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的趙雲
趙雲打不過夏侯傑,並無史書記載。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公元年生。書中描寫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公元194趙雲初仕公孫瓚,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磐河之戰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在三國演義的記述趙雲是一名萬人敵的猛將,他一生中與他交手的名將並不多,所殺名將則更少,就三國演義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與曹操軍作戰時斬殺「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三十餘合戰敗「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頜。
(1)中國歷史中趙雲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常勝將軍
趙雲被稱作常勝將軍的稱號在民間廣為流傳,最早的出處難以考證,明清一些學者在自己私撰的個人作品裡有說到過,但也並未直接說「常勝將軍」四個字,而是用諸如「身經百戰未嘗敗」、「無敵之將」等來表述。
1984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的評書《興唐傳》里,羅成被比為是常勝將軍趙子龍。
2008年由李仁港執導,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見龍卸甲》里,將趙雲塑造成常勝將軍。
五虎上將
五虎上將流傳甚廣,但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卻在百家講壇欄目里提出了四虎將之說,並為趙雲叫屈。
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這五人雖然各自有著勇猛一類的評價,但還並未說有五虎上將,五人共同的評價是都被比作「國之爪牙」。
五虎上將一說何時出現已不可考,元代戲曲里他們被稱為「五將軍」或「五兄弟」,《三國志平話》稱其為「五虎將軍」,《三國演義》稱「五虎上將」。
除了民間藝術,五虎將也見於一些史料記載,如《山堂肆考》、《歷代名臣錄》等,至清代,五虎將一說被收錄於《四庫全書》。
『貳』 歷史中(趙雲)是否真的存在
歷史中趙雲是真的存在。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劉備西征時,趙雲截江奪回了後主劉禪。後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陽、資中一帶,完成了對成都西南部的包圍。
漢中爭奪戰中,趙雲以微弱兵勢設伏,使曹軍撤退。建興六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戰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諸葛亮順利奪取了涼州三郡。後趙雲以兵力差距輸給曹真,但是由於他和鄧芝領兵固守,沒有造成蜀軍大敗,戰後趙雲請求自貶。建興七年,卒,後追謚為順平侯。
(2)中國歷史中趙雲擴展閱讀:
趙雲單騎救主
趙雲曾兩次救出了幼年時期的劉禪。長坂坡之戰,劉備在逃亡過程中,丟下了妻子和兒女,兩個女兒都被曹操帳下虎豹騎統領曹純擄走,劉禪及甘夫人賴於趙雲的保護才倖免於難。後來孫東吳孫權趁劉備入川時派遣船隊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帶走了劉禪。
當時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駐守荊州的治所公安,劉備的家眷及孫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為孫夫人驕橫跋扈,劉備又特命趙雲掌管內事,獲知孫夫人攜帶劉禪逃走後,趙雲及時追趕,與張飛一同在江面上將劉禪截回。兩次差點落入敵手的劉禪成為了後來蜀漢的皇帝。
蜀漢後期,劉禪下令追謚趙雲時說趙雲當初跟隨劉備的時候不但功績顯著,更是在艱難險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維等認為趙雲當時救主行為的情義是可以貫穿金石的。
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也在民間以各種形式流傳。但同時受民間藝術的影響,劉禪的形象逐漸被塑造成了「沒用的阿斗」,一些小說家卻為趙雲救主的行為感到不值,毛宗崗在點評《三國演義》長坂坡這里的時候,認為「英雄趙雲」救「無用阿斗」,還不如不救。
『叄』 求歷史上趙雲的真實記載
1、原文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穀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七年卒,追謚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謚。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謚;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謚;
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謚,時論以為榮。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
2、翻譯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縣人。他本是公孫瓚的部下,公孫瓚派劉備與田楷共同抗擊袁紹,趙雲隨同前往,為劉備掌管騎兵。
當劉備被曹操追逼至當陽長阪時,劉備舍棄妻兒向南逃走,趙雲身裹劉備的幼子,即後主劉禪,保護甘夫人,即劉禪的母親,捨命拼殺使他們母子倖免遇難。後趙雲被升遷為牙門將軍。
劉備率軍入蜀,留趙雲鎮守荊州。劉備從葭萌回攻劉璋,召諸葛亮前往。諸葛亮率領趙雲、張飛等沿長江逆流而上,平定沿途郡、縣。
至江州後,諸葛亮分派趙雲率領一支軍隊從岷江直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成都平定以後,劉備任趙雲為翊軍將軍。
