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地圖集京東

中國歷史地圖集京東

發布時間:2021-03-05 18:13:47

A. 古、今、中、外的行政區劃單位有哪些

古代行政區劃沿革
節選自《中國古代文化史》第八章
行政區劃,是指一個國家行政管理的區域組織系統。國家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個地域,通常在其所轄的領土范圍內按照自然地理的條件、政治經濟的狀況、民族和人口的分布、歷史的傳統以及軍事的需要,把全國劃分為不同級次的若干行政區,這種劃分叫做行政區劃。世界各國的行政區劃的級次和名稱是互不相同的。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行政區劃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之下實行省、縣兩級制;美國主要是州、縣或市;蘇聯主要是州、區;法國主要是省、區或縣;英國主要是郡、縣。即使在一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行政區劃的級次和名稱也不是一定相同的,中國古代行政區劃的沿革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一,有著幾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所以行政區劃的歷史也十分悠久。從春秋初期,公元前688年開始置縣,中國的行政區劃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且兩千多年來不斷發展,從未間斷。據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可以說中國的行政區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是保存最完整的行政區劃。

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五個時期:萌芽時期(先秦)、郡縣制時期(秦、漢)、州制時期(魏晉南北朝、隋)、道(路)制時期(唐、宋)、行省制時期(元、明、清)。

第一節 萌芽時期
這個時期約從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即從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政權——夏朝開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確立郡縣制為止。

國家的產生,是形成行政區劃的先決條件。在原始社會,人們按氏族、部落進行生產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區劃,也沒有地域區劃的概念,正如《禮記·禮運》篇所述,那時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逐步出現了私有制,產生了階級,形成了國家。統治階級為維護其統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統治階級,需要實行分區分級管理,於是產生了形成各種各樣行政區劃的可能性。但是,並不是產生國家的同時也必然出現行政區劃。一些同志認為:夏朝的「地方行政區劃單位,是在原始公社部落基礎上形成的『小邦』或『方國』」;「商代的行政區劃採用分封制的形式」,(1)是不對的。夏、商兩代和西周,都還沒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當時也不可能對整個國家進行全面的行政區劃,無論是「方國」,還是「諸侯國」,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國家,與夏、商、周王朝之間都只是鬆散的臣屬關系。春秋以後,縣、郡的出現才是我國古代行政區劃的肇始。(2)(3)

一、傳說中的州服制

在本世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著「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區劃。最典型的如《漢書·地理志序》所雲:「昔在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即說黃帝時已有州制,堯因洪水之災,分中國為十二州,禹治水後更改為九州,以後又把中國分為五服。實際上,所謂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說都僅是種種傳說而已。

1.「十二州」說

它是傳說中的堯舜氏族社會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起於《尚書·堯典》的「肇十有二州」。西漢學者谷永(前?—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釋為「堯遭洪水,天下分絕十二州」。(4)東漢史學家班固(32—92年)撰《漢書》即從其說。他們認為這「十二州」是堯舜時代的行政區劃制度,而且在禹設置「九州」之前。可是,東漢馬融(79—166年)認為「十二州」產生於禹治水之後,它是由當時氏族首領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礎上,增置幽、並、營三州而成。後世的釋經家多從馬融之說。自顧頡剛(1893—1980年)在20世紀30年代以確鑿證據考證《尚書·堯典》乃漢人之作,「十二州」說是漢人影射漢武帝所置刺史部十三州而起,馬氏所敘的十二州名只是調和了《禹貢》、《爾雅》、《職方》「九州」之名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5)(6)現代的秦漢史和先秦史學者都從顧氏之說,否定了「十二州」說是堯舜時代行政區劃制度的觀點。

2.「九州」說

它是傳說中大禹時代的中原地區的行政區劃制度,起於春秋、戰國時代。在西漢以前,都認為「九州」系禹治水後劃分的,但具體的說法各書所載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種說法:(1)《尚書·禹貢》記載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圖1)(2)《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幽州,無梁州;(3)《周禮·職方》有幽州、並州,無梁州、徐州;(4)《爾雅·釋地》有幽州、並州、營州,無梁州、青州、徐州(見表1)。各地所載各州的地域亦不盡相同,如泰山以北、以東地區在《禹貢》中屬於青州,在《職方》中屬於幽州;《職方》中的青州相當於《禹貢》中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

這些「九州」說實際上是春秋、戰國時期學者對當時所知周朝領土所做的地理區域的劃分,並不是某個朝代的行政區劃。然而,在歷史上把它們長期地誤認為是行政區劃。在西漢以前,誤認為《禹貢》是大禹治水後所劃分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區劃制度;《漢書·地理志》最先把《周禮·職方》中的九州誤稱為代表周朝的行政區劃制度;三國時期魏人孫炎在注釋《爾雅》時,又把《爾雅·釋地》中的九州牽強附會地解釋為代表商朝的行政區劃制度;以後的經學家進一步推而廣之,把「九州」誤稱為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區劃制度。(7)(8)

