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古代思想與國家治理的關系高一歷史

中國古代思想與國家治理的關系高一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5 08:30:48

A. 歷史與政治的關系

看到上面來好多朋友在說怎麼學歷史源,暈。
我雖然不是歷史系也不是專攻政治學,但是就一個文科人的觀點來簡要談一下我的理解,太長我想LZ看著都煩。
區別:
1.政治最通俗的理解是與政黨,政府和國家有關。進而可以聯系的影響到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政治學其實也不僅僅學習政治的),也就是一個社會的整個元素。更加側重於共時態研究(就是在同一個時空,橫向)
2.歷史則是人類在這一刻以前所做的事情和創造的文化,某一個時期的歷史當然包括那個時期的一切元素。但是更加側重於歷時態的研究(時間軸,縱向比較)
聯系:
1.一個特定時期的歷史定然將那個時期的政治全部包括在裡面,政治是歷史靜態研究的重要元素。
2.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政治狀態必然會成為歷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比較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差別從而發展政治。政治又是歷史動態研究的重點。反過來說,歷史是研究政治的重要工具。
p.s以上說的,其實都不難從現實中找到依據。比如:我們分析一個朝代,總是要談到它的管制,中央與地方關系什麼的,就是在歷史中看政治;同理,在談政治時,我們說我們的制度比古代的封建制度有哪些哪些進步,就是在政治中看歷史。

B. 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古代的科技官職
戴吾三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歷朝歷代都建立有龐大完備的職官系統。在眾多的職官中,有一些直接或間接與科技有關的職務。從當政者的主觀願望說,職官系統的建立,更多是為了王權集中和穩固,國家長治久安,並非明確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然而從實際效果看,與科技相關的官職設立,對古代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的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C.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是什麼