建興元年(223),趙雲被升任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爵為永昌亭侯,隨後又升遷為鎮東將軍。建興五年(227),趙雲跟隨諸葛亮駐守漢中。
第二年,諸葛亮出兵伐魏,揚言從斜穀道出兵,魏將曹真急調大軍前往抵禦。諸葛亮命令趙雲與鄧芝前去斜谷抗擊曹軍,自己則率領大部隊進攻祁山。
趙、鄧兵力弱小而敵軍兵多勢眾,故在箕谷受挫,但他們隨即收整人馬固守險要,終於避免慘敗。軍隊退還漢中後,趙雲被貶為鎮軍將軍。建興七年(229),趙雲去世,被追謚為「順平侯」。
(3)中國歷史中趙雲擴展閱讀: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沖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
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死後被後主追封大將軍,謚順平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雲傳
趙 雲 生 平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書中描寫他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公元194趙雲初仕公孫瓚,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磐河之戰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在三國演義的記述趙雲是一名萬人敵的猛將,他一生中與他交手的名將並不多,所殺名將則更少,就三國演義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與曹操軍作戰時斬殺「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覽,三十餘合戰敗「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頜。劉備初到荊州時,趙雲斬殺山賊張武,搶得的盧馬獻與劉備。公元207年趙雲斬殺來犯新野曹仁部將呂曠,並以十數合戰敗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劉備丟下妻子南奔,趙雲一面抱著幼主劉禪,一面保護劉備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倖免,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在三國演義中當陽長坂是趙雲的成名戰,長坂坡中趙雲進出先後救出陷入敵陣的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夏侯恩奪得名劍青gang,斬殺曹洪部將晏明,夏侯n部將鍾縉、鍾紳,唬退張he,力戰焦觸、張南、馬延、張(豈頁)四將,在曹操軍陣中往來沖突,如入無人之境,共斬曹營名將50餘員,當時曹操亦贊曰:「真虎將也!」。諸葛亮對於智勇雙全的趙雲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借東風畢後就是依靠趙雲接應,那時趙雲射斷吳將徐盛船上篷索,也顯示出了他過人的射技。劉備到東吳娶親時,諸葛亮也放心地將保衛工作交給趙雲,而趙雲也不負所託達成了諸葛亮的計謀,這也是與趙雲本身謹慎細致的個性分不開的。孫權為了奪回荊州所使用長使張昭的計謀,欲將劉備之子劉禪作人質換取荊州,「趙雲截江奪阿斗」更是他勇武與見識獨到之處。公元211年趙雲入川沿江西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攻克成都後,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因劫糧被魏將張he、徐晃圍困,趙雲於漢水營前往接應,斬殺魏將焦炳,沖入曹軍重圍,戰退張he、徐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趙雲救出黃忠,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見亦驚嘆:「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後在漢水以拒曹軍,佔得曹軍營寨,劉備贊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公元223年,趙雲升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再遷為鎮東將軍。公元225年,南蠻叛亂,趙雲、魏延為大將隨諸葛亮征討南蠻,趙雲斬殺三洞洞主之首金環三結。在三國演義里趙雲於公元228年隨諸葛亮北伐,在鳳鳴山與西涼魏將韓德一家作戰,趙雲刺死長子韓瑛,刺倒四子韓琪,射死三子韓瓊,生擒二子韓瑤,後再刺殺韓德(滅門?),威震諸軍,而此時趙雲年已七旬。三國志里公元228年趙雲與鄧芝與魏帥曹真對陣,兵少敵強,在箕谷失利,但由於趙雲召集部眾,固守陣地,不至大敗,撤軍後趙雲被降為鎮軍將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因馬謖失守街亭而撤兵,趙雲、鄧芝斷後,趙雲抵擋郭淮,刺死蘇喁,殺退萬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亦無遺失」。公元230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追謚為順平侯。在三國演義中縱觀趙雲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與他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則顯得不如他了。趙雲有二子,長子趙統,承襲父爵,官至虎賁中朗,督行領軍;次子趙廣,任牙門將,隨姜維出征,參加沓中之戰陣亡。
『伍』 歷史中有趙雲這個人嗎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
趙雲(?-229),東漢末年,常山真定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專歸劉備。曹操取荊屬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在漢中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大辭海》中國古代史卷。