3.畿服說

它最初見於《國語·周語》。《周語》曰:「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即說周王實行「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的五服制度。《尚書·禹貢》中也說了五服,只是用「綏服」替代了《周語》中的「賓服」;並認為每服皆有一定的范圍,都為五百里。《周禮·夏官·職方氏》更將「五服」擴展為「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蠻服」、「夷服」、「鎮服」、「藩服」。在《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則把「服」改稱為「畿」,認為有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九畿。以上敘述的「五服」、「九服」、「九畿」等記載,都是後人杜撰的先秦時代的行政區劃,事實上它們只是戰國時代或稍後人們地理視野不斷開闊的反映。(9)(10)

二、縣、郡的起源

前面已述,商、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國」,各個領主在自己的封國內獨立為君主,整個商、周王朝無所謂任何行政區劃。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周室衰微,一些諸侯國逐漸強大,開始發展中央集權制度。他們在新開拓的疆土上不再進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統治,為了便於統治,開始萌生了縣、郡等行政區劃的單位。

1.縣的出現

縣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行政區劃單位名稱,始於春秋初期,最初設置在邊地,帶有國防作用。據現有文獻記載,最早設縣的是西方大國秦。《史記·秦本紀》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縣杜、鄭」。就是說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開拓的疆域首先設立邦縣(今甘肅天水市)、冀縣(今甘肅甘谷縣),第二年又設置杜縣(今陝西杜陵縣)、鄭縣(今陝西華縣)。接著,楚、晉等國亦置縣。《左傳》載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子谷曰:楚文王「實縣申、息」;《左傳》載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晉襄公以先茅之縣賞胥臣。楚文王在位是前689至前672年,晉襄公在位是前627至前621年。可見,在春秋前期即前7世紀,秦、楚、晉等大國已先後在新兼並的土地上置縣。(圖2)在古文中,縣是古懸字。因這些新拓的疆域,遠離諸侯國的國都,懸於諸侯的采邑之外而命名。

春秋後期,各諸侯國普遍置縣,且從邊遠之地發展到內地。據《左傳》記載,宣公十一年(前598年)楚子「伐陳,……縣陳」;第二年楚伐鄭(國),鄭伯對楚子說,「使改事君,夷於九縣」(如果讓鄭國奉事君王,等同於楚國諸縣);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晉侯以瓜衍之縣賞士伯;成公六年(前585年),「敗楚之二縣」;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晉人將與之縣,以比叔向」;昭公三年(前539年),「晉之別縣(把一縣劃分為二)不惟州」;昭公五年,「韓賦七邑,皆成縣也」,「因其十家九縣……,其餘四十縣」;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晉吞滅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吳國當時也已在今江蘇鎮江市設置朱方縣。正如顧炎武在《日知錄·郡縣條》所述:「春秋之世,滅人之國者,固以為縣矣。」

戰國時期,縣已成為較普遍的地方行政區劃單位。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縣與以後的縣並不完全相同:一是保留著分封制的殘痕,如君主可以把縣賜送給臣子,縣尹可以世襲等;二是縣的規模相差懸殊,大的如秦、楚滅了一國置一縣,甚至滅了陳、蔡這樣的中等國家以後也以一國置一縣,小的如齊國的縣,大致是一鄉置一縣。當然,那時最多的還是以一邑之地置一縣。

2.郡的出現

現在看到的最早的關於郡的記載見於《國語·晉語》。晉國公子夷吾對秦公子摯講,「君實有郡縣」。意思是說,晉國猶如秦國的郡縣。這是魯僖公九年(前651年)的事,說明秦國在公元前651年即春秋前期已置有「郡」,所以一些書說,「春秋末年以後,各國開始在邊地設郡」,(11)「戰國時期開始出現郡」,(12)都是不確切的。據《左傳》記載,魯哀公二年(前493年)趙簡子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以上是春秋時代僅見的「郡」名兩例,表明當時郡名還很少見。當初主要為滿足軍事防衛之需要,各諸侯國開始在邊遠地區置郡,由國君的重臣率軍駐守。

戰國時代,郡的設置增多。《史記·秦本紀》記載,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納上郡十五縣」;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史記·樗里子甘茂傳》記載,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甘茂對秦王說:「宜陽,大縣也,……名曰縣,其實郡也。」《史記·春申君傳》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春申君對楚王說:「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史記·匈奴傳》說,「魏有河西、上郡」,「秦有隴西、北地、上郡」,趙「置雲中、雁門、代郡」,燕「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可見,戰國時各國已普遍置郡,且多置於各國的邊遠地區。(圖3)

