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關於中國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結論

關於中國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結論

發布時間:2021-03-05 09:10:20

Ⅰ 關於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陳。

有一次,我看語文書上一篇課文叫《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看完後覺得姓氏也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 了解陳姓的來源和陳姓的歷史名人

2、訪問有關人士,收集陳姓的名人故事。

3、通過各種途徑,了解陳姓的人口和分布的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體內容包括書籍、報刊、雜志、上網等。

爺爺的講述:陳姓族譜在江蘇溧水保存一卷較早的陳姓族譜。

電視、廣播:歷史上陳姓名人陳獨秀,陳景潤,陳三立,陳毅、陳子昂、陳勝

陳姓的來源,陳氏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氏,在海內分布極廣,按人口統計為第五大姓,陳姓人口數量,據統計陳姓人口總數將近一億。



四、結論

1、我國的陳姓源遠流長,傳說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找到了舜帝的後裔,武王把大女兒嫁給他,封他為陳候,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陳候死後,謚號陳胡公,陳氏就是他的後代,歷代視為正宗。

2、在歷史長河中,陳姓人才輩出,有政治家陳獨秀、數學家陳景潤、詩人陳子昂、軍事家陳毅....等等,我為陳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陳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五大姓氏之一,據上網調查,目前陳姓人口總數將近一億。

金卓的話:我為自己是陳姓人而感到驕傲,立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我的「足跡」!

Ⅱ 關於史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史這個姓氏的由來和歷史:來源有五:1、出自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後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2、出自周太史佚之後。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於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並稱為四聖。由於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史姓分布史氏以官為姓,先秦列國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史氏就相當廣泛地分布於全國各地。西漢時有魯國人史恭,其孫史丹自魯(今山東曲阜)徙居杜陵(今陝西長安縣西北)。史丹曾孫史崇,東漢初舉家遷至溧陽(今江蘇高淳縣固城鎮)。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後代,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台縣)。史丹後代又有一支遷至高密(今屬山東),還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陝西西安)。此外,西漢末有沛國人(今江蘇沛縣)史岑,又有史立因罪遷合浦(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東漢時,史通平遷居青神縣(今屬四川)。今河南開封、洛陽、民權皆有史氏;唐五代時,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還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後,史氏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新加坡等國家。郡望堂號堂號:"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書、大學士督師揚州抗清。當揚州城危的時候,史可法給老母個妻子寫了遺書,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命副將史德威做他的兒子。並且交待說:"我死後,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邊。"城破以後,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殺他。德威哭著不肯殺,結果被清兵俘虜。被俘後,清人勸他投降,他堅決不屈,壯烈殉國。郡望:健康郡:十六國前涼置郡,治所在今甘肅高台西南。北朝魏廢。宣城郡: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高密郡:西漢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國,治所在高密。西晉復置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市東)。京兆郡: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內右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史姓家譜全國:史氏譜錄合編八卷江蘇:史氏吳中派族譜不分卷、吳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遷淮史宗譜不分卷、古豐史氏長房族譜三卷、常州史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浙江:餘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譜九卷、餘姚史氏宗譜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東錢堰史氏宗譜八卷、澄江史氏支譜十卷、鄞東韓嶺史氏宗譜二卷、鄞東上水橫街史氏支譜十五卷首一卷山東:史氏家譜不分卷、樂陵史氏家譜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湖北:史氏宗譜六卷、史黃氏宗譜十卷湖南:史氏宗譜九卷、史氏續修族譜十五卷首三卷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譜十卷歷史名人史可法:抗清名將。在兵困揚州時,他拒降固守,奮戰到底,不幸英勇就義。史孟麟:明朝理學家。他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參與東林書院講學。史 魚:春秋時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臨死時,還勸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後人稱為"屍諫"。他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史 籀:周宣王時書法家,相傳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命題。現狀: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八十五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零七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9%左右。史氏族人大舉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至唐末五代時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族人分布。宋朝時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族人分布。至明朝時期,史氏族人已經廣泛分布於今湖北、安徽、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基本上遍布江南。清朝以後,史氏族人有遷往海外者,僑居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等國家。今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東為多,這兩省史氏約佔全國史氏人口的35%以上。這個上面的資料很全,可看下:

