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圖出版社 地理七年級上冊 重要考點
初中地理知識復習提綱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則的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有長有短,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後成一點。緯線都 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長和緯線,長約4萬千米。它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習慣上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線 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以東的1800屬於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的1800屬於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國際上習慣用200W和1600E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這樣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夾角。由於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的變化。
6、五帶的劃分 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之中有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氣候終年炎熱。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氣候上的四季變化比較明顯。
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在地圖上所畫地區的范圍越小,要表示的內容越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越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圖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8、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9、等高線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0、世界海陸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71%,而陸地面積僅佔29%。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大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有歐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們習習慣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和大高加索山脈一線作為歐洲和亞洲大陸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以蘇伊士運河作為分界線。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稱為美洲。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主要位於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1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 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兩條由若干條高大山脈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條是橫穿亞歐大陸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另一條是縱貫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脈組成。
平原 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常用「一望無際」來形容平原的坦盪。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分別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亞洲的地形則比較復雜,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平原分布在大陸周圍地區。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沿岸的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帶。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後(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當中,世界陸地上大多數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氣溫,北半球出現在7月,南半球出現在1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北半球出現在1月,南半球出現在7月。一個地方的月平均氣溫最高值同月平均氣溫最低值之差,叫做該地的氣溫年較差。
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氣溫並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山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逐漸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17、降水的季節變化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附近地帶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區:在內陸地區、兩極地區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開羅;夏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國北京;冬季多雨區:在南北緯300~~40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在南、北緯400~~600的大陸西岸,全年受從海洋上吹來的西風影響的地區,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英國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一、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乾季和雨季。
3、熱帶季風氣候 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4、熱帶沙漠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1、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大致以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此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 主要位於大陸西岸的中低緯度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內陸地區,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量較少,集中夏季。
4、溫帶海洋性氣候 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陸西岸,以歐洲西部分布最廣,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19、自然資源 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是指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非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產的資源。
20、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築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乾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 四川教育出版社 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
http://221.237.164.105:8089/scpubjy/shuku_detail.jsp?bookid=1142496779420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回配光碟)答
3. 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的聯系考點
古代史
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代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對比
古代文明的交融專:中國和世界(屬西方和東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例子和影響)
近代史
新航路開辟:西方殖民者的殖民與中國的聯系,如荷蘭侵略台灣,澳門被強占等
工業革命:引發了兩次鴉片戰爭和中國的洋務運動。
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如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等,也引起了中國內部政治制度的變革,如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參戰,雖是勝利國,結果在巴黎和會上卻外交失敗,引發了五四運動。