3.縣和郡的關系

郡、縣均出現在春秋前期,但是設郡晚於設縣,而且在春秋時代郡的地位低於縣,所以才有趙簡子「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之語。這並不是縣大郡小的緣故,因為那時縣的大小懸殊,且在春秋時代郡的大小至今難以詳考。主要是由於郡置於邊遠荒僻之處,地廣人稀,經濟開發程度低於縣,不如縣那麼富裕。(13)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遍地烽火,邊地和內地、荒僻地區和富庶地區的差異縮小,而且幾個強國不斷向外拓展,所以邊郡日益增大,地位不斷提高。邊地郡大,逐步地在郡下分置數縣;內地事多,在數縣之上逐步地置郡統轄,漸漸地形成都統縣的兩級行政區劃。「魏納上郡十五縣」,春申君報請楚王在淮北12縣置郡,「宜陽、大縣也,……名曰縣,其實郡也」等,都是確鑿的證據。看來,郡統縣制的形成不會晚於戰國中期。戰國後期,郡縣制在各國已經較為普遍地實行。可是,在整個戰國時代郡縣制始終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郡縣制才正式成為全國劃一的行政區劃。(14)

綜上所述,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不存在行政區劃的制度,所謂「十二州」、「九州」、「五服」、「九畿」並不是當時的行政區劃,而是戰國時期和以後的一些學者的設想。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是郡縣制,它萌生於春秋,演進於戰國,正式確立於秦代。

第二節 郡縣制時期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正式確立郡縣制為全國統一的行政區劃,到魏晉時期實施州制行政區劃制度,郡縣制經歷了秦、漢四百多年。

一、郡縣制的確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高度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秦始皇認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漢書·地理志》),因此採納廷尉李斯的建議,「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漢書·地理志》),徹底廢除分封制,實行中央集權制,是年即分天下為36郡,把郡縣行政區劃制度推行到全國。這是郡縣制在中國確定的標志,也是中國和世界行政區劃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

1.秦郡

《漢書·地理志》雲:「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內史為秦國都所轄的地區,當時唯有它不稱為郡。始皇二十六年置36郡,其後陸續有增置,最後秦郡究竟有多少?當年所置的36郡,是否包括內史?對此前人有多種說法,直至今天仍有分歧。現按較多學者認可的全祖望在《漢書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據,摘錄秦郡如下:

內史,領京畿諸縣,不在36郡內。

隴西、北地、上郡、漢中、蜀郡、巴郡、邯鄲、巨鹿、太原、上黨、雁門、代郡、雲中、河東、東郡、碭郡、三川、穎川、南郡、黔中、南陽、長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東海、會稽、齊郡、琅邪、廣陽、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以上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後置設。

九原,始皇置。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40餘縣(今河套一帶),置九原郡,當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內。但具體置郡時間至今未見有力證據。

閩中郡,始皇置,不知具體置年。但從地理位置而言,當在始皇三十三年南平百越後所建。

《漢書·地理志》所雲36郡中,少楚郡、黔中(這兩郡見於《史記》)、東海(見於《水經注》)、廣陽(見於《漢書·地理志》本注),而多南海、九原、桂林、象郡。這就給秦郡的歷史分歧留下了根子。事實上,始皇統一中國時分設36郡中,沒有南海、九原、桂林和象郡,當時南海等郡地還未納入秦王朝的版圖。所以,《漢書·地理志》載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中所缺4郡,應按《史記》等書補充楚郡等4郡。
以上共為42郡(包括內史)。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認為秦王朝共有47郡(15)。(圖4)

2.秦縣

各郡所轄的縣,據嚴耕望考證如下:內史約含40縣;北部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8郡,以及西北部九原、上郡、北地和隴西4郡,每郡平均轄十五、六縣,共近兩百個縣;內地各郡及南方諸郡近30郡,每郡各轄25縣,共約700縣左右。因此,嚴氏認為「秦縣的總數當在900以上至1千有餘,約言之當在1千縣左右也」。(16)

秦王朝的郡、縣劃分,不僅注意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和不平衡性,而且較充分地考慮了自然條件,使行政區盡可能地與自然地理單元相吻合。如珠江三角洲設南海郡,太原盆地置太原郡,南陽盆地置南陽郡,渭河平原置內史等。秦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在黃河流域,該地域經濟較發展、人口較稠密,因此設的郡多,共有30郡或30郡以上,數郡相當於現在的一省;淮河——秦嶺以南地區,當時多草茅之地,人口稀少,因而僅置11個郡或稍多些,一郡多相當於現在的一省。如會稽郡相當於今浙江省,桂林郡相當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九江郡相當於今江西省等。

二、郡縣制的發展

漢初,劉邦鑒於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訓,廣建王侯。先封「異姓七國」(韓、趙、楚、淮南、燕、長沙、梁),繼而在消滅異姓六國(長沙除外)的過程中建立「同姓九國」(楚、荊、代、齊、趙、梁、淮陽、淮南、燕),實行了郡、國並存制。

