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向日本人介紹中國歷史

向日本人介紹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5 20:41:12

Ⅰ 我發現日本人好象對中國的歷史很了解呢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當然要對假想敵足夠了解
其次 中國對日本影響很大
再次 中國歷史本來就很精彩 多了解也無可厚非

Ⅱ 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

1、「九一八事變」 1931年月18日夜,日本駐中國東北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以此為借口,突然襲擊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

9月19日晨,日軍侵佔沈陽,隨即在幾天內侵佔安東(今丹東)、海城、營口、遼陽、鞍山、鐵嶺、本溪、撫順、四平、長春、吉林等20多座城市及周圍廣大地區。

9月,遼寧(除錦州及遼西)、吉林兩省淪陷。11月,黑龍江省基本淪陷。1932年1月,錦州及遼西地區淪陷。2月,哈爾濱淪陷。至此,在短短四個多月內,整個東北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淪為日本的佔領地。

2、「一·二八淞滬抗戰」 日本侵佔東北三省以後,又很快在上海發動侵略戰爭,以轉移國際上對中國東北問題的關注,迫使國民黨當局承認其佔領東北的既成事實,並把上海變成它侵略中國內地的新基地。

同在東北一樣,日軍事先製造了一系列事件,並以此為借口,於1932年1月28日夜發動了對上海閘北區的進攻(即一·二八事變)。蔡廷鍇、蔣光鼐率領的第十九路軍進行了英勇抵抗。上海各界民眾紛紛組織義勇軍、敢死隊、救護隊協助作戰,護理傷員,捐獻慰勞金和慰勞品。

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有力支援下,第十九路軍和隨後參戰的第五軍一部,不顧武器裝備和兵員數量遠不如日軍等困難,頑強戰斗、不怕犧牲,堅持抵抗一個多月,取得重大戰果。

日本侵略軍被迫三易主帥,數度增兵,結果是損傷1萬餘人仍無法實現其速戰速決的迷夢。上海數十萬軍民同仇敵愾,齊心禦侮,涌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愛國英雄事跡。

3、華北事變 華北事變是1935年駐華日軍為了進一步侵略中國而策動華北各省脫離南京國民政府,實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華北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區之一,當時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五省和北平、天津兩市。

通過華北事變,日本輕而易舉地控制了華北大部分地區。從關外到關內,中國人民不僅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殘酷蹂躪,還被大大小小仗勢欺人、狐假虎威的漢奸賣國賊欺凌,有人悲憤地寫下這樣的句子:「愛國有罪,冤獄遍於國中;賣國有賞,漢奸彈冠相慶。」

日本對華北的侵略,使中華民族陷入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4、「一二·九運動」 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引起了社會各階級、階層的關注,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到來。1935年12月在北平發生的「一二·九運動」,是這一高潮到來的重要標志。

在冀察政務委員會即將成立的時候,華北人民痛感華北的淪亡迫在眉睫。

北平、天津的廣大青年學生對於時局的演變尤為關切,清華大學救國會的《告全國民眾書》悲憤地喊出了愛國學生的共同心聲:「現在,一切幻想,都給鐵的事實粉碎了!『安心讀書』嗎?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12月9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領導下,東北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學的學生湧向北平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遊行。遊行遭到了軍警的殘酷鎮壓。在北平學生英勇斗爭的影響下,全國各地民眾紛紛行動了起來。

(2)向日本人介紹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1、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

大規模的日本侵華戰爭,使大量中國軍人戰死沙場。在侵華戰爭中,日軍實施大規模屠殺政策,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等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華北地區製造了100多起慘案;

實施細菌戰、化學戰、毒氣戰,導致中國軍民大量死亡;實施「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還強擄迫害中國勞工;等等。

2、資源財富被肆意破壞掠奪

日本是東亞地區的島國,物質資源十分匱乏。近代以來,隨著國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日本一直謀求向外擴張,企圖染指中國。日本大舉侵華,使中國大地滿目瘡痍,其所到之處,水源、森林、工業、農業、交通等無一不受到摧殘和禍害。

3、淪陷區民眾受盡磨難

日本在侵佔中國大片國土後,對佔領區實施嚴厲的社會控制,其中不僅包括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統治,甚至嚴格限制中國民眾的人身自由。這些嚴厲的控制政策如同沉重的枷鎖,給中國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Ⅲ 日本人如何寫中國歷史,到底顛覆了哪些常識

它跟國人寫的有何不同?

