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史料研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
7.8.4.1 重大歷史事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
劉東生、丁夢麟等依據史書記載「阪泉之戰」、「涿鹿之戰」、「禹伐三苗」等資料,對全新世氣候的變化進行了研究。
(1)「阪泉之戰」、「涿鹿之戰」與全新世氣候環境的變化
上述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氣候環境,尤其是期間鼎盛的大暖期氣候環境,大氣降水量增加、冰川大幅消融、海平面上升。據N.Morner(1976)研究結果,全新世中期其鼎盛時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高出約2m,中國東部濱海平原普遍遭受海侵,稱之為黃驊海侵。天津、黃驊、利津等均被淹沒,渤海灣一帶海侵達天津以西乃至白洋淀西一帶,東部平原成為一片澤國。
這時期生活在東部平原的黃帝、蚩尤帝等各部落,正面臨著洪水的劫難,生存環境變得嚴重惡化,迫使他們的族民須向西方的黃土高原遷徙,或是就地向山林、高地轉移才能安然生存。
古史傳說的「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史書多有記載,史學界也比較認定,「阪泉之戰」在前,「涿鹿之戰」在後,這是五帝之始一系列征戰中的兩次最為著名的戰役,位於河北西北部的涿鹿、懷來一帶。
「阪泉之戰」,系黃帝與炎帝一戰,黃帝由東部平原即一級階梯向西遷徙,進入黃土高原即二級階梯,與生活在那裡的炎帝部落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並形成了黃土高原各部落聯盟的雛形。
在北方,原本生活在濱海地帶的東夷族,由其首領蚩尤率領族民也由一級階梯向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開始大規模的遷徙,與炎、黃二帝在河北涿鹿一帶展開了殊死的「涿鹿之戰」,以蚩尤被擒殺,而被融合。
苗族亦以蚩尤為始祖,古歌中記述,從前的「五支奶」、六支祖都「居住在東方,挨近在海邊,天水相連接」。後來「經歷萬般苦,遷徙到西方」。
東夷族、苗族長期定居生活在東方,即東部平原一級階梯,原本生產力水平勝過黃土高原華夏氏族一籌,向西進入黃土高原,從一級階梯向二級階梯——黃土高原的遷徙,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一定有著關乎族民生存的根本性原因。從第四紀氣候環境的波動變化研究的結果來看,劉東生、丁夢麟等認為,這個根本性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氣候環境,尤其是鼎盛的大暖期氣候環境使得氣溫升高、降雨增加、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造成大范圍災難性水害所致。
安芷生等(1990)在《最近2萬年來中國古環境變遷的基本特徵》一文中也提出全新世距今9~5ka為溫暖多雨期。施雅風等(1992)在《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的基本特徵》一文中,也指出中國全新世距今8.5~3ka為大暖期氣候,其中距今7.2~6ka為穩定的暖濕鼎盛期階段。
近年來,在湖南澧縣彭頭山和河南平原西部舞陽發現的距今9~8ka的稻作遺存都突然中斷消失,直到距今5~4ka才又重新再現,不失為佐證。
(2)「禹伐三苗」與全新世氣候環境的變化
當全新世晚期,距今約4ka前後寒冷氣候開始來臨,海平面逐漸後退,這可由後退過程中有4次停頓遺留下4道貝殼堤得到佐證。這時候上述情況發生截然相反的變化,中國古文明則由二級階梯——黃土高原,轉迴向一級階梯的東部平原區迅猛擴展,導致「禹伐三苗」戰爭的爆發(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三苗族的原住地,一般根據史載「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解釋為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一帶,是以衡山認作南嶽衡山(今湖南衡山縣北),這可以說是狹義的三苗族所在地(譚其驤,1998)。
廣義的三苗族居地,是以衡山但不是指南嶽衡山,而是指古有衡山之稱的河南平原地區的西部伏牛山、外方山。即三苗族的活動范圍,由江漢平原向西北伸延至河南南部及西部的南陽盆地和嵩山地區,並進入秦嶺東南丹水-漢江流域,使原本仰韶文化吸收了長江中游屈家嶺文化,這方面得到了考古學文化的證實(李學勤,王宇信,等,1997;李學勤,江林昌,2001)。
這就表明狹義的三苗居地——江漢平原地帶,是其祖居地;廣義的三苗活動范圍,則向西北方延伸達到黃土高原東南部,應該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受全新世大暖期洪水災害時向西北方、向黃土高原二級階梯遷徙留居的地區。
「禹伐三苗」就是由黃土高原南下直插三苗的心臟——江漢平原,滅三苗國,並進而巡狩長江下游直至會稽的一場長時期大規模的戰爭。
堯舜禹時期都有伐三苗的戰爭,其三苗族的活動區在黃土高原的東南邊緣,即河南嵩山周邊地帶,與鯀禹的封地嵩山之北伊洛河一帶相交接,並始終未能融合。在帝堯時曾有丹水之戰,並追擊迫使其一支向西一直逃亡到敦煌一帶,史稱「竄(遷)三苗於三危」,「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劉東生,丁夢麟,2004)。
堯舜時,三苗族開始受到來自黃土高原華夏族的追擊,漸漸南遷,到禹伐三苗則是直逼江漢平原,被華夏族融合。
從伊洛河流域、中嶽嵩山周圍,南下淅川河、湍河、唐河、向河流域,由南陽盆地,逐漢水南下,直到長江之濱,散布在廣闊地域上的座座廢棄遺址,顯示出河南龍山文化取代長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景象,猶如古道上的驛站,既標識出禹伐三苗的進軍方向(李學勤,江林昌,2001),也標志著華夏族由黃土高原二級階梯向東部平原一級階梯戰略性遷徙的勝利。以湖北天門石家河城址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是迄今所知龍山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一般認為此即三苗或三苗國之都,不僅很大的城垣內大面積建築廢棄,而且從長江中游屈家嶺文化繼承下來的與中原龍山文化有異的特徵消失,呈現出中原龍山文化對石家河文化的取代,這一考古文化的巨變正是「禹伐三苗」歷史事件的真實寫照(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則是禹乘伐三苗勝利的戰功,進而展開對長江下游地區東夷或九夷族的一次和平方式的大融合,標志由二級階梯黃土高原向東部平原一級階梯第一次大轉移的開始(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禹伐三苗」的年代,根據新近「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綜合研究資料,夏王朝由禹啟父子所建立,夏代開始年代為公元前2071年,是禹在位的20a後(禹在位共45a,即從禹在位中期算起)。則「禹伐三苗」應從公元前2071年再加上35a,當為公元前2106年(李學勤,江林昌,2001)。其時,正值距今4ka前後的一次寒冷時期。而這時期,東部平原一級階梯相對西部黃土高原二級階梯地區的人類生存環境要好一些。因此,爆發「禹伐三苗」的戰爭也就在所難免了。