1.漢郡國

漢初的王國不但統率侯國或數縣,而且常常兼數郡之地,嚴重地威脅和阻礙了中央的統治權。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高祖於秦郡外增置26郡(譚其驤《漢百三郡國建置始考》的考證較精,指出高祖實增為19郡),其中三分之二的郡是在諸侯王國內;且諸侯王國多「兼數郡之地,……吳王濞封有四郡五十餘城」,(17)「大者或五、六郡」,(18)因而漢初60郡中,同姓九個諸侯王國和異姓僅剩的長沙國共有40餘郡,漢帝自領的郡只有15個。

以後,文帝、景帝、武帝多次削藩,令諸王不得自治其國,所屬官吏皆由天子授予。景帝時,一諸侯國便只領一郡,王國和郡自此在行政區劃上才處於同一級別。(表2)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至西漢末年有郡國103,其中除三輔(沿京畿地區的三郡)外,有郡80、國20;大郡領縣三、五十個,大國領縣最多十餘個,小國僅領縣三、四個。可見,西漢末年郡和國級別雖相同,實際上是郡大國小。

王莽時,郡數增至125。東漢初,光武帝考慮到連年戰爭、國空民虛的情況,為減少官役,與民休息,對郡、縣曾大加並合。《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建武六年(30年)「並省四百餘縣」,約相當於當時縣數的四分之一;繼而累並郡、國13,占當時郡、國總數的十分之一強。以後,又遵西漢之制,至順帝永和五年(140年)共有郡、國105,並成為較穩定的行政區劃,直到東漢末。

2.漢縣

郡下統縣,戰國已然,秦王朝推行全國。漢承秦制,仍在郡下轄縣,並有所發展。《漢書·百官表》雲:縣「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表明西漢的縣級行政區劃,已有縣、國、邑、道之別。

據《漢書·地理志》載,西漢在元封年間有一百零三郡,下轄「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據錢大昕在《二十二史考異》中根據郡、國所轄的縣統計,西漢實有縣級行政單位1578個,其中:縣1344、侯國188、道30、邑16。王莽時,全國125郡,國下領縣、邑2203個。東漢永和五年時,全國105個郡,國下轄「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19)較西漢末幾乎少去三分之一。

三、州的萌芽

如第一章所述,把中國劃分為州,起源於戰國時人們的理想。但是,「十二州」、「九州」、「五服」、「九畿」都停留在學者們所著作的書上或人們的傳聞中,並未成為中國的行政區劃。在中國行政區劃中真正地出現「州」一級,始於西漢武帝。

1.西漢的州

《漢書·武帝紀》說,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漢武帝用《禹貢》、《職方》中的11個州名(冀、兗、徐、揚、荊、豫、幽、並、梁、雍、青)(見表1)置刺史部,其中把梁改曰益、雍改曰涼,加上新開辟的邊地「南置交趾、北置朔方」(20)兩個刺史部,共為13刺史部,又名13州。但《漢書·地理志》正文與序所載大異:正文的13州名中無朔方、涼州,卻有司隸(京師地域),將交趾稱為交州。顧頡剛在《兩漢州制考》中,根據較充分的事實指出《漢書·地理志序》較正文可信,置13州部是元封五年(前106年)之事,而在京師置司隸校尉是征和四年(前89年)之事,相距27年,故司隸不在13州之列,如加司隸應統稱為14州;「北置朔方」,屬13州,是確切的,正文把朔方歸並州乃是東漢之制,非武帝所為;稱交趾為交州,是王莽和東漢時制,非西漢之稱;而且《漢書·地理志》正文還遺漏了涼州。應當指出當時的州刺史僅代表漢王朝監察所轄的郡、國,並無固定駐所,還沒有形成一級行政區劃。

2.東漢的州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企圖實現《堯典》中所謂「肇十有二州」的古制,於元始四年(公元4年)廢除朔方、司隸兩部,全國變成12州;據《堯典》中無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話,改交趾為交州;據《禹貢》中有雍州、無涼州,改涼州為雍州。(21)

東漢光武曾恢復西漢舊制,復置司隸部,復改雍州為涼州。但不久,在建武十一年(35年)又參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後東漢的州制與西漢有以下不同:(1)降司隸校尉部為全國13州之一;(2)廢朔方,歸入並州;(3)改交趾為交州。(22)

靈帝中平元年(184年)爆發黃巾起義,朝廷為有效地鎮壓各地的農民起義,於中平五年(189年)改刺史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執掌一州軍、政大權,州逐漸成為郡、縣以上的一級結構。於是,全國的行政區劃由虛的三級制演變為實的三級制,由郡縣制演變為州郡縣制。東漢末,曹操又倡復「九州說」,廢幽、並兩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隸校尉部和涼州,並為雍州;棄交州,分入荊、益兩州。全國僅有兗、豫、青、徐、荊、揚、冀、益、雍9州。

總之,漢代的行政區劃承襲了秦制,基本上實行的是郡縣制。與秦王朝不同的是:(1)漢代有郡、國並存的局面。漢初,實行的是郡—縣二級制和國—郡—縣三級制並行的行政區劃制度;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之後,實行的是郡或國統縣的二級制,(表2)直到東漢末大致如此。