大致就這么多吧,手打的,給分吧。
4. 急!!!誰能給我提供九年級歷史上冊的目錄(中國地圖出版社)
這是中國地圖出版社網站上的內容。第一單元 早期的人類文明
第1課 人類歷史的開端
第2課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第3課 西方文明的搖籃 第二單元 亞歐封建文明
第1課 亞洲封建國家
第2課 歐洲封建社會
第三單元 古代文明的交融與發展
第1課 古代世界的征服戰爭
第2課 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第3課 古代思想文化與科技(一)
第4課 古代思想文化與科技(二)第四單元 近代社會的開端
第1課 近代社會的曙光
第2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第3課 美國的誕生
第4課 震撼歐洲的法國大革命
探究與實踐(一)
辯論會:我心目中的拿破崙第五單元 蒸汽時代的世界
第1課 工業革命
第2課.殖民地的反抗
第3課.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4課.美國南北戰爭
第5課 俄、日資產階級改革第六單元 發展與危機交織的世界
第1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2課 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
第3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探究與實踐(二)
課堂討論:科技革命與社會轉型第七單元 世界近代科學與思想文化
第1課 近代科學的發展
第2課 近代思想文化重要名詞中英文對照表
中外歷史大事年表(約三四百萬年前~20世紀初)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本套歷史新課標實驗教科書世界歷史部分已經教育部審查通過,教材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白月橋教授主編,白教授將多年來對中學歷史教材的研究予以實踐,使本套教材與其他版本相比,具有極其鮮明的特色。本套教科書立足於學生,除了注意語言的生動活潑、內容的深入淺出外,中間還恰當地穿插設計了大量的探究性問題和一定數量的實踐活動,有利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主編、編輯介紹】
課程目標建構與歷史教材的編寫特點
【內容摘選】
【教學心得體會】
無
【本冊相關教材】 新課標
歷史掛圖
九上
5. 人教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上冊復習提綱
文藝復興(九上P58-59-60)
1、時間:14世紀—17世紀上半葉
2、最先興起的國家:義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義
4、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國別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義大利 創作長詩《神曲》,率先批評教會
達•芬奇 義大利 創作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
莎士比亞 英國 創作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四、新航路的開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歐洲商品經濟日益發展和擴大;西歐國家對東方財富的強烈渴望;奧斯曼帝國對東亞商路的控制。
2、客觀條件:指南針的應用;地圓學說的深入人心;航海技術的發展。
3、開辟的過程
航 海 家 哥倫布 迪亞士 達•伽馬 麥哲倫
開辟新航路 發現美洲新大陸 進入印度洋 到達印度 環球航行
4、影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歐洲人殖民擴張活動的道路;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殖民災禍。
5、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提示學生從規模、目的、性質、影響等方面分析比較)
航海家 規模 目的 性質 影響
鄭和 船多
人多 宣揚國威加強聯系 友好交往義舉 促進國家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
哥倫布等 船少
人少 開拓市場掠奪財富 殖民擴張活動 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殖民災禍
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軍隊,取得了最後勝利。1649 年,在英國建立了共和國,年就任「護國主」,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軍事獨裁統治。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
3、1688年宮廷政變:(P69)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國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
4、《權利法案》(P69)①時間:1689 ②目的:限制王權
③作用: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
④意義:標志著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P69)
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六、美國的誕生或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嚴重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來剋星頓槍聲:1775年4月,標志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3、華盛頓: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出生在弗吉尼亞一個種植園主家庭,一直反對英國的殖民侵略。獨立戰爭爆發後,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是司令,並領導美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斗爭,直至勝利。1787年憲法制定後,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並連任第二屆,退休後回到自己的農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獨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宣告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標志美國誕生。
5、薩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6、《1787年憲法》:1787年美國制定,規定美國為聯邦制國家,實行總統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第一屆總統。
7、性質: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質
8、意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 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推動了歐洲和拉美革命的開展。
七、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人權宣言》:制憲會議發表。它宣稱人們生來是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思想。打擊了法國封建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3、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①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
②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③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拿破崙建立,又稱拿破崙帝國。
5、《法典》: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後,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崙頒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崙戰爭:
①拿破崙的早期戰爭是為了打退歐洲的反法同盟對法國的干涉,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性質;後期乘勝擴大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則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②拿破崙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帶到了法軍所到之處,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拿破崙戰爭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崙的失敗表明,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
八、「蒸汽時代」的到來(九上P88-90)
1、珍妮機:18 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一種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
2、瓦特與蒸汽機:1785年以後,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汽船:美國人富爾頓製造。
4、火車的誕生: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1825 年,這列名為「旅行者號」的機車在英國試車成功.