第四紀氣候環境演變研究表明,當全新世大暖期過後,於距今4ka前後有一次新的降溫事件,並具有全球性特徵(吳文祥等,2001;許靖華,1988)。這次降溫事件和乾旱事件是世界上許多地區全新世人類演化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也是導致古埃及、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地區世界古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國,這次降溫事件導致中原周圍地區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終結,加速和促進中原地區以夏朝文明建立為標志的華夏文明的誕生(吳文祥,等,2001)。
古史傳說的「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恐與這次全球性降溫事件和乾旱事件有關。大禹治水是在公元前22世紀,即舜執政時,禹在「試用期」所建立的功績。其時距全新世大暖期的大洪水相去已遠,而距今4ka前後的寒冷期已近,即已進入這次全球性的降溫和乾旱少雨時期,因此大禹治水13年的水情,現在看來只是尋常年份的水災,這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重要背景條件(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從「涿鹿之戰」至「禹伐三苗」,由暖(溫暖期)到冷(寒冷期),「一上」即由一級階梯進到二級階梯;「一下」即由二級階梯走向一級階梯,是全新世氣候環境變化使然,是重大歷史事件與氣候環境變化的真實契合,是第四紀距今2.6Ma以來數十次氣候冷(冰期)—暖(間冰期)波動變化中的一次顫動的再現(劉東生,丁夢麟,等,2004)。
全新世氣候波動變化與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契合情況,詳見表7.1。
7.8.4.2 古氣候文獻記錄與全新世挽近時期氣候的變化
竺可楨(1973)從我國歷史文獻中大量的古氣候記錄著手,對全新世後半期的氣候變化進行了研究。他認為過去5ka中總共有4個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王邨(1987)則研究了同期氣候干濕變化的狀況(圖7.4),主要結論如下:
1)第1溫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相當於仰韶文化時代至安陽殷墟文化時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等喜暖濕動物骨骼,這些動物目前只生活在長江流域。山東歷城縣兩城鎮龍山文化遺址曾出土炭化的竹子,表明竹類曾分布到了黃河流域(北緯35°25′)。安陽殷墟亦發現有犀牛、象、貘、水牛、四不像鹿、獐、竹鼠等亞熱帶動物的存在,其14C年齡為3340±155a~3200±160a。在殷墟甲骨文中還有獵獲大象和犀牛的記載。這一時期相當於全新世中期暖濕時期的後段。當時氣候濕潤多雨,平原地區洪水泛濫,經常危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因而產生了堯舜時期大洪水的傳說。在公元前1710~1324年之間,受洪水的影響,商王朝5次遷移都城,直至到了殷墟才穩定下來。
2)第1寒冷期(公元前1100~前770年),相當於西周時代。《竹書記年》中記載,周孝王時期長江支流漢水曾經有2次結冰,分別發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其中還提及在結冰之後,緊接著就是大旱。《史記》中則有更多的關於乾旱災害的記載,據《國語·周語》載:「殷紂三十三年(公元前1066年)河竭而商亡,周武王十五年周大飢。」「殷帝辛五年雨土於亳。」西周後期的歷、宣、幽、平王時期的150a里,乾旱則更甚,關於旱災的記載就更多了。例如「歷、宣之世,天旱地拆」,等等。
3)第2溫暖期(公元前770~0年),相當於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和秦、西漢時期。此時氣候轉暖,《左傳》中提到,魯國在冬天時,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年、590年和545年尤其如此,並常提到當地有梅樹、竹子等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秦和西漢時代比較溫暖,從《呂氏春秋》等書中提到的物候現象來看,當時的物候期比現在要早20d左右。《史記》中載漢武帝劉徹時(公元前140~87年)談及多種亞熱帶作物如橘、桑、竹、漆,比現在的分布范圍要更偏北些。但是,這個時期的降水狀況波動比較頻繁。
4)第2寒冷期(0~600年),相當於東漢、三國、晉和南北朝時期。從公元初的東漢時代,就有氣候轉冷的記載,當時的國都洛陽晚春時還降霜雪,凍死不少窮人。三國時代,曹丕於公元225年到淮河廣陵(淮陰)視察10多萬士兵演習,由於氣候嚴寒,淮河結冰,演習被迫停止。這是目前所知的淮河最早一次結冰。這種寒冷氣候一直持續到3世紀後期,特別是280~289年達到極點,當時每年陰歷四月還降霜。南北朝時期,南朝曾在南京覆舟山建立冰房,可見當時河流曾結冰可供採用。北朝著名文獻《齊民要術》中記載,當時河南、山東的物候比現在要晚15~30d,足見氣候之寒冷。但是這個時期的前半期比較濕潤,後半期比較乾旱。
5)第3溫暖期(600~1000年),相當於隋、唐和五代時期。從7世紀起氣候明顯轉暖,而且濕潤多雨。據記載,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無雪無冰。唐玄宗時(712~756年),長安曾種梅花和柑橘。751年,皇宮中幾株柑橘曾結果實,其味道與江南蜀道柑橘一樣。武宗時(841~847年),皇宮中也有柑橘樹結果的記錄。農業耕作記錄也表明,唐代時生長季節比現在要長些。
表7.1 中國古文明重大歷史事件與全新世氣候環境契合狀況分析表
(據劉東生,丁夢麟,2004)
圖7.4 中國東部5ka以來的氣候波動變化圖
a—氣溫變差(竺可楨,1973);b—降水量狀況(王邨,1987)
6)第3寒冷期(1000~1200年),相當於北宋和南宋時期。公元11世紀初期,華北地區已沒有梅樹生長了。12世紀初期中國北方氣候嚴寒而且乾旱,水草缺乏,北方游牧民族(遼、金)南下,宋朝遷都杭州。1111年太湖湖面全部結冰,冰上可行車,杭州降雪頻繁,春季尚有降雪,寒冷天氣使得太湖洞庭山著名的柑橘果樹全部凍死。1153~1155年靠近蘇州的運河冬天時常結冰,行船時必須備有鐵錘以破冰開路。據研究,1110年和1178年,福州一帶的荔枝樹曾兩度被全部凍死。但是在後期氣候似乎迅速向暖濕轉變。