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管理國家,儒家思想主要講的是「仁」和「禮」,所以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
一 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分為宏觀管理的治國學和微觀管理的洽生學。治國學適應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需要,包括財政賦稅管 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場管理、貨幣管理、漕運驛遞管理、國家行政 管理等方面。治生學則是在生產發展和經濟運行的基礎上通過官、民的實踐逐步積累起來,包括農副業、手工業、運輸、建築工程、市 場經營等方面的學問。這兩方面的學問極其浩瀚,作為管理的指導 思想和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如下一些要點。
1.順「道」。中國歷史上的「道」有多種含義,屬於主觀范疇的 「道」,是指治國的理論,屬於客觀范疇的「道」,是指客觀經濟規律,又稱為「則」、「常」。這里用的是後一含義,指管理要順應客觀規律。
《管子》認為自然界和社會都有自身的運動規律,「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管子?形勢》)社會活動,如農業生產,人事,財用,貨幣,治理農村和城市,都有「軌」可循, 「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管子?山國軌》)人們要取得自己行為的成功,必須順乎萬物之「軌」,萬物按自身之「軌」運行,對於人毫不講情面,「萬物之於人也,無私近也,無私遠也」,你的行為順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業就會「有其功」,「雖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對你也必「違之」,你必「懷其凶」,「雖成必敗」,「不可復振也」(《管子?形勢》)。
司馬遷把社會經濟活動視為由各個個人為了滿足自身的慾望而進行的自然過程,在社會商品交換中,價格貴賤的變化,也是受客觀規律自然檢驗的。他寫道「賤之徵貴,貴之徵賤」,人們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張,竭其力」,「各勸其業,樂其表,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民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對於社會自發的經濟活動,他認為國家應順其自然,少加干預,「故善者因之」,順應客觀規律,符合其「道」,乃治國之善政(《史記?貨殖列傳》)。
「順道」,或者「守常」、「守則」、「循軌」,是中國傳統管理活動的重要指導思想。
2.重人。「重人」是中國傳統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歸離。要奪取天下,治好國家,辦成事業,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國歷來講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得民是治國之本,欲得民必先為民謀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修文德以來之」 (《論語?季氏》),使「天下之民歸心」,「近者悅,遠者來」(《論語?堯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孟子?離婁上》)《管子》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國家心須「令順民心」,「從民所欲,去民所惡」,乃為「政之寶」(《管子?牧民》)。西漢賈誼說: 「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國家的安危存亡興壞,定之於民;君之威侮、昏明,強弱,系之於民;吏之貴賤,賢不肖,能不能,辨之於民;戰爭的勝敗,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為准。」(《新書?大政上》)這些思想歷代都有,逐步成為管理國家的准則。
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眾心所歸,方能群才薈萃,故《管子》把從事變革事業,注重經濟建設,為人民辦實事,視為聚攏優秀人才的先決條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管子?五輔、樞言篇》)。
我國素有「求賢若渴」一說,表示對人才的重視。能否得賢能之助,關繫到國家的興衰和事業的成敗。「得賢人,國無不安廣…?失賢人,國無不危」(《呂氏春秋?求人》)。諸葛亮總結漢的歷史經驗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前出師表》)。《晏子春秋》則把對人才「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視為國家的「三不祥」,其害無窮。
在治生學方面,我國也有重視人才的傳統。司馬遷提倡「能巧致富」,他說:「巧者有餘,拙者不足」,「能者輻輳,不肖者瓦解」(《史記?貨殖列傳》)。唐代陸贄說:「夫財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則豐富,拙而兼隋則簍空」(《陸宣公集?均節財稅恤百姓》第一條)。西晉的傅玄說:「夫裁徑尺之帛,形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傅子?授職篇》)凡能工巧匠,或對生產建設有重大貢獻者,如春秋時發明木作工具的魯班,戰國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修建鄭國渠的鄭國,漢代發明二牛耦耕法和三腳條播器(三腳耬)的趙過,發明和改進煉鐵鼓風器(水排)的後漢的杜詩和韓暨,對發展紡織工業有重大貢獻的元代黃道婆等人,都傳頌千古,流芳百世,為人典範。《管子》一篇國情普查提綱(《問》)中列專項調查國內的生產能手,樹立「人率」,進行表彰。司馬遷《貨殖列傳》記載,齊國的「奴虜」,即下等人,人皆賤之,唯刀間獨具慧眼,賞識這些人的才能,收取重用,「盡其力」,「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終得其力,起富數千萬」,發了大財。
3.人和。「和」就是調整人際關系,講團結,上下和,左右和。對治國來說,和能興邦;對治生來說,和氣生財。故我國歷來把天時、地利、人和當作事業成功的三要素。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管子》說:「上下不和,雖安必危」(《管子?形勢》)。「上下和同」,「和協輯睦」(《管子?五輔》),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戰國時趙國的將相和故事,婦孺皆知,被傳頌為從大局出發講團結的典範。
求和的關鍵在於當權者,只有當權者嚴於律己,嚴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無私,才能團結大多數。《管子》提出「無私者容眾」,要求君主切不可有「獨舉」、「約束」、「結紐」這些宗派行為,不可「以爵祿私有愛」,要嚴禁「黨而成群者」(《管子》五輔、法法等篇)。李覯說國家的統治者必須「無偏無黨」,「循公而滅私」,「天子無私人」,從國家機構中清除那些嫉賢妒能,鑽營利祿,大搞宗派,戕害民生的 「惡吏」,以改善官民關系。唐太宗是個講團結的君主,他不僅重用擁護自己的人,而且重用反對過自己的人,他救下了曾反對其父李淵的李靖,委以重任。魏徵曾力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太宗就位後不計前隙,照樣重用,且平時能「從諫如流」,「愛諫諍」,思己短,知己過,使群臣樂於獻策,齊心治國。正因為唐太宗廣泛團結人才,形成一個效能很高的人才群體結構,貞觀之治才有了組織上的保證。
近代成功的企業家也都注重人和,創辦申新紗廠的大企業家榮德生治廠以「《大學》之『明德』,《中庸》之『明誠」對待屬下,「管人不嚴,以德服人」,「使其對工作不生心,存意外」,「自治有效」。他說用人「必先正心誠意,實事求是?,庶幾有成。若一味唯利是圖,小人在位廠…?不自勤儉,奢侈無度,用人不當,則有業等於無業也」。 (榮德生:《樂農先生自訂行年紀事續編》)劉國鈞辦大成紡織染公司,以「忠信篤敬」為廠訓。宋菜卿在公司懸掛孔子名言「己所勿欲,勿施於人」作廠訓,他說「你願人怎樣待你,你就先怎樣待人」。這些皆反映從自我管理入手實現人和,從而達到系統管理以協力推進事業的管理思想。
4。守信。治國要守信,辦企業要守信。辦一切事業都要守信。信譽是人類社會人們之間建立穩定關系的基礎,是國家興旺和事業成功的保證。
孔子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論語?堯曰》)。他對弟子注重 「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治理國家,言而無信,政策多變,出爾反爾,從來是大忌。故《管子》十分強調取信於民,提出國家行政應遵循一條重要原則:「不行不可復」。人們只能被欺騙一次,第二次就不信你了,「不行不可復」者,「不欺其民也」。「言而不可復者,君不言也;行而不可再者,君不行也。凡言而不可復,行而不可再者,有國者之大禁也」(《管子?形勢》)。 、?治生亦然。商品質量、價格、交貨期,以至借貸往來,都要講究 一個「信」字。我國從來有提倡「誠工」,「誠賈」的傳統,商而不誠,苟 取一時,終致瓦解,成功的商人多是商業信譽度高的人。明代徽商 唐祁,其父曾借某人錢,對方借據丟失,唐祁照付父債,後來有人揀 得借據,向唐祁討債,他又照付。別人嘲笑他傻,他說,「前者實有是 事,而後卷則真也」(《安徽通志》196卷)。徽蚶另有一商人翁生,經 商「巧而不賊」,取得社會的信任,「人莫不以為誠而任之」,「雖不矜 於利,而賈大進,家用益富」(《王遵岩文集?黃梅原傳》),可見守信 是進財之道。
5.利器。生產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國歷來有利器的傳統。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呂氏春秋?任地》篇說,使用利器可達到「其用日半,其功可使倍」的效果。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及其推廣,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並使「利器說」成為中國管理思想的重要內容。歷史上許多重大發明,如西漢出現的新式糧食加工機械——水碓,「役水而舂,其利百倍」。東漢和三國時出現的新式煉鐵鼓風器——水排,大大提高了鐵的質量,從而提高工具和兵器的質量,這些都是在當時政府官員的主持下發明和推廣的。明清時代在長江下游乃至全國先後推廣松江地區先進紡車,和紡技,也多是由地方官員出面相邀和主持,說明利器思想已引起當時國家管理機構的重視。
及至近代,一再出現機器興邦說。如鄭觀應主張維護民族獨立要靠「商戰」,商戰必賴機器,機器生產,「工省價廉」,「精巧絕倫」,可與外貨競爭,因此必須自製各種機器。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孫中山實業救國的核心是技術革命,實現現代化,「用機器去製造貨物,……把國家變成富庶」,爭取駕乎英美日之上。可見,「利器說」貫乎古今,成為興邦立業的重要思想。
6.求實。實事求是,辦事從實際出發,是思想方法和行為的准則。儒家提出「守正」原則,看問題不要偏激,辦事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過猶不及」,過了頭超越客觀形勢,犯冒進錯誤;不及於形勢又錯過時機,流於保守。兩種偏向都會壞事,應該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則和「時空」原則。凡事量力而行,「動必量力,舉必量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指揮作戰,要知道自己兵力,裝備的承受能力,「量力而知攻」,「不知任,不知器,不可」。切不可不顧主觀條件的「妄行」,「強進」,「妄行則群卒困,強進則銳士挫」。(《管子》牧民、霸言、形勢解等篇)用人也應注意因材施用,揚其所長,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責備,「毋與不可,毋強不能」。
「時控」原則就是辦事要注意時間(時機)和地點等客觀條件。 「事以時舉」,「動靜」、「開闔」、「取予」「必因於時也,時而動,不時而靜」(《管子?宙合》)。治國和治生,不顧時間的變化,用老一套的辦法,不注意「視時而立儀」(《管子?國准》),「審時以舉事」(《管子?五輔》),必然招致失敗。空間不同,政策措施也應有異,不可將一套辦法到處運用,治家、治鄉(農村)、治國(城市)各有特殊性,「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管子?牧民》)。韓非說:「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事異則備變」。他以守株待兔的故事,告戒治理國家者不可是「守株之類也」。這是一切管理者都應引以為戒的。
7.對策。我國有一句名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說明在治軍、治國、治生等一切競爭和對抗的活動中,都必須統籌謀劃,正確研究對策,以智取勝。研究對策有兩個要點:一是預測,二是運籌。
有備無患,預則成,不預則廢。《孫子》認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管子》主張「以備待時」,「事無備則廢」(《管子?霸言》)。治國必須有預見性,備患於無形,「唯有道者能備患於無形也」(《管子?牧民》)。范蠡認為經商要有預見性,經商和打仗一樣,「知斗則修備」,要善於 「時斷」和「智斷」,比如要預測年景變化的規律,推知糧食供求變化趨勢,及時決斷收購和發售。他提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待乏」原則。要觀察市場物價變動,按「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規律,採取「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的購銷決策。(《史記?貨殖列傳》)
中國古代有許多系統運籌成功的實例。戰國時期,田忌和齊王賽馬屢敗,後來他按照謀士的籌劃,按馬力的強弱,以己之下馬對彼之上馬,己之上馬對彼之中馬,己之中馬對彼之下馬,結果二勝一負,轉敗為勝。宋朝丁謂奉命修復焚毀的皇宮,需從遠處運土和建材,他挖開大路取土,引水成河,船運各種建材,宮室修好後又以建築垃圾填河恢復道路。一項正確決策使取土、運料、處理垃圾結合起來,「一舉而三役濟,計省貫以億萬計」(4》L筆》卷二)。在軍事上通過運籌對策,以計謀取勝者更是不勝枚舉。歷史上的著名戰役,如三國時代孫權、劉備對曹操的赤壁之戰,諸葛亮的空城計,孫臏的「減灶驕敵」,都是運用戰略策略以弱勝強的典範。
8.節儉。我國理財和治生,歷來提倡開源節流,崇儉拙奢,勤儉建國,勤儉持家。節用思想源於孔子和墨子,孔子主張「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述而》)。墨子說:「其財用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墨子?節用上》)苟子說:「臣下職,莫游食,務本節用財無極,」(《苟子?成相》)「強本(生產)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苟子?天論》)陸贄說:「桀用天下而不足,湯用七十里而有餘,是乃用之盈虛,在節與不節耳。不節則雖盈乃竭,能節則雖虛必盈。」(《陸宣公文集》卷二二)縱觀看史,凡國用有度,為政清廉,不傷財害民,則會國泰民安。反之,凡國用無度,荒淫奢費,橫征暴斂,必滋生貪官污吏,戕害民生,招致天下大亂。這是中國國家管理歷史提供的一條真理。
在治生方面,節儉則是企業家致富的要素。司馬遷說:「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纖嗇筋力,治生之正道也。」(《史記?貨殖列傳》)漢初有個經營農業的任氏,一反當時「富人爭奢侈」之風氣,力行「家約」,「折節為儉」,以致「富者數世」,成為閶里的表率,受人贊頌。(《史記?貨殖列傳》)近代中國的企業家也多有勤儉治廠的經驗,創辦南通大生紗廠的張謇在辦廠時去上海聯系業務,曾在街頭賣字以解決盤纏所需,節約經費。在他的帶動下,全廠上下力求節儉。張謇說:「通廠之利,人皆知為地勢使然,然開辦之初始竭蹶艱維,而上下同心力求撙節,其開辦之省亦中外各廠所無。」(《實業文鈔》卷一)
9.法治。我國的法治思想起源於先秦法家和《管子》,後來逐漸演變成一整套法制體系,包括田土法制,財稅法制,軍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場法制等等。韓非在論證法治優於人治時,舉傳說中舜的例子,舜事必躬親,親自解決民間的田界糾紛和捕魚糾紛,花了三年時間糾正三個錯誤。韓非說這個辦法不可取, 「舜有盡,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以有盡逐無已,所止者寡矣。」如果制定法規公之於眾,違者以法糾正,治理國家就方便了。他還主張法應有公開性和平等性,即實行「明法」、「一法」原則。「明法」,就是「著之於版圖,布之於百姓,」使全國皆知。「一法」,即人人都得守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各級政府官員不能游離法外,「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

