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有沒有姓艾的英雄人物
艾晟
艾晟,宋徽宗崇寧年間真州(今江蘇省儀征)人,曾任通仕郎行杭州仁和縣尉管句學事、秘書省校書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陳承的《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並圖經》作為參校本,並摘取幾十條陳氏的議論,冠以「別說」附入逐葯味之末,校正、增補了《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幾百年間多次以官刻頒行全國,被視為本草範本流傳於世。
艾宣
艾宣,鍾陵(今江西進賢縣)人,宋朝畫家,愛畫工筆花鳥和飛禽走獸,細至入徽,栩栩如生。宋朝時候的繪畫明顯地分為兩派,另有一派是以寫意畫為特長。
艾自修
艾自修,號雪蒼,明代鄧川中所人。與其兄艾自新同為有名的學者,人稱「二艾」。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進士,以縣令升湖南辰州知州,所至均有惠政。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 ,得到學術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後歸鄉扶喪,講學鄧川、大理、太和等地,大理三庠人士,多受陶融。
艾南英
艾南英(1583~1646)明末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字千子,號天佣子。臨川段溪艾家村(今江西省東鄉縣崗上積鄉艾家村)人。天啟舉人,策文譏刺權宦魏忠賢,罰停考三科。因深惡科場八股文章腐爛低劣,與臨川人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等力矯其弊,以興斯文為任,刻印四人文章,世人翕然贊同,人稱臨川四才子,或江右四家。清軍南下,江西郡縣盡失。入閩見南明唐王朱聿鍵,任監察御史。次年病卒。今存《禹貢圖注》。
艾可久
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歷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東副使、江西和陝西參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為官剛正清廉,在南京御史任上,巡視江山,針對豪富橫行、流民四起的狀況,彈劾不法勛貴及其豪奴多人,提出江防事宜若干,並加施行;衡州知州任上,某督撫暗囑他對一私仇者,羅織罪名,置以死地,他經過仔細核查,認為無罪可治,予以堅決拒絕,督撫以詞威脅,他義正詞嚴地回答:「殺人以媚人,我不為也」。艾可久,以良好的官德官聲,獲得了朝野好評。
艾元征
艾元征(1624—1676),字允洽,號長人,山東濟陽孫耿人,清臣。濟陽名士張稷諾的學生,歷任翰林院學士、戶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等職。順治三年(1646)考中進士,改翰林庶吉士。明年授弘文院檢討。十年()遷左春坊左庶子、兼秘書院侍讀。歷侍講學士、秘書院學士,擢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學士。十八年(1661)授國史院學士。康熙二年(1663)擢戶部右侍郎,四年轉左侍郎,九年調吏部,遷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一年晉刑部尚書。曾出京勘驗田畝,確定田賦徵收數額;請求朝廷廣聖孝,重國本,整飭官場風紀,屯田養民,緩征賦稅;主張獄無分大小,必求其合於情理和律法。著述很多,主要有《易經會通》等。康熙十五年(1676年)病逝,康熙帝特派山東布政使施天裔前往拜祭。
❷ 請問百家姓"艾"氏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艾(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於夏後氏,禹王之後,以祖字為氏。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據《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2、出自春秋孔艾之後,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
3、出自復姓改為艾氏。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姓艾斤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單姓艾氏,稱艾姓。
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來自經名首音。如清代,歸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後裔遂以艾為姓。回族艾姓從西亞遷徙而來中土.為唐時外來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蘭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肅、寧夏及江蘇等地。
得姓始祖:汝艾。根據《姓氏考略》記載,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後代,望族出自天水、隴西、汝南。但田齊有艾子封於艾山,亦姓艾氏。艾氏可追溯到 4000多年前的少康中興夏室之時。當時,輔佐少康中興大業的群臣之中,有一位汝艾,而艾姓中國人,便是這位汝艾的後裔,以王父字為氏,而稱為艾氏。另外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說,艾氏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孔艾的後代。同樣,根據《魏書·官氏志》上記載,艾氏是《晏子春秋》所載的大夫孔艾之後,望族出於隴西、河南、天水。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艾氏後人尊汝艾為艾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艾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早出現在上古西夏國王少康的大臣名為汝艾,他在當時是聲名顯赫的名門貴族,後代就取「艾」為姓。另個艾姓來自於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齊景公的寵臣名為田孔封於艾山(今山東省泰安縣),世稱艾子或艾孔,他的後代就以地名「艾」字為姓。再有一個說法是北魏時去斤氏的後代也有改為艾姓的。
三、歷史名人
艾 晟:宋徽宗崇寧年間真州(今江蘇省儀征)人,曾任通仕郎行杭州仁和縣尉管句學事、秘書省校書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陳承的《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並圖經》作為參校本,並摘取幾十條陳氏的議論,冠以「別說」附入逐葯味之末,校正、增補了《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幾百年間多次以官刻頒行全國,被視為本草範本流傳於世。
艾 宣:宋朝畫家,愛畫工筆花鳥和飛禽走獸,細至入徽,詡詡如生。宋朝時候的繪畫明顯地分為兩派,另有一派是以寫意畫為特長。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學者,江西省東鄉人,勤奮好學,博學多才,無所不通。七歲即作竹林七賢論。萬曆末,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深惡當時科場文風的迂腐,便以革新文風為己任,得到很多學者的支持。後因在鄉試中有諷刺權臣魏忠賢的言論,被處三科之內不準應試,但他的名聲卻愈來愈大。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艾千子全稿》等。