7)第4溫暖期(1200~1300年),相當於南宋後期或元代的早期。在南宋後期,杭州未出現冰雪。北京的物候期與現代相同。關中和河南一帶重新種植竹子,元代初期這些地方都有官方設立的竹子管理機構——「竹監司」。可見這個時期氣候又轉暖了。但是在北方這一時期似乎比較乾旱少雨。這個延續一百多年的暖期是全球性的,在歐美和格陵蘭冰心中都有記錄。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氣候相對冷濕的地區,這個時期的溫暖濕潤氣候卻帶來了災難。多雨和洪水使得許多庄園被廢棄(Sandnes,1971)。在泥炭沉積物剖面花粉譜上,顯示挪威中部南代倫地區在1250年前後,穀物種植被完全放棄,人們離開此地,雲杉林得到恢復。
8)第4寒冷期(1300~1900年)主要相當於元末和明、清時代。1329年和1353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人可在冰上行走,湖周圍柑橘樹皆被凍死。這是歷史上太湖第二和第三次結冰的記錄。1351年11月山東黃河上有浮冰出現。這一時期以1650~1700年寒冷最甚,其中太湖、漢水和淮河結冰4次,洞庭湖也結冰3次,鄱陽湖亦曾結冰。江西的橘園在1654年和1676年2次被寒凍毀壞。1670年(康熙九年),我國東部沿海大雪20d不止,平地冰厚數寸,海水擁海冰到岸邊,數十里積冰若堤壩。這個暑期的氣候惡化也是全球性的。歐洲學者提出所謂的「小冰期(1550~1900年)處於這一時期。當時氣候很不穩定,干濕波動比較頻繁。
綜合分析近5ka的氣候變化歷史,他們認為:近5ka來,我國溫暖時期愈來愈短,溫暖程度越來越低,而寒冷時期則愈來愈長,寒冷程度越來越嚴重。
我國用物候方法測得的溫度曲線和格陵蘭冰心的溫度曲線進行比較後發現,1700a以來兩者的變化趨勢幾乎是平行的,只是在時間上稍有差異(圖7.5)。
圖7.5 格陵蘭近1700a溫度波動變化圖
A—格陵蘭Crete冰心δ18O;B—冰島氣溫記錄;C—英格蘭中部氣溫記錄)
1400年以來的600餘年氣候變化,其中前500a同小冰期,後100a中前40a同20世紀溫暖期,後60a氣溫有所下降。總體上看,似乎是小冰期多次振盪的延續。
在近500a中,氣候發生過多次振盪,張家誠研究了我國物候記錄,至少有4次變冷和3次回暖,其中氣候變冷的時間分別為:1470~1520年、1620~1720年(特別是1650~1700年)、1840~1890年和1945年至今,特別是1963年以後(圖7.6)。
第1次冷期(1470~1520年),氣候寒冷,1493年我國東部沿海出現特大暴雪和強烈寒潮,降雪達5個多月,蘇北沿海結冰,1513年洞庭湖封凍。
圖7.6 我國近500a溫度波動變化圖
(張家誠,1976;W—暖期;C—冷期)
第2次冷期(1620~1720年),氣候嚴寒,是最近600a來最寒冷時期。年淮河封凍,1655年北京冬季均溫比現在低2℃,1670年東部沿海大雪20d,海水擁冰至岸,形成冰堤;
第3次冷期(1840~1890年),極寒冷,1845年黃河、淮河結冰,長達40餘天。
第4次冷期(1945~1995年),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出現幾十年罕見的封凍現象。
以上對全新世氣候變化的研究,竺可楨指出從仰韶文化至殷墟時代(距今5000~3000年)為溫暖期,在這之後的寒冷期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和1200年、1700年。
1985年,劉東生等根據全新世發育的多層黑壚土特徵,提出距今8100~9900年,距今4600~7400年,距今2000~3000年和距今500~1500年為相對溫暖的成土期。並根據仰韶文化新的年代數據,對竺可楨劃定的仰韶文化的溫暖期修改為距今約8000~5000年。
國際上,Post把全新世細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以日益溫暖為特徵,第2階段氣候最溫暖,第3階段氣溫下降;Antevs把全新世氣候期稱為:階段I變暖期(anothermal)、階段Ⅱ高溫期(altithermal)、階段Ⅲ稍變冷期(medithermal)。其溫暖期的時間相當於晚北方期、大西洋期、亞北方期,北歐為距今8000~2500年。前面研究結果表明,這個氣候波動規律在河南平原有著明顯的反映。
綜上看出,河南平原及其周邊地區全新世大暖期時段應為8500~5000aB.P.時段;其鼎盛期,即大洪水時期約為距今7200~6000年時段;大約從距今4000年前後氣候明顯變冷。但在大的氣候階段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由暖濕到乾冷或由乾冷到暖濕的氣候波動的變化。
上述採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河南平原乃至平原周邊地區更新世、特別是全新世以來的古氣候古環境進行了研究。在較高解析度層次上對挽近時期以來的古氣候古環境開展了分析,這對於探討該地區未來若干年氣候、環境的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 歷史氣候的中國歷史氣候變遷
由各種自然演變遺留的印記來獲取歷史時期的氣候信息是古氣候研究的有效途徑。這樣取得的測量記錄經過合理的解釋,可以用來表示溫度、降水等氣候要素的變化,被稱為代用氣候記錄,不過需要有充足的科學根據才能認定這些測量值究竟代表何種氣候要素。歷史文獻記載也是一種代用氣候記錄。中國歷史文獻記載的時間可以准確到年,甚至到月、日,與其他的需要通過實驗室技術測定年代的代用資料相比,它的年代認定清楚,這一優點可以有效地用於對其他代用氣候記錄的年代校訂。中國在歷史文獻資料上擁有各國無可比擬的優勢。
根據對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與世界歷史氣候變遷的趨勢大致相似。
近5000年的氣候變遷。由於溫度的變遷微小, 雖攝氏一度之差, 亦可精密量出, 在冬春季節即能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且冬季溫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亞高氣壓的控制, 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溫度升降比較統一, 所以自竺可楨開始,以後的科學家大多以冬季溫度的升降作為我國氣候變動的唯一指標。根據對歷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一個溫暖的時期,大部分時間的1月份溫度比現今高3~5℃,這個時期的溫度波動情形還不很清楚,但已發現在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曾一度轉寒。近5000年中的後3000年內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動,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2~3℃,有4次明顯的寒冷期,分別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後(六朝)、公元1200年前後(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後(明末清初),在這4個時期之間的秦漢、隋唐和元代分別為溫暖時期。5000年間最溫暖的時期(殷墟時代),黃河流域綠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沒於林莽之間,年平均溫度比現今約高2℃左右。最冷時期如宋朝和明末,凜冽寒冬屢現,太湖、洞庭湖和鄱陽湖多次封凍,熱帶地區冰雪頻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歷遭凍毀,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約低 1℃多。縱觀整個5000年的饅溫變化,總趨勢是逐漸變冷的(見圖)。
