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

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

發布時間:2021-03-05 09:01:53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2次科技發展的黃金時期,分別是哪2個時期

1、兩漢時期;抄

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民族政治經濟聯系加強,科技由此得到發展。

天文學家制定出「太初歷」,作了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並發明製作了地動儀。

數學上編成《九章算術》。

編定出《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名醫華佗發明了麻沸散,醫聖張仲景著有中醫的重要經典《傷寒雜病論》。造紙術的發明等。

2、兩宋時期;(北宋和南宋)

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且城市經濟、工商業及海外貿易比前代發達,我國科技也因此發展起來。

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三大發明完成和發展並傳到歐洲,影響人類歷史進程。

建築技術有較大發展,如獨樂寺、木塔、盧溝橋、元大都等。

天文歷法獲得空前發展,十二氣歷等在當時居世界領先水平。

(1)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擴展閱讀:

中國科技史源遠流長,中國的科學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浩若煙海的科學技術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就最大的是農學、天文學、數學和中醫學,誕生了諸如「四大發明」等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眾多科技成果。

中華民族在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中,在不斷地進取,不斷創新。

㈡ 中國的科技發展--從前與過去

神話傳說中有 後羿與嫦娥的美麗故事,這個你該知道,不再贅述。
第一版個想到利用火箭飛行的權人——明朝的萬戶

火箭是現代發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祖先首先發明的。起始,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放煙火時使用,到13世紀,人們把火箭用作戰爭武器,以後傳入歐洲。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明朝的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准,最早的載人航天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的想法現在看來很可笑,然而在那個時代卻是富有創造性的,他的基本方法和勇敢精神受到人們的肯定和敬仰。他既考慮到上升的工具也考慮到安全下落的降落傘——風箏,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為紀念萬戶,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㈢ 中國古代科技和現代科技對比,有何差異

一、古代科技的發展多與農業相關,大部分都是圍繞農業發展需要而開展的 。如鐵器的使用,最先應用到了農耕,就算後來在戰爭中廣泛應用,戰爭的目的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耕地和勞動人口。

現代科技是圍繞工業、商業、電子信息等發展的,現代科技以資本為紐帶來謀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二、古代的科技發展主導力量來自民間,且科技應用於實踐的速度慢,且更新時間長。 現代科技的發展多由政府買單,且更新速度快,用用周期短。

三、在世界范圍來說,古代科技在兩千年前有四個文明圈,其後直至17世紀都是以亞洲為中心。近現科技中心則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現代科技中心有回轉太平洋沿岸的趨勢,且在全球范圍內各地區都有不同的科技專長。

現在中國的科技某些技術以達到或超過世界水準,其中不乏自主研發和具有知識產權的高科技類。而今全球科技日新月異,人的道德,素質也應一同隨之進步,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不是倒退。

(3)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擴展閱讀:

科學、技術、生產日益結合為統一體系

科學技術化與技術科學化,使當代科學技術在物質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強,已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第一要素。

當代自然科學已不再是作為生產推動的結果,跟在生產實踐的後面,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而是走在生產的前面,為生產的發展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准備各種前提條件,形成了科學一技術一生產的發展順序。

同時,從獲得基礎科學知識開始,經過在技術方面的實現,然後在生產上得到應用,並收到經濟效益這一全過程的周期也大大縮短,使科學技術迅速成為直接生產力。

因此,在現代生產發展中,科學生產的科學技術化的發展趨勢,逐步形成科學、技術、生產的統一體系。科學技術對生產的高度滲透和作用,已使科學技術成為現實的直接生產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科學與技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代中國科技

㈣ 中國古代與近代科技對比

古代科技不如近代,只有萌芽沒有系統全面發展.

㈤ 中國曾經的科技技術與現在的對比

中國曾經的科技與現在相比不能叫科技,最多也只能叫奇妙構想,沒有成為生產力,也沒有成為多數人的使用習慣。只有造紙、印刷術等,改變了人的生活,這樣的發明太少了。

㈥ 下圖是中西古代科技成果比較圖

B 解析 分 析: 由題中的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圖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古代科技內並非一直領先容,排除A;公元前後中國科技並非最高峰,排除C;公元前後道10世紀中國科技發展緩慢,有所下降,但並非停滯,排除D。故本題選A。 考點: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中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

㈦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分幾個時期各有什麼特點

古代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特點:
1.古代中國獨自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科學技術成就
2.古代中國形成了獨特的實用科學體系
3.古代中國形成了大一統的技術結構