叢書有十位不同的日本作者,出版社非常尊重每位作者學術上的獨創性和行文風格。細讀每卷,你會發現,每卷對材料的把握、敘述的展開、史實和觀點的表達風格,都不盡相同,沒有千篇一律之感。

叢書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又有國內一流十位學者為中文版作序推薦。

由大家寫給大家的作品,非常通俗易懂。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松,觀點新穎,富於洞見,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歷史佳作。

第一卷 《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

作者從一二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東亞最早的人類、不同的石器工業傳統談起,娓娓道來。由自然環境到文化分區與譜系,再到大的時段劃分,則頗有指點江山、縱橫捭闔的大將風度。這些敘述是解讀遠古中國必不可少的輪廓性勾畫。日後一幕幕感天動地的悲喜劇,都是在這個大的自然和文化背景下上演的,它們奠定了後世中國發展的基礎。

作者的許多總括性認識如他山之石,發人深省:「我們不能用以中原為中心的單一的發展規律和戰國時代以後正式成形的中華的概念或者說是中國的概念來看待其後的中國史」。「以中華文明為主幹的中國史觀不過是著眼於一方的區域歷史」,「中國的歷史並不只是農業社會的歷史」。「商周文化是南方的文化軸,北方青銅器文化是北方的文化軸」,(兩條文化軸的)「接觸地帶才是生成新的社會體系的源泉所在」。種種表述,都頗富啟發意義。

第二卷 《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周春秋戰國》

全書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錄兩個部分。前言,重點講了本書新視角:「文化地域所擁有的歷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講「本書所涉及的時代」,強調了史料的價值問題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關於夏商周(西周)三代的歷史。其中,第三、四章寫法比較特別,作者的意圖是利用各國成書於戰國的史籍(作者所考定的),考察各國在戰國時代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帶著主觀性,追溯其在夏、商、周(指西周)三代的歷史淵源的內容。第六章講「春秋的史實」。第七至九章,講戰國的歷史文化。第十章,是對全書的總結。作者注意引導讀者分辨史籍中的「事實」,重視新資料的運用,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平勢先生本人及其他日本學者的一些歷史觀點。

第三卷《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

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專家鶴間和幸撰寫,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王子今教授推薦,作者通過文獻辨析和實地勘察重新構建了秦漢四百年的興衰史,分析了小秦、小漢通過與其他地域集團的沖突發展、壯大,兼並其他各國,最終開創秦漢帝國的歷史過程。本書特別側重了東亞之中的中國、日本的視角。秦漢時期的日本列島社會與中國相比的話是相當落後的,這是當時的事實。但是,即便如此,作者認為以中國為中心、從中華的角度視邊境為夷狄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書的記述不是以華夷思想為中心的,而是注意到地域多樣性、並且嘗試從世界古代史的角度來認識中國歷史的。

第四卷 《三國志的世界:後漢 三國時代》

將三國歷史與文學作品《三國演義》進行比較,剖析它們之間的異同和真偽;二是將三國歷史置於古今東亞世界中進行解讀,分析和比較中、日、韓相關歷史文化的相互影響、交融和異同;三是本書雖然是以文學研究家的身份撰述的普及性三國歷史,但是著者是以史學的、學術性的、嚴謹的態度進行撰寫的,可以說是一部以史籍原典和考古資料為依據而追求真實的三國歷史的嚴肅著作。

第五卷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本卷作者側重探討了夾在漢、唐兩個統一帝國之間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華文明的本質;當時周邊地區如日本、高句麗、百濟與「中華文明」的互動關系及其影響。與許多國內學者不同,川本芳昭打破了國別的限制,而試圖以「東亞世界」的眼光解讀這段歷史,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的傳播與接受、以及這種文明的傳播所帶來的民族間復雜的互動關系。