一些野生動物棲息界限的南移,也反映了這種溫度變化的趨勢。例如:以公元前5000~前4000年間到公元前500年,喜暖的野象群活動北界在中國可達黃河中下游;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世紀,野象群活動北界退縮到淮河-秦嶺一線,相當於現代亞熱帶的北界;11~19世紀前期,野象的活動已僅限於南嶺以南;19世紀中葉以後,野象群活動在中國只限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森林。其間比較大的變化發生在11世紀前後,這與用其他方法指出的氣候變冷轉折期大致是一致的。
近500年的氣候變遷。近500年歷史材料最為豐富,根據對正史、方誌、類書等史料中冷暖記載的分析,近500年間存在 3次明顯的冷暖交替過程。大致說來,3次寒冷時段分別出現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3次溫暖時段分別為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還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了第 4次寒冷時段(見現代氣候變化)。對物候材料、果樹凍害和水稻種植記錄的分析結論也與此相符。在上述的冷暖時段中,還有更次一級尺度的波動。總的說來,近500年間氣溫波動振幅約為1.8~2.0℃,其中最冷10年的平均冬溫比現今低1℃多。
根據史料中有關旱澇的記載推斷干濕狀況,發現干濕變化有明顯的階段性。大致說來,16~17世紀是近500年來比較乾旱的時期,18~19世紀則比較濕潤,20世紀以來又趨向乾旱。
中國研究歷史氣候的發展階段
我國是氣候史料最豐富的國家。我國歷史氣候研究是由竺可楨開創,一直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到80年代,已經歷過兩個發展階段。
70年代初及以前是開創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學者是竺可楨等老一輩科學家。竺可楨積50多年的工作,廣泛地搜集、考證和引用我國氣候史料,成功的描述出我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輪廓。其中,《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集多年研究之大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著作。
這一時期工作地主要特點在於這些成果是科學家個人多年辛勤工作的結果,故在廣度上、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大量工作主要依據典型氣候事例的比較,對全國范圍的覆蓋度不大,也缺乏連續氣候序列求出的統計規律性。因而所得出的氣候變化的輪廓是粗略的,尚需不斷訂正和充實。但無可否認的是在這一時期已經奠定我國歷史氣候研究的基礎,並已有廣泛的國際影響。70至80年代是氣候史料信息化階段。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從全國性協作開始的。由於全國氣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整編了500多年來覆蓋全國的地方誌中的系統性氣候史料,參照其他史料,完成了幾乎全國范圍內的120個逐年旱澇等級的長達500多年的序列。在此基礎上繪制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成果。這是當前國內外年代最長的氣候序列圖集,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研究各種自然史的一本基礎性資料。此外,各地氣象、水文、文史單位也進行了大量當地氣候序列的整編。這一階段的工作使我國歷史氣候研究有了更完善與全面的資料整編,得以做出許多定量分析的結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國科學家應用上述系列的研究成果。
㈢ 氣候的氣候變化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1萬年前後開始,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中國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
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從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從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
從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表現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幾乎都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幀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㈣ 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怎麼樣的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在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公元前約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溫度在0℃以下。
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公元初年~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左右。
公元1200~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冷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都幾乎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楨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近代的氣候變化從1850年農業機械化開始以來,近100多年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近代氣候變化。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基本趨勢是:1961年以後的世界氣候與20世紀前半期相比有顯著不同,而與19世紀後半期相類似。從19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40年代,是世界性氣候增暖時期,增暖的趨勢在20世紀40年代達到頂峰,以後溫度下降,20世紀60年代後變冷更加明顯,這次變化很可能是近10000年來的一次氣候振動。