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歷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東副使、江西和陝西參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為官剛正清廉,在南京御史任上,巡視江山,針對豪富橫行、流民四起的狀況,彈劾不法勛貴及其豪奴多人,提出江防事宜若干,並加施行;衡州知州任上,某督撫暗囑他對一私仇者,羅織罪名,置以死地,他經過仔細核查,認為無罪可治,予以堅決拒絕,督撫以詞威脅,他義正詞嚴地回答:「殺人以媚人,我不為也」。艾可久,以良好的官德官聲,獲得了朝野好評。
艾元征:清朝文士,由進士而當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的高官,政績優良。
此外,艾姓名人在宋、明時期,表現較為突出。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艾若納,為吳興令時,曾大書座屏曰:「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捧折鄉胥手,何勞育大乘。」艾姓名人,還有宋代的畫家艾淑;明代的四川巡撫艾穆;明末的勇將艾能奇;清代畫家艾顯……等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地區。治所狄道,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設置,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
2、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
【艾姓宗祠通用對聯】
〖艾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脈長。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艾姓宗祠通用堂聯。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下聯典指艾姓的望族居天水郡。
-----------------------------------------------------------------
〖艾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勛戚因而斂手;
百姓賴以入安。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朝勛戚(勛臣與皇親兩種家族)與民爭田,勘實,悉歸之民。下聯典指明巡撫艾璞,詔求直言。恢復了朱瑄的老辦法,田賦徵收耗米略有下降。
-----------------------------------------------------------------
〖艾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乾德著倕和之績;
治功膺綸璽之褒。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艾預,考科舉時揮毫而就,被選拔為甲科進士。「乾德」,謂天德,上天的恩澤。相傳艾預赴鄉舉時,有老儒授他《左傳》一書,對他說:「熟讀了這本書就可以得到富貴。」而試題恰巧是其中的內容。「倕和」,指古代傳說中的巧匠。下聯典指宋代人艾中儒,至道年間任兩浙鹽官,治績突出,受朝廷褒獎。 「綸璽」,指皇帝頒發的詔令。
試宏詞以登首選;
受左傳而擢甲科。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艾晟,政和年間試宏詞科,名標頭等。下聯典指宋·艾預遇老儒授其《左傳》曰:「熟此當可取富貴。」後果中進士。
============================================================
附錄:【艾姓典故、趣事】
〖不知詩為何物〗
艾子喜歡作詩。一天,艾子漫遊到齊魏之間,下榻在一個旅館。夜間,他聽到鄰屋裡有人說話:「一首。」不一會兒又說:「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無,一夜無眠。躺到拂曉,共聽到鄰屋那人大約說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為鄰屋那人一定是個詩人,在靜靜月夜裡專心吟詩,心裡油然產生敬意,又愛那人文思敏捷,便決定結識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帶,站在門口迎候。不一會兒,鄰屋裡走出一個商販模樣的人來,身材瘦弱,一臉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憑這副尊容,哪像個詩人?也許,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問道:「聽說先生詩篇甚多,能否讓學生我看一下。」那人說:「我是一個做生意的,從來不曉得詩是什麼玩意兒。」始終拒絕拿出詩來。艾子固執地說:「昨天夜裡聽到您在屋裡說『一首』,不一會兒又說 『一首』,難道那不是詩嗎?」
那人聽了,不覺啞然失笑:「您誤會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瀉一次,夜裡找不到手紙,於是就用手揩。一夜腹瀉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說的『手』,不是詩篇之『首』。」艾子聽了,羞慚不已。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
-----------------------------------------------------------------
〖艾子杖孫〗
艾子有一個孫子,年齡有十多歲,性情懶惰頑劣,不愛讀書。艾子非常討厭他,經常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兒子只有這么一個孩子,時常擔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當父親杖打孩子時,他都在一旁含著淚求情。艾子看到兒子的可憐相,愈加憤怒,教訓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難道不是好意嗎?」邊說邊打得更厲害了,兒子也無可奈何。
一個冬天的早晨,下著鵝毛大雪,孫子在院子里摶雪球玩。艾子發現了,脫光孫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凍得他渾身發抖,直打寒顫,煞是可憐。兒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脫去衣服跪在其子旁邊。艾子見了,驚問道:「你兒有過錯,理當受此懲罰;你有何罪,跟他跪在一塊?」兒子哭著說:「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你的兒子。」艾子不由得笑了起來,饒恕了他們父子。
——明·陸灼《艾子後語》
❸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有一個 大西政權
何時清白——張獻忠,滿清誣蔑栽贓的英雄
凱迪社區 → 凱迪BBS互動區 → 貓眼看人 誰是屠蜀的真凶?
前幾日,在成都的某施工現場挖出了成百上千的人骨.據考證是明末清初大屠殺的遇難者.於是就有人又在批判張獻忠屠蜀論.然而實施果真如此么?記得早年已經有定論,滿清是屠蜀的真凶.然而近年來翻案風盛行,連尚可喜都成了促進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楷模,還得了一座紀念館.所以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出於種種目的又翻出了張獻忠屠蜀論,實在是令人憤怒!