第六卷《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一般教科書對隋代的歷史總是匆匆帶過。氣賀澤先生對於隋朝的歷史,則頗為重視,有些看法頗為新穎。作者特別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設上的成就,認為高熲、蘇威幾個人合作,短短幾年時間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制度變革,從而奠定了隋朝開皇之治的基礎。作者特別強調佛教對於鞏固隋朝統治的意義。就全書的側重點而言,作者對於貞觀之治評價不高,論述簡略;對於武則天的掌權,則與同時期日本等東亞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權做出聯想。與一般中國教科書或者斷代史不同,作者對於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長安和洛陽的城市景觀、五代山及房山雲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專門的敘述。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當代日本隋唐歷史研究綜合性成果,體現了日本學者觀察隋唐歷史的獨特視角。

第七卷《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全書漸次展開的十章,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板塊:開端的四章,依照歷史的時序,概述了公元9世紀末到13世紀政治史的基本歷程。繼而進入本書最為核心的內容,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一時段中「思想與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別從思想和宗教的變遷、士大夫群體和社會精神、科學和技術革新等角度闡釋了「奔流」的意涵。接下來的兩章,介紹兩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通過延伸性的觀察,讓人們體味到「思想與宗教」養育蘊蓄的氛圍環境與承載體。第十章則是宋代歷史的結束,也是全書概觀式的收束。

本書內容涉及到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學術史、藝術史等紛紜豐富的議題,體現著日本學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堅力量對於宋代歷史的「再認識」。

第八卷《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

本卷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專家杉山正明撰寫,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推薦,直接涉及的是9世紀後半期至14世紀末大約五百年間的歷史。作者沒有像中國人通常慣於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歷史變遷主線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了本應由兩宋來實現的國家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不再僅僅是出現在音樂正劇里的幾段不和諧的變奏或插曲,而都在本書中擔當起積極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作者認為本書所涉五百年乃至六百年間歷史的整個進程,正是開啟歐亞大陸世界史和中國史邂逅、交鋒的六百年。

第九卷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本書作者生動地展示了海洋歷史和明清時代五百年的歷史,將明清這一對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劇變化的時代進行了嚴謹而深入淺出的闡述。過往不論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以前)是一個停滯的時期;明清中國都被視為一個「閉關自守」的時期,一個與海洋無緣的時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國際學界對以上說法進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明清中國經濟有很大發展,社會、文化等也經歷著深刻的變化,中國和外界的聯系遠比以前加強,從而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本書在這些重大問題上,採納了國際學界的新見解,因此就史觀而言,很有新意。

第十卷《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 中華民國》

本卷作者將19世紀中葉到1936年為止作為一個時代進行敘述,把此階段的歷史歸結為「復興中華的嘗試」。作者指出,中國存在地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系,嘗試「以南方邊地吹來的新時代之風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這一時代。他認為,洪秀全、孫中山以及後繼者蔣介石等本書中的出場人物,皆以南方邊地為出發點,後來北伐作戰。從南方農村根據地興起的毛澤東的邊區革命也是朝著黃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時代的種子。雖然全書基本上還是以政治史的敘述為主要線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對文化予以特別的關注,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我們理解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讀本。

Ⅳ 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何看法

外國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何看法?

對於此問題,日本網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我們(日本人)認為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很偉大。實際上,日本人比中國人自己更喜歡追隨中國文化。到目前為止,日本傳統的布料,建築,生活習俗等等,仍然主要遵循中國唐代的一切。一些日本人可能認為只有傳統的日本文化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大陸自1279年以來在中國逐漸消失的真實文化。一個例子是,如今,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熟悉的傳統日本的服裝——和服。然而,有多少人(甚至很少中國人)知道它最初來自中國?