這種振動可以從大氣環流變化中得到解釋。根據英國氣候學家拉姆巴的說法,從1895年開始,世界環流突然由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轉變為緯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從此,緯向環流不斷加強。到1940年前後達到最盛時期;隨後,緯向環流又逐漸減弱,經向環流又逐漸加強,到1961年前後,緯向環流顯著減退,重新恢復成為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
在緯向環流強盛時期,氣旋性活動增強,行星風系影響加劇,南北半球的氣候帶向兩極方向移動。在緯向環流衰弱的時期,反氣旋性活動加強,季風發達,南北半球高低緯度之間氣流交換頻繁。地球上的氣候帶向赤道方向移動。可見,世界環流型式的改變,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多麼巨大。
㈤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對歷史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不僅具有明顯的時間差異性和空間差異性,同時由於兩種差異性的交互運行,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從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從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
從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表現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幾乎都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幀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1973 年,竺可楨提出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基本狀況.他認為近2000a 中,漢代是溫暖時期,三國開始後不久,氣候變冷,並一直推遲到唐代開始.唐末以後,氣候再次變冷,至15世紀漸入小冰期,呈兩峰三谷結構,直至20 世紀初氣候回暖,小冰期結束.漢代、唐代是年均溫高於現代約2℃左右的溫暖時期.該研究成果已為氣候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廣泛採用.但近些年來,由於新資料的發現和研究方法的改進,許多學者對竺可楨的工作作了補充.其中朱士光等認為2000~ 3000年以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①西周冷干氣候(公元前11 世紀至公元前8 世紀中期) ; ②春秋至西漢前期暖濕氣候(公元前8 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 世紀) ; ③西漢後期至北朝涼干氣候(公元前1 世紀中期至6 世紀)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濕氣候(7~ 8 世紀) ; ⑤唐後期至北宋時期涼干氣候(9~ 11 世紀) ; ⑥金前期濕干氣候(12 世紀) ;⑦金後期和元代涼干氣候(13 和14 世紀前半葉) ; ⑧明清時期冷干氣候(14 世紀後半葉至20 世紀初).後來許多地理學家對我國的氣候變化作了進一步修改,但總得趨勢大致如此.
歷史時期的氣候不僅在氣溫上有周期性波動,引起冷暖的變化,而且在濕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總得說來,暖期與濕期、冷期與干期是相互對應的,但每個冷暖期內部又有干濕波動,不可一概而論.朱士光等研究認為,氣溫的變化要快於降水量的變化,而降水量的變化幅度又大於氣溫變化的幅度.在歷史時期,氣候冷暖波動與干濕波動有明顯的相關性,但不完全同步.
人類影響氣候,氣候也影響人類.短時間的氣候變化,特別是極端的異常氣候現象,如乾旱、洪澇、凍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會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足以給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區的暴雨災害,引起了20世紀最大的飢荒,餓死人口達300-400萬;1968年-1973年非洲乾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災難,使得查德、尼日、衣索比亞的牲口損失70-90%,僅在衣索比亞的沃洛省就餓死20萬人.當然,這種打擊往往是短暫的、局部的,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態系統,但是對人類造成的災害卻十分大.
長期的氣候變化,即使變化比較緩慢,也會使生態系統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使生產布局和生產方式完全改觀,從而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溫暖時期,竹類在黃河流域直到東部沿海都有廣泛分布;安陽殷墟發現有水牛和野豬等熱帶亞熱帶動物;甲骨文記載打獵時獲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產的,河南原稱豫州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商、周時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詩經》說:「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可見當時梅子是和鹽一樣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詩經》說:「終南何月,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來就無梅了.陝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漢時期氣候也比較溫暖,《史記》記載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齊魯,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陳夏」.可知當時亞熱帶植物的地界比現在更加偏北.
