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孔儒文化的影響
感覺貼吧里這位樓主說的挺內好容的https://tieba..com/p/3579629674?see_lz=1
② 孔子思想對東方文化有什麼影響
他塑造了我們漢民族的精神。他對我們中國的影響,猶如基督教對西方世界的影響。眾所周知,孔子創立的儒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還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且是東亞地區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諸大文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中國、東方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以儒學為主的中國文化是人類古文中唯一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它覆蓋面極廣,形成了幅員遼闊,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國。至明中葉以前,中國的經濟、科技、文教的發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的發展。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從來沒有傳教士,仍能遠播海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諧、中庸之道義主臬,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學文化圈,它覆蓋的人口超過全人類的四分之一。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孔子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明影響之大、之深。
公元一世紀,孔子文化南下越南,東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鮮就創設成均館於漢城,祭孔文廟。促進了文化、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儒學對日本社會和文化也影響很深,尤其在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突出王陽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與現代化相結合,實踐出今天的日本,國強民富,社會安定,人民康樂長壽,國情國體,充滿東方濃厚特色,弘揚傳統宗教與文化,不受外來的極左極右勢力?擊與分化、分裂,及意識形態的困擾。二次世界大戰後,雖更換了十多位首相,但從未引進外來勢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團結愛國。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來的最佳成果。但最遺憾的是日本曾侵略中國,反映號稱『大和』民族的部分日本領袖,還未能透徹認識孔子的『仁者愛人』的精神。
儒學不僅在東方,而且在西方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孔子文化於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通過傳教士的渠道西行歐洲,造成很大震動。四書五經被譯成多種文字。中國的文官制度經歐洲人的接受改造,成部部分西方國家的文官制度。由於儒學的傳入,向西方展示了一種與基督教文化完全不同的東方文明,這為十七、十八世紀祟尚理性的歐洲思想所接受,?在法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孔子、儒家的思想啟發了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法國網路全書派重要代表人物豪巴赫(P.H.D.Holbach)硈美中國是唯一把政治的根本與道德相結合的國家,主張以儒家道德來作為主導思想,認為聖人孔子的道德,其作用如同宗教一般,強調『歐洲政府非學中國不可』(《社會的體系》)。這表現出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之大。
網路全書派的主角狄德羅(D.Diderot)盛硈中國文化,認為中華民族,其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智慧、政治、哲學的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他撰寫的『中國』和『中國哲學』兩條收入《網路全書》。指出中國人比西方人更懂得善意和道德的哲學,《五經》是中國最初而最神聖的讀物。《四書》則為《五經》的注釋。認為孔子的學說以行為為主,不要暴力和迷信,強調以道德、理性治天下。顯然,重理性的法國啟蒙思想家從中國儒學那?得到啟示。
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伏爾泰(F.M.Voltaire)極力硈揚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學說的真實價值。認為中國文化是《舊約》以前、《舊約》以外的文化,這種文化與基督教完全不同。宗教的迷誤和教會統治是人類理性的主要敵人,一切社會罪惡都源於宗教蒙昧主義。而中國的國君和朝廷的宗教從來未因為欺詐而名譽掃地,從來沒有為神職人員和皇朝之間的爭吵而產生過麻煩。他還說:『中國文人的宗教也是令人欽佩的。他們沒有任何迷信和荒謬的傳說,也沒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爾泰認為儒學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以中國為理想國,提倡以中國文化為標准,?往中國的理性道德,接受儒家的性善說,?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推崇孔子,硈揚中國文化,表明儒學對十八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產生了深刻影響,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此外,孔子、儒家思想對德國哲學、法國重農學派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皍(G.W.V.Leibniz)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它在版圖上不次於文明的歐洲。在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個極其令人硈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個哲學學說,或者有一個自然神論,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認為儒學的『理』就是『上帝』或『天王』,進而主張宋儒之『理』與基督教之『神』完全相同。他積極提倡中國學術,主張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相互結合、溝通,歐洲應該接受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中國則應吸取歐洲的理論科學。此外,用他發明的二進制數學原理來研究儒學《周易》六十四卦圖的數學配列順序,結果發現中國的『先天八卦』與其二元算術原理完全吻合,認為中國古代儒家所推崇的聖人伏羲幾千年前就已經運用二元算術的原理來安排六十四卦的順序了。由此表現出萊氏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崇拜。
