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

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

發布時間:2021-03-05 19:36:01

1. (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全國的大朝代,


(1)政治結構: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選官制度;由察舉制向科舉制轉變。(8分)主要表現:政治方面:廢宰相,設內閣、軍機處,加強皇權等;對外方面:實行海禁,閉關鎖國等政策。(4分)
(2)英國:君主立憲制;法國:議會制共和制;美國:總統制共和制;德國:君主立憲制。(8分)
(3)爭執:絕對權力與受限制的權力、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之爭。(4分)選擇:三權分立(受限制的權力)、聯邦制、總統制。(4分)原則:制約與平衡。(2分)

2.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2、楚漢之爭

楚漢之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相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3、王莽篡政

公元6年,王莽改年號為居攝元年。三月,王莽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號稱「孺子嬰」,以效仿周公攝政舊事,為代漢做准備。

此後數年間,關於王莽代漢稱帝的符命圖讖頻繁出現。公元8年(居攝三年),梓潼人哀章製作銅匱,內藏《天帝行璽金匱圖》與《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偽托漢高祖遺命,令王莽稱帝。

於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廟接受銅匱,然後戴上王冠覲見太皇太後,坐在未央宮前殿,即天子位,定國號為「新」。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4、西晉八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後賈南風干政弄權所引發。

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5、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3.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個朝代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有歌訣道: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3)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擴展閱讀:

部分王朝國號由來:

夏,大禹死後,其子啟繼位,在戰勝伯益後遷居到夏(今山西夏縣),後來遂以之為國號。

商,商朝始祖契(xie)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後來商湯滅夏桀建立王朝,遂以之為號。但是後來著名的盤庚在位時又將都城遷到了殷(今河南安陽),後世又將其稱為殷商。

周,其祖先古公亶父被戎狄所驅逐,從陝西高原遷徙到了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後來武王伐紂後建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遂稱周朝。公元771年,申候勾結犬戎襲破鎬京,周幽王被殺。次年,繼位的周平王東遷到了洛邑(今洛陽)。

從此,史稱平王東遷前為西周,東遷後為東周。東周又被細分為春秋、戰國。春秋,因孔子修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國,因西漢末劉向編纂《戰國策》始作為歷史名稱,其意為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不解。

秦,其祖先贏成為周朝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於秦邑(今甘肅張家川東),後來秦朝就以其地名為國家之稱。

西漢,項羽滅秦後分封諸侯,因為忌憚劉邦遂將其封於道路坎坷,山川重重的漢中、巴蜀之地,稱漢王。劉邦攻滅項羽後,遂以漢為國號,定都長安。

新,王莽篡西漢,於公元前8年稱帝。因王莽初年被封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篡漢後遂以新為國號。

東漢,王莽新朝滅亡以後,群雄並起,天下大亂。劉邦後裔劉秀於公元前25年攻滅群雄,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因相對於長安,洛陽地理位置在其東,史稱東漢。

魏,曹操曾被漢獻帝封為魏公,後升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遂以之為國號,史稱曹魏。

蜀,劉備割據四川,定都成都,此地本屬先秦時代古蜀國范圍,故被稱為蜀國。因劉備以恢復漢室天下作為號召,所以把自己的政權稱為漢,史稱蜀漢或蜀國。

吳,孫權佔有吳郡(今蘇州市)等地,其地春秋時代原屬吳國,所以國號稱作吳,史稱孫吳。又因長江從九江至鎮江一段呈南北走向,時人由西向東渡過長江才可來到吳郡,故又稱其為東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4. 誅滅九族在中國歷史上究竟發生過多少次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一直重視著血緣關系,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宗族裡面,也正因為這樣,在歷朝歷代里都有一種刑法,令人聞風喪膽,談著色變,是什麼刑法這么令人恐怖了?那就是滅門律條。

事實上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唯一一次有明確記載的是發生在隋末。隋煬帝在征伐高麗期間,將楊玄感分屍,並「罪及九族」。

