其法沿用《授時歷》。
F. 古代中國最優秀的歷法是什麼
郭守敬的《授時歷》
元朝統一中國以前,中國所用的歷法是《大明歷》。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歷法誤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決定修改歷法,派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這項工作。
郭守敬認為:歷法要精確必須經過實地測驗,而要進行測驗必須有精密的儀表。因此,他自己動手改造和創制了許多天文儀器。
元代以前,用來測量日月等恆星和行星位置的儀器是渾儀,但它結構復雜,轉動不靈活。郭守敬根據自己的觀測經驗,把渾儀改裝成兩個簡單的裝置,叫作「簡儀」。簡儀很精密,不但使用方便,觀測結果也比渾儀准確得多。
郭守敬還研製了仰儀,用來觀測太陽的位置和月食。他還改革了圭表,創制了景符等儀器。景符與圭表結合使用,可以觀測太陽、月亮和星星的運行變化。
有了先進的儀器後,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大都(北京)建一座新的司天台(天文台),又建議在全國分期分批設立觀星台,開展實測。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在全國設立二十七個測影點,派出十四個歷官。郭守敬親自經廣州到最南邊的南海進行測量。
新的司天台在大都修好後,郭守敬把各種最新式的天文儀器安放在上面,日夜進行天體觀測。
郭守敬等人經過辛勤的工作,計算出一年為365.2425日,這個數字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只差26秒。根據這一數據,郭守敬終於完成了新歷法的編制工作。新歷法被命名為《授時歷》,意思是要告訴老百姓日月時光,不要錯過了農時。
G. 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歷法之爭」發生在
以1669年歷法之爭出現轉折為分界線,歷法之爭可分為兩個階段:1664-1669年(下文為敘述方回便,稱為答第一階段)和1669年後(稱為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楊光先以相對落後歷法攻擊先進歷法並取得成功。第二階段,傳教士及西洋歷法反敗為勝,同時,耶穌教被禁。
H.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歷法
我國採用的陰歷,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陰歷,而是「陰陽歷」。它既採用月相來計算日期,同時又採用閏月的方法與太陽年協調一致。
由於陰陽二歷每年相差約11天,3年就相差約1個月。為了能使這種歷法適應天氣冷熱變化的周期,於是規定每兩年或3年增加1個閏月,每19年設置7個閏月。19年為一個閏章,81章為一統,3統為一元,每元是4617年,元之後,又周而復始。
陰陽歷在我國已經有3000多年悠久的歷史了,早在中國黃帝時代,已經知道1年有365.25日,1月是29日,一年有12月,並以此為基礎,編制了我國古代六歷:黃帝、顓頊、夏、殷、周、魯。比如我國採用19年7閏的方法,要比希臘早幾百年,這說明我國古代歷法是很先進的。西漢末年,劉歆依據鄧平的《太初歷》而改的三統歷,南齊祖沖之編的大明歷,唐朝傅仁鈞編制的戌寅元歷,都是有名的陰陽歷。
陰陽歷經過歷代歷法家的整理修改,在我國一直沿用到現在。它與農業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我們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和許多農諺都是以它為基礎的,因此人們也管它叫農歷。
在世界上真正的陰歷早巳廢止了,但在我國為了不打破傳統的習慣,陰陽歷一直保存下來。這就是日歷上用小號字排印的農歷的日子。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陽歷》
中國古歷自秦漢以來共有100種以上。為什麼歷代如此頻繁地改歷呢?這是有其原因的。
早在周代,告朔(預告朔日)就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封建社會里頒歷權是皇權的象徵之一,改朝換代往往要改年號、改歷法,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日月食同預推的不符,這是促成修改歷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唐代檢驗日食預報是否准確關繫到天文官的腦袋問題,真是非同小可。事實上節氣相差一兩天是不明顯的,而日月食誤差幾分鍾就會感覺出來。