德國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L.A.Feuerbach)在《幸福論》?指出中國的聖人孔子要求人們心地誠實地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他不離開人的理性之本性所賦予人的那種義務的道德規律,所以他不把自己不願別人向他做的事施加於別人。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實是最平等、自由、人權、尊嚴之寫照。費爾巴哈認為,孔子的這個樸素的通俗道德原理是最好最真實的,也是最明顯最有說明力的。他吸取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強調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平等、自由、人權對待人,?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中去。這體現了儒家倫理對費爾巴哈思想的深刻影響。
被稱為『歐洲的孔子』(TheCofuciusofEurope)的重農學派領袖魁奈(F.Quesnay)崇拜中國的重農政策,指出中國以農為國之本,其倫理學與政治學是同一個學問。
回顧以上文明發展的歷史和孔子學說對東、西方的影響,可以看出,儒家作為中國文化及東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論體系和思想內涵的精粹之處,自有超出地域和時代,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有客觀需要的價值和成分,而值得今天的人類所吸取和發揚光大。
然而中國近代以來,由於封建統治者歪曲利用孔子思想,又頑固拒絕與外界交往,拒絕接受新事物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長,致使中國社會發展停滯,落後於西方,而被動挨打。以致百多年來,國人受到一點挫折,就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五四時期提出科學與民主的口號,要求反帝反封建,力圖改變中國落後面貌,盡快實現現代化,這是完全正確。但亦人過於浮躁,輕率地喊出:『打倒孔店』的口號,對儒家文化則全盤拋?,割斷傳統。顯然,這種思想是十荒謬的,犯了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由此中國失去了精神軸心,失卻了中庸之道。政治氣候也越走越左,左的思想一路發展下去。走到最極端,便發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本國傳統文化慘受摧殘。民族文化虛無主義者不懂得文化發展的連續性,不懂得新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有著繼承、創新和發展的關?。他們沒有道理把國家五、六千年的傳統文化打倒,因為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及民族精神,打倒了中華文化,就是打倒了自己,挖掉了民族生存之根,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我相信舉世華胄縱使不引以自豪,至少不會也不能否認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的事實。革命理論斷然地說,人類社會的發展,存在五種生產方式,封建社會是必須經過發展歷程。所以,不論中國或歐洲,都毫無例外地經過了漫長的封建時代。然而有些論者認為中國所經歷的封建時代是歷代王朝利用孔子思想進行反動統治的時代。封建時代有賴孔子思想得以維護和鞏固。於是孔子背上了為封建統治提供理論服務,對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壓迫的罪名。可是迄至今日,這些論者中還沒有任何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時,明確指出當時應以什麽先進思想來代替,也沒有說明如果沒有孔子思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國就沒有封建時代。
歐洲倒是沒有孔子思想,卻也存在著漫長的封建時代,和中國不同的是中國利用孔子思想,維持了長治久安,國家統一,防止了中世紀神權政治的黑暗。世界上的歷朝皇帝,如被該國人民打倒,很少發生因皇帝所信的宗教一同被摧毀。奇怪的是,不是說老百姓,因孔子思想的服務而致受壓迫剝削嗎?可是,在那封建時代?,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為政以德,節用愛人等孔子教化的實現。
與此同時,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同一過著封建時代的時期,只有中國的孔子及其傳人敢出言論批評與勸諫當時的國君,要行德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亂神。如『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仁者愛人』,『選賢與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聞誅一夫紂矣,未閉殺君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苛政猛於虎也』等等數不盡的孔儒名言,遺留至今,變成歷史經典名言,一樣通用於今天的政治理想,一樣通用於今天仍然行皇朝帝制的如日本、英國等國。孔子雖生於封建時代,但思想是超越時空的
③ 孔子思想對東方文化有什麼影響
他塑造了我們漢民族的精神。他對我們中國的影響,猶如基督教對西方世界的影響。眾所周知,孔子創立的儒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還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且是東亞地區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諸大文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中國、東方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以儒學為主的中國文化是人類古文中唯一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它覆蓋面極廣,形成了幅員遼闊,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國。至明中葉以前,中國的經濟、科技、文教的發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的發展。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從來沒有傳教士,仍能遠播海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諧、中庸之道義主臬,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了廣大的儒學文化圈,它覆蓋的人口超過全人類的四分之一。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孔子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明影響之大、之深。
公元一世紀,孔子文化南下越南,東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鮮就創設成均館於漢城,祭孔文廟。促進了文化、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儒學對日本社會和文化也影響很深,尤其在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突出王陽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與現代化相結合,實踐出今天的日本,國強民富,社會安定,人民康樂長壽,國情國體,充滿東方濃厚特色,弘揚傳統宗教與文化,不受外來的極左極右勢力 擊與分化、分裂,及意識形態的困擾。二次世界大戰後,雖更換了十多位首相,但從未引進外來勢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團結愛國。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來的最佳成果。但最遺憾的是日本曾侵略中國,反映號稱『大和』民族的部分日本領袖,還未能透徹認識孔子的『仁者愛人』的精神。