5、工業革命完成:19 世紀上半期
6、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九、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九上P107-108)
1、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2、《共產黨宣言》
①時間:1848 年
②起草人: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
③作用:《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人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6. 您好,請問能將《人教版新目標初中九年級世界歷史上冊教案[75頁]很全很實用》文檔發一份給我嗎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全套教案,共61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全套教案
第一單元 人類文明的開端(1—3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 文明古人類基本情況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系。
[課時]6課時
[課型] 新授課、活動課、講評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開國大典相關多媒體、圖
第1課 人類的形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人類形成的歷史,包括人類的出現、氏族社會的產生等相關史實。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氏族社會的產生和原始社會解體等相關重點問題的闡釋和分析,使學生認識: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也是人類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尺。
[重點和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和作用。
本課的難點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的?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方式與方法]綜合啟發式教學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相關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可借用《聖經》中「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礎上設置相關提問,從而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人類的出現:
(1)講清人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三個基本階段,即「猿類」、「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個概念。「猿類」是指生活在千、百萬年以前的古代猿類,它們是人類的遠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從猿到人的過渡,他們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塊等天然工具,但還沒有進行真正的勞動;「完全形成的人」則是指已能夠製造工具、真正進行勞動的人,他們已經從動物中完全脫離出來。
(2)關於人類進化史,教師應精心設計教法,旨在調動學生去積極思考和探究。教師要善於設問置疑,引導學生從教科書和已掌握的知識中全方位、多角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作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組織系列式的議論和討論,並與教師的陳述和總結相結合。2、教師簡要介紹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背景,參加會議代表的廣泛性,便於學生理解會議的重要作用,也為學生進一步理解「人民當家作主」的含義打下基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資料片段或錄音片段,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3)關於人種的起源問題,教師可結合近現代史上帝國主義分子宣揚的「種族優劣論」和所謂的「白種人是最優秀的種族」等相關言論,引導學生積極探討人種起源的原因,駁斥「種族優劣論」的邪說。考古發現,晚期智人階段,人類已經遍布亞、非、歐、美各洲大陸,由於混血和地球各區域地理條件差別造成的巨大影響,人類經遺傳而造成的膚色、毛發、鼻唇等也極不相同,終於形成黃、白、黑三大人種。但這是外貌特徵的差異,各人種在體質和智力上並無優劣之分。人種的劃分是人類起源後在遷徙過程中隨著環境變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現代史上,帝國主義宣揚的「種族優劣論」是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服務的。
3.「氏族社會」是本課的重點。
(1)提問:「人類社會的歷史開始後,人類最初經歷的是什麼社會?原始人類為什麼過著群居生活?」引導學生看書作答,使學生對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組織有初步的了解,也為下面討論「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等有關問題做准備。
(2)講述氏族社會的產生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從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婚姻關系的變化(即從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轉變)角度去分析氏族社會產生的原因。通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
(3)利用[活動與探究]中提出的問題製成投影片,組織討論:
問題一:氏族社會的產生有什麼作用?
問題二: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點和不同點?
打出討論題後,引導學生做好准備,尋找答案。
①閱讀理解教科書相關內容及材料;②在討論氏族社會產生的作用時,教師可作適當的提示和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③討論上述問題時,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議論,鼓勵發表不同意見,再選派代表進行概括和總結,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時,可提示學生注意兩點:一是提出看法要說明理由;二是看問題要全面。
4.「原始社會的解體」是閱讀教材,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時要注意通過系列問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探究能力。例如:(1)原始社會是怎樣解體的?(2)國家與氏族組織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徵?(3)為什麼說殘暴的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
三、最後教師可用本課標題「人類的形成」作全課總結。投影圖示:
四、課堂練習:(使用投影)
五、推薦作業:製作與本課有關的自由閱讀卡。
附:板書設計
一、人類的出現
二、氏族社會: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三國家的產生:
教後記: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學會從課本中「以正文為綱,從多渠道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指導學生閱讀簡短的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第2課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歷史。包括埃及、巴比倫、印度等文明古國的相關歷史知識。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漢謨拉比法典、印度種姓制度等相關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奴隸制度的實質,提高學生認識歷史事件本質特徵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金字塔的建造、漢謨拉比法典。
本課的難點是:一是古代文明為何產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對印度種姓制度的認識。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地圖冊、金字塔的建造、漢謨拉比法典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點和不同點?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可利用課文導言中獅身人面像的故事,讓學生初步領略亞非地區大河流域燦爛而神奇的文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金字塔的國度」是本課重點之一。
(1)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7至8頁的內容及其相關歷史資料,讓學生在現有條件下獲取知識的有效信息;
(2)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有關尼羅河風光,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資料片,讓學生盡可能多角度地獲取課本外的知識信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3)組織系列討論:利用課文中[動腦筋]的欄目內容,用投影儀或幻燈機打出討論題:
問題一:為什麼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7. 名師講說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視頻
第1課人類的形成能力提升知識講解1原始社會是怎樣解體的?國家又是怎麼出現的?原因... 學生對母系氏族社會內容及特點的分析了解。考查學生對歷史原因的理性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