5. 閱讀下列材料,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的全國的大朝代,我

(1)政治結構: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轉變(或從貴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轉回變)。經濟格局:答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選官制度:由察舉制向科舉制轉變。
(2)政治方面:如廢宰相,設內閣、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特務統治等。對外經濟與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學東漸,實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等。在西方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中國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國社會面臨深重的危機。

6.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大盛世分別是在哪幾個年代

1、「文景之治」,西漢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出現的盛世。

在文景時期,朝廷為了休養生息,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比如,漢文帝分別三次對田租進行減半和全面,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這就是「輕徭薄賦」的體現。

而且文景二帝還十分的重視農業,鼓勵農耕,甚至在春耕的時候親自下地耕種,以此來給百姓做榜樣;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是百姓富裕起來。以此同時,朝廷還強化軍權、安定邊疆,給「文景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各方面的不斷努力和發展,終於出現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據說當時國庫里的錢多的數都數不過來,所以「文景之治」也為後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在位二十多年時開創,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隋文帝楊堅倡導節儉,節省政府內不少開支、廢除了不必要的雜稅並設置谷倉儲存食糧。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

3、「貞觀之治」,出現於唐太宗時期。

當時經濟繁盛,文化繁榮;當權者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同時朝廷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此外,「貞觀之治」也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把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推向了頂峰。

4、「開元盛世」又被稱為「開元之治」,現於唐玄宗時期。

這一時期,有了前面「貞觀之治」的穩定局面,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大力發展經濟,解放勞動力,使得天下大治,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

同時還改革兵制。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的大統一。至此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在這個時期,中國的經濟出現了空前的發展,在當時的長安城常常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的商人,十分的熱鬧。這個時期是我最喜歡的年代了,開明、繁盛,是一個難得的盛世。

5、「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這個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

在當時,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但是在這一盛世之下也隱藏這巨大的危機,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使得乾隆後期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相繼爆發。

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的全國的大朝代,我們可稱秦漢為「第一帝國」,隋唐宋


(1)政治結構: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轉變;從貴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轉變。
經濟格回局:經濟重心答由北方轉移到南方。選官制度:由察舉制向科舉制轉變。
(2)政治方面:如廢宰相,設內閣、軍機處,加強皇權,實行特務統治等;對外經濟與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學東漸,實行海禁、閉關鎖國政策等。

8.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 上下五千年,一共產生過多少個朝代

中國一共有20個朝代,分別如下:

1、夏朝

約公元前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

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

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

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

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

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1、三國

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

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

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

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

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

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

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

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

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

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8)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擴展閱讀

國號的分類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經歷了四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國的王朝更是多的讓人眼花繚亂。那麼這些國號是怎麼來的呢?歸納了一下,主要有六類。

一是以部落名為國名

以族名為國名在中國上比較常見。夏朝、商朝、周朝都是以部落為名的。

二是以地名為國名

在周朝時的諸侯國最常見,比如陳、蔡等即是地名又是國號。

三是以姓為國號

戰國初期的趙、魏、韓這三國就是典型的以姓為國號。

四是以原封號為國號

開國皇帝在未登基前,有過封號後來就以封號為國號。比如:曹丕在稱帝前世襲魏王,當皇帝後就以魏為國號。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劉邦受封漢中王,司馬炎受封晉王,楊堅襲父爵隨國公,李淵襲父爵唐國公、後又受封唐王等。

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南陳更是齊刷刷保持這樣的規律,劉宋武帝即位前為宋王、蕭齊武帝即位前為齊王、蕭梁武帝即位前為梁王、南陳武帝即位前為陳王。

夏,五代時期定難軍節度使李彝興(李彝殷)被北宋封為夏王,後來李繼遷叛宋,又被遼封為夏王,故國號為夏,史稱「西夏」;其實封號也是地名,指被封的地方。

五、從文化角度確定的國名

國號都寄託了某種願望。比如:元朝,就是取自《周易》中的一句話「大哉乾元」。元為首,為剛。而「大明」在《易經》中,表示光明周而復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詩經》中是歌頌周文王的功業。清又是五行屬水,水克火,明屬火。是從五德文化角度上確定的。