儒學不僅在東方,而且在西方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孔子文化於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通過傳教士的渠道西行歐洲,造成很大震動。四書五經被譯成多種文字。中國的文官制度經歐洲人的接受改造,成部部分西方國家的文官制度。由於儒學的傳入,向西方展示了一種與基督教文化完全不同的東方文明,這為十七、十八世紀祟尚理性的歐洲思想所接受,?在法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孔子、儒家的思想啟發了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法國網路全書派重要代表人物豪巴赫(P.H.D.Holbach)硈美中國是唯一把政治的根本與道德相結合的國家,主張以儒家道德來作為主導思想,認為聖人孔子的道德,其作用如同宗教一般,強調『歐洲政府非學中國不可』(《社會的體系》)。這表現出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之大。
網路全書派的主角狄德羅(D.Diderot)盛硈中國文化,認為中華民族,其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智慧、政治、哲學的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他撰寫的『中國』和『中國哲學』兩條收入《網路全書》。指出中國人比西方人更懂得善意和道德的哲學,《五經》是中國最初而最神聖的讀物。《四書》則為《五經》的注釋。認為孔子的學說以行為為主,不要暴力和迷信,強調以道德、理性治天下。顯然,重理性的法國啟蒙思想家從中國儒學那 得到啟示。
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伏爾泰(F.M.Voltaire)極力硈揚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學說的真實價值。認為中國文化是《舊約》以前、《舊約》以外的文化,這種文化與基督教完全不同。宗教的迷誤和教會統治是人類理性的主要敵人,一切社會罪惡都源於宗教蒙昧主義。而中國的國君和朝廷的宗教從來未因為欺詐而名譽掃地,從來沒有為神職人員和皇朝之間的爭吵而產生過麻煩。他還說:『中國文人的宗教也是令人欽佩的。他們沒有任何迷信和荒謬的傳說,也沒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爾泰認為儒學是最好最合人類理性的哲學,?以中國為理想國,提倡以中國文化為標准, 往中國的理性道德,接受儒家的性善說,?受到了宋明理學的影響。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推崇孔子,硈揚中國文化,表明儒學對十八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產生了深刻影響,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此外,孔子、儒家思想對德國哲學、法國重農學派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德國著名哲學家萊布尼皍(G.W.V.Leibniz)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它在版圖上不次於文明的歐洲。在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個極其令人硈佩的道德,再加上有一個哲學學說,或者有一個自然神論,因其古老而受到尊敬。』?認為儒學的『理』就是『上帝』或『天王』,進而主張宋儒之『理』與基督教之『神』完全相同。他積極提倡中國學術,主張中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相互結合、溝通,歐洲應該接受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中國則應吸取歐洲的理論科學。此外,用他發明的二進制數學原理來研究儒學《周易》六十四卦圖的數學配列順序,結果發現中國的『先天八卦』與其二元算術原理完全吻合,認為中國古代儒家所推崇的聖人伏羲幾千年前就已經運用二元算術的原理來安排六十四卦的順序了。由此表現出萊氏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崇拜。
德國著名哲學家費爾巴哈(L.A.Feuerbach)在《幸福論》 指出中國的聖人孔子要求人們心地誠實地對待他人,如同對待自己一樣,他不離開人的理性之本性所賦予人的那種義務的道德規律,所以他不把自己不願別人向他做的事施加於別人。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實是最平等、自由、人權、尊嚴之寫照。費爾巴哈認為,孔子的這個樸素的通俗道德原理是最好最真實的,也是最明顯最有說明力的。他吸取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強調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平等、自由、人權對待人,?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中去。這體現了儒家倫理對費爾巴哈思想的深刻影響。
被稱為『歐洲的孔子』(TheCofuciusofEurope)的重農學派領袖魁奈(F.Quesnay)崇拜中國的重農政策,指出中國以農為國之本,其倫理學與政治學是同一個學問。
回顧以上文明發展的歷史和孔子學說對東、西方的影響,可以看出,儒家作為中國文化及東方文化的代表,其理論體系和思想內涵的精粹之處,自有超出地域和時代,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所有客觀需要的價值和成分,而值得今天的人類所吸取和發揚光大。
然而中國近代以來,由於封建統治者歪曲利用孔子思想,又頑固拒絕與外界交往,拒絕接受新事物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優長,致使中國社會發展停滯,落後於西方,而被動挨打。以致百多年來,國人受到一點挫折,就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五四時期提出科學與民主的口號,要求反帝反封建,力圖改變中國落後面貌,盡快實現現代化,這是完全正確。但亦人過於浮躁,輕率地喊出:『打倒孔店』的口號,對儒家文化則全盤拋?,割斷傳統。顯然,這種思想是十荒謬的,犯了民族虛無主義的錯誤。由此中國失去了精神軸心,失卻了中庸之道。政治氣候也越走越左,左的思想一路發展下去。走到最極端,便發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本國傳統文化慘受摧殘。民族文化虛無主義者不懂得文化發展的連續性,不懂得新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有著繼承、創新和發展的關 。他們沒有道理把國家五、六千年的傳統文化打倒,因為它代表了中華民族及民族精神,打倒了中華文化,就是打倒了自己,挖掉了民族生存之根,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我相信舉世華胄縱使不引以自豪,至少不會也不能否認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的事實。革命理論斷然地說,人類社會的發展,存在五種生產方式,封建社會是必須經過發展歷程。所以,不論中國或歐洲,都毫無例外地經過了漫長的封建時代。然而有些論者認為中國所經歷的封建時代是歷代王朝利用孔子思想進行反動統治的時代。封建時代有賴孔子思想得以維護和鞏固。於是孔子背上了為封建統治提供理論服務,對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壓迫的罪名。可是迄至今日,這些論者中還沒有任何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時,明確指出當時應以什麽先進思想來代替,也沒有說明如果沒有孔子思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國就沒有封建時代。
