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世紀中國農村與城市生活的變遷
走平坦路,喝自來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讀免費書,報醫葯費……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34元增加到4140元,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有了大幅改善和提高。農民回憶和統計數字見證了他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巨變。
變化一:
從天天耕作吃不飽到不種田卻吃得好
【 今昔對比 】「大包干以前,我家5口人,每季生產隊分糧食,用褂子就能兜回家,經常挨餓。」安徽省明光市潘村鎮錢西村的錢永言上世紀80年代在村裡擔任幹部,80年代後期開始從事水產養殖,現在已經是一名農民企業家。他說:「以前天天種田都吃不飽,現在不但吃飽,而且吃得好。」
【 數字與點評 】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反映的是農民生活「跨越貧困進入溫飽,跨越溫飽進入小康」的兩大變遷。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農民生活普遍比較貧困,恩格爾系數高達70%。80年代開始,隨著包產到戶廣泛開展,我國農民一舉跨越了溫飽線,恩格爾系數降到60%。進入新世紀以後,特別是隨著包括農業稅取消等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民生活繼續改善,恩格爾系數下降至50%,達到了小康線。
變化二:
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 今昔對比 】「以前,孩子們的衣服能穿就可以,一件衣服要好幾個孩子穿,哥哥穿小了傳給弟弟。可不像現在,一個孩子漂亮的衣服可能就有一大箱。」寧夏銀川市永寧縣楊和鎮納家戶村81歲的回族老人納志邦說,那時候什麼都缺,買糧要糧票,衣服自己做,買布還要布票。
【 數字與點評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許多農民對以前生活的記憶。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我國農民衣著消費在發生變化。以寧夏為例,2007年寧夏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2528.8元,其中人均衣著消費184.3元,比1983年的28.8元增加了155.5元,增長了5.4倍。
變化三:
從干打壘、磚瓦房到別墅樓
【 今昔對比 】「我10多歲時,村裡住的都是干打壘的房子,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能住上樓房」。江西省武寧縣清江鄉上灣自然村54歲的邱吉利如此表示。近年來,上灣村31戶人家,在政府支持下全部拆舊建新,蓋起了2到4層不等的小樓,各家樓內自來水、水沖廁一應俱全,樓外則是數百畝綠毯似的吊瓜,整個村莊儼然是城市郊區的別墅群。
【 數字與點評 】70年代「干打壘」,80年代磚瓦房,90年代混凝土,進入新世紀建設新農村,農民開始住別墅。江西省統計局數字顯示,2007年,江西農民人均住房面積由1980年的11.8平方米增加到36.8平方米;其中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面積人均達34.26平方米,佔住房面積的93%。江西省統計局農業處處長葉德祥說,全省81%的農戶住房擁有衛生設備,其中14%為水沖廁所。
變化四:
從趕集到旅遊
【 今昔對比 】「原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處都是黃泥路,有皮鞋也不敢穿。」說起村道的變遷,江西省安義縣47歲的村民劉上家滔滔不絕。現在村裡組與組、戶與戶之間都是水泥路相通。而在偏遠的贛南山區,原來農民外出多是趕集,很多人一輩子都難得去一次縣城。可近幾年,尋烏縣幾位種臍橙的果農卻自發組織前往美國旅遊,順帶考察美國新奇士臍橙的產銷情況。
【 數字與點評 】2007年底,江西省鄉鎮基本通了柏油路或者水泥路,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和通公路率分別達到71%和93%,近1/4的自然村通了油路水泥路。路好了,隨著自行車、摩托車的普及,小轎車開始走入農家,農民走得越來越遠了。
變化五:
從「老四件」到「新N件」
【 今昔對比 】在政府的補貼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農民劉國平前不久安裝了一台太陽能熱水器。他說:「有了太陽能熱水器,既不用燒柴,也不耗電,經濟實惠又方便。」山東一些農民有記日記的習慣。記者看到,鄒平縣農民劉宗水的日記里記錄了家裡電視機的多次更新過程;在平原縣農民楊春嶺的日記中,鄰居買「家庭影院」、電腦都被他記錄下來了。
【 數字與點評 】30年來,我國農民家庭耐用消費品不斷升級,從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老四件」,到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電冰箱、電風扇、影碟機「新六件」,再到抽油煙機、熱水器、空調、電腦等商品,檔次越來越高。在山東省,2007年底全省已實現村村通電、通電話,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電冰箱39台、彩電104台、影碟機61台、洗衣機57台、熱水器23台。
變化六:
從因貧輟學到免費上學
【 今昔對比 】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省鄧州市高集鄉19歲姑娘周學現說起還在讀中學的弟弟就非常羨慕。她說:「由於家境不好,我讀到初二就輟學了。弟弟趕上了好時候,上學不用交學雜費。」51歲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喬劉凡村的李學芳,2007年因患嚴重心臟病到北京手術治療花了4萬多元,回家後從「新農合」管理中心領到了1.2萬元補助。他感嘆:「作為農民,能像城裡人那樣看病報銷,以前想都不敢想。」