明末清初,在四川發生了大屠殺,人口急劇減少。清朝期間所編撰的「史料」以及一些「記錄」等都把大屠殺的責任歸於張獻忠。由於清朝的統治延續了兩百七十多年,以至絕大多數人都對此深信不疑。連魯迅先生也曾批判過張獻忠是「專在『為殺人而殺人』」。
影響最大的是一本過了近百年後才出的名叫《蜀碧》的書。因該書詳細地描述了張獻忠是如何的殺人不眨眼,所以連魯迅都對書中的「記述」深信不疑而對「流賊」痛恨不已。魯迅說「那時我還是滿洲治下的一個拖著辮子的十四五歲的少年,但已經看過記載張獻忠怎樣屠殺蜀人的《蜀碧》,痛恨著這『流賊』的兇殘」。只不過魯迅「後來又偶然在破書堆里發見了一本不全的《立齋閑錄》,還是明抄本,我就在那書上看見了永樂的上諭,於是我的憎恨就移到永樂身上去了」(《病後雜談之餘》)
《蜀碧》一書的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進士,官為御林院編修。可說是滿清政府的官員,是一個御用文人,所以他的書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很值得人懷疑。
明末清初時期的張獻忠沒有像李自成那樣善待中小地主和知識分子,反倒把他們當作敵人看待,所以清軍侵入四川時支持張獻忠的人不多因此引起張獻忠憤怒的可能不是沒有。而且張獻忠在看到大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清兵又乘機入關,並很快佔了大半個中國之後,明白了天下已屬滿清再也輪不到他自己,因此而自暴自棄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但如果把造成四川「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大屠殺都歸於張獻忠,則實難苟同。因為這並非張獻忠所為,而是清兵自己所乾的好事。最後還賴到早已死亡的張獻忠頭上。
其實,只要仔細查看一下清兵侵入四川的那段歷史,真相不難知曉。
1646年,也即滿清入關後第三個年頭,滿清即宣布張獻忠已被戰死,並宣稱「破一白三十餘營。平四川」,即宣布四川平定。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滿清攻陷渝城(重慶),是在★十三年後★的1659年。
因此對四川人民的這種頑強不屈的抵抗,清軍採取了徹底屠殺的辦法作為報復。即不論是「張賊」,還是無辜的平民,一律斬殺。
「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這是1649年滿清貼出的公告!!!!!!
這種殘忍的鎮壓方式,在四川竟然持續了很長時間。為了隱瞞真相、欺騙中國人,滿清居然把他們自己乾的這些大屠殺全部栽贓給張獻忠!
試想,假如張獻忠真如滿清韃虜所宣傳的那樣,「是一個瘋狂的殺人魔王。四川交通可達的人煙稠密之處,差不多被他殺絕」,那麽,幾乎沒有人煙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
已經到了「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地步,何需「勞駕」韃虜們花費十多年時間去平定?
這不是明顯的矛盾嘛。
四川人民的反清活動被殘忍地鎮壓後,的確是到了「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地步。清廷不得不遷移湖廣的人口至四川(即有名的以湖廣填四川)。造成這種慘狀的不正是韃虜們嗎?可見當時的韃虜們不僅窮凶極惡、而且栽贓的手法也卑鄙至極。
當然越是誇張和宣傳張獻忠的「屠殺」,就越能證明真正的劊子手們的行為是「正義」的。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戰敗一方的記錄早就被毀滅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於自己的「記錄」和當時的宣傳,這樣的「歷史」代代相傳,兩百年後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不過,如上面的例子,還是可以從滿清自己的記錄里找到矛盾的地方,從而還回歷史的真面目。也有後來的出土文物戳穿了當時滿清所製造的、流傳兩百多年的謊言。
例如,有一個栽贓的著名例子:滿清的「七殺碑」傳說。滿清說張獻忠不僅殺人如麻,還在他殺人的地方立了個碑,碑上寫有:
『天生萬物以養人
人無一善以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
但後來,在廣漢的一個公共墓地里,出土了張獻忠的「聖諭碑」。碑文上卻是:
『天生萬物與人
人無一物與天
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即慈悲的上天賜萬物於人類,而人卻沒有一物可用來報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殺氣。
滿清的御用文人們,把前段留下,居然把後一句改成了七個「殺」字以宣傳張獻忠的「殘暴」和滿清的「正義」!
當然,張獻忠在四川時的確也做了很多壞事,但絕對沒有像自滿清征服全中國後所流傳的那樣,四川人都是被他殺光的。製造「彌望千里,絕無人煙」慘劇的決不是張獻忠,而是當時的滿清軍隊。
四川大屠殺究竟是誰乾的
- 南鄉子 -
關於我對張獻忠是否真如自滿清開始統治起流傳至今的那些「史料」所聲稱的,在四川進行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以至於到了「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地步」的疑問,有些網友以一些史料為依據進行了反論。但總覺得這些反論還是沒有直接解開拙文中的那些疑問,而且所列舉的這些史料也有不少讓人疑惑之處。
例如,如果四川人被張獻忠殺的所剩無幾的話,何以能在張死後抵抗清兵那麽長時間?兵源來自何方?
倘若張獻忠果真如此濫殺無辜,又如何能召集軍隊來反叛明朝?一般來說,除非反亂軍得人心,否則老百姓不會舍下性命去跟著反叛政府。張獻忠在覺得大勢已去之前,如果其軍紀不嚴,如果不受老百姓支持,如何能長期與明朝政府大軍對抗?
張獻忠是在1644年,即清兵入關的那一年入四川建立「大西國」。而清廷派兵入四川則是在1646年。既然在四川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然是想經營四川,可一「建國」就在自己的「國家」內部開始滅絕性的大屠殺的話,又如何經營他自己的「國家」?建國的意義又何在?
所以張獻忠的部隊守紀律、善待百姓的確不難想像。而且如果張獻忠真是為「殺人而殺人」在清兵到來之前就把四川百姓殺的所剩無幾的話,那麽誰來繳納稅金養活張獻忠本人及其軍隊?難道要這些軍隊自己去開荒種地?
所以倘若真有大屠殺,那麽唯一可能的是他已判明清兵基本上控制住了全國的局勢,因此感得自己無法與清兵抗衡才會自暴自棄而大開殺戒。這只有在李自成軍隊被消滅,且清兵渡過了長江並消滅了南明軍隊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可是,清軍攻陷南京是在1645年,李自成自殺也在這一年的六月。而且清兵仍然要對付南明的殘余抵抗力量,例如清兵到了1646年還在紹興與魯王的部隊作戰。作為帶兵打仗,且建立了「大西國」、又尚未和清軍進行過大規模戰斗的張獻忠應該有僥幸之心,因此很難想像他一邊建國,一邊又大肆屠殺而自毀長城。因為若真把百姓殺光了的話,恐怕連他自己的軍隊的兵源補充和給養都成了大問題。作為「大西國王」的他,這一點不會想不到。
而且,清廷在1646年正月就已發出征討張獻忠的詔書並派兵入川。在大軍壓境、自己的生存都難有保障的情形下,他不去抓住一切機會抗擊清軍,反倒有時間去屠殺散居在四川各地的平民百姓,這,可能嗎?