由於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會影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漢以前,我國絲織業布局是北絲南麻,絲織業絕大部分在黃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當時最大的絲紡業中心在河北定縣,其他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則主要生產麻織物;西漢時期,蜀中僅以產麻布著名.雖然在東漢到魏晉以後,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經濟下降劇烈,南方各地社會生活則相對安定,絲織業有所發展,可是北絲南麻的布局一直維持到隋唐時代.從氣候變遷情況看,至隋唐時代,雖然氣候也有變化,但是平均氣溫仍暖於現代,可見絲綢之路出現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絲南麻布局的改變發生在宋代.由於氣候變冷,氣溫已低於現代,北方不利於桑蠶生產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時北方戰亂,南方經濟上升,絲織業規模逐漸超過北方.北宋時鎮江、三台已形成為全國絲織業中心.南宋時,南京、常州、鎮江、蘇州都擁有巨大的絲織業生產能力.絲織業重心南移,正好相當於我國氣候由溫暖到寒冷的時期,這個歷史經驗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氣候變遷對農業耕作也有影響,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說,他們那個時候,齊、魯(河北、山東一帶)農業種植可以一年兩熟.在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還只習慣於兩年三熟.唐朝的生長季也比現在長,《蠻書》(約成書於862年)說,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獲兩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麥或大麥.而現代由於生長季縮短,不得不種豌豆和蠶豆,以代替小麥和大麥.這種歷史經驗仍有現實意義.例如,如果氣候變暖,就可以考慮雙季稻向高緯度、向高海拔擴展;若氣候變冷,就得採取措施,縮短水稻的生長時間.
一、時間差異性
氣候包括氣溫和干濕狀況兩大基本要素,研究歷史氣候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論文,〔①〕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氣候變遷的基本規律,表現在五千年來溫度變化上,可以明顯地總結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1.第一個溫暖期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商時代.甲骨文記載當時安陽人種水稻是陰歷二月下種,比現在早一個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層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裡生長著大量的闊葉林,代表著相當溫和的氣候.
2.第一個寒冷期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3.第二個溫暖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東周到秦漢溫暖期.《春秋》中有魯國「春正月無冰」、「春二月無冰」、「春無冰」等多次記載.《荀子·富國篇》和《孟子·告子上》載齊魯地區農業種植一年兩熟.
4.第二個寒冷期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即東漢南北朝寒冷期,這個寒冷期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鑒》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5.第三個溫暖期從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時期,其間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長安無雪無冰,當時氣候溫暖可見.
6.第三個寒冷期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兩宋時期,此間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
7.第四個溫暖期從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溫暖期.1225年,道士丘處機在北京長春宮作《春遊》詩雲:「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說明當時北京氣候比現在溫暖.
8.第四個寒冷期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交替變遷,其時間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
二、空間差異性
影響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是太陽輻射、下墊面、大氣環流及人類活動影響四大因子,這幾個因子相互作用決定著氣候的變遷,加上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廣闊面積、復雜地形及支配氣候的環流因素,決定了我國氣候變遷的又一個特性——空間差異性的產生.
地球上氣候波動首先和太陽輻射的強弱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寒、溫、熱三帶的分別,都是因為太陽輻射強弱不同的緣故.我國領土北起黑龍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個緯度.從南到北,包括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等六個熱量帶,其中又以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面積最廣,這是決定我們氣候類型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的空間差異性的基本因素.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由於地表熱量狀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溫壓場,從而產生明顯的季風環流,對我國的氣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世界同緯度相比,我國黃河流域相當於地中海一帶,長江以南的緯度相當於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若按行星風系規律,我國江南則屬於一片沙漠,但因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卻使我國東部和南部成為溫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亞熱帶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從我國呈東西走向的三列山系來看,它們作為南北冷暖氣流的屏障,又構成了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嶺山脈作用最明顯.秦嶺以北為暖溫帶,以南為亞熱帶,所謂「十月先開嶺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詩句,正說明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濕潤氣候,又被喜馬拉雅山切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國西北內陸變成為沙漠性的乾燥氣候.加上西伯利亞冷氣流由蒙古高原爆發性地南侵,形成強大的寒潮影響了冬半年北部大半個中國,又加大了西、北、東、南氣候變化的空間差異性.
在中國,氣候由南向北,由東向西依次漸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現,從而形成了東、西、南、北氣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東南中國與西北中國氣候的自然分異.這種氣候變遷的空間差性與時間差異性交錯運行,對每一個時期中國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時、空差異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響.
氣候的時空差異性所造成的東南與西北中國的分野,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為深刻.現代地理學家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沖為兩端,在中國地圖上劃一斜線,斜線以西以北為西北中國,擁有佔中國領土面積57.1%的土地和占總人數5.6%的人口,大體上是歷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數民族的主要活動區;斜線以東以南為東南中國,擁有佔領土面積42%的土地和占總人口數94%的人口,基本上是歷史上農業民族(漢族)的主要活動區.〔②〕其中,隨氣候的變遷,東南部經濟文化日漸超過北部,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
在西北中國與東南中國之間,古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處機北過張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嶺時吟詩曰:「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風自此隔絕矣.」《遼史·營衛志》亦雲:「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徒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歷史上農、牧分區和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對峙,兩種經濟、兩個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當寒冷期代替溫暖期之時,總有大規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溫潤的地區遷徒,中原地區的農業王朝便面臨著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戰.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亂華」,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滿族入關,是農牧民族軍事沖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和關系始終是影響和制約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農牧民族的對峙,最直接的影響是在政治方面.隨著幾次最大的軍事沖突,出現了幾個典型的南北朝對峙的政治局面.與「五胡亂華」相伴隨的是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十六國及北魏、北齊、北周與南方的東晉及宋、齊、梁、陳對峙;與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隨的是第二個南北朝時期——遼、金與兩宋政權的對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權與北元蒙古的政權對峙;繼而是明末南明政權與清政權對峙.由於長期的南北對峙,農業民族要抵抗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憑藉專制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組織分散的農民去修築萬里長城,保衛自己的安居樂業,這就是中國專制集權體制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經濟上的影響.