歐洲倒是沒有孔子思想,卻也存在著漫長的封建時代,和中國不同的是中國利用孔子思想,維持了長治久安,國家統一,防止了中世紀神權政治的黑暗。世界上的歷朝皇帝,如被該國人民打倒,很少發生因皇帝所信的宗教一同被摧毀。奇怪的是,不是說老百姓,因孔子思想的服務而致受壓迫剝削嗎?可是,在那封建時代 ,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為政以德,節用愛人等孔子教化的實現。
與此同時,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同一過著封建時代的時期,只有中國的孔子及其傳人敢出言論批評與勸諫當時的國君,要行德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亂神。如『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仁者愛人』,『選賢與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周易大傳》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論語》中所提倡的捨生取義、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品質,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歷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以及「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春秋公羊傳》中強調的天下統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的。尤其是強調統一的思想傳統,更具有現實意義。對有些內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從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本思想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內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們剔除其封建內核,則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將其發展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觀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仍具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仍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和為社會主義而獻身的精神。 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聞誅一夫紂矣,未閉殺君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苛政猛於虎也』等等數不盡的孔儒名言,遺留至今,變成歷史經典名言,一樣通用於今天的政治理想,一樣通用於今天仍然行皇朝帝制的如日本、英國等國。孔子雖生於封建時代,但思想是超越時空的
④ 中國古代文明的文學
主詞條: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有史以前的口頭文學,由於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下來的不多,但其中神話一部分卻是相當豐富的。神話的產生遠在階級社會以前。它在廣大群眾中口耳流傳,經過不斷的修改補充,越來越優美,越來越富於藝術想像,這是口頭文學的發展規律。詩歌在其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一種口頭創作,完全是屬於全社會的文學藝術。繼《詩經》三百篇之後,在我國文學史上放射出萬丈光芒的詩歌就是「楚辭」。「楚辭」主要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作品,是他在學習民歌的基礎上創造的新詩體。由於戰國時代社會的根本變化,私人著書的風氣大盛。我們習慣向來是「風」、「騷」並稱的,「風」指十五國風,代表《詩經》,「騷」指《離騷》,代表楚辭。《國風》和《離騷》在過去的確為我們指示了文學創作的兩條光明大道,今後也還會繼續起著應有的作用。《詩經》和楚辭對於後世文學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至於後世政治家、哲學家、學者的政論文和理論文,古文家、歷史家的敘事文和傳記文,很多取法於先秦的散文而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即使在今天,先秦散文在藝術方面也還能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鑒。 主詞條:兩漢文學
兩漢文學,賦和散文都很發達。東漢產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賦和散文。但賦的成就實遠在散文之下。漢初的賦,一般模擬屈原的作品,缺乏真實感、新鮮感,已不能引起讀者多大的興趣。兩漢歷史散文達到高度發展的階段。主要標志是司馬遷的《史記》。作者利用先秦史學的一切成就,創造了一種規模巨大、組織完備的新制——紀傳體,使我國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在史學史上有不朽的功績。作者那種「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是先秦史官「書法」傳統的直接繼承和發揚光大。他尊重客觀事實,又有鮮明傾向,既敢於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也敢於歌頌農民起義的英雄,表現了唯物主義和人民性的思想。兩漢政論散文是先秦諸子散文的餘波。它們的內容和風格一般不如諸子散文豐富多彩。但它們指責現實黑暗,揭露社會矛盾,切合實際,暢所欲言,質朴深厚中流露充沛的感情。兩漢文學,經歷了四言詩、騷體賦的衰微,大賦的興盛和衰微,以及抒情小賦和五言詩的興起等一系列文學形式的興衰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說明了:一種文學形式的興起或衰落,都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以及適應這種變化的文學發展要求有密切的關系。 一種能夠吐絲的小蟲,備受古中國推崇,人們把它奉為蠶神。傳說4000多年前,中國有位名叫黃帝的部落首領,率眾統一了四方,在舉行天下會盟的慶功會時,一位美麗的姑娘從天而降,手中捧著一束金色的蠶絲,黃帝命人把蠶絲織成輕軟如雲的絹綢,這美麗的織物被製成黃帝的王冠和袍服,黃帝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神,這就是歷史上「蠶神獻絲」的故事。
