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對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歷史上對生態文明建設

發布時間:2021-03-05 08:37:09

①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四方面主要內容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獨立的文明形態,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理論體系。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分為四方面的內容。

其一,生態意識文明。思想意識是要解決人們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價值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它指導人們的行動。

其二,生態行為文明。生態文明不僅是一種思想和觀念,同時也是一種體現在社會行為中的過程。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人類應該應用行為科學的理論指導自身的行為,協調人與自然以及人類自身的矛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其三,生態制度文明。生態制度,是指以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為中心,調整人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制度規范的總稱。

其四,生態產業文明。生態產業文明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是指生態產業的建設,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及環保產業。發展生態產業,改革生產方式,對現行的生產方式進行生態化改造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

(1)中國歷史上對生態文明建設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以下特徵: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行為准則,著重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程度和文明程度,重點在於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核心在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二是體現新時代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制度:首先,價值觀念上實現從強調「征服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向「保護自然」的生態系統觀轉變,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生產方式和綠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也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也是改善民生。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 歷史上有關生態文明的思想對今天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哪些借鑒意義

歷史有生態文明的提抄法嗎?沒有。只襲有一些在當時的認識之下的一些提法。目的也不是什麼生態文明。比如天人合一,董仲舒用來解釋儒家的等級觀(禮制),現在居然也有人認為是什麼生態文明的體現,實在滑稽。
一般來說,托古改制都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比如文藝復興、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中的提法等等,是用間接的辦法達成直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就現在的情況講,生態文明是必須做的,那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國外有好的技術就拿來學習,至於思想,我們在」無山不禿、有水皆污、霧霾隨處「的情況下,應該已經有了,起碼不用去故紙堆里找一些東西,挖空心思、改頭換面,搞什麼」古已有之「。
相信我們自己不比古人差,因為畢竟知識是積累而來的。

③ 如何理解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加強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面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增強生態危機意識,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
(一)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在創造和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飽嘗了高增長帶來的苦果: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退化、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災害頻發.這些,促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重新思考人類行為的准則.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與我們黨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對我們黨關於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新概括、再升華.生態文明觀念逐步樹立,全民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增強.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一是資源約束趨緊;二是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三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國水土流失嚴重.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生態脆弱,加之我國發展很快,發達國家幾百年逐步顯露的問題,在我國被壓縮到幾十年集中顯現.另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牢固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還很普遍.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④ 何謂生態文明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推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它是對人類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歷史的總結和升華.其內涵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樹立符合自然生態法則的文化價值需求,體悟自然是人類生命的依託,自然的消亡必然導致人類生命系統的消亡,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並不是人類對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捨,而是人類自身進步的需要,把對自然的愛護提升為一種不同於人類中心主義的宇宙情懷和內在精神信念.
二是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遵循生態系統是有限的、有彈性的和不可完全預測的原則,人類的生產勞動要節約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生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物質產品的生產,在原料開采、製造、使用至廢棄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對環境影響最小、再生循環利用率最高.
三是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們的追求不再是對物質財富的過度享受,而是一種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需要的生活.這種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發展的規范.
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是塑造美麗中國的迫切要求
從世界人類文明進程看,生態文明是一種新的文明形態。這種文明形態有別於傳統的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是對傳統文明的反思與超越。在內涵上,它主要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作為人類文明的基礎,生態文明不僅延續了人類社會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歷史血脈,而且承載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成果。生態文明的崛起是人類文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遭遇困境的主動選擇。自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人類在創造輝煌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時,也面臨難以承受的資源危機、生態災難和環境危機,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新的文明形態轉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對這種要求的回應,倡導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在改造世界的同時要保護好地球。
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
20世紀,現代化浪潮中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引起人們反思,特別是60年代,全世界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話語表達日益活躍,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首屆人類環境會議,標志著人類生態環境意識的覺醒。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我國於1973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由此環境保護被確立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成為由政府主導的社會實踐運動。1983年,保護環境被確立為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保護觀念開始深入人心。2007年,建設生態文明寫進黨的十七大報告,成為執政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論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
建設美麗中國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與理論的創新。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理念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三大轉變: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的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轉變;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模式轉變;從把增長簡單等同於發展的觀念、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建構上,要正確領會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自然觀,科學理解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和極端生態中心主義。
建設美麗中國要科學把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著力點是: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加快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強化能源環境立法;激發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努力形成人人關心、人人珍惜、人人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⑤ 歷史上有關生態文明的思想 對今天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哪些借鑒意義

生態文明的中國文化淵源:(一)「天人合一」生態倫理思想。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回的關系答被普遍確認為「天人關系」,這個與生態保護緊密聯系的哲學命題,各家學說多有論述,其中以道、儒、佛三家最為豐富精闢。道、儒、佛的生態智慧產生於遙遠的古代,卻具有跨越時代的價值,道、儒、佛三家一系列關於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的智慧,為我們今天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來源。(二)「尊道貴德」的生態哲學。道家首倡「遵道貴德」的天人關系哲學。老子首次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來看待「天人關系」,強調在天道與人道關系中,天道是本體、本根、本底,人道要無條件服從天道,首次明確提出了「天道決定人道、人道服從天道」的文化定式。

借鑒意義:道家道法自然、遵道貴德、天人合一等思想,與「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思想不謀而合。老子和道家思想主張人與自然萬物是連續一體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價值,人類應當尊崇自然,關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藍圖是萬物和諧,充滿生機的協調世界,這正是全球正在努力實現的生態文明社會的偉大理想。