二 人本原理
質量管理,以人為本,只有不斷提高人的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活動或過程質量,產品質量,組織質量,體系質量及其組合的實體質量.這就是人本原理.
一,人才是質量管理的第一要素
人才,是指那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具有一定的專門知識,技能並以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對本職工作,對認識和改造世界,對人類社會進步作出貢獻的人.
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質量人才,是指具有質量管理專門知識,技能並在質量工作實踐中,以自己在質量事業上的創造性勞動,對國家,行業,地區,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的振興和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在質量管理中,質量人才是第一要素,對質量管理的開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從國際近代質量管理發展史來看,日本的產品質量,從低劣的"東洋貨"到超過美歐的產品質量,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日本十分重視並造就了一支質量人才隊伍.
眾所周知,現代質量管理的理論最早產生於經濟最發達的美國,由於美國人休哈特,費根堡姆等率先研究和採用統計質量控制和全面質量管理科學方法,使美國產品質量迅速提高和穩定,促進了美國的經濟發展.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產的汽車竟佔領了國際汽車市場的80%.
日本產品在40年代時質量低劣,當時的"東洋貨"被世人視為"低劣產品"的代稱,但50年代後,日本確立了質量興國和教育立國的戰略方針.先是從美國請來戴明博士等質量管理專家講學,向美國虛心學習統計質量控制理論和技術,並培養和造就了水野滋,田口玄一,石川馨等一批優秀的質量人才,又把質量培訓與教育貫穿於質量管理始終.到60年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本創造性地發展了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先後提出了"品質圈","TQC","CWQC"和"全社會質量管理"等新理論和新方法,還培養了一大批各種層次的質量人才.人的質量決定了產品質量也決定了國家的經濟.不到半個世紀,日本的汽車,鋼鐵,照相機等一大批產品質量超過美歐國家,位居世界前列.人口眾多,國土狹小並資源貧乏的日本國一躍而起,成為當今世界的經濟強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MP)在80年代末期就已超過美國.
以色列是一個土地瘠薄,資源貧乏的小國,1948年5月建國,1993年人均國民收入卻已達1.27萬美元.其電子,儀表,航空等工業產品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成為發達國家軍事工業和許多大公司的長期用戶;農業人口雖僅佔全國人口的5%,卻人均年產值42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農產品不僅滿足本國需要,還大量出口歐美.其依賴的就是高質量的人才.目前,以色列每100O居民中有135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而美,日,德,英卻分別只有70,65,48和28人.這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發表的論文在1987年時就是美國,英國,加拿大的2倍,日本的4倍.以色列工廠或農庄的勞動者都具有相當高中畢業的學歷,並經過職業培訓方可上崗.正是高質量的以色列人振興了以色列.
從理論上分析,人也是質量管理要素中的第一要素.
目前,人們對質量管理的要素有"三大要素"與"五大要素"之說.
"三大要素論"是說質量管理的要素是人,技術和管.但在這三大要素中,人是處於主宰地位的,就如騎自行車一樣.自行車的二個輪子是技術和管理要素,而騎車者這個"人"的要素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沒有人,這輛自行車只能如死物那樣,停放在原地,不能發揮任何作用.
"五大要素論"是說質量管理由人,機器,材料,方法與環境構成,但在這五個要素中,人是處於中心位置和駕駛地位的.就象行駛的汽車一樣,汽車的四隻輪子是"機","料","法","環"四個要素,駕駛員這個"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沒有駕駛員,這輛汽車也就只能原地不動,成為廢物了.
俗話說:"謀事在人","事在人為".謀質量這事也在人,要把質量這事做好更在於人.就企業質量管理而言,更是以人為本.首先是企業最高管理者的質量素質;其次是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第三是企業全體員工的質量(技能).他們的質量決定了企業的質量,也決定了其產品質量,若以函數關系式來表示,可以寫成
Q=fTM
式中:Q—一企業的質量或企業職工的工作質量;
f——系數;
T——企業技術水平或企業職工技能水平;
M——企業管理水平或企業職工的管理能力和認真負責工作態度