Ⅲ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越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總人口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第一個來源:源於嬴姓
源於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
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
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概括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征,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沉湎女色,使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於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紂王的錯誤,勸他改正,結果因此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國人(今河南淮陽),想逃回娘家,又怕連累娘家人,於是便往豫西方向逃。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餓得奄奄一息。可是,這一帶荒無人煙,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後,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今河南鹿邑東部)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紂王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第二個來源:他族改姓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平定哀勞夷後,曾賜當地各少數民族以趙、張、楊、李等姓。
北魏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全面漢化政策,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歷代皇帝賜予的姓,如李、達、答、張、白、沐、陝、鄭、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中國並定居;十三世紀以後又有一部分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在與漢、維吾爾、蒙古族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族,又稱「回回」。回族散布面廣,主要與漢族雜居,以西北地區及河南、河北、山東、雲南、安徽、遼寧、北京等省、市分布較多,約有七百三十萬人。李氏在回族中所佔比例較高,有些直接來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詞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來中國後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第三個來源:他姓改李氏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數以上在貴州,其餘分布於湖南、雲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等省,與其他兄弟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約有五百一十萬人。李氏在苗族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寧地區的苗族中為大姓之一。漢姓為「李」、苗姓為「孟恩路」,這是他們實行「子父連名制」的一種特殊寫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產物,有的已與李氏的原義無關。例如,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由張秀眉領導的貴州苗民起義中有個起義軍將領叫李洪基,但他並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語名字「擬」的訛寫,而「擬」在苗語中意為水牯牛,「洪基」為「彎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彎角水牯牛」。據有關學者考證,清朝官府在登記戶籍冊時,用同音的漢姓代替男性戶主的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漢姓。苗族中的一些李氏,就是這樣產生的。
(2)壯族
壯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成,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約有一千三百四十萬人,其90%以上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部分居住在雲南、廣東等省。李氏在壯族中人數較多,曾出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如太平天國著名將領李開芳、李錦貴、李文彩等,均為壯族李氏人。
(3)瑤族
瑤族主要由古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發展而成。約有一百四十五萬人,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五省區的山區,其中廣西瑤族人數約占總數的70%強。李氏為瑤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瑤族原有十二姓中居於第五位。瑤族李氏根據血緣遠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稱呼,輩分稱謂有「本頭」、「巴比」、「九古」等。瑤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壓迫的精神,清朝有廣東八排瑤民反清首領李英,還:有湖南瑤民起義首領李元發。
(4)白族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並散居於雲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貴州省畢節等地,1982年統計約有一百十三萬餘人。唐朝史學家杜佑,曾任嶺南節度使,熟悉南方少數民族情況,他所撰寫的《通典》中記載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數十部落……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據山川,不相役屬。」從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賜給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以張姓時,又賜各酋長楊、李、趙等姓。這又說明一千七百多年前雲南白族已有李氏。三國以後,有不少李氏漢人徙居雲南,久而久之,與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貞觀年間的「西洱河蠻」中的楊、李、趙等姓,都自稱本來是漢人。難怪有人說雲南的李氏不容易分清誰是漢族還是白族。在歷史上,白族李氏曾涌現出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物,如宋朝大理國有大臣李紫琮,明朝有文學家、史學家李元陽,清朝有學者李倬雲、李根雲、李崇階等。現在,李氏仍為白族四大姓之一。
(5)畲族
畲,意為燒榛種田,即在播種之前將田中的草木燒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因從事畲耕(即刀耕火種)而得名,他們自稱「畲民」或「山客」,約有三十八萬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六十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他們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業,長期和漢族人民雜居,關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縣畲族族譜中記有「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盤、藍、雷、鍾、李有三百六十餘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為鄉道官,由海來閩」,這說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元末有福建農民起義首領李志甫,據說就是畲族人。