況且張獻忠在同年11月在與清兵的戰斗中即被殺。連他本人都親自上陣且戰死,可見他和他的部隊都是在全力防止清兵入侵而不是全力在殺百姓。
所以說他毫無理由就連無辜士兵都殺了的「史料」的真實性實在很令人懷疑(不排除小規模的處罰不滿分子,但這是在任何軍隊里都可能發生的事情)。
再者,清兵攻陷重慶是在他死了13年之後(1659年)。假如四川人幾乎被張獻忠殺光了的話,那就根本不用花如此長的時間。就算張獻忠真在四川進行過大屠,那麽可以想像僥幸活下來的老百姓對他應該是恨之入骨,那麽對前來剿滅他的清軍肯定早就有敞開大門,欣喜若狂地把清兵當作把自己從惡魔中解放出來的王師對待之心了。就像清兵擊敗李自成進入北京城時受到北京民眾歡迎的那樣。
有網友認為四川百姓抵抗清兵和張無關,因為他們抵抗的是異族入侵。可是好不容易才躲過張獻忠的「大屠殺」的四川百姓即使不像北京城的百姓那樣歡迎清兵,但也應該明白這些清軍是來剿滅曾屠殺過他們的親人、且還在屠殺他們的惡魔,是把他們從這群惡魔中解救出來的「及時雨」吧。再退一步,即使不把清兵看成「及時雨」,即使處於對夷狄的仇恨,那也應該知道他們面對的是擊敗了「凶惡的」張獻忠,且對抵抗者格殺勿論的強大的清軍,因此也很清楚假如抵抗這樣的軍隊的話,無異於以卵擊石。何況能活過張獻忠的大屠殺(如果真發生過的話)的人早已沒有了幾個,究竟會有多少人拿起武器才能抵抗清軍長達十多年的呢?
而且,對於沒有像有知識的文人那樣長期受過「華夷思想」熏陶的大多數百姓來說,千百年來不都是只要日子比從前過得好的話,誰來當政都不在乎的嗎?何況面對的又是這樣的情形!
因此,假如張獻忠真是那樣殘酷地對待過四川老百姓,那麽就算還有不少老百姓躲過了張獻忠的「屠刀」,可又有誰會相信在張死後,他們居然能不要命地「頑固拒絕」前來「解救他們」的「正義之師」長達十多年?
現在,對小生的「如果四川人被張獻忠殺的所剩無幾的話,何以能在張死後抵抗清兵那麽長時間?兵源來自何方?」疑問,有網友也承認「獻忠並未殺盡川人」,並把張獻忠的「四川大屠殺」局限為「主要指川西和川北地區」而並非整個四川。可這也無法解釋「四川人幾乎被張獻忠殺光」這句流傳了三百多年的話。而且這樣一來就等於承認了「史料」中所指控的造成「四川到了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地步」乃是張獻忠的大屠殺這一說法的確有很大的誇張。
對此,愚人網友解釋說四川人口都集中在川西一帶,「重慶規模尚不能和成都比,重慶直到蔣遷都陪都以前,人口一直都小於成都,而且重慶周圍的人口在當時也遠小於川西平原",張獻忠的屠殺使得「川西平原杳無人跡,成都空城一座。據稱,清官吏走馬上任的一些縣只剩有幾戶人家」。可是,如果人口眾多的川西真被張獻忠殺得杳無人跡的話,那還是不能解釋人口本來就很稀少的其他地方在張死後為何仍能有抵抗強大的清兵長達十餘年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一問題。
愚人網友現在也承認了張獻忠初入四川時,「部隊紀律還算嚴明,...,軍人頭纏紅巾,一隊一隊順大道田坎到各鄉,曉諭鄉民安居樂業」的事實。但又引用史料說之所以張後來會大屠殺,是因為張受了一應試舉人的污辱而把趕考的舉人都殺了因此引起了川西民極大憤怒。就算這是事實,但在封建時代,比他殘忍的一「國」之君多的是,以殺舉人來證明張的「殘暴」似乎有些勉強。
而殺舉人就能激起整個川西民眾的憤怒,就能使得廣大民眾從而響應已退守到川南嘉定(今四川樂山)的殘餘明軍的號召,紛紛拒向獻忠軍納糧,為此還「開始築堡、塢、寨自保」之類的「史料記載」,則更難令人置信。首先,當時的通信條件和今天不能相比,再加上各村各鄉甚至各族各戶千百年來過的都是自給自足、老死不相往來(無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想來往也不容易)的生活乃是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何能於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四鄉鄉民」?其次,素來不好鬥、只要不是自己活不下去就絕不會反抗的中國老百姓怎麽會因為一位舉人被殺就憤怒到了能輕易響應已退守川南的明軍的號召而紛紛拒向獻忠軍納糧、為此老百姓甚至還能築堡、塢、寨,用武力來抗衡的地步?此外,當時既無電話,也無電報,更無互聯網路的情況下,也已退守川南的明朝官兵又是如何躲過敵對的張獻忠部隊而潛入到獻忠所控制的那些地區去號召那麽多的老百姓去和張獻忠對抗的?