公元前104年,漢都城長安貼出了招募天文歷算家來京制歷的通告,接著從全國不少地方徵募到20多人,其中有又阡、落下閎、唐都、公孫卿,壺遂等。他們討論制定了《太初歷》,這是流傳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歷法。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遷也參加了制歷的討論。只是司馬遷的建議未被採用。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司馬遷寫《史記.歷書》,就沒有提到《太初歷》。
《太初歷》規定1個月的長度是29天,平年12個月,閏年加1個月,19年中加7個閏月,這樣計算,每年就是12月,相當於一年是365天。年和月的長度是制歷的兩個最基本數據,用現代測量值來比較,這兩個數的誤差雖都比較大,但對早期的歷法,能做到這樣卻也是不容易的了。
當時參加制歷的落下閎曾說,此歷過800年後差1天。因此《太初歷》不如後來的《四分歷》精確。
《太初歷》於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開始頒行,以該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這個時刻作為起算點,這是一個實際測量的結果。在公元前104年的十一月初一夜半時刻正交冬至節氣,而這一天正好又逢甲子日,以這個時刻做起點對歷法的許多周期數值的計算大為有利。因為一天的起點——夜半;一月的起點——朔旦;一年的起點——十一月;六十干支周的起點——甲子;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冬至,5個周期的起點都相會合在一起,就像五個賽跑者此時都正在起跑點上起跑。有了這個起點,對任何一個時刻,它們到了什麼地方都可以由各自的周期簡單地推算出來。
《太初歷》共行188年,到公元84年時為後漢的《四分歷》所代替。
祖沖之的《大明歷》
漢以後我國的歷法有了很大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不少較好的歷法,例如三國時楊偉的《景初歷》;南北朝時何承天的《元嘉歷》和祖沖之的《大明歷》等等,都是很有名的,特別是《大明歷》有更多的創造性。《大明歷》的制歷者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在數學、機械製造、樂律等方面都有研究,特別是在數學方面成就很大。但是天文歷法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並且同樣取得了重大成就,《大明歷》就是他這方面的代表。
祖沖之在《大明歷》中有不少創造,他取3939為分母,1月的日數是=29天,化成小數是29.53059日,同現在測得的朔望月長度非常接近,相差不到1秒鍾。他認為,傳統的19年7閏數值大了些,200年會差1天,於是他提出每391年中置144個閏月的閏周,這個數值的精確程度可以這樣來驗證:
如果19年7閏,則每年12個月,1年的長度就是:365.2468(天)
現在測得1回歸年長度是365.2422天,每年相差0.0046天。所以祖沖之說200年要差1天。改為391年144閏,每年長度就是:364.2428(天)跟現測值只差萬分之六日,即1年相差52秒,這是相當精確的了。
《大明歷》的另一個創新是首次引進了歲差概念。祖沖之首次在編制歷法時採用了當時的這個最新成就,使冬至點在恆星間位置每年向西移動一點點。別看移動的數值很小,它的影響卻很大。它給我們提供了決定歷史年代的科學依據,它給予人們星空在緩慢變化的唯物主義觀點。那「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說教在《大明歷》里是沒有市場了。
交點月的數值在我國歷史上由祖沖之第一次得到。交點月就是月亮兩次過黃道和白道交點的時間,黃白交點對於發生日、月食極其重要,只有當朔或望發生在交點附近才可能發生交食,所以月亮每隔多少時間通過交點一次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祖沖之得出是=27.21223日,與今測值很接近,《大明歷》這項進步對於推算日、月食有重要的意義。
《大明歷》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歷法之一,後代許多歷法在年、月長度上不如它精確。它在祖沖之死後10年,即公元510年開始行用近80年。
優秀歷法——《大衍歷》