中國是蠶絲的故鄉,也是絲織刺綉的發源地。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距今5000年的良渚、紅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織布的原始工具,也發現了麻的織物殘片,這說明,當時的中國人,已經開始了原始的織造生產。 1982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荊州市的馬山鎮發掘出一座公元前3世紀左右的戰國楚墓。古墓中的發現簡直讓所有考古學者都欣喜若狂,這里不僅出土了後來聞名世界的越王勾踐劍,還完整保存了35件迄今所見世界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絲織物。這是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傳世最早的刺綉實物,一幅幅精美的織綉作品看上去依然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圖案中龍游鳳舞,猛虎瑞獸,都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栩栩如生,充分顯示出當時楚國刺綉藝術之成就。
中國古代的帝王都自命為「真龍天子」,認為自己受命於天,駕臨人世,統治眾生,於是在服飾上大量使用傳說中的神獸「龍」的形象,以示君臨天下,唯我獨尊。帝王們自稱為龍,按照龍鳳的對應關系,帝後妃嬪們就開始稱鳳比鳳了,所以龍鳳圖案慢慢成為皇家服飾上專有的圖案了。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織錦中最高貴的是「南京雲錦」,因為雲錦外觀富麗華貴、色彩絢爛如雲霞而得名,這種精美的織造技藝,從它誕生之初似乎就註定成為皇家的寵兒,古代帝王們的服飾,大部分就是用這種光彩奪目的南京雲錦縫制而成的。在傳統的雲錦圖案中,龍紋佔有很大的比例。根據御用服飾的規定和宮廷裝飾的不同要求,龍紋的姿態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正龍、卧龍、行龍、出海龍、入海龍、戲珠龍,各種不同姿態的龍紋造型,象徵帝王凌駕於眾人之上的威嚴氣勢,而龍紋周邊雲海的陪襯,更是為了彰顯帝王氣勢的威武磅礴。 在封建社會,美麗華貴的織綉品日益成為標志身份地位的象徵。據記載,唐代玄宗年間的美人楊貴妃,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當時的宮廷中,僅僅為楊貴妃一人織造錦緞、刺綉衣裙的工人,就多達700人。
在當時的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廣州,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一位奇女子盧眉娘剛出生時,眉如絲線纖長,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眉娘的手藝精巧無比,連皇帝都深為贊許,把盧眉娘稱作「神姑」,要把她留在宮中,但是眉娘不願意住在宮中,最終被度引成為道士。據說,後來眉娘得道成仙羽化歸天時香氣滿室,眾弟子將要為她安葬,抬起棺材覺得異常輕巧,大家打開棺蓋,卻只見到一縷絲綉。
⑤ 一道歷史簡答題
兩河流域文明:
(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
原義「河間地區」,亦稱「兩河流域」。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灌溉農業為其文化發展的主要基礎。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巴比倫與亞述帝國。此後又經過波斯、馬其頓、羅馬與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主要部分成為獨立的伊拉克。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淀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稱為"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爾人發明了太陰歷,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准,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與太陽歷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年,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新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中世紀時整個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公元前689年,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公元前605年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公元前538年,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埃及尼羅河文明:
。天文學和數學
古埃及的農業生產需要掌握尼羅河水泛濫的確切日期,因而根據天象來確定季節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學知識因此而不斷積累和豐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在地平線升起的那天(此時尼羅河開始泛濫 )定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個月,每月30天,加上年終5天節日全年共365天。這個歷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數,是今天世界通用公歷的原始基礎。由於尼羅河水每年泛濫之後須重新丈量和劃定土地,年復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比當時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實踐練習,積累了很多的數學知識。修建水利設施以及建築神廟和金字塔,使這些數學知識得到應用,並且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古埃及人用的是10進制記數法,能計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的面積,以及正圓柱體、平截頭正方錐體的體積。他們所用的圓周率π=3.1605。在代數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較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這些知識後來成為古希臘人發展數學的基礎。
2。解剖和醫葯學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因而將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屍)。由此積累了很多人體生理和解剖知識,這些知識無疑有利於他們的醫學的發展。古埃及醫生能做外科手術,能治眼疾、牙痛、腹瀉、肺病以及婦科的許多疾病。他們用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配製葯物。古埃及的醫葯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這些知識後來通過古希臘人對西方的醫葯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手工業技術
埃及的手工業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長達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發明了製造玻璃的技術,陶器、亞麻織物、皮革、紙草(用於書寫)以及珠寶等製造工藝技術也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後古埃及人學會了青銅冶煉技術,但銅礦資源不豐富。鐵器的使用較晚,到公元前7世紀才普遍代替銅器。
4。建築技術