D. 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結構是什麼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中國古代的科技官職
戴吾三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歷朝歷代都建立有龐大完備的職官系統。在眾多的職官中,有一些直接或間接與科技有關的職務。從當政者的主觀願望說,職官系統的建立,更多是為了王權集中和穩固,國家長治久安,並非明確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然而從實際效果看,與科技相關的官職設立,對古代經濟、社會、科技的發展的確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 古代科技官職的一般情況

要說清古代科技官職,先需對古代職官制度有一大概了解。所謂「職官」,就是古代文武百官的通稱。職官制度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夏代。

據文獻記載,夏代曾設置六卿,以掌中央政務。這「六卿」是:司空(為六卿之首)、後稷(掌管農業)、司徒(掌管文化)、士或大理(掌管刑獄)、共工(掌管百工營建)、虞人(掌管山澤畜牧)。可以看出,後稷、共工和虞人的職掌都與技術有關。事實上,農業生產技術、營建技術(包括建築房屋、修建溝渠)和自然資源管理都是先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據傳,早在夏以前的顓頊時代,就有「火正」一職,專門負責觀測「大火」(心宿二),根據其出沒來指導農業生產。後來由於氏族混戰,觀測中止,結果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到帝堯時設立羲和之官,恢復了火正的職責,因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周代時,職官制度進一步發展,建立起六官隸屬制度框架,分別為:天官、地官、春官、秋官、夏官、冬官,各有職掌。除周先前已有的管天文觀測、農業、畜牧的官員外,周代還建立了一整套和醫學有關的醫政組織和制度。《周禮·天官》記載:「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葯以供醫事。」這里所說的醫師,乃眾醫之長,掌管國家醫葯之政令。醫師之下,設有士、府、史、徒等專業人員,各有職責。

秦統一中國後,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公」之下分設「九卿」,使中央機構基本系統化,其中,「奉常」主管禮儀祭祀以及今屬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的事務,「治粟內史」掌管農業、財政以及鹽鐵專賣,「少府」掌管皇室財產、物資供應以及宗廟陵園營建等,都與科技活動有一定關系。漢代仍設九卿,且其職能大體不變,只是部分機構改名。

東漢時建立尚書台,西漢在尚書台下設立六曹,六曹成為以後近兩千年間國家六部的雛形。隋代在尚書省下設六部:吏部、禮部、兵部、都官部、度支部、工部。每部之下轄四司,每部均以第一司為本司或頭司,余為子司。這類設置沿歷千餘年,直到今天,我國中央各部其下設司,猶是古之餘緒。當然,歷代在各部之下設司的名稱時有不同,數目到明清後也有變化。