2、首先,我不得不說,民族自豪感或例外論的想法並非日本人獨有。幾乎所有日本人都會承認,日本的許多事情都和中國有著淵源。在這份淵源清單里,包括書面語,茶,紙,錦鯉魚,豆腐,活字印刷機,書法,建築,儒家哲學,佛教,武術,甚至一些日語單詞的發音都是基於原始的漢語。然而,一個典型的日本人的態度將是這樣的,「是的,我們在我們的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中國元素,但我們在日本完善了這些元素。」

這種想法和關系與美國的例外主義沒有什麼不同,一些美國人承認他們是英國殖民地,但後來美國人比英國人好得多。美國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英國文化(語言,軍事結構等)。

Ⅳ 向日本介紹中國文化 日文版

5000年的文化幾百字就能介紹?一個開始就得幾萬字吧。

Ⅵ 關於日本人寫中國的歷史事記,我們要如何看待

無關民族,我記得抄有人說過,中國的傳統在海外,海外的精華看日本,日本很好的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並保持了下來,你們看看中國現在。還有傳統嗎?聖誕都快比除夕大了,不過這也是漢民族的特點,兼容並續,中國上下五千年,我們的敵人有很多,各個民族各種風格,但到今天,都是一些少數民族了

Ⅶ 求介紹幾本日本人描寫中國歷史的書

1、陳舜臣的《秘本三國志》,《中國歷史風雲錄》,《大唐帝國》,《鴉片版戰爭》、《權風雲兒鄭成功》、《甲午戰爭》、《太平天國》、《成吉思汗》,《耶律楚材》,《諸葛孔明》,《曹操》……陳舜臣關於中國歷史的書和文章非常多,國內翻譯引進了不少。雖然陳舜臣是一個台灣裔日本人,不過他生在日本,長在日本,除了名字保留了中國名字以外,這其實就是一個日本人。
陳舜臣在日本文學界影響很大,獲得過芥川文學獎等多個文學大獎,在台灣和高陽、柏楊起名。另外此人除了歷史題材的小說和文章外,還很擅長寫推理小說,曾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直木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劉邦》,《韃靼疾風錄》。司馬遼太郎也是一位歷史小說大師,更善於描寫人物。

Ⅷ 關於日本人講中國歷史的書叫什麼名字

陳舜臣的《秘本三國志》,《中國歷史風雲錄》,《大唐帝國》,《鴉片戰爭》、《風雲兒鄭成功》、《甲午戰爭》、《太平天國》、《成吉思汗》,《耶律楚材》,《諸葛孔明》,《曹操》……陳舜臣關於中國歷史的書和文章非常多,國內翻譯引進了不少。雖然陳舜臣是一個台灣裔日本人,不過他生在日本,長在日本,除了名字保留了中國名字以外,這其實就是一個日本人。
陳舜臣在日本文學界影響很大,獲得過芥川文學獎等多個文學大獎,在台灣和高陽、柏楊起名。另外此人除了歷史題材的小說和文章外,還很擅長寫推理小說,曾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直木獎、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劉邦》,《韃靼疾風錄》。司馬遼太郎也是一位歷史小說大師,更善於描寫人物。