『陸』 歷史上真實的趙雲是怎麼死的
趙雲是病死的。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版八尺,姿顏權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謚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謚趙雲為順平侯。
『柒』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三國演義》中的趙雲這個人嗎
中國歷來史上有趙雲這源個人。
簡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謚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謚趙雲為順平侯。
『捌』 趙雲在歷史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趙雲:趙子龍。河北常山真定人,(156---229) 趙雲是廣大三國迷最愛的人物。他的一生論傳奇色彩不如諸葛亮,論史書記載也不如一些大將,我們都不用說關羽,張飛之流。就是比曹操手下的樂進,李典之流也不如。可大家還是喜歡他。羅貫中甚至僅僅根據《三國志》中寫的趙雲長坂坡救得先主妾甘夫人和劉阿斗這一句話,就寫出了長坂坡一大篇幅,還說他沖殺了一天一夜,殺死曹將五十四員,簡直就成了戰神。更將他譽為白袍小將。(沖長坂坡的趙雲少說也要五十了,他可比劉備還大)所以才有了一呂二趙三典的說法。 為什麼一個在史料上不怎麼出名的人在現實和民間的口碑這么好,好到了大家都喜歡他的地步呢?而且,翻看各種三國文章,對豬哥哥都有不滿,卻基本上沒有對趙雲不滿的。作者認為這一,趙雲個性從不張揚。上下的人對他都是無可挑剔。上絕對服從命令;下,愛護士兵,沒有架子;《雲別傳》中敘述,劉禪追封眾功臣的謚號,命姜維等人商定趙雲的謚號,姜維他們就說:大將軍雲昔從先帝,勞績顯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謹按謚法,柔順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故應追封他為順平侯。這段評論可以說是對趙雲個性的描述,也說明了趙雲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點不壓於關,張等人。這二,趙雲真心為民,一心為國。這點有幾個地方都有表現。在他離開袁紹轉向公孫瓚,公孫瓚問他「聞貴州人皆願隨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那時的袁紹勢力要強大的多。趙雲答曰「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當時的情況,袁紹雖然勢力強大,但民眾的生活並不好。反而,公孫瓚因為開始了屯田之法,他境內的民眾的生活反而不錯,所以趙雲才有「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的說法。而趙雲當時投靠公孫瓚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公孫瓚對匈奴等入侵者的抵擋。想必當時趙雲將公孫瓚視為民族英雄般的人物吧。所以趙雲投效公孫是為了民眾;還有一件是劉備入主成都後,意欲將當時獲得的豪強土地和財物,成都的房屋田舍進行大分配,賞賜為他奪取益州的功臣。全場的文武(包括豬哥哥和法正等)都沒人說話,只有趙雲駁回,說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而。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昂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如果不是真心為民,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語。說趙雲一心為國,史書上的記載並不多,但寥寥幾句話已經說明了問題。這是在劉備要大舉舉兵,征討孫權的時候。諸葛亮等也勸過,不過他們都是從實力對比和戰略上來說的。可趙雲的話不一樣,他說「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雖身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說的明白。你劉備向來以恢復漢室自稱,現在你不去攻打篡漢的魏,卻要攻打承認漢之正統的吳侯,實在是讓眾人不解。這里故且不提趙雲所說的攻打魏是否會成功,他將曹操看成國賊是否正確,就這件事情而言,可以看出劉備之假,趙雲之真心為漢也。這三,戰場上的趙雲是將智、勇、仁,愛,集於一身的人,而不是神。這樣的武將歷史上的人物數都數的清楚。史記:每次作戰,趙雲都身先士卒;陷於包圍,只要有一個士兵還沒出來,他就會回身去救;對待敵人,只要沒有反抗,他就不會再去傷害。這樣的人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所以,不管當權者將三國中誰提到神的高度(比如關羽,諸葛亮等),趙雲永遠是百姓心中的最愛。他是百姓的英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一個在我們身邊最需要的人,我們的兄長和朋友。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
『玖』 請問歷史上的趙雲是什麼樣的人物
1.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2.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3.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4.除此,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劉禪下令追謚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謚趙雲為順平侯。
『拾』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真的趙雲這個人物
有,只是沒有演義中那麼神奇就是了。不過武功好,加上人長得帥,還深得劉備信任,這三點是毫無懸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