唐初定六部名稱「吏、戶、禮、兵、刑、工」,一直沿用到清末,其間只有短期改動。

除了六部之外,隋唐以後各朝往往還有一些新設的與部同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例如,隋唐有「五監」:「國子監」主管學校教育;「少府監」主管手工業製作;「將作監」管宮廟工程修建;「軍器監」管武器與軍用品的生產;「都水監」管河渠水利,這些都與科技有一定關系。

大體說來,到明清時,科技管理與工程技術有關的歸「工部」;與農學有關的歸「戶部」;與天文學有關的歸「欽天監」;與醫學有關的歸「太醫院」;與算學有關的歸「國子監」。進入民國,情況發生變化,科技管理機構開始向西方靠攏了。

二. 古代科技官職的幾個特點

古代科技官職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天文學家和天文機構佔有特殊地位

古代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的研究內容大不相同,這是需要注意的。古代天文機構多設有天文、歷法、漏刻等分職機構,主要負責觀象、制歷、報時等方面的事務。歷代天文機構的名稱,部門的設置,職官的品級與職掌范圍都有過一些變化,但基本職能未曾有實質性改變。其中負責觀察天文天象的部門與制歷、報時等部門相比地位尤為特殊,它不僅與參驗歷法的推算結果有關,具有重要的科學功能;而且與占驗人事的吉凶禍福有關,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

早在《周禮·春官·宗伯》所載各種職官中,就有六種與天文學有關,它們是:「大宗伯」、「占夢」、「眂祲=぀「大史」、「馮相氏」、「保章氏」。各官之級別、僚屬等,均有明確規定。其中「大宗伯」級別高,職掌范圍較大,天文事務是其管轄的一部分。

從魏晉時起,太史(大史)成為國家天文機構的專職負責人,而相當於《周禮》中「眂祲」、「馮相氏」、「保章氏」的職官,則成為太史的下屬官員。太史所領導的天文機構,其名稱屢有變動,如太史監、太史局、司天台等,至明清時,乃定名欽天監。

太史令的品級一般在三、五級之間,然而因為他是天意的解釋者和傳達者,故在某些重要關頭,太史令之言,可能比一品大員的話更有份量。也有這種情況,一些著名天文學家深得帝王寵信,他們另任高官,並不擔任天文機構中的官職,但是他們在天文事務中的發言權,有時遠勝過太史令。

中國歷代的天文機構都有一定規模,以唐肅宗乾元元年司天台的情況為例,其設品級:

大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正四品),上丞三人(正六品),主薄三人(正七品上),主事二人(正八品下),五官正(註:指春官正、夏官正、秋官正、冬官正、中官正。以下「五官」所指同)五人(正五品上),五官副正五人(正六品上),五官靈台郎(正七品下)五官保章正五人(從七品上),五官挈壺正五人(正八品上),五官監候五人(正八品下),五官司歷五人(從八品上)五官司辰十五人(正九品下)。

可見天文機構官員眾多,分工細密。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西方傳教士利用科學新法在預報日月食上較中國古法准確,漸為朝廷重視。順治元年,傳教士湯若望因預報日食時分不差,被皇帝任命為欽天監監正。順治八年,順治帝在一天之內加付湯若望通議大夫、太僕寺卿、太常寺卿三個頭銜,使他從原來的正四品晉升為三品。順治十五年正月,湯若望又被晉封為光祿大夫,列正一品,為朝廷的極品官員。

與西方文化背景相比,天文學官員和天文機構在古代中國社會中的特殊地位,曾令西方學者感到不可思議。19世紀末某些西方學者驚訝:中國人竟把天文學家放在部長和國務卿一級的職位!若問何以如此,就需對當時的政治、社會、皇帝喜好等因素做全面分析才能回答。

2. 官手工業規模大、分職多

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統治者為了滿足行政統治、豪華生活以及軍事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必須組織由國家控制的手工業,強制人民為其進行生產。這一情況決定了古代官手工業具有龐大的規模和復雜的內容。

早在周代時已有官手工業,據《周禮·冬官》記載,當時的技術已分六大類30個專業,各專業均有工官管理生產,工官稱謂有「人」、「氏」、「師」,如有「輪人」、「匠人」、「冶氏」、「梓師」等。「人」、「氏」系下級工官(類同職能工長),他們懂技術,直接管理製作器物的工匠。而「師」為高級工官,地位在「人」、「氏」之上,許可權更大一些,不僅有監督權,也有處罰權。再上還有「司空」,為最高技術管理職務。

隨著社會的演進,技術門類增加,官手工業的規模也在擴大。以明代官手工業組織為例,按不同的領導機構可分六個部分:1、工部領導下的官手工業組織;2、內府領導下的官手工業組織;3、戶部領導下的官手工業組織;4、都司衛所領導下的官手工業組織;5、地方官府(有司)領導下的官手工業組織;6、為保證官手工業的生產,以都察院監察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為骨乾的監察組織以及以刑部為中心的刑事組織也予以配合。

工部為中央六部之一,是掌握官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工部下面設四個屬部,明洪武初稱為總部、屯部、虞部和水部。洪武二十六年,改稱為營繕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和屯田清吏司。各司直接領導或監督官手工業的行政事務。對於一些任務特別繁重的工作則另設分支機構,特派專官蒞事,藉以加強領導和監督。這種分支機構大約有兩種:一是「分司」,即工部各司的分司,通常以員外郎、主事等高級官員出任,地位較高,可與各司相比,故稱為分司;另一是「所屬衙門」,地位較低,一切要服從司的領導。一般主管官員是大使。

司下屬分司,以虞衡清吏司為例,分司有:(1)寶源局——虞衡司注差員外郎監督,有關防、有鼓鑄公署,所屬有寶源局大使。(2)皮作局——皮作局大使、副使各一員,各處解進的生皮均交皮作局熟造或煎水膠。(3)軍器局——這里所指的系虞衡司領導下的中央軍器局,由虞衡司注選主事監督,大使、副使也屬該司。軍器局轄有盔甲廠和王恭廠,兩廠盛時近萬人。(4) 驗試廳——專司驗收物料和某些成品的工作。