Ⅸ 日本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知多少求解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悠長。雖然1853年美國人佩里將軍率領黑
船艦隊打開了日本閉鎖的國門,使其改變國策而力求脫亞入歐。但直至今日,殘留在普通日本人意識里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知識的了解與傳承還是深入肌髓的。一般的日本人都知道《三國志》《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名著。尤其是對前兩者的認知,更可謂婦孺皆知。而許多日本人對這些中國精髓典籍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情節也爛熟於心。三國的諸葛亮、劉備、張飛、關羽;西遊的孫悟空、唐曾、豬八戒、沙和尚等等,差不多家喻戶曉。更有一些日本年輕人,對中國歷史和文學的熟知程度,甚至為我們一些國人所汗顏。我讀碩士時候的同學,加藤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大學本科學的是經營學,而碩士又與我一樣,學的是勞動經濟學。但他對中國歷史知識的認知,讓我稱嘆驚奇。因為加藤不是書獃子類型的學生,甚至表現的有些天真,似乎終日沉湎於電游。此前,我甚至覺得他是胸無點墨的混混。
一天,只有我和加藤結伴而行。在去電鐵車站的路上,他突然問我:「你知道文天祥嗎?」
聞之,我當時一愣,「哪個文天祥?」我擔心是聽錯了。「就是你們中國南宋時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呀。」聞聽此話我更加吃驚:「你怎麼會知道文天祥?」難以置信的詫異被我情不自禁地寫在臉上。「文天祥很有民族氣節,他死得很壯烈,我很欽佩他。」接著,加藤將文天祥的事跡,詳詳細細地給我講了一遍。聽完後,我又驚又喜,沒想到加藤還有這兩下子,許多日本年輕人連本國的歷史都數典忘祖,更何況對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了。當我將文天祥那首《過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誦給他時,加藤連忙掏出筆記本,認認真真地記了下來。
加藤對中國歷史知識的諳熟讓我始料不及。
一次,在去東京郊外旅行的電鐵上,加藤拿出一本日文版的《晏子》給我看,並興致勃勃地講起了「晏子使楚」「晏子春秋」的掌故。並間隙地向我詢問一些在中國,對晏子與管仲的評價有什麼不同之類的問題。並藉此展開話題,從中國的的黃帝、炎帝講到了秦皇漢武,從趙高的指鹿為馬講到了秦檜的陷害忠良。從唐宗宋祖又講到成吉思汗,從「戰國四君」講到了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繼而,又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三國演義》,將其中的人物如數家珍般地道來。而且根據他自己的見解,為《三國》中的英雄們逐一進行能力評估。例如,說起劉備,他認為劉備的智力為85%
,武力是70%
,而魅力是100%
,而對文物兼備的曹操評價是,智力:96%
,武力:90%
,魅力:98%
。且不管他的評價是否客觀正確,但單憑讀《三國》潛心到了這個程度,而且對中國歷史知識了解的如此系統和廣泛,足讓我這個中國人瞠目驚舌,不禁嘖嘖贊嘆。
加藤不懂中文,但從小就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情有獨鍾,有關中國歷史的日文書籍,幾乎芸編翻爛。
如果說加藤是一個特例,但有一次一位學經濟的日本學生,在留學生日語課堂所做的惡作劇,就更讓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對日本人影響之深了。日語課前,學生們在等待老師,突然一個日本學生跑進教室,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中國詩歌的創作法則「起承轉接」,邊講,邊在黑板上逐一寫這四個漢字。最後他說,這種文法是受中國文學寫作風格的影響。並引申地講起了中國的《紅樓夢》。當時,很多其他國家的學生,包括我在內以為他是文學部的年輕講師,結果還是他不打自招地表明,是來搞惡作劇的,是想嘗嘗當教師的樂趣而已。但他對中國文學特點理解之精準,介紹之生動,讓我覺得自豪又難以置信。
此外,在接觸不同層次的日本人時候,經常聽到他們講起中國的四大名著,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有的公司職員,談起企業管理,甚至引用中國孔子的儒學,老子的道家,以及「南北朝」、「貞觀之治」等歷史進行借古喻今。
自近代起,日本雖然崇尚西方文明,但幾千年中國文化對日本民族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也是揮之不去的。加之,現在很多日本動漫和游戲軟體開發公司,常常借用中國歷史或文學題材開發作品,這也無形當中,從日本青少年一代起,就進行了有關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普及教育。這大概也是眾多的日本百姓都對中國的歷史經典有一定了解和認知的原因吧。

Ⅹ 日本人對中國的古代史很了解么

是非常了解!不光是日本,還有美國。
看看現在的日本社會,其國家行政架構體系和社回會階層組成模答式,極大的吸收了盛唐漢初時中國的精華。君主立憲的天皇制,防止皇室濫權同時保留信仰集中,以法家思想建設的文官體系,保障個別利益團體爭斗時國家基礎工作不受影響,深居幕後的產經聯,提供國家建設發展的基礎源動力。
美國西點軍校有兩張中國人的相,一個是孫子,一個是毛澤東。孫子兵法和毛澤東思想是正式教材。而中國在這方面沉澱有著明顯差距,為了方便湊字數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混著編,毛澤東思想是混學分的必修課。

閱讀全文

與向日本人介紹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