六、繼承(山寨)歷史上同姓或同族人的國名

唐朝時,武則天自認為是周平王的少子姬武的第40代子孫,改唐為周,史稱「武周」。五代時的代北沙陀族人李存勖以忠於唐朝自居,故滅梁後以唐為號,史稱「後唐」;郭威自稱為周朝虢叔後裔,故國號為周,史稱「後周」。

清朝在前期叫金,就是繼承女真族完顏部建立的金;劉姓皇帝甭管跟劉邦有無血統關系就喜歡繼承漢朝的國號。這些無非是顯示皇族的歷史悠久和血統高貴。

9. 中國現代化歷程九個歷史事實800字

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實際上反映出中國各階級、階層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探索和實踐的過程。

(一)地主階級的探索和實踐
鴉片戰爭前後,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但沒有取得實際的效果。「師夷長技」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表明地主階級抵抗派此時思想仍處在器物層次(只學習西方技術,不引進西方制度)。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師夷長技以求富"等口號,掀起了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設學堂、派遣留學生,引進了一批西方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有進步意義。但由於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沒有從根本上否認封建制度,因而學習西方的思想仍舊是停留在器物層次。
(二)農民階級的探索及實踐
19世紀中期,由於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以洪秀全、洪仁玕為首的農民階級,先後提出、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等革命綱領,試圖建立一個新型的社會。但由於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尤其根本上由於農民階級所受的階級和時代局限,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但是《資政新篇》作為近代中國第一個較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華,義和團運動興起,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由於農民階級對帝國主義、清政府的認識不清,在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的絞殺下失敗。
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表明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民主革命。
(三)民族資產階級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從洋務運動中分離出了早期維新派。他們主張不僅要學習西方科技,還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經濟和議會制度。早期維新派以鄭觀應等為代表。由於早期維新派是從洋務運動中分化出來的,本身仍與地主階級有著聯系,他們的主張也並未真正付之於行動。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誕生了。從此,中國人民禦侮自強和實現現代化的理論有了重大突破。
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維新派以「救亡圖存」為號召,以《應詔統籌全局折》為施政綱領,在光緒皇帝的主持下,決定變法。由於頑固派的強烈反對,戊戌變法最終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舊中國行不通。
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雖有發展,但受到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限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要求。發動一系列起義,最終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並頒布了《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政治近代化歷程中的偉大成果。但由於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與妥協性,在帝國主義與袁世凱的威逼下,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成果,並一步步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失敗了。
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革命派的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走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和共和國方案是行不通的。
(四)無產階級的探索與實踐
早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的無產階級先於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里誕生了。早期工人階級的自發斗爭,初步顯示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20世紀初,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進行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以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分子.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並於1921年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參與和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國民大革命運動、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終於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走上了獨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
二、升華認識
1.中國現代化是從鴉片戰爭以後開始的,但在甲午戰爭前主要限於經濟領域。1 894年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大轉折,標志著現代化由經濟領域轉入政治領域。
2.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藉助皇權進行政治變革的第一次嘗試。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推翻帝制。創建共和國的第一個成功行動。中華民國的成立,標志著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後,雖然發生過兩次復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現代化的總趨勢不可逆轉。歷屆民國政府不論封建軍閥如何獨占鰲頭,但不少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也參與了政權。
3.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義和團運動的沖擊和八國聯軍侵略的鞭撻後,為鞏固統治而被迫進行的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應是資本主義的或帶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傳播,有利於中國近代民主化的進程。在新政中形成的立憲派,積極倡導興辦實業.抵制洋貨,收回礦權、路權等,雖然反對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請願立憲遭到拒絕後,便轉而加人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4.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是資產階級對國家政治民主化進行探索的兩種理論模式,在政治行為上直接表現為資產階級立憲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它們構成了晚清反對專制政治的兩條陣線。革命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從正面有力地沖擊了清朝專制統治。立憲派則從實業、教育、啟蒙等多方面為民主大廈在中國的建成添磚加瓦,贏得了多數工商業資本家和開明士紳的支持。他們以諮議局和資政院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從事反專制的斗爭,掀起了請願運動、抵制美貨運動、收回利權運動和保路運動,使清政府陷於困境,進退兩難。
5.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兩種觀點,兩種模式,既對立又統一。他們是在同一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股新的政治勢力,他們的主張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近代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要求。他們同時以「救亡圖存"為己任,愛國是二者的共同起點。雖然他們對帝國主義斗爭存在一定的軟弱性,但都希望中國從帝國主義的枷鎖下解放出來,實現民族獨立。他們都取法於西方,向西方學習。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作為革新中國與打擊舊學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說、進化論和以實驗科學為基礎的歸納方法等。他們都把中國的出路寄託於實現資本主義,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標。