官手工業分層細致,是為了有效管理,也因此形成了若乾的官職。

3. 科技官職造就科學技術專家

中國古代著名的科技人物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工匠或普通百姓,因長期的生產實踐而積累起豐富的經驗,有重要的技術創新。如北宋建築專家喻皓本是一個都料匠(掌管設計、施工的木工),由於他長期從事建築實踐,又勤於思索,因而在木結構建築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建築多層的寶塔和樓閣上取得傑出成就。再如紡織技術革新家黃道婆原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她憑著多年的紡織經驗以及在海南學到的技術對家鄉的棉紡工具做出改革,傳播開來形成巨大影響。還有一種情況是,此人是官員,居科技管理崗位,他勤於學習和鑽研,又善用文字總結,結果取得重要的科技成果。這種例子不在少數。

宋代李誡,從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開始在將作監供職,前後共達13年,歷任將作監主薄、監丞、少監和將作監,主持營建了不少的有名的城門、宮殿、府邸、寺廟等大型土木建築工程。紹聖四年(1097年),李誡受命編修《營造法式》,他一方面廣泛參閱前代有關建築方面的史書和專著,認真吸取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非常重視工匠的實際經驗,在工地與工匠一起探討,分析比較各種營造方法的優缺點,找出構件尺寸間的相互比例關系,以求制定合理、科學的規范。經過辛勤的努力,終於完成了《營造法式》的編修工作。

《營造法式》體系嚴謹,內容豐富,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它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對後世的建築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營造法式》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正因為這樣,它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學界的高度重視,李誡作為著名的古代科技人物也受到贊賞。

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事例也非常典型。郭守敬先是任過副河渠使、都水少監、都水監、工部郎中等官職,在他任職期間,主持興修了華北一帶的水利工程,修整了西夏沿黃河一帶的古灌溉渠道。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下令成立太史局,把郭守敬從工部調來,和王恂等人負責制定新歷的工作。郭守敬認真調查研究,首先集中精力研製新的天文儀器。在他帶領下,先後研製出近20種天文儀器。此後組織大規模的天文觀測活動,郭守敬親自參加部分站、台的天文觀測,獲得了許多重要的觀測資料。郭守敬和王恂等人根據大量觀測資料,編制出新歷法——授時歷。授時歷使用時間長達363年,是我國歷史上使用

時間最長、也是最精密的一部歷法。授時歷完成後10年,郭守敬又以太史令兼領都水監事的身份,主持修建了大都運糧河,不僅可使南方的運糧船沿大運河直達北京,而且還解決了北京城裡的水源問題,對以後北京建設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當然,中國古代也有一些身居行政要職,業余熱心科學研究而有重要貢獻的人物。

以上簡要談了中國古代科技官職的一些情況。中國古代取得的若乾重要的科學技術成就,與當時的政治體制、經濟條件、社會背景都有一定關系。我們要正確對待歷史,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做出新的更偉大的業績。
1、遠古堯時期

司空 掌管水利、建築的官員

後稷 掌管農業的官員

工師 掌管製做器物的官員

虞 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 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2、秦

郎中令 掌管宮殿門戶(秦)

督道倉吏 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秦)

御史大夫 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秦)

3、漢、三國時期

太史令 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丞 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 統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 掌管少數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 皇後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後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 皇帝的侍從

都尉 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於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 統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 禁衛軍將官

未央衛尉 未央宮禁衛軍長官

長樂衛尉 長樂宮禁衛軍長官

前、後、左、右將軍 職位僅次於上卿

輕車將軍 漢時雜號將軍之一

驃騎將軍 官位僅低於大將軍

長史 大將軍的秘書

建章監 監督建章宮羽林軍的長官

騎都尉 羽林軍長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 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員,漢制,侍中是在原官職上特加的榮銜

國相 相當於太守

常侍 皇帝的侍從近臣,東漢光武帝後都用宦官充任

典軍校尉 武官,統領皇帝宿衛兵的長官,漢靈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設置了西園八校尉,。典軍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 漢代掌管宮廷藏書之處的官員

蘭台令史 在藏書之處典校圖籍,管理劾奏等文書檔案

太守 專門治理一個郡,掌握生殺大權

4、宋

通直郎 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 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 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 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 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 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 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 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 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 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 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 掌管訓練兵丁、防奸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 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 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 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 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 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 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 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 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 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 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 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 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 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 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 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 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 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 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 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 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 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 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5、唐

觀察使 管理一道或幾個州的地方行政、監察長官

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中央禁衛軍之神策軍的最高將領

禮部侍郎 掌貢舉、禮儀的行政長官

京兆尹 長安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防禦使 負責一州或數州軍事的地方長官

招討草賊使 專為鎮壓農民起義或討伐逆叛而設置的軍事長官

監軍判官 監軍使下的副職

行營都統 為鎮壓和討伐而設置的出徵兵統帥

侍御史 負責糾察的官員

右衛將軍 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左神武大將軍 中央禁衛軍之軍事長官

校書郎 太子東宮所屬學館中校勘典籍的官員

尚書右僕射 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的長官

率府率 太子東宮侍衛長官

金吾大將軍 中央禁衛軍軍事長官之一

尚書左右僕射 全面負責行政事務的長官

刺史 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折沖都尉 一府之軍事長官。統兵兩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 一團之軍事長官。有兵三百

隊正 一隊之軍事長官。有兵五十

車駕檢校官 負責皇帝車駕並開路後保駕安全的安員

轉運租庸鹽鐵使 設置造船廠,保證漕運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祿卿 主管膳食事務的長官