(6)猶太族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公元前十三世紀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來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公元前十一世紀建立以色列王國,創猶太教。公元一至二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絕大部分被趕出住地,其中散入歐洲的受到迫害屠殺,或與當地民族結合。猶太進入中國,約始於唐朝;有較多的人來中國,是在北宋中葉。北宋時進入中國的這一批猶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紀七十年代離開猶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買地區,在那裡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後,於十一世紀中葉或後葉,又循海道向東推進,到達了中國。他們來到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向皇帝殷勤致意,並進貢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們的貢品,同意他們「留遺汴梁」。於是,這一支猶太人就在開封定居下來,並分別取了漢人的姓。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猶太人散居於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但人數最多是住在開封的猶太人。住在開封的這一支猶太人移民,以李氏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聶、金、張、左、白等十七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在開封上市子東南(今河南開封南教經胡同)購置土地,建築寺院,取「清者精一無二,真者正而無邪」之意定名為清真寺,通稱禮拜寺,作為開封猶太人宗教活動的中心。這所寺院是中國歷史上創建最早、保存時間最長、最為著名的中國猶太人的禮拜寺。到了明朝,開封猶太人進入鼎盛時期,教徒發展到五百餘戶,約四千餘人。明崇禎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軍掘黃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義軍,使開封淪為澤國,開封猶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開封城時,倖存的猶太人才隨同漢、回民返回開封,後又在寺院舊址上重建了清真寺。清初,開封猶太人有李、艾、趙、張、高、金、石七大姓,李氏仍居首位。現在開封猶太人尚有四姓,仍有李氏,他們已完全接受了漢族文化。
(7)蒙古族
源於陳蒙古八旗李雅拉氏,原居於丹東岫岩奇風嶺地區,後取其姓首字諧音漢字「李」為氏,隸屬鑲紅旗蒙古。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駐守岫岩奇風嶺一帶,今後裔散居於岫岩湯池、鳳城賽馬等地。
(8)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主要源自賜姓。
據《中國歷代回教名賢事略》中記載:唐朝時的「李光顏,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因世有武功,賜以國姓榮之。」
五代十國前蜀的李舜弦(詩人)、李徇(文學家、葯物學家)、李成三兄妹,本波斯人,其先於隋朝時來中國經商並定居,後封官入仕後賜給了李氏。於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經宣武軍節度使盧鈞薦舉入朝策試,並於次年被授進土及第的李顏升;唐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被封為懷化將軍的李珂末均大食國人,其姓也是及第受封後的賜姓。唐朝時,門第森嚴,等級分明,姓氏族譜志書均是皇帝「頒詔冊定」的,故「國姓」是不敢冒用的。
賜予回族的李氏,不僅唐朝有,明朝也有。如初以翻譯外國文書後被升為錦衣衛指揮的哈只,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朝廷浩封時,因無中國名,故賜姓李(誠)。
此外,有個別的李氏則是源於改氏。《閩書?方外志》中記載:明朝的李蟄,原本姓林,但祖上「性剛正不撓,為執政所嫌,從容畢命於福州」,其後便改氏「李」了。在清朝,內務府回回族人尼亞咱改氏為李,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得姓始祖:李利貞。
顓頊的後代皋陶,在堯舜時擔任掌管刑獄的理官,皋陶斷案非常准確,從未出過差錯,在當時名聲很大。他的子孫世襲了「大理」職務,並以官為姓,稱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後代理征因辦案公正,得罪了紂王,被暴君無故處死,其妻帶著兒子利貞逃難,一路上以木子(木子即李樹的果實)為食才得以活命。為了不忘這段蒙難的歷史,記住「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貞的母親決定將「理」姓改為「木子」構成的「李」姓。李利貞從而就成了李氏的得姓始祖。
李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西北和東北地區。
在中國歷史上,李氏稱帝稱王者多達五十八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第四個來源:虎圖騰說
源於虎圖騰說。此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龔維英著《原始崇拜綱要》中說:李耳亦楚語,即虎。老子故國陳,滅於楚,故得為楚人。陳屬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應是陳楚民間對虎的俗稱。今陳地民間相傳,老子生於庚寅年,屬虎。當時苦縣一帶方言稱虎為「狸兒」,故親鄰戲呼老子為狸兒,後漸演變為「李耳」。
第五個來源:老姓說
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唐蘭:《老聃的姓名和時代考》,《古史辨》第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
唐蘭明確地說明:老子並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同意唐蘭之說。高亨對此說有進一步的考證,他在《老子正詁·前記》中說: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條證據:
一、先秦舊籍如《莊子》、《荀子》等,對孔、墨等人皆舉其姓,稱「孔子」、「墨子」,獨於老子則稱「老聃」而不稱「李聃」;稱「老子」,而不稱「李子」,所以「明見老子原姓老矣。」
二、「古有老姓而無李姓」。《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無李姓。《史記·循吏列傳》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戰國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
三、古人姓氏多無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變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
四、「古韻『老』屬幽部,『李』屬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證幽部、之部音韻通諧。最後,他說:「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即聲母為L),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
依高亨等人的說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來,而是源於老姓。高先生從音韻學的角度引證甚詳,有說服力。