建築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社會的總的技術水平,在古代尤其如此。古代埃及在人類歷史上最為顯著的技術成就就是用石頭建造至今猶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廟。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基。現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為修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為邊長山米的正方形,全培用琢磨過的巨大石塊築成,每塊平均重2.5噸,共用巨石約230萬塊。石塊間未用灰泥粘接,砌縫嚴密。古埃及人的神廟建築也非常驚人,如現存尼羅河畔卡爾納克的一座建於公元前14世紀的神廟,它的主殿佔地約5000平方米,矗立著134根巨大的圓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徑為3.6米,高約21米,可見其何等壯觀。在三四千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銅器的條件下,古埃及人竟然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廟這樣宏偉的建築,實在是人類歷史的奇跡。
5。象形文字
6。紙草文獻
埃及的象形文字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之一。有了文字之後,埃及人又學會用蘆桿蘸了調和著膠汁的煙墨,在一種「紙草」上書寫文字,於是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紙草文獻。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
長江文明:
長江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給東亞及世界以很大影響。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成為中華文明。
由於秦的統一中國,長江文明進一步和中國別的區域的文明相融合。中國各大區域文明相互融合逐漸產生了中華文明。
黃河文明: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在150萬年前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西候度猿人;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出現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出現晚期智人。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我國的古代文明起源於黃河。
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前後經歷了兩千年之久。在這一時期,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文明,如在長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黃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在東北有燕山地區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是紅山文化。各個地區性文明都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學術界都給以高度評價,但是到後來有的文明中斷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黃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氣蓬勃,吸納、融合了各地區文明精華,向更高層次發展。與上述考古學文化相對應的是中國歷史上的五帝時代,即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海岱地區的太昊、少昊。據文獻記載,他們的族團主要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繁衍、生息、發展,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早期文明。這時的社會是邦國林立,出現了城郭、農業生產社會化、手工業專門化、禮制規范化。貧富分化,階級產生,文化藝術也有長足的發展。這時的黃河文明處於大交融的形成時期,可以稱為邦國文明,也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初級階段。
黃河文明的發展期是它的升華階段。從時代來說主要是夏、商、周三代。這時的黃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黃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區,以今天的河南省為核心,大中原地區文化是黃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內的河洛地區(以河南洛陽-登封一線為核心)文化是黃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區大體包括黃河與洛河交匯的內夾角洲、外夾角洲以及黃河北岸的晉南和豫北。河洛文化圈向西可伸入關中,向東可以達到豫東。在河洛文化圈內,不僅有豐富的五帝傳說和遺跡,而且還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國都。考古發現了屬於王朝性質的都邑有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王城崗 (原八方遺址)古城、鄭州新密新寨古城、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城址、鄭州商城、洛陽市偃師屍鄉溝商城、安陽殷墟和安陽洹北商城以及在陝西和洛陽發現的西周、東周都城遺跡,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均在河洛地區。因此,河洛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區性文化,而且是延續約兩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黃河文明最核心的載體。在這一歷史階段,出現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政權體制,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國家機構,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出現了比較規范的文字,科學技術、農業、手工業、商業貿易飛速發展,劃時代的青銅文化聞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圍出現了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燕趙文化和齊魯文化等,通過交流、吸納、融合,給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歷史的舞台上顯得更加活躍。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和哲理豐富的《易經》等許多不朽之作。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學派也如雨後春筍在河洛地區一齊湧向社會,開創了中國學術界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河洛文化為黃河文明充實了內容,輸入了新鮮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亞洲的東方,不僅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望塵莫及,即使在當時世界范圍內,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黃河文明的興盛期,是進入封建帝國文明的歷史階段,自秦漢開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來,河洛地區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動著全國科學文化大踏步前進。