【 數字與點評 】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國農民生活的最新變遷,是他們開始享受文化娛樂和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現在,我國已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國1.5億中小學生及家庭受益。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開展,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也進入了新階段。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有267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農合,8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1%,他們可以像城市職工一樣,享受看病報銷的待遇。
❷ 農民的歷史演化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大陸建立政權以後,隨著農村土地改革計劃的完成,農村居民均獲得土地,這時農民演變為「自耕農」,但維持的時間極短;隨著合作化運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自耕農」的身份很快由來得極快的「農業合作社社員」變為「人民公社社員」,「社員」的身份直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實施的1984年。
隨著人民公社制度的解體,農村居民開始實際上重新擁有土地,即理論上的「包產到戶」,農民開始完全擁有土地的經營權。過去的以糧食生產為主的集體經濟轉為農戶自主經營的私營經濟。農村由過去的種植業為主轉向多種產業,鄉鎮企業(1990年代以後基本上全部轉化為私人企業即「民營企業」)獲得較快發展。至此,按照農業生產結構變化和就業途經,農民群體開始演化。
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亦工亦農的群體,多為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即被雇於在當地企業,同時兼顧家庭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如沿海地區、內陸地區的城郊和集鎮。
大量農村勞動力轉入城市,其身份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如「民工」、「農民工」;這部分人由於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的制約,除非與所在當地的人聯姻以外,直至2005年,均為不能紮根當地的外地人(外省人),除非推出戶籍法並給予每個公民自由選擇戶籍的權利。這點,比美國政府對中國農民移入限制還要苛刻。
商品經濟開始紮根農民的思想和行動之中,農村普遍存在僱傭和被僱傭關系。隨著產業分工和發展,一部分農村家庭開始經營小型「家庭農場」,產業由之前的以糧食生產為主轉向其他領域,如花卉、水果、經濟林木等種植業領域,城郊地區很多家庭作坊經濟體開始大量涌現,很多成為漁業、畜牧業「養殖戶」,沿海地區由單個家庭或多個農戶聯合經營、公司化經營的各種規模的海洋水產養殖場大量出現。自1980年開始各種私人經營的便利店、商店、飯館遍布城鄉地區,城市、農村原來身份為農民涉足現代產業的各個領域,到1990年代,農村地區農戶家庭之間開始普遍出現短期的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農戶或家庭的農業和其他產業的經營、各項家庭建設(表現為農民建房)由以前的「互幫互助」轉化為僱傭關系。在同一時段、同一區域,每個農民即可是僱傭者、又可為同時僱傭者(彼此僱工)。農村居民壯年勞動力在農忙時節經營或幫助經營家庭農業生產,農閑時節進城務工,加入產業大軍的行業。
自1980年以後,農民根據其產業重點,被冠以各種稱呼。
糧農,指以糧食生產為主導的農民(農戶)、生產組織。
果農,指以水果種植為主的農戶、生產組織,有瓜農、桃農等。
菜農,指以蔬菜種植為主的農戶。花農指以種植花卉為主的農戶。
棉農,以棉花種植為主的農戶、生產組織,主要集中在新疆和其他棉花產區。自2000年以後,從四川、甘肅和河南大量湧入新疆採摘棉花的務工農民,被媒體「名不副實」稱為「棉農」,其運載專列被稱為「棉農專列」,最多也是「季節棉農」;這些人被新疆當地稱之為「摘棉工」。
養殖戶,指以畜牧業和水產養殖為主的家庭,包括漁民牧民。
專業戶,1980年代大陸用語,多指農村地區生產規模比一般的家庭大,而且具有生產特色的家庭生產單位。如「運輸專業戶」,家庭收入來源以運輸為主,兼顧傳統糧食種植,收入大大高出當時的一般農戶,當時至少可以高出幾倍。
也有一些出身農民家庭的人因為干農活不能養家糊口或者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選擇流動到中國其他地方定居或打工,以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最多這類人,這類人以前被稱為「農民工」,為避歧視,多以「新公民」代之。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推進農業現代化被列為目標之一。在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機構代表牛盾看來,減少農民數量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他說:我們是「小農經濟」,必須正視這個現實,我們現在還有一半人在農村,約六七億人,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農民群體,那怎麼解決?必須要實現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我個人認為,最簡潔的表述就是我們把中國的農民數量減下來,至少減到20%以下。當我們減到10%的時候,我們的農業現代化就成功了。
❸ 中國農民的演變過程主要經歷了哪三次歷史性演變
1、夏商周時期中國應該是沒有農民這種特定的稱謂的,那時候的還沒有農民的產生,是奴隸社會
2、秦朝到民國地主階級與農民之間開始斗爭
3、民國到現在農民已經不是被壓迫對象
❹ 依據上述對聯,簡要敘述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的歷史變遷