6.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資產階級對於國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認識。民族資產階級先是追隨蔣介石,參與南京國民政府活動;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一方面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又對蔣介石消極抗日、專制獨裁、壓制民族資本經濟發展不滿。解放戰爭時期,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對美蔣抱過幻想,並企圖走第三條道路,但最終還是站到人民斗爭的行列,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幫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業。
三、復習提示
1.掌握近代各種政治力量對政治民主化探索與實踐的基本情況。
2.把握中國政治民主化發展的趨勢。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我國存在兩千多年,明清時期空前強化,進入近代後走向衰變,政治民主化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經歷了從思想啟蒙到社會運動再到制度變革的過程。
3.聯系歷史重大熱點。2005年是「公車上書"110周年、中國、同盟會成立l。。周年以及《新青年》創刊90周年,這三個事件剛好涉及中國政治近代化探索的三次重大歷史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民主革命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運動中先後掀起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深深影響到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此外,2006年是文革結束40周年,以史為鑒,吸取文革的教訓,尤為重要。
4.聯系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三個文明建設的精神。物質文明建設重點把握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健全市場機制、加強宏觀調控、擴大就業、健全社保體制等幾個方面。政治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點把握好民主制度、法制建設、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精神文明建設重點放在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上。
考點四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歷程
一、知識梳理
1.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中國近代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近代化的思想啟蒙。
2.太平天國運動中《資政新篇》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是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3.資產階級維新派以進化論為理論基礎。主張變法維新,實行君主立憲。
4.資產階級革命派則把從西方學到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把理論學習和革命宣傳變為實際行動,發動了辛亥革命。
5.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取得的偉大成果,從此以後,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主張引進西方現代文明,弘揚平等人權,是中國邁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標志。
7.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二、升華認識
1.西學東漸的概念。西學泛指當時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東漸,意為向東方逐漸傳人、滲透。這是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歷史,也是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變的歷史。
2.從鴉片戰爭到1 919年,中國近代化歷程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此後30年裡,中國近代化雖有所深化,但發展緩慢,效果並不明顯,近代化未能實現。
3.近代前期文化的兩個階段三個層次。
兩個階段:第一,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主要學習西方的物質文明;第二,甲午戰爭後到五四運動前,主要學習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三個層次:第一,技術成果(器物層);第二,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制度層);第三,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文化氣質等(思想層)。
4.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及其特點。①體現出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②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③對西方文化的認識走了一條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 三、復習提示 1.掌握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 2.把握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及特點。 3.掌握中國科學文化近代化的軌跡。先是傳教士東來,西學東漸,後是「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於是不自覺或自覺地向西方學習.開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近代科學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在此過程中有激烈的沖撞,有艱難的移植,也有別具匠心的創造,最後導向中國科學文化的近代化。
4.正確認識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及影響。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有兩個明顯目的:一是培養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動搖民眾的愛國和民族精神,為其政治侵略服務。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也為西學傳人中國提供了條件,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促使中國社會不同階級、階層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引起內部的觀念對立和斗爭(對封建地主階級、農民、民族資產階級都是如此)。
5.聯系時政熱點,樹立正確的文明觀和文化觀。
第十五專題 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
主幹知識整合
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形成的過程
(1)16~18世紀開始形成時期
14、15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整體,還推動了海外殖民擴張,伴隨著殖民擴張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19世紀前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加緊殖民擴張,許多國家淪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最終形成時期
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主要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都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思考討論
想一想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提示: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對外的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主義市場的逐步形成,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資本和廣闊的市場條件,又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認識
(1)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推動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動力,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是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途徑。
(2)世界市場的形成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沖擊瓦解著東方各國舊的經濟結構,促進了東方各國的近代化。
(3)也給東方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的長期貧窮和落後,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二、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的體系演變
1.演變過程
(1)18世紀中期~1944年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①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紀早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加緊殖民擴張,擁有廣大的殖民地,19世紀中期成為世界霸主,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逐步形成。②一戰英國經濟受到削弱,英鎊地位動搖,二戰使英國經濟受到嚴重削弱,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