公元721年9月乙巳朔,太史局裡人來人往。大家雖然忙,但沒有什麼聲音,因為根據《麟德歷》的推算,這一天要發生日食,但不知是否如預推的那樣准確。大家在做著觀測前的准備工作:有的在較准漏刻,有的准備記錄簿,有的准備油盆……。預報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在油盆里,耀眼的太陽只顯現出一個光亮的圓輪,日食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到。實際觀測的結果表明,預報同實際有較大的差別。這說明《麟德歷》已同實際有了較大的偏差。觀測報告送到了皇帝那裡,唐玄宗下令:命一行(張遂)制定新歷,以代替不準確的舊歷。一行辛苦工作了6年,新歷製成,他也與世長辭了。他制定的就是《大衍歷》。唐玄宗命張說和陳玄景等人把他的遺稿收集整理,寫成《大衍歷術》和《大衍歷議》兩部分,今載在新舊唐書的歷志里。
《大衍歷》是我國歷法上優秀的歷法之一,內容分?個方面,既繼承了前代歷法的成績,又為後代各歷所依照。計有:推算朔望的方法;推算二十四節氣各日的中午影長及白天黑夜長短;推算太陽運動、月亮運動,七十二侯和六十四卦;推算日月交食,五大行星運動等內容。
大衍歷的基本數據是:
通法三千四十——即每天由3040分組成,全歷中每一
數據都以此數為分母
策實百一十一萬三百四十三——即1年的長度為
=365.2444,天
揲法八萬九千七百七十三——即1朔望月的長度為
=29.53059天
乾實百一十一萬三百七十九太——即一周天度數為
=365
歲差三十六太——為度,約82年半差1度
轉終日二十七餘千六百八十五秒七十九——即一近點月為
27=27.55460天
交終日二十七餘六百四十五秒千三百二十二——即交點月為
2727.21221天
五大行星的會合周期為:
水星一百一十五日餘二千六百七十九秒七十二,即
115=115.881天
金星五百八十三日餘二千七百一十一秒十二,即
583=583.892天
火星七百七十九日餘二千八百四十三秒八十六,即
77=770.935天
木星三百九十八日餘二千六百五十九秒六,即
398=398.875天
土星三百七十八日餘二百七十九秒九十八,即
378=378.921天
根據這些基本數據,再按照一定的法則就可以安排年的日歷,推算交食和五星出沒。中國古代歷法中這些本數據所用的名稱很古怪,這給我們研究古歷中的計演算法帶來了麻煩,但弄清了這些名字的天文含義,其中計方法是不難的。現在有些同志稱古代歷法著作為「天書」主要是因為弄不清這些古怪名字的意思而難於理解。
《十二氣歷》和《天歷》
古代的100多種歷法中,絕大多數是陰陽合歷,即太陽的視運動周期為年的單位,以月亮圓缺周期為月的位。由於兩者沒有整數倍數,所以要採用一定的調整措施這是陰陽合歷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歷史上有兩種歷法是純陽歷設計,避開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沈括提出的《十二氣歷》,一個是太平天國頒行的《天歷》。著名的科學家沈括晚年在風景宜人的夢溪園里,記錄他自己一生中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的心得和收獲,寫成著名的《夢溪筆談》。書中提出了我國歷史上第1個陽歷方案:每年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小月相間。二十四節氣分成兩組,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稱為節氣,置於每月的開頭;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稱為中氣,置於月中。這樣每年的日期和節氣都固定不變,也不用設置閏月,推算很簡便。沈括的陽歷方案在歷史上是無先例的,他明知會遭到攻擊,但還是堅信以後總會使用這種設計的。
事情真如沈括所預言的,800年之後的太平天國起義軍頒布了《天歷》。
《天歷》的基本結構,以366為1年,沒有閏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節氣為月首,中氣為月中。大月中氣從每月的十七日開始,小月從十六日開始。這樣除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寒露、大雪6個節氣為16日外,其餘都為15日,所以非常簡明整齊,幾乎人人都能用它的推算方法來推算歷譜。《天歷》保留了古代的干支紀年、記日、記月的方法,並且使用星期周法。它是以立春為歲首的。《天歷》1852年立春與清朝的《時憲歷》一致,大約就是以此年立春作為歷元。
《天歷》將回歸年取為366整,大概是為了從整齊完滿和推算方便著想的,但這個數值與真值相差較大,4年就差了3天。考慮到這一缺點,太平天國的一位領導人洪仁殲於1859年對天歷作了每40年一斡旋的修正。具體地說:每逢40的年份,改用每月28天;每個節氣都恆定為14天。經過這次改定以後,天歷的回歸年長度相當於世界上通用的《儒略歷》或我國古代的《四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