所以,更確切地說,漢代的行政區劃實行的是郡、國並存的制度。(2)漢代的縣級區劃單位的形式多樣化,除縣以外,還有邑、道、侯國。(3)漢代的行政區劃單位中出現了「州」。武帝首創行政監察區,在郡、國之上增設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東漢末年,州由虛的行政監察機構變為一級政區實體,開始出現州—郡—縣的三級行政區劃制度,表明中國的行政區劃演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表3)

第三節 州制時期

東漢中平五年,「州」開始成為一級行政區實體。自此,中國的行政區劃進入到州制的新時期,經三國、兩晉、南北朝,直至隋代,州一直成為中國最高的行政區劃單位。時間延續了四百年左右。

一、三國至西晉的州制

1.三國州制

漢獻帝時,曹操「挾天子」、「今天下」,改漢十三州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為十二州。當時,曹魏占據黃河流域,置有司隸、豫、兗、青、徐、雍、涼、冀、並、幽、荊(漢荊州北部)、揚(漢揚州北部)12州;(23)領郡101、縣731。(24)孫吳佔有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置有荊、揚、交、廣4州,領郡44、縣337;(25)蜀漢佔有今四川和陝西漢中盆地,僅置益州一州,領郡22、縣138。(26)因此,三國時共有州17(其中荊、揚各有二州),郡167,縣1206。

事實上,那時魏國的行政區劃與吳、蜀兩國的並不完全相同:(1)魏在州下分郡或王國,吳、蜀在州下僅有郡;(2)魏在郡或王國下,置縣、縣王國、縣公國與侯國,吳、蜀在郡下僅轄有縣和侯國。與漢制的縣級單位不同,三國時已無道、邑之稱,但在魏國有縣王國、縣公國等設置。(27)

2.西晉州制

曹魏滅蜀漢後,從益州中分置梁州;西晉初,又從雍州分出秦州,由益州分出寧州,再由幽州分出平州。至280年晉武帝平孫吳、統一全國,將南、北荊合一,南、北揚合一,全國共有州19,統郡、國173,縣1232。(28)西晉後期,由荊、揚兩州分置江州,從荊、廣兩州分置湘州,共有21州。(29)

此時,可以說已集州制之大成,為州制最完善的階段。首先,從州名而言,《禹貢》、《職方》、《爾雅》、《呂氏春秋》等提及的州名,除少《爾雅》中的營州外,都有了實際地域;其次,從設州的歷史來看,自漢武帝以來所設置的州,除西漢的朔方外,均已有設置;第三,從當時設置的實際地域來說,也遠較過去的合理,如由原益州分出今陝西西南部和四川東部置梁州,分出今雲南為寧州,從荊、揚兩州分出今福建、江西為江州,自荊、廣兩州分出今湖南東部、東南部和廣東東北部置湘州等。

西晉後,天下大亂,州制陷於混亂。

二、東晉、南北朝的州制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偏安江左,宋、齊、梁、陳先後承襲,社會局勢一直不安寧,正如《宋書·州郡志》所說的:「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等。」北方在十六國統治之下更是兵戈擾攘,各國在統治所及的較小區域中分置了許多州,並且變幻無常,州制又陷於混亂。

據《通典·州郡典》等記載,東晉時南方有十多個州,南朝宋、齊時增至20多個州,到梁朝後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以疆域相差無幾的南朝陳國和三國吳相比較,(表4)陳國的州數是吳國的16倍。北魏統一北方後,太武帝真君元年(440年)有實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則達80餘州。(31)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達211個。(32)州置如此之濫,郡、縣的設置也就可想而知,據《南齊書·州郡志》記載:南朝後期的郡達380餘個。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33)

三國初行州制時,一州一般轄有十個上下的郡,每郡統有一、二十個縣。到南北朝後期,不少州只轄一、二個郡,不少郡只統一、二個或二、三個縣。有的州竟然無縣所轄,僅存空目。南朝齊在漢中地區有45個郡是「荒或無民戶」;有的兩州或兩郡合治一地,稱為「雙頭州郡」。實行了四百年左右的州郡縣三級制,此時已有相當一部分名存實亡。

在東晉、南朝還實行一種特殊的行政區劃制度,即僑州、僑郡、僑縣。永嘉之亂以後,中原人民大批南遷。東晉、南朝為籠絡人心、安置大族,便就地按流民原來籍貫在南遷之地設置原籍州、郡、縣。如圖5所示,當時僑州、僑郡、僑縣集中在長江流域,特別在建康(今南京)和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在南齊時,國都建康附近的青州、冀州、北兗州、南兗州、北徐州、南徐州、豫州、南豫州等都是僑州。這些僑州、郡、縣與實州、郡、縣形成較為復雜的統領關系,主要的方式有四種。(表5)如東晉的揚州統領實郡11、實縣93;統領僑郡6、僑縣13;實郡中又統僑縣3。如徐州僑置於京口(今江蘇丹徒縣),為僑州;統領實郡6、實縣20;又統僑郡和僑縣若干;實郡中也有統領僑縣的。(34)