愚人網友引用「史料」說張獻忠和那數百萬的民宗展開了「逐堡逐寨戰爭」,那麽這的確就是戰爭了,而且規模還相當大。
還有一點:戰爭中的死亡以及堡寨陷落後對那些頑強抵抗的堡寨中的敵人予以報復乃是古代戰爭中常見之事。這和「無故大肆屠殺平民百姓」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既然愚人網友說四川的人口是集中在這些需要「逐堡逐寨戰爭」才能攻陷的川西、川北地區。那麽這兩地區的人口好歹有個好幾百萬吧?攻破這好幾百萬人的堡、寨,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張獻忠的部隊又有多少?戰死的官兵有多少?張獻忠又是如何及時補充兵員的?又如何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能把這些武裝起來了的好幾百萬人統統殺掉?所以這「史料」本身有不能自圓其說、自相矛盾之處。再者,既然說「因為這里已經是一片丘墟了,後二十多年,清或南明軍都未駐過成都和川西」,那為何又會有後面的「清人所謂平定四川沒有一年,南明軍在孫李的率領下,再進四川,並佔領了川西、川北」說法?這與前句話不是有著明顯的矛盾?
就算「後二十多年,清或南明軍都未駐過成都和川西」這句話是愚人網友的筆誤,可是,人都早已被張獻忠殺光了的川西、川北,那麽這些地方就是既無人提供糧草、也找不到人來補充兵員的地方,再加上又是不利於作戰的平原,南明軍為何還要去佔領?這不是也很清楚地說明了清朝時期的這些「史料」其實
上是有著不少相互的矛盾,有著經不起推敲的地方的?所以絕不能盲信勝利者一方的史料。
有網友還以外國傳教士留下關於張獻忠殺人的記錄為例進行反論。對此我還是有疑惑:既然張獻忠殺人不眨眼,為何還讓老外活了下來,且還讓他留下了詳細的殺人記錄?我一直沒有否認張獻忠殺過人而是認為自暴自棄後是可能殺了人。問題是:究竟是誰使四川人口急劇下降到了「千里無人煙」的地步?另外,打敗仗後,軍隊變得不成軍隊,官兵們爭先恐後逃命的現象肯定會有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嚴肅軍紀處決一些潰敗的官兵不是沒有可能。而處決時正好被外國傳教士目睹而記錄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即使是有外國傳教士留下了記錄,那麽這是否也只是他個人、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所見?一兩個人就能看到整個四川殺人的情況?能把整座城市的被殺的官兵、百姓人數都整理出來嗎?現代的法庭也是不會憑一兩個「見證人」的記錄,就斷定有過「大屠殺」的。
還有,在張獻忠「大屠殺」之前,四川的總人口為多少?應該不下數百萬吧?覺得大勢已去的張獻忠部隊,應該說如喪家之犬,可以想像其組織力和戰鬥力應該是非常低下。而且部隊人數究竟有多少也是一個問題。而若不是士氣正旺、且又保持著有效的組織能力和擁有戰斗能力的部隊,如何能把分散居住在遼闊的四川大地的眾多百姓殺得沒剩下幾人?屠殺這麽多分散居住的百姓,需要多長時間?
所以說,當時所謂「見證人」所寫的、且在清朝統治兩百七十年間都還能保存下來、直到今天還能讓今人看到的那些「大屠殺」的「史料」,究竟有多少的可信程度,實在令人懷疑。況且不少文人歷來就有對「流寇」極端鄙視的「正統觀念」,有對自己所痛恨的事物、人物極力抹黑和醜化的不良傳統!
此外,清廷所編的史料說張獻忠屠殺了六萬萬男女,即六億人,這一看就知道是彌天大謊。有人說那是筆誤,應該是600萬,即使是如此,如上所述,仍然是一個讓人懷疑是否滲入了大量水分的數字。在官方的史實記錄里都如此誇張,那麽清廷極力醜化張獻忠的行為不難想像。而且,清廷早已穩定了全國,張獻忠本人及其殘部也早被消滅,即使照實記錄、甚至稍有誇張,也不至於影響到清廷政權的穩固。那麽為什麽還要這樣做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使得四川「千里無人煙」的真正兇手就是清廷自己。因為這大屠殺的規模太大、死者太多,以至於不得不從湖廣一帶大批移民到四川,所以無法掩蓋,所以就必須把責任推給早已死去了的人,以免其統治下的國人知道真相而影響其政權安定。
這也是《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記》兩百多年都被作為禁書嚴厲禁止的原因。幸好這些記載了明末清初那段血淚斑斑的歷史的資料傳到了日本並得以保存下來,所以清末的留日學生才能在日本的圖書館里找到了這些書因此而知道了真相。這些留日學生便把它們抄寫下來大量出版,並偷偷運回國內,散發給民眾和清軍中的漢人官兵。
這也說明了能在清朝兩百七十年間相安無事,能保存到今天的關於張獻忠大屠殺的「史實」的可信程度的確讓人懷疑。