五六千年前,與溫暖期同時,是一相當濕潤的氣候.當時的黑龍江流域,為幾千年來最濕潤的時期,北京平原為河流縱橫、池沼廣布之鄉.距今2500年左右,氣候轉向乾燥.在北京考古發掘中發現代表濕潤氣候的混炭沼逐漸消失.距今約1000年左右,氣候再次變干.根據大量的地方誌中的旱澇記載,我國東南地區自公元初以來,水災相對減少,旱災相對增加,以公元1000年為界線,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續時間短,濕潤時期持續時間長;此後的濕潤時期短,乾旱時期長.最近500年來旱澇材料排成年表顯示,旱災明顯地多於水災.
氣候的干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乾冷地帶農業生產受到嚴重限制自不必說,在其它地區,也因氣候冷暖干濕的變化而左右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一般說來,氣溫每降低1℃,亞熱帶北界位置也隨著向南推移一個緯度左右,適宜於農作物生長的北界位置也隨著南移.五千年來中國氣候波動的總趨勢是:溫暖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度一個比一個低,這就從整體上決定了農業經濟為基礎的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大趨勢.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南移主要表現在三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經濟停滯和衰退,長江流域大規模開發與南方經濟上升;五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上升並超過北方,形成了新的經濟重心,經濟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繼續發展;明清以來,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畸形發展,東西差距及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縱觀這三次大規模的經濟重心南移,正好與歷史上第二、第三、第四個寒冷期的到來相始終,從中不難窺見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響.
經濟是基礎,它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築的變化.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層建築中的文化發生巨大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應地移到了南方.
秦漢時期定都關中,經濟文化重心在黃河流域,有所謂「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和「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到了隋唐以後,糧食供給開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開始向南遷移.到宋代,有了「蘇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說法.到明清時期,又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此時中國文化以最富裕的長江流域為根據地,形成了「東南財富地,江浙人文藪」的局面.至近現代,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廣東、福建在經濟上漸漸占據重要位置,中國的文化又有了進一步南移的傾向.
關於中國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從「中國歷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這里介紹兩家,藉以說明文化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丁文江在《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系》〔③〕一文中根據二十四史中漢、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為:
時代 前漢 後漢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東 河南 陝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陝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蘇
日本桑原騭藏在《由歷史上觀察的中國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舉為例,交明清兩代登科第者列表統計,明代從洪武四年起至萬曆四十四年止,每科狀元、榜眼、探花和會元總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佔88%,北方29人,佔12%.清康熙十八年開制科,共錄取50人,其中南方佔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佔14人.明清兩代共出狀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關問題的討論
1、通過上述中國氣候變遷的特點及影響的討論,進一步認識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問題.怎樣看待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的關系,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過去由於片面地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因而很少具體地研討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和討論,認識到地理環境本身是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在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時,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約束,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但是,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究竟怎樣?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發展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是眾說紛紜.通過本文分析,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影響是一個歷史的范疇,隨著時代的演進,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發生著不斷地變化,因此,我們要重視歷史地理學這個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中,中國封建社會何以特別漫長?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發展極其緩慢?不少同志認為地理條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體地說,中國內外部地理環境及其相應的社會生產方式的特點,既產生了對專制政體的要求,又維護了封建小農業的強盛,使中國難以具備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客觀條件,從而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這些觀點正確與否?還需要對中國歷史地理作深入細致地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
其次,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認識到,人類歷史與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兩者之間相互制約、互相作用,這種相互間的制約和作用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說來,生產力水平越低,人類受地理環境的制約作用越大;社會發展階段越古老,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越大.在中國古代,因氣候跡遷的時空差異性而影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方向,表明地理環境對中國歷史的確起到了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歷史上幾次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政權的對立(秦漢與匈奴,東晉南朝與「五胡」,宋與遼、金,明與蒙古、滿族等),無不起因於氣候時空差異所造成的農、牧區對立的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對地理環境制約作用越來越大,地理環境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減少了.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了地理環境的變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環境系統,在原來的自然環境之外,又增加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系統,從而對人類社會產生新的影響.在近現代的中國氣候變遷中,我們就不得不探討人們對環境污染所造成氣候環境的新變化和新影響,這就決定了研究歷史地理對現實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2.通過對中國歷史上氣候變化特性的討論,進一步認識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關於它的學科性質,在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國內各高校歷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開設了《中國歷史地理》課,但由於對它的學科屬性看法不同,講授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當作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對歷史時期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探討;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與地理學邊緣學科,側重於跨學科的研究.
我們認為歷史地理學既是歷史學與地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多門學科邊緣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聯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自然環境變化的自然過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環境變化的人為過程,更重要的是,它重點探討的是歷史時期人地關系的變化規律.由此可見,它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歷史學或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多學科相互聯系的一個新的學科體系.正如前蘇聯歷史地理學家熱庫林所說的那樣,它不僅是在地理學和歷史學的銜接處形成的邊緣學科,而且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又「曾與民族志學、地名學、農業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學門類緊相關聯.」因而准確地說,它是「處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地位上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社會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⑤〕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對歷史地理學研究的視野才會得以逐步地開闊.
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科的研究途徑.世界是一個整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現代科技已走到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發展階段,歷史地理學正是適應這樣的時代要求而產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們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在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這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達到了.
