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一戰影響下中國發生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在一戰影響下中國發生了五四運動,因為巴黎和會的青島問題,導致反抗北洋政府的革命志士越來越多,民族主義形成,外拒簽字,內懲國賊。
直接原因:
1.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1月7日全部佔領德國租借地膠州灣。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發布該協定,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
2.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
3.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
4.同年9月,北京政府與日本交換了關於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為借款的交換條件之一,又交換了關於山東問題的換文,北京政府在換文中,對日本的提議「欣然同意」。駐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親遞換文,後被北京學生痛毆。在中國對德宣戰,與日本同為戰勝國,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沒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擴大了,這一換文成為巴黎和會上日本強佔山東的借口。
5.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只是名義上對德國宣戰,而實際上並沒有直接派兵。戰爭結束後,日本占據了所有德國戰前的在華利益,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政府,竟然簽署了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直接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
2. 一戰時期中國的情況是什麼
民主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一戰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1918年3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遭到失敗。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攆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
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奧匈帝國於11月3日投降。11月4日,基爾軍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成立蘇維埃。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德皇威廉二世於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布退位,10日逃往荷蘭。
3.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參與了什麼
中國主要參與了第三階段的戰爭。
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1918年3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遭到失敗。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攆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
(3)一戰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戰爭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分贓不平衡的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主要戰區展開的生死搏鬥,這場戰爭,各方都大量使用現代化戰爭裝備,以給敵人最大的殺傷,戰況空前慘烈,人員傷亡慘重。
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發表《十四條和平宣言》,德、奧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4. 一戰時中國在干什麼
一戰時間為: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中國處於軍閥建立時期。
1912年4月,袁世凱取得政權後,建立了北洋軍閥統治,由於同盟會的內部分化,於是袁世凱便趁機拉攏部分革命黨人與之「合作」,實現了中國短暫的「穩定」與統一。1913年的「宋案」和「善後大借款」後,李烈鈞奉孫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二次革命」爆發。江蘇、上海、安徽、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先後獨立。由於國民黨人倉促應戰,缺乏統一領導,「二次革命」被北洋軍打敗。
袁世凱取勝「二次革命」後,便開始了發展實業的計劃,同時也加緊復辟帝制的步伐。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後,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等省相繼宣布獨立。因為外交的壓力和財政的危機,袁世凱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凱死後(1916年6月6日),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勛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虞我詐,爭斗不已。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7月,張勛應黎元洪「調停」之邀,率領五千「辮子軍」入京,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後,投靠日本,企圖以武力手段統一南方軍閥。段祺瑞的武力統一行為激起南方革命派及西南軍閥的反對。
1917年8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隨即討伐段祺瑞的第一次護法戰爭拉開帷幕。在北洋軍的鎮壓下,北伐軍受挫;加之軍政府內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戰爭失敗。護法運動的失敗,再次證明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已瀕臨絕境。
(4)一戰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軍閥形成原因:
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一支特殊的軍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會根源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的。
1、從國內看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建設一支新式軍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清廷在連年「內憂外患」的交迫下,把「籌餉練兵」作為救命符,袁世凱及時抓住晚清政府編練新軍的時機,發展了北洋軍閥的勢力。
2、從形勢看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侵華政策發生了改變:由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給袁以有力支持。於是袁世凱依靠外國勢力的支持,並運用封建權術,由軍而成閥,由軍閥而成集團,穩操20世紀初期中國的政局。
5. 中國在一戰中有什麼勝利
1、一戰時期,中國北洋政府是段祺瑞執政。段祺瑞是皖系的代表人物,因皖系親英美,所以中國政府被迫加入了英美主導的協約國聯盟。德國戰敗後,同盟國也就瓦解,協約國就是戰勝國。因此中國就屬於戰勝國。
實際上在一戰中,中國政府並未直接參戰。但是協約國對德戰爭也在中國山東一帶打響。一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爭奪和勢力的重新劃分過程,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處於脅從的地位,不具備主要作用,也就沒有什麼勝利可言。
2、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 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3、據資料介紹,一戰期間,英法兩國在中國直隸、山東、江蘇等8個省招募的華工近14萬人,而自威海衛轉運的華工即達54000多人,成為一戰期間最大的華工輸出地。華工到達法國即被編為華工軍團(也稱華工隊),經過短期軍訓後配屬到英法聯軍作戰部隊從事戰地作業和後方戰勤服務。
到達歐州的14萬華工,其中有9.6萬人被分配給英軍,3.7萬人由法軍支配,1萬人被「借給」美國赴歐遠征軍。華工們送上前線後,除承擔挖戰壕、運彈葯、埋屍體、修路架橋等危險工作外,很多人被迫投入戰斗。1919年秋被陸續遣返。但實際上回到祖國的只有11萬人,另有3000多華工選擇在法國定居,並成為中法關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國的華人。
6.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處於什麼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回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答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19世紀末的中國正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義和團運動。——常識歷史篇。
7.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
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於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義大利王國等國則屬於協約國陣營。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7)一戰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戰爭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同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日本等國。
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的關系,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8. 一戰中國參戰情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占的各種權益。
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這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
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在中國人民輿論的壓力下,向會議提出廢除袁世凱和日本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膠濟鐵路以及其他權利歸還中國,同時還提出七項「希望條件」廢除勢力范圍;撤退外國軍隊、巡警;裁撤外國郵《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
至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完全失敗。但軍閥政府竟准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舉國憤怒。從而,「二十一條」引發了山東事件,而山東事件則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
(8)一戰歷史中國擴展閱讀:
二十一條內容
1、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山東省不得讓與或租借他國,准許日本修建自煙台(或龍口)連接膠濟路的鐵路。
2、承認日本人有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居住、往來、經營工商業及開礦等項特權。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並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為限。
3、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附近礦山不準公司以外的人開采。
4、所有中國沿海港灣、島嶼概不租借或讓給他國。
5、中國政府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中日合辦警政和兵工廠。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間各鐵路建築權讓與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開礦、建築海港和船廠及築路的優先權等等
9. 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
北洋政府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不是自主決策,而是受到列強的影響。本來協約專國希望中國加入其陣營,但是屬日本擔心中國參戰後收復德國佔領的青島,所以利用其在華影響力,從中阻撓,迫使北洋政府保持中立,日本乘機對德國宣戰,武力奪取了青島。後來由於美日競相施加影響,扶持親日派和親美派,北洋政府內部在參戰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後來隨著美日達成妥協,最終中國在1917年對同盟國宣戰,但是並沒有派出軍隊到歐洲,只是向協約國提供了十幾萬勞工作為後勤支援,所以說中國軍隊當時並沒有與德軍交戰過。
其實德國在一戰爆發後知道自己無力守衛萬里之遙的青島,所以派人與北洋政府聯系,准備把青島還給中國,可惜由於日本的作梗,使青島一直到20年代初才回到中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