再補充說明一下清兵入北京城的情況。有網友認為北京民眾之所以歡迎清兵入城,是因為受了騙,是以為清兵擁明太子回京。長期以來,都有人這樣認為。
這是因為一些文人不肯承認事實、不願相信居然會有那麽多的漢人把他們認為是野蠻未開化的夷狄軍隊當成了解放軍這一殘酷事實而已。我也不願相信,但這的確是事實。即北京城百姓把清兵當作王師來迎接的確是因為李自成軍紀紊亂,搞得百姓苦不堪言所致。李自成兵敗撤出北京城之前,還把皇宮里精心製作的精美的金冠、黃金製作的裝飾品等全部融成金塊,裝入車中運走,臨走前還一把火燒了紫禁城。
李自成逃走後,明朝留守北京的文武大臣們在清兵尚未抵達北京城時,就主動跑到城外五里的地方,排隊迎接清兵。多爾袞從朝陽門入城時,百姓們是燒著香、跪著歡迎他們的。在入北京城前,多爾袞還向部下發出了「此次出師,乃除暴救民、滅流寇以安天下。今入關西征,不得濫殺無辜、不得掠奪財物、不得焚燒廬舍,違者罪之」。與李自成的殘暴相比,是有點「解放軍」的味道。
而且,多爾袞進入北京城的第二天,就為自殺死去的崇禎帝發喪,命令臣民服喪三日,並按中國禮法重新予以安葬。還讓明朝的官員們官復原職。並減免了很多明朝時期的苛捐雜稅。所有這些舉措,盡管有籠絡人心之嫌,但受到百姓歡迎是可以想像的。
舞劍落頭說蜀碧
張獻忠殺入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已經七輪甲申了,圍繞他剿四川的話題還是議而未決。觀點兩派:濫殺無辜說和鎮壓地主階級說,都是古今官方論調。民間還有多種說法,張獻忠殺四川的原因、端陽節插菖蒲陳艾的來歷、「南山舞劍,北山人頭落地」的超級屠技……不一而足,蔚為大觀。
四川是個移民大省,初來文化多元,久後混同,融入巴蜀文化。秦漢到明清,蜀中人口五次大換血,土著居民不絕如縷。清初以前,四川人口頂峰是南宋,有1000萬。元初殘存60萬。最近的兩次,發生在元末明初和清初,至今民間盛傳的張獻忠故事,應該是糅合了這兩次移民的血淚史的演義故事,不能簡單化地一概肯定、否定。1621-1685年明末清初四川大亂,張獻忠進出的歲月是1639-1646年,蜀人由戰前400萬降至戰後50萬,而不是正史、野史異口同聲說的他草殺七億人。
《明史·地理志》1578年四川3102073人,而《流寇傳》卻說掃盪陝西、湖廣、江西的張獻忠嗜血,入川殺應考士子、坑成都民、殺各衛籍軍98萬,又遣四將軍分屠各州縣,草殺男女六萬萬有奇,川中民盡。同一部正史,自相矛盾。被草殺的數字,竟是全川人口的225倍、全球人口的3倍!要知道,張獻忠在梓潼縣七曲山大廟指認文昌帝君張亞子為遠祖,潼川府百姓多得保全。況且那陣遵義尚屬四川,不在大西掌控中嘛,豈曰無人?
郫縣孫澍,1855年舉人,刺取新繁費密《荒書》、丹棱彭磬泉《蜀碧》拼成《蜀破鏡》卷第三下:「十月既望,獻逆命四養子之兵分路草殺,訖十二月歲除回成都,上功疏……獻忠自領者名為御府老營,其數自記之,人不得而知也。」他分男女羅列1645年12月3日到次年2月15日四路共殺七億人;老營殺人秘而不宣,要之,總不會比他任何一個養子差,那麼就算二億人吧。如此,他們75天要殺九億川人,每天該殺1200萬人,需要多少劊子手呀?須知,他已經殺死百萬軍人了,手下還有多少人馬?
我們來做個典型調查。17世紀中葉,張獻忠李自成余部、地方武裝、土匪、清軍、南明軍拉鋸作戰,四川周邊地帶人口損失較小,腹心地帶漏網百姓四散逃離,亂後回鄉,重建家園。沱江中游地處成渝要沖,方山淺丘,兵來難以藏匿,死亡慘重。我寫《資陽人口發展史》四萬字,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李世平作序指導。通過分析,大體得到一組全縣人口數據:1621年41000人,1646年25000人,1667年19000人,1685年3000人,1728年14000人。也就是說,張獻忠死時,資陽人口比起明朝最高峰,還佔61%。四川人口差點絕種,那是平定吳三桂叛亂時清軍造的孽。想想吧,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獄何等慘烈,文人一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可以誅滅九族,朝廷借口編纂四庫全書,漢唐典籍尚且逃不脫魯莽滅裂的篡改挖補,徹底毀版,何況清初滿洲屠蜀,在二百六十多年的統治中,哪個文人敢寫清軍滅蜀?白居易是個有民本思想的作家,尚且把明皇重色污衊為漢皇重色,指著隔代死屍來罵,也不敢斥責本朝已故皇帝。聯想到21世紀言論自由的今天,公開刊物上,誰都可以歸咎早已去世和失勢的領袖,誰敢對新故的什麼理論、殘喘的幾個代表這堆破銅爛鐵道半個不字?一律要說緊密團結在誰周圍、保持高度一致、高舉什麼理論偉大旗幟、尤其是什麼重要思想,你不肯那樣寫,只要你出版,編輯必須給你刪除刺眼字樣,添補什麼理論、幾個代表替作者買保險套、戴安全帽。久之,手稿朽爛消滅,誰知道哪句話、哪段話是他人強加?