秦始皇統一六國,廢封建,立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漢承秦制,對這一重大文明創造進一步規范、完善和推廣。先秦時期的儒家、道家等學說,在歷代王朝都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漢學是漢代學者創立的一個重要學派,源遠流長,影響很大,他們對經學研究的成果,一直被後世學者奉為經典。宋代的理學,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中國最早的最高學府太學,設在東漢首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學生最多時達三萬人以上,歷經曹魏、西晉,為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出現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物。天象歷法、農學、地學、醫學、水利、機械、建築、冶煉、陶瓷、釀造、紡織、造紙、活字印刷等科學技術,都創造了歷史奇跡;漢賦、唐詩、宋詞以及書法、繪畫、雕塑等,都攀登上文化藝術的高峰;留傳後世的各類史書浩如煙海,記載了古往今來王朝興替以及社會發展的歷史。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始於西安,東漢至隋唐時始於洛陽,西安、洛陽在當時是對外文化交流、商業貿易的國際大都市,由此,中國歷史上的漢唐文明享譽世界。這就充分說明黃河文明的確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高度興盛的黃河文明,其核心的確是在河洛文化范圍內。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內。河洛文化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國都文化連綿不斷。黃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國時代,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市),顓頊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市),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濟市);黃河文明發展期的夏商周王國時代,夏都陽城(今河南省新鄭市)、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斟鄩(今河南省偃師市,即二里頭),、老丘(今河南省開封市),商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市)、隞(今河南省鄭州商城遺址)、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周都豐鎬(今陝西省西安市)、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黃河文明興盛期的帝國時代,西漢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陽和開封。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內,幾千年的建都歷史,形成了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都文化。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樹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點,有許多文明源頭都在這一地區。如最早出現的國家在這里,近年啟動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確定的四個重點即臨汾的陶寺、鄭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崗也在這里,《河圖》、《洛書》和《易經》等被譽為傳統文化源頭的元典出自洛陽、華夏文化重要紐帶之一的漢字也產生在這里,即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由於歷史上各種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遷,甚至播遷到海外。據姓氏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於中原。現在播遷在外特別是海外華人,多自稱是「河洛郎」,並且前來尋根拜祖,河洛地區成為文化尋根和姓氏尋根的聖地。第三,大一統的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傳統的民族基因。善於吸收、包融、開放、凝聚的民族個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最突出的還是大一統的民族基因,從邦國、王國到帝國的幾千年中,人們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大,反對分裂,一直進行著不懈的斗爭,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優秀的傳統現已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凝聚力和靈魂。
⑥ 中國歷史上的八大罪臣是誰
費元極(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奸臣
環點子多好卻少 雀占鳳巢禍亂找
廢除太子忠臣陷 一代霸主哪去了
趙高(?—前207)秦沙丘政變禍首
假傳聖命殺扶蘇 指鹿為馬眾臣服
車裂李斯屠胡亥 秦朝江山命嗚呼
嫪毒(?—前238)秦奸宦
宦官專權國遭殃 同呂設計害秦王
以毒攻毒設巧計 致使奸賊一命亡
呂後(前241—前180)西漢 奸後
陰謀篡權以利私 偏心廢劉讓諸呂
卻是一場黃粱夢 害人害已命歸西
劉濞(前215—前254)西漢反王
身為吳王不知足 想當皇帝詭計毒
聯合六國清君側 計敗國亡啥也無
竇太後(?—前135)西漢文帝奸後
陰毒奸險害至親 小小兔子索冤魂
都是權利做的孽 同室操戈利令昏
王莽(前45—23)漢篡逆之君
巧弄權術假作真 耍盡手段買人心
欺凌弱主王綱篡 野心登基國號新
竇憲(?—92)東漢奸臣
亦忠亦奸難分清 兩戰匈奴獲雙贏
心本不正害群僚 依仗權勢任橫行
梁冀(?—159)東漢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污權臣
殺人如麻心歹毒 把持朝政欺弱主
一意孤行無退路 身首異處被人屠
石崇(249—300)西晉貪官
聚斂財富比輸贏 蠟燭當柴照天明
錦緞步障五十里 哪項不是民血凝
麻叔謀(生卒年不詳)隋酷吏
一代惡吏修河道 勒索錢財罪滔滔
天天貪吃嬰兒肉 河神祭品禍難逃
來俊臣(651—697)唐酷吏
媚上欺下施酷刑 平白無故冤魂生
人人自衛嚇破膽 惡有惡報小命扔
周興(?—691)唐酷吏
奸狠歹毒壞心肺 濫殺無辜喊聲悲
花樣翻新罪累累 請君入瓮方知虧
韋皇後(生卒年不詳)唐奸後
野心不小效婆娘 痴心夢想當女皇
可悲無謀遭暗算 羽林入宮一命亡
李林甫(?—752)唐口蜜腹劍奸臣
姚崇去世宋璟辭 奸相當道國運移
忌賢妒能廢杜甫 口蜜腹劍忠臣啼
楊玉環(719—756)唐玄宗寵妃
四大美女中一個 六宮粉黛無顏色
千里荔枝博一笑 馬嵬坡前生死別
楊國忠(?—756)唐玄忠時奸臣
仗女秀美霸朝綱 擅權橫行惡績彰
獨自撤下潼關將 安史之亂民遭殃
安祿山(?—757)唐安史之亂禍首
位顯不知報國 恩奸刁鬼計惹禍根
反唐屠民怨載 道被子殺戮皆有因
史思明(?—761)唐安史之亂禍首
狼狽為奸皆反唐 燒殺搶掠民遭殃
惡有惡報必應驗 父子雙雙一命亡