建國後,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建國初期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農民所有制,實行個體經營;保護富農經濟。
原因:小農經濟影響農民生活、農村經濟發展、國家工業化的進行(客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過渡時期總路線和一五計劃的要求(主觀)蘇聯農業集體化模式的影響(外因)。
1956年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變為公有,實行集體經營,按勞分配。 成立了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 結果:農村生產資料由農民私有制變成了集體所有制,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原因:1956年起中國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黨內主要領導人的主觀願望。 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分配上平均主義嚴重。
1984年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戶經營,自負盈虧1984年以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鎮企業和非農產業。
原因:人民公社體制嚴重影響了農民生活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緩慢發展影響現代化的進程文革結束,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及其決策總結建國以來正反經驗教訓。
確切時間段分布: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實施原因: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解放生產力、鞏固政權發展經濟的需要新解放區尚未土改。
1953-1956年農業合作化運動
實施原因:小農經濟的影響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需
要和要求蘇聯集體化模式的影響。
1958-1978年人民公社化
實施原因:1956年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8年總路線提出黨的領導人主觀願望。
1978-至今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實施原因:人民公社體制的弊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
❺ 建國六十年來農村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中國社會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發生在農村。變化主要體現在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農村面貌不斷更新等三個方面。
一、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廢待興到21世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一路櫛風沐雨、一路蒸蒸日上,農民收入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足百元增加到1996年的千元,再到2018年的接近萬元大關,收入不斷跨越新的台階。
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加強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尤其是近幾年,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新產業新動能,農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農產品供給水平不斷提升,現代農業融合創新發展,農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農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三、農村面貌不斷更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的土地問題得到了解決,到如今農村的面貌又得到更好的改善,農村的環境不像以往那樣臟亂差了。
國家在農村也開始大力推行環保政策,尤其是展開了對農村污染企業的治理,凡是對環境有影響的企業都必須繳納環保稅,並且不允許隨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在農村生活區一定范圍內禁止舉辦養殖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改善農村的環境問題。
(5)中國農村的歷史變遷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
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❻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出現的重大變化
您好!
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稅費改革及農村綜合改革,再到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國農村經歷了歷史性的變革。中國農村經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的巨大轉變,中國農業從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