同樣是清人資料,各縣家族譜牒的記載就很真實,寫譜人還在執筆,被他錄入的族人還在呼吸,他總不可能說自己的祖先、自己的家族被張獻忠殺得不留半根人毛,自己這個宗族早就徹底滅絕了吧?我祖先是1368年入川的,到我二十四代,我二十年自費收集家譜116種,祖先明初就在四川的33種,占今天血脈支系的28.4%。如果說張獻忠把四川人殺完了,那麼我們這33支明初入川的人,難道是天外閃客?今天還在續修家譜,且系明初在川者後代的,一定至少有一線血脈躲過了張獻忠、躲過了康熙滅周大屠殺,這是常識,無須論證。資陽縣1745年新舊承糧花戶3193戶,1764年4112戶,1782年19917戶,直線飆升。據粗略估計,乾隆初年全縣宗支有千種,我收百譜,不過十分之一,何況巴蜀之廣!逐一攤開全川清末、民、共還有活口的明初入川者的後裔之家譜,分年統計崇禎、順治、康熙、雍正年間死亡人口花名冊,可知多半死在1674-1685年間。我自幼聽說:「張獻忠剿四川,南山舞劍,北山人頭落地。」又說,某年端陽,農民軍來時,前鋒告知一個善人,叫他門前插掛菖蒲、陳艾,兵來不殺。這個善人照做,並且漏風,使鄰居都掛上菖蒲、陳艾,全村豁免,相沿成俗。1980年在內江讀書,老百姓說張獻忠隨父親來作小販,驢糞污染了街道,被罰清掃;他在野外拉屎,順手抓了一把草來擦拭屁股,誰知火辣辣刺痛奇癢,原來誤扯了火麻,他想:「四川草都這么毒,將來發跡,必滅川人!」1991年版《內江風情》有《義軍血染冬瓜岩》,講述張獻忠部攻打內江高橋的故事,盡情謳歌。各地縣志、家譜,或多或少涉及這些問題,似是而非,莫衷一是。我們的態度是冷靜客觀,既不要見農民起義就肉麻地歌頌,也不要見草鞋造反就污衊。
1621年10月,永寧土司奢崇明叛亂,與官軍激戰資陽東鄉小院寺九泉山。石柱土司秦良玉及其子馬祥齡率兵六千鼓行而西,北上恢復內江、安岳、樂至等縣,奢崇明部敗退。戰後,城北進士馮修吉救濟鄉里數百家。1639年12月,張獻忠部攻克資陽。1640年7月,安岳紅雨。12月,張部屯駐安岳周里場,得知官軍到來,宵遁。明總兵猛如虎選騎兵追殲張部。楊嗣昌幕下評事萬元吉與張應元扎營安岳城下,堵截張部歸路。張部由水道下簡、資,所至空城而遁。
1644年2月,資陽縣東堪嘉壩詹天裕、縣南豐裕場劉應登、羅九泰、王二溪王登俊率地方武裝保衛桑梓,與犯軍交戰。7月,張獻忠都督馬元利、軼其名率兵三萬由簡州南下,所經州縣,只剩空城。簡州知州奔成都告急。9月初,張部再破資陽,知縣賀應選不屈,他家十七口被殺。城將破,人已逃,八卦井少年王永志見母親病危,兩個哥哥先跑了,他不忍,留下送終,夜裡用繩子放下門板葬母,也鑽雅安深山。資陽諸生劉宏芳被捕,手持扇子一路唱歌,走到什邡縣西門,從容投石橋潭死。9月16日,張獻忠建大西國,稱帝,改元大順。10月,嚴令征蜀士考試,誘殺文人和家屬數萬人。又開特科,死17000餘人,蜀中文運斷絕。來年,夾江王縣令進貢鹽漬新鮮荔枝,他大怒,命令近侍王珂去誅殺。經人勸解,他下詔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王珂你回來,饒了夾江
❹ 怎樣寫關於中國古代史的論文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里,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並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著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說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說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沖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沖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盡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說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說:「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海珊,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里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說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說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沖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斗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斗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說:「階級關系——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學說。至於將階級斗爭等同於「以階級斗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著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敘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說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
❺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是誰
夏少康,夏朝第六任皇帝,夏相的遺腹子,民間有傳言杜康酒是由少康釀造。少康年少時被迫流浪,在有虞氏部落支持下,有了自己的屬地及軍隊,並娶了部落首領的兩位女兒。經過多次戰爭最後打敗了寒浞,夏朝得以復國,夏少康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推出一些列有利百姓的政策,夏朝中興。
❻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絕美女間諜,是誰
自從人類有歷史以來,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各類型較量和斗爭中,間諜、詭道、陰謀、外交暗戰和秘密結社等間接手段層出不窮。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同樣流傳著秘密戰的故事,這些故事的主角無疑是那些“無拳無勇”卻能“以聲色為戈矛 ”的絕色女諜。
關於少康使用女諜,也在清朝人朱逢甲的《間書》中有所體現:“用間始於夏之少康 ,使女艾間澆 。”不管怎樣,少康的復國斗爭,除正常的軍事手段外,詭詐的秘密戰術也可圈可點,女艾的功績更是不可被抹殺。
公元前1965 年,根據女艾的情報,少康認為全面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便率領復國大軍攻佔了寒澆的封地過邑,殺死寒澆。公元前1963 年,少康命長子杼領兵攻打弋邑,寒豷的軍隊也被擊敗,寒豷還被剁成肉醬。《左傳·襄公四年》描述此事並評論道:“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公元前1962 年,少康率大軍一鼓作氣, 乘勝先後攻克了寒浞的兩大封國,收復中原大部分地區,剩下的便是寒浞的都城斟尋了。此時寒浞年近八十,早已無力征戰,躲在深宮里不敢應戰。而其部下見夏軍勢如破竹,感到大勢已去,便落井下石,突然反叛,殺進宮中捉住寒浞。寒浞自殺不成, 被凌遲處死。少康恢復了中斷四十餘年的大夏,建都綸邑(今商丘夏邑縣),史稱“少康中興”。
少康的復國故事,史書著墨很多,而對於女艾的功績,卻絕口不提。即使是那可憐的五個字,也只是為了顯示少康的戰略遠見而已。然而,可以想見的是,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如果沒有女艾(甚至少康之子季杼)深入敵人內部,歷經千辛萬苦地搜集情報,少康很難了解敵人的真實情況,更妄談一戰而勝。而女艾這個美女間諜在少康復國之後,便銷聲匿跡了,想必少康也很難再想起她。
❼ 艾其遜是怎樣說明中國革命發生的原因的