將作大匠 負責營造建築事務的長官

兵部尚書 主管全國軍事政務長官

司農卿 主管農業事務的最高長官

鴻臚卿 負責接待來賓事務的長官

虞部郎中 負責山林綠化的官員

民部尚書 主管財政的最高政務長官

吏部尚書 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務長官

尚輦奉御 專管御用車輛的長官

中郎將 正四品

郎將 從五品,地方府兵將領

子將 從五品下

中書令 即內史,最高輔政官

右拾遺 咨詢建議官員

宗正卿 主管皇族事務的官員

右補闕 咨詢建議官員

前鋒游弈使 前哨巡邏官

左散騎常侍 議政官之一

6、宋

通直郎 隨奉太子的侍從官

承信郎 武職官最後一階,宋武職共有52階。

成忠郎 武職官第48階,充左班殿前侍衛官。

秉義郎 武職官第45階

武翼郎 武職官第41階

宣撫使 負責督察軍事的重任,職位高於安撫使。

節級 弓手班頭,統制弓手,聽命於縣尉。

巡檢 掌訓治甲兵巡邏州邑、擒捕盜賊事務,屬於較高一級官職。

通判 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權和知州(知府)共同處理事務,並監督行動。

士曹參軍 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毆等訴訟案。

司錄參軍 書寫六曹公文的專職官員。

局務官 掌監造鹽、鐵等業的官員。

主簿 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等事的縣級官員,官階次於縣丞。

縣尉 掌管訓練兵丁、防奸禁暴、查緝走私等治安事務的縣級官員。

兵曹 六曹之一,置參軍一人掌兵事、緝捕等事。

兵馬都監 馬步軍統制官。

都監 有兩種,一種是路分都監,掌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另一種是州府都監,掌本城軍隊的屯戍、訓練、器甲、差使等事。

監當官 州府所設掌管徵收茶、鹽、酒稅事務的官員。

典級 掌禮儀制度的官員。

胥吏 辦理文書的小吏。

都統制 屬於御營使,為監護諸軍將領協同作戰的軍事長官。

同都統制 官職相當於副都統制。

御營使 統管全國軍事。

保義郎 右班殿前侍衛官。

團練使 州府一級的常設武官,從五品。

鈐轄 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統制官。有路分鈐轄、州鈐轄。

武經郎 又稱西京左藏庫副使,即西京(洛陽)供備庫副職武官

朝奉郎 又稱左、右司諫,即諫議官,位次於諫議大夫下。

宣諭使、撫諭使 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處理冤獄,措置營田的監時性官員,即所謂「欽差大臣」。

忠訓郎 又叫「左侍禁」即內宮侍衛官。

鎮撫使 由中央委派負責一個地區或幾個州府軍事防務的臨時設官。負責轄區軍事防務兼理民政、財政等事務。

宜文字 簡稱「機宜」如同秘書或機要秘書。

龍圖閣學士 皇帝侍從的榮銜,掌管御書、御制文集、典籍、屬籍、世譜等事。

提舉 原意管理,主管專門事務,提舉宮觀,為安置罷退的大臣而設,光領俸祿不管事。

樞密使 掌全國軍機、邊備、征戰等事的最高軍事長官。

大理評事簽書判官 掌管刑獄的京官。

參政知事 宰相的輔助,通稱「使相」。

起居舍人 又稱右使,皇帝的近臣,負責記載皇帝的言行。

中書舍人 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詔書。

翰林學士 皇帝最親近的顧門兼秘書,權力極大,有「內相」之稱,往往是「將相之儲」。

7、明

尚書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財務總管。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揮使 一省之兵權掌握者。

殿閣大學士 皇帝的顧問人員。以後逐漸權重,成為實際的宰相。

總督 始於明代,凡用兵時派部院大臣總督軍務,無定員,也無一定轄區,視軍情所至,隨時設置。

E. 簡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歷程和特點 求答

1、基本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戰國時期,韓非子提出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 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規定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2)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頒布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特點: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

(3)鞏固於西漢

實行刺史制度,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決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特點:重新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統治;將儒家思想改造為適應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需要的指導思想。

(4)完善於隋唐

內容:實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創立和完善科舉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點:①用分權的辦法來加強君權;②官員選拔規范化、制度化。

(5)加強於北宋

內容:集中軍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設三衙統領禁軍並與樞密院互相牽制。集中行政權——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軍、財權;派文官做知州,與通判互相牽制。

集中財權——在各路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集中司法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通過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和司法等大權,鏟除了封建藩鎮割據的基礎。

特點:強干弱枝;在中央分權的基礎上地方分權。

(6)發展於元朝

內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特點:地方行政體系有了重大發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強化於明清

內容:明初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分離統兵權和調兵權,制定《大明律》,設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特點: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

(8)結束於1912年

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它是秦始皇創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監察事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

(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綜合漢魏以來的官制而創立的一種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六部即吏、戶、禮、兵、形、工六部,是尚書省的下設機構。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監督和牽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體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

3、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目的、對象、內容、作用):西周統治者為了鞏固奴隸主政權,政治上實行分封諸侯的制度,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到春秋戰國時逐步崩潰,被郡縣製取代,在以後的某些朝代仍保留。

(2)郡縣制:春秋戰國時出現,秦朝在全國推行,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權的獨立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是我國地方行政制度上一個劃時代的改革,郡縣制在我國被長期沿用下來,影響十分深遠。

(3)郡國並行制:西漢初期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同時又有封國制。郡國並行,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具有分裂的危險。

(4)蕃漢分治制:在遼境內,居住很多民族,漢族與契丹等族在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它的特點是民族分治,實質是階級統治而非民族壓迫,作用是促進了契丹的發展,加速契丹封建化進程,也推動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5)猛安謀克制:金建立後,為了加強統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謀克制,它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推進了女真族的封建化進程。