B. 京東無貨源差價模式怎麼玩

其實無貨源就和平常房產中介差不多,倒賣倒買就可以了。

C. 求宋代當時的州名和現在是什麼地方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按山河形勢在全國設十道: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唐開元21年,增為15道,置存撫、巡察、按院等使,後以采訪處置使為常制,職掌與漢刺史同。

宋代改道為路,初為21路。至道二年定為15路: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真宗時增至18路,神宗時增至23路。崇寧(1102-1106)年間以後又地增至24路。其在關隴地區設有六路,即鹿延路、環慶路、熙河路、永興路、涇原路、秦鳳路,這是北王朝在西北設置的六個大行政區,既管軍事,又管民政,實質是地方最高一級的軍事行政單位。淮南路均為其中之一。治所仍在揚州。統揚、楚(即今淮安。唐宋大部分時期,今淮安稱楚州)、濠、壽、光、黃、蘄、舒、廬和滁、海、泗、亳、宿、泰、通17州。

北宋一朝前後共設置了二十六個經略安撫使司(有的路稱馬步軍都總管)

京東東路(兼知青州,今山東青州市),
京東西路(兼知鄆州,今山東東平縣),
京西北路(兼知許州,今河南許昌市),
京西南路(兼知鄧州,今河南鄧州市),
大名府路(兼知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市),
高陽關路(兼知瀛州,今河北河間市),
定州路(兼知定州,今河北定州市),
成德軍路(兼知鎮州,今河北正定縣),
河東路(兼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
永興軍路(兼知京兆府,今陝西西安市),
延路(兼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市),
涇原路(兼知渭州,今甘肅平涼市),
環慶路(兼知慶州,今甘肅慶陽市),
秦鳳路(兼知秦州,今甘肅天水市),
熙河路(兼知熙州,今甘肅臨洮市),
兩浙路(兼知杭州,今浙江杭州市),
江南東路(兼知升州,今江蘇南京市),
江南西路(兼知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淮南東路(兼知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淮南西路(兼知廬州,今安徽合肥市),
福建路(兼知福州,今福建福州市),
荊湖北路(兼知荊南府,今湖北江陵市),
荊湖南路(兼知潭州,今湖南長沙市),
成都府路(兼知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
廣南東路(兼知廣州,今廣東廣州市),
廣南西路(兼知桂州,今廣西桂林市)。

即依據23路的行政區劃制:

京東路是今山東益都
京西路是在今襄陽
河北路是在今邯鄲
河東路是在今金陵
江西路是在今南昌
淮南路是在今揚州
湖北路是在今江陵
湖南路是在今潭州
江南路是在今南京市
荊湖南是在今湖南長沙
荊湖北是在今湖北省大部及湖南省西北地區
兩浙路是在今杭州
福建路是在今福州
西川路是在今四川成都
峽西路是在今陝西南鄭縣
廣南東路是在今廣州
廣南西路是在今桂州
鹿延路是在今陝西延安一帶
環慶路是在今甘肅省慶陽
熙河路是在今甘肅臨洮市
永興路是在今陝西西安市
涇原路是在今甘肅平涼市
秦鳳路是在今甘肅省天水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D. 京東北京2號庫到底在哪

北京市朝陽區黑庄戶鄉 大魯店 或者定辛庄村 這邊就這兩個庫

E. 怎麼查京東歷史記錄

查看京東自己購買的歷史記錄步驟如下:

1.點開京東網,先登錄自己的賬號。內

3.這樣,就可以查到之前的購買訂單了。

拓展資料:

京東(JD.com)是中國一家自營式B2C購物網站,創始人劉強東擔任京東集團CEO。旗下設有京東商城、京東金融、拍拍網、京東智能、O2O及海外事業部。2013年正式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

20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JD)。 2018年6月4日,京東發布618全球年中購物節「超級秒殺日」戰報,6月1日全天「超級秒殺日」累計下單金額同比增長超過80%,環比增長超過330%。

F. 聽說京東,有大客戶渠道怎麼找

可以申請京東大客戶賬號(必須是正規的一般納稅人公司) 如有京東有打折的會通知大客戶 大客戶可在京東下單大量產品,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來抵扣

G. 京東上我的足跡在哪找

回答:

點擊「我的京東」,然後左邊有「瀏覽歷史」。如果你是登錄京東商城進行操作的,那麼你可以在瀏覽記錄那裡查看你瀏覽過的商品。


京東網路

H. 中國古代的京東指什麼地方

指首都以東的地方。至於首都在哪裡就不好說了。

I. 怎麼查京東歷史記錄

查看京東自己購買的歷史記錄步驟如下:
1.點開京東網,先登錄自己的賬號,登錄好之後首頁就是如下圖:

2.然後點擊自己的賬號,進入個人中心,看右邊的」我的訂單「

3.這樣,就可以查到之前的購買訂單了。

J. 京東大鼓的歷史溯源

京東大鼓 起源於京東三河、寶坻、香河一帶的農村。據藝人祖譜及口碑資料,早在清乾隆中葉.河北省南皮縣賈九堡村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一說山東人,名尚志,綽號弦子李)從家鄉逃荒來京東行藝.他吸收了京東廣為流行的漢族民歌小調「靠山調」,豐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增加了京東鄉音,很受當地群眾歡迎,因他的演唱講求韻味,人稱這種京東風味的木板大鼓為「小口」木板大鼓,李在行藝中收徒張百奎(河間人)、曹占奎(大城人)、李振奎(義子)、崔登奎和鄧殿奎,世稱「清門五奎」,其中以鄧殿奎(一說鄧連奎)最為有名。
鄧殿奎,原名不詳,殿奎系拜師學藝後之藝名,香河縣劉宋鎮人,後遷居馬廠,生卒年不詳,世傳1754年在世。相傳他有「三鋼」,即鋼性子、鋼嗓子和鋼板。他喜歡唱民歌,尤愛唱《放風箏》。鄧繼承乃師的創造精神,改革木板大鼓「小口」派唱法,將一板一眼的單一板式改為「慢板」、「平板」、「垛板」等多種演唱板式,並吸收了京劇西皮「快板」唱腔,用在《華容道》、《古城會》等段子的結尾處演唱,名之為「二簧柳兒」(京劇在河北稱二簧)。他演唱「二簧柳兒」時,仍用木板擊節,而在演唱其它板式唱腔時,則用鋼(鐵)板替代木板擊節,這些改革得到師父贊賞及聽眾首肯,新腔很快流行開來。這種新腔在北京演唱時,因是京東鄉音,故被京城人稱做京東怯大鼓
京東大鼓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形成於河北和天津。它是劉文斌等藝人在以京東方音演唱平谷調的基礎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告狀》及落腔調的旋律而形成的。它曾名樂亭大鼓。
建國前,在諸多京東大鼓藝人中,劉文斌的風格最突出,影響最大。他除演唱大書外,還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廂》、《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諸葛亮押寶》等短篇唱段。通過演唱短段,對京東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進一步加工。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無華,吐字清楚,明白如話,頗為一般市民觀眾、特別是家庭婦女所喜愛。但當時仍使用「大鼓」、「雜曲」、「樂亭調」、「樂亭大鼓」等名稱,直到1935年正式定名為「京東大鼓」。不過,由於他的行腔板眼均不甚考究;所唱鼓詞,文字也較粗糙,20世紀40年代末期,該曲種已日趨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業余演員董湘昆繼承了劉文斌的演唱藝術,並在劉文賦唱腔特色的基礎上,將寶坻區方音改用京音,進一步加工、規范唱腔,不斷創作出適應時代的新曲目,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董湘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60年代至70年代,京東大鼓音樂出現了高峰期,其曲種的影響也遍全國各地。
美國紐約時間2月19日晚上7點30分。中國蒲公英美國林肯藝術中心新春音樂會,准時拉開維幕,當節目演到第十三個的時候,劇場氣氛抖然熱鬧起來。這個節目是中國兒童文化藝促進會、中國河北省曲藝家協會、中國河北廊坊市京東大鼓藝術研究會選送的京東大鼓《話謎買賣》演唱者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東大鼓傳承人、河北廊坊市京東大鼓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崔繼昌。
奧地利時間8月12日19時,由奧地利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聯合主辦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夏季音樂會准時拉開了序幕。女主持人用流利中文說到:接下來的這個節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東大鼓。由京東大鼓傳承人崔繼昌表演,觀眾給予了禮節性的掌聲。男主持人復述一遍後, 京東大鼓代表性傳承人崔繼昌一身乳白色服裝,代表性傳承人的授帶左肩右挎,左手手端矮架書鼓,右手手拿三弦,雄赳赳氣昂昂走上場來,先放下左手矮架書鼓,再放下右手三弦,拿起兩副鴛鴦板,一副演唱京東大鼓特製書板,一副山東快書用板。他把書板綁在左腿膝下,右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母指夾鼓鍵子,大母指和食指彈三弦,弦響鼓響板響三響一體奏完前奏開口就唱。剛唱兩句場內就史無前列地響起掌聲一致叫好。一段由崔征創作的京東大鼓《新勸人方》唱罷,場內頓時響起激烈掌聲。至此,崔繼昌自2013年春將京東大鼓首次帶出國門,又梅開二度,將京東大鼓第一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唱響,成為兩次將京東大鼓帶出國門第一人。