仇士良(781—843)唐奸宦
橫暴貪殘仇怨深 甘露之變早嗅聞
二王一妃四宰相 屠刀之下命歸陰
高力士(684—762)唐宦官奸臣
尖咀巧舌擅弄權 媚上欺下心眼偏
為白脫靴記仇怨 致使謫仙山水間
潘美(925—991)宋罪將
宋遼決戰在幽州 血肉橫飛鬼神愁
不講信義離谷口 縱使楊業一命丟
劉豫(1073—1146)宋傀儡皇帝
貪生怕死卻囂張 叛國投敵做兒皇
爹娘生時多媚骨 長大以後壞心腸
秦檜(1090—1155)南宋落下萬代罵名的賣國賊
金人內奸宋朝賊 皇帝面前搬是非
害死岳飛千指罪 舌爛終變屎一堆
萬俟卨(1083—1157)南宋屠殺岳飛的劊子手
昧心誣告言無根 奸賊良心被狗吞
風波亭上岳飛慘 屠刀雙手血淋淋
侯景(生卒年不詳)南北朝梁奸臣
陰險狡詐怕見光 居心叵測慣投降
乘人之危巧用計 偷襲得手害南梁
賈似道(生卒年不詳)宋賣國奸臣
貪財賣國求榮耀 鄂州之盟敵人笑
斷送江山不知恥 昏庸皇帝哪知道
阿合馬(生卒年不詳)元奸臣
依仗權勢詭狡奸 欺詐良善耍刁頑
搶男霸女事干絕 老天報應蹬腿完
張昌宗(?—705)唐武則天執政時寵臣
得寵女皇便張狂 阿諛奉承陷忠良
惟我獨尊行無忌 後台一倒雙雙亡
仇鸞(?—1552)明奸臣
貪虐遭革門子鑽 嚴嵩幫扶巧過關
諱敗冒功受太保 恬不知恥做高官
徐有貞(生卒年不詳)明奸臣
投機取巧實不貞 為已私利黑了心
榮宗復辟他得寵 殺死於謙罪惡深
王振(?—1449)土木之變罪魁
潑皮無賴掌大權 無才無能心卻貪
土木堡上自找死 擾亂大明好江山
萬貞兒(生卒年不詳)明憲宗奸妃
層層後宮深 爭寵大敵臨
奸狡如潑婦 惡毒狼子心
劉謹(?—1510)明閹黨罪魁
八虎他為首 純粹一條狗
忠良難靠前 朝綱何能久
魏忠賢(1568—1627)明閹黨罪魁
忠賢實在不忠賢 從腳到頂皆是奸
操縱皇帝如根棍 上欺下壓手遮天
吳三桂(1612—1678)明末叛將
獨掌重兵守險關 三軍一怒為紅顏
開關放虎山河賣 削藩令下腦袋搬
鰲拜(?—1669)清康熙朝奸臣
專橫跋扈欺幼君 陰謀篡權有野心
欲蓋彌彰時已晚 禍將臨頭始驚魂
年羹堯(?—1726)清罪將
擁戴雍政有其功 盪平叛亂更稱雄
桀驁不訓驕氣盛 鬧到歸終不善終
王亶望(生卒年不詳)清乾隆朝奸臣
心無點墨善經商 生財有道賣官當
當官只為財源廣 廣掠臟銀換命亡
和珅(1750—1799)清大貪官
爭寵弄巧二十年 貪污索賄金如山
珠寶玉器不勝數 最終落得頭顱懸
伍紹榮(生卒年不詳)清賣國奸臣
私通洋人當買辦 內外勾結販鴉片
拚命摟錢何太狂 殺一敬百總清算
琦善(1790—1854)清大賣國奸臣
排擠林則徐 屈辱拆炮台
拱手割香港 好個洋奴才
李鴻章(1823—1901)清賣國奸臣洋務大臣
諂媚洋人官奴才 屠殺人民遍地哀
興辦洋務國之利 簽約賣國應活埋
慈禧(1835—1905)清兩度奪權垂簾聽政
阻險奸詐一賊婆 賣國害民一妖魔
欺凌良善一刁婦 陷害忠良一毒蛇
嚴嵩(1480—1567)明大奸臣
奸毒如蛇蠍 干兒三十多
忠臣妄加害 朝綱盡污濁
苗忠舒(生卒年不詳)清乾隆朝奸臣
官倉老鼠膽如天 吞食官糧堆如山
餓屍塞路民聲怨 上馬石前血債還
潘世貴(生卒年不詳)清乾隆朝奸臣
漕運總督有特權 敢將官糧換金錢
栽臟競把官糧燒 孽債累累何日還
孫敬山(生卒年不詳)清奸臣
大枰大斗大腳板 百姓血汗添不滿
敲骨吸髓民聲怨 花錢為把頂子染
索額圖(生卒年不詳)清奸臣
皇親功高可蓋主 結黨營私耍威武
為達陰謀施詭計 扶保儲君下大賭
明珠(1635—1708)清奸臣
善耍陰謀巧其奸 結黨營私巧弄權
投其所好得皇寵 積怨太重船必翻
班布爾善(生卒年不詳)清康熙朝奸臣
阻險狡詐賽閻羅 心藏殺機面似佛
企圖坐山觀虎鬥 趁亂想把皇權奪
龐涓(生卒年不詳)戰國心胸狹窄的軍事將領
千方百計兵書奪 暗藏歹心害同學
兵家倒是不厭詐 用計不能太缺德
洪承疇(1503—1665)明降臣
鎮壓起義劊子手 松山大敗當清狗
屠刀砍斷同胞頭 雙手狠毒從不抖
楊素(?—606)隋集功臣與權奸於一身的佞臣
文武全才功勞高 驕橫放縱德全拋
助紂為虐依楊廣 致使大隋頓時消
王愷(生卒年不詳)西晉豪侈之臣
奢侈無度費錢財 糖水洗碗太胡來
珍饈美味食常厭 士族豪富民受災
賈南風(256—300)晉武帝奸後
夫呆承機獨專橫 奢侈糜亂任胡行
狂殺濫誅及親子 罪惡必報一命傾
奕山(1790—1878)清賣國奸臣
本系皇親為國忠 坐享其成太無能
面對英夷腰膝軟 手舉白旗現丑形
奕經(1791—1853)清賣國奸臣
吃喝玩樂一路行 哪管前線等救兵
倉惶應戰屢敗績 請和送禮面猙獰
肅順(1816—1861)清權臣
八大顧命推為首 專橫跋扈卻枯朽
辛酉政變死囚徒 不敵慈禧奸狡手
司馬瑋(生卒年不詳)晉奸王
一怒殺人多如麻 砍頭猶如砍西瓜
惡有惡報早與晚 殺人未防也被殺
另:中國歷史十大罪人
第一名:慶父,春秋時魯國貴族,魯庄公之弟。他慣於挑撥離間,先後殺掉兩個國君,後自縊身亡。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即源於此。
第二名:趙高,秦朝宦官,原為趙國貴族。秦始皇死後,他與李斯逼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不久又殺死李斯,自任丞相,後又謀害胡亥,立子嬰為帝,卻被子嬰誅殺。
第三名:梁冀,東漢大罪臣,兩個妹妹分別為順帝、桓帝皇後。順帝死後,與梁太後合謀,先後立沖、質、桓三帝,專橫朝政近二十年。他掠奪的財產相當於全國半年租賦。公元159年,桓帝誅殺梁氏一家,梁冀自殺。
第四名:董卓,初為涼州豪強,漢靈帝時任並州牧,兇殘異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毒死少帝,另立獻帝,自為太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後被王允、呂布殺掉。
第五名:來俊臣,唐武則天時酷吏,因告密受寵,後任中丞,後得罪武氏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後處死。成語請君入瓮講的就是他與右丞周興之事。
第六名:李林甫,唐朝權臣。玄宗時任禮部尚書兼中書令。他口有蜜,腹有劍。在任19年中,唐王朝政事敗壞,終於釀成安史之亂。
第七名:秦檜,北宋時歷任御史中丞等職。靖康二年,被金軍擄至北方,不久遣歸,充當內奸。他結黨專權,力主投降,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及其子岳雲等,為世人唾棄。
第八名:嚴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書,官至太子太師,以其子世蕃等為爪牙,操縱國事。在任時有五分之三的軍餉被他侵吞。公元1562年,御史鄒應龍、林潤相繼彈劾世蕃,世蕃被殺,抄出黃金萬余兩,白銀二百餘萬兩。嚴嵩遂被革職,不久病死。
第九名:魏忠賢,明朝宦官。萬曆年入宮。1620年,他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並兼管東廠。他網羅死黨,殺害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第十名:和珅,原在清廷鑾儀衛當差,因逢迎獻媚,為乾隆帝所寵,官至文華殿大學士。乾隆死後,嘉慶帝宣布他20條罪狀並責其自殺。被抄家產價值約八億兩黃金,等於朝廷10年收入。
⑦ 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這個題目太大了!
簡單來說,孔子的思想文化對中國是幾千年的影響。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占統治地位的。
對於孔子的研究,在最近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關注。
在封閉的封建社會里,很難談到對世界的影響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稱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見孔子思想之偉大。
[英國愛丁堡大學孔子學院]
英國愛丁堡大學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在借鑒國外有關機構推廣本民族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它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百餘家孔子學院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