(2)1944~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二戰中西歐各國普遍衰弱,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擁有最雄厚的工業資本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20世紀70年代伴隨西歐和日本的恢復與崛起,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沖擊,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解體。
(3)歐元的崛起:1999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成功啟動,標志著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正式建立。
2.認識
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或聯盟的建立取決於各國或集團經濟實力,反映著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衰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
1.經濟全球化
(1)含義: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通過密切的經濟交往與合作,在經濟上相互聯系和依存,相互競爭和制約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經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思考討論
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發展將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提示:它將有效地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推動我國在WTO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參與WTO規則的制定,保障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2)實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3)貿易自由化體系的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這一體制的確立大大促進國際經濟的發展,中國於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區域集團化
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三大經濟區域集團。
3.認識
(1)經濟的全球化是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對世界各地區、各國家的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2)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正面臨空前的壓力與挑戰,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3)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的關系:經濟區域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對經濟全球化起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4)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入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經濟之路,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加入,趨利避害。
四、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過程
(1)1500~1945年資本主義萌芽和兩次工業革命都開始於歐洲,使歐洲長期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中心。
(2)1945年~20世紀70年代,日本、德國戰敗,歐洲普遍衰落,美國掌握世界霸權,形成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和貿易體系。
(3)20世紀70年代至今天,美國經濟相對衰落,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出現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出現,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亞洲、拉丁美洲出現一批新型的工業化國家(如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經濟增長速度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形成環太平洋經濟區。
2.認識
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歷了有歐洲中心—美國中心—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過程。經濟政治的多極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3+X」綜合向導
一、科內綜合
1.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徑及評價
從1500年~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在資本主義萌芽以及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通過不斷的海外殖民擴張來完成的。它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亞非拉大多數國家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沖擊了這些落後地區舊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促進了這些地區的近代化,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這也給殖民地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這些地區長期的貧窮和落後。
2.歐洲一體化進程
(1)1951年歐洲煤鋼聯營建立,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組成,1967年三個機構合並為歐洲共同體。
(2)1993年歐共體12國結成歐洲經濟政治聯盟,1994年增至15個國家。
(3)1999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啟動,標志著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正式建立,歐元的啟動對歐元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
3.工業化國家對落後民族的征服活動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對市場的需求。
(2)主要手段:用炮艦、廉價商品、剩餘資本打開落後國家的大門,使之成為其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重要的投資場所。
(3)主要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列強本國經濟的發展,給亞非拉落後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並促進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近代化。
(4)主要啟示:落後國家只有採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改變落後的政治經濟體制,才能富國強兵,救亡圖存。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領域:形成了以科技為依託,以壟斷形式組織生產經營的模式。
(2)對社會制度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們的公民意識增強。
(3)對侵略方式的影響:殖民侵略進入瓜分世界和資本輸出為主的時期。
(4)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英國的核心地位開始動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劇,國際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5)對生活方式的影響:大大改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人們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6)對環境的影響:石油等能源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5.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①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英國最早發生和完成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還擁有廣大的殖民地。
②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錯失機遇,被美國德國迎頭趕上。
(2)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
②表現;二戰後,美國操縱了國際金融市場,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它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資本主義領域霸主地位的確立。
(3)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①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
②表現: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與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