近代中國之命運,其重要決定因素有二。在十八及十九兩世紀期間,中國人口增加兩倍,造成土地不堪負擔人口之現象。歷代中國政府之第一難題,厥維如何使民足食,任何中國政府從未就此問題,獲有成功。國民黨曾為此問題,頒行若干土地改革法令。該項法令,或行之成效未彰,或竟被漠視。國民政府之所以陷入今日之窘境,其導源於無力解決中國民食問題者,殊非淺鮮。反觀中國共產黨之宣傳,其主要部分即在使中國人民信其能對土地問題予以解決。鑄成現代中國典型之第二要素,即為中國與西方國家及西方觀念之接觸。三千年來,中國大體上不受外來影響,而自我發展其本身之高度文化與文明。即使被武力征服時,中國人民亦每能最後設法克服侵略者而予以同化。於是之故,宜乎中國人每自視為世界之中心,自認為人類文化之最高表現,適十九世紀中葉,前此隔絕中國之不可超越之城牆,已為西方國家所突破。此輩外來者期有進取精神,高度發展之西方工藝與前此任何外族入侵時所未有之高度文化。半由於上述各特徵,半由於滿洲統治之腐敗,此輩西洋人不但未被中國同化,而彼等所灌輸之新觀念,且為引起擾亂與不安之一重要原因。迨至二十世紀初葉,中國由於人口過剩及新思潮所引起之一連串實件,堪稱中國革命。中國革命在世界成文史乘上,為最偉大革命之一,其結果與後來影響如何,目前尚難預料。由於此一革命漩渦,首由孫逸仙博士繼由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之中國國民黨乃應運而生,以領導此一革命為己任。國民黨之領導地位直至一九二七年始受中國共華產黨之威脅,蓋中華共之組成,乃在一九二〇年後,受蘇聯革命思想之激動而產生者也。吾人須知:孫逸仙博士之思想及主義,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及黨的組織方面,頗受蘇聯思想與行動之影響。吾人當能記憶:國民黨與中國共西產黨曾經一度合作,直至一九二七年第二國際要求在政府及軍隊中佔有一優越地位,彼等合作始告終止。此種要求乃促成國共兩黨分裂之主要原因。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期間之中國歷史,大部分可稱為國共兩黨爭權之歷史,而共黨在此斗爭中,顯然遭遇失敗。在此時期,國民黨致力於統一之完成,與夫國家財政經濟力量之發展,確獲相當成就。在近十年來之某一時期中國國民黨開始逐漸失去其往日藉以產生之朝氣及革命熱誠,而中華共方面,則其對革命熱情轉為狂熱主義。艾奇遜首先試圖從中國的經濟狀況和思想狀況去說明中國革命的發生,在不明事理的中國人看來,很有點像。人口太多了,飯少了,發生革命。國民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共華產黨也不見得能解決這個問題。革命的發生是由於人口太多的緣故嗎?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的革命,都是由於人口太多嗎?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太多嗎?美國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太多嗎?艾奇遜的歷史知識等於零,他連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有讀過。華盛頓傑斐遜們之所以舉行反英革命,是因為英國人壓迫和剝削美國人,而不是什麼美國人口過剩。中國人民歷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為這些封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什麼人口過剩。按照艾奇遜的說法,中國是毫無出路的,人口有了四億七千五百萬,是一種「不堪負擔的壓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總之是不得了。艾奇遜在這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個希望他沒有說出來,卻被許多美國新聞記者經常地透露了出來,這就是所謂中國共華產黨解決不了自己的經濟問題,中國將永遠是天下大亂,只有靠美國的麵粉,即是說變為美國的殖民地,才有出路。「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嗎?西北、華北、東北、華東各個解決了土地問題的老解放區,難道還有如同艾奇遜所說的那種「吃飯問題」存在嗎?美國在中國的偵探或所謂觀察家是不少的,為什麼連這件事也沒有探出來呢?上海等處的失業問題即吃飯問題,完全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酷無情的壓迫和剝削的結果。在人民政府下,只消幾年工夫,就可以和華北、東北等處一樣完全地解決失業即吃飯的問題。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辦法,這辦法就是生產。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如像馬爾薩斯者流所謂食物增加趕不上人口增加的一套謬論。
❽ 艾灸的歷史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一、「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最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後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於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脈法》、《武威漢摹醫簡》中均作「久」字。「久」以後演變為「灸」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 從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現代胡厚宣認為,「我釋床,亦即庥字……字當象一人卧病床上,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現。康殷認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二、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 在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用火。陝西藍田人在100萬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跡,北京周口店人在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並已能保存火種。 《莊子·外物》載:「木與木相摩則燃」,《繹史·大古第一》載:「燧人鑽木取火,炮生為熟,教人熟食」。人們在百萬年的加工石器的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摩擦生火的事例,從鑽木、刮木等生產實踐所引起的燃燒中,逐漸獲得了有益的啟示,終於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種簡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著,如佤族用木棒上卜交互摩擦取火,苦聰人鋸竹取火,黎族鑽木取火等。 火的發現和使用跟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掌握既可使人類躲避猛獸的侵襲,可以熟食,又可抵禦嚴寒酷冬的惡劣氣候,還可將樹木等用火燃著後灸於患處,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三、灸的材料的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至《黃帝蝦蟆經》已載有松、柏、竹、橘、榆、幟、桑、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所以逐漸被淘汰,但桑樹灸在後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瘡易瘥,但艾葉熏灸則療效最著,故以後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灸療。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四、灸的適應症 灸療,起初主要是用於治療寒症的。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註:「火艾燒的,謂之灸焫」,用這種燒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 《左傳》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載,晉景公病,延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達」即是刺法。
五、艾灸療法起源於——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 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於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六、艾灸歷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里程,第一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不論是傳統艾灸還是現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之處。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雖無傳統艾灸之弊病,但療法單一,有時好轉反應太強烈,使有些客人難以承受,這正是其單一療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❾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間諜有哪些!世界歷史上最有名的間諜有哪些
夏朝的女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間諜,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記載的一位女間諜。 女艾回是一名女性將領,在夏商時期女性是可以領兵作戰成為將領的。她接受任務後,便喬裝打扮來到寒浞的統治中心,到處打探消息,了解民情。女答艾的間諜活動為少康提供了寶貴的情報,後來少康等一切准備就緒後,便迅速出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克舊都,誅殺了寒浞,奪回王位,建都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