⑥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和思考

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被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這既是對我們多年來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總結,也是對人類在20世紀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認識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從我國當前面臨的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出發,要完成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已是當今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涵義和特點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類處理自身活動與自然界關系的進步程度,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事實上,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的過程.原始社會,由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慾望之門還沒有打開,所以人只是被動地適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盲目地崇拜自然、順從自然,對自然生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破壞和威脅,並且處處受自然界的束縛,形成了簡朴的原始文明意識.隨著農業的誕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被動適應自然轉變到主動適應,於是出現了農業文明.這一時期,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主動發起了對地球的挑戰,開始了自覺和不自覺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然而,自然界也開始了對人類的報復,旱災、澇災、山洪、風沙等是自然報復不斷,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進程.歷史進入近現代時期後,人類掌握了變革自然的強大能力,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斷增強人類對自然的「控制」與「征服」能力,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與技術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為哲學基礎的工業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為基礎的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爆漲、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卻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自然界不斷對人類進行報復,厄爾尼諾現象、溫室效應、沙塵暴、大洪水、大旱災、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現象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手段.事實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內,就已經發展到了嚴重對立的地步.值得慶幸的是,近二十年以來,生態科學與環境科學飛速發展,為生態文明的興起作了科學和理論的准備.上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綠色運動」、六十年代的生態農業,七十年代興起的生態工程等又為生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實踐基礎,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見,生態文明觀是在對人類中心觀及其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行為的深刻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的,順應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潮流.
生態文明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在開放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樹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觀,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因而其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如果從維系人與自然的共生能力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則出發,從文明的延續、轉型和價值重鑄的角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必將超越和替代工業文明.正是基於生態文明所具有的本質和特點,生態文明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中的應有之義.
二.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自然、歷史和認識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在取得巨大發展成績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生態環境壓力很大.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具體表現:一是森林質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二是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形勢不容樂觀;四是人口問題形勢嚴峻.人口規模龐大,素質較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五是資源危機顯現,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人均佔有量低;六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生態安全受到威脅,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全國大氣污染排放總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等.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被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這既是對我們多年來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總結,也是對人類在20世紀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認識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從我國當前面臨的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出發,要完成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能力不斷增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已是當今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正確理解生態文明的涵義和特點
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不斷克服改造過程中的負面效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物質、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人類處理自身活動與自然界關系的進步程度,是人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事實上,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人類和自然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被動適應到主動適應的過程.原始社會,由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慾望之門還沒有打開,所以人只是被動地適應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飯,盲目地崇拜自然、順從自然,對自然生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破壞和威脅,並且處處受自然界的束縛,形成了簡朴的原始文明意識.隨著農業的誕生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從被動適應自然轉變到主動適應,於是出現了農業文明.這一時期,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主動發起了對地球的挑戰,開始了自覺和不自覺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然而,自然界也開始了對人類的報復,旱災、澇災、山洪、風沙等是自然報復不斷,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的進程.歷史進入近現代時期後,人類掌握了變革自然的強大能力,通過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斷增強人類對自然的「控制」與「征服」能力,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與技術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為哲學基礎的工業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為基礎的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爆漲、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卻是前所未有的.以至於自然界不斷對人類進行報復,厄爾尼諾現象、溫室效應、沙塵暴、大洪水、大旱災、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現象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手段.事實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內,就已經發展到了嚴重對立的地步.值得慶幸的是,近二十年以來,生態科學與環境科學飛速發展,為生態文明的興起作了科學和理論的准備.上世紀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綠色運動」、六十年代的生態農業,七十年代興起的生態工程等又為生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實踐基礎,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見,生態文明觀是在對人類中心觀及其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行為的深刻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成熟的,順應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潮流.
生態文明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它要求人們樹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價值和秩序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依據、以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強調在開放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必須樹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觀,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支撐能力的有限性,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力圖用整體、協調的原則和機制來重新調節社會的生產關系、生活方式、生態觀念和生態秩序,因而其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如果從維系人與自然的共生能力出發,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則出發,從文明的延續、轉型和價值重鑄的角度來認識,生態文明必將超越和替代工業文明.正是基於生態文明所具有的本質和特點,生態文明必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體系中的應有之義.
二.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但是,由於自然、歷史和認識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在取得巨大發展成績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生態環境壓力很大.目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具體表現:一是森林質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嚴重,水生態環境仍在惡化;二是農業和農村面源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來物種入侵,生物多樣性銳減,遺傳資源喪失,生物資源破壞形勢不容樂觀;四是人口問題形勢嚴峻.人口規模龐大,素質較低,人口老齡化嚴重;五是資源危機顯現,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人均佔有量低;六是生態功能繼續衰退,生態安全受到威脅,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急劇增加,全國大氣污染排放總量仍處於較高水平,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等.

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深刻揭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內涵和本質。

生態文明是人類為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建設生態文明,並不是放棄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態的生活方式。

而是超越和揚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費模式,提升全社會的文明理念和素質,使人類活動限制在自然環境可承受的范圍內,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建設生態文明,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本質要求。

(7)中國歷史上對生態文明建設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的內涵可以歸為生態價值觀念、生態生產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內容。首先,生態文明源於生態學、哲學的融合,是適應生態文明時代要求的價值觀念。

其次,生態文明強調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再次,生態文明要求制度體系作為保障,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制度、法規、政策等確立和實施的過程。生態文明具有以下三個特徵:一是價值觀念的生態性,二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性,三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一種完整的理論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端於中國傳統生態倫理觀、馬恩生態觀等,並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凝練。

蘊含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的理論實踐之中,具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特色和時代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既具有生態文明的一般特徵,又是中國特色、中國智慧、中國實踐的結晶。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對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