主要歷程
1930年,唐山人劉俊海以平谷調大鼓之名灌制唱片《鞭打蘆花》、《紅月娥做夢》、《情人頂嘴》、《藍橋會》等十一張。平谷縣張士誠在天津演唱此曲種,灌制唱片時,也稱「平谷調」,後到北京演出時,又稱「樂亭調」。張永德(黑張、蓋京東)在承禧地區演唱,初稱「四平調大鼓」,後又掛牌「樂亭大鼓」,其徒鍾響鳴久在承德演出,稱所演為「樂亭大鼓」。
民國二十二年(1933),於七之徒香河縣獨立庄樂亭調藝人於景元在天津仁昌電台演播《石蘭傳》時,將京東怯大鼓去掉「怯」字,稱為「京東大鼓」。
清末以來,許多河北籍在北京成名的藝人,如侯五德、楊才得、傅士亭、張士誠、張新泉、石金榮、王佩臣、李興海等都是以相同的表演形式演唱相同的曲調,且均稱所唱為樂亭調大鼓或樂亭大鼓,亦有因用鐵片擊節伴奏而稱鐵片大鼓的。在承德和京郊還稱過樂腔調(又作落腔調),或因四人分別持三弦、二胡、洋琴等樂器伴奏,一人擊鼓板站立演唱而稱為五音大鼓。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成名的三河縣人陳懷德及寶坻縣人魏西庚,在演唱上各有千秋,所唱又被稱為「落腔調」,分別被稱為「陳派」和「魏派」。他們二人均以巧唱俏唱著稱,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樂亭調大鼓演員多宗此兩派,尤以魏派流行更廣。魏酉庚是張增德弟子,他於1937年後在天津仁昌、中華電台演播時.與劉文斌、齊文周被稱為京東大鼓的「三桿大旗」。與魏西庚的演唱不同的是,劉文斌和齊文周在唱腔上宗法張增德,以「十三咳」見長。
民國十四年(1925)四月,北京中華印書局出版的第三版樂亭調大鼓唱本有《馬前潑水》、《關王廟》、《玉堂春》,《王定保借當》(中篇)、《紅月娥做夢》、《鞭打蘆花》等多種。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後,上述多種名稱即漸次統稱為樂亭調大鼓了。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京東大鼓有了女藝人,城市裡女藝人更多一些,且大都在坤書館演唱,知名度較高的有王佩臣等。抗日戰爭時期,一些京東大鼓藝人編演宣傳抗日救國的段子,有的藝人還投身革命。1939年冬,中共青(龍)平(泉)縣委即派地下工作者、京東大鼓藝人彭友全從董家口出關,以賣藝為名宣傳抗日。相繼還有劉漢臣(化名金福臣)、邢海洲、張閣雲、胡成(又名胡玉生,外號胡瞎子)、劉幼軍(綽號卯金刀)等京東大鼓藝人探寬城的峪耳崖、亮甲台、東川、山泉灣子、大地、鏵頭一帶,以行藝作掩護,發動群眾,宣傳抗日。幾個月里,在三十多個村子建立了保國會,會員達千名以上。
1938年,三河縣京東大鼓青年藝人康福元參加冀東十四分區五十三團宣傳隊,自編自演了許多宣傳抗日的書段。抗戰勝利後,他又編演了許多配合解放戰爭的新書目,如《打死胡歪嘴,嚇跑姜子亭》、《勸夫參軍》等。1945年,張家口京東大鼓藝人龍鐵山編演的《解放張家口》,曾被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將曲率印發全區,為眾多民間藝人傳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京東大鼓得到空前發展,許多新演員成長起來。寶坻縣的高函,三河縣的陳懷德、王芳、康福元,薊縣的魏寶華,承德的胡德江、葉連春,香河的趙學勤,雄縣的王艷秋(女),安次的王臨風,張家口的劉富增等是這一時期的知名藝人。眾多藝人積極參加舊書目的改革及新曲目的創作和演出。承德的鍾響鳴在熱河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演播中、長篇新書目《楊靖宇殉國》、《洋鐵桶的故事》和《新兒女英雄傳》等。參加1958年河北省首屆曲藝會演的樂亭調大鼓演員有安大有、石子玉、劉富增、康福元、魏寶華等。劉富增和康福元還獲得演員三等獎;魏西庚參加大會並作了示範演出,獲老藝人榮譽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老藝人劉文斌在電台演播過中篇新書《白毛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的傳人、天津市業余演員董湘昆以普通話革新演唱,並在三弦伴奏的基礎上,加上了揚琴伴奏,所唱書段《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風靡一時,影響很大,河北省的許多文藝宣傳隊及其青年演員竟相仿效,遂使這種以普通話演唱的新的京東大鼓空前普及。
發展區域
京東大鼓流行於河北廊坊、唐山、承德、保定、滄州、天津寶坻,北京東郊的部分地區。在不同時期和地方有過不同的稱謂,先後有京東怯大鼓、 樂亭調、平谷調大鼓、平谷調、樂亭調大鼓、四平調大鼓、樂亭大鼓(與流行於河北唐山一帶的樂亭大鼓名同實異)、鐵片大鼓、鐵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數個名稱。其中尤其樂亭調大鼓在河北成名時間久長。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地圖集京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