㈥ 歷史氣候簡介,關於TA的資料
歷史氣候 -中國歷史氣候變遷 ? 由各種自然演變遺留的印記來獲取歷史時期的氣候信息是古氣候研究的有效途徑。這樣取得的測量記錄經過合理的解釋,可以用來表示溫度、降水等氣候要素的變化,被稱為代用氣候記錄,不過需要有充足的科學根據才能認定這些測量值究竟代表何種氣候要素。歷史文獻記載也是一種代用氣候記錄。中國歷史文獻記載的時間可以准確到年,甚至到月、日,與其他的需要通過實驗室技術測定年代的代用資料相比,它的年代認定清楚,這一優點可以有效地用於對其他代用氣候記錄的年代校訂。中國在歷史文獻資料上擁有各國無可比擬的優勢。 根據對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與世界歷史氣候變遷的趨勢大致相似。 近5000年的氣候變遷。由於溫度的變遷微小, 雖攝氏一度之差, 亦可精密量出, 在冬春季節即能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且冬季溫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亞高氣壓的控制, 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溫度升降比較統一, 所以自竺可楨開始,以後的科學家大多以冬季溫度的升降作為我國氣候變動的唯一指標。根據對歷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一個溫暖的時期,大部分時間的1月份溫度比現今高3~5℃,這個時期的溫度波動情形還不很清楚,但已發現在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曾一度轉寒。近5000年中的後3000年內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動,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2~3℃,有4次明顯的寒冷期,分別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後(六朝)、公元1200年前後(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後(明末清初),在這4個時期之間的秦漢、隋唐和元代分別為溫暖時期。5000年間最溫暖的時期(殷墟時代),黃河流域綠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沒於林莽之間,年平均溫度比現今約高2℃左右。最冷時期如宋朝和明末,凜冽寒冬屢現,太湖、洞庭湖和鄱陽湖多次封凍,熱帶地區冰雪頻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歷遭凍毀,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約低 1℃多。縱觀整個5000年的饅溫變化,總趨勢是逐漸變冷的(見圖)。 歷史氣候 一些野生動物棲息界限的南移,也反映了這種溫度變化的趨勢。例如:以公元前5000~前4000年間到公元前500年,喜暖的野象群活動北界在中國可達黃河中下游;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世紀,野象群活動北界退縮到淮河-秦嶺一線,相當於現代亞熱帶的北界;11~19世紀前期,野象的活動已僅限於南嶺以南;19世紀中葉以後,野象群活動在中國只限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森林。其間比較大的變化發生在11世紀前後,這與用其他方法指出的氣候變冷轉折期大致是一致的。 近500年的氣候變遷。近500年歷史材料最為豐富,根據對正史、方誌、類書等史料中冷暖記載的分析,近500年間存在 3次明顯的冷暖交替過程。大致說來,3次寒冷時段分別出現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3次溫暖時段分別為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還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了第 4次寒冷時段(見現代氣候變化)。對物候材料、果樹凍害和水稻種植記錄的分析結論也與此相符。在上述的冷暖時段中,還有更次一級尺度的波動。總的說來,近500年間氣溫波動振幅約為1.8~2.0℃,其中最冷10年的平均冬溫比現今低1℃多。 根據史料中有關旱澇的記載推斷干濕狀況,發現干濕變化有明顯的階段性。大致說來,16~17世紀是近500年來比較乾旱的時期,18~19世紀則比較濕潤,20世紀以來又趨向乾旱。 查看原帖>>
㈦ 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相關的氣候變化有哪些
各個民族的歷史貨神話傳說中都有發洪水的記載。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和諾亞版方舟。權
《淮南子記》中,就有記載古代洪水淹沒全世界的事,而且各古國都有記載。
例如,埃及記載諸神曾使洪水泛濫淹沒世上的人,只有幾個牧羊人爬上高山得救;希臘記載神降洪水,丟克廉得啟示而造了一隻方舟,他也兩次放出一隻鴿子探測水勢;印度記載洪水,有一個人造了一隻船得救,但其他生物都死了;
英國記載一位行義的祖先造了一隻大船而免洪水之禍;
波里尼西亞人記載洪水故事,指出有一家八口坐獨木船得救;
墨西哥的土人傳說古時有一個人和妻子坐船脫離洪水,後來那船停在山上,他們曾放出一隻兀鷹和一隻鴿子;
秘魯的土人傳說,曾經有一男一女躲在大箱子里避過洪水;
美國印第安人的傳說,指出曾有一個、或三個、或八個人坐於船中避過洪水,最後那船停在高山上。
此外、亞述人、波斯人、弗呂家人、斐濟群島人、愛斯基摩人......等,都記載了洪水和有一家人得救的故事
轉自知乎網友
㈧ 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什麼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在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公元前約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溫度在0℃以下。
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公元初年~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左右。
公元1200~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冷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都幾乎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楨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近代的氣候變化從1850年農業機械化開始以來,近100多年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近代氣候變化。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基本趨勢是:1961年以後的世界氣候與20世紀前半期相比有顯著不同,而與19世紀後半期相類似。從19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40年代,是世界性氣候增暖時期,增暖的趨勢在20世紀40年代達到頂峰,以後溫度下降,20世紀60年代後變冷更加明顯,這次變化很可能是近10000年來的一次氣候振動。
這種振動可以從大氣環流變化中得到解釋。根據英國氣候學家拉姆巴的說法,從1895年開始,世界環流突然由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轉變為緯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從此,緯向環流不斷加強。到1940年前後達到最盛時期;隨後,緯向環流又逐漸減弱,經向環流又逐漸加強,到1961年前後,緯向環流顯著減退,重新恢復成為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
在緯向環流強盛時期,氣旋性活動增強,行星風系影響加劇,南北半球的氣候帶向兩極方向移動。在緯向環流衰弱的時期,反氣旋性活動加強,季風發達,南北半球高低緯度之間氣流交換頻繁。地球上的氣候帶向赤道方向移動。可見,世界環流模式的改變,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多麼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