(6)行省制:元朝是當時地域空前遼闊的封建國家,為了對各地實行有效的管轄和統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它的確立,鞏固了國家統一,使中央集權在體制上得以保障,是繼秦朝郡縣制後,我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項重大變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影響深遠,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7)僧官制:明朝在西藏實行僧官制度,由於藏區人民信仰藏傳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來統治藏區人民,但規定各級僧官由朝廷任兔,從而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8)八旗制:八旗制度是明朝後期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創建的一種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由貴族控制,具有軍事征伐、行政管理、組織生產三項職能,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既是軍事組織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

八旗軍為清朝統一中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八旗軍自身的問題,其戰鬥力逐漸下降,在鎮壓太平天國過程中興起的湘軍、淮軍,對其沖擊很大,特別清朝編練"新軍"的大規模進行,八旗軍壽終正寢。

(9)土司制:明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沿襲元朝的統治辦法,在那裡實行土司制度,這些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的土司官,對轄區內的行政有自主權,且可以世襲,擁有很大的權力,逐漸演變成一種割據勢力。

(10)"改土歸流":形成與發展:明朝永樂年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開始取消土司衙門,改由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統治;清朝平定三藩之亂後,雍正帝大規模實施。

改土歸流是我國政治發展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它不僅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和紛爭的狀況,而且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②由分封制到郡縣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繫到行政任命關系的變化,屬於政治制度進步的表現。由郡縣制到行省制的變化,主要反映行政區劃分的變化,一般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區越劃越小,越劃越多。

4、選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時期按照宗法血緣關系實行世卿世祿的選官制度。

(2)察舉制:漢朝發展了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其中察舉制是主要內容,它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西漢通過這一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主要依據個人才能和品德。東漢時,察舉制注重孝廉一科。察舉主要依據個人在地方上的聲望,稱為鄉舉里選。隨著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門第族望成為選舉的主要依據。

(3)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實行。起初家世才能並重;西晉後,注重門第和家世,促進了士族制度的發展。

(4)科舉制:隨著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原來的選官制度已經無法推行下去,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唐朝加以完善。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5、古代監察制度

中央設御史,監察百官,歷朝沿用,但地方監察制有一些變化。

(1)秦朝:中央設御史大夫,地方設監御史。

(2)西漢:漢武帝設13州為監察區,設刺史進行監察,級別不高,可監察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東漢:刺史監察權進一步加強,並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年,刺史演變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

(4)北宋:設通判,負責監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報告,公文須經知州和通判聯合簽署才能生效。

(5)明朝:地方設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又增設廠衛特務機構,監視百官與平民。

6、軍事制度

府兵制;募兵制;禁軍制;更戍法;保甲法;將兵法;猛安謀克制;八旗制。

7、少數民族創設的制度

均田制、租調制、府兵制、蕃漢分治制、猛安謀克制、行省制、八旗制度。

8、古代其他重要政治制度

(1)禪讓制:是指我國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是在顯貴家族圈內進行的。它既是原始公有制在政治上的反映,又是原始社會崩潰的信號。

(2)世襲制:是指階級社會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襲(世襲制一直沿襲到清亡,經歷了近四千年的時間)。從禪讓到王位世襲,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襲制以其鮮明的私有化體現社會的重大進步。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因為王位世襲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私有制發展的結果,階級對立的產物。

(3)宗法制:宗法制是一種西周以來以血緣親疏與嫡庶來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的制度。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權制度,對後世影響巨大。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宗法制對今天的中國社會的影響:①積極影響:有利於民族的團結、社會的安定和祖國的統一,如「尊宗敬祖」「認祖歸宗」;②消極影響: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勢力和宗派勢力等,如「認人唯親」「宗派主義」。

(4)軍功授爵: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大小為標准,授以爵位和賜給田宅。在政治上廢除了奴隸主貴族享受爵祿的特權,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建立。

(5)士族制度:士族是由豪強地主發展而來,屬於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士族制度形成於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它是以門第的高低為標准選擇官吏的,即"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是一種腐朽的政治制度。

F. 文化教育與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關系

中國古代以儒家思想管理國家,儒家思想主要講的是「仁」和「禮」,所以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
一 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分為宏觀管理的治國學和微觀管理的洽生學。治國學適應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需要,包括財政賦稅管 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場管理、貨幣管理、漕運驛遞管理、國家行政 管理等方面。治生學則是在生產發展和經濟運行的基礎上通過官、民的實踐逐步積累起來,包括農副業、手工業、運輸、建築工程、市 場經營等方面的學問。這兩方面的學問極其浩瀚,作為管理的指導 思想和主要原則,可以概括為如下一些要點。
1.順「道」。中國歷史上的「道」有多種含義,屬於主觀范疇的 「道」,是指治國的理論,屬於客觀范疇的「道」,是指客觀經濟規律,又稱為「則」、「常」。這里用的是後一含義,指管理要順應客觀規律。
《管子》認為自然界和社會都有自身的運動規律,「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管子?形勢》)社會活動,如農業生產,人事,財用,貨幣,治理農村和城市,都有「軌」可循, 「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管子?山國軌》)人們要取得自己行為的成功,必須順乎萬物之「軌」,萬物按自身之「軌」運行,對於人毫不講情面,「萬物之於人也,無私近也,無私遠也」,你的行為順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業就會「有其功」,「雖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對你也必「違之」,你必「懷其凶」,「雖成必敗」,「不可復振也」(《管子?形勢》)。
司馬遷把社會經濟活動視為由各個個人為了滿足自身的慾望而進行的自然過程,在社會商品交換中,價格貴賤的變化,也是受客觀規律自然檢驗的。他寫道「賤之徵貴,貴之徵賤」,人們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張,竭其力」,「各勸其業,樂其表,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民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對於社會自發的經濟活動,他認為國家應順其自然,少加干預,「故善者因之」,順應客觀規律,符合其「道」,乃治國之善政(《史記?貨殖列傳》)。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思想與國家治理的關系高一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