Ⅳ 關於尤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作文素材。

我們剛寫完:研究報告的結構一般包括如下部分 (一)導言 導言要求簡明扼要地闡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該研究課題提出的緣由;研究這一課題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現狀、問題和發展趨勢;該項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 鑒於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內容,有人也直接以「目的和意義」「問題的提出」作為該部分內容的標題。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的介紹主要是讓讀者了解課題要解決什麼問題以及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 研究方法的介紹主要包括:研究設計的組織形式;研究對象的取樣和選擇;研究因素的實施與控制;研究資料的收集處理的方法與手段;研究所採用的特殊設備、工具等。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研究結果很重要,能夠量化的最好要用數字說明,不能量化的要用一些案例來說明,不要搞一些抽象的說明,給人的感覺空洞。數據可用表格的形式。對比實驗還要對數據進行前後測驗和統計檢驗。 對取得的結果可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和歸納。 (四)問題與討論 對在研究和實驗中沒有完成的問題和原因可以在這一部分說明,對實驗的結果是否有推廣價值也要進行說明。這一部分也常常以「分析與建議」、「建議」等作標題。 在分析和討論中,可以引用一些理論與說法,可以提出一些改進教育或教學的建議和措施,可以提出個人的一些想法與思考,也可以提出由於該項研究而發現與產生的新的問題、新的設想,以留待進一步研究。此外,在這部分還常常對該項研究的方法設計進行必要的反省、分析和討論,如果變換研究方法可能對研究結果帶來哪些變化等。 (五)結論 結論必須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什麼問題尚待研究。有的研究報告可以不寫結論,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對研究結果開展一番討論;有的包括可以提出若干建議;有的報告不專門寫一段結論性的文字,而是把論點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個部分。 (六)其他 1. 附錄 附錄主要包括下面三項。 (1)引文注釋 引文注釋分為頁末注(腳注)、文末注(段落注或篇後注)、文內注(行內夾注)和書後注四種。 (2) 參考文獻 通常以「主要參考資料」,或「主要參考文獻」為小標題,下面開列出文獻資料的目錄。 文獻資料的目錄的書寫方式是用[1]標注一個阿拉伯數字,然後列出作者姓名、文獻名稱、出版單位、出版時間。 如: 【1】 增俊著.當代西方學校德育教育.廣州:廣東出版社,1993 【2】 [德]庫爾特勒溫著,竺培梁譯.拓撲心理學原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原始資料 「原始資料」系指研究中所搜集到的重要原始資料,如某些測量的結果和有關研究的定性觀察材料,調查問卷等;也應在附錄中簡明、准確、清楚地加以介紹。 2. 摘要 研究報告舉例 要慎重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 ——天津市普及12年義務教育的論證報告 (提綱) 一、問題的提出 1994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實現普及9年義務教育,1999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在新世紀的前十年,天津市應該「高標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還是「實行12年義務教育」? 二、義務教育與普及教育的不同 1. 經費來源不同 2. 法律依據的不同 3. 盡義務的不同 4. 就業的不同 三、世界各國實行義務教育的情況分析 表1 世界各國實行義務教育年限一覽表(略) 世界上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只有13個國家或地區,這13個國家的人口加起來還不足一億人,相當一個河南省。 從以上提供的數據可以說明如下問題: 第一,經濟發達國家或地區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限一般都比較長,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依託 第二,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大部分普及了高中階段的教育,但不一定實行12年義務教育 第三,義務教育需要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所以各國對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持慎重態度 實施義務教育,不僅是入學年限問題,而且必須考慮教育質量,教育質量在一定意義上取決於資源投入水平。一些發達國家之所以在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方面很謹慎,重要的因素是考慮到政府有無提供強有力物質保障的可能性。 從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世界上只有13個國家實行了12年義務教育。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沒有實行12年義務教育可能是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對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持慎重態度,因為這需要大大增加對教育的投資才行。二是可能他們認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一定採取義務教育的形式。 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目前已經普及了高中階段的教育,甚至有的已經普及了高等教育,但並沒有實行12年義務教育。從他們對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資來看,並不是不具備12年義務教育的條件,而是沒有這么去做,可能考慮到有必要讓受教育者承擔一部分教育費用。 從對世界各國實行義務教育的情況的分析,我認為天津市要慎重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這是從對世界各國的情況分析後得出的結論。但我們國內北京市已經提出了「力爭到2010年,在全市分期分批實行12年義務教育」。我們天津就不能嗎?但我也同時注意到同為直轄市的上海市沒有提出實行12年義務教育,上海市提出「在新世紀的前10年裡要普及高質量、多模式、可選擇的高中階段教育。」所以我們有必要把天津市的教育與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教育作一比較,才能准確地定位天津市教育的發展。 四、天津與北京、上海教育情況的比較 1.天津市民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低於北京和上海 2. 天津市對教育的投入要低於北京和上海 3.天津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投資低於北京和上海 4. 我市高中階段的教育投資也遠遠低於北京和上海 五、結論 以上我們分析了世界各國實行義務教育的情況,並把天津市和北京市及上海市的教育情況作了對比,認為天津市應慎重延長義務教育的年限。盡管北京市提出了力爭在2010年分期分批實行12年義務教育,但天津市的經濟收入和對教育的投資都與北京市有較大的差距,雖然上海市沒有提實行12年義務教育,但天津市與上海市的差距也比較大,所以本文認為:市委市府在2001年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高標准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的奮斗目標是比較切合實際的。例如:調研項目: 1.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聽課效率的關系。 對於學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每個學生的聽課效率都是不同的。當學生的聽課興趣不同,聽課效率往往不同。那麼,學生的興趣對聽課效率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呢調查數據如下: 學習興趣\學習效率 90%以上 70-90% 50-70% 50%以下 喜歡 76人 18人 6人 0人 一般 53人 34人 10人 3人 不喜歡 11人 40人 35人 14人

Ⅳ 作文關於沙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的民族,他們從抄唐代開始經由陸路與海路各自的地方來到中原生活,並漸漸與漢人同化。大約於距今600年前的元末明初,今日的回族人口開始成型。651年伊斯蘭教正式傳入中國,大批穆斯林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西安等城市定居,建築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禮拜寺。當時他們被稱為蕃客或土生蕃客,至元代被稱為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為回回人的一部分。回回一詞初見於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和南宋彭大雅《黑韃事略》中,主要指蔥嶺東、西處於喀喇汗朝統治下的回紇人。元代回回是對伊斯蘭教信仰者的通稱。明代稱伊斯蘭教為回教,稱其教徒為回回人。清朝至民國年間凡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統稱回或回回。回族主要來源則是13世紀初葉,大量被迫遷來中國的中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後來同漢族人、維吾爾人、蒙古人融合,形...

Ⅵ 關於姓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馮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就我一個人姓馮,乃至全年級也沒有幾個,著名相聲演員馮鞏也是我們馮氏的驕傲。因此,我要對馮氏的歷史和現狀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 閱讀姓氏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馮氏的來源和馮氏的歷史名人。
2.通過多種途徑收集馮氏的名人故事。
3. 走訪有關部門,了解馮氏人口的分布情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來源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馮氏的人口
馮氏是我國常見姓氏分布廣泛,約有832萬人,約占漢族人口的0.64%,
聽爺爺講述
馮氏的分布
馮姓是我國常見姓氏,分布很廣,約有832萬人,約占漢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陝西杜城郡,福建長樂郡,陝西始平郡,河南穎川郡,山西上黨郡,陜西京兆郡,河南弘農郡,河北河間郡。
報刊、書籍
馮氏人口的比例在《百家姓》中的排行
在百家姓中列第九位。馮姓在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上網
馮氏的名人
馮驩,馮奉世,馮異,馮跋,馮道,馮延巳,馮子振,馮惟敏,馮夢龍……
四﹑結論
1、一世紀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初封於畢,繼封與馮城。其後代逐有馮氏。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後代。馮簡子是鄭簡公時鄭國的重要大臣,被封在馮,他的後代用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因為這些,所以馮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居第27位,人數居多。
2、馮氏家族是一個很傳統的家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們馮氏的後代創造了馮氏族歌,寫了很多的馮氏族譜,讓後代大開眼界。
3、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馮氏人才輩出。這值得我們姓馮的同胞們為祖先創造的輝煌而驕傲啊!

Ⅶ 鍾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最後的結論怎麼寫

鍾姓的歷史和現抄狀的研究報告最後的襲結論怎麼寫
我來答
錢被偷了1
LV.1 2020-03-18聊聊
一、鍾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中國姓氏群體,尊鍾烈為得姓始祖。鍾姓源出有四:源於姬姓,屬以邑為氏;源於瀛姓,屬於以國名為氏;出自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二、歷史上鍾姓名人不多。有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人鍾子期,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
三、鍾姓在當代姓氏人口排名為列第56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62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0.35左右,主要分布於廣東、江西、四川、廣西等省區。

閱讀全文

與關於中國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結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