古代中國科學技術的特點:
(一)發展的延續性
(二)與封建社會同興衰
(三)注重實用,理論薄弱

具體:
(一)發展的延續性
在中國這塊疆土上產生的古代科學技術,幾千年來一直在延續地發展著.總的進程未曾中斷,受到外來的影響不多,在這方面與其他國家的古代科技文明不甚相同。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臘,在奴隸社會都創造過輝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原因下中斷,未能在後來的封建社會中延續。古代阿拉伯則完全是在外來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而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發端於本國的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後,雖時緩時速,但一直在繼續發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學技術傳入後才逐漸衰落。其延續發展的時間跨度之大,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二)與封建社會同興衰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產生於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約春秋戰國時期奠定基礎,至秦漢時期形成體系,此後伴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而進步,在封建社會鼎盛期的宋代出現了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到明清以後,又隨著封建社會的衰敗,科學技術的許多學科和門類日漸停滯。尤其是在歐洲崛起的近代科學技術面前,逐漸相形見組。可見,古代中國科學技術的主體部分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產物,它的形成、發展以至衰落,是同封建社會的總進程休戚相關的。在這方面,恰與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幾乎沒有任何科學技術上的建樹的落後狀況形成鮮明對照。
(三)注重實用,理論薄弱
古希臘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天文學,理論性較強,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些正是古代中國科學所欠缺的。中國古代科學基本上都是實用性的。如農學,大體上都是各種農業生產具體經驗的記載,很少有理論的概括和總結。天文學基本上就是為制訂歷法服務的,雖然天象觀測上有許多成果,卻極少探討理論問題,更未深入研究宇宙結構模型。數學始終是以計算見長,注重解釋實際問題,理論性的研究相當薄弱。醫學是個例外,中醫有較深厚的基礎理論。西方近代科技傳入後,傳統科學各學科逐步為其所取代,唯有醫學依然保持著強大生命力,繼續為人類造福,這與它的理論性強不無關系。

㈧ 中國古代科技和現代科技對比,有何差異

區別一:古代科技的發展多和農業相關,大部分都是圍繞農業發展的需要而開展的
例如天文學,星象運動規律,節氣變化等,如鐵器的使用,最先應用到了農耕,就算後來在戰爭中廣泛應用,戰爭的目的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耕地和勞動人口。像農田水利、灌溉技術、工程建築等等自不必多說。
現代科技是圍繞工業、商業、電子信息等發展的,因為它們比較有錢途,更確切的說現代科技以資本為紐帶來謀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原因,古代發展科技是為了生存,現代發展科技是為了享受,及最終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程度。
區別二:古代的科技發展主導力量來自民間,且科技應用於實踐的速度慢,且更新時間長。
現代科技的發展多由政府買單,且更新速度快,用用周期短。
區別三:古代科技發展的范圍僅限於和農業相關的幾個部門
現代科技可謂遍地開花,各個領域都有涉及。
區別四:在世界范圍來說,古代科技在兩千年前有四個文明圈,其後直至17世紀都是以亞洲為中心(中華文明圈領跑了近兩千年)
近現科技中心則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現代科技中心有回轉太平洋沿岸的趨勢,且在全球范圍內各地區都有不同的科技專長。

望採納,你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動力

㈨ 歷史上哪個時期中國科技真正領先世界

科技有很多說法,它的衡量也不是有唯一標準的。

要直白說起來在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水平是平均高於世界水平的。

也就是大致在明朝中期以前。

㈩ 以前的科技和現代的科技有什麼變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的發展變革離不開科技的創新。中國科技從以前閉門造車,到逐步和世界發展方向相接軌、從思想觀念的轉化和對文化科學教育的重視、從微觀的引資,定投,研習到宏觀的方向、開拓、立新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彎路沒少走輝煌也曾經有。

現在中國的科技某些技術以達到或超過世界水準,其中不乏自主研發和具有知識產權的高科技類。而今全球科技日新月異,人的道德,素質也應一同隨之進步,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不是倒退。

(10)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擴展閱讀

科技革命成就

一、一次革命

棉紡織:一系列紡織機器的發明

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1785年 )

交通運輸:富爾頓-輪船(美、1807年);史蒂芬孫-蒸汽機車(英、1814年)

1.首先發生在英國,並以英國為主體;

2.以輕工業為主導;

3. 以蒸汽動力為主要標志;

4.技術發明主要源於工人和技師的實踐經驗。

二、二次革命

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1.科學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

2.新技術發明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國家

3.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三、三次革命

電腦的廣泛應用

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

3.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

四、四次革命

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

細胞與分子的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形成的是生物能源、生物信息與生物材料的全方位生物產業革命,將帶來的是生物太陽能、生物計算機與生物反應器的技術突破與產業化。

五、五次革命

